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七上《童年絮味》《生命》word教案及练习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趣味阅读童年絮味生命永葆童心教学导案北师大版.doc

七年级语文上册趣味阅读童年絮味生命永葆童心教学导案北师大版.doc

-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趣味阅读-童年絮味-生命-永葆童心教案-北师大版.doc————————————————————————————————作者:————————————————————————————————日期: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趣味阅读童年絮味生命永葆童心教案北师大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童年絮味》课文内容,了解“我”童年的生活情况。

过程与方法;品味《童年絮味》风趣的语言,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童年絮味》作者童年时物质生活的艰辛与对美好世界的向往,进而更加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

4、概括《生命》中老师所说的道理。

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童年絮味》课文内容,了解“我”童年的生活情况。

2、品味《童年絮味》风趣的语言,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品味《童年絮味》风趣的语言,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童年絮味》作者童年时物质生活的艰辛与对美好世界的向往,进而更加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过程:预学(一)导入示例童年是我们每一个人最幸福的阶段,在童年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值得我们留恋的,我们和童年生活也是无忧无虑的,那我们大家来谈一谈在你的童年生活中令你难忘的事或人。

(学生回答)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我国当代女诗人舒婷她的童年生活是怎么样的?(二)《童年絮味》题解本文是当代女诗人舒婷的富有情趣的一篇叙事散文。

作者通过回忆自己在极度匮乏的物质条件下度过的充满笑声而又略带辛酸的童年时光,抒发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表达了对追求自由与快乐的纯真童心的赞美之情。

同时,也通过与今天的孩子们对比,引起人们的思考。

探究(三)《童年絮味》导读1、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看看作者在文中都写到了童年的哪些事情。

讨论归纳:①童年的玩具只有一个;②多姿多彩的大自然;③初学识字自得意;④自编小辫美极了;⑤家教严历成习惯;⑥左邻右舍关系密;⑦乘凉还有小表妹;⑧夏秋冬季我都爱;⑨如今给儿买雨鞋。

比较探究童年絮味生命教案

比较探究童年絮味生命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比较探究《童年絮味》《生命》(2课时)主备人:翟延峰滕州市界河中学课前预习:1.利用工具书掌握本课生字词(音、形、义)。

2.熟读课文做到不漏字,不错字,不添字。

3.收集伟人童年趣事,认识童年的事平凡却又伟大的特点。

相关课程标准:“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整体把握文章,疏通表层文艺,通过检查达到巩固基础的目的。

2.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对比、体会“以情动人”“以智取胜”的写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真情以待。

珍惜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真善美。

评价任务:中学语文的教学在于文本的微观分析,经典文本的形象是有机统一的,水乳交融,表面没有矛盾。

现在教材的单元组合,就是要寻找矛盾的方法。

对比中发现差异,看出矛盾,从而找到比较深刻的话题。

实现对教材的解读与理解,进一步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学会写作。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自读与感知一.谈话导入:1.童年是人生最美好、最纯真的时光。

拥有一个幸福童年的人无疑是幸运的,同学们请结合我们本单元已学习的文章谈谈自己童年有哪些啼笑皆非的故事。

(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并和同位交流。

)2.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女作家舒婷的童年生活,体会一下她多姿多彩的童年时光。

二.检查预习1.解决字词(音、形、义)。

细糠()鬈()曲叱()责譬()如驯()良调侃()针线qiè()cèng()掉juē()嘴天真无xié()yǒu()黑2.解释词语:雷霆万钧:不可一世:肆无忌惮:如法炮制:3.作者简介:舒婷:沉河: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任务:1.《童年絮味》一文向我们展示了作者的童年生活,都讲了哪些童年往事?其中蕴含怎样的思想感情?2.《生命》一文写了那几个场景?作者认为哪一个场景最富“生命”?3.《童年絮味》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有今夕对比,有自己感受与他人态度的对比,从课文中找出来并分析。

七年级语文上册童年絮味教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童年絮味教案北师大版

童年絮味目标:1、掌握课文中的字词及相关的文学常识。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体验生活中的童真童趣,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一、激趣导入1、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忘的童年,回忆童年趣事,是温馨而甜蜜的,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女作家舒婷的童年生活,体会一下她多姿多彩的童年时光。

《童年絮味》板书课题2、作者简介(课件)二.检查预习1.解决字词(音、形、义)。

鬈()曲叱()责譬()如驯()良调侃()针线qiè() c èng()掉 juē( )嘴天真无xié( ) yǒu()黑2.解释词语:雷霆万钧:不可一世:肆无忌惮: 如法炮制:4、出示学习目标(课件)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合作探究)1、散读课文。

(阅读过程中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都讲了哪些童年往事?3、试着概括一下这一幕幕趣味盎然的童年故事,并给它们加上小标题。

4、作者想我们展示她的童年生活,蕴含着什么思想感情?5、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教师抽学生汇报。

明确:(2)装扮布娃娃、初学识字、自扎小辫、和表妹比唱歌、洗地板、帮妹妹退敌、夏天度假、春天怕梅雨……(3)玩具风波、多彩童年、可爱玩伴、四季感受(4)抒发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表达了追求自由与快乐的纯真童心的赞美之情。

三、重难点探究(一)对比手法的的理解1、本文多处运用对比,有今昔对比,有自己感受与他人态度的对比,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来,分析一下。

2、明确(1)第1段与第3段,鲜明的对比留给人不尽的深思。

(2)第4段与第7段,作者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与现在的孩子生活的单调枯燥形成鲜明的对比。

(3)第11段与第3段,写自己童年没有雨鞋而在梅雨季节的痛苦状况与今天的儿子给他买雨鞋进行“撅嘴跺脚”对比。

(4)第5段,刚识几个字的我读精装英汉大字典的自我陶醉与行人的捂嘴而校;自己梳妆打扮觉得漂亮极了与妈妈等人的“前俯后仰”“差点背过气去”。

这里将自己的感受与旁观者的反应对比,更突出我的稚憨可爱。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童年絮味》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童年絮味》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童年絮味》教学设计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我”童年的生活情况。

2、品味文中风趣的语言,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会作者童年时物质生活的艰辛与对美好世界的向往,进而更加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我”童年的生活情况。

2、品味文中风趣的语言,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1、品味文中风趣的语言,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作者童年时物质生活的艰辛与对美好世界的向往,进而更加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方法】:点拨法【教学用具】:小黑板【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一、导入新课:童年是我们每一个人最幸福的阶段,在童年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值得我们留恋的,我们的童年生活也是无忧无虑的,那我们大家来谈一谈在你的童年生活中令你难忘的事或人。

(学生自由回答)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我国当代女诗人舒婷她的童年生活是怎么样的?板题:童年絮味二、作者简介:舒婷:原名龚佩瑜,福建泉州人,1952年生。

主要著作:《舒婷顾城抒情诗选》、《致橡树》、散文集《心烟》。

舒婷崛起于70年代末中国的诗坛,她和同代人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辈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

他们用朦胧诗表达了一代人对国家命运的反思,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审慎思索和批判。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合作探究)1、散读课文。

(阅读过程中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讲明理由)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都讲了哪些童年往事?3、试着概括一下这一幕幕趣味盎然的童年故事,并给它们加上小标题。

4、作者想我们展示她的童年生活,蕴含着什么思想感情?5、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教师抽学生汇报。

明确:1、装扮布娃娃、初学识字、自扎小辫、和表妹比唱歌、洗地板、帮妹妹退敌、夏天度假、春天怕梅雨……2、玩具风波、多彩童年、可爱玩伴、四季感受3、抒发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表达了追求自由与快乐的纯真童心的赞美之情。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童年絮味生命练习北师大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童年絮味生命练习北师大版

童年絮味生命【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

请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田埂()戏谑( )眯眼() 山坳()蹒跚()()积攒( ) 颤悠悠( )2. 下面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田梗积攒大言不惭 B. 戏谑蹒跚死讫白赖C。

慈祥跌跤贼眉贼眼 D. 害臊步履前仰后合3.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1)她又戏谑地说。

(2)我大言不惭地说:“我要备嫁妆哩!”4. 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二姨贼眉贼眼地笑了,还向围在我周围的姑娘婆姨们眯了眯她那双不大的眼睛.(2)那些皱纹给他的脸上增添了许多慈祥的笑意。

5。

请你分析下面这句话的含义.这担子就是我的家,走到哪哒,就歇在哪哒!二、整体感悟1. 本文作者是当代著名女作家_________________。

2。

课文开头部分写了农村姑娘拣麦穗时的梦,它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三、课文精彩语段阅读题在农村长大的姑娘,谁不熟悉拣麦穗的事呢?我要说的,却是几十年前拣麦穗的那段往事.月残星疏的清晨,挎着一个空荡荡的篮子,顺着田埂上的小路走去拣麦穗的时候,她想的是什么呢?在那夜雾腾起的黄昏,趟着沾着露水的青草,挎着装满麦穗的篮子,走回破旧的窖洞的时候,她想的是什么呢?唉,她能想什么呢!假如你没有在那种日子里生活过,永远不能想象,从这一粒粒丢在地里的麦穗上,会生出什么样的幻想。

她拼命地拣呐,拣呐,一个收麦子的季节,能拣上一斗。

她把这麦子换来的钱积攒起来,等到赶集的时候,扯上花布,买上花线,然后,她剪呀,缝呀,绣呀……也不见她穿,也不见她戴。

谁也没和谁合计过,谁也没找谁商量过,可是等到出嫁的那一天,她们全会把这些东西,装进新嫁娘的包裹里去。

1。

文中画线处作者一连三问,有什么作用?2。

请你画出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并分析这些句子有什么作用。

3. 作者说“假如你没有在那种日子里生活过,永远不能想象,从这一粒粒丢在地里的麦穗上,会生出什么样的幻想.”读过课文之后,能想象出姑娘们从麦穗上生出什么样的幻想吗?四、课外阅读(一)荷包蛋一天早晨,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

北师大版语文七上第一单元《生命》word优秀教案

北师大版语文七上第一单元《生命》word优秀教案

生命沉河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字词,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2、体会作者情感,品味散文语言的优美;3、理解作者对人间感情的赞美,学习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真诚以待。

教学重点:掌握文中字词,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情感,品味散文语言的优美。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人间感情的赞美,学习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真诚以待。

教学器材:多媒体教学方法:朗读感知法、点拨法学法指导: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一片新的文章,叫《生命》。

(板书课题:生命)现在请看看课文标题《生命》,似乎这个词儿在我们的脑海里是相当熟悉的。

那么,你能告诉我你是怎么理解这个词的吗?【预设】引导3-5个学生二、作者介绍沉河,1967年生,当代作家,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在细草间》思索和批判。

三、自读课文,自我感知(自读时放出声音去读)1、你能说说你从文中搜索到哪些信息吗?【预设】(什么地方,哪些人,发生了哪些事,感受)2-3人2、读完课文后,你能说说这篇文章作者到底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预设】2-3人四、生字新词学习天真无邪如法炮(páo)制牢骚(láo sāo)调侃(师生一起在课本中圈画,先试读、解释,后学生边读边划)五、文章整体感知1、文中有哪些情节让你感受到了生命?(学生先找,后交流、讨论,再展示)【预设】小学孩子们在操场上玩;我班学生读书的情景;我们校的草场、树、太阳;操场上幼儿园的孩子的顽皮。

(板书:生命现象)2、看到这些场景,作者被生命感动,请从文中找出表达作者对生命感悟的语句。

(板书:对生命的感悟)【预设】(1)、“生命这个最可爱的词,多么自由啊,不肯受压制。

”追问:文中有对自由的追求,有有对压制的描写,看看它们在文中的那个位置。

教室里学生们的自习---(大致一个姿势坐着,朗读的声音与语调也大致是一样的)(板书:呆板,枯燥)小学生们的活动---(大脑里一片轻松,竟舍不得回到教室) (板书:生命的表征)幼儿园孩子的行为---(板书:生命的实质)(2)“生命,生命。

《童年絮味》《生命》教案及练习_教案教学设计

《童年絮味》《生命》教案及练习_教案教学设计

《童年絮味》《生命》教案及练习二.重点、难点:《童年絮味》1.知识与能力:(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复习有关作者的常识。

(2)了解课文的叙事线索。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的写法。

(4)培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分析阿长这一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

(2)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分析文章先抑后扬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作者缅怀与思念长**的思想感情。

(2)学习鲁迅从小养成喜爱读书的良好习惯。

(3)感受长**的人品美。

《生命》1.知识与能力:(1)掌握文中的生字词,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2)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2.过程与方法:(1)体会作者舒缓从容而略带伤感的语调中所蕴含的感情。

(2)品味作者在对话描写,行为细节描写及含义丰富的语句中流露出淡淡伤感的散文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对人间纯感情的赞美,学习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真情以待。

[新课讲解]《童年絮味》一、课文导读(一)文题理解:文题表明本文的写作内容是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二)作家作品与时代背景: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于福建石码镇,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

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

1980年到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

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

(三)谋篇立意与层次结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有一颗敏锐易感的心,童年的一切记忆都会深深留在心中。

作者回忆了一幕幕趣味盎然的童年故事,向我们展现了她的童年生活,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课文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2段):写童年的玩具风波。

第二部分(第3—6段):写多彩充实的童年生活。

第三部分(第7—9段):写童年的伙伴。

第四部分(第10—13段):写童年的四季生活。

(四)写作特点与写作借鉴1.技法应用:善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特点。

《童年絮味》《生命》练习题及答案

《童年絮味》《生命》练习题及答案

《童年絮味》《生命》习题及答案第一课时预习反馈: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调侃()相偕()譬如()绰号()差错()炮制()二、《童年絮味》的作者是,“”诗派代表人物之一,主要作品有:《》、《》等。

《生命》的作者是,当代作家。

三、改正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心旷神奕随心所遇肆无忌掸如法泡制噘嘴跺脚鬼叫狼豪四、解释下列画横线词含义:1、那几天妹妹畏畏缩缩小老鼠一样,我脸上自然是雷霆万钧。

雷霆万钧:2、我的小儿子常把无数玩具与图书弃之一地,百无聊赖的将自己倒置在沙发上。

百无聊赖:3、大约认识十来个字,我就不可一世起来。

雷霆万钧:比喻威力极大。

不可一世:4、非但生意收了十几年,家当也告竭。

告竭:五、根据课文内容用恰当的动词填空。

那时节房子少,荒地多,____蝴蝶____蜻蜓,____蚯蚓____鱼,喇叭花心有蜜汁可____,桑树上可以____到紫红的桑椹,甚至____防空洞。

感知探究:六、《童年絮语》中的小女孩把自己打扮成“小妖精”,你怎么看待她的这一行为?七、《生命》一文中“看着那儿的草由绿到黄,又由黄到绿;也看着太阳由低到高,又由高到低。

”一句是在写看风景,还是写心情?八、概括《生命》中“老师”所说的道理。

第二课时感知探究:一、阅读下列文段,回答11-15题。

跟我外婆上扫盲班没几天,大约认得十来个字,我就不可一世起来。

不理睬邻居小伙伴的叫唤,怀抱舅舅的一本精装英汉大字典,坐在大门铁栏内,唱歌般大声读书。

过往行人不禁驻足,讶然侧耳,等听清这位“小神童”读来读去都是这几个字:“上下左右多少……”皆捂嘴走开。

这时我还未上学,却已不满足妈妈给扎的两条小辫,自己对镜梳妆,一下子编了六条小辫子,扎上各色花布条,左顾右盼美极了。

我大姨妈及妈妈相偕下班回家,看见一个小妖精在大门口跳橡皮筋,满头万国旗飞舞,先是前俯后仰,及看清是我,差点背过气去。

据说外祖父生意亨通时,家中有四个丫头,但妈妈每天早上仍要扫地后才能上学,若扫得不干净,即便走出大门仍要被外婆厉叱回来返工。

七年级上册语文《童年絮味》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童年絮味》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童年絮味》教案.docx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珍视,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3. 修辞手法的识别与运用。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深层含义,体会作者情感。

2. 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人物描写。

3. 利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通过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查找工具书或与同学讨论,解决生字词问题。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并让学生进行实际运用。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体会其表达效果。

(3)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

4. 小组合作:(1)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人物描写。

(2)每组选取一个修辞手法或人物描写,进行展示和分享。

5. 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受。

6. 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加强语音语调的掌握。

(2)选择一个生字词,进行造句练习。

(3)根据课文内容,写一段话,描述自己童年的趣事。

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

七年级上册语文《童年絮味》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童年絮味》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童年絮味》教案.docx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增强语感。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的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仿写课文中的精彩片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2)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尊敬师长,关爱他人。

(3)学会正确面对困难与挫折,培养坚强的意志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生字词,增强语感。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的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深刻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2)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仿写课文中的精彩片段。

三、教学方法1. 引导启发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 情景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者的情感。

4. 写作指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

(2)学生齐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标出生字词。

(2)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

3. 课堂讲解:(1)教师分析课文结构,讲解作者的表达技巧。

(2)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4.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解答课文中的疑惑。

(2)各组选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怀念。

(2)学生分享自己的童年趣事,感受成长的快乐。

6. 仿写练习:(1)教师给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仿写。

(2)学生现场写作,教师点评并指导。

7.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语文《童年絮味》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童年絮味》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童年絮味》教案.docx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童年絮味》。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领会作者通过对童年生活的回忆,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感慨。

(3)学会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生活经历中提炼有益的启示,培养观察、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增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童年絮味》。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领会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2)从生活经历中提炼有益的启示。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者的情感。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表达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童年絮味》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2)激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教师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5. 情感体验:(1)学生分享自己的童年故事,感受童年的美好。

(2)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经历中提炼有益的启示。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课文《童年絮味》。

2. 写一篇关于自己童年生活的作文,分享自己的童年故事和感悟。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童年絮味》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童年絮味》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童年絮味》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童年絮味》的内容和主旨。

2.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审美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5.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童年絮味》是自然散文,这篇散文运用了许多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童年的美好场景。

同时,这篇散文也传达了作者对童年的留恋和怀念。

1.散文特点1.以记叙文体裁进行创作。

2.大量运用描写手法,如景物描写、人物描写等。

3.散文内容生动、形象,能够给读者带来强烈的感受。

4.散文流畅自然、语言简洁明了。

2.教学重点1.教学生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抓住散文的主旨。

2.让学生理解动词、形容词、副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教学难点1.教学生如何理解散文中充满感情的描写。

2.教学生如何通过描写还原更多的情境。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1.导入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展示自然风光和情感画面。

2.讲解散文内容和修辞手法1.分段讲解散文内容,理解作者的主旨。

2.分析散文中的修辞手法,如形容词、动词、副词等,让同学们理解这些手法的运用方法。

3.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散文中的细节描写,理解作者的感受和情感表达。

4.模仿写作以小组为单位,分析其他散文的写作特点,将这些特点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5.朗读与评选让学生朗读自己的文章,大家共同评选最好的作品,并提供改进意见。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朗读和评选,分析学生在表达和理解方面的能力情况。

同时,也要通过平时的作业和课堂情况来进行评价,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五、作业1.阅读其他自然散文,了解不同的修辞手法。

2.仿写一篇自然散文,体现对写作技巧和思考的理解和运用。

以上可作为七年级上《童年絮味》的教案参考,希望对身处教育岗位的老师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语文《童年絮味》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童年絮味》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童年琐事》教案.docx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童年琐事》。

(2)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怀念之情。

(2)培养学生对亲人和家庭的感恩之情。

二、教学重点2.1 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2.2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3.1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的运用。

3.2 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

四、教学方法4.1 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4.2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3 采用情景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深入理解课文。

五、教学步骤5.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通过展示童年相关图片,引起学生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童年的意义和价值。

5.2 自主学习,理解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提问,教师解答疑问。

5.3 小组合作,分析课文(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各小组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5.4 情景教学,深入理解(1)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深入理解课文。

(2)学生表演课文情节,增强体验感。

5.5 课堂小结,总结收获(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和教学重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受。

5.6 作业布置,巩固提高(1)要求学生正确书写和运用生字词。

(2)要求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

六、教学评估6.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评估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程度。

6.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情况和合作能力,评估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6.3 表演评价: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评估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七、教学反思7.1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北师大版语文七上《童年絮味》word教案

北师大版语文七上《童年絮味》word教案

《童年絮味》导学案课型:新授执笔:金慧【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我”童年的生活情况。

2、品味文中风趣幽默、生动形象的语言。

3、体会作者童年时物质生活的艰辛与对美好世界的向往。

【学习重点】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我”童年的生活情况。

2、品味文中生动、风趣的语言,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体验生活中的童真童趣,用文字表达出来【学法指导】本单元主题是童年梦痕,但没有一篇内容和写法相同。

学习本文首先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理清作者写了童年的哪些事情;其次品读语言,抓住一词一句弄清字面意思,联系该句及该段的环境推敲品味含义及感情色彩。

体会作者童年时物质生活的艰辛与对美好世界的向往,进而更加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

最后写一写自己的童年趣事。

【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1、走近舒婷自查资料或网上搜索关于作家舒婷的资料,把你认为重要的信息写在下面。

2、预习字词(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鬈.曲针线箧.细糠.湿漉漉.掴.巴掌粘.蜻蜓啜.相偕.譬.如撮.蹭.驯.良黝.黑噙.着泪被褥.时髦.撅.嘴(2)联系语境解释词语①我只好用铅笔、钢笔、彩笔为它整容,随心所欲....描绘鬈曲的睫毛、整齐的刘海、鲜红的樱桃小冠。

②那几天妹妹畏畏缩缩小老鼠一样,我脸上自然是雷霆万钧....。

③我的小儿子时常把无数玩具与图书弃之一地,百无聊赖....地将自己倒置在沙发上,头朝下问:“妈妈我今天干什么?”④跟我外婆上扫盲班没几天,大约认得十来个字,我就不可一世....起来。

⑤犹如现在抄稿子,若有涂改必撕去重来,抄毕,如同几十年前一样,在自家的劳动成果前心旷神怡....。

⑥她后来考进一家文工团,在真正的舞台上颇出风头,想必与当年肆无忌惮....地拔嗓子有关。

3、感知课文请大家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看看作者写了童年的哪些事情?自己试着概括一下。

二、探究活动1、哪件事你读来觉得最有趣?划出自己喜欢的词句,和同学交流交流。

2、你能读出喜欢之处的味道来吗?读一读。

北师大版语文七上第一单元《童年絮味》word教案

北师大版语文七上第一单元《童年絮味》word教案

童年絮味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童年絮味》课文内容,了解“我”童年的生活情况。

过程与方法;品味《童年絮味》风趣的语言,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童年絮味》作者童年时物质生活的艰辛与对美好世界的向往,进而更加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

4、概括《生命》中老师所说的道理。

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童年絮味》课文内容,了解“我”童年的生活情况。

2、品味《童年絮味》风趣的语言,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品味《童年絮味》风趣的语言,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童年絮味》作者童年时物质生活的艰辛与对美好世界的向往,进而更加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过程:预学(一)导入示例童年是我们每一个人最幸福的阶段,在童年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值得我们留恋的,我们和童年生活也是无忧无虑的,那我们大家来谈一谈在你的童年生活中令你难忘的事或人。

(学生回答)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我国当代女诗人舒婷她的童年生活是怎么样的?(二)《童年絮味》题解本文是当代女诗人舒婷的富有情趣的一篇叙事散文。

作者通过回忆自己在极度匮乏的物质条件下度过的充满笑声而又略带辛酸的童年时光,抒发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表达了对追求自由与快乐的纯真童心的赞美之情。

同时,也通过与今天的孩子们对比,引起人们的思考。

探究(三)《童年絮味》导读1、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看看作者在文中都写到了童年的哪些事情。

讨论归纳:①童年的玩具只有一个;②多姿多彩的大自然;③初学识字自得意;④自编小辫美极了;⑤家教严历成习惯;⑥左邻右舍关系密;⑦乘凉还有小表妹;⑧夏秋冬季我都爱;⑨如今给儿买雨鞋。

精导2、重点难点解读。

(1)作者的童年生活和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作者生活的时代是我们国家经济落后,物质条件差,那时的孩子们少玩具生活较苦。

但他们却同样的热爱生活,追求快乐,以艰苦的环境里照样玩得丰富多彩。

他们跟大自然亲密接触,他们从不缺玩伴他们可以享受漫长的暑假,健康成长。

初中语文(北师大版)七年级-_童年絮味_教学设计_教案

初中语文(北师大版)七年级-_童年絮味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教者对此的解读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阅读和表达的综合素养,重在培养学生语感,利用小组学习模式,尽力实现生活和语文的有机融合。

本课三维学习目标具体是:1.知识和能力目标:积累并赏析文中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神态、心情、动作等的词句。

2.过程和方法目标:快速默读,通过拟写小标题理清文章脉络;倾情朗读,通过重音、停顿、语气、语调的变化读出童真、童趣,品味风趣、诙谐的语言。

(重点、难点)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回味自己的童年,永葆童心,分享触动心灵的体验和共鸣。

2. 教学重点/难点快速默读,通过拟写小标题理清文章脉络;倾情朗读,通过重音、停顿、语气、语调的变化读出童真、童趣,品味风趣、诙谐的语言。

3.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导学案,计时器4. 标签教学过程目标导学1、谈谈“我的童年”。

抢答老师那个年代的人“那些年做过的事”。

2、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的童年。

自主发言,说自己的童年经历,让其指名就“说的内容”作评价。

3、明确课题。

存疑:课题能否换成“童年趣味”?简介作者。

思考“絮味”的意思。

圈划、摘录文学常识。

4、分发导学案。

出示学习目标,板书目标关键词,简要解读目标。

浏览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

圈划目标关键词。

自学自研1、巡查学情。

记录学习情况,个别答疑和指导。

快速默读全文,拟写小标题。

写下疑难,积累好词佳句。

2、巡查学情。

发现朗读典型,及时肯定;关注学困生表现,具体指导。

起立朗读精彩句段,设法读出童真童趣。

3、小结“自学自研”情况,以组为单位评分。

聆听学情反馈,检查自学自研效果。

交流展示1、范读第一自然段:读出重音词,变化语速,增加肢体动作,夸大表情幅度。

听:标记重音词和长句子的停顿,感受作者倾注在词句中的情感变化,评价范读效果。

2、组织组内交流:以共同体为单位,一人读,其他人评。

七年级语文上册童年絮味教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童年絮味教案北师大版

童年絮味目标:1、掌握课文中的字词及相关的文学常识。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体验生活中的童真童趣,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一、激趣导入1、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忘的童年,回忆童年趣事,是温馨而甜蜜的,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女作家舒婷的童年生活,体会一下她多姿多彩的童年时光。

《童年絮味》板书课题2、作者简介(课件)二.检查预习1.解决字词(音、形、义)。

鬈()曲叱()责譬()如驯()良调侃()针线qiè() c èng()掉 juē( )嘴天真无xié( ) yǒu()黑2.解释词语:雷霆万钧:不可一世:肆无忌惮: 如法炮制:4、出示学习目标(课件)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合作探究)1、散读课文。

(阅读过程中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都讲了哪些童年往事?3、试着概括一下这一幕幕趣味盎然的童年故事,并给它们加上小标题。

4、作者想我们展示她的童年生活,蕴含着什么思想感情?5、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教师抽学生汇报。

明确:(2)装扮布娃娃、初学识字、自扎小辫、和表妹比唱歌、洗地板、帮妹妹退敌、夏天度假、春天怕梅雨……(3)玩具风波、多彩童年、可爱玩伴、四季感受(4)抒发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表达了追求自由与快乐的纯真童心的赞美之情。

三、重难点探究(一)对比手法的的理解1、本文多处运用对比,有今昔对比,有自己感受与他人态度的对比,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来,分析一下。

2、明确(1)第1段与第3段,鲜明的对比留给人不尽的深思。

(2)第4段与第7段,作者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与现在的孩子生活的单调枯燥形成鲜明的对比。

(3)第11段与第3段,写自己童年没有雨鞋而在梅雨季节的痛苦状况与今天的儿子给他买雨鞋进行“撅嘴跺脚”对比。

(4)第5段,刚识几个字的我读精装英汉大字典的自我陶醉与行人的捂嘴而校;自己梳妆打扮觉得漂亮极了与妈妈等人的“前俯后仰”“差点背过气去”。

这里将自己的感受与旁观者的反应对比,更突出我的稚憨可爱。

2017北师大版七上童年絮味word教案

2017北师大版七上童年絮味word教案

《童年絮味》教案知识目标:一、掌握课文中的字词及相关的文学常识。

二、有情感的朗诵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一、体会作者包含的思想情感。

二、体会本文风趣幽默、生动形象的语言。

情感目标:体验生活中的童真童趣,激发学生对生活的酷爱。

教学重难点:(同能力目标)学习假想:课文是作者多自己童年旧事的追思,有无穷的孩童生活趣味,针对这一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讨欲望,由粗到细,有整体到局部,从故事内容、主题到写作手法、语言特色进行感知、感受、感悟,让学生勾起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从而达到情感升华。

教学用具:电视机、多媒体教学方式:小组合作探讨教学进程:一激趣导入1 课件展示童年情景2 引入课文,板书课题3 出示学习目标(课件)4 作者简介(课件)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合作探讨)一、散读课文。

(阅读进程中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二、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都讲了哪些童年旧事?3、试着归纳一下这一幕幕趣味盎然的童年故事,并给它们加上小题目。

4、作者想咱们展示她的童年生活,包含着什么思想情感?五、小组合作探讨完成,教师抽学生汇报。

明确:(2)装扮布娃娃、初学识字、自扎小辫、和表妹比唱歌、洗地板、帮妹妹退敌、夏天度假、春天怕梅雨……(3)玩具风波、多彩童年、可爱玩伴、四季感受(4)抒发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表达了追求自由与快乐的纯真童心的赞美之情。

三、重难点探讨(一)对比手法的的理解一、本文多处运用对比,有今昔对比,有自己感受与他人态度的对比,请同窗们从课文中找出来,分析一下。

二、明确(1)第1段与第3段,鲜明的对比留给人不尽的沉思。

(2)第4段与第7段,作者童年生活的丰硕多彩与此刻的孩子生活的单调枯燥形成鲜明的对比。

(3)第11段与第3段,写自己童年没有雨鞋而在梅雨季节的痛苦状况与今天的儿子给他买雨鞋进行“撅嘴跺脚”对比。

(4)第5段,刚识几个字的我读精装英汉大字典的自我陶醉与行人的捂嘴而校;自己打扮打扮感觉漂亮极了与妈妈等人的“前俯后仰”“差点背过气去”。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童年絮味 生命《童年絮味》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童年絮味 生命《童年絮味》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合作探究
1、散读课文。(阅读过程中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讲明理由)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都讲了哪些童年往事?
【明确】装扮布娃娃、初学识字、自扎小辫、和表妹比唱歌、洗地板、帮妹妹退敌、夏天度假、春天怕梅雨……
3、试着概括一下这一幕幕趣味盎然的童年故事,并给它们加上小标题。
【明确】玩具风波、多彩童年、可爱玩伴、四季感受
(二)幽默生动的语言
1、本文语调诙谐,真切地写出了童年心情,充满童趣,请从文中找出来。
2、结合课本38页练习分析。
五、思路拓展:
作者的童年生活和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点拨】作者生活的时代是我们国家经济落后,物质条件差,那时的孩子们生活较苦,但他们却同样的热爱生活,追求快乐,在以艰苦的环境里照样玩得丰富多彩。
2、第4段与第7段,作者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与现在的孩子生活的单调枯燥形成鲜明的对比。
3、第11段与第13段,写自己童年没有雨鞋而在梅雨季节的痛苦状况与今天的儿子给他买雨鞋进行“撅嘴跺脚”对比。
4、第5段,刚识几个字的我读精装英汉大字典的自我陶醉与行人的捂嘴而笑;自己梳妆打扮觉得漂亮极了与妈妈等人的“前俯后仰”“差点背过气去”。这里将自己的感受与旁观者的反应对比,更突出我的稚憨可爱。
(一)玩耍的乐趣
(二)自豪的往事
(三)可爱的玩伴
(四)四季的感受
4、作者向我们展示她的童年生活,蕴含着什么思想感情?
【明确】抒发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表达了追求自由与快乐的纯真童心的赞美之情。
四、重难点探究
(一)对比手法的的理解
本文多处运用对比,有今昔对比,有自己感受与他人态度的对比,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来,分析一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童年絮味》、《生命》、单元复习导航二. 重点、难点:《童年絮味》1. 知识与能力:(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复习有关作者的常识。

(2)了解课文的叙事线索。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的写法。

(4)培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分析阿长这一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

(2)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分析文章先抑后扬的写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作者缅怀与思念长妈妈的思想感情。

(2)学习鲁迅从小养成喜爱读书的良好习惯。

(3)感受长妈妈的人品美。

《生命》1. 知识与能力:(1)掌握文中的生字词,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2)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2. 过程与方法:(1)体会作者舒缓从容而略带伤感的语调中所蕴含的感情。

(2)品味作者在对话描写,行为细节描写及含义丰富的语句中流露出淡淡伤感的散文语言。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对人间纯感情的赞美,学习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真情以待。

[新课讲解]《童年絮味》一、课文导读(一)文题理解:文题表明本文的写作内容是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二)作家作品与时代背景: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于福建石码镇,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1969年下乡插队,197 2年返城当工人。

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

1980年到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

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

(三)谋篇立意与层次结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有一颗敏锐易感的心,童年的一切记忆都会深深留在心中。

作者回忆了一幕幕趣味盎然的童年故事,向我们展现了她的童年生活,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课文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2段):写童年的玩具风波。

第二部分(第3—6段):写多彩充实的童年生活。

第三部分(第7—9段):写童年的伙伴。

第四部分(第10—13段):写童年的四季生活。

(四)写作特点与写作借鉴1. 技法应用:善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特点。

如“我的小儿子时常把无数玩具与图书弃之一地,百无聊赖地将自己倒置在沙发上,头朝下问……”其中“弃之一地”、“倒置”、“头朝下”这些细节,活脱脱地写出小儿子孤独寂聊的形象。

2. 语言欣赏:语言风趣幽默,生动形象,充满童真童趣。

如“那几天妹妹畏畏缩缩小老鼠一样,我脸上自然是雷霆万钧。

”夸张而又形象地写出此时姐妹俩的情态,读来如在眼前,令人忍俊不禁。

3. 写作借鉴:巧用类比,引发共鸣。

如作者写自己在等待梅雨季节到来时的焦灼心情时,运用了小时犯了错等妈妈发火时的情景进行类比,很自然地引发读者的共鸣,令人真切地感受到作者此时的焦虑不安。

二、重难点句子和段落解惑(一)重难点句子1. 那几天妹妹畏畏缩缩小老鼠一样,我脸上自然是雷霆万钧。

这句话诙谐有趣,“畏畏缩缩小老鼠一样”“雷霆万钧”夸张而形象地写出了姐妹俩的情态。

2. 我大姨妈及妈妈相偕下班回家,看见一个小妖精在大门口跳皮筋,满头万国旗飞舞,先是前俯后仰,及看清是我,差点背过气去。

“小妖精”“万国旗飞舞”都是比喻,形象地写出“我”打扮的离奇,表现出了孩子的单纯可爱。

(二)重点段落诠释课文第7自然段诠释:这一段文字通过今昔对比,突出了“我”的童年时代人与人之间亲密、融洽的关系。

“我”童年时“玩伴很多”,小孩子在各家“随意走动”,在这种密切联系、和谐相处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必然会养成合作、团结、友爱的品质。

而现在的孩子却“被封锁在各个单元里苦读书”,其长大成人后的人格缺陷是不言而喻的。

文段中的“不似现在”“那时”,表现出作者对当时那种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的怀念,对如今淡漠的人际关系的失望与伤感。

《生命》一、课文导读(一)文题理解:文题表明本文是作者对“生命”的理解与感悟。

(二)作家作品与时代背景:作者沉河,当代作家。

本文选自《2002年中国散文精选》。

(三)谋篇立意与层次结构:作者从学校操场看到幼儿园的孩子无拘无束、自由活动的情景,引发了对生命的思考,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热爱之情。

课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写小学操场上小学生活动的景象。

第二部分(第2段):写学校操场上幼儿园小孩自由无拘的活动情景。

(四)写作特点与写作借鉴1. 技法应用:用精当的议论表明自己的观点。

如作者用“生命,生命,就是活着,做自己的事”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2. 语言欣赏:平实朴素的语言,不露痕迹地表达了作者的感受。

如“说是足球场,其实不让踢足球,也不让随意活动,”连用两个“不让”,表达了作者的一种压抑感。

3. 写作借鉴:叙事有条理,层次清楚。

如作者在叙述小孩子爬铁桩的一段话,用了“先是”、“然后”、“后来”、“最后”等表示时间转换的词语,将这一情景交代得清清楚楚。

二、重难点句子和段落诠释(一)重难点句子1. 看着那儿的草由绿到黄,又由黄到绿;也看着太阳由低到高又由高到低。

解析:这一段是作者对操场景色的描写。

操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单调地重复着相同的景色,虽然景色很美,但缺少了活力与个性,流露出作者由此而产生的落寞感。

2. 多么自由啊,不肯受压制。

看到小孩子无拘无束的活动,作者不由自主地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由此作者认识到生命可贵的本质。

(二)重点段落诠释课文第3自然段诠释:这一段阐述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生命,生命,就是活着,做自己的事”。

生命的本质是自由,有自己的思想、独立的人性,这也是一个生命体的权力。

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会以一种无比崇敬的心情去对待生命——自己和他人的。

作者写对学生、对同事态度的转变,表现出他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复习思路导航1. 要通过朗读品味文章内涵。

本周几篇文章都融注了作者对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美好情感的认识,都需要借助朗读去好好品味。

复习时要放声朗读,把作品的感情表达出来,不但要动口,更要动脑动情。

2. 复习本周要善于从平常语言中领悟其内涵,探究其中的“微言大义”。

阅读时首先应学会抓住一词一句弄清字画意思,推敲感悟多层含义及感情色彩;其次,我们还联系该句及该段的环境去分析,甚至还要联系全文的思想感情去推敲品味。

3. 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在复习时遇到的问题不能跳过。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 请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田埂()戏谑()眯眼()山坳()蹒跚()()积攒()颤悠悠()2. 下面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田梗积攒大言不惭B. 戏谑蹒跚死讫白赖C. 慈祥跌跤贼眉贼眼D. 害臊步履前仰后合3.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她又戏谑地说。

(2)我大言不惭地说:“我要备嫁妆哩!”4. 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二姨贼眉贼眼地笑了,还向围在我周围的姑娘婆姨们眯了眯她那双不大的眼睛。

(2)那些皱纹给他的脸上增添了许多慈祥的笑意。

5. 请你分析下面这句话的含义。

这担子就是我的家,走到哪哒,就歇在哪哒!二、整体感悟1. 本文作者是当代著名女作家_________________。

2. 课文开头部分写了农村姑娘拣麦穗时的梦,它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三、课文精彩语段阅读题在农村长大的姑娘,谁不熟悉拣麦穗的事呢?我要说的,却是几十年前拣麦穗的那段往事。

月残星疏的清晨,挎着一个空荡荡的篮子,顺着田埂上的小路走去拣麦穗的时候,她想的是什么呢?在那夜雾腾起的黄昏,趟着沾着露水的青草,挎着装满麦穗的篮子,走回破旧的窖洞的时候,她想的是什么呢?唉,她能想什么呢!假如你没有在那种日子里生活过,永远不能想象,从这一粒粒丢在地里的麦穗上,会生出什么样的幻想。

她拼命地拣呐,拣呐,一个收麦子的季节,能拣上一斗。

她把这麦子换来的钱积攒起来,等到赶集的时候,扯上花布,买上花线,然后,她剪呀,缝呀,绣呀……也不见她穿,也不见她戴。

谁也没和谁合计过,谁也没找谁商量过,可是等到出嫁的那一天,她们全会把这些东西,装进新嫁娘的包裹里去。

1. 文中画线处作者一连三问,有什么作用?2. 请你画出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并分析这些句子有什么作用。

3. 作者说“假如你没有在那种日子里生活过,永远不能想象,从这一粒粒丢在地里的麦穗上,会生出什么样的幻想。

”读过课文之后,能想象出姑娘们从麦穗上生出什么样的幻想吗?四、课外阅读(一)荷包蛋一天早晨,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

端上桌,父亲问儿子:“吃哪碗?”“有蛋的那碗!”儿子指着卧蛋的那碗。

“让爸爸吃那碗有蛋的吧!”父亲说,“孔融七岁能让梨,你十岁啦,该让蛋吧!”“孔融是孔融,我是我——不让!”儿子态度坚决。

“真不让?”“真不让!”儿子一口就把蛋咬了一半。

“别后悔?”“不后悔!”儿子又一口,把蛋吞了下去。

待儿子吃完,父亲开始吃。

当然父亲碗里藏了两个荷包蛋,儿子看得分明。

“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戒儿子。

儿子显出一脸得无奈。

第二次,那是个星期天的上午,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

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

端上桌,问儿子:“吃哪碗?”“孔融让梨,我让蛋!”儿子笑着端起了无蛋的那碗。

“不后悔?”“不后悔!”儿子说得坚决。

儿子吃到底,也不见一个蛋。

父亲的碗里,上卧一个蛋,下藏一个蛋,儿子看得分明。

“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

第三次,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还是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

父亲问儿子:“吃哪碗?”“孔融让梨,儿子让面——爸爸您是大人,您先吃!”儿子手一挥做“绅士”状。

“那就不客气啦!”父亲端过上面卧蛋的那碗,儿子也发现了自己碗里面也卧着荷包蛋。

“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

1. 括出小说3个情节的共同点,然后填空。

做面——()——()——总结2. 父亲说“孔融七岁能让梨,你十岁啦,该让蛋吧”的意图是什么?3. 父亲3次总结性的语言之间有着递进关系,文中能显示这种递进关系的词语依次是、、,这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之情。

4. 文中最能揭示主旨的句子是。

5. 请就文中父亲教育儿子的方法谈谈你的看法。

(二)大鱼和小鱼小鱼问大鱼道:“妈妈,我的朋友告诉我,钓饵上的东西是最美的,可就是有一点儿危险。

要怎样才能尝到这种美味而又保证安全?”“我的孩子,”大鱼说,“这两者是不能并存的,最安全的办法就是绝对不去吃它。

”“可它们说,那是最便宜的,因为它不付任何代价。

”小鱼说。

“这可完全错了,”大鱼说,“最便宜的很可能恰好是最宝贵的,因为它希图别人付的代价是整个的生命。

你知道吗,它的里面裹着一只钓钩?”“要判断里面有没有钓钩,必须掌握什么样的原则呢?”小鱼又问。

“那原则其实你都说了。

”大鱼说,“一种东西,味道最美,又最便宜似乎不用付出任何代价,钓钩很可能就藏在里面。

”6. 这是一篇寓言,它构思的突出特点是通过展开情节内容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