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数学教学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数学教学观

——一个重返讲台者对数学教学的认识和理解

中卫市第四中学李娟

由于方方面面的因素,我曾无奈地离开讲台。而今,我又重返讲台。扶今追昔,感慨颇多。翻开课本,内容大变样,形式大变样;走进课堂,讲法大变样,学法大变样。面对新形势,我发奋研读理论书籍,潜心深挖教材,虚心请教同行。五年来,我带班有方了,教学有法了,自信心也增强了,我也初步形成了我对新课程形势下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些理性的认识和看法。

一、对课堂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合作探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上,教师一定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逐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要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生观察、分析、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的发展,还要关注学生运算、空间观念、统计、解决问题等数学能力的发展,更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健康和谐的发展;不仅要关注课堂教学的结果,更要关注课堂教学的过程。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能力、业务水平、文化修养、教育观念、职业道德和思想素质的综合表现。

二、要树立数学教学中的专业意识。(1)要有整体意识。教师要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要必须着眼于整体,有整体意识。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必须跳出认知技能的框框,注重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2)要有应用意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目标,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欲望和意识,尽

可能地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产和生活实践,熟悉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特别要强调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创新意识。教师要有创新欲望和信念,要有自我批判的意识。在组织教学内容上要有创新。如对教材内容重新组合;对概念、命题赋予不同的的数学模型;对例题、习题改造扩充。在教学组织形式上要有创新。在教育技术上要有创新。要运用多媒体合理组合题型,创造性地编制课件。(4)主体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要倡导鲜明的主体意识,要充分认识到: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而不仅仅是自己施展才华的舞台;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和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千万不能只满足于自己讲得舒服,讲得痛快,而一定要关注在45分钟里学生的变化和发展。(5)效率意识和训练意识。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一节课只有45分钟,要完成教学目标,又要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新的收获,教师就必须具有效率意识。另外,学数学离不开解题。特别是对数学的基础知识,不仅要求学生要形成一定的技能,还要在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达到一定的要求,这些必须要加大训练力度。所以要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有训练意识,提供足够的练习时间和练习题量。

三、要实施有效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1)创设良好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现代教育学家认为,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必须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气氛。因此,教师只有以自身的积极进取、朴实大度、学识渊博、讲课生动有趣、教态自然大方、态度认真、治学严谨、和蔼可亲、不偏不倚等一系列行为在学生中树立起较高威信,才能有较大的感召力,才会唤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以真诚友爱和关怀的态度与学生平等交往,对他们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即使有时学生说得不准确、不完整,也要让他们把话说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善于协调好师生的

双边活动,要让大多数学生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如在讨论课上要精心设计好讨论题,进行有理有据的指导,使学生进行讨论研究。这样学生在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群体学习环境中既独立思考又相互启发,在共同完成认知的过程中加强思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逐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质量。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在学习过程中,要督促指导学生之间共同操作、互相讨论,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创造意识,使之产生创新思维。

(2)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新知识的热情。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与好奇心。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识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让学生亲近数学。如利用形象的动画卡片、投景、实物或生动的语言描述创设动画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情境,强化感性认识,使学生深刻理解数学;创设富有启示性的数学故事情境;创设新奇的、具有神秘色彩的挑战性情境,激趣、导疑、质疑、解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进行学习,以延长有意注意的时间及增强学习效果;创设发现情境,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发现,而这种发现本身就是创造;创设实践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创设动手操作的条件,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现代教学论认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确实,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而动手实践就最容易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让学生如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发展思维能力。如教学立体图形这一节课时,由于它接近于实际生活。在了解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上,可以让他们自己总结、交流他们对立体图形的感受、自己动手制作熟悉的立体图形,并根据自己的想象利用丰富的图形构造生活实景。这样就避免了教师一味地讲解,学生一味地记忆。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知识。通过动手操作使数学知识不再那么抽象,理解数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