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辅导3

合集下载

团体心理辅导 第三章

团体心理辅导 第三章

团体心理辅导的基本原则
1 尊重和保密
在团体中,每个个体都应受到尊重,他们分享的内容应予以保密。
2 鼓励互动和分享
通过鼓励互动和分享,促进成员之间的理解和支持。
3 促进彼此扶持
成员之间相互支持,并鼓励彼此实现个人目标和成长。
团体心理辅导的流程
1
提出问题和课题
识别团体成员面临的问题和课题,为后续的辅导计划确定方向。
解决冲突和处理情绪 问题
提供冲突解决和情绪管理的技巧, 帮助成员应对团体中的挑战和问 题。
团体心理辅导的实践案例
实践案例一
通过团体心理辅导,一群青少年学会了如何应对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增强了自信心。
团体心理辅导 第三章
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有力的治疗方法,通过团队合作和互相支持,帮助个体 改善心理健康。
背景介绍
团体心理辅导的定义
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在小组环境中进行的治疗形式, 旨在通过活动和互动来促进个体的心理成长。
意义和目的
团体心理辅导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个体分享 困惑、掌握应对技巧,并从他人的经验中获得支持 和鼓励。
2
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工具
根据问题和课题,选择适合的心理辅导方法和工具。
3
设计和实施辅导计划
制定明确的目标,设计与成员需求相符的辅导计划,并进行实施。团体心理辅导的技巧利用冰破活动进行团 队建设
通过有趣的团队建设活动,增进 成员之间的合作、信任和凝聚力。
发展成员间的沟通和 信任
通过沟通技巧和信任训练,增进 成员之间的良好关系和有效沟通。

师生沟通与心理辅导案例(3)

师生沟通与心理辅导案例(3)

一、单亲孩子心理问题的个案现象两年前,我班有个学生名叫张灵(化名)、年龄12岁、是个男孩,一提起他同学们会异口同声地说:“哭粥猫”。

能够说,极绝大部分的同学都不愿意与他交朋友,见了他,尽量离远一点。

他这个人性格脾气怪怪的,只要一点鸡毛蒜皮的事,沾惹到他,他就要大哭大闹,弄了全班同学无法上课。

东西丢了要哭、要骂人,问题回答不出来也要哭要骂人。

比如说:“一块橡皮没见了”他要当作一件大事,前前后后,东找西找,嘴吧叽哩咕噜的骂个不停,假如前面或后面有个同学说他一句,他就会把你的桌子、板凳全都掀掉,甚至还不过瘾,有时还会拔出拳打人呢?刚接班时,我情况不了解,有一次上课叫他回答问题,他满脸气恼地嘟哝骂人,就是不肯站起来,叫他到办公室把事情说清楚,也不愿意,尽一口的骂我,搞得我无法上课,当时我气极了,一把将他拉到办公室,随他一个人去哭、去骂个舒服。

后来办公室的老师告诉我,他整整哭骂了一节课。

从这以后我算领教过了,上课尽量不和他发生冲突。

但是我一直在深思:是什么原因使这个学生养成如此怪僻的脾气的呢?后来终于有了答案。

有一次单元测查他成绩不理想,老师也没有批评他,不过他突然就不来读书了。

我们去家访,他妈妈气呼呼地说:“反正是读不好的,不要读书了。

”好像他儿子在学校里受了多少委屈似的,似乎老师、同学都在欺负他儿子。

我们一连请了三次才勉强将他请来。

他妈妈仍然不放心,赶到学校对我们说:学校的饭菜太差,我儿子吃不惯。

又说同学没有和他儿子搞好关系!又说有的老师对他儿子不够关心。

明明学校饭菜相当不错,但母亲还是每天给他带什么鸡腿、大排、鱼块什么的。

因为他母亲的溺爱,养成了他“小皇帝”脾气,确实是我班的一个特殊学生。

二、单亲孩子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为了教育好他,改变他的怪脾气,我特意对他实行了研究分析。

我以为使张灵养成这种怪脾气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1、母亲无原则的溺爱。

在他三岁时,他父母就离异了,法院把他判给其母亲抚养。

母亲认为儿子已失去了父爱,自己要加倍地给他爱,不能让他受委屈,于是事事迁就他,他要什么就给什么,久而久之养成了任性的心理。

高三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3篇

高三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3篇

高三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3篇高三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意义重大,这是学生“十年寒窗苦”的最后一年,是学生苦学十年后等待收获的一年,是学生即将迎来丰硕成绩的一年,同时,也是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一年。

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高三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三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篇1【摘要】高三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环境中,心理十分敏感、脆弱,影响到他们与同学之间的交往,表现为多疑,过分注重同学对自己的评价,甚至失眠,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各种问题存在的原因,抓住事物的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字】高三学生心理分析我校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高考本科上线率一年赛过一年。

其实,决定高考命运背后的东西并不神秘,它是生理、心理、知识、信息、技巧等等的综合。

高三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环境中,比其它年级学生心理更敏感、脆弱,更需要老师、学生的关心与理解,保持平和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里我谈谈自己在高三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几个案例:案例1:046班学生甲(女),在非常重要的一次全市模拟统测中,成绩上了市里划的二本线,信心大增,但是在随后的几次周考中,成绩下滑,排名由班上前五名降至十几名。

此时,她心里感到沉重、压抑,于是花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同时,特别注重同学对自己的评价:‚xx同学经常对我说,‘你好勤奋呀,那么晚还看书’。

‛看到同学去玩,她也不敢跟着去,但又担心同学的评论,心里非常矛盾:到底是该继续看书还是与同学们一起去玩?在这个案例中,学生甲在连续几次考试失败后,得出的结论是自己所花的时间不够,所以要用尽自己能挤出来的时间来追赶前面的同学,但是成绩提高不明显,又看重同学对自己的评价,所以产生了矛盾的心理。

面对这样的学生,要指出其某些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和信念,帮他们弄清为什么会这样,讲清不合理的信念与他们的情绪困扰之间的关系,要帮助他们放弃这些不合理的信念,从而产生某种认知层次的改变,谈话的关键是与其不合理的信念进行辩论。

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心理辅导 (3)

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心理辅导 (3)

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小学是儿童教育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学生会受到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小学班主任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辅导技能,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

本文将详细探讨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希望能对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第一部分:学生心理特点分析(一)学生心理发展学生心理发展是伴随着学生的年龄、经验和教育工作而发生的一系列心理过程。

根据心理发展的研究成果,我们可知道,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渐进的、逐步发展的过程。

在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中,根据阶段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也不同。

例如,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比较简单,往往是以具体的事物或形象为中心,难以理解抽象的概念。

因此,在心理辅导中,班主任需要根据学生的阶段特点来指导学生,帮助他们合理地调整心理。

2.学生心理发展是个体差异性很大的每个人的心理特点都不同,因此,不同的学生在心理发展上也会有很大的个体差异。

有的学生温和、稳重,有的学生活泼、好动;有的学生胆小、怯懦,有的学生敢于探险、勇敢。

在心理教育辅导中,班主任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

3.学生心理发展是综合的学生的心理特点在不同方面都有体现,例如认知、情感、意志、人格等方面。

每个方面的发展都会互相影响,形成一个综合性发展的过程。

因此,在心理辅导中,班主任不能只注重学生认知方面的发展,同时还要帮助他们培养情感、意志和人格等方面的健全发展。

(二)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目前,小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相对复杂。

1.适应性问题小学生是从家庭环境走进学校的,第一次接触到与父母分离、熟悉的环境和人际交往,这对于一些学生来说非常困难。

这也是班主任必须面对的心理问题之一。

2.学习压力问题在考试中取得优秀成绩已经成为社会对于小学生的普遍要求。

(三)心理辅导基本理论

(三)心理辅导基本理论
1、意识层次理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2、人格结构理论:本我、自我、超我。 3、人格发展理论:口欲期、肛门期、性蕾期、 潜 伏期、生殖期。 4、本能论:自我本能、性本能、生的本能、死的本 能 5、释梦理论 6、自我防御机制
一、意识层次论
该理论是阐述人的精神活动,包括 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 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 里发生和进行。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 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好 像深浅不同的地壳层次而存在,故称 之为精神层次。

第三步:“独立做”,强化物是“红星换喜欢的奖 励”。 与孩子约定,这星期遇到难题自己做。不论对错都 有奖。做对得3颗红星,做错得1颗。6颗红星换 一个喜欢的奖励(如玩具小汽车、吃肯德基等)。 至少坚持4周,直到孩子行为上稳定。 第四步:与孩子约定,做对特别难的题目再给奖励。 若孩子很渴望原来的奖励物,可让他改变另外的负 性行为来争取。
第二节 行为主义理论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巴甫洛夫(Ivan Pavlov,1849—1936) 是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实验时发 现,每当他刚启用一条新狗做实验时,狗总 是要等到事物进入嘴里,才开始分泌唾液。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狗不等吃到食物嘴里就 充满了分泌的唾液。狗的这种提前分泌唾液 的现象,使巴甫洛夫很感兴趣。他把这一现 象称为“心因性分泌”,并把它看作研究有 机体适应其环境机制的有效客观途径。从此, 巴甫洛夫展开了一系列关于条件反射形成过 程的研究。

请用经典条件反射理论解释这一现象。
答。泛化律,此外教师还可以针对捣乱的学生 采用消退法。

【案例2】
孩子一有难题就叫妈妈,咋办?
妈妈的烦恼 玲玲很怕困难,一有难题先叫妈妈。其实,题目并不难, 玲玲也很聪明,妈妈一讲就懂。妈妈说:“下次自己动脑 筋,实在想不出,再叫妈妈。”但玲玲养成了习惯,总是 做不到。 玲玲的习惯是怎样形成的 玲玲刚上学时,遇到难题叫妈妈。妈妈觉得玲玲小,就有 求必应,妈妈一点拨,玲玲就会了。有时,玲玲把题目做 错了,妈妈说:“不会做的题目叫妈妈,就不会错了。” 几经重复,就成习惯了。 你来帮帮她!

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记录 3

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记录 3

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记录3活动目的: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每个人都要保护它,做到节约每一滴水,造福子孙万代。

活动过程:1.主持人上场,神秘地说:“我让大家猜个谜语,你们愿意吗?”大家回答:“愿意!”主持人口述谜语:“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

”主持人问:“谁知道这是什么?”生答:“水!”一生戴上水的头饰上场说:“我就是同学们猜到的水。

听大家说,我的用处可大了,是真的吗?”主持人:我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水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有多重要吗?”齐答:“知道。

”甲:如果没有水,我们人类就无法生存。

小熊说:我们动物可喜欢你了,没有水我们会死掉的。

花说:我们花草树木更喜欢和你做朋友,没有水,我们早就枯死了,就不能为美化环境做贡献了。

主持人:下面请听快板《水的用处真叫大》竹板一敲来说话,水的用处真叫大;洗衣服,洗碗筷,洗脸洗手又洗脚,煮饭洗菜又沏茶,生活处处离不开它。

栽小树,种庄稼,农民伯伯把它夸;鱼儿河马大对虾,日日夜夜不离它;采煤发电要靠它,京城美化更要它。

主持人:同学们,听完了这个快板,你们说水的用处大不大?甲说:看了他们的快板表演,我知道日常生活种离不了水。

乙说:看了表演后,我知道水对庄稼、植物是非常重要的。

丙说:我还知道水对美化城市起很大作用。

2.主持人:水有这么多用处,你们该怎样做呢?(1)(生):我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

(2)(生):我以前把水壶剩的水随便就到掉很不对,以后我一定把喝剩下的水倒在盆里洗手用。

(3)(生):前几天,我看到了学校电视里转播的“水日谈水”的节目,很受教育,同学们看得可认真了,知道了我们北京是个缺水城市,我们再不能浪费水了。

(4)(生):我要用洗脚水冲厕所。

3.主持人:大家谈得都很好,下面谁想出题考考大家,答对了请给点掌声。

(1)(生):小明让爸爸刷车时把水龙头开小点,请回答对不对。

(2)(生):小兰告诉奶奶把洗菜水别到掉,留冲厕所用。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辅导3(第五-六章)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辅导3(第五-六章)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辅导3(第五、六章)第五章活动中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学习目标1.理解学前儿童音乐能力(感知能力、表现能力和欣赏能力)的发展趋势及其特点。

2.理解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美术欣赏能力的发展趋势及其特点。

3.理解学前儿童在游戏活动中的心理特点。

4.理解学前儿童游戏的发展趋势及其特点。

一、音乐活动中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在音乐活动中,儿童通过参与不同形式的活动,在音乐的世界里主要扮演着三种角色:音乐的感知者、表现者和欣赏者。

学前儿童的音乐感知能力是学前儿童音乐表现能力、欣赏能力的基础和前提。

音乐感知能力包括旋律感、节奏感以及音高辨别能力等。

学前儿童在音乐活动中,作为一个音乐的表现者,可以通过歌唱的形式来表现音乐,另外他们也可以通过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

学前儿童的音乐欣赏能力是指儿童将音乐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感受、理解和初步鉴赏的能力。

音乐欣赏能力是一种比较高级的能力,建立在学前儿童对音乐感知能力发展的基础上。

学前儿童的音乐欣赏能力包括分辨音乐音响效果的能力,体会乐曲表现的情绪情感的能力,通过想象和联想理解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等。

二、美术活动中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儿童美术活动包括绘画、手工、造型、美术欣赏等方面,其中儿童绘画史最有代表性的活动。

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涂鸦期(1-2岁);象征期(2-3岁);定型期(3-7岁)。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能力的发展分为本能直觉期(0-2岁)和直接感知美术形象时期(2-7岁)两个阶段。

其中直接感知美术形象期的特点是:儿童更关注美术作品的内容,而忽视作品的形式;喜欢的物体和颜色是儿童评判作品好坏的两个标准。

三、游戏中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一)游戏活动中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1.兴趣指引:是学前儿童游戏的最主要原因。

2.注意力集中: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游戏上,没有什么外在的干扰可以阻碍他们,而且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

3.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尽情体验游戏的愉悦及欢乐的积极情感。

幼儿园中班幼儿心理辅导记录表 3

幼儿园中班幼儿心理辅导记录表 3
3.权威观念引导:与幼儿A进行积极的沟通,平等尊重他的意见和独立性,同时引导他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权威,培养尊重规则和他人的能力。
4.情绪识别与表达:教师可以引导幼儿A学习识别自己的情绪并找到适当的方式来表达。通过绘画、情绪日记或口头表达等方式,帮助他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
5.冲突解决技巧:可以教授幼儿A一些冲突解决技巧,例如学习倾听他人观点、寻找共同点、提出解决方案,并鼓励他在与同学相处时尝试使用这些技巧。
3.与老师顶撞:幼儿A在与老师的互动中表现出顶撞的行为,可能不服从指令或抗拒老师的引导。
原因分析
1.情绪调节困难:幼儿A可能存在情绪调节困难,无法有效地控制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导致莫名其妙地发脾气。
2.社交技能不足:幼儿A可能缺乏良好的社交技能,不懂得与同学合作、沟通和解决冲突,导致与同学相处不和谐。
3.权威观念发展:幼儿A可能处于权威观念发展的阶段,他试图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独立性,但方式不恰当,与老师顶撞。
辅导对策
1情绪管理技巧培养:通过教授幼儿Λ一些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冷静思考和表达感受的方式,帮助他学会更好地控制和表达情绪。
2,社交技能培养:提供合适的社交技能培养机会,如角色扮演、合作游戏和情景模拟等,帮助幼儿A学习与同学合作、分享和解决冲突的技巧。
教师反思
1.情绪理解与支持:我要加强对幼儿A情绪调节困难的理解,尽可能提供情绪支持和安抚,帮助他更好地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2.社交技能培养:我应该提供更多的社交技能培养机会,如组织合作活动、鼓励分享和互助,帮助幼儿A学会与他人良好相处利解决冲突。
3.指导与引导:我需要与幼儿A进行积极的沟通,并给予他合适的指导和引导,以帮助他理解权威观念的发展和正确的表达方式。
幼儿心理辅导记录表

特殊学生心理辅导个案三篇

特殊学生心理辅导个案三篇

特殊学生心理辅导个案三篇日记是学生心灵的自白,他们会把种种情绪反映到日记上,教师是不是可以从日记中揣摩学生的内心想法,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本文是我在批阅学生日记时发现的特殊案例。

之所以特殊,是因为日记的主人是一个年龄大而学龄短的学生。

【日记流露】我在检查学生的日记时,看到了这样一段话语:“不知道是谁说过:‘这个世界真美好。

’可我却感到命运在捉弄我。

上天对我太不公平了。

命运对我真的就那么残酷吗?我受不了了,我真的很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可是我又不甘心。

我今年已经14岁了,可我才上小学四年级,我的个子很高,站在他们中间我抬不起头,我好自卑。

有谁知道14岁的我已经有两年打工的经历。

我的爸爸妈妈为什么对我那么狠心呢?在家里,我没有一点玩的时间。

成了家里主要的劳动力,妈妈看到我完成了作业,就指使我-会儿干这,一会儿干那,我感到自己就像一台不停转动的机器,真的好累。

我忽然想起来自己长这么大还从来没庆祝过生日,我去问爸爸,爸爸说不知道,我又去问妈妈,妈妈也支支吾吾地说忘记了。

天哪!原来我是这么稀里糊涂地长大的。

我们班有好多同学都吃过蛋糕。

我好羡慕他们呀!‘人比人,气死人。

’这句话一点也不假,看看其他的孩子,再看看自己,怎么可以相比呢?天阴沉沉的,我的心也阴沉沉的。

那天,我睡着了,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鸟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好快乐呀!”(日记为原文,未作删改) 【发现心锁】看完日记,我的心更是阴沉沉的。

一串串问号快速在脑海穿梭: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父母为什么会不知道孩子的生日?什么事情可以让一个孩子产生轻生的念头?带着这样的心情怎么能上好课呢?为此,我特地到她家里去走访。

(我没有让她本人知道,也没有让两位老人告诉她我来过,怕她思想上再有压力)她的母亲大约六十来岁的样子,我到她家时,她正躺在床上休息,但表情很痛苦,看样子身体不好,床前的桌子上摆满了药瓶。

父亲大约七十来岁,腰佝偻着,眼睛里布满血丝。

很是憔悴。

她家里实在是简陋。

心理辅导活动方案(3篇)

心理辅导活动方案(3篇)

心理辅导活动方案一、心理训练目标:1.协助学生了解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根源,将此种领悟运用于实际学习生活中去。

2.更好地接纳自己及他人。

3.使学生学习降低生活环境的干扰,使其能减少自寻烦恼的机会。

4.使学生学习达成行为改变和基本的认知改变,包括学习如何处理不愉快的情绪,学习接纳自己成为"孰能无过"的正常人。

二、训练方法:运用挑战、提问、议论、鼓励,甚至命令等方法来促使学生面对和改变自己不合理的信念。

三、活动过程:我们的感觉无疑受到了外在事件影响,受到身体化学变化的影响,受到了过去的冲突和创伤的影响。

不过,这些理论是以这样一个观念为基础的,即我们的情感超越了我们的控制范围。

当你说"我就是对自己的感觉方式___为力"的时候,你不仅使自己成为痛苦的牺牲品,而且是在自我愚弄,因为你能够改变自己的感觉方式。

假如你想获得更良好的感觉,那么你必须认识到,正是你的思想和态度--而不是外在事件--产生了你的感觉。

你现在就可以学习改变你思想、感觉和行动的方式。

1.为了证明思想和情绪之间的重要关系,只要考察一下你对一句赞扬的话可能以许多方式作出的反应就行了。

2.假定我告诉你:"我真喜欢你,你真是一个可爱的人"。

请你说出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3.令你感觉不好的绝大多数消极思想实际上都是天真和不符合现实的。

4.下面是导致消极情绪的十种天真的思想方式。

请仔细阅读。

把你家庭作业中写的、引起你消极情绪的、不合理的、失真的思想信念与之对比一下,看看属于哪一类:(1)非此即彼:你以非此即彼的方式看待事物。

例如某种情况未臻___,你就把它看作是一个彻底的失败。

(2)以偏概全:你把某个单独的消极事件,诸如考试不及格,或同学不理你,看作是一种无止境的失败,一提到这件事情,你就用上了"总是"或"从不"这样的字眼。

(3)心理过滤:你挑出某个消极事件的细节,并把它不着边际地夸大,于是在你眼里整个现实变成了黑暗,就像一滴墨水弄脏了一池清水一样。

心理咨询师三级培训导学

心理咨询师三级培训导学

2
阶段二
实际咨询实习(240小时,6个月)
3
阶段三
总结,评估及培训小结交流(1周)
培训师资力量
知名心理咨询师
来自领先企业、专业机构 的心理专家
丰富教学经验
拥有10年以上从业经验的 资深讲师团队
教学科学谨
先进的教学方法、策略、 资源多角度保障培训效果
考核方式
理论考核
开卷考试,考察学员对心理学、咨询理论和方 法的掌握程度
心理咨询师三级培训导学
想要成为一名资深心理咨询师吗?本培训将会为您提供系统的三级培训课程, 助您成功获得心理咨询师的证书。
培训目标
1 全面深入
提高学员心理学专业素养和发展应用能力
2 实践结合
培养学员基本框架和实践技能,发展个人特色
3 能力认证
成功获得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
培训内容
人格与心理学
人格理论、人格测量、人格 心理学、个体差异和文化差 异
咨询理论与方法
咨询理论基础、咨询模式和 方法、咨询伦理和法规、咨 询实践技能
心理障碍与干预
心理疾病与评定,各类心理 干预方法介绍与实践操作、 心理危机干预
培训形式
线上学习
便捷省时,时许掌握知识
面对面教育
和优秀的老师交流互动
小组互动
结识来自不同领域的志同道合 的小伙伴
培训时间安排
1
阶段一
120小时课程学习(10周)
实践考核
结合实际案例考察学员面对面心理咨询实践操 作与技巧
证书获取方法
完成三级培训课程及格后,可以参加证书考试,通过后即可成为合格心理咨 询师,并颁发资格证书。

儿童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必背知识点

儿童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必背知识点

儿童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必背知识点本文档旨在总结儿童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中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点。

以下是800字以上的内容:1. 儿童心理发展阶段- 出生至两岁:感觉与运动期,婴幼儿开始发展感觉能力和运动协调性。

- 两岁至六岁:前操作期,幼儿开始学会通过模仿和直接经验来认识世界。

- 六岁至十一岁:具体操作期,学龄前儿童的思维变得更加逻辑和自律。

- 十一岁至十九岁:形式操作期,青少年思维开始进一步发展,能够理解抽象概念。

2. 儿童行为障碍分类- 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和过动行为,影响研究和社交能力。

- 情绪障碍:包括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儿童情绪低落或过度紧张。

- 行为障碍:表现为反社会行为、攻击性和挑衅性行为。

-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在社交互动、沟通和兴趣方面有显著障碍。

- 研究障碍:表现为阅读、写作和算数等研究困难。

3. 儿童心理咨询技巧- 建立信任关系:通过倾听和理解儿童经历,建立与儿童的互信关系。

- 非指令性沟通:采用开放性问题和反映性技巧,鼓励儿童主动表达和探索内心想法。

- 游戏疗法:通过游戏和玩耍来促进儿童情感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心理教育:向儿童和家长提供心理知识和技巧,帮助他们理解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

4. 儿童心理咨询伦理- 保密性:儿童心理咨询师应保护儿童的隐私和个人信息。

- 尊重和无歧视:儿童心理咨询师应尊重每个儿童的个人差异,不歧视任何种族、宗教或性别。

- 专业发展:儿童心理咨询师应不断研究和提升专业知识水平,确保为儿童提供最好的服务。

- 约束和责任:儿童心理咨询师应在符合伦理规范和法律要求的范围内开展咨询工作。

请注意此文档只是对理论知识的简要概述,并不能完全涵盖所有的知识点。

在备考过程中,还需要参考相关教材和资料,以更全面深入地掌握儿童心理咨询的理论知识。

三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三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三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心理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认识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预防方法。

2.能力目标:学会应对挫折和困难的方法,提升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观念。

二、教学内容:1.心理健康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预防方法3.应对挫折和困难的方法4.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1.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心理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明确心理健康对个人幸福和成长的影响。

2.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步骤二:知识传授(3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常见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并讲解其症状和原因。

2.讨论预防心理问题的方法,比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充足的休息等。

3.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法,如寻求帮助、倾诉、放松技巧等。

步骤三:案例分析(20分钟)1.教师提供一些真实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讨论这些案例中所遇到的心理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看法和解决方法,并向其他小组汇报。

步骤四:应对挫折和困难的方法(30分钟)1.教师介绍积极应对挫折和困难的方法,如积极思考、寻求支持、寻找解决方案等。

2.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的情景,并运用刚刚学到的方法进行解决。

步骤五: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2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自我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制定目标、列出解决方案、评估效果等。

2.学生进行个人实践,选择一个他们认为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尝试运用自我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解决。

3.学生归纳总结自己的解决方法和效果,并与其他同学分享经验。

四、教学评价:1.教师设置小组讨论,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于心理问题的认知和解决方法的掌握程度。

小学班主任心理辅导案例第3篇

小学班主任心理辅导案例第3篇

小学班主任心理辅导案例第3篇怕学习的孩子赵健,男,小学五年级学生.成绩较差,尤其是这学期以来,成绩逐步下降.课堂上能遵守纪律,但注意力不集中,一直昏昏沉沉、无精打采,老是趴在课桌上.不肯写作业,不写回家作业.有时干扰同学上课,同学们不喜欢他.父亲在外工作,无暇顾及他的学习,也没有心思管他,对他放弃了.母亲常常加班,即使想管他,也没有能力管得动,因为他的母亲说上去根本不听.由于害怕学习,不想完成作业,又不愿意接受同学的帮助,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导致恶性循环,没有学习兴趣,对学习越来越怕.他说,走进学校就讨厌、害怕、无力.丧失了对整个学校生活的兴趣.像这样的现象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纵观整个社会的学校,都普遍反映小学生的作业量较大,内容单调重复,作业时间较长,学生的书包越来越大,且越来越重.产生这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学校方面,老师为追求教学质量,对学生的要求过高,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并且,老师以成败论英雄的考核标准,不但容易让孩子丧失继续追求成功的热情,也为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埋下了祸根.2、家长方面,家长都较为信奉高标准、严要求这一信条.这样,不但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且容易让孩子产生挫折感.对于有的孩子来说,尽管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可还是不能达到家长和教师的要求.但在教师和家长的眼里,只看到成绩不理想、没有达到他们的期望这一结果,却没有看到孩子为此所付出的努力.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荡然无存.3、学生方面,农村学生纯朴、善良固然是其优点,但同时也存在少人管教,懒散的缺点.放学后自由的时间较充足,活动的空间大,自有他们的自由天堂,所以学习上的事常常因为现而忘了.有的孩子对于挫折的归因总是倾向于外界或者他人,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久而久之,很容易养成推卸责任、怨天尤人的不良习惯.而针对上面学生的案例,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展开教育教学活动.1,个别谈心:老师经常与其个别谈心,以全面了解其心理状况、问题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2、注意多表扬.赞扬可以对儿童产生奇迹,过多批评则塑造自卑、怯懦的“绵羊”;惩罚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对他的进步即便是点滴进步也予以及时、热情的表扬3、与家长沟通与协调.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对家长的教育态度表示理解,同时指出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要求家庭多给孩子温暖,共同做好转化工作.指导家庭对策.如定期检查孩子的作业;指导学习,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教育孩子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责任,我们不仅仅只停留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发现问题及时教育、疏导,使他们成长为具有健康人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心理辅导员三级理论必背知识点

心理辅导员三级理论必背知识点

心理辅导员三级理论必背知识点1. 心理辅导理论分类:- 心理动力学理论:强调潜意识和童年经验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行为是通过刺激和反应建立的,如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 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人的主观意义和自我实现的能力,如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

- 认知理论:关注个体对信息的处理和思维方式,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艾略特的理性情绪治疗理论。

- 社会文化理论:强调环境和文化对个体心理的影响,如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发展理论。

2. 心理辅导的基本原则:- 尊重和关注个体的权利和自主性;- 保持客观、中立和机密性的原则;- 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工作关系,包括信任、尊重和合作;- 鼓励个体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发展;- 促进积极变化和问题解决。

3. 心理辅导的基本技巧:- 倾听和理解:通过积极倾听和理解来传达关心和支持,让个体感到被理解和接纳。

- 提问和激励:提问有助于激发个体思考和探索问题根源,并提供激励和支持。

- 反馈和总结:及时给予个体反馈,帮助他们整理和总结问题,促进问题解决和变化。

- 探索和阐释:帮助个体探索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情感体验,并解释可能的原因和影响。

- 规划和目标设定:协助个体制定可行和有针对性的行动计划,为实现目标提供指导。

4. 心理辅导的注意事项:- 尊重和保护个体隐私和机密性;- 遵循职业伦理和行为准则;- 定期进行专业发展和研究,更新知识和技能;- 与同行进行反思和交流,提高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 提供适当的资源和引导,帮助个体继续发展。

注意:以上内容仅为心理辅导员三级理论必背知识点的概述,详细内容请参考相关教材和考试要求。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学生心理辅导及其功能
一.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帮助人的过程和方法。

中学生心理辅导,就是要给学生提供多种服务,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帮助学生发现自我价值,发挥本身潜能,发展个性特长,协调人际关系,以培养成为新世纪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因此,心理辅导这一新兴的教育方法,被认为是现代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

辅导一词的意思是"帮助和服务"。

学校心理辅导的含义就是一种帮助学生的过程和方法,即由学校教师(或辅导教师)根据心理学的有关原理,给学生提供某种经验。

帮助学生自我了解和充分发展,其核心是根据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其得到充分地发挥。

心理辅导使师生之间心灵接触、感情交流、服务与被服务的纽带和桥梁。

它以对学生的关怀为前提,以帮助学生自我了解为起点,以指导学生自我实现为目的.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心理辅导实际上是一种思想观念、一种精神情操、一种服务行动。

思想观念指的是心理辅导的态度、观点和主张。

这里,作为教师,必须承认以下两点:其一,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潜能,即使某一个学生的智能不足,但只要我们采用适当的教法,适时地加以教育和引导,他还是有所进步的。

其二,每一个学生都有上进心,即使他曾(或现在)违规违纪,但他不是天生就有错误的人,只要我们用适当的方法予以辅导和教育,他们还是可以变好的。

精神情操指的是心理辅导要有一种无私奉献和牺牲的精神,要有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心理辅导实质上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情操的表现。

我们所做的一切,是默默奉献、不计报酬的,是牺牲的享受,更是享受的牺牲。

教师从事的是播种工作,需要有耐心和牺牲精神。

如果偏激急躁,或者急功近利,就可能会导致采取极端或偏差(不适当)的方式来寻求暂时的功利而种下永久的祸根,遗憾终生。

服务行动是指心理辅导是对学生的一种服务、帮助和指导。

服务行动是一种具体的行动,如对学生访问、谈心、咨询、心理测验、家庭访问、团体辅导、个案研究等等。

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多变,而中学生的年龄尚小,独立性较弱,依赖性增强,从而诱发了许多用常规办法不能解决的问题。

这就需要教师以他们成熟和丰富的经验,站在长者的立场上,给学生提供帮助、指导和服务,使他们正确了解自己,充分发挥潜能,从而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心理辅导的功能面向21世纪的教育,应该是充满民主气息、科学精神和个性色彩的教育。

心理辅导面对的是广大青年学生,而学生这个群体总有先进与后进之分。

先进的学生在成长道路上也会遇到挫折,困难和困惑,他们需要帮助和指导。

后进的学生更多的是在错误和挫折中徘徊,他们需要爱护和关怀、帮助和鼓励。

心理辅导工作就是要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冲出迷途,顺利到达彼岸。

具体来说,心理辅导具有以下一些功能和作用:1.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心理品质是个体在认知、情感、意志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认识兴趣与能力、社会适应与情绪调控能力、自我意识与意志品质等等。

心理品质的形成,是受遗传、环境、文化等因素制约的,而良好的教育往往为心理品质的形成打下坚固的基础,使人享用一生。

影响健康的心理品质形成的因素比较复杂,其中心理辅导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它在优化学生心理品质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

(1)认知优化。

心理辅导按照心理发展的规律,善于发现学生智慧的闪光点,捕捉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

通过心理辅导,优化学生获得知识、加工知识的过程:消除其认识结构中的异常现象,促进认知结构各要素间的关系相互协调发展。

(2)情感优化。

心理辅导调节学生的情感需要,使之避免情绪的大起大落,以及两极性波动。

一方面弱化情绪的易激性,另一方面强化情绪的可控性。

心理辅导以满足学生的正当需要为前提,帮助学生认识情感与生理、心理发展的关系,增强理智以及对美的体验。

(3)意志优化。

心理辅导协助学生克服内部障碍,提高意志行为水平。

对学生良好的意志水平予以正强化,对其不良意志品质予以负强化,使学生不为偶发的诱因所驱使,从以狭隘的动机为主向远大,现实的动机发展。

心理辅导以其真善美的文化氛围,给学生以感染和示范,帮助他们志存高远,使意志品质的发展趋向自觉、果断、自制、坚韧。

2.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人们从事工作、进行学习的巨大动力。

心理辅导活动的主动性、榜索性使学生比较容易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对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发展个性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心理辅导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功能表现在三个方面:(1)提高功能。

通过心理辅导,学生可以弥补欠缺的道德知识,提高道德判断和评价能力。

(2)激励功能。

心理辅导把有价值的信息渗透在学生的道德认识过程中,同化原有的道德认识。

学生凭借这种激励的介入,对自己的道德认识,道德行为进行分析,检测,从而达到新的水平。

(3)调控功能。

学生面对着各种道德情境,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必定表现出各种道德行为习惯.通过心理辅导,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培养其荣辱感;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唤起他们的自尊心,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作为疏导的突破口;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强化其道德意志水平。

3.顺利实现社会化。

社会化是指学生不断适应杜会的要求,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通过
学习和内化社会文化而胜任社会所期望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发展个胜的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理辅导具有两方面的功能:
(1)促进个体行为和社会要求达成一致.学校要培养成千上万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就要根据我国社会的需要教育人,塑造人。

心理辅导使学生依据行会的发展趋势,使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相吻合,甚至超前于社会的发展。

成功的辅导由期望、机会、评价三要素构成,期望是教师对学生积极的要求,期望值不要过高或过低,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机会是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我实现的机会,为他们发现自己、发展自己打下良好的认知基础,以便成功地步入社会。

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实施的鼓励性评价,目的在于淡化学生的自卑,强化学生的自信,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激励性环境。

心理辅导是一种心理按摩,是一次心理美容,它支撑起倾斜的精神,纯洁不良的情感,寻回失落的信心。

(2)人格化功能。

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自我的人格特质,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位置。

心理辅导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影响学生人格发展的水平。

二是维持人格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自我意识障碍是导致人格异常的重要原因。

当学生的认识过于固执时,就会产全心理障碍,表现出对自己的人格缺乏自知力,行为无目的,自制力差,经常处于冲突焦虑之中。

心理辅导
则能绿化这片人格荒漠,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

三是影响人格发展的方向。

心理辅导帮助学生不断认识、检验自己人格发展的合理性,协助学生不断调整人格发展的方向,从而使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心理辅导通过培养人格健全独立、富有创造性的学生来满足社会的需要,更好地推动社会的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