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选择题标准练(一)
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测试题:28 缺答案
历史模拟28第Ⅰ卷本卷共12小题。
每小题4分,共48分.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
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
这表明西周时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26.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
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批判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27.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冬必与早粥”。
这一变化反映了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28.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
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裔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D.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29.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C.反对向西方学习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30.图4是1932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题型强化练训练1反映体现类选择题
训练1 反映、体现类选择题1.(2023四川绵阳二模)《商君书》有“废逆旅”“使民无得擅徙”以及“博闻、辩慧、游居之事皆无得为,无得居游于百县”等规定。
睡虎地秦简《封诊式》中记载某无爵男子曾逃亡三次,除一次系逃避劳役外,并未见其他过错,但仍要到乡去自首。
这反映了秦国( )A.阶级矛盾日益激化B.社会流动现象突出C.中央集权制度形成D.农民赋役负担沉重2.西汉时期,陈汤和朱买臣学问博达,但因家贫“不治产业”而被乡里看不起,不得不离开家乡去外地做官。
东汉时期,各种孝悌行为受到乡里舆论的赞扬和鼓励,有学问的人社会地位高。
这一变化反映了( )A.儒家思想占据主流地位B.国家权力与社会舆论的相互支撑C.崇尚富贵思想被摒弃D.民间舆论影响社会政治地位3.(2023宁夏银川二模)唐朝每榜所取进士人数,不过二三十人,且多有士子与考官交通之情形;南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登科录载祖上三代履历完整的进士有570名,其中三代皆不仕者307人,占总数的一半以上。
这反映了( )A.士族阶层开始衰落B.人才选拔机制渐趋开放C.程朱理学成为正统D.家族门第观念已然瓦解4.隆庆五年(1571年),蒙古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封贡、互市。
互市时,明朝必派遣僧人赐以经像,并讲解经义,蒙古各部贵族“倾听赞叹,临行哀恋不忍别,厚加赠遗而返”。
这反映了( )A.蒙汉之间交流方式多元B.佛教成为蒙汉文化交流的纽带C.商业活动突破空间限制D.明朝实现边界长治久安5.(2023四川南充二模)戊戌政变后,保守派官员陈夔龙认为慈禧“并无仇视新法之意,徒以利害切身”。
英国人赫德相信改革只是被“拖延”,但不会就此断送。
日本驻华公使矢野文雄则将政变视为改革的“渐进”与“激进”路线之争。
这反映出当时( )A.改革的条件不够成熟B.保守势力并未真正反对新法C.变法革新是大势所趋D.维新派的改良措施过于激进6.1930年颁布的《苏维埃土地法》,没有诸如物权、典权等晦涩难懂的理论和概念,而是代之以“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等表述;甚至还有一些方言词汇,如“肥田”“柴火山”等出现在法律条文中。
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主题限时集训(一)制度自信(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主题限时集训(一)(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记载:“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
……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
……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其在丧服,则诸侯为天子斩衰三年,与子为父、臣为君同。
”这一变化( )A.建立起周天子的集权统治B.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C.标志着贵族政治开始确立D.加强了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B[根据材料“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可知,西周时期周天子确立起与诸侯的君臣关系,强化了与诸侯的等级区别,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故选B项;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并未建立起集权统治,排除A项;贵族政治在西周之前已经确立,排除C 项;材料论述的是天子和诸侯关系的变化,并未扩展至民族关系,无法体现加强了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排除D项。
]2.(2020·某某质检)商鞅变法时建立的乡村基层组织即乡里什伍制,后世王朝大多得以保留或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如汉代的乡里什伍制、唐代的乡里保邻制、宋代的保甲法、明代的里甲制等。
这体现了中国古代( )A.礼法并施的治国理念B.政治制度的延续与变迁C.基层自治意识的增强D.后世王朝缺乏创新精神B[材料涉及的政治制度虽然名称不同,但都是为了加强对基层民众的控制,体现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延续与变迁,故选B项;材料只体现出政治制度的规X,没有反映出道德的教化,与“礼”的治国理念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而非地方的自治,排除C项;材料“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说明政治制度的变迁反映出乡村基层组织也有制度的创新,排除D项。
]3.“三老”是古代掌教化的乡官。
西汉时,三老可直接与官吏交流政策,参与政治、督促百姓缴纳赋税等,进行基层的统治。
统治者将自己的意志通过官吏下达给三老,三老吸收消化后,劝导百姓服从统治者的意志,带领百姓学习并服从国家的各种政策。
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测试题:13 缺答案
历史高考模拟(13)1。
成书于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指出,不误农时的作物不仅有益于高产,也有益于质量,更有益于饮食。
这一思想A.有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B.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形成C.促进了健康饮食的产生D.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2。
下表“行政职能及其含义"源于杨志玖《中国古代官制讲座》,属于这一官制中的行政官员是A.秦朝御史大夫B.唐朝六部尚书C.明朝内阁大学士D.清朝军机处大臣3。
汉宣帝曾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这主要说明当时思想界A。
以道家为官方哲学 B.儒士治学不切实际C. 荀子思想色彩浓厚D。
内儒外法得到强化4. 中国人的宗教观念相当淡薄,而民间信仰非常强烈。
如刘猛将军是驱蝗英雄,所以在北方蝗灾区最受重视;二郎神是李冰化身,善治水,得到四川人供奉;江南司桑发达,有蚕神庙,崇拜蚕华娘娘;福建沿海信奉妈祖,祈求航海平安。
这反映了A.民间信仰与农耕文明休戚相关B.北方地区的经济出现急剧衰退C.民间信仰与地方利益密切相关D.儒学的思想对民间的影响有限5。
1865年,李鸿章说,“西洋机器于耕织、印刷、陶埴(黏土)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求利益者"。
据此可知A.李鸿章认识到机器关系民生与经济B.洋务运动引进西洋机器从民用开始C.当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发展D.近代中国在学习西方上有质的提高6。
“它为各省树立了独立的旗帜,推动各地纷纷起来进行推翻满清统治的斗争;它开创了民主政治制度的先河,为共和政府建立了雏形,是中华民国最初的开端.”材料描述的是A. 黄花岗起义B. 湖北军政府的成立C.南京临时政府成立D。
《临时约法》颁布7. 1953年国家规定,私营企业每年结算盈余,其利润分配依照“四马分肥”的方式,即将利润分为国家税收、企业公积金、职工福利费、资本家红利四个方面进行分配,资方红利大体只占四分之一,企业利润的大部分归国家和工人。
2017高考历史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特训:模拟练1 Word版含答案
高考冲刺模拟练(一)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周初分封都要有隆重的仪式,然后被分封的诸侯率族人到达封地,建立军事据点,由点到面进行武装拓展,完成对封地的控制。
据点叫“国”,国以外的土地叫“野”。
“国”之中的居民叫“国人”,“野”之中的居民叫“野人”。
下列推断最有可能正确的是(C) A.“国”在西周时发展为封建城市B.“野”的范围大小决定着诸侯国的地位C.“国人”多数是贵族的同族人D.“野人”的主要职责是拱卫京师解析:从“据点叫‘国’”,可知“国”能发展为封建城市,但也可能发展为具有多个封建城市的“国”,故A项表述不准确,故A项错误;从“据点叫‘国’,国以外的土地叫‘野’”可知“国”的范围决定着诸侯国的地位大小,故B项错误;从“然后被分封的诸侯率族人到达封地”、“国”之中的居民叫“国人”,可知“国人”是诸侯的族人,故C项正确;从“国以外的土地叫‘野’”、“野”之中的居民叫“野人”,可知“野人”是受诸侯国控制的人口,故D项错误。
25.学者钱穆在其书中写到:“唐中宗,不经两省而径自封拜官职。
但中宗自己觉得难为情,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
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
当时称为‘斜封墨敕’。
此即表示此项命令未经中书门下两省,而要请下行机关马虎承认之意。
”材料主要说明(D)A.皇帝受到中书门下两省的制约,已经不具备专制的特征B.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民主的意识深入到各层级政府C.中国的皇权专制直到清朝才真正实现D.唐朝的皇帝专制,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专制解析:唐朝仍实行君主专制制度,故“已经不具备专制的特征”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以皇权至上为中心,不具备民主意识,故B项错误;中国皇权专制建立于秦朝,故C项错误;从“唐中宗,不经两省而径自封拜官职。
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 综合检测试题2 (含解析)
综合试题(二)·历史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4.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综合试题(二)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家谱记录了家族的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所谓“谱乃一家之史”。
下列制度中与家谱的出现关系最密切的是()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2.《论语·雍也第六》载:“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段记载反映了孔子教育的基本思想是( )A.启发诱导B.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D.有教无类3.实行郡县制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中国古代政治形成了长久的影响。
下列有关秦朝郡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皇帝任免调动B.是郡的最高地方行政长官C.在其辖区内没有自己的封国D.职位世袭并有权直接任免县令4.汉武帝时期,儒学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
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是( )A.私学的开创B.百家争鸣的出现C.太学的创建D.理学的兴起5.与下图中形似的农具出现在中国的()A.东周B.西汉C.唐朝D.明朝6.中国古代某大臣上书皇帝言:“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
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这位大臣最有可能生活在()A.西周B.秦朝C.宋朝D.清朝7.四位学生在做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命了一个小题,你觉得哪些最适宜( )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④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8.中国古代某地发生洪灾,内阁大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送工郡、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情境最有可能出现于( )A.秦朝B.汉朝C.唐朝D.明朝9.清朝光绪年间,日本强迫清政府开放杭州为商埠,后又进一步攫取在杭州设立专有租界的特权.下列各项与上述史实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B.《北京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
2017年河南高考历史二轮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7年河南高考历史二轮模拟试题及答案1.有位学者在论及三公九卿时说:“论其性质,均近于为王室之家务官,乃皇帝之私臣,而非国家之政务官,非政府正式之官吏”,政府“有几处亦只是一个家庭规模之扩大”。
此材料表明A三公九卿之间各司其职B王室与政府管理职责分开C权力分工结构体现原始色彩D三公九卿之间互相牵制分值: 2分查看题目解析>22.《政治秩序的起源》在描述某一时期时说:“各种故事讲到,贵族当众责备君主,并吐口水,却没受到他的训斥或处罚;拒绝他对珍玩的索求;在他妻妾群中与他一起玩游戏;未获邀请而坐上他的桌子;上门邀请他分享晚餐,却发现他在外射鸟。
”此材料表明A君主和臣民平等协商国事B君主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C君主专制下的腐败现象D君主与贵族矛盾尖锐分值: 2分查看题目解析>33.学者阎步克认为:以九品论人,盖源于汉末士林的月且品题之风。
由于名士在汉末的重大影响,在士林舆论中得到好评者,朝廷州郡便争相辟举、唯恐不及。
此材料反映A民间文化性评价影响政府对官员的行政性评价B品评官在官员选举中起了决定性作用C士林舆论在官员选拔中起决定性作用D民间评价在官员选举中的作用大干政府评价分值: 2分查看题目解析>44.《札记》中记载:“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
”此材料主要体现A敬畏神灵B尊宗敬祖C以农立国D经济落后分值: 2分查看题目解析>55.下表为古代中国治水事业历史发展及区域分布。
对此表分析正确的是A汉代治水活动都集中在黄河流域B魏晋时期南北方经济遭到沉重打击C隋朝时南北农业基本持平D唐代东南发展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区域分值: 2分查看题目解析>66.李时珍于明万历六年写成《本草纲目》,其中有“玉蜀黍(玉米)种出西土,种者亦罕”:乾隆二十三年的记载有“玉蜀黍,俗名玉米……此种近时楚中遍艺之”。
玉米种植情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南北方气候差异B人口增长的需求C殖民活动的推动D经济结构的变动分值: 2分查看题目解析>77.下面是对某一政府部门职权范围的描述:“掌各国盟约,昭布朝廷德信,凡水陆出入之赋,舟车互市之制,书币聘飨之宜,中外疆域之限,文译传达之事,民教交涉之端,王大臣率属定议,大事上之,小事则行。
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综合检测试题1(word版含解析)
仿真试题(一)·历史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4.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
综合试题(一)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中国古籍中曾出现下列人名:殷孝祖、刘敬先、汤显祖、蔡兴宗等。
下列制度中,对这些人的起名影响比较大的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刺史制2.有学者认为,“家”字在商周时期具有“氏族宗庙”的含义,春秋末战国初期开始具有“个体家庭”的含义。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宗法制的强化B.小农经济逐步形成C.社会政局动荡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3.春秋战国时期,认为“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的思想家属于()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4.“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
”秦始皇设职授官使“政治权力等级世袭”中止的是()A.分封制B.皇帝制C.内阁制D.郡县制5.生产工具与技术的革新是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显著标志,下列工具(技术)与两汉时期农业生产相匹配的是()A.石锄B.骨耜C.耦犁法D.曲辕犁6.古代中国某政治制度规定,凡遇军国大事,中书省秉承皇帝旨意草拟意见,送门下省审议,由尚书省执行。
该制度是()A.三省制B.科举制C.行省制D.内阁制7.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
”这里所说的第二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A.火药B.指南针C.印刷术D.造纸术8.清朝设置了一个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其特点有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而无吏,办事效率较高等。
该机构是()A.中朝B.枢密院C.军机处D.宣政院9.清朝林福祥《平海心筹》记载:“初十日(1841年5月30日)辰刻,逆夷……抢劫,予闻锣声不绝,即带水勇应之……来会者众数万,刀斧犁锄……将夷兵困在垓心矣。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检测(一)“中国古代史”政治专练-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专题检测(一)“中国古代史”政治专练(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有学者指出:“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这段话重在强调分封制( ) A.推动了中原文明的传播B.有利于巩固西周的统治C.促进了各地区文化交流D.加速了中华民族的融合解析:选A 根据题目中“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得出推动了中原文明的传播,故A项正确;题目中并未强调分封制对西周统治的作用,故B项错误;C项表述与题目中“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普遍认同的获得”不相符,故C项错误;D项表述与题目中“中国传统”、“中国文化”不相符,故D项错误。
2.(2019届高三·某某质检)西周时,各诸侯国的青铜器如鼎、簋等大都是周王赐器,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器形、纹饰、制法。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筑炉铸铜,青铜器出现了多种风格。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各诸侯国生产加工能力提高B.王室衰微,失去对象征身份资源的垄断C.战争频繁,促进了不同地区间的技术交流D.百家争鸣,各国形成不同特色的文化观念解析:选B 根据材料“西周时,各诸侯国的青铜器如鼎、簋等大都是周王赐器”,说明周天子基本能对诸侯实施有效控制,而材料“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筑炉铸铜,青铜器出现了多种风格”,表明在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遭到破坏,各国不再遵守礼器形制要求,故B项正确;A、C、D三项皆不符合题意。
3.班固在史书中记载:司隶校尉盖宽饶“刺举无所回避”,“公卿贵戚及郡国吏徭使至长安,皆恐惧莫敢犯禁”。
这可以佐证( )A.设置刺史有利于君主专制B.监察制度有利于社会稳定C.门下封驳避免了决策失误D.郡国并行危害了中央集权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汉代的监察制度。
由“刺举”“公卿……恐惧莫敢犯禁”可知,监察制度具有震慑百官的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答案为B项。
2017届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非选择题标准练(六) pdf版含解析
非选择题标准练(六)满分37分,实战模拟,35分钟拿下高考主观题满分!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登基仅一个月,雍正即敕户部全面清查钱粮亏空,“凡有亏空,无论已经参出及未经参出者,三年之内务期如数补足。
如限满不完,定行从重治罪”。
很快,中央成立了专门负责清查的机构——会考府。
雍正派他最信任的十三弟怡亲王允祥主管,告诫他要认真办理,“尔若不能清查,朕必另遣大臣;若大臣再不能清查,朕必亲自查出”。
对查出的贪官,雍正给予严厉的经济和法律制裁。
为了使赃官无处遁藏,雍正常常采用抄家的办法,让贪官退出赃银,归还国库,为避免贪官转移和隐匿赃物,往往对官衙和原籍宅第同时抄检。
对已经离任的官吏,一样清查到底。
在打击贪官污吏的同时,雍正极力提倡官吏廉洁奉公的德行操守,戒饬官吏要“以循良为楷模,以贪墨为鉴戒”,提出“操守清廉乃居官之大本”。
对操守廉洁、秉公执政的官员予以提拔和重用。
此外,他通过广布耳目、扩大使用密折制度等方式加强对各级官员的监督。
他的这些措施相互补充,切中时弊,收到良好效果。
故雍正一朝,吏治相对清廉,向来为史家所称道。
——摘编自黄云《简评雍正的吏治整顿》(1)根据材料,概括雍正吏治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雍正吏治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并指出对当今廉政建设的启示。
答案:(1)措施:成立专门机构,清查钱粮;奖惩与德行操守引导相结合;加强对官员的监督。
(2)原因:最高统治者改革决心坚定;改革措施切中时弊;恩威并施。
启示:要坚定反腐决心不动摇;要加强立法,要求在四个类型中任选两个展开论述。
无论选择哪种观点,都必须有史实加以支撑,做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答案:示例一:观点1:认同大停滞的世界。
理由:美国和欧洲世界经济总量占比下降,实力衰退,将重心转向国内,转而推行贸易保护主义,自由贸易区数量减少,不利于全球化发展;美欧从国际事务中抽身,在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背景下,难以形成新的稳定体系,危机与冲突加剧;疾病、贫富差距、能源危机等全球性问题缺乏合作机制,难以解决。
2017届高考二轮复习综合模拟能力提升测试历史试卷 (一)(附答案)
2017届高考二轮复习综合模拟能力提升测试历史试卷(一)一、选择题1.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这一论述说明西周时期()A.宗法制度开始遭到破坏B.分封制度以宗法关系为基础C.分封制度凸显中央集权D.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2.北朝儒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成为很多家族家训的蓝本,流传甚广。
在治家篇中,他教育子孙:“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
闭门而为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
”这主要体现了()A.儒者理想化的政治诉求B.人民对安定生活的渴求C.理学对正常欲求的压制D.小农经济对思想的影响3.清代尚书汪由敦曾说:“明代士大夫奏章往往言辞激烈,或指斥皇帝、或弹劾高官,目的多是沽名钓誉,不符合为臣之道。
”这一观点表明汪氏()A.鼓励清代官员谏诤B.力图维护君主的权威C.反对当时的文字狱D.赞赏明代的清明政治4.美国律师安德鲁曾感慨:“你恐怕很难想象,在文明世界里居然还存在着这样一种刑事法庭,在没有陪审团的情况下,法官即可自行审案,当堂发落。
这种审判制度通行清国各地。
”这段言论()A.恶意污蔑中国的司法制度B.推动列强借此攫取领事裁判权C.为控制中国司法主权辩解D.为进一步控制清政府制造借口5.20世纪初中国某地县志记载:“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
”由此可知当时的中国()A.农村地区仍固守小农经济模式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C.近代经济对传统经济影响有限D.西方经济侵略尚未深入到内地6.在光绪帝最后的书单中,有不少财政方面的书籍,如《经济通论》《理财新义》《欧洲财政史》等,这些书籍常常开篇即论公财与私财、皇室财政与公共财政的区分。
这表明了()A.光绪帝力主君主立宪B.财政人才的立宪梦想C.清末新政侧重于财经D.“实业救国”思潮的传播7.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人均粮食产量比1913年还要低。
2017届高考二轮复习 综合模拟能力提升测试历史试卷 (十七)
2017届高考二轮复习综合模拟能力提升测试历史试卷(十七)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6江西赣州模拟)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
”从中可以获悉()A.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B.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及换上正装C.出席会议的普通工人代表居绝大多数D.人民代表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2.(2016全国名校联考)1967年周恩来主持召开“怀仁堂碰头会”,叶剑英指出:“上海夺权,改名为上海公社,这样大的问题,涉及到国家的体制,不经过政治局讨论,就擅自改变名称,又是想干什么?”这主要反映出()A.“文革”遭到有效抵制B.叶剑英反对上海的夺权斗争C.周恩来支持上海的夺权斗争D.“文革”肆意践踏社会主义民主法制3.(2016陕西西安模拟)香港的确没有变:驾驶汽车依然右舵左行;每到周三晚上和周六下午,人们依然会涌入马场。
但香港的确又发生了变化:一些关注政治的市民有了被街坊们选为立法会议员的可能,而这样的事情在港英时期根本无从发生。
这里的变与不变()A.体现了香港居民生活方式的多元化B.说明香港回归没有对民众产生深刻影响C.说明“一国两制”得到很好的实施D.反映了回归前后香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4.(2016河北省百校联考)周恩来在1953年对回国述职的驻缅甸首任大使姚仲明说:“我们的对外关系中,有切身利害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华侨问题,一个是边界问题。
我们同周边国家都有边界纠葛,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为“解决好这个问题”,中国政府()A.倡导召开亚非国家会议B.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C.积极融入社会主义阵营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2016湖北武汉模拟)20世纪50年代末,针对苏联单方面撕毁合同,毛泽东采取了“坚持原则,后发制人;坚持斗争,留有余地;坚持团结,反对分裂”的方针;而当苏联对新中国进行战争挑衅时,毛泽东又采取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方针。
2017年高考新课标Ⅱ预测卷历史试题01 精品
文科综合历史(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荀子曰:“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
”胡适讲道:“礼”字广义颇含法律的性质。
儒家的‘礼’和后来法家的‘法’同是社会国家的一种裁制力。
”这表明A.先秦统治强调“隆礼重法”B.礼制是诸侯治国的依据C.“礼”和“法”功能异步同趋D.儒家和法家有渊源关系25.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写道,“始皇长子扶苏谏曰:‘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
唯上察之。
’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于上郡。
”通过这段史料可以得出的信息是A.秦朝不是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B.扶苏劝谏秦始皇勿以重法迫儒C.扶苏和蒙恬主张以儒治国思想D.秦始皇企图废除嫡长子继承制26.明朝建立后改元朝之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司仅主管民政,又设提刑按察使司掌刑狱、都指挥使司掌军政,为防止布政使司长官专权,每一布政使司又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
明朝以上举措体现了A.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意图B.三权分立的民主化的特点C.宰相权力下放地方的趋势D.制约地方、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27.据《晋书·食货志》记载:“及黄初二年(221年),魏文帝罢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
至明帝世,钱废谷用既久……”此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北魏商品经济不发达B.社会动荡,经济破坏C.五铢钱出现急剧贬值D.政府大力提倡实物交易28.一年前,郑观应出版《盛世危言》,“危言”前一定要加上“盛世”,不敢说已是衰世;一年后,严复却在《救亡决论》中响亮地喊出“救亡”的口号,自这时起的半个世纪内,“救亡”成为中国人最关注的问题。
2017年安徽高考历史二轮模拟试题及答案
A对中国革命的目标认识模糊 B从时局出发做出了正确决策 C对革命形势的估计明显错误 D摒弃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5 15.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中央就确立了“持久战略”,提出“‘以空间换时间’,‘一心一德’抗战下去,以承接中国问题随世界战 争结束而解决的自然机运。”由此可见,其与中共提出的“持久战”方略的不同在于( ) A准备做出巨大的牺牲换取胜利 B积极配合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C依靠国际力量取得最后的胜利 D单纯地依靠政府和军队消极抗日
下列有关解读中,正确的是( )
A两报均较早给予了关注和报道,说明武昌起义的国内外影响大 B两报均大量报道起义情况,反映其对中国民主革命的高度肯定 C《申报》报道起义较为客观,说明当时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泰晤士报》多称起义为“叛乱”,体现英政府的殖民主义立场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4 14. 1930年2月,中国发生大规模的军阀混战,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乘机提出把组织工人政治罢工、组织地方起义、组织兵
立起来的政治组织。”以下是《十二铜表法》条文,体现西塞罗这一法治观的是( ) A“禁止平民和贵族通婚” B“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C“前后制定的法律有冲突时,后法取消前法” D“家属终身在家长权的支配下。家长得监察之、殴打之、使作苦役,甚至出卖之或杀死之”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9 19.1701年,英国《王位继承法》规定:“鉴于英国法律保护英国人民与生俱来的权利,因此,凡登上英国王位的国王和女王, 都应依照英国法律的规定管理政务。”这说明当时在英国( ) A国王立法权被大大削弱 B君主立宪体制有待于完善 C权利制衡机制卓有成效 D《权利法案》未真正发挥作用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20 20.梁启超曾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来考察美国的宪政制度,他在《新大陆游记》中写道:“彼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而其人民有 两重之爱国心者也。质而言之,则美国者以四十四之共和国而为一共和国也。”这里主要是指美国实行( ) A共和制B联邦制C代议制D三权分立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21 21.西方学者评价1832年英国议会制度改革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Britain is probably closer to the revolution than any other countries in Europe”。这是因为( ) A无产阶级赢得了被选举权 B*了斯图亚特王朝统治 C工业资本家渐入政权中心 D垄断资本控制了国家政权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22 22.“社会主义”是一种社会学思想。19世纪30至40年代在西欧广为流传,它主张整个社会应作为整体,基于公众利益对社会 财富给予管理和分配。恩格斯指出“就其理论形式来说,它起初表现为18世纪学者们所提出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的、据称是更 彻底的发展。”下列对其理解准确的是( ) ①体现出对公正、平等社会的追求 ②力图对启蒙思想进一步深化提升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强化练(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先秦时期-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专题强化练(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先秦时期注意事项:本试卷共14题,全卷满分85分,考试用时4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9某某某某高三四模)商朝人多占卜,上至国家大事,下至私人生活,包括祭祀、收成、征伐、天气、祸福、田猎、疾病以至于生育等,几乎无事不卜;将所卜之事及应验情形记录在龟甲兽骨上,由此留下了珍贵的甲骨卜辞。
这反映出商朝时期( )A.珍藏了第一手的研究资料B.形成了完整的史学体系C.具有贯通古今的历史观点D.编辑了最初的历史典籍,由此留下了珍贵的甲骨卜辞”表明商朝时期珍藏了第一手的研究资料,故A项正确;商朝时期只是“留下了珍贵的甲骨卜辞”,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史学体系,故B项错误;由材料信息不能得出具有贯通古今的历史观点的结论,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表明商朝时期“留下了珍贵的甲骨卜辞”,没有反映编辑历史典籍,故D 项错误。
2.(2019某某某某高三冲刺)在西周的金文纪录中已经有“戎”“夷”之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与戎的对立更加明显,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他们未称呼对方为“戎”。
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 )A.实现国家的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B.种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C.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冲突剧烈D.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各诸侯国之间无论如何敌对,都不称对方为“戎”,说明当时的各诸侯国之间已经形成了统一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感,故B项正确;材料中论述的是民族认同感,不是国家统一的问题,故A项错误;题干反映的是华夏族内部问题,不是两种文明的冲突,C项错误;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属于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内容,材料未体现宗法制、分封制,D项错误。
3.(2019某某某某高三质检)春秋时期的政治基本上是贵族化的礼乐政治。
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以富国强兵、兼并土地为主要目标,辩士、变法者和职业将领等能给国家带来利益的人受到各国国君的青睐。
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测试题:22 缺答案
历史模拟22第Ⅰ卷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书体,属于国家强力推行的是A.隶书B。
小篆 C.楷书D。
行书2。
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
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B。
“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C。
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3.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
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4。
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
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制意在A。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继承西周的政治体制C确保皇位传承稳固D.否定秦朝的政治体制5.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
这表明A。
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限制农业的进步D。
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6.关羽因其忠义勇武,被世人称颂,至宋徽宗时被封为“忠惠公”,其后不断加封,到清代被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这种现象反映了A。
关羽的个人品德决定了民众崇拜的形成B。
历代皇帝的好恶决定着崇拜关羽的取向C.对关羽的信仰符合官方意识形态的要求D。
民众的信仰不断推高关羽“神"的地位7。
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其共同的原因是A.推广普及铁制农具提高生产效率B。
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C.政府改革税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D.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8.清代有女诗人作诗曰:“人生德与才,兼备方为善。
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题型2 专题训练(含解析)
1。
(2016·浙江丽水一模)图片对历史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下图所示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周公辅佐成王图A。
周公伐纣,灭商建周B。
四方臣服,中央集权C.诸侯来朝,履行义务 D.周公辅佐,受封于宋解析周公伐纣中的周公是周武王,而《周公辅佐成王图》中周公是周武王弟弟周公旦,故A项错误;西周实行分封制,地方独立性大,故B项错误;图中成王厉行分封制,诸侯对周王的义务得到了严格履行,故C项正确;周公受封于鲁,故D项错误.答案C2.(2016·河南洛阳考试)南宋宁宗嘉泰(1201~1204)初年,绍兴府所属市镇年均商税额分布如下表。
据此可知南宋绍兴地区()市镇钱清曹娥三界蛟井枫桥渔浦新林年均商税额1 945贯6 285贯1 544贯1 743贯3 090贯2 673贯1 139贯A。
城市的经济功能明显增强B.商业市场发展不平衡C.成为政府的财政倚重地区D.经济增长速度不平衡解析材料没有反映出南宋绍兴地区城市的经济功能,故A项错误;城市市镇年均商税额的差异,反映出商业市场发展不平衡,故B 项正确;由材料无法推断商业税收在政府财政中的地位,故C项错误;商业市场的发展不能代表整个经济增长,以偏概全,故D 项错误。
答案B3。
(2015·广东五校协作体高三联考)某班以“如何看待孔子的思想”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搜索出孔子不同形象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反映了现代对传统儒家思想要客观对待,批判继承B.②说明孔子代表平民百姓的利益,得到人民的拥护C.③反映了欧洲启蒙运动以孔子为宗教对象批判,宣传启蒙思想D。
④反映了孔子开创的儒学,被统治者所推崇,成为统治思想解析现代对传统文化儒家思想态度是批判继承,科学对待,故A 项正确;孔子代表的是没落奴隶主利益,不是平民百姓的利益,故B 项错误;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运用孔子的人文理念和以道德治国的思想对封建统治及宗教统治进行抨击,故C项错误;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被统治者所推崇是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故D项错误.答案A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轮复习:选择题标准练(一)
满分48分,实战模拟,15分钟拿下高考客观题满分!
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
1.位于石家庄滹沱河畔的南杨庄仰韶文化遗址迄今约有六千年历史,遗址内发现了粟和用来加工粮食的石磨盘、石磨棒,还发现了仿家蚕蛹制作的陶蚕蛹和纺丝用的陶纺轮等。
这说明当时滹沱河流域()
A.原始农业手工业发展B.种植经济刚刚起步
C.“男耕女织”经济形成D.已经注重精耕细作
解析:结合题中关键信息“粮食”“纺丝”等可知,题干内容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情况,与此对应是A项。
答案:A
2.“以一个政府之力统治全国,秦始皇有此魄力,或亦可以说是有此公心,替天下废除封建,汉高祖却无有了。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秦始皇创立了郡县制
B.汉高祖废除了封国制
C.秦汉制度的本质相同
D.汉制是对秦制的否定
解析:结合题干材料可知,秦朝废分封制、推行郡县制,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两者都是为了维护统治,虽然手法不同,但本质是相同的。
答案:C
3.清代的戴震指出:“凡事为皆有于欲,无欲则无为矣。
有欲而后有为,有为而归于至当不可易之谓理。
无欲无为又焉有理?”这里戴震抨击了() A.道家的无为而治B.程朱理学的理欲观
C.王守仁的知行合一D.佛教的禁欲主义
解析:结合题中戴震的观点可知,他强调的是如何正确看待“欲”与“理”之间的关系,这与程朱理学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一致,答案为B项。
答案:B
4.右面是《万里茶路示意图》,一条弥漫着茶香的曲线从中国福建的武夷山脉伸向俄罗斯的恰克图。
这便是由中国晋商开辟的绵延清代两百余年,长达万里的中国“茶叶之路”。
这反映出清代()
A.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的过程
B.重农抑商政策逐步被打破
C.地域商帮崇尚逐利进取精神
D.工业文明推动的商品化浪潮
解析:结合题干材料可知,万里茶路在清代延续两百多年,并没有受到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据此排除A项;B项说法错误,排除;茶叶属于土特产品,不是工业文明的产物,D项说法错误,排除。
答案为C项。
答案:C
5.吕思勉指出,当是时,外有五口通商和咸丰戊午、庚申之役,内则有太平天国和捻、回的反抗,几于不可收拾了。
其所以能奠定海宇,号称中兴,全是一班汉人,即所谓中兴诸将。
中兴诸将创办的企业有()
A.广东继昌隆缫丝厂
B.上海轮船招商局
C.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D.江苏大生纱厂
解析:结合题干材料可知,该运动是为了应对太平天国等农民运动的内忧和列强侵略的外患而进行的,参加者主要是汉族地主,这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洋务派掀起的洋务运动相符合,答案为B项。
答案:B
6.清末维新派代表人士樊锥(1872~1905年)形象地把地球比作一个有血脉、有神经的人体。
而近代的交通、邮电则有调神养血的功能。
这反映出维新派() A.认识到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B.大体把握了当时科技走向
C.意识到蒸汽时代已经降临
D.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
解析:维新变法时期,人类已经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邮电”属于“电气革命”的成果。
据题干材料可知,维新派大体上把握了当时的科技走向,故B 项正确。
答案:B
7.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强调:“共产党员在民众运动中,应该是民众的朋友,而不是民众的上司,是诲人不倦的教师,而不是官僚主义的政客。
”据此可知,此时的毛泽东十分重视() A.执政党的思想建设
B.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党的群众路线建设
D.新时期党的自身建设
解析:本题有一定难度。
题干材料中的“民族战争”指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发表于1938年,C项正确。
“执政党”“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新时期”都出现于新中国成立后,A、B、D三项均可以排除。
答案:C
8.许庆等人调查后认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细碎化对农民收入的正面作用大于负面作用。
形成中国“土地细碎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土地革命的发展
B.农业合作化在全国基本实现
C.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由此形成了“土地细碎化”的现象,故D项正确。
答案:D
9.苏格拉底把雅典面临重重危机的根本原因归结为道德沦丧,其救治方案就是要转变人的灵魂,以道德兴邦,重塑正义。
这一“救治方案”() A.强调人的价值
B.注重理性意义
C.主张思想复古
D.正视知识作用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思想可以被视为救治古代雅典人民“道德沦丧”,实现“道德兴邦,重塑正义”的一个方案,故答案为D 项。
答案:D
10.十月革命胜利后初期,苏俄市场上主要流通的货币是1918~1921年发行的纸币,纸币上印有多种文字的口号“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1924年末,该纸币几乎完全被排挤出流通市场并于1925年停发。
关于该纸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发动社会革命需要而发行
B.因流通市场逐步恢复而遭排挤
C.因违背计划经济模式而终止
D.其历程反映了政治斗争的残酷
解析:苏俄革命发生于1917年,而流通的货币是1918~1921年发行的,故可排除A项;1921年开始,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该政策恢复了市场流通,故这种带有强制性流通色彩的纸币便开始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因此选择B项;当时计划经济尚未开始执行,故排除C项;其历程反映了经济管理模式的变化,并非政治斗争,故排除D项。
答案:B
11.学者文安立说,“美苏干涉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际和国内结构,第三世界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变迁则孕育其中,若非冷战,当今的非洲、亚洲甚至拉丁美洲恐怕不会是这个样子。
”该学者的核心观点是()
A.冷战加速了殖民体系的瓦解
B.冷战是美苏之间的全方位较量
C.美苏霸权遭到第三世界抵制
D.美苏冷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解析: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在历史上均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题干者强调“若非冷战……不会是这个样子”,以双重否定的方式肯定了冷战对亚非拉国家的影响,即推动了上述国家的独立,使其成为新崛起的第三世界国家,故选择A项;B项表述正确,但是与题干无关,故排除;题干中没有明确的与C 项相关的信息,故排除C项;D项中的“世界”范围过大,故排除D项。
答案:A
12.美国画家巴尼特·纽曼说:“人们‘正在通过完全否认艺术和美具有任何关系,否认究竟在哪里才能找到美这类问题去寻找答案’。
”下列符合纽曼所说的“答案”的作品是()
A.《大卫》
B.《自由引导人民》
C.《拾穗者》
D.《格尔尼卡》
解析:A项为古典主义绘画,B项为浪漫主义绘画,C项为现实主义绘画,这三种绘画在表达作者思想内涵的同时,均给人以美的享受,与题干中“完全否认艺术和美具有任何关系”的表述不符;D项为现代主义绘画,现代主义绘画风格独特,难以给人以美的享受,故选择D项。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