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对外经贸第十个五年计划!!长宁区对外经贸第十个五年计划

合集下载

长宁区简介

长宁区简介

长宁区一:简介:区域内已建成由高架、地铁、内外环线、市内交通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并有高速公路直通沪宁、沪杭,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重要汇聚之地。

虹桥开发区及周边地区是上海市涉外商务楼最为集聚的区域之一,市外经委、市外资委、上海跨国采购促进中心也位于区内。

随着进一步的扩大与开放,虹桥涉外经贸与商务主导功能不断拓展,长宁区对内对外辐射功能也将不断增强,日益成为推进上海与长江三角洲联动发展的重要服务功能区。

二:历史文化“长宁”的地名得名于“长宁路”: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公共租界在曹家渡至北新泾间越界筑路,以英国驻沪总领事之名命名为“白利南路”。

1943年以四川省县名改称“长宁路”。

1945年置区时,取境内路名命名为“长宁区”。

板块综述古北新区是上海最大的高标准涉外住宅区之一,虹桥路沿线和西郊宾馆周围建有1600多幢花园别墅,上海市三分之一外国领事馆和50%外交官的官邸分布在长宁,成为沪上外籍人士聚居之地。

A———古北板块古北新区坐落在上海市区的西部虹桥路沿线,与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毗邻,是以涉外的高标准住宅为主,兼具商业和外贸功能。

古北新区紧靠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总规划用地面积136.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0万平方米,全区分为3个小区24个街坊。

一区是以高层公寓、办公综合楼、展馆为主的综合区二区为住宅区;三区为领馆别墅商品住宅综合楼区。

这是一个以居住为主,同时提供外事外贸活动的综合涉外区、在这里生活着众多来沪工作、居留的外籍人士及港、澳、台同胞、她已经成为上海西大门又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

许多知名高档楼盘齐聚古北。

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海第一个涉外商务区――虹桥经济开发区在市区西部启动。

作为其配套生活设施,1986年,上海第一个大型高标准国际居住区古北新区开始兴建。

具体位置为西起虹许路,东至姚虹东路,北起延安西路(高架)与虹桥路,南至古羊路。

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建设,一期古北发展得已经相当成熟。

长宁区未来动迁规划

长宁区未来动迁规划

长宁区未来动迁规划日前《上海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发展规划(2022-2030年)》正式发布,上海将力争在4年左右的时间,将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下简称“示范区”)建设成为国际航空枢纽、全球航空企业总部基地、高端临空服务业集聚区、全国公务机运营基地和低碳绿色发展区。

01、上海此重要规划发布,未来长宁新面貌至2030年,示范区将协调虹桥机场与浦东机场共同构筑上海国际航空枢纽核心竞争力。

根据规划,示范区将建设面向未来的现代航空港区,形成“一核三区”的总体布局。

其中,“一核”指的是虹桥机场1号航站楼精品航站区,主导功能包括值机、安检及交通集散等机场航空地面服务。

“三区”由西至东分别为机场作业区、航空管理与航空服务业集聚区以及临空服务业集聚区。

02、最新研究资讯此外,目前相关部门正研究虹桥机场1号、2号航站楼和机场东片区的地下联通,5g移动通信网络商用试验也将率先在示范区内启动。

示范区建设期间,机遇和挑战共存。

大编了解到,目前示范区在保税功能、贸易便捷、行业管理等方面亟须构成更加对外开放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

因此根据规划,示范区将创新海关监管模式,探索研究电子围网等特殊监管模式的可行性,实现电子化精准监管。

示范区还将肩负起培育面向未来的新兴产业重任。

开拓航线通达性方面,示范区将着力迎合具备优势的日韩和港澳台航空公司、存有意愿启用上海航线的国际航空公司等机构总部落户;公务航空方面,示范区将大力推进健全集运输服务、地面服务、维修服务于一体的运营服务体系,引导发展高端订制航线运营、公务机代销、包机代理和中转、全球旅行积极支持等公务机运营服务;会展经济方面,示范区将把握住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关键性展览会项目契机,大力推进健全保税、仓储、物流等与会展贸易相关联的核心功能,强化分销、展现等进出口贸易平台建设。

利用长宁在上海率先试点“一照多址”的政策突破,长宁区将支持示范区内创新企业在名称行业表述和经营范围中使用符合国际惯例、行业标准用语,并允许航空服务企业自主选择和填报经营范围,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便利度。

上海自贸区建设取得的成就

上海自贸区建设取得的成就

上海自贸区建设取得的成就上海自贸区建设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项重要举措,自贸区的建设旨在推动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促进经济发展和改革创新。

以下是上海自贸区建设取得的成就的介绍:一、概述上海自贸区,全称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政府于2013年9月29日宣布成立的自由贸易区。

自贸区的范围涵盖了上海市的浦东新区、洋山保税港区、外高桥保税区等区域,总面积约为28.78平方公里。

上海自贸区的设立旨在通过推动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打造一个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二、建设成就1. 贸易自由化上海自贸区在贸易自由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自贸区实行了“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监管模式,即对自贸区内的企业实行更加宽松的进出口政策,但对自贸区外的企业仍然实行较为严格的进出口监管。

这一模式使得自贸区内的企业可以更加便捷地进行进出口业务,促进了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此外,上海自贸区还积极推动通关便利化。

自贸区实行了“单一窗口”制度,即企业只需通过一个窗口就可以完成所有的进出口手续,减少了繁琐的手续和时间成本。

同时,自贸区还实行了“无纸化通关”制度,进一步提高了通关效率。

2. 投资便利化上海自贸区在投资便利化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自贸区内实行了更加开放的的投资政策,对中外企业一视同仁,对投资者的限制较少,吸引了大量的外资企业入驻。

这些外资企业的进入,不仅带来了资金和技术,也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市场理念,促进了自贸区经济的发展。

同时,上海自贸区还积极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和民营企业发展。

自贸区内建立了多个国有企业改革试点和民营企业发展平台,鼓励企业进行创新和转型升级。

这些措施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了自贸区内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活力。

3. 金融创新上海自贸区在金融创新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自贸区内实行了更加开放的金融政策,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自贸区内建立了多个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平台,为区内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

2021年有关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汇报四篇

2021年有关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汇报四篇

有关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汇报四篇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工作现场会发言各位 ___、同志们:下面我代表天元街道表态发言。

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命题。

天元街道位于县城所在地,责无旁贷,主要抓好三个方面:一、严格管理,夯实责任。

把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纳入街道平安建设总体规划之中,进一步健全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健全 ___,对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协调、督导,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深入开展。

明确主要 ___第一责任制,积极协调各有关单位,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二、突出重点,增强实效。

一是强化平台建设。

不断完善“一室四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综合指挥室的作用,协调、落实信息流转、交办、督办,促进社会治理更精细、社会环境更平安。

二是创新村社治保 ___建设。

充分发挥基层群防群治作用,按照规模,每村社抽调2-4名优秀村(居)民,成立村(社)治保会,强化信息的收集、矛盾纠纷的化解、重点人员的管控等。

二是完善网格建设。

健全完善全科网格建设,对原先306个网格调整优化为108个,由村社区干部担任网格长,统一发放新“平安通” ___,运行“E监管、流管通、平安通、平安检查APP”四个软件,实现多功能全网覆盖,提升应知应会知晓率,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三、狠抓落实,确保稳定。

一是强化矛盾排查化解。

定期召开会议,做到半月一分析,每月一汇总,季度一通报;坚持常规排查、专项排查和重点时段集中排查相结合,及时掌握,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

二是强化公共安全管理。

突出私营城等重点、难点区域,加强巡查力度,抓好治安、消防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逐步推进居住出 ___屋“旅馆式”管理模式,做到排查到位、整改到位;同时,重点掌握吸毒、矫正、 ___、重性精神病人等重点稳控对象。

三是强化交通文明和安全防控管理。

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___村社区开展各类教育示范活动,提高文明交通意识,营造文明交通氛围;按照预防为主、单位负责、 ___监管的原则,检查督促企事业内部安全防控网建设,加强企事业单位内部安全保卫工作,确保安全稳定。

1中国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发展

1中国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发展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国际和国内背景
国际方面: 1、政治上,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形势走向缓和。
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相继实现了中美、 中日关系的正常化。
2、在经济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世界发展的趋势表明,任何国家的发展特别是经济 的发展,绝不能割裂国际间的联系,而只能积极地利 用这种关系为本国的发展服务。


阿里巴巴
福步外贸论坛 126 B2B 外贸之家 中国国际贸易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密植高产“卫星田”,稻谷实际上是从别处移栽 而来,谷穗密密麻麻,据说撑得住小孩。图为小 孩在高产田稻穗上。
一哄而起的集体食堂 ,吃饭不要钱,红火一 时的公社食堂
饥荒袭来时的农村


户籍管理部门的分省区 死亡人口统计显示, 1958到1961年期间各省 非正常死亡人数合计达 到一千八百万(未调整低 报偏向)。 全国共有两大高死亡的 饥荒带:其一是以四川 为中心,从青海、甘肃 到贵州、湖南、广西共 六省区;其二是位处中 原的安徽、河南两省。
1982年12月,确立对外开放 政策为基本国策
邓小平出访日美后的的认识:
1978年和1979年,邓小平先后访问了日本 和美国。面对西方高速发展的经济,在深感 中国已经落后的同时,他深刻地认识到: “环顾全球,今天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的国 家,没有一个是闭关自守的。对外开放的政 策是中国的希望。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通过对外开放, 迅速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被写入了中共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文件。
宋朝——当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有50多 个国家;成立对外贸易专门机构 “市舶司”。 元朝——中国版图跨越欧亚两大洲,海运 贸易空前繁荣,制定《市舶抽分则例》 22条,对外贸易管理比以前更有效。陆 路贸易复兴。

中国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

中国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

中国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自贸区是指在国家行政区域内设立特殊的经济区域,为吸引外商投资和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优惠政策和便利措施。

中国上海自贸区于2024年9月29日正式揭牌,成为中国开放政策和的重要窗口,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下面是中国上海自贸区的总体方案。

总体方案的目标是通过深化、创新机制,打造更加透明、规范的市场环境,开展更加自由、便利的贸易和投资活动,推动上海自贸区成为国际化的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

一、深化市场准入1.推进外资准入制度,取消或放宽一系列限制性措施,提高外资准入透明度和便利性。

2.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允许外资控股一些重要服务业领域的企业。

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创新创造活力,促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

二、创新贸易模式1.推动贸易便利化,加快通关速度,优化口岸服务,提高贸易效率。

2.推动跨境电商发展,提升电子商务平台和物流配送能力。

3.探索新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自由贸易港建设。

三、开展金融创新1.推动利率市场化,放开对外汇市场的限制。

2.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3.加强金融监管体系建设,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四、推进制度1.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减少政府干预,提高市场活力。

2.推进税收,减少企业负担,增加内外资企业竞争力。

3.推进国有企业,引入民营资本,提高企业效益。

五、加强法律保障1.加大司法保护力度,规范市场秩序,保护公平竞争。

2.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和执法体系,提高侵权行为惩罚力度。

3.加强国际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执法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六、优化人才政策1.放宽外国人在上海自贸区的居住和工作限制,吸引国际人才和高技术人才。

2.提高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总体方案的实施效果表明,上海自贸区成为了中国开放的试验田,推动了国内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

争取了各国企业和投资者的关注和青睐,吸引了大量外资和人才流入。

同时,通过与国际市场接轨,上海自贸区提高了对外开放水平,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对外经济贸易重点专题规划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对外经济贸易重点专题规划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对外经济贸易重点专题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2.08.26•【字号】渝府发[2002]71号•【施行日期】2002.08.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务综合规定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对外经济贸易重点专题规划的通知(渝府发[2002]71号)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对外经济贸易重点专题规划》(以下简称“十五”对外经济贸易规划)已经市政府审定,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十五”对外经济贸易规划是我市“十五”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市“十五”计划纲要关于对外经济贸易的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从我市实际出发,按各自职责,精心组织好“十五”对外经济贸易规划的实施。

二00二年八月二十六日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对外经济贸易重点专题规划目录一、发展基础二、“十五”期间对外经济贸易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四、发展重点五、改革和发展的政策进入21世纪,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我国成为WTO的正式成员以及国家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无不给正在步入直辖新阶段的重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良好机遇。

与此同时,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多变性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也在不断增强,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因此,必须切实关注和正确分析我们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制定和实施好重庆对外经贸“十五”计划,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全市国民经济的总体竞争力,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

本规划依据《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和外经贸部发布的《对外经济贸易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结合我市对外经贸的实际编制而成,是指导重庆市“十五”对外经贸工作的行动纲领。

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

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

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上海自贸区是中国推出的一个重大开放举措,是中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一次深入探索。

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于2024年9月29日获得国务院批准,并于10月1日正式启动。

下面,我将为您详细介绍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

首先,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确立了自贸区的定位。

上海自贸区定位于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高地、贸易创新高地、金融开放高地、服务业开放高地,以及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区域。

这一定位明确了上海自贸区的发展目标和任务。

其次,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提出了自贸区的主要功能任务。

上海自贸区将重点推动四个方面的:贸易投资便利化、金融创新体制、国际货物贸易便利化和服务业扩大开放。

自贸区将遵循国际通行规则,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建立和完善贸易投资管理体制,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

同时,自贸区将通过金融创新体制,建立符合国际规则的金融监管体系,加强金融市场建设和金融业开放。

国际货物贸易便利化方面,自贸区将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贸易便利化政策和监管模式,加强国内外市场对接。

服务业扩大开放方面,自贸区将加大服务业市场准入力度,探索开放金融、航运、旅游、商贸、文化、医疗、教育等领域。

再次,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明确了自贸区发展的基本原则。

自贸区将坚持市场化运作、依法管理,推动监管方式转变,建立健全的法规体系和市场监管机制。

自贸区将引入国际先进规则和管理模式,促进自由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推动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便利化。

自贸区还将进一步优化政府服务,提高行政效能,实施事中事后监管。

最后,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规划了自贸区的实施步骤。

自贸区总体方案提出了实施方案的五大重点任务:优化金融服务、推进贸易便利化、深化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完善法治保障。

同时,自贸区还将分阶段地制定具体政策,采取有限领域和细分市场开放的方式,探索先行先试,融资跨境买卖、服务贸易、保税监管等创新方式。

总之,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是中国开展自贸区试验的基本纲领,为自贸区建设提供了具体的任务和路线图,有力推动了中国对外开放进程。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是中国政府为推动经济开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而设立的。

自贸区成立于2024年9月29日,位于沪上四个原有保税区的基础上扩展而成,总面积为120多平方公里。

上海自贸区的总体方案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上海自贸区将更多地依靠市场机制推动资源的有效配置,推行企业主体地位、市场竞争为导向的经济体制。

同时,自贸区将进一步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完善市场监管体制,保证市场的公平竞争。

二、深化金融创新和服务。

上海自贸区将通过进一步放宽金融业市场准入和管理方式,支持金融机构和企业在自贸区内设置类别齐全、经营灵活的子公司。

此外,还将试点开展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自由使用和跨境资本流动等金融领域和创新。

三、推动贸易便利化。

上海自贸区将进一步推进贸易便利化,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贸易壁垒、简化贸易程序,推动海关监管模式的转变,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同时,自贸区将鼓励企业进行跨境贸易结算和跨境人民币业务,推动企业海外投资便利化。

四、推动创新型经济发展。

上海自贸区将在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创新,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同时,自贸区还将促进相关企业和机构之间的合作,加强人才培养和流动。

五、加强行政体制。

上海自贸区将深化市场监管体制,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权力下放,加强政府与市场的协调和监管,提高政府服务效能。

自贸区还将建立健全审批制度和服务体系,简化企业设立和运营的程序。

总之,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明确了自贸区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通过市场化、金融化、便利化、创新化和行政体制等措施,全面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为中国经济开放提供新的示范和突破口,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型经济提供重要机制和平台。

上海自贸区的总体方案

上海自贸区的总体方案
2.深化制度创新,为全国改革开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3.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4.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打造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升国际影响力。
三、主要任务
1.投资管理创新
(1)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进一步放宽外资市场准入限制。
(2)优化外资企业设立、变更、注销等流程,提高投资便利化水平。
(1)加强监管队伍建设,提高监管水平。
(2)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监管效能。
(3)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确保自贸区安全稳定。
五、评估与调整
1.建立定期评估机制,对自贸区建设成效进行评估。
2.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方案,优化政策措施。
3.总结经验,为全国自贸区建设提供借鉴。
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五年。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各部门、各单位应认真贯彻执行,确保上海自贸区建设取得圆满成效。
上海自贸区的总体方案
第1篇
上海自贸区的总体方案
一、背景
上海自贸区是我国深入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的重要载体,旨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自贸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结合上海自贸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二、目标
1.提升上海自贸区的国际竞争力,打造全球资源配置的新高地;
(1)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国有企业活力。
(2)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3)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拓展开放空间。
四、保障措施
1.完善法治保障
(1)制定上海自贸区条例,为自贸区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2)加强与国际通行规则的对接,提高法律法规透明度。
(3)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法治意识。

全方位谋划,以高质量发展促进外贸增长!外经贸局2023年度总结!!

全方位谋划,以高质量发展促进外贸增长!外经贸局2023年度总结!!

全方位谋划,以高质量发展促进外贸增长!外经贸局2023年度总结!!2023年,全球经济仍然呈现出深度的不确定性,国际贸易环境更是丝毫没有好转的趋势。

面对这一状况,中国外经贸局在全方位谋划的基础上,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成功推动实施一系列措施,通过切实有效的工作,促进了外贸的持续增长。

一、发挥政策作用,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在政策扶持下,一批企业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在扩大进口、出口退税、外汇管理等方面,外经贸局均出台了相应政策措施,同时建立以“产业链、第三方合作、招商引资、市场开发”为重点的四大支持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

二、优化贸易结构,加大高端技术产品出口力度外贸结构调整是长期以来一直被重点推进的工作之一。

针对国内高端技术产品贸易存在的“进口过多、出口不足”的问题,外经贸局紧扣国家战略,促进科技创新,妥善处理技术关键问题,加大配套服务和后续维修的支持力度,推动我国高端技术产品国际化进程。

三、拓展市场,多策并举开拓新的合作空间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积极开拓新的市场合作空间,是外经贸局的必然选择。

因此,外经贸局制定了一系列市场拓展政策,积极参与贸易展览会等方面,拓展海外市场的新思路,以及加强与行业协会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巩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四、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外贸竞争力高素质人才是支持外贸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此,外经贸局加强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不断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促进人才选拔和使用的合理化,进一步增强外贸竞争力。

五、打造网络零售新业态,实现消费升级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升级,网络零售成为了推动外贸发展的新引擎。

因此,外经贸局利用“新零售”作为深化外贸领域改革的重要抓手,积极推动各种新业态的发展,为企业的转型升级打造出了广泛的空间。

六、深化改革,增强外贸发展的内生动力外经贸局不断深化改革,增强外贸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出稳外贸标准化推广工程、重点服务企业工作等系列政策,进一步完善企业服务体系。

2024年对外经贸工作总结及下年工作思路

2024年对外经贸工作总结及下年工作思路

2024年对外经贸工作总结及下年工作思路2024年是我国对外经贸工作的关键之年。

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我国积极应对外部挑战,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保持经济增长的良好态势,外贸进出口总额稳步增长,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首先,2024年对外经贸工作在稳定性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我国积极参与区域和全球的经贸合作,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的合作,推动构建新型全球经济伙伴关系。

在这一年中,我国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通过构建多边合作框架,扩大和加强与各国的合作,为我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

其次,2024年对外经贸工作在创新性方面取得了突破。

我国积极推动数字化经济的发展,在外贸领域推动电子商务、跨境电商等新业态的发展,促进了贸易便利化和数字经济的繁荣。

同时,我国加大对外投资力度,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方式,推动国内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提升了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再次,2024年对外经贸工作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推动绿色贸易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同时,我国积极推动创新研发,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了积极贡献。

基于对2024年对外经贸工作的总结,下年工作的思路可以涵盖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积极参与多边和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的合作,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全球经济伙伴关系。

其次,深化改革开放,优化对外经济环境。

通过继续推进贸易便利化措施,降低贸易壁垒,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为企业的对外经贸活动提供更好的环境支持。

再次,加大创新驱动,提升经济竞争力。

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发展,提升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最后,加强风险防控,确保外贸平稳发展。

面对不确定的国际经济形势和风险挑战,要加强风险预警和应对机制建设,统筹考虑安全和效益,确保外贸平稳发展。

长宁区碳达峰实施方案

长宁区碳达峰实施方案

长宁区碳达峰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扎实推进长宁区碳达峰工作,依据《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和《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为引领,加快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使“低碳最虹桥”成为长宁区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国际精品城区的底色和名片。

—\主要目标“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领域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优质绿色低碳企业和机构形成集聚,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取得重要进展,绿色生活方式得到普遍推行,聚焦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打造一批标杆性、集成性试点示范项目和高端品牌峰会论坛,做出“最低碳、最数字、最精致”的“最虹桥”长宁底色。

到2025年,全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市下达指标。

“十五五”期间,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社会体系基本形成,碳中和各类技术应用试点示范取得良好成效,简约适度的绿色生活方式成为市民的自觉选择。

2030年前,确保和上海市同步实现碳达峰。

三、重点任务将碳达峰的战略导向和目标要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加强统筹谋划,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举措和重点主体,组织实施“碳达峰八大行动”O(一)节能降碳增效行动L深入推进节能精细化管理。

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在产业项目发展的全过程深入落实能耗双控目标要求,将单位产出能耗水平作为规划布局、项目引入、土地出让等环节的重要门槛指标。

严格落实节能审查制度,科学评估新增用能项目对能耗双控和碳达峰目标的影响,严格节能验收闭环管理。

长宁区未来动迁规划

长宁区未来动迁规划

长宁区未来动迁规划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长宁区的房屋视觉老旧且原有结构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于居住舒适度与便捷性的要求,因此,为推动城市更新,长宁区政府已经在加紧推进动迁工作,旨在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生活环境与居住条件,进一步提高城市品质和形象。

长宁区动迁规划的范围涉及到百余个小区,其中包括原来的老旧居民区和闵行区的“城中村”。

早在2017年,长宁区便开始了动迁工作的实质性推进,首次推出2220户住宅的公示,总计16.6万平米的建筑面积,涉及到8个小区。

当前,长宁区动迁规划的范围正逐步扩大,力图尽快完成整个区域的宏大改造。

在未来动迁规划中,长宁区政府将充分考虑居民的利益与需求,制定出更加完善和详细的规划目标和路线,以确保动迁工作的持续进行,同时减少新的问题和困扰。

作为保障居民获得更好的居住品质,长宁区会采用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政策手段,如补贴、搬迁优先权、交通便利化等等,以促进居民的积极参与,鼓励他们踊跃配合并积极配合政策。

同时,长宁区政府还将按照区域整体规划,强化对于建筑品质、环境卫生和生态保护的评价标准,提高新建小区的品质水准和品质,使这些小区具有高品质、安全、现代的住房设施,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居住需求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长宁区未来的动迁规划还将增加对于文化、娱乐和社会配套设施的建设,以满足居民更高层次和多样化的社会、文化和娱乐需求。

计划中的很多小区将有着先进的社区设施,如图书馆、文化中心、超市、幼儿园和学校等等,这些设施将为居民提供更多的便利和福利。

总之,长宁区动迁工作是未来城市建设与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不断地推进和改进中,城市将能够更好地服务居民,建立更舒适、更现代化的居住环境,帮助更好地推动长宁区城市发展的进程,为广大市民创造宜居的城市环境,同时也将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外经贸部关于试行进出口许可证联网核销有关问题的通知

外经贸部关于试行进出口许可证联网核销有关问题的通知

外经贸部关于试行进出口许可证联网核销有关问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对外经济贸易部(已更名)•【公布日期】1998.08.21•【文号】[1998]外经贸管发第603号•【施行日期】1998.09.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通关正文外经贸部关于试行进出口许可证联网核销有关问题的通知(1998年8月21日[1998]外经贸管发第6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外经贸委(厅、局),外经贸部驻各地特派员办事处,配额许可证事务局,部EDI中心,各部委直属公司:为加强对进出口许可证商品的宏观管理,加快对外贸易管理电子化进程,外经贸部、海关总署决定从今年9月1日开始,试行对进出口许可证进行联网核销。

外经贸部每天将全国各发证机关上报的进出口许可证电子数据传输给海关总署,企业报关时,海关以进出口许可证纸面证书为依据,同时参照电子数据对报关货物进行核销,并将核销的电子数据反馈外经贸部。

为了使全国进出口许可证联网核销工作顺利进行,外经贸部和海关总署于今年7月27日签署了《外经贸部、海总署关于试行进出口许可证联网核销协议》(简称《协议》)。

现将《协议》的有关规定及要求通知如下:一、外经贸部、海关总署进出口许可证联网核销试运行从1998年9月1日开始,至1999年12月31日为止。

在试运行期间,海关仍以许可证书面证书作为监管依据,电子数据仅作为参考数据。

二、外经贸部授权的许可证发证机关应在签发书面许可证当日将发证电子数据传送到外经贸部EDI中心,外经贸部经核查后于当日将有效许可证电子数据传送到海关总署,海关总署于次日分送到相关直属海关。

对于急需报关的证书,应在签发后立即传送数据,并通知部EDI中心,以便做紧急处理。

部EDI中心在收到发证机关的发证数据后,将通过外经贸专用网EDI邮箱(附件三)通知有关发证机关确认已收到进出口许可证电子数据。

对数据有误的进出口许可证。

部EDI中心将一并通知有关发证机关。

上海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

上海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

上海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上海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已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为促进上海经济持续增长、提升国际竞争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了进一步推动上海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提升外贸规模和质量: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产品创新能力。

同时,加强市场开拓,拓宽对外贸易渠道,积极开展国际贸易合作,开展多式联运,降低物流成本。

2.推动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持续推进贸易便利化改革,简化进出口手续,提高通关效率,降低贸易壁垒,减少非关税措施,提升贸易自由化水平。

加强对外投资合作,积极开展国际贸易谈判,推动建立自由贸易区,实现贸易畅通。

3.建设国际化贸易中心:加大对金融、物流、外贸服务等领域的支持,推动构建多层次、开放性、多功能的国际化贸易中心。

加强金融服务创新,提供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促进跨境融资和结算便利化。

4.加强产业对接和合作:推动内外贸企业的融合发展,加强内外贸企业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促进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共赢。

建立内外贸企业合作平台,加强产业链合作,提升产业转型升级能力。

5.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大对外贸领域人才培养的投入,建设高水平的外贸人才培训机构,提升外贸人才的专业素质和国际化水平。

同时,加强对外贸人才的引进,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来沪发展,推动上海外贸人才队伍建设。

6.加强政策支持和金融扶持: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推动上海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加大对外贸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降低融资成本,鼓励外贸企业转型升级,推动内外贸企业的互联互通。

7.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上海外贸信息化建设,提升外贸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建设外贸大数据平台,提供全方位、高效便捷的外贸信息服务,加强对外贸数据的分析和研究,为外贸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8.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加强与沿海沿边国家的合作,拓宽对外贸易渠道。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组织和贸易谈判,推动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维护国际贸易秩序,提升上海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上海自贸试验区将大力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积极探索构建跨境数据管理新模式

上海自贸试验区将大力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积极探索构建跨境数据管理新模式

上海自贸试验区将大力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积极探索构建跨境数据管理新模式8月10日,上海自贸试验区落实《关于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情况集中采访活动在上海浦东新区举行。

上海市浦东发展委相关人士在活动上介绍了上海自贸区落实《若干措施》总体情况。

据介绍,今年是上海自贸试验区设立十周年。

十年来,上海自贸试验区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率先探索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投资贸易制度体系,加快建立适应更加开放环境和有效防范风险的金融创新制度,系统推进符合市场经济规则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政府管理体制机制,以先行先试的压力测试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创新实施了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自由贸易账户体系、“证照分离”和“一业一证”等制度创新政策,并成功向全国复制推广,进一步有力彰显了全面深化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作用。

近期,国务院印发《关于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部署在上海自贸试验区等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应用场景丰富、监管能力较强的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率先试点对接相关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若干措施》聚焦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商务人员临时入境、数字贸易、营商环境、风险防控等6个方面制定了试点措施。

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自贸试验区新的重大使命,也为上海自贸试验区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据介绍,按照国家和上海市相关工作部署,上海自贸试验区正在抓紧贯彻落实《若干措施》试点任务,对于已具备直接实施的措施抓紧推动落地,对于尚需上级部门出台实施细则的措施加强应用场景储备,力争加快提炼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推进“苗圃变森林”,使制度创新成果惠及更多市场主体,同时持续健全完善风险防范制度,以“管得住”确保“放得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宁区对外经贸第十个五年计划!!根据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市委七届七次全会和区委六届八次全会精神,遵照区委十五期间“依托虹桥,发展长宁,优化功能,增创优势”的发展方针,我们制订长宁对外经贸第十个五年计划,以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方向、鼓足干劲、制定对策,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区府关于长宁未来五年的发展方针和战略部署。

一、“九五”计划执行情况“九五”期间,上海和全国一样,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上海连续9年经济保持两位数增长,为全世界曙目。

长宁区在“八五”抓适应的基础上,“九五”抓发展,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同样取得曙目成绩。

“九五”期间,长宁外经贸工作与全国、上海一样,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等一系列挑战,实施大外贸、市场多元化和以质取胜战略,取得可喜成绩,实现长宁对外经济的持续发展。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招商引资取得丰硕成果。

“九五”期间,我区累计引进合同外资金额8.8亿美元,比“九五”计划数(5.5亿美元)增长60%。

投资规模扩大的同时,投资领域进一步拓宽,投资结构更趋合理。

投资者遍及香港、日本、美国、台湾等二十多个国己家和地区,并有多家国际著名的大集团大企业参与投资。

外商投资企业中涌现了一批经营好效益好的企业和名牌产品。

医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增强了我区的综合实力。

“九五”期间,尽管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引资难度加大,但通过各种努力,招商引资继续保持良好的态势,特别是安商助商,一批三资企业进入产出期,涉外税收年均增长保持两位数,对区级财政收入逐年加大。

1990年涉外税收占全区财政收入的l.87%,1995年达到12.6%,而2000年涉外税收达4.2亿元,占全区财政收入接近三分之一。

2000年全区三资企业的工业产值占全区工业产值的%以上。

在区属工业中,总产值排名前十位的企业中有家是外商投资企业,三资企业已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支撑点。

外向型经济促进了我区产业结构的调整。

从事计算机、网络工程、生物制品等高技术含量项目和从事投资、商务、技术、房地产咨询等三产项目增多。

特别是近年来信息咨询企业发展迅猛,成为引进企业亮点,也成为区域产业开发的特色发展产业。

2000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中,信息网络类企业为占比在30%左右。

日本软银集团,作为日本最大的互联网风险投资机构,在我区已用风险投资的形式向多个网络信息企业注入了风险投资基金。

一批知名信息技术企业陆续进驻。

对外贸易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出口创汇名列全市中心城区前茅。

“九五”期间,出口创汇累计4.9亿美元,比“八五”期间(2.3亿美元)同比增长113%创汇总额达到8.15亿美元,比“八五”期间(2.65亿美元)同比增长207%。

外商投资企业、专业外贸公司和工业自营出口企业成为出口创汇的主力军。

我区外贸出口除总量持续扩张外,出口产品的结构也开始向高技术、高附加值调整,纺织品出口比例下降,机电产品出日比例上升。

技术含量高的出口产品有:计算机软件,微型电机、电梯配件、机械手、以及生物医药等。

投资环境不断优化。

“九五”期间,在区委区府的领导下,在全区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区投资硬环境和软环境继续得到明显改善,外商对投资长宁充满了信心。

外经委、协作办、招商中心的合并在体制优化有利于招商和安商助商形成合力,招商中心“一门式”服务和“特卡”服务更加方便了企业的进驻和经营。

科技、楼宇等政策的实施为企业的引进创造了条件。

同时,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和国际商会等中介组织的各种活动使投资环境不断改善,长宁正越来越成为中外客商投资的热土、创业的乐园。

综上所述,“九五”期间,我区外经贸工作在区委、区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贯彻改革开放的方针,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与外资项目引进和出口创汇密切相联,受到国内有关政策的影响,项目引资和出口创汇存在较多制约和不确定性,给全区招商引资、安商助商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十五”计划的预期目标、任务和措施(一)形势判断从国际环境来看,亚洲金融风波逐步平息,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跨国企业兼并重组十分活跃,整个世界经济发复苏给全球经贸、跨国投资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从国内环境来看,我国进入体制改革攻坚阶段,开始实施第三步发展战略,中国即将加入WTO和国家实施西部发展战略,是发展外向型经济,展开横向协作的良好契机。

但是,不利因素也不容忽视。

随着我国加入WTO,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逐渐消除,给我们产业发展、市场竞争带来的同时,也会对过去熟悉的制度、体制、机制、政策、法规以及文化观念形成一定程度的冲击。

上海处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中国加入WTO,上海是受影响最早、最大的地区之一。

但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所面临的机遇也将是最多的。

区位、政策、环境、功能等综合优势以及近十年高速发展为上海十五和新世纪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我区情况来看,“十五”期间,虹桥地区功能总体优势继续存在,辐射作用继续发挥;三大经济组团对经济发展仍然起着重要的发展空间支撑作用;较为完善的市政设施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硬件基础作用。

但是,随着浦东机场正式启用,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形成以及其他地区加快发展,使得我区的区位优势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战和竞争。

随着我区形态开发的逐步到位,功能开发和产业开发不及时跟上,就会显得以土地地块为代表的招商资源在日益短缺和匮乏,吸引外资和扩大出口的后续力量不足,招商难度增大。

在基础和形态开发到达一定阶段后,如何推进区域功能开发,培育长宁特色、支柱产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二)据导思想与指导原则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精神为指导,遵照区委区府制定的“依托虹桥,发展长宁,优化功能,增创优势”的发展方针,贯彻实施“一业特强,五业拓展”的发展战略。

以招商引资为动力,以管理服务为基础,为一手抓增量拓展,一手抓存量稳定。

在力求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规模与结构达到统一的同时,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和结构。

加强环境建管,从软件、硬件两方面着力完善,充分运用区位优势,实现条块联动。

注重体制转变,促进机制形成,发挥政策效应,形成整体氛围,深入调研,加强学习,切实有效地推进招商引资、安商助商、外贸创汇和咨询服务业工作,为确保区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确保区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2.指导原则“十五”期间,我们要在形势判断的基础上努力把握机遇,抓优化,迎接挑战。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的有利因素,结合“九五”时期的成功经验,主动积极地克服面临的困难及“九五”时期存在的问题,按照以下工作指导原则,贯彻落实上述指导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创新求变,抓住机遇,快速发展。

坚持事实求是,结合区情,扬长避短,趋利弊害。

坚持对外开放,国内国际,积极拓展,迎接入世。

坚持体制调整,机制创新,增强功能,营造氛围。

(三)主要经济指标预测1、合同外资年份20012002200320042005累计亿美元11—1.51—1.5 1.2—1.7 1.5—1.8 5.7—7.52、创汇总额创汇总额:年均增长9%,到2005年达到其中,出口创汇:年均增长率:9%,到2005年达到亿美元。

非贸易等创汇:年均增长率:9%,到2005年达到亿美元。

(四)主要任务及措施1、继续加大招商了1资力度,不断提高了1资效率和了1资质量。

抓住经济形势变化和体制改革的契机,坚持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内对外开放,引进来,走出去,不断优化招商引资的体制和机制,不断开辟招商引资的渠道和途径,不断创新招商引资的手段和方式,不断提高招商引资的服务水平和成功率。

积极吸引内资、外资包括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到长宁发展;积极吸引和支持国内外大集团、跨国公司在我区设立总部或地区总部。

大中小并举,重点引进名特优强企业,提高区域经济的知名度,形成集聚效应。

重视滚动发展,创造条件,鼓励外资和内资企业增资,引导分公司和办事处升格。

建立招商信息库,完善招商网络,不断深化“一门式”服务,优化投资环境。

开展区区联手、区县联手,充分发挥我区的区位优势、功能优势、人才优势和信息优势,利用“双赢”机制,实现长宁行政区划的软性扩张。

2.以咨询服务业为重点,贯彻实施“一业特强,五业拓展’战略。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以招商引资和安商助商为抓手,推进主导型第三产业发展,重点做好咨询服务业的培育。

在咨询服务业方面,将以区《信息咨询业规划纲要》为指导,着力发展会计、律师、审计、投资咨询等中介服务业,扎实做好今后五年工作。

在组织上,要充实调整机构和人员,建立网络,加强与各部门的合作协调,形成合力。

在政策上,要根据实际情况,深入调研和跟踪分析,制定相应扶持政策,对咨询服务企业的准入、运行、保障、优惠、人才等提供政策支持。

在企业引进和管理上,要将咨询服务业作为今后招商引资、安商助商的重点,通过引进强势企业,扶植著名品牌,优化产业布局,形成规模效应,做大做强我区咨询服务业。

特别是要结合楼宇招商,吸引企业进驻,并加快楼宇内的咨询类区外企业的转入工作。

在宣传上,将加大宣传和推介力度,利用各种媒体和协会、商会等社会机构,展开诸如系列报道、研讨会、咨询会等多种形式的宣传介绍活动。

在适当时机,组织区内咨询服务企业走出,向区外、市外,乃至境外的咨询服务企业学习考察、交流合作,提高水平,扩大影响。

3.安商助商,促进企业改善经营,进一步完善,J、企业服务体系。

结合我国加入WTO以及机构改革、职能调整后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对外资内联企业的管理服务,创造一个海内外客商投资长宁、扎根长宁的良好环境。

大小并重,将强势、优质、名牌企业列为工_作重点,提供政策支持,广泛宣传创造条件,使政策优势落到实处。

‘_第断完善招商中心“一门式”服务,探索试行网上服务。

进一步关心、扶持小企业,优化小企业发展的体制和功能环境,促使其发展壮大。

探索外商投资管理方式,把一部分服务性、事务性工作转移到中介机构,进一步发挥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和国际商会的功能和作用,促进信息沟通,增进交流,增强凝聚力。

完善街道备案制度,增强对街道招商的调控能力。

通过宣传指导、上门服务等多种形式,进行安全生产的教育和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4、全面增强外贸出口后劲,促进外经事业全面发展。

继续挖掘存量,拓展增量,引导外资外贸企业,保证创汇增长。

同时,积极贯彻市委“走出去”战略,探索海外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调整结构、稳老求新,稳定传统的服装成衣出口量,增加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量,逐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与海关、财政、税务、银行保持联系,通力协作,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出口环境的同时,通过招商引进出口型企业特别是外省市的出口型企业,形成增量。

对出口的骨干企业重点关注,重点服务,经常调研,加强指导,探索通过建立排行榜、实施出口奖励待方式鼓励企业改善经营,拓展市场,扩大出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