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提问法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提问法的思考
作者:殷丽
来源:《中学物理·高中》2015年第12期
课堂教学中提问是师生互动的重要方式,确保提问的有效性可以在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基础上提高教学效率。
物理这门学科不同于其他的学科,该学科的理论知识较为抽象,如果教师一直采用单一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会导致很多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
1 高中物理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提问之意义
有效提问能够更好的点燃学生的求知欲,迅速活跃课堂学习气氛;一系列教师缜密思考、依据学情所给出的问题会使得班级不同层次学生均能够积极开动大脑、思考问题并勇于展示自己的所得,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得以提升。
1。
1 点燃学生求知欲望,迅速活跃课堂学习气氛
教学时,教师给出的提问必须体现教学要求,不能让提问流于形式,更不能出现满堂课只是教师整节课均是一言堂,自顾自地讲解,根本不向学生发问。
传统中整节课上教师一直在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而学生始终在跟随着老师的思路将笔记抄写下来,在此过程中,学生自己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去思考为什么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呢?这样的课堂难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也无意参与课堂,课堂学习氛围显得单调、呆板。
鉴于此高中物理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要引入有效提问法,通过问题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利于学生在自主思考中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能力,让学生能够具备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这时,课堂学习氛围被最大活化,教学效果自然也就水涨船高。
1。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问题始终贯穿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
如果一个学生在学习中,经常不提问题,那么该学生的逻辑能力以及思考能力都存在着欠缺。
不管是初中还是高中,学生的认知是从低级向着高级的方向发展,然而从低级向着高级过渡这一过程就表明学生会在此过程中接触一些他们以前没有接触过的知识。
当接触这些新知识的时候,很多学生都会有着不同的问题,问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新知识、认识新知识。
在学习高中物理时也是这样的,教师要适当提问,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慢慢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
从相关的调查数据中可以了解到:爱问问题的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远远要高于不爱提问问题的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
因此高中物理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提问,真正将问题的作用发挥出来,以此促使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进而推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2 高中物理学科有效提问的实际应用
促使有效提问法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活动中,得到充分利用的途径有很多,包括注意问题生活化,启发学生思考;提问角度多元化,使得提问更加灵活多样;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关注每一个学生;营设绝佳设问情境、择时发问;尽量使得设问具有一定的发散和开放性等。
2。
1 提问尽量选择与生活联系密切的角度,便于学生思考展开
对于高中物理教师而言,在课堂上其要提出一些问题,但是要尽可能做到问题与实际生活的相联。
物理学科源自生活实际,很多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通常可以使用物理学知识来加以解释。
比如:惯性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公交车急刹车的情况下,人的身体向前倾的原因;电路的串联和并联能够解释教室中开关控制灯的现象;利用物理知识来解释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所见到的生活现象会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会让学生觉得物理是一门比较有趣的学科。
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既要引导着学生思考问题,还要真正将问题的启发作用发挥出来。
比如:当老师要讲解《重力势能》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要从实际生活出发来进行提问,通常情况下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将质量相同的物体从不同的高度下落,那么该物体的重力势能是否相同呢?若不同质量的物体从同一高度落下,两个物体拥有的重力势能相同吗?通过这两个问题来让学生更好的认识重力势能与质量这两者、重力势能与高度这两者都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据此可见,高中物理教学时将所学知识和生活中各种现象建立联系,在学以致用中使得学生知道物理学科是有用的。
2。
2 提问角度多元化,使提问更灵活多样
在以前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也会适当提问问题,但是教师提问问题的方式较为单一,如:平铺直叙的提问、将教材中的问题重新叙述一遍等,这种提问方式并不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若我们的设问呈现出一定的变式,则学生一定会被及时吸引到相应的情境中来。
提问方式的多样化既体现在教师语言的多样化,教师可以采用幽默的语言、平铺直叙的语言等,还体现在教师表情的多样化,只有这样做才可以让整节物理课堂都变得生动有趣。
2。
3 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关注每一个学生
由于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物理基础、兴趣爱好等都是不同的,因此在提问的时候,教师既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整体情况,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
有的学生本身的理解能力较强,他们能够在第一时间理解老师所讲解的知识;然而有的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弱,他们需要一段反应时间来慢慢消化老师所讲解的知识。
为了能够让问题将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教师要把握好问题的难度,问题不应该太难也不应该太简单,确保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思考都敢于回答该问题。
倘若教师为了体现自己的水平,提出的问题难度较大则使得回答问题成为少数优秀学生的特权,问题的作用无法真正、全面发挥出来。
所以教师要设计难度适中的问题,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该问题中。
比如:当老师要讲解“力与运动”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为了能够便于学生更为直观的掌握力与运动这二者的关系,教师可
以开展一个实验。
在开展完实验之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来设计合适的问题,只有把握好了问题的难易程度,那么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以及主观能动性也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2。
4 营设绝佳设问情境,择时发问
相信每一个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均会考虑到一个问题:何时向学生提出问题最恰当?笔者认为在课堂导入、课堂中、课堂结尾这三个部分要适当提出问题。
在课堂刚刚开始的时候,教师要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引出本节课要学的内容,同时通过问题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还应注意提出问题的主要目的绝不只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是为了对学情的准确把握,为下一步教学思路提供参考,若学生掌握状况较好则可加快节奏,不然应适当降低速度,确保绝大部分学生当堂能将课堂学习的主要内容顺利解决。
比如:当老师在讲解《牛顿第二定律应用》这一课题的时候,其中会有这样一道题:有一辆轿车正以速度v匀速运动的过程中,因遇紧急情况而刹车。
现得知汽车的质量为m,在汽车刹车的整个过程制动力为F。
设定驾驶员反应时间t,请问驾驶员发现情况后到车子完全停止,经过的距离为多少?当学生遇到这样的题型之后,他们会认为这样的题型比较枯燥无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将该习题改成以下这样:由于某一路段较为特殊,因此规定车辆在该路段的车速不应该超过40千米/小时,一辆越野车经过这个路段的时候,恰逢紧急情况刹车,刹车后汽车继续运动一段距离才保持静止,事后交通警察测量后得出地面痕迹长为16米,假定越野车车轮胎和路面动摩擦因数为0。
8。
请同学们思考:假如你是现场处理情况的交警,该如何认定越野车当时是否违规超速?通过将这个题目转换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超速事件,以便于学生更为积极的参与到物理教学中。
2。
5 结合教学内容提出开放性的问题
提问题时还应结合教材提出具有建设性、发散性和开放性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慢慢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比如:当老师要讲解《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与学生共同探究如果借助磁场来产生电流,并且要求学生记录下实验过程、实验现象。
当学生记录完之后,教师可以选择几位学生来总结、分析一些刚才所发生的实验现象。
显然,探究性极强的实验中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发散性和开放性较强,能够最大程度拓展学生的思维,慢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 总结与反思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了能够提高高中物理课堂的效率,这就要求物理教师要选择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活动。
今天笔者主要阐述了有效提问法,希望通过阐述此种教学方法能够真正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可参考的意见,更期待可以获得更多相关更新颖、更具有操作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