4、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制度|车间级

合集下载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2023版)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2023版)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1目的为明确本公司矿山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标准方法和过程,组织好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全面识别我公司生产经营等活动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风险,制定切实可行的纠正及预防控制措施,将我公司矿山开采加工生产经营等活动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减少各种危害的发生,从根本上降低或消除危险、有害因素和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适用本公司范围内的所有生产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中的风险评价与控制。

3定义3.1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3.2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的过程。

3.3风险点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3.4风险评价依照现有的专业经验、评价标准和准则,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全过程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

3.5事故造成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事件。

3.6事件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事情。

4评价组织与职责公司成立双重预防体系领导小组,由总经理任组长,分管生产副总经理任副组长,各部门经理、主管及车间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公司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职责如下:(一)贯彻执行国家、山东省关于双重预防体系工作相关法律法规、地方标准,落实地方政府相关安全生产工作指示。

(二)审议通过本公司双重预防体系文件,并监督执行。

(三)审议公司级双重预防体系实施目标及实施方案。

(四)每季度组织双重预防体系工作会议,总结、部署、评比、通报班组双重预防体系开展执行情况。

(五)研究解决双重预防体系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安全生产重大事项,对各项双重预防体系费用使用情况进行监督落实。

(六)组织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体系及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工作建立,并监督各班组有效落实。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组长、副组长及各成员职责,具体见公司《双重预防体系责任制》。

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和预警制度范本(2篇)

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和预警制度范本(2篇)

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和预警制度范本一、引言安全生产是企业经营的基础和保障,对于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生产秩序,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控制安全风险,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和预警制度成为当务之急。

二、风险分析1. 风险识别对企业生产流程、生产设备、人员组织等进行全面排查和分析,确定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包括但不限于火灾、爆炸、化学品泄漏、机械设备故障等。

2. 风险评估根据风险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潜在危害程度进行评估,采用科学的量化方法,确定风险级别,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3. 风险控制针对识别和评估出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维护、操作规程制定、培训教育等,确保风险降到最低。

三、预警制度1. 预警指标的设定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确定风险的预警指标,包括但不限于温度、压力、浓度、电流、电压等关键参数,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

2. 监测系统建设建立安全监测系统,实时监测风险指标,对超过预警指标的风险进行报警,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3. 信息共享和通报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将风险预警信息及时通报到相关岗位和责任人,确保信息畅通和迅速响应。

四、风险评估和预警的管理1. 职责明确明确风险评估和预警的各个环节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风险分析人员、监测人员、报警人员等,建立相应的权责制度。

2. 岗位培训针对风险评估和预警的相关岗位,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其风险识别和应对能力,确保岗位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素质。

3. 定期检查定期对风险评估和预警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制度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五、应急响应和控制1. 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明确各个岗位的任务和职责,包括但不限于报警、疏散、灭火等,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置。

2.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活动,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事故调查和分析对发生的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的原因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车间安全生产制度

车间安全生产制度

车间安全生产制度
《车间安全生产制度》
车间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

为了保障车间内的安全生产,许多企业都制定了严格的安全生产制度。

首先,车间安全生产制度要求所有员工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包括穿着劳动防护用具、遵守操作规程、禁止私自更改设备参数等。

这些规定旨在减少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受伤的可能性,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

其次,车间安全生产制度还要求车间内的设备必须经过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这样可以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事故发生,提高生产效率。

另外,车间安全生产制度还规定了紧急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

所有员工都必须接受相关培训,了解如何在危险情况下迅速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总的来说,车间安全生产制度是企业保障员工安全、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保障。

只有制定了严格的安全生产制度,并且全面贯彻执行,才能保证车间内的安全生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和预警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和预警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和预警制度
是指企业或单位建立的系统化、科学化的安全风险分析和预警程序,用于识别和评估潜在的安全风险,并及时预警和采取措施,以保障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该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
1. 风险分析: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分析,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因素。

通过风险评估和分类,确定风险的等级和优先级。

2. 预警机制:建立起一套预警机制,包括风险预警、报警机制、信息收集与处理等,确保及时掌握和分析数据,以便在风险发生前进行预警。

3. 措施和应对:根据风险的等级和优先级,制定相应的防范和应对措施,明确责任人和责任分工。

同时,还需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和相关制度,确保措施的有效实施。

4. 监督与评估:制度的建立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定期对风险分析和预警制度进行评估,发现不足之处及时改进和完善。

通过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和预警制度,可以有效地提前预防和应对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正常运营。

这也是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安全管理的重要举措。

第 1 页共 1 页。

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制度

外线车间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制度1.目的: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平〔2011〕129号《关于危化及地面重点单位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工作的指导意见》及中平电〔2011〕36号《关于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工作》文件精神,及时发现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和隐患,制定针对性安全防范措施,提高系统安全可靠性,切实保障安全生产,现制定外线车间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制度如下: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电务厂外线车间线路施工、检修、巡视作业及线路运行中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工作。

3.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3.1成立外线车间安全生产风险分析领导小组:组 长:苏学军 张 辉成 员:李 营 李志强 王锦征 王占磊 牛彦宏于久太 王军选 谷振芳 李俊明 马卫民屈国安 杜银贵 邢红星 宋鹏飞 黄淑杰3.1主要职责:3.1.1由组长负责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工作组织与领导,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及厂有关安全文件精神,制定车间年、季、月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工作目标,建立和完善外线车间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制度,定期组织召开安全生产风险分析会议,对重大危险源和A级隐患提出超前防范措施和整改方案,正确安排车间安全工作和阶段性安全工作。

3.1.2小组成员负责各分管班组认真执行集团公司及厂有关安全文件精神,定期检查班组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工作情况,采取适宜的风险分析方法并按要求开展风险分析及控制,督查隐患整改,对风险分析结果不认真或弄虚作假的,按规定对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4. 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工作内容:4.1严格依照国家、省、市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标或行业设计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集团和电务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措施、操作规程等进行车间及班组安全生产工作风险分析。

4.2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工作,认真组织、协调、督查所分管班组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工作风险分析,并按规定对评价出的风险、隐患制定监控措施,不得提供虚假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必须认真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具体工作:4.1定期分析评价:由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定期对车间安全生产风险,隐患监控措施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按照厂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工作的规定和要求,每月必须组织一次危害辨识和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安全生产风险分析不得流于形式,找出影响安全供电的主要风险和隐患。

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制度范文

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制度范文

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制度范文一、引言为了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提高员工安全意识,规范生产作业流程,防范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类安全风险,企业特制定本规章制度,明确安全生产风险分析的管理和考核标准。

二、管理标准1. 风险分析的目的和原则风险分析的目的在于识别、评估和控制生产作业中的安全风险,为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提供有效依据,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公司财产安全。

风险分析的原则如下:•充分参与:全体员工都应参与到风险分析的工作中,共同识别危险和隐患,并提出改进意见;•及时原则:风险分析应在生产计划开始前进行,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的安全风险;•阶段性原则:风险分析应该有计划地、分阶段地实施,避免遗漏和重复。

2. 风险分析的程序和方法风险分析应按照以下程序和方法进行:2.1 风险辨识通过集思广益,借鉴过往经验,进行风险辨识工作。

可通过以下方式收集风险信息:•调查员工的工作经验和意见;•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活动;•定期开展设备设施的巡检和维护。

2.2 风险评估将辨识出的风险进行评估,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依据以下因素进行判断:•风险的严重程度;•风险的发生概率;•已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2.3 风险控制针对评估出的高级别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采用更安全可靠的工艺和设备;•制定更为严格的操作规范和安全作业流程;•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和应急预案制定。

2.4 风险监控对已经采取风险控制措施的风险进行监控,确保措施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监控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设立风险监控指标,对风险进行实时、定期的监测和记录;•对发生的事故和不良事件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找出其原因和可能的风险,做出相应改进。

3. 风险分析的责任与制度3.1 风险分析的责任•企业领导:负责制定风险分析的总体目标和策略,对各部门反馈的分析结果进行评审,并提供充足的资源支持;•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本部门的风险分析工作,并提交上级审核;•员工:积极参与风险分析工作,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和意见。

安全生产风险点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点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点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生产过程,并严格执行。

第三条本单位领导班子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要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切实履行安全生产职责。

第四条本单位应当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并要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第五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并健全安全生产工作机构,明确安全生产各级领导的职责和权限。

第六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并健全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机制,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增强安全生产责任意识。

第七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点管理制度,规范安全生产风险点的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测。

第二章安全生产风险点的识别及评估第八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点识别机制,对生产过程和设施中的潜在危险源及可能导致事故的因素进行识别。

第九条对于新投产的生产线、设备和工艺,应当进行安全生产风险点评估,确保其符合国家、行业、地方的安全生产标准和技术规范。

第十条本单位应当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火灾、爆炸、中毒、电击、坠落等风险点进行详细识别及评估,判断其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建立风险点清单。

第十一条本单位应当建立风险点识别及评估的档案,对识别的风险点和评估情况进行登记、归档,并定期进行复评。

第三章安全生产风险点的控制及监测第十二条本单位应当制定安全生产风险点控制措施方案,对风险点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化解。

第十三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点监测机制,对风险点的控制效果进行监测评估,并及时进行整改。

第十四条本单位应当加强对特种设备、高温高压设备、有限空间作业、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风险点的监测,确保其安全运行。

第十五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点图解,清晰展示各类风险点的位置、控制措施、监测情况等信息。

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是指企业或组织为了保证安全生产,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价,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控制措施的一项制度。

一、评价对象评价对象包括企业或组织的各项设施、设备、工艺、工作环境等以及可能涉及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的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

二、评价要求1. 全面性:对于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分析与评估。

2. 系统性:评价要采取系统的方法和手段,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分析,明确风险的性质、大小、范围等。

3. 连续性:评价应该是连续的过程,对安全风险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管理和控制措施。

4. 目标导向:评价要以安全生产的目标为导向,明确安全目标和安全要求,确定风险评价目标。

三、评价内容1. 识别风险:对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包括人身安全风险、财产安全风险和环境安全风险。

2. 评估风险: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的级别和风险程度,以确定风险的重要性和应对的优先级。

3. 风险分析:对风险的原因、机理、产生途径等进行分析,确定风险控制的关键点和措施。

4. 风险控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和风险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风险预防、风险控制和风险应急措施。

5. 监测与跟踪:对已经采取的控制措施进行监测,对风险评价结果进行跟踪和更新。

四、评价方法评价方法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包括文件分析、现场检查、隐患排查和统计分析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评价。

五、评价结果评价结果包括风险评估报告、风险分析报告、风险控制措施报告等,对已经评估和分析出的风险进行总结和归纳,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和改进措施。

六、管理措施和控制措施根据评价结果和风险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控制措施,包括完善和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培训和教育、加强设备保养和维护等措施。

七、监督和跟踪对评价结果和风险控制措施进行监督和跟踪,及时发现和处理风险隐患,保证安全生产的有效实施。

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制度
为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和隐患,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提高生产作业的安全可靠性,切实保障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一、安全生产分析组织领导
为切实落实安全分析工作,保证安全生产分析的及时、真实、合理,公司成立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刘佳
组员:刘德利? 曹元强? 刘衍吉
二、安全生产风险分析的内容:
1.危险化学品储罐区及泵房
2.复配作业及灌装作业
3.固定设备和机电设备
4.供电线路、配电室、防雷及防静电等电气设施
5.特种设备
6.消防与应急处置
7.厂区主要建(构)筑物,水、气、通讯等公用工程系统
8.动火、高空、设备检修等作业过程
9.职业安全健康管理
10.员工操作技能能安全管理
11.当下列情况发生时,应及时纳入风险分析的内容:
(1)新颁布或修订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
(2)新建、扩建、改建、技改项目
(3)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
(4)生产工艺或操作技能改变
(5)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有新认识
三、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周期
每月组织一次安全生产风险分析会,找出本部门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和隐患,做好预警,制定防范措施,做好隐患整改及整改效果评价工作。

四、安全生产风险分析结果分级和控制
1.分析结果可划分为安全可控、基本可控和持续改进等三个等级。

2.对于在安全生产分析中确定的隐患,要根据隐患的具体程度,采取有效的办法,以达到安全、高效、实用的治理目的。

本制度自2021年1月1日公布之日起实施
?。

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和预警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和预警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和预警制度
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分析、评估和预警,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范和应对事故的发生。

该制度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
1. 风险识别:通过对生产环节的全面观察和分析,识别可能存在的各类安全风险,包括人员、设备、工艺等方面的风险。

2. 风险评估:对已识别的安全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估,确定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后果,并进行风险等级划分。

3. 预警机制: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安全预警机制,包括风险预警指标的设定、预警信号的获取和传输等,确保及时、准确地获取到预警信息。

4. 预警分析:对预警信息进行分析和解读,以确定风险事件的可能性和可能造成的影响,为采取相应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5. 预警响应:当预警分析确定存在风险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警响应,包括紧急处置、预警通报、组织转移等。

6. 预警评估:对预警响应的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类似风险事件的处理提供经验。

通过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和预警制度,可以提前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安全。

同时,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故,也可以通过分析和评估,总结教训,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措施,提高生产安全水平。

第 1 页共 1 页。

2024年化产车间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度

2024年化产车间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度

2024年化产车间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度
1. 安全管理责任制:明确化产车间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与职责,包括理顺管理层级,制定清晰的管理人员安全职责。

2. 安全生产监督制度: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包括定期巡检、不定期抽查、事故隐患排查等,确保隐患及时发现和整改。

3. 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制度: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与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确保其能够正确使用安全设备和操作工具。

4. 隐患排查制度:建立系统、科学的隐患排查机制,包括日常巡查、专项检查、定期检查等环节,确保对车间各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潜在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

5. 隐患整改制度:立即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风险得到控制和消除,建立整改跟踪机制,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性。

6. 事故报告与分析制度:建立健全事故报告和分析机制,对发生的事故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为车间安全生产提供经验总结与改进方向。

上述内容仅为参考,具体的化产车间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和具体设计。

第 1 页共 1 页。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模板4)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模板4)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1、目的为辨识公司范围内影响安全的危险有害因素、评价其风险程度,确定重大风险,明确管控层级,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达到降低风险,杜绝或减少各种隐患,降低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特制定本制度。

2、使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现场、办公现场及生产经营场所内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风险管控的方法和控制措施的要求。

3、职责3.1主要负责人应全面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分级管控工作。

3.2总经理负责厂区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负责审核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结果。

3.3安全科长负责组织分管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分级管控工作。

3.4各部门、车间负责人负责组织各自单元的风险评价和风险点管控,风险公示和培训工作。

3.5从业人员应参与本岗位风险评价,实施风险点管控。

4、工作要求4.1首先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风险管控小组,做到全员参与风险评价。

4.2风险管控小组组成原则4.2.1公司级风险评价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部门、车间负责人;安全、生产、设备、工艺、电气、仪表等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及岗位人员。

具体事务由公司安全管理人员负责。

4.2.2车间级风险评价小组:组长:车间主任成员:班组长、岗位员工代表4.3评价小组成立以后,对危险有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进行策划,制定管理程序。

4.4实施全员培训按照风险分级管控培训计划,由安全科组织各科室及专业管理部门,部门内开展的分层次、分阶段培训学习,掌握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的方法,保留培训记录。

4.5 编写体系文件公司及各部门、专业科室分别编制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风险点清单、作业活动清单、设备设施清单、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评价记录、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危险源统计表等有关记录文件。

5 风险识别评价5.1 风险点确定5.1.1 风险点划分原则对风险点的划分,应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可按照生产装置、储存罐区、装卸站台、作业场所等功能分区进行。

车间安全风险研判制度范本

车间安全风险研判制度范本

车间安全风险研判制度范本一、目的为确保车间生产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提高车间安全管理水平,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安全生产要求,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旨在通过安全风险研判,对车间潜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确保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完好。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车间内所有生产作业和安全管理工作。

三、组织机构1.车间安全风险研判小组:由车间主任、安全员、班组长及相关技术人员组成,负责车间安全风险研判工作的组织实施和协调。

2.安全风险研判工作小组:由各班组安全员、岗位操作人员及相关技术人员组成,负责本班组的日常安全风险研判工作。

四、工作职责1.车间安全风险研判小组职责:(1)组织制定车间安全风险研判计划,明确研判内容、标准和流程。

(2)定期组织安全风险研判会议,协调解决车间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

(3)对车间安全风险研判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和考核。

(4)及时向上级报告车间安全风险研判情况和采取的控制措施。

2.安全风险研判工作小组职责:(1)严格执行安全风险研判制度,组织开展本班组的日常安全风险研判工作。

(2)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予以整改。

(3)参与车间级安全风险研判会议,提供本班组的研判意见和建议。

(4)定期对班组安全风险研判工作进行总结,不断提升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五、安全风险研判内容1.人的因素:分析车间员工的安全意识、操作技能、劳动纪律等方面可能引发安全风险的因素。

2.设备因素:分析车间设备、设施的安全性能、运行状态、维护保养等方面可能引发安全风险的因素。

3.环境因素:分析车间内部和周边环境可能对生产安全产生影响的风险因素,如温度、湿度、通风等。

4.管理因素:分析车间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5.物料因素:分析原材料、辅助材料、成品等物料的质量和储存条件可能引发的安全风险。

六、安全风险研判流程1.收集信息:通过日常巡检、设备运行数据、员工反馈等渠道,收集安全风险相关信息。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管理制度全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管理制度全

1 目的为加强风险管理和岗位风险控制,预防事故发生,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标准化,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及《民用爆炸物品生产、销售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并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2 职责2.1 公司成立两个体系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总经理担任组长,保障体系工作展开所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

2.2 安全管理部是风险分级管控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风险分级管控相关工作。

2.3 其他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负责职责范围内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2.4 公司全员均应掌握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相关标准、程序、方法,做到全员参与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

3 风险分级管控程序3.1 步骤风险分析与管控的工作步骤是:制定风险判定原则→风险点确定→危(wei)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措施→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公告→实施效果验证→持续改良→标准文件管理等关键控制环节。

3.2 风险判定原则根据人的作业活动、机械设备和工艺技术的安全可靠性、物料的危(wei)险性、环境和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但凡有可能发生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的,皆判定为风险。

风险等级判定应遵循从严从高的原则,应同时考虑以下因素:——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法》、《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政府令第 303 号、《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开展的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建立民爆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工信部安全[2022]18 号等〕;——行业设计标准、标准管理、技术标准的强制性条款〔《民用爆炸物品生产、销售企业安全管理规程》 GB28263-2022、《民用爆破器材工程设计安全标准》 GB50089-2022、《民用爆破器材安全检查表方法检查表法》 WJ9075-2022、《民用爆炸物品生产、销售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等〕;——公司自身的安全管理、技术标准及对风险的承受能力( 《潍坊龙海民爆生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潍坊龙海民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汇编》等);3.3 风险点确定风险点划分应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

工厂车间的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工厂车间的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1.目的为加强全公司安全管理,消除或减少危害,增强事故防控能力,有效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降低安全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的所有岗位和所有活动,包括生产活动、设备设施、危险物质、安全防护、正常和异常活动、人为因素、违反规程、规章等。

3.定义:3.1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3.2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征的过程。

3.3风险: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可能性是指事件发横的概率。

严重性是指事件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4.职责:本公司成立双重预防体系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总经理、安全员及各岗位人员组成。

其职责如下:组长职责:全面负责组织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为该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统一思想,提高全员意识,提供组织保障,督促各岗位人员做好分管范围内的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负责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工作部署;负责隐患治理监督。

副组长职责: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及管控工作统一部署协调;方案的编制与制度建设的审核,并组织实施,并监督职责履行情况。

负责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具体调度;负责隐患治理监督管理。

生产部职责:负责本部门风险点识别、风险分级及风险评价;负责风险管控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负责各车间隐患排查的组织实施;负责隐患治理。

财务部职责:负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过程中所需费用的提取,负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所需费用保障。

供销部职责:负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物资供应;负责隐患治理物资保障。

办公室职责: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及管控工作进行中的服务工作及各部门部署工作协调。

车间主任职责:负责本车间风险点识别、风险分级及风险评价;负责风险管控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负责本车间车间级隐患排查;负责本车间隐患整改。

班组长职责:负责本本组风险点识别、风险分级及风险评价;负责本班组风险管控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车间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车间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车间安全风险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车间安全管理,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我们制定了本《车间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生产车间,所有员工必须遵守并执行本制度。

二、安全责任1. 公司领导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安全工作的领导责任和管理责任。

2. 车间负责人应切实负责车间的安全管理工作,组织编制并执行车间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3. 员工应严格遵守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积极参加安全培训并提高安全意识。

三、安全风险管理1. 对车间内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和评估,制定专项安全风险管理方案。

2. 针对不同的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3. 对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四、危险源识别与控制1. 针对车间内的各类危险源进行详细的识别和控制,确保安全生产。

2. 对潜在的危险源进行排查和整改,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3. 设置警示标识和提示牌,提醒员工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五、安全设备及防护措施1. 车间应配备完善的安全设备,如防火设备、排烟设备、应急照明等。

2. 员工必须佩戴相关的防护用具,如安全帽、安全鞋、防护眼镜等。

3. 定期对安全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完好有效。

六、事故应急处理1. 对于可能发生的事故情况,车间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处理流程和责任人。

2. 事故发生时,员工应迅速采取应急措施,确保人员安全撤离和事故扑灭。

3. 事故后应及时进行事故原因分析和整改,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七、安全检查与评估1. 车间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对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和整改。

2. 针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对不合格的情况制定整改措施并落实。

3. 建立安全巡检制度,确保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和处理。

八、安全培训与教育1. 车间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2. 安全培训内容包括安全知识、应急处理、安全操作规程等。

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制度一、引言安全生产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进展中非常紧要的议题,也是各企事业单位应当高度重视的问题。

在日常生产工作中,往往会涉及到浩繁风险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机械设备故障、人员伤亡、火灾爆炸等等。

因此,为了更有效地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减轻企业的风险漏洞,建立一个科学的安全生产分析制度是特别必要的。

二、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制度的基本概念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制度是一个针对企业或组织内部存在的各种安全生产风险因素进行分析、评估、掌控及管理的制度,其目的在于除去和削减安全生产的风险隐患,从而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

简单来说,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制度需要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和风险推测,基于评估结果实行相关的措施对风险进行有效管控。

三、制度的运作流程(一)确定分析范围:首先,需要结合企业的实在情况,确定分析的范围和目标,并订立分析方案,确保充分且实在的涵盖全部可能的安全生产隐患因素。

(二)风险因素分析:在确定分析范围和目标后,就可以进行详尽的风险因素分析,并订立相应的评估指标,明确可能显现的风险情况和各项防备措施,确保风险因素充分得到评估和掌控。

(三)风险评估:接下来就是对风险因素进行科学评估,以综合性或单一性的方式对风险进行定量或者定性评估,确定风险的实在等级,并订立有效防备措施,通过对仪器设备、组织管理、安全原则等各方面进行防范。

(四)管理掌控:针对风险等级进行防备措施的订立、执行和监督,拓展措施的订立与规划,并通过实际运用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完善策略。

(五)追踪和改进:监测制度的实际执行情况,适时跟进把握流程效能和制度取效情况,进行进度检查,分析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追踪工作开展得优劣,并适时改进、完善。

四、制度的操作指南为了让这项制度更加可行,这里给出一些实在的操作指南,来帮忙企业更好地完成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工作。

(一)保留安全生产档案:对于企业或事业单位而言,首先要保持生产设备、员工培训等各个方面的安全记录,避开碰到紧急情况时无法精准寻求帮忙。

工厂车间的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工厂车间的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工厂车间的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一、前言工厂车间是一个面临各种潜在风险的环境,如火灾、安全事故、职业病等。

为了确保员工的安全以及生产运营的顺利进行,对工厂车间的风险进行分级管控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套适用于工厂车间的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二、风险分级根据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可能性,将工厂车间的风险分为以下几个级别:1.重大风险:可能导致严重人身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风险,例如火灾、爆炸等。

2.较大风险:可能导致一定人身伤亡或一定财产损失的风险,例如物体坠落、机械伤害等。

3.一般风险:可能导致轻微人身伤亡或轻微财产损失的风险,例如滑倒、电击等。

三、管控措施根据风险的不同级别,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以降低风险对员工和工厂的影响。

1.重大风险管控措施:-设立消防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检查。

-进行火灾风险评估,制定应急预案和灭火方案。

-定期组织火灾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能力。

-对易燃易爆物品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存放安全。

2.较大风险管控措施:-定期进行安全巡检,查找隐患并及时处理。

-配备防护设备,如安全帽、安全鞋等,并进行培训使用。

-针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确保正常运行。

-制定机械操作规程,并进行岗前培训,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

3.一般风险管控措施:-保持工作场所的清洁整洁,防止滑倒事故的发生。

-进行电气设备检测,并修复设备隐患。

-提供防护用具并培训使用方法,如手套、防护眼镜等。

四、风险评估和控制为了确保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的有效执行,工厂车间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

1.风险评估:-定期对车间内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识别重大、较大和一般风险点。

-利用专业工具和方法进行风险评估,如危险源辨识和风险矩阵分析等。

-按照评估的结果对风险进行分级,并建立风险清单。

2.风险控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并明确责任人和执行时间。

-对风险进行监控,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定期对风险控制进行评估和改进,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五、培训和宣传为了确保员工对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的理解和执行,工厂车间需要进行培训和宣传。

车间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车间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车间安全管理,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结合本车间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车间所有生产、作业和管理活动。

第三条车间安全风险管理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全员参与、责任到人的安全管理体制。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成立车间安全风险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车间安全风险管理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工作。

第五条车间安全风险管理领导小组职责:(一)组织制定车间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二)组织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三)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四)组织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五)组织事故调查处理,落实事故责任;(六)定期向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汇报车间安全风险管理情况。

第六条车间各部门负责人为安全风险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本部门安全风险管理工作。

第三章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第七条车间安全风险评估应包括以下内容:(一)生产工艺流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二)设备设施的安全性能;(三)作业环境的安全状况;(四)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第八条车间安全风险评估方法:(一)现场检查法;(二)风险评估法;(三)事故树分析法。

第九条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风险分为以下等级:(一)高风险:可能导致重大事故;(二)中风险:可能导致较大事故;(三)低风险:可能导致一般事故。

第十条针对不同风险等级,采取以下控制措施:(一)高风险:制定专项应急预案,实施严格的作业许可制度,加强现场监督;(二)中风险:制定专项整改方案,加强日常巡查,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三)低风险:加强日常维护保养,提高设备设施安全性能。

第四章安全教育与培训第十一条车间安全教育培训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二)车间安全管理制度;(三)安全操作规程;(四)事故案例分析。

第十二条新员工入职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车间安全风险防范管理制度

车间安全风险防范管理制度

车间安全风险防范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保障车间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减少车间生产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的概率,提高车间安全管理水平,制定本《车间安全风险防范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车间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包括生产设备、操作流程、员工行为等方面。

三、安全管理责任1. 车间主任负责全面贯彻执行本制度,确保车间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得到有效执行。

2. 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监督、检查和评估车间安全风险防范工作的落实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3. 生产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配合安全管理人员开展安全检查和培训。

四、安全生产标准1. 生产设备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定期检修,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2. 车间生产过程中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和培训。

3. 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确保车间生产过程中安全隐患得到及时排除。

五、安全风险防范措施1. 设立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岗位,由专业人员负责安全管理工作。

2. 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3. 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确保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4. 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5. 加强职业危害防护,对工作环境进行定期检测,减少职业病危害。

六、应急预案1. 制定适用于不同类型事故的应急预案,包括火灾、泄露、中毒等不同情况。

2.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紧急逃生演练,提高员工应急逃生技能。

3. 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药品,保证在发生事故时第一时间进行应急救援。

七、安全教育培训1. 组织不定期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制定安全培训考核制度,对参加培训的员工进行考核,确保培训效果。

3. 定期开展安全知识考试,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的学习和检测。

八、事故记录及报告1. 对车间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事故原因、伤亡情况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线车间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制度
一、目的: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平(2011)129 号《关于危化及地面重点单位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工作的指导意见》及中平电(2011)36 号《关于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工作》文件精神,及时发现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和隐患,制定针对性安全防范措施,提高系统安全可靠性,切实保障安全生产,现制定外线车间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制度如下: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电务厂外线车间线路施工、检修、巡视作业及线路运行中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工作
1.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
1.1成立外线车间安全生产风险分析领导小组:
3.1主要职责:
3.1.1由组长负责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工作组织与领导,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及
厂有关安全文件精神,制定车间年、季、月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工作目标,建立和完善外线车间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制度,定期组织召开安全生产风险分析会议对重
大危险源和A 级隐患提出超前防范措施和整改方案,正确安排车间安全工作和阶
段性安全工作。

3.1.2小组成员负责各分管班组认真执行集团公司及厂有关安全文件精神,定
期检查班组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工作情况,采取适宜的风险分析方法并拟
课风
险分析及控制,督查隐患整改,对风险分析结果不认真或弄虚作假的,按规定对
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2.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工作内容:
2.1严格依照国家、省、市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标或行业设计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集团和电务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措施、操作规程等进行间及班组安全生产工作风险分析
2.2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工作,认真组织、协调、督查所分管班组积极开
展安全生产工作风险分析,并按规定对评价出的风险、隐患制定监控措施,不得提供虚假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必须认真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具体工作
4.1定期分析评价:由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定期对车间安全生产风险,隐患监
控措施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按照厂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工作的规定和要求,每月必须组织一次危害辨识和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安全生产风险分析不得流于形式,找出影响安全供电的主要风险和隐患。

4.2建立健全档案:分析结果按“安全可控”“基本可控”“持续改进”三个
等级进行划分,建立健全记录、档案,以备查阅、上报和风险监控: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对下月安全生产工作做出预测,提出超前防范措施
4.3制定控制措施和危害预警:对分析出的各种风险和隐患各班组必须制定有
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同时对其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预测预报,上报到厂相关单位和部门。

一般隐患由其所在班组制定控制措施进行控制管理;较大隐忠由车间制定控制措施进行控制管理:重大隐患由安质科协助车间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编制《重大隐患及控制措施清单》,并报集团安监局备案
3.风险分析方法
3.1外线车间结合工作性质和特点,采用定性、定量或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进风险分析。

车间当月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工作小结和分析结果经领导小组领导审核、签字后,每月20前以书面形式报送安质科。

4.隐患分级
4.1按隐患整改难易程度可分为 A 级、B 级、C 级、D 级、E 级隐
A 级隐患:整改难度大,厂解决不了,需集团帮助组织整改的隐患。

B 级隐患:整改难度较大,战线部门解决不了,需厂组织整改的隐悲;
C 级隐患:整改难度一般,工区、车间解决不了,需战线部门组织整改的隐患
D 级隐患:整改指难度较小,班组解决不了,需工区、车间组织整改的隐患
E 级隐患:班组能够现场立即整改的隐患。

4.2按隐患的严重程度可分为重大隐患、较大隐患、一般隐患。

重大隐患是指

重危及安全生产,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危害和整改难度大,应当全
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需要投入资金,实施工程,更换装备,并经过较长时间整
改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
隐患。

4.3较大隐患是指危及安全生产,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危害或整改难
度较大,需要暂时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方能排除的隐患
64—般隐想是指已轻危及安全生产,在其发展可能导致人员份或财产损失危害或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