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学校音乐教材概述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
律动教学
身体律动
通过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运 动,表达音乐的节奏、力 度和情感。
舞蹈律动
结合舞蹈元素,让学生在 音乐中自由舞动,感受音 乐的韵律和美感。
戏剧律动
将戏剧表演融入音乐教学 ,让学生在表演中体验音 乐的情节和角色。
语言与歌唱结合
朗诵歌词
高音乐感知能力。
音乐游戏
结合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设计 音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
音乐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创造力培养
鼓励幼儿自由创作,通过简单的 乐器和道具表现自己的音乐想法
,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小学阶段应用
音乐基础知识学习
01
通过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教授学生基本的音乐知识,如音符
、节奏、调式等。
与综合音乐感教育体系比较
教学理念
综合音乐感教育强调音乐的感知、表现、欣赏和创造四个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音乐 能力;奥尔夫则倡导“原本性”音乐,注重音乐的综合性、创造性。
教学内容
综合音乐感教育体系涵盖音乐基础知识、技能技巧、音乐表现力和音乐创造力等多个方面 ;奥尔夫音乐教育则注重歌唱、乐器演奏、舞蹈、戏剧等多种理念
柯达伊注重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强调歌唱在音乐教育中 的重要性;奥尔夫则倡导“原本性”音乐,注重音乐的综 合性、创造性。
教学内容
柯达伊教育体系以歌唱为主线,通过合唱、独唱等方式进 行教学;奥尔夫音乐教育则涵盖歌唱、乐器演奏、舞蹈、 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
教学方法
柯达伊采用首调唱名法、字母谱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快 速掌握歌唱技能;奥尔夫则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示 范、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音乐技能。
主持人介绍奥尔夫音乐教案
主持人介绍奥尔夫音乐教案奥尔夫音乐教案是一种基于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的教学方法,它是由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Carl Orff)创立的。
这种教学方法注重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通过音乐、舞蹈和表演等方式,帮助孩子们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
奥尔夫音乐教案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了许多音乐教育者和学校的首选教学方法。
奥尔夫音乐教案的核心理念是“以孩子为中心”,它强调音乐教育应该以孩子的兴趣和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奥尔夫音乐教案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包括歌曲、器乐演奏、舞蹈、合唱和表演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还能够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在奥尔夫音乐教案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以引导者的身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发挥潜能。
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更好地参与到音乐教育活动中来。
奥尔夫音乐教案的教学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首先是音乐游戏,通过一些简单有趣的音乐游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其次是歌曲学唱,教师会选择一些简单易学的歌曲,让孩子们跟着节奏和旋律学唱;然后是器乐演奏,孩子们会通过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和小型乐器进行演奏,培养他们的音乐节奏感和合作能力;接着是舞蹈表演,孩子们会学习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配合音乐进行表演;最后是合唱和表演,孩子们会学习一些合唱曲目,并进行小型音乐表演,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奥尔夫音乐教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都非常注重孩子们的参与性和互动性,通过各种音乐和表演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
同时,奥尔夫音乐教案还能够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发展,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对于提高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奥尔夫-学校音乐教材概述
奥尔夫学校音乐教材概述奥尔夫学校音乐教材为奠定符合时代精神的“普通教育”作出了音乐方面的贡献,所以,该教材既不用特殊的音乐天赋,也不用学前教育作为前提;反过来,它也不会对真正的天才形成不适当的限制,而只会通过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为他们提供试验和证明自身能力的环境和空间,同时,也无损于儿童所能理解的音响范围的基础。
如果操作得当,这套教材将既向那些机灵的学生、也向那些不太灵巧的学生提供具有同等价值的作业,以使任何学生都不会感觉他受到了偏爱或受到了冷落。
当然,要在个人的和超越个人的各种力量的相互配合下,才能达到该套音乐教材的这一特殊目标。
其中,音乐包村民育奖表多担亏运恢宏。
不能被划分成各不相同和相互分离的作业范围,而应该作为音乐的原本性现象中的一种过程,摆在全体参与者面前。
奥尔夫学校音乐教材不是一种方法,而是一种指南。
我们把在下文中提出的所有方法方面的建议,仍归入上述原则之中,而且,它们仅仅是众多可使用方法中的几种。
所以,我们提出的任何建议,都必须随时加以变化,并必须使之符合各种不同的实际情况。
奥尔夫学校音乐教材以集体活动为主;当然在表演曲目中也有个人的练习曲和“单独表演的”作业,但并不是独奏(唱),因为后者会要求所有其他参与者充当一个主导声部的伴奏(唱)角色。
最小的表演集体可由两人组成,两人地位平等,共同表演或即兴创作一·首乐曲。
集体表演时,无法确定最多的人数,因为它将取决于现有的乐器数、场地条件和其他因素,所以,参与人数的多少不是绝对的,对此只能作相对的限制。
我们要指出的是,表演集体呵人可小,只要参与者都能感觉到发声体特定组合所产生的音响效果以及相应的力度层次即可。
目前,教师们一再抱怨(完全有理由!),一个班里学生人数太多。
如果能够正确处理这种情况,它也并不妨碍这套音乐教材的实施。
当然有一个前提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要有一个足够大的空间,它能使所有参与者自由地拍手、跺脚、拍腿和演奏各种乐器,尤其在他们集体做舞蹈动作时,要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奥尔夫教材
奥尔夫音乐教程目录第一章:奥尔夫简介一、奥尔夫生平二、奥尔夫音乐经历三、奥尔夫创作的著名作品四、奥尔夫音乐教学与一般音乐教学的比较第二章:原本性(元素性)音乐教育一、奥尔夫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二、奥尔夫音乐的基本思想原则三、原本性音乐第三章: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特点一、完整、独特的体系二、原本性(元素性)三、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四、综合性五、创造性、即兴性六、从本土文化出发、始于开端第四章: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我国的应用以及实施第五章:奥尔夫音乐教学中节奏教育一、节奏二、奥尔夫节奏教学的目的三、语言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四、奥尔夫音乐节奏教学中多声部教学及卡农运用五、奥尔夫音乐节奏游戏第六章:奥尔夫音乐体态律动教学一、奥尔夫音乐体态律动教学产生的历史条件二、音乐体态律动教学概念及教学目的三、奥尔夫音乐体态律动中的声势教学四、奥尔夫音乐中的身体动作教学第七章:奥尔夫乐器一、奥尔夫乐器的产生和定义二、认识什么是奥尔夫乐器三、乐器教学和使用奥尔夫乐器教学的意义四、奥尔夫乐器中打击乐器分类及特点五、奥尔夫打击乐器实际操作六、奥尔夫乐器中音条乐器分类及特点七、奥尔夫乐器演奏姿势及注意事项第八章: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的听力训练一、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的听力训练产生的历史条件二、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的听力训练定义和意义三、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的听力训练教学的特点四、听力训练游戏第九章:亲子奥尔夫音乐活动课例一、音乐活动《铃儿响叮当》二、音乐活动《火车开飞》三、音乐活动《慢慢走》第十章:小班奥尔夫音乐活动课例一、音乐活动《小班节奏游戏》二、音乐活动《小鸡小鸡在哪里》三、音乐活动《三只小鸭》第十一章:中班奥尔夫音乐活动课例一、音乐活动《强、弱、渐强、渐弱的体会》二、音乐活动《听一听》三、音乐活动《咏鹅》第十二章:大班奥尔夫音乐活动课例一、音乐活动《拉德斯基进行曲》二、音乐活动《大鹿》三、音乐活动《音乐瞬间》第十三章: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活动目标第十四章:奥尔夫音乐活动课程安排第十五章:奥尔夫音乐活动室环境设计原则与布置第一章:奥尔夫简介一、奥尔夫生平卡尔·奥尔夫(Carl·Orff, 1895—1982),德国当代著名作曲家、音乐戏剧家、音乐教育家。
奥尔夫声势教案-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奥尔夫声势教案-范文模板及概述示例1:奥尔夫声势教案是一种音乐教学方法,由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在20世纪初开发。
这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身体参与和感官体验,通过声乐、器乐、舞蹈和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创造力。
奥尔夫声势教案的核心理念是“体验音乐”,即让学生通过身体的动作、声音的表达和情感的交流来感受音乐。
教师会通过各种游戏、歌曲和舞蹈等方式,让学生在欢快、活泼的氛围中学习音乐,培养他们的音乐能力和表现力。
此外,奥尔夫声势教案也注重学生的合作和团队精神,通过集体音乐表演和合唱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奥尔夫声势教案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许多学校和音乐教育机构都将其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才能,还可以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发展,让他们在快乐的音乐世界中感受美好的艺术体验。
总的来说,奥尔夫声势教案是一种富有创造力和活力的音乐教学方法,它通过身体参与和感官体验,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力,让他们在欢乐的音乐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这种教学方法的推广和应用,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音乐人才具有积极的意义。
示例2:奥尔夫声势教案是一种富有创造性和活力的音乐教学方法,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该教案源自德国作曲家卡尔·奥尔夫(Carl Orff)的理念和方法,旨在通过集体音乐创作和表演,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获得全面的体验和参与。
奥尔夫声势教案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创造性,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表达能力和音乐创作能力。
教案的设计注重学生的实际体验,通过打击乐器和声乐的结合,使学生在合作和协作中获得成长。
它强调音乐与课程的整合,将音乐与语言、动作、舞蹈等元素相结合,使学习更加丰富多彩和生动有趣。
在奥尔夫声势教案中,老师扮演着引导者和激发者的角色,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师会使用一些简单的乐器和材料,比如打击乐器、简单的乐谱、口技等,来帮助学生展开音乐创作和表演。
在“游戏”中感受在“即兴”中创造——分析《学校音乐教材》,领悟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
上 海教 育 出版 社 2004年 出版 的奥 尔 夫 《学 校 音 乐教 材 》精 的 音 型 衬 托 声部 共 可 划 分 为六 类形 态 .其 中 四类 单 行 记 谱 的 伴
选 .是 著 名 音 乐 家 廖 乃 雄 先 生 从 编 译 到 出版 花 费 近 二 十 年 时 间 奏 声 部 都 采 用 拍 掌 的 方 式 ,两 类双 行 记 谱 的伴 奏 声 部 则 拍 掌 和
理 念 、精 神 和 主 旨。 奥 尔 夫 的 音 乐 教育 体 系广 泛 传 播 于 五 大 洲 , 单 位 :后 两 类 单 行 节 奏和 第 二 类双 行节 奏 均 以二 小 节 为重 复 单
廖 乃雄 先 生编 译 的这 本 《学校 教育 教材 》五 卷 也 被 再 翻 译成 为 约 位 具 体 分 析 如 下 :
二 十 种 不 同 的 文 字 ,被 世 界 多 国 中小 学 和 幼 儿 园广 泛 采 用 。
(1)第 一 类 单 行节 奏 :四 分 音 符 占据 强 拍 、四 分 休 止 符 占据
本 文着 重 分析 其 中部 分 歌 曲、器 乐 曲 ,深 深 领 会 到 奥 尔 夫 音 弱 拍 ,连 续 贯 穿 :第 2小节 重 复 第 1小 节 ,第 4小 节 重 复 第 3小
●● ■ ■r - - _ - 一
-- ■川
● ●-
在 “游 戏 ’’中感 受在“即 ,, 中创造
分 析 《学 校 音 乐教 材 》,领 悟 奥 尔 夫 音 乐教 育 思想
● 骆 丹 首 都 师 范 大 学音 乐 学 院
摘 要 :本 文 致 力 于研 究 奥 尔夫音 乐教 学 法 ,意 在 将 其 音 乐教 育 的理 念 、精 神 和 思 想 应 用 于 我 国 学校 音 乐教 育 的 实践 之 中 笔 者 对 奥 尔夫 《学校 音 乐教 材 》中部 分 具 有 代 表 性 的歌 曲 及 乐曲 进 行 了专 业 音 乐分 析 与 研 究 ,探 寻在 我 国 的音 乐教 学 中 推 行 对 受教 者赋 以 多层 次 节奏 的 培 养 ,调 动 奥 尔夫 乐器 的 音 效 ,最 大 程 度 地 发 挥 不 同个 体 音 乐 学 习的 能 动 性 ,进 而 着 力 开发 其创 造 性 学 习音 乐 的 潜 能 .在 节 奏 的 游 戏 中感 受 和 感悟 音 乐 ,在 即 兴 的创 造 中表 现 和 享 受音 乐 。此 项 研 究 力 求 在 我 国 学校 音 乐教 育 中融合 奥 尔 夫的 音 乐教 育 思想 .丰 富现 行 的 学校 音 乐教 育 模 式 .促 进 全 面 素质 教 育 的 健 康发 展 关键 词 :音 乐教 育 教 学 实践 奥 尔夫 教 育 思想 即 兴 创 造
奥尔夫音乐的全面介绍
奥尔夫音乐的全面介绍奥尔夫音乐卡尔·奥尔夫简介卡尔·奥尔夫(Orff-Schulwerk)(1895年7月10日-1982年3月29日)是德国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和指挥家,慕尼黑人。
奥尔夫一生与慕尼黑这座城市紧密相连,他生于慕尼黑,就学于慕尼黑学院,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离校参军,1920年随卡明斯基(Heinrich Kaminski)深造又回到慕尼黑。
1924年与舞蹈家歌特(Gother)在慕尼黑创办冈特学校,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儿童音乐教育事业,这也使得他和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并称为儿童音乐教育专家。
1982年3月29日,奥尔夫逝世于慕尼黑。
奥尔夫的音乐创作以《博伊伦之歌》(Carmina Burana (英: Songs of Beuren), 又译作《布兰诗歌》)最为著名。
博伊伦之歌首演于1937年,是奥尔夫的舞台作品《胜利——三联剧》(Trionfi -- Trittico Teatrale, (英: Triumphs -- theatrical triptych))的第一部,副标题为“世俗歌曲”(cantiones profanae);后两部分别为《卡图利之歌,带布景的表演》(Catullo Carmina (英: Songs of Catullus), ludi scaenici, 1943年),《阿芙洛狄忒的胜利,带布景的协奏曲》(Trionfo di Afrodite (英: Triumph of Aphrodite), concerto scenico, 1950年- 1951年)。
博伊伦之歌最初作为有布景的舞台音乐发表,后来奥尔夫表示也可以作为音乐会演出使用。
奥尔夫成熟期的舞台音乐风格冷峻,强调节奏的支配地位,这也和他的儿童音乐教育理论相适应。
他的作品大量使用打击乐,和声简化到只留下基本的三和弦等几种,旋律创作也强调配合节奏型,但是他的节奏运用非常丰富,具有很大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奥尔夫音乐教育法
作品展示
自评和互评
档案袋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和技能水平。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培养他们的自我反思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音乐作品,以便教师和其他同学了解他们的学习成果。
建立学生档案袋,收集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反思报告,以便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以游戏为载体,将音乐知识、技能和素养融入游戏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通过设计有趣的音乐游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游戏化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体验音乐的韵律、节奏和美感。
互动式体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教材应引导儿童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
05
CHAPTER
课堂实施策略及技巧
03
鼓励学生创新
允许学生在音乐创作中自由发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01
多样化教学手段
运用游戏、舞蹈、戏剧等多元化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02
个性化教学策略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策略,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设定清晰、具体的教学目标,确保课堂活动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明确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进行合理分组,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展开合作学习。
合理分组与合作
制定明确的课堂规则和纪律要求,确保课堂活动有序进行。
有效课堂管理
通过观察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情感状态,为教学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课程标准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课程标准建议课时数:20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一、课程性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开设,就是应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采用一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集创作、表演、欣赏于一体,通过言、歌、舞、乐、剧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使更多的普通高校学生获得参与音乐、表演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全面提高大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
提倡在学生拥有扎实过硬的音乐技能,全面、深入得掌握音乐理论的前提下,以奥尔夫音乐教学理论与实践系列课程统筹全局,使学生明晰本教学法的目标与任务、手段与方法,从而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包括:音乐艺术的基本理论和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根据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原理和幼儿园教育大纲精神,培养学生的感知反应能力、领悟能力、身体各部或心脑的协调能力、记忆力、创造力、交流沟通能力等等,同时培养学生在艺术方面的素养:感觉(及情感体验)、表现、创编的能力,并通过亲自参与的活动(说、唱、奏、动、听、游戏等),去探究、发现、表现和创造艺术。
许多幼儿园还停留在排排坐,唱唱歌的落后状况,根本没有系统的音乐课程,能够真正启发幼儿的艺术潜能,因此,奥尔夫音乐设置了符合中国孩子特点的亲子奥尔夫音乐班、幼儿园奥尔夫音乐班等课程。
这些任务都属于幼儿教育范畴,要完成这些任务,掌握一定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是必须的。
依据幼儿学习的内容、不同内容学习的心理机制及影响这些内容学习的因素来组织课程的内容。
二、课程目标初步了解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思想述评,深刻理解“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存在方式、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要素以及在中国的“本土化”。
让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的奥尔夫音乐小游戏,在操作中更深层次的体会“本土化”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小组合作创编一些节奏练习及音乐小游戏,学生应达到的具体职业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感知反应能力、领悟能力・提高幼儿的即兴创造性・提高了幼儿的交往能力与合作能力・激发幼儿学习动机的能力・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三、课程内容和要求(一)教材选用与编写教材选用与编写应体现专科学生的特点,既要体现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又要考虑专科学生的可接受性。
《奥尔夫音乐教育》第一章
第一节 奥尔夫一生的音乐活动
这种融说、唱、做为一体的 教学方式是奥尔夫音乐教学的一 大特色,体现了奥尔夫倡导的“ 整体的艺术”的观念。那么,你 对奥尔夫了解多少?他的一生中 进行了哪些音乐活动?他的“整 体的艺术”的教育观念是如何形 成的?
第6 页
第一节 奥尔夫一生的音乐活动
卡尔·奥尔夫〔Karl Orff,1895- 1982〕,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卡尔·奥尔夫出生于慕尼黑一个有艺术素养 的军人世家,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从小便 对音乐和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为他 成为一位伟大的音乐剧大师奠定了根底。
第7 页
第一节 奥尔夫一生的音乐活动
一
奥尔夫儿童时期的音乐爱好
二
奥尔夫青年时期的音乐思想
三
奥尔夫壮年时期的音乐创作
四
奥尔夫中老年时期的音乐贡献
第8 页
第一节 奥尔夫一生的音乐活动
一
奥尔夫儿童时期的音乐爱好
幼儿时期的音乐表现力 少儿时期迷恋音乐喜剧
第9 页
音人幼 乐表现生概儿时期 力述的
4岁时开始即兴表演提线木偶戏,他的父母还 为此给他搭了一个小戏台。
1〕
第 19 页
2〕
1949年的秋天,凯特曼到莫扎特音乐 学院开设和规划奥尔夫儿童音乐训练 课程,由凯特曼任教开始了一个儿童 班的试验。这是第一次不同于电台的 、按奥尔夫的理想进行的全面教学。 很快,?学校儿童音乐教材?便成为音乐 教师综合素质训练课程内容的一局部 。
第 20 页
1953年,莫扎特音乐学院开始为音乐教师提供奥尔夫儿童音乐训练课程的教学,也为有兴趣 的校内外学生开课,并开始招收外国学生。此后,奥尔夫教育体系通过表演和会议等,被介 绍到世界各国。
奥尔夫教育体系简介
奥尔夫教育体系简介奥尔夫教育体系由是当代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戏剧家、儿童音乐教育家卡。
奥尔夫(Carlorff,1895—1 982)创立.早自1924年起,他就和友人京特一起,就音乐与动作的结合进行综合的教育,写下了不少音乐教材,与1930年至1935年出版,自1948年起,奥尔夫在慕尼黑拜耶州广播电台先办儿童音乐节目,在这基础上,于1950年至1954年出版学校音乐教育五项奠定了他新颖、独创的音乐教育体系。
1957至于1958年又在电视台举办相应的电视节目,引起了巨大的反响,首先在西德广泛地采用。
1949年起奥尔夫的长期合作者凯特曼按照奥尔夫的体系和教材,在奥地利萨尔茨堡的莫扎特音乐学院主持儿童音乐教学班。
1961年起,有在该院专门成立了“奥尔夫学校”。
不仅从事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理论探讨和教学实践,更逐步扩大国际反响;历年来通过教师进修班为各国培养了许多师资,并通过他们以及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和考验,如今在世界范围内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有关基础音乐教育的体系,首推奥尔夫体系.因为,它不仅完成了音乐素质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对人的生理及心理的整体素质进行了培养。
美国称从海外传来的对美国影响最大的,正是奥尔夫教育体系,并已影响美国的教育方向。
到目前为止,在澳大利亚、德国、中国、芬兰、希腊、美国、捷克、日本、加拿大、意大利、荷兰、奥地利、波兰、葡萄牙、瑞士、南非、英国、已成立了二十多个奥尔夫学会。
奥尔夫出版了五卷《学校音乐教材》,在美、英、加、荷、法、意、葡等十六个国家或地区,以自己的语言文字出版。
在非洲巴西、希腊还有结合本地区音乐以本民族语言编成的教材。
奥尔夫在教育理念上强调人类性、原本性、实践性、艺术性、系统性、挖掘人潜在的音乐性。
在教学内容上从朗诵、声势、节奏、歌唱、形体、读谱、作曲、乐器、欣赏、戏剧等诸方面进行训练.在教学形式上通过元素的、原本的、综合的、探索的、即兴的、创造的等各种手段实现其教育理念.音乐教育必需是通过自己实际唱、奏来体验音乐并表现音乐感受。
奥尔夫音乐介绍资料
奥尔夫理论部分一、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影响1、著名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柯达依(儿童自然发展法则)奥尔夫(原本性)2、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体系和方法,使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和影响最大的教育体系之一。
正在全世界五大洲广为应用。
他的《学校音乐教材》正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为许多国家广泛应用。
按照他的构思创作或改制的奥尔夫乐器也已风靡全世界。
他的教育思想及教材目前不仅为愈来愈多的人们所接受,而且与多民族的音乐相结合产生出了更适合本民族和本地区使用的教材。
二、什么是奥尔夫音乐教育1、生平原名(卡尔奥尔夫)西德慕尼黑人,当代著名的作曲家,儿童音乐教育家。
(1895----1982)1920-------体操----音乐舞蹈学校1937《卡尔米拿布拉拿》2、一生中的音乐活动(1)幼儿时期的音乐启蒙活动(2)青少年时期的音乐戏剧活动(3)慕尼黑音乐学院学习时期(4)京特学校时期(5)“整体的艺术”观念形成时期(6)重返戏剧创作时期(7)奥尔夫音乐发展与国际化时期重点讲幼儿时期受音乐的影响1岁多时,便被各种音乐所吸引。
幼儿时期,他最喜欢坐在妈妈的脚边,听妈妈弹琴,并用玩具在地板上敲打。
不久,他被允许和妈妈一起在键盘上玩,坐在幼儿高脚椅上为妈妈“伴奏”。
玩得高兴时,他还要大叫几声。
2岁多,奥尔夫开始自己在琴上“玩”(Play),做“大声”和“小声”的合种声音游戏,并伴以歌唱或地歌游戏。
有一次,他突然想到可以用其他方法在键盘上发声,来代替较弱的手指。
他偷偷到厨房拿来一把敲肉槌,在琴上叮叮咚咚敲了起来,结果琴被锁上了,但是他却因祸得福,得到了一个小鼓。
他很快发现,只有鼓仍然很单调,于是发明了“鼓的故事”,用自己的“歌”和有节律的朗诵来叙述“鼓的故事”,边奏边说边唱。
后来,他又得到了其他“乐器”——尖声的活塞小喇叭、小钟琴。
小钟琴优美的声音在上面敲奏,像是天使在天空中飞舞。
只有他在向家里大人保证“不再用敲肉槌敲钢琴了”之后,他才被同意可以在钢琴上玩。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简介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教学目标】:1、了解奥尔夫的生平,及其对世界音乐教育的贡献;2、理解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并能结合教学实际运用。
【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奥尔夫音乐教学内容;2、结合实际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教学方法】:1、【教学过程】:导入:一、新课导入(一)奥尔夫生平卡尔·奥尔夫1(1895——1982),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1、1914年,毕业于慕尼黑音乐学院,一战(1914年8月到1918年11月)期间曾在军队服役。
2、1924年,受当时“舞蹈新浪潮派”和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学”的影响,他与舞蹈家军特开办了“体操——音乐——舞蹈”学校(针对成人)。
尝试在音乐、舞蹈和表演中,以节奏为基础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3、1930年,他开始编写《学校音乐教材》(针对成人),与1935年完成五卷。
这一时期,他开始关注儿童音乐教育。
4、1936年,他的第一部舞台剧《修道院里的歌声》完成,以后有陆续发表了《聪明的女人》、《安提戈涅》等原始风格的作品,从而奠定了他在专业音乐界的地位。
5、1948年,由儿童在一组奥尔夫乐器上演奏的音乐被制作成系列广播节目播放后,引起音乐工作者的关注。
1949年,他和好友K·贝克开设了专门从事设计、改进和坐直奥尔夫乐器的工作室——“第49工作室”(收集了亚洲、非洲的乐器)。
6、1950——1954年,随着奥尔夫的五卷《学校音乐教材》的陆续出版,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逐渐形成。
7、1950——1961年,奥尔夫在慕尼黑音乐学院任作曲系主任、教授。
8、1961年,在奥地利萨尔茨堡的莫扎特音乐学院成立了奥尔夫研究所,此后发展成为奥尔夫学院。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中国的传播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六十年代未由苏恩也神父(比利时人)带入台湾,开始推广,1972年正式出版了以《学校教育--儿重音乐》第一册。
之后台湾不断有青年学子赴萨尔斯堡奥尔夫学院或欧洲其他学院学习该教学法,特别是林荣德先生拜见奥尔夫先生之后,回来大力推广,在众多热心于此事业的同行们努力之下,在台湾,尤其是学前教育和师资培训方面已做出很大成绩,出版了大量的应用奥尔夫原理结合本土文1我国台湾地区,一般翻译作“奥福”。
奥尔夫教育体系简介
奥尔夫教育体系简介奥尔夫教育体系由是当代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戏剧家、儿童音乐教育家卡.奥尔夫(Carlorff,1895—198 2)创立。
早自1924年起,他就和友人京特一起,就音乐与动作的结合进行综合的教育,写下了不少音乐教材,与1930年至1935年出版,自1948年起,奥尔夫在慕尼黑拜耶州广播电台先办儿童音乐节目,在这基础上,于195 0年至1954年出版学校音乐教育五项奠定了他新颖、独创的音乐教育体系。
1957至于1958年又在电视台举办相应的电视节目,引起了巨大的反响,首先在西德广泛地采用。
1949年起奥尔夫的长期合作者凯特曼按照奥尔夫的体系和教材,在奥地利萨尔茨堡的莫扎特音乐学院主持儿童音乐教学班。
1961年起,有在该院专门成立了“奥尔夫学校”。
不仅从事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理论探讨和教学实践,更逐步扩大国际反响;历年来通过教师进修班为各国培养了许多师资,并通过他们以及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和考验,如今在世界范围内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有关基础音乐教育的体系,首推奥尔夫体系。
因为,它不仅完成了音乐素质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对人的生理及心理的整体素质进行了培养。
美国称从海外传来的对美国影响最大的,正是奥尔夫教育体系,并已影响美国的教育方向。
到目前为止,在澳大利亚、德国、中国、芬兰、希腊、美国、捷克、日本、加拿大、意大利、荷兰、奥地利、波兰、葡萄牙、瑞士、南非、英国、已成立了二十多个奥尔夫学会。
奥尔夫出版了五卷《学校音乐教材》,在美、英、加、荷、法、意、葡等十六个国家或地区,以自己的语言文字出版。
在非洲巴西、希腊还有结合本地区音乐以本民族语言编成的教材。
奥尔夫在教育理念上强调人类性、原本性、实践性、艺术性、系统性、挖掘人潜在的音乐性。
在教学内容上从朗诵、声势、节奏、歌唱、形体、读谱、作曲、乐器、欣赏、戏剧等诸方面进行训练。
在教学形式上通过元素的、原本的、综合的、探索的、即兴的、创造的等各种手段实现其教育理念。
幼儿园奥尔夫简述
两种学习模式的权重分配比例
100%
偏感性;重反思策略
教育:无意注意、无
意记忆在前;游戏在
50%
前。
偏理性;重认知策略
教育:有意注意、有
意记忆在前;游戏在
000%
后。
托班
小班
中班
大班
小学……
•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 人本主义的音乐价值观
音乐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人是衡量万物的尺度。音乐教育最终或者 说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全体国民的音乐素养,其核心是 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
•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背景
• 奥尔夫音乐教育真正产生于一战之后,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当时的人们 的心理世界产生了严重的恐慌。这种背景促使人们开始思考人类命运 走向和如何发展等重大问题。此时,西方世界开始产生一些新的艺术 思想和观念。如“强调人性救赎、人伦的回归以及世界和平”等思想, 这些都对奥尔夫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当然针对儿童而言它讲的是改变大脑和认知的基础但这并不是唯一的方式运动改变大脑动作是人类认知基础恰恰是对幼儿园儿童而言的所以说这样一个新的理论赋予了奥尔夫教学法更强的生命力它迎合了实践的一个理论这个理论是基于我们现代教育理论提出来的我们用奥尔夫教学法印证了这个方法的正心理学的原理做中学动作是人类认知的基础
• 2、综合性
• 奥尔夫音乐被称为“元素性音乐”,奥尔夫本人也将其自 喻为“野生物…”。因此,元素性是其奥尔夫音乐教育体 系的显著标签。其音乐教育体系中的元素性表现以节奏为 基础,从朗诵入手,强调体感,以人的自然性为出发点, 发掘人体内的音乐性等方面。奥尔夫认为节奏是最基础的 元素,不同的歌曲旋律不同,但节奏却是可以相同的。奥 尔夫认为语言是音乐的本质所在。因此,儿童诗歌等内容 的朗诵要素就是旋律性和节奏性。在强调体感,发掘人的 音乐性上,他认为身体是最好的器乐,捻指、拍手、拍腿 等形体动作都富有音乐性。
奥尔夫课程ppt课件
奥尔夫课程简介 奥尔夫的生平与成就
奥尔夫教育理念
奥尔夫认为音乐教育应该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强调音乐与舞蹈、戏剧、文学等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以及音乐与动作、 语言、节奏等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他倡导“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即通过最原始、最简单的音乐材料和形式,引导学习者 体验音乐的本质和美感。
奥尔夫课程简介 奥尔夫的生平与成就
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术交流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 的奥尔夫课程学术交流 ,分享教学经验和研究 成果,共同推动奥尔夫 课程的发展。
资源共享
通过国际合作,共享教 学资源和技术资源,提 高奥尔夫课程的教学质 量和效果。
联合办学
开展跨国联合办学,推 动奥尔夫课程的国际化 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广 阔的学习和发展空间。
社会评价与认可
教育界认可
奥尔夫课程被许多教育机构和学校采纳,成为一种广受欢迎的艺 术教育模式。
家长好评
许多家长对奥尔夫课程的教育理念和效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它有 助于培养孩子的全面素质。
社会影响力
奥尔夫课程不仅在教育领域产生了影响,还对社会文化产生了积极 的影响,推动了艺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06
提高学习兴趣
02
跨学科教学能够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音乐学习中获
得更多的知识和乐趣。
促进全面发展
03
通过跨学科教学,奥尔夫课程有助于培养儿童全面发展,提高
他们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
04
奥尔夫课程的教学实践
Chapter
幼儿园教学实践
幼儿园是奥尔夫教学实践的重要场所之一。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可以 通过奥尔夫音乐游戏、舞蹈、戏剧等多种形式,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信心。
总结奥尔夫简介书
总结奥尔夫简介书1. 引言奥尔夫简介书是一本关于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Carl Orff)的简介书籍,书中主要介绍了奥尔夫的生平事迹、音乐理念以及他对音乐教育的重要贡献。
本文将对奥尔夫简介书进行总结和评论,以展示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的独特性和影响力。
2. 奥尔夫的生平与背景奥尔夫于1895年出生在德国慕尼黑,他从小显示出对音乐的浓厚兴趣。
在他的父亲的鼓励下,他开始学习钢琴和作曲。
随着年龄的增长,奥尔夫逐渐对音乐教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研究如何将音乐教育与儿童的自由创造力结合起来。
3. 奥尔夫的音乐教育理念奥尔夫在音乐教育领域有着独特的思想和方法,他认为音乐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教育工具,可以帮助儿童全面发展。
他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音乐教育理念,主张通过体验、创造和表演来培养孩子们的音乐能力。
奥尔夫的音乐教育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儿童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奥尔夫认为每个孩子都有音乐天赋,音乐教育应该成为每个孩子学习的一部分。
他通过创造性的音乐活动,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并发展他们的音乐才能。
3.2 音乐的体验和表演奥尔夫提倡通过体验和表演来培养孩子们的音乐能力。
他创立了一种名为奥尔夫音乐游戏(Orff Schulwerk)的教育方法,鼓励孩子们通过歌唱、舞蹈和乐器演奏等方式来体验和表达音乐。
3.3 音乐与其他学科的结合奥尔夫认为音乐和其他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他鼓励将音乐教育与语言、数学、美术等学科相结合,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们的综合能力。
4. 奥尔夫的音乐教育影响力奥尔夫的音乐教育理念和方法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他的教育方法被许多学校和教育机构采用,并成为国际上广泛使用的音乐教育模式之一。
奥尔夫的教育方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1 儿童音乐教育的创新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方法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鼓励孩子们参与到音乐创造的过程中,培养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尔夫学校音乐教材概述
奥尔夫学校音乐教材为奠定符合时代精神的“普通教育”作出了音乐方面的贡献,所以,该教材既不用特殊的音乐天赋,也不用学前教育作为前提;反过来,它也不会对真正的天才形成不适当的限制,而只会通过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为他们提供试验和证明自身能力的环境和空间,同时,也无损于儿童所能理解的音响范围的基础。
如果操作得当,这套教材将既向那些机灵的学生、也向那些不太灵巧的学生提供具有同等价值的作业,以使任何学生都不会感觉他受到了偏爱或受到了冷落。
当然,要在个人的和超越个人的各种力量的相互配合下,才能达到该套音乐教材的这一特殊目标。
其中,音乐包村民育奖表多担亏运恢宏。
不能被划分成各不相同和相互分离的作业范围,而应该作为音乐的原本性现象中的一种过程,摆在全体参与者面前。
奥尔夫学校音乐教材不是一种方法,而是一种指南。
我们把在下文中提出的所有方法方面的建议,仍归入上述原则之中,而且,它们仅仅是众多可使用方法中的几种。
所以,我们提出的任何建议,都必须随时加以变化,并必须使之符合各种不同的实际情况。
奥尔夫学校音乐教材以集体活动为主;当然在表演曲目中也有个人的练习曲和“单独表演的”作业,但并不是独奏(唱),因为后者会要求所有其他参与者充当一个主导声部的伴奏(唱)角色。
最小的表演集体可由两人组成,两人地位平等,共同表演或即兴创作一·首乐曲。
集体表演时,无法确定最多的人数,因为它将取决于现有的乐器数、场地条件和其他因素,所以,参与人数的多少不是绝对的,对此只能作相对的限制。
我们要指出的是,表演集体呵人可小,只要参
1
与者都能感觉到发声体特定组合所产生的音响效果以及相应的力度
层次即可。
目前,教师们一再抱怨(完全有理由!),一个班里学生人数太多。
如果能够正确处理这种情况,它也并不妨碍这套音乐教材的实施。
当然有一个前提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要有一个足够大的空间,它能使所有参与者自由地拍手、跺脚、拍腿和演奏各种乐器,尤其在他们集体做舞蹈动作时,要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所以,学校在进行规划时,除了要安排体育馆外,一定还要把符合上述要求的音乐室和体操房列入计划之中。
如果没有现成的场馆,可利用体育馆或其他较大的房间,或者在教室里清理出一块尽可能大的地方,充作临时的音乐活动室。
原本性音乐教育适用于各种年龄段的学生,惟一应注意的是,针对不同的年龄组,要有区别地选择歌曲唱词、声部类型和音乐、技巧上的各种要求。
我们现在要论述和解释的这套《为儿童的音乐》丛书,主要面向义务教育学龄儿童历~14岁)。
当然,只要对这套教材稍作相应变化(或简单些,或复杂些),无论是学龄前儿童,还是七岁以上的学生,都可照样进行音乐表演活动。
对此,似乎无必要再作强调。
在各类学校里,可按学生年龄进行分组,因为每个班级的学生年龄基本都是相同的。
而在校外,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也可根据奥尔夫学校音乐教材的宗旨共同进行音乐活动,主要表现在家庭内部,会出现各种完全新型的、父母也参与表演的家庭音乐。
2
三.在中国传播奥尔夫——廖乃雄
1980年10月,文化部选派他作为“德意志学院交流中
心”(DAAD)研究奖学金获得者,第一次赴德意志联邦和国进行为期三个多月的音乐考察。
联邦德国安排了著名音乐学家卡尔·达尔豪斯教授(Prof.CarlDahlhaus)作为他的“专业负责人”,使他得以广泛地接触联邦德国的音乐学家们,并在多所音乐研究所、音乐学院考察。
在这期间,他的考察更伸延到德国境外的维也纳、萨尔茨堡等地,从而使他与德、奥的音乐界有较深入的交往。
1980年12月,在西德雕塑家汉士’文默(HansWimmer)夫人的安排下,他得以前往慕尼黑远郊,拜会了年迈的作曲家与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 (Car Orff,1895—1982)。
1981年初,他返国后即对奥尔夫进行反复钻研,开始在上海介绍奥尔夫的作品以及他的音乐教育体系。
此后,他还曾赴成都、昆明、贵阳等地讲学,也介绍了奥尔夫的音乐教育体系
1984年底返国后,他被任命为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除继续进行音乐史和音乐学的研究工作外,重点研究并在中国各地从事奥尔夫音乐教育的传播,在上海、无锡、杭州、南京、扬州、郑州、哈尔滨、大庆等地,多次举办过为期数日至二周的“奥尔夫音乐教育讲习班”(在·上海有一次为期四个月),并翻译了奥尔夫—凯特曼的《学校音乐教材》、凯特曼的《奥尔夫音乐教育法初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凯特曼的《旋律节奏练习》,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