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动画与外国动画对比
浅谈动画:中国动画与外国动画的比较
![浅谈动画:中国动画与外国动画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5654376c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32.png)
对中国动画文化的启示
文化传承与创新
外国动画在传承本国文化的同时,不断 创新和发展。中国动画应注重文化传承 与创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 融入现代元素,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动 画作品。
VS
总结词
中外动画在故事创作上各具特色,中国更注重传统文化的融入。
详细描述
中国动画在故事创作上常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讲述富有民族特色的传说和历史故 事。而外国动画则更倾向于创作具有新颖创意和现代感的剧情,涉及题材广泛。
文化层面的比较
总结词
中外动画在文化内涵方面各有千秋,反映了各自的民族特色。
详细描述
中国动画往往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弘扬中华美德和价值观。而外国动画则更多地展现其民族文化和传统,形 成独特的地域特色。这种文化差异使得中外动画在全球市场上各具吸引力。
国际视野与多元文化融合
外国动画具有国际视野,能够融合不同文 化元素。中国动画可以借鉴这种多元文化 融合的方式,拓宽创作思路,让作品更具 国际竞争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传承民族精神
中国动画注重传承民族精神,弘扬爱 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观,如《熊出 没》系列中的环保主题和反贪腐情节 。
独特的美术风格
鲜明的色彩运用
中国动画在色彩运用上注重鲜明 、对比度高的特点,如《大闹天 宫》中的丰富色彩和《黑猫警长 》中的警匪元素。
丰富的画面表现力
中国动画在画面表现力上注重细 节和情感表达,如《猪八戒吃西 瓜》中的幽默诙谐和《葫芦兄弟 》中的情感渲染。
04
中国动画的未来发展
技术的创新与提升
3D技术
国产动漫电影与国际动画
![国产动漫电影与国际动画](https://img.taocdn.com/s3/m/8c926130453610661ed9f4ca.png)
国产动漫电影与国际动画电影优劣势比较导 语随着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动漫电影也水涨船高。
在经历了一个阶段的潜伏与发展之后,中国的动漫电影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在人们眼前,吸引了大批的观众。
动漫电影的发展有了新的趋势,但是中国国内的动漫电影与国外的动漫电影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这种差距产生了国产动漫电影与国际动画电影优劣势的对比。
本文基于国内受众的视角,对国产动漫电影与国际动画电影优劣势进行了分析,对比找出国内动漫电影的发展建议,促进国内动漫电影的进一步发展。
一、国产动漫电影的发展优劣势我国国产动漫的发展有自己的优势。
在当今社会有了较大的发展。
然而,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劣势。
这与电影事业的发展史有极大关系。
(一)国产动漫电影的发展优势从2015年中国的动漫电影《大圣归来》获得了9.56亿的票房以后,越来越多的中国动漫电影出现在人们的眼见,比如《大鱼海棠》、《大护法》、《小门神》、《十万个冷笑话》等。
这些国产动漫电影获得了观众的好评。
从目前我国观众的反馈来看,动漫电影的发展已经得到了很大一部分受众的认可。
实际上从2014年开始到2018年,我国的动漫电影的数量和质量都在发生变化。
其票房情况如下图所示:(图片来源于豆丁网《2015-2016 国产动漫行业分析报告》)2016年到2018年间国产动漫的上映数量如下:通过以上的数据我们发现国产动漫在制作数量方面有所下降,但是整体上看电影的质量却在不断地上升。
2018年暑期25部国产动漫电影相继在各大影院上0 102030403930 10 2016-2018年上映数量上映数量线,最多的一天有4部动画电影上线。
在整个动漫电影的发展领域,国产电影占据了64%的比例。
我国国产动漫电影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
首先我国动漫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国产动漫电影业的繁荣。
有了一大批电影制作公司。
像彩条屋影业、若森数字、其欣然数码、友梦文化等主打动漫的公司,同时还有阿里影业、万达影视、五洲发行、光线传媒、聚合影联、寰亚发行等公司参与一些相关的项目。
东西方动画电影美学风格比较研究
![东西方动画电影美学风格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9cbab01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27.png)
东西方动画电影美学风格比较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东西方动画电影美学风格的比较研究,探讨了两者在视觉表现、叙事风格、角色设计、色彩运用和音乐配搭等方面的差异。
东方动画电影注重细腻的画面表现和深刻的哲思,而西方动画电影则更注重幽默风趣和情感传达。
在角色设计上,东方动画倾向于塑造具有丰富内心世界的角色,而西方则更倾向于展现英雄主义和戏剧性。
色彩运用方面,东方动画多以柔和的色调和细腻的过渡展现情感,而西方动画则常用鲜明对比和饱和色彩突出氛围。
本文总结了东西方动画电影美学风格的主要区别和相似之处,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趋势和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东西方动画电影在美学风格上的不同之处,为动画电影制作提供新的启示和思考。
【关键词】东西方动画电影美学风格比较研究、视觉表现、叙事风格、角色设计、色彩运用、音乐配搭、总结、启示与展望、研究背景、研究目的。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东西方动画电影美学风格比较研究背景:动画电影早在19世纪就出现了,而东西方对于动画电影的发展轨迹和审美观念有着各自不同的影响因素。
西方动画电影受到欧洲文化与艺术的影响,强调写实主义和科幻元素,以及讲述成人主题的趋势。
而东方动画电影则受到东方文化传统和哲学思想的影响,注重幻想与传统审美,多以童话、神话为题材。
在这样的文化差异和审美观念的影响下,东西方动画电影在美学风格上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差异和特点。
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东西方动画电影的美学风格比较,揭示其不同之处和共同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两大地区动画电影的创作特点和审美趣向,为我国动画电影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通过综合比较东西方动画电影的视觉表现、叙事风格、角色设计、色彩运用和音乐配搭等方面,以期达到对于东西方动画美学风格比较的全面认识和深入理解。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深入研究东西方动画电影的美学风格差异,探讨其在视觉表现、叙事风格、角色设计、色彩运用和音乐配搭等方面的异同。
东西方动画片的异同
![东西方动画片的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53f7ee1cf78a6529647d5326.png)
东西方动画片的异同——以花木兰和梁祝为例中国的动漫还是主要针对学龄前儿童的,所以才会多数是动物以抓住孩子的眼球。
而且在商业运作和制作费用上稍显薄弱。
教育意识极重,而且审核后就会和谐掉一批好作品。
其实中国的漫画作品是很出色的,甚至有些是比日本某些商业作品要丰富而有内涵的多!美国的动漫成两种极端,一种是非常搞笑,动物化,英雄式,因此内容范畴狭隘。
但另一方面美国的插画作品是非常大气而让人震撼的,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手法能让人看到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强大的构造驾驭能力。
在画面风格上,西方的动画的线条偏向简单硬朗,不罗嗦,人物描绘写实,突出肌肉和骨骼,活泼生动,富有趣味性,人物个性鲜明;东方的动画则要相对柔和,画风较复杂,画工精细和倾向唯美,并注重细节描绘。
在用色方面,西方动画喜欢用大的色块,看起来很粗犷;东方的动画用色则多样,比较活泼。
东方动画很明显的具有东方小巧的气质,运用故事多变曲折、情感的纠葛和架空的世界来叙述和塑造故事和人物,并用大量的效果来烘托气氛。
而西方的动画显得大气,具有强有力、阳刚的男子气,情节清晰明朗,寓教于乐、积极向上,非常适合全家人一起观看,小朋友在被逗得哈哈大笑的同时也意识到了亲情、友情地可贵。
在功能上,西方动画作品更侧重于娱乐性,语言、动作活泼幽默,表情丰富。
而东方动画似乎更看重叙事性,画面优美,表情、动作则没有美国来的丰富多彩,并且主题还带有一定的成人化。
所以,使得西方动画看起来更加活泼,而东方动画看起来更加厚重深沉。
这也代表了东西方民族的品味与性格,以及人的不同欣赏趣味和需求。
西方动画片通常借助一个简单的故事和人物,影射着美国的意识形态。
在整个迪斯尼的发展历史当中,都从周围的文化中寻找创意的源泉,引起观众的兴趣。
而且通常打上了进取、热情勇敢、探索未知世界的大无畏精神等标签,总会有一个勇敢、坚强、拯救人类的英雄形象,宏大的场面,很强的速度、力度感,常让人产生一种崇高感、一种征服的喜悦。
国漫与日漫两种动漫风格的对比
![国漫与日漫两种动漫风格的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48d86a52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b5.png)
国漫与日漫两种动漫风格的对比动漫,即日本动画,是一种源于日本,以插画和手绘动画为基础的艺术形式。
而国漫,指的是中国动画,是中国自主创作的动画作品。
虽然两者都属于动画领域,但由于文化背景和制作风格的不同,国漫和日漫在许多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对国漫与日漫的故事题材、风格表现以及文化特色进行对比。
一、故事题材国漫和日漫在故事题材上有明显的不同。
日漫通常涵盖各种各样的题材,包括但不限于幻想、科幻、冒险和校园等。
日漫的题材多样化,为观众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而国漫在较早的时期受限于政府审查和文化背景的影响,主题多集中在革命历史、民族传统和传统文化等方面。
然而,随着国漫逐渐发展壮大,现代题材的作品也逐渐增多,如都市生活、科幻故事和奇幻冒险等。
二、风格表现日漫和国漫在画风、角色设计以及动作表现上有所差异。
日漫的画风多样化,有些作品追求写实主义,有些则更注重夸张并强调角色特征,例如大眼睛、夸张的表情和特殊的发型等。
相比之下,国漫的画风更加接近传统中国绘画,注重纹理、线条和布局的表现,尤其在历史和传统题材中体现得更为明显。
角色设计上,国漫常常追求深度和内涵,注重对角色性格和形象的刻画;而日漫则更加注重角色的外观和服装设计,追求个性化和萌系风格。
在动作表现上,日漫的动作更加夸张、流畅和富有感染力,而国漫则更加留白、含蓄和讲究内敛。
三、文化特色国漫和日漫在文化特色上也存在差异。
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两者的故事背景、人物性格以及价值观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日漫通常注重个人的成长、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强调人物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
日本文化的独特性和特定社会背景也常常被融入到作品中。
而国漫则更加注重集体主义和社会责任感,强调家国情怀、友情和亲情等,以及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关注。
国漫中的人物形象多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民间传说相关,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总结起来,国漫和日漫在故事题材、风格表现以及文化特色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国漫相对于日漫而言,在题材上的选择较为有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的发展,国漫的题材越来越多元化。
中外动画比较分析
![中外动画比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3b76972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0a.png)
中外动画比较分析动画是一种通过连续显示静态图像来呈现动态效果的艺术形式。
在全球范围内,中外动画一直以来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本文将对中外动画进行比较分析,以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首先,中外动画在创作风格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国动画注重表现传统文化,倾向于使用手绘技术和传统水墨画风格。
例如,《大闹天宫》和《老鼠爱大米》等中国动画作品,都尽可能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而西方动画则更加注重现实主义和幻想主义的结合,通常采用计算机生成图像和三维动画技术,如迪斯尼和皮克斯的作品《狮子王》和《玩具总动员》。
其次,在受众群体上,中外动画的目标群体也存在差异。
中国动画更多地面向中国国内观众,尤其是儿童观众。
中国动画的内容普遍偏向于教育和娱乐,力求在娱乐中传递正能量,例如《小猪佩奇》和《喜羊羊与灰太狼》。
而西方动画则更加注重全球市场,旨在吸引不同年龄段的观众。
迪斯尼和皮克斯的作品通常具有更多的情感和成长主题,可以吸引不同年龄段的观众。
例如,《冰雪奇缘》和《飞屋环游记》。
另外,在动画行业的发展上,中外动画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西方动画产业发达,技术实力强大,投资规模庞大,例如迪斯尼和皮克斯等动画制作公司拥有雄厚的资金支持和先进的技术设备。
而中国动画产业相对较为薄弱,制作水平和市场影响力都有待提高。
然而,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动画开始崭露头角,如《大鱼海棠》和《白蛇:缘起》等。
最后,在主题和故事性上,中外动画也存在差异。
中国动画更注重教育和传统文化,而西方动画更注重情感和成长主题。
中国动画通常具有浓厚的寓意和道德教育,通过故事情节和角色塑造传递正面价值观。
而西方动画虽然也有教育意义,但更加注重情感和个人成长。
例如,《头脑特工队》和《寻梦环游记》等西方动画作品,通常通过角色成长和情感冲突展现主题。
总体而言,中外动画在创作风格、受众群体、产业发展和主题故事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方动画更注重传统文化和教育,面向国内儿童观众,而西方动画更注重全球市场,面向不同年龄段观众。
中日美动漫分析比较
![中日美动漫分析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d0eac3bd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5d.png)
中日美动漫分析比较动漫是一种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艺术形式,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受众群体。
在世界范围内,中日美动漫一直是最受关注和热爱的动漫产业之一、本文将从故事题材、艺术风格和市场影响等方面比较中日美动漫的不同之处。
首先,中日美动漫在故事题材上存在差异。
中日动漫通常涉及到的题材包括奇幻、武侠、古装、都市生活、校园生活等,同时也包含一些具有深度和哲思的题材,如人性、社会问题等。
相比之下,美国动漫相对更多地涉及超级英雄、科幻、冒险等题材。
美国动漫更注重角色的个性和冒险故事的发展,而中日动漫则更注重情感和关系的建立,对角色的心理和成长过程有更深入的描写。
其次,中日美动漫在艺术风格上也存在差异。
中日动漫通常采用了较为夸张和卡通化的画风,线条简单、色彩鲜艳,注重表现角色的表情和动作,给人以活泼、可爱的印象。
而美国动漫则更多地运用了写实和细致的画风,色调更加暗沉,给人以成熟、严肃的感觉。
两者的不同艺术风格反映了中日美文化差异,也能够吸引不同风格的观众。
最后,中日美动漫在市场影响力方面也有所不同。
日本动漫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非常强大的市场影响力,出口量和观众群体广泛,成为日本重要的文化输出品。
中国动漫则相对来说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较弱,尽管国内市场正在逐步发展壮大。
美国动漫则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动漫产业之一,拥有大量的粉丝和庞大的市场。
综上所述,中日美动漫在故事题材、艺术风格和市场影响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日动漫注重情感和关系的建立,画风夸张、色彩鲜艳,市场影响力在日本比较强大;美国动漫则更注重冒险故事和角色个性,画风写实、色调暗沉,市场影响力全球较为广泛。
同时,这些差异也反映了不同国家和文化的特点,为观众提供了多样的选择。
中国动漫与国外的差别
![中国动漫与国外的差别](https://img.taocdn.com/s3/m/e4655914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24.png)
中国动漫弱势说到动漫,很多人首先想到的经典形象就是米老鼠、加菲猫、机器猫┉┉中国有自己的经典动漫形象吗?从大量借鉴京剧手法制作的《大闹天宫》、齐白石的《小蝌蚪找妈妈》、国画色彩鲜明的《鹿铃》、没有旁白的《兰花花》等,1980年之前制作的动画片数量虽少,但其画面的精美、富有特色的个性、故事情节的不落俗套、艺术含量之高绝对在世界动画中处于第一流的水平。
《大闹天宫》、《天书奇谭》、《哪吒》等几乎是让人百看不厌。
这些片子的质量足以让美国的动画大片逊色三分。
在当时电视动画片的制作也很不错,如《火童》、《九色鹿》、《葫芦兄弟》、《黑猫警长》等。
水墨动画、蜡染动画、剪纸动画、木偶动画,品种的丰富更是让人赞叹,每一种类型的动画都有精品,而且题材也非常多样。
但是从七十年代末之后,中国动漫开始没落。
改革开放后,众多的国外动漫乘虚而入。
很多70年代的人印象深刻的《铁臂阿童木》,当初是免费赠送给中国放映的;到了1992年前后,《七龙珠》、《圣斗士星矢》等日本漫画铺天盖地席卷中国,我们自己的漫画就基本没有声音了。
从《铁臂阿童木》、《聪明的一休》、《花仙子》,到卡通《机器猫》,到后来的《同班同学》、《爱情白皮书》、《东京爱情故事》等,再加上台湾朱德庸的《涩女郎》等,放眼望去,几乎叫得响的动画片中没有一部是中国内地创作的。
目前内地漫画市场的99%以上被日本漫画占据。
据统计,现在全国动画从业者不足1万人,只及韩国1/3。
国产动画年产量不足1万分钟,仅及日本的1%。
国内的动画播映市场,积弱经年,更遑论其衍生产品。
超过80%的青少年最为推崇的是日本动画。
现在中国当代动漫确实是没落了,中国动画业在运作上也存在着十分严重的问题。
提到中国当代动漫,就不能不提《画书大王》。
1993年,中国第一家漫画公司“金虹制作组”在四川成立,随后在深圳扎根。
隔年,国内第一本漫画杂志《画书大王》出版发行,这标志着国内漫画的新开始。
中国漫画的真正发展,应说是在1996年之后。
国漫与日漫动作戏对比
![国漫与日漫动作戏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c5d32fa4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dc.png)
国漫与日漫动作戏对比动画是当今流行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而国漫和日漫作为两个重要的动画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
其中,动作戏作为动画剧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吸引观众的一个重要元素。
本文将对国漫和日漫的动作戏进行对比,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
一、画风差异国漫和日漫在画风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国漫在画面表现上更加注重细节的刻画,画风更加写实,角色形象更加立体。
国漫常常展现出浓厚的中国文化氛围,通过各种具象化手法,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而日漫则多倾向于夸张和卡通化的风格,角色形象更加可爱且活泼。
日漫的画风更加适应了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给人以轻松、活泼的感觉。
二、剧情类型差异国漫和日漫在剧情类型上也存在差异。
国漫的动作戏往往与历史题材相结合,注重塑造英雄人物形象,强调情节发展的合理性以及角色间的心理变化。
国漫倾向于讲述史诗般的故事,将动作戏融入到复杂的剧情中。
而日漫的动作戏多与科幻、奇幻等题材相结合,注重角色成长和情感的表达。
日漫常常通过动作戏展现主人公的成长历程,打造出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
三、动作戏表现差异国漫和日漫在动作戏的表现手法上也有所不同。
国漫的动作戏注重动作的技巧性和视觉冲击力,通过精确的画面展示和细腻的动画制作,营造出激烈、紧张的戏剧效果。
国漫的动作戏往往融入中国武术的元素,展示出独特的技艺和风格。
而日漫的动作戏则更加注重速度感和节奏感,通过华丽的特效和流畅的动画制作,呈现出快节奏的战斗画面。
日漫的动作戏给人以视觉冲击和快感,多用快速的镜头切换和变身的手法,制造出离奇、震撼的效果。
四、文化背景差异国漫和日漫的动作戏还受到各自国家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国漫的动作戏往往承载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例如儒家思想、仁义道德等。
国漫的动作戏常常融入中国武术、古代兵器等元素,通过对英雄人物的塑造,展现出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
而日漫的动作戏则更加注重世界观的构建,常常涉及到虚构的星球、异世界等设定,创造出跨越时空的奇幻冒险。
中国动画比美国动画好在哪里
![中国动画比美国动画好在哪里](https://img.taocdn.com/s3/m/9be19602f78a6529647d5321.png)
中国动画比欧美动画好在哪里中国动画发展十分之迅速,近来的中国动漫文化有了较大的变革。
风格与以往不同的动漫有了较大改变。
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暴露出了中国动漫大量的优点和弊端。
那中国动画比欧美动画好在哪里呢?很多人都认为中国动画是没有前景的,怎么做都比不上日本和欧美的动画。
我却不这么认为!中国动画相比欧美动画更简单易懂,故事简洁,人物个性分明,记忆点丰富明确。
例如:《喜洋洋和灰太狼》很多网友都指责这是一部脑残动画片,但我却认为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低龄商业动画片。
越通俗的东西越容易被大众认知和接受。
《喜洋洋和灰太狼》故事单一,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巩固加深了人们对它的记忆。
而且灰太狼的形象也塑造得十分的生动和刻苦铭心,因此也成为不少女观众求偶的标准。
它独特的故事模块也创造了很多记忆点例如:每次灰太狼被打飞都会说“我一定会回来的”,每次喜洋洋想问题都有习惯的动作,红太狼总有用不完的平底锅等等。
单纯的故事线路却有不一样的丰富搞笑的故事情节。
相比欧美动画,中国动画发展更加的健康和和谐。
中国的政策在这方面帮了很大的忙。
没有那些色情暴力和乱伦不堪的故事内容及画面。
动画面向的观众大多数是青少年和儿童,而欧美动画里就有不少暴力血腥的画面如:《但丁的地狱之旅》《腐臭都市》《死亡空间》等。
未成年人看了这些动画电影,多多少少都会影响到身心健康。
与之相比,中国动画更具特色。
拥有世界独一无二的水墨动画。
水墨动画片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动画的一大创举。
它将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引入到动画制作中,那种虚虚实实的意境和轻灵优雅的画面使动画片的艺术格调有了重大的突破。
与一般的动画片不同,水墨动画没有轮廓线,水墨在宣纸上自然渲染,浑然天成,一个个场景就是一幅幅出色的水墨画。
角色的动作和表情优美灵动,泼墨山水的背景豪放壮丽,柔和的笔调充满诗意。
它体现了中国画“似与不似之间”的美学,意境深远。
如:《牧笛》中的牧童骑著水墨淋漓的老水牛从柳树中穿出,走过夕照中的稻田,走向村庄。
国漫与日漫动片长的差异
![国漫与日漫动片长的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f0dfef1c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6a.png)
国漫与日漫动片长的差异动画是一种重要的娱乐形式,各国的动画产业也有着各自的特点和风格。
中国和日本分别拥有着独特的国漫与日漫文化,其中,动画片的时长也是两国之间的一个明显差异。
本文将从动片时长的角度出发,探讨国漫与日漫在动画片长度方面的不同。
一、国漫的动片时长国漫,即中国国产动画,其动画片的时长通常较长。
一部国漫动画的每集长度一般在25分钟以上,有些甚至会达到30分钟,甚至更长。
这种较长的片长给予了制作者更多的创作空间,可以展开更为详细丰富的故事线,进行更为深入的角色刻画,同时也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剧情之中,感受到更为完整和饱满的动画体验。
国漫动画片的较长时长也与中国文化和审美观念有关。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庞大的史诗题材,这样的题材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展现和叙述。
此外,中国观众普遍喜欢深入的、复杂的故事情节,希望在观影过程中能够深入地思考和感受,而较长的动画片时长能够更好地满足这种需求。
二、日漫的动片时长相比之下,日本动画片的时长较短。
一部典型的日漫动画每集的长度一般在20分钟左右,有些甚至只有15分钟。
这种相对较短的时长给予了制作者更大的限制和挑战,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传达故事情节和角色性格,同时也要保持足够的紧凑感和吸引力,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日漫动画片较短的时长与日本动画工业化的发展和商业化的需求有关。
在日本,动画产业是一个庞大的商业系统,制作公司需要以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产量来满足观众需求和市场竞争。
较短的片长使得动画制作周期更短,可以更快地推出新作,并且适应观众短时间内的消费欲望。
三、不同时长给予的体验差异国漫和日漫的动片时长差异给观众带来了不同的体验。
国漫因为其较长的时长,能够更好地展现故事的细腻和角色的丰富性,同时也能够通过深入的情节和情感表达触动观众的内心。
观众在观看国漫动画时,通常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到故事的内涵和情感。
相比之下,日漫由于其较短的时长,节奏更快,剧情更加紧凑。
观众在短时间内可以得到更多的动作场面和悬疑情节,能够更快地体验到剧情的高潮和精彩的瞬间。
中国动画与外国动画的区别
![中国动画与外国动画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4646cad250e2524de5187e65.png)
年级:11级
专业:计算机2班
姓名:吴宝全
学号:*********32
一、中国动画
中国的动画起步较早,开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产生于当年的水墨动画是当时一绝,以及后来的布塑动画。但遗憾的是国内未能对这一行业领域给与足够的重视,现在中国动画产业发展落后于外国,最终导致技术停滞不前,远远落后于国外的制作水平。中国的动画一直是在温室中成长的,但是一直受到国外动画疯狂的冲击,一旦没有保护国产动画,国产动画很有可能被外国动画所取代,中国的软实力将下降。虽然我们没有外国的高超技术,但是技术上的差距是不能决定什么的,日本没有美国强大的技术发展了2D动画,成为了动画强国,此外还有其他国家。
中国动画与外国动画的区别
摘要:动画就是会动的图画再加上声音,是一门视听语言。一般动画的内涵是通过动画的本质体现出来,就是精神与物质的体现。一切内涵都是必须通过他的思想内容、审美情趣、风格样式来负载一定的价值取向,传输一定的价值观念。动画就是电影电视的一部分,是在制作方式上有自身独特的影视.
关键字:动画区别制作水平表现形式
要解决中动漫的弊端就必须先了解中国动漫情况和体制。
第一、动画在制作方面有严重的限制,我们中国制作者在制作动画时潜意识动画片是给孩子看的,这个潜意识可能来自政府的政策,阻碍了动画片的发展。国产动画片经常遭到禁播,原因是太暴力或者影响观看者的价值取向。之前就有一部动画片《虹猫蓝兔七侠传》在中央电视台播出90以后集因为内容涉及打斗宣传暴露遭到停播,但是一部动画片花了多少人的心血,说停播就停播,这让创造者的积极性大大的下降,大家为了适应政策就开始动画的幼稚低龄化得生产,这些动画并不适合成年人观看,可是日本的动画却涵盖了适合儿童到老人观看的各种动画,日本不仅仅把动画定位在儿童这个人群。
中日美动画差别
![中日美动画差别](https://img.taocdn.com/s3/m/76be44cb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02.png)
中日美动画差别第一篇:中日美动画差别中日美动画差别从动画这门艺术产生至今,经历了百年的历史,在这百年间,世界各国的动画业也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风格。
为美国动画乃至世界动画做出过卓越贡献的当数迪斯尼公司。
Mickey和他的创造者沃尔特·迪斯尼在全球范围内刮起了一股动画旋风。
随着迪斯尼的不断发展壮大,以及“梦工厂”等动画新锐的逐渐崛起,一部部的动画精品纷纷问世。
美国动画的风格也日益凸现。
(1)以剧情片为主,情节曲折,生动有趣,人物性格鲜明,注重细节刻画,适合大众审美口味且音乐优美动听。
1937年,迪斯尼出品了电影史上首部长篇剧情卡通片《白雪公主》,还有皮克萨(Pixar)出品的《海底总动员》,迪斯尼的《花木兰》,“梦工厂”的《怪物史莱克》等影片,都以其感人,曲折的剧情吸引着观众(2)多以大团圆结局,悲剧性的影片很少,迎合广大观众的心理需要。
1937年出品的彩色动画《白雪公主》,白雪公主的美丽善良,七个小矮人的活泼可爱和白马王子的英俊潇洒以及影片的美好结局都深深地打动了观众的心,并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3)人物造型设计规范,与生活中的原型差别不大,形象优美。
花木兰,无论从外貌特征,衣着打扮,以及其孝顺勇敢的优点都与亚洲人的审美相符。
丹凤眼,柳叶眉,小嘴巴,黄皮肤,黝黑的头发更是典型的中国古典美女形象。
(4)动物形象都大幅度夸张“梦工厂”于2004年出品年的《怪物史莱克》中的主人公史莱克,他庞大的身躯,及与之不相称的小头和一双硕大的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十分淘人喜爱。
经历了70年的风风雨雨,日本动画一其独特的方式完成了它在艺术舞台上的独幕表演。
归纳起来,日本动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日本动画的风格更适合情感表达含蓄的东方国家观众。
(2)日本动画能够很好的把握住超现实主义和现实的差异,使之很好的结合,具有科幻或魔幻的因素。
(3)日本动画注重精神层面的事情,体现为对人的感情生活的关注。
中美动画差异比较分析报告
![中美动画差异比较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9fad578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af.png)
中美动画差异比较分析报告近年来,中美动画产业进步迅猛,各自的动画作品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然而,中美两国的动画风格和制作方式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差异。
本报告将对中美动画差异进行比较分析。
起首,中美动画在表现手法上存在差异。
美国动画更加重视细节和真实感,追求逼真的图像和精确的动画。
而中国动画更加侧重于夸张的表现手法,喜爱运用夸张的动作和面部表情来传达情感和故事情节。
这种差异体此刻角色设计、画面构图和动画效果上。
其次,中美动画在题材和文化内涵上也存在差异。
美国动画更重视故事情节的创新和多元化,涉及的题材广泛,包括科幻、奇幻、喜剧等。
而中国动画则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表达,以中国古代神话、历史故事和民间听说为题材,强调中华文化的奇特性和内涵。
再次,中美动画在市场定位和受众群体上也有所不同。
美国动画通常以家庭为主要受众群体,力求制作出适合全家观看的作品,重视教育和娱乐的结合。
而中国动画则更加重视孩子观众,以孩子为主要受众群体,重视教育和价值观的传递。
最后,中美动画在制作团队和技术水平上也存在差异。
美国动画制作团队巨大,技术水平杰出,拥有先进的动画制作设备和技术手段。
而中国动画制作团队相对较小,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但也在不息努力追赶。
总体而言,中美动画在表现手法、题材和文化内涵、市场定位和受众群体以及制作团队和技术水对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这一差异既是两国动画进步背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市场需求的反映,也为两国动画产业的沟通与合作提供了宽广的空间。
我们期待中美两国能够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动画产业的进步,为观众带来更多精彩的动画作品。
论中外动画的差异
![论中外动画的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d4bdf22fed630b1c59eeb55c.png)
论中外动画的差异▬▬▬▬中美日动画的差异摘要随着制作技术的进步和艺术潮流的演进,世界各国的动画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样风格。
不同的文化背景,意识形态的国家创作的影视动画,有着明显的差异。
动画的差异源于各个国家不同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
一、前言从中日美三国动画的各自的特征以及各国文化对动画的影响等方面对三国的动漫文化进行比较研究。
主要从其艺术特征、审美创作风格、音效风格,视觉与听觉方面分析,也与其每个国家特有的特色文化进行分析。
二、中美日主要艺术特征(1)中国主要艺术特征中国动画的艺术特征来自于中国的传统艺术,而中国传统艺术深受中国哲学、美学思想影响。
中国动画最具特色的艺术特征就是“写意”。
一是情节的写意。
与别的国家相比较,中国动画片在情节设计上更重视过程而非结果。
例如打斗动作中不是在于你死我活的结果,而是将打斗动作想舞蹈一样来表演。
而这种以舞蹈形式来演绎战斗场面的美术特征根源在于中国传统京剧将具体化的情节转化为象征性动作的表达方式。
二是动作的写意。
中国动画片中的动画设计注重“功能性”而不是“合理性”。
常常把现实的动作加以线条意象化,将日常动作转化为写意的表演。
三是主题的写意。
中国动画片赋予寓教于乐的使命,往往通过幻想的故事表现深刻的主题。
主题往往含蓄、隐晦不像西方善恶二元独立。
(2)美国主要艺术特征迪斯尼风格的美国动画。
迪斯尼对于动画的理解,决定了美国动画片作为大众娱乐工具的发展方向,建立了鲜明风格。
迪斯尼动画的特点包括:以剧情片为主,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鲜明,动作生动夸张,音乐优美动听,适合绝大数观众的审美口味。
2)日本主要艺术特征手冢治虫首创借用电影镜头语言来绘制漫画,在有限经费的情况下,一有限的资源,制造出无限的效果。
手冢治虫作品强调“人性”,成为日本动画的奠基精神。
作品中的角色多半具备复杂多面的性格,好人也有利欲熏心的时候,坏人也有动恻隐之心的时候。
即使不用煽情的手法美化人性,故事也会表现了他对人性的信心与期待。
中美动画电影剧情的差异研究
![中美动画电影剧情的差异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7834db5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64.png)
中美动画电影剧情的差异研究随着动画电影产业的不断发展,中美两国的动画电影在全球范围内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
在受众的心中,中美动画电影之间的差异也格外显著。
本文将对中美动画电影的剧情差异进行研究,探讨两国动画电影在故事情节、取材来源、角色塑造等方面的区别,以期能够从中发现各自优势,并为两国之间的动画电影交流与合作提供更多的启示。
一、故事情节中美两国的动画电影在故事情节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美国动画电影中,经典故事情节往往以英雄主义、成长经历、友情互助等为主题,如《狮子王》、《冰雪奇缘》等。
这些故事情节往往具有鲜明的英雄色彩,主角在面对危机和困难时,通过不懈努力和勇气,最终取得胜利并赢得幸福。
而在中国动画电影中,故事情节往往更加注重传统文化、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如《大鱼海棠》、《哪吒之魔童转世》等。
这些故事情节往往以中国传统神话、民间故事为背景,主角在经历磨难和考验后,通过自我奋斗和牺牲,最终实现自我超越和社会和谐。
从故事情节上来看,美国动画电影更加注重个人英雄主义和成长历程,强调每个个体的价值和潜力;而中国动画电影更加注重集体情感和社会情怀,强调个体与社会、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与发展。
这种差异使得中美动画电影在叙事方式和情感表达上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也丰富了全球动画电影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
二、取材来源中美两国的动画电影在取材来源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美国动画电影中,取材源于西方神话、童话和文学名著的现象比较普遍,如《灰姑娘》、《小王子》等。
这些作品往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充满了欢乐和梦幻的气息,引人入胜。
而在中国动画电影中,取材源于中国传统神话、民间故事和历史传说的现象比较普遍,如《大闹天宫》、《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等。
这些作品往往具有深沉的东方意蕴,充满了神秘和诗意的韵味,引发人们的思考与共鸣。
三、角色塑造中美两国的动画电影在角色塑造上也存在着一些差异。
在美国动画电影中,角色塑造往往更加注重形象的塑造和个性特征的展现,如《疯狂原始人》、《功夫熊猫》等。
中美动画电影剧情的差异研究
![中美动画电影剧情的差异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a313e92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78.png)
中美动画电影剧情的差异研究随着全球动画电影产业的不断发展,中美动画电影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
中美两国在动画电影领域拥有着不同的创作文化、审美观念和市场需求,因此在剧情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对中美动画电影剧情的差异进行研究,探讨两国在故事情节、人物塑造、观众受众等方面的差异,以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美动画电影在剧情创作方面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故事情节1.1 中美动画电影的主题选择中美动画电影在故事情节的选择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以美国动画电影为例,很多影片会选择现实生活中的主题,如家庭、友情、爱情等,同时也会加入一些奇幻或超自然元素,例如变形的汽车、魔法的王国等。
这些主题和元素更加符合西方观众的文化背景和审美需求。
而中国动画电影则更加倾向于选择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题材,如《大鱼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等。
这些影片会在故事中融入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道教文化等,丰富了影片的文化内涵,也更容易吸引中国观众的关注。
1.2 故事情节的叙事方式中美动画电影在叙事方式上也存在较大差异。
美国动画电影更注重故事情节的发展和戏剧冲突,通常会加入一些悬念和反转,使得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能够时刻保持紧张和期待。
而中国动画电影更注重情感的表达和人物内心的独白,通过人物之间的交流和情感互动来展现故事的发展,这种叙事方式更加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需求。
二、人物塑造2.1 角色性格和形象设计中美动画电影在人物塑造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美国动画电影中的角色往往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和饱满的个性,如《冰雪奇缘》中的艾莎和安娜,他们的性格都非常鲜明,分别代表了自由和坚韧。
而在中国动画电影中,角色的性格往往更加平和和内敛,如《大鱼海棠》中的青鱼和椿,他们的性格更加柔和和含蓄。
人物形象的设计也存在一定的区别。
美国动画电影中的人物形象通常更加夸张和夸张,角色的表情、动作和服饰都很夸张,这也符合了西方观众对于动画电影的审美需求。
而中国动画电影则更加强调人物形象的细节和传统美感,人物形象往往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如《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哪吒就具有中国传统的神话形象。
中美动画电影剧情的差异研究
![中美动画电影剧情的差异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cb2e634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bc.png)
中美动画电影剧情的差异研究在国际动画电影市场中,中美两国的动画电影作品备受关注。
然而,在剧情上,中美两国的动画电影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文化价值观三个方面探讨中美动画电影剧情的差异。
一、人物形象在中美动画电影中,人物形象表现方式上存在不同。
在美国动画电影中,人物形象更加多样化和独立化。
比如在《疯狂动物城》中,大多数动物都是自由独立的个体,没有被传统社会角色模式所限制。
而在中国动画电影中,人物形象通常更加符合传统的社会角色模板。
比如在《大圣归来》中,孙悟空是不羁自由的英雄形象,但是其他人物如唐三藏、沙僧、猪八戒等的角色形象则更加符合故事传统的师徒关系。
二、故事情节在故事情节上,中美动画电影的剧情也存在差异。
美国动画电影普遍更加强调情节的紧凑、儿童化和幽默化。
比如在《头脑特工队》中,情节紧凑,围绕着主角莉娜与其情感表现而展开。
而中国动画电影则通常更加强调传统文化、道德意义和爱心教育。
例如在《小门神》中,几个小门神通过互相帮助和勇气表现了爱心和友谊的重要性。
三、文化价值观在文化价值观上,中美动画电影对观众的传达方式存在不同。
美国动画电影通常将西方文化的一些核心价值观传递给观众,如自由、平等、民主等。
而中国动画电影则更加强调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如孝顺、家庭观念、信仰等。
比如在《白蛇:缘起》中,文化内核中包含的爱情、人性、禅理、道理等成功地传达了中国文化的深层意义。
总之,中美动画电影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剧情差异,是由于两个国家在文化、历史、市场等多方面的不同而体现出来的。
这些差异既能带给观众不同的观影体验,也成为中国和美国动画电影产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国产国外动画片优缺点大PK
![国产国外动画片优缺点大PK](https://img.taocdn.com/s3/m/f07cf6fd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02.png)
国产国外动画片优缺点大PK孩子们都喜欢看动画片,喜欢的类型也不一样,有的偏爱国产的,有的偏爱国外的动画片。
那么到底引导孩子看国产的还是国外的动画片呢?在这里我们作一个分析比较。
动画片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与价值观的形成。
寒假将近,孩子们有了更多面对动画片的机会,而家长们又难以从日常的忙碌中脱身从旁引导。
如何在种种矛盾中找出让孩子正确选择有益动画片的方法?选择国产动画还是国外动画?这是值得家长、老师共同思考的问题。
国产的动画优缺点优点:传承中国文化精神国产的动画片在传承中国文化精神这方面还是很有特色,一些老的动画片历久弥新使人怀念当时的岁月,像《神笔马良》,《三个和尚》,《熊猫百货店》,《哪吒闹海》等,相比今天富有高科技动画效果的卡通片更来得真实与不易,外国人看我们的动画片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要追求那种原始的文化。
缺点:看国产动画片就像“上课”善良的一定是小白兔、小绵羊,狡猾的一定是狐狸、老鼠,凶狠的一定是老虎、狼还有狮子、豹子。
这样一成不变的“教育节目”,不仅青少年不关注国产动漫,儿童也开始审美疲劳了,哪里还有关注度可言?孩子们为何偏爱国外动画片呢?对于这个问题,孩子们的理由也很充分。
今年6岁的潇潇是个小动画迷,他最喜欢看《蜡笔小新》,他说一些国产动画片故事内容没意思,画面和人物不好看,配乐也不好听,所以他不喜欢看。
刚刚成为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小钢说,国产动画片总爱说教,冗长沉闷,白天在学校里听课,“晚上好不容易写完作业打开电视,却又要再上一次‘课’,这样的动画怎能让人爱?”在青少年和儿童的意识里,动漫不是一门“育儿节目”,而是一类属于自己的有别于紧张学习的轻松的“娱乐节目”。
显然日本动漫更突显了娱乐这一概念。
采访中,大部分孩子都说日本动漫比较精彩,有剧情内容也丰富,国产动漫里则有浓浓的教育气息,让他们敬而远之。
其实不能责怪新生代的少年们不关注国产动漫发展趋势,实在是所谓“入流”的国产动漫满足不了他们对动漫的需求度。
中美动画电影剧情的差异研究
![中美动画电影剧情的差异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26fcf60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d3.png)
中美动画电影剧情的差异研究近年来,中美动画电影在全球范围内都备受关注,而两国之间的动画电影剧情也有着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从故事主题、视觉风格、情感表达和文化背景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中美动画电影剧情的差异。
中美动画电影在故事主题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美国动画电影的故事主题通常更加注重个人成长、自我实现和英雄主义,例如《狮子王》、《冰雪奇缘》等作品,这些影片中的主人公经历种种困难和挑战,最终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勇气实现自我价值。
而中国动画电影则更加注重家庭、传统文化和民族情感,比如《大闹天宫》、《大鱼海棠》等作品,这些影片中的故事常常围绕着家庭纽带、友情情感展开,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与智慧。
在视觉风格方面,中美动画电影也有着明显的差异。
美国动画电影通常以逼真的画面和精美的特效为特点,注重细腻的画面表现和惊险刺激的场景设计,例如《功夫熊猫》、《超人总动员》等作品,这些影片在画面上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视觉享受。
而中国动画电影则更加注重对传统中国绘画和艺术风格的继承和发展,如《哪吒之魔童降世》、《镜子中的孩子》等作品,这些影片在画面上更注重意境和审美追求,呈现出独特的中国风格和韵味。
中美动画电影在情感表达上也存在差异。
美国动画电影往往以幽默、感动和温情为主要情感表达方式,适合家庭观赏,例如《怪兽公司》、《玩具总动员》等作品,这些影片在情感上更注重观众的情绪共鸣和情感共鸣。
而中国动画电影则更加注重情感的内敛与深沉,如《风语咒》、《大护法》等作品,这些影片在情感上更注重对传统文化情感与人性深度的探讨。
中美动画电影的剧情差异还体现在文化背景上。
美国动画电影往往将奇幻、冒险等元素融入故事中,让故事更具有世界性和流行性,符合国际市场的口味。
而中国动画电影则更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展现,以此传递中国文化的魅力,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中美动画电影在故事主题、视觉风格、情感表达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美国动画电影更注重个人成长、英雄主义和幽默感动,视觉风格逼真精美,情感表达温情感动;而中国动画电影更注重家庭、传统文化和民族情感,视觉风格传承中国绘画和艺术风格,情感表达内敛深沉,文化背景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国内动画与外国动画对比电子信息工程与电气工程学院
10电子信息专业
学号:2010 0202 00XX
姓名:听风
摘要:我国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很多动画大国的动画题材都是取自于我国的文化,但是国内动画起步较晚,缺乏创新型人才现在很多的方面都不能够走在世界的前列。
恰恰相反欧美等动画大国,走过漫长的历史,动漫数字娱乐,自主研发的能力显得很强,原创能力实力比较雄,能够实现动画的商业化。
关键字:动画创新国内日本欧美
通过上这门选修课使我对动画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更加具体清晰地明白了动画是怎样发展到如当今的高度的。
动漫发展的过程,无疑是从技术到艺术一层层不断进步的。
但是,当我们了解了这个过程后,是否也了解当今动画产业前景如何,中国动画所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和问题呢?这对于我们这些新生代力量是个不可不思考的问题。
动画是从十九世纪创立并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复合艺术形式,不论在娱乐方面、教育方面还是广告等方面,动画都展现了极强的魅力,深深的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但从现在的动画大片上映情况而反观中国动画制作的现状,发展前景的确令人担忧。
国内动画状况分析
现在谈谈我们的中国动漫,国产动画产业在国家的扶持下已经初具规模,正在努力冲破幼稚的枷锁,并向商业动画前进。
目前还处于动画片起步阶段,种种创作所暴露的问题是暂时性的。
中国动画创作者也正在基于民族文化上努力寻求改变和突破,新的动画风格和形象的尝试。
《秦时明月》《喜羊羊与灰太狼》《西岳奇童》、电影版《葫芦兄弟》等动画都是中国动画在不断尝试下的新作。
我们要对中国动漫产业的前景充满信心,充分认识创作实践中艺术之间的个性和共性,努力打造我们本国自己的动画品牌。
当然国产动画也有优秀的作品,比如我们所欣赏过的国产美术片《三个和尚》“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部动画的脍炙人口程度已经无须多说了。
其中的人物造型在传统的唯美上有了很大突破,简单的线条勾勒令人耳目一新。
而作为一部从头到尾都没有一句台词的影片,其中的配乐就大显功力了,至今都能在音乐会上听到其中插曲音乐的演奏,甚至还有为此故事作的流行歌曲睐。
人物设计造型更是别具一格,具有强烈的个性,寥寥几笔就完全表现出了三个人物的不同性格,既具有幽默感,又给人以朴拙、善良的美感。
在场景造型上,参考了一些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如绘有山、水、庙的大全景具有水墨山水画造型的味道,影片还把西方动画片的现代漫画表现手法,巧妙地结
合并融化在民族风格之中。
生动活泼的画面形象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除《三个和尚》外,还有《大闹天空》、《小蝌蚪找妈妈》等。
尽管有些省份动漫基地大力的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动漫形象,而市场却怎么也火不起来,动漫影视和网络游戏的消费群体主要是青年,还是比较单一,但是他们也是中国动漫教育学研的后背力量,并且他们从接受动漫时就受日本,韩国等国家动漫开始时的作品,民族性文化的重熏,从而对本土文化缺少了解,使中国的动漫缺少传统的传承。
在国内现阶段原创动漫作品的数量,不仅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甚至无法满足播出的要求,有些所谓的原创变为一种简单的模仿,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风格,画面质感等方面都有比较多的“崇日”“崇美”“模韩”等现象。
创新性人才,无疑是动画产业一个重要的支柱。
虽然,如今的众多高校已经规划产生了动漫有关的专业。
但是,这些专业却往往走了专攻技术的道路。
这样断送了多少以创作为主的人才。
的确,现实中,技术往往比艺术更稳定的可以混口饭吃。
这也是许多学生孜孜不倦的学习专业技术的原因。
当然,技术是创作的基础,但是我们对创作的要求要远远超过对技术的要求才对。
曾被国际评论认为"达到世界第一流水平,在艺术风格上构成了自成一家的中国学派"的中国动画,时下已不复当年的辉煌.像《大闹天宫》,《铁扇公主》,《神笔马良》等一批开山之作以成为妇孺皆知的经典,《金色的海螺》(剪纸)《小蝌蚪找妈妈》(水墨)《聪慧的鸭子》(折纸)等动画运用不同的制作手法让动画表现艺术更加多样化.直到70年代涌现了动画电视片,也就是现在所说的TV版动画片,起步阶段同样也出现了不少经典之作如《葫芦兄弟》、《邋遢大王历险记》、《黑猫警长》、《阿凡提的故事》等,相信不少人都会历历在目.跟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在90年代动画界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更,商业运作上飞速产业化发展,制作手法上动画艺术逐渐和高科技接轨,表现手法令和电影电视越来越濒临,题材越来越广泛,观众春秋阶层一直提高.在这同时,改造开放使大批国外动画涌进中国市场,再加上国内各界对动画产业的不重视以及毛病认识使中国动画失去了方向,被这场变更中的大赢家日本和美国甚至本来本土动画的忠诚观众远远的抛在脑后.
回顾我们曾经的辉煌,应该总结经验。
近几年因由于年轻人的参加中国动画也仿佛有意模仿外国,但给人感觉岂但没有提高,反而倒退了不少,原因在哪?就在于没断定方向.咱们所谓的学习并不是剽窃,更不是捡人家的旧货来改革.在如今这个信息社会,技术不是什么机密,概念上的创新显得更为重要.就好像接力赛,人家已经跑到你眼前,你所要做的就是接过棒来朝前跑,可是如今是你不但不往前,反而偏要回到起点,把人家的路重跑一遍,试问这样跑怎么能跑赢别人!
国外动画状况分析
目前放眼世界,动漫发展大国无疑就是美国和日本,他们的动漫产业在国家经济产业构成中都占有相当比例,动漫产业是英国的支柱性产业,甚至在日本也是他本国第二大产业,美国的网络游戏业已经连续好几年超越好莱坞的电影业成为该国的最大娱乐业,而这些国家都是以原创动漫的开发为主的产业方式,而且走过来漫长的历史,动漫数字娱乐,自主研发的能力显得很强,原创能力实力比较雄厚。
现在的状态就是如此,日本美国等已经将动画发展到某种水平,我们要做的是在现有的基本上创新.怎么创新?学学日本吧,这个国家生成就有种抄的才能,硬是将人家的抄成自己的,然后彻底的发挥光大.理所当然就成了自己的.所以变形金刚就变成了高达(之后还首创了数不尽的机械动画,扼杀了变形金刚在人们心中的影子),悟空就成了日本人(之后还培养了更多的日本悟空,在他们身上竟然还找不到中国悟空的影子).为什么日本就能抄得如此成功,一是他们理解接力赛的规矩,而是我们更应该学习"以人为本".这是现在社会所倡导的,在商业社会中"人"当然是指消费者,动漫的消费者当然是宽大动漫喜好者.能打动听心便是领导人们消费的重要手腕.
如何看待动漫,至少从日本动漫中,我感受到它是人们寄托自己的理念,梦想的一个载体。
就如同电影,电视一样,是一种思想的表现形式。
可以通过这个载体痛斥现实社会的黑暗,可以激起人们奋斗的勇气,可以唤醒人心深处,那最为宝贵的财富---爱!
日本的动漫不单单是给小孩子看的励志片,其中包含着大量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
甚至有一些反思非常的精辟,深刻。
日本的动漫的确有很多充斥着低级,色情等等负面的因素,但那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我们更加应该具备分析信息,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通过某些动漫的思想,我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在日本,绝对不是每一个日本人都是反华的,都是好战的,都是极端主义者。
他们中有一些人,是痛恨日本当前这种“唯利是图”社会现实的,是同样希望一个美好未来。
这种对人性美的颂扬,对人生多一些温暖,多一些关怀的诠释,我想不仅仅适用于物欲横流的日本社会,同样适用于今天我们中国这个各种思想交织,冲突的社会。
总结:
中国动画发展前景还是一片阳光明媚的。
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投入动画制作创作的浪潮中。
这过程还需要不断摸索,不断前进。
我们需要抓住这个契机,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从创新的角度找到属于中国的品牌动画。
从文化、艺术、音乐、价值观、哲学、生活等方面带给全世界不一样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