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农业机械使用与维修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人才培养调研报告

人才培养调研报告

人才培养调研报告国家发展改革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建设材料兴国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两轮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调研报告兴国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5月目录目录一、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调研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农业机械化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经济社会化形势为农机专业建设带来新机遇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调研方案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指导思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调研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调研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调研对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调研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调研实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调查数据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企业基本信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企业属性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企业类型描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企业规模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企业的用人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报告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报告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报告2011年7月我校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被批准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重点支持建设专业,建设期为两年。

两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建设方案和任务书中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预定建设目标,开展建设工作,现将两年的改革情况总结如下。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情况1、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确立“工(农)学结合、两轮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成立了由行业专家、企业(合作社)技术骨干、学校骨干教师组成的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了项目建设调研论证机制,组建调研组,制定调研计划,先后组织3批60余人次对本地农业生产、农机生产企业、农机销售公司、农机合作社进行广泛调研,收回调研表格、问卷1500余份,形成调研报告4份。

通过分析本行业的人才需求状况,经专业建设委员会论证,确定了主要工作岗位;分析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根据任务的典型性、重要程度确定了典型工作任务;依据工作任务的情况、完成任务的方式归纳、整合形成行动领域;按行动领域所包含的知识、能力的相互关系构建学习领域;从职业素质、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等方面确定学习领域能力目标,依托“校企社”共建平台,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实施“工(农)学结合、两轮实践”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轮实践(协岗实习):在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农机作业季节,学生到合作企业、农机合作社(部分农机户学生安排回村)进行第一轮生产实践。

在每个生产环节的生产实训之前,安排相关课程的学习。

在生产实践中,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培养学生农业机械的生产、使用、销售及基本维护能力。

第二轮实践(顶岗实习):在第四学期和第五学期农机作业季节,学生到合作企业、农机合作社等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第二轮顶岗生产实习。

在校学习期间,学生主要进行农机作业标准、农机机务管理、农机新技术等课程的学习,为第二轮生产实习做准备。

在生产实习中学生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农业机械操作、机务管理、农机检修等项目的生产实习,强化学生的农机操作和使用维护、农机标准化作业、机务管理、农机检修和故障排除的能力,为下一步的选岗打下基础。

中等职业教育 农林牧渔大类6101 农业类专业简介(2022年)

中等职业教育 农林牧渔大类6101 农业类专业简介(2022年)

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简介61 农林牧渔大类6101农业类专业代码610101专业名称种子生产技术基本修业年限三年职业面向面向作物种子繁育工等职业,种子生产、种子加工、种子营销等岗位(群)。

培养目标定位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农业化学、植物生理、作物遗传繁育等知识,具备作物种子生产、作物病虫害防治、种子加工、种子营销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农作物种子生产、种子加工、种子质量检验、种子门店和网络营销等工作的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专业能力要求1. 具有大田作物种子安全生产的操作能力;2. 具有园艺作物种子安全生产的操作能力;3. 具有识别农作物种子生产中常见病虫草害及绿色防控的能力;4. 具有对农作物种子加工机械规范操作和种子安全贮藏的能力;5. 具有依据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对种子田间检验项目规范检查、记载和统计的能力;6. 具有运用农业大数据对种子市场行情进行品种和价格分析、判断的能力;具有种子销售的能力;7. 具有适应农业数字化发展需求的基本数字技能和信息技术能力;8. 具有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与实习实训专业基础课程:植物生长与环境、农业化学、作物遗传育种、农作物生产技术。

专业核心课程:大田作物种子生产技术、园艺作物种子生产技术、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种子加工与贮藏技术、种子检验技术、种子市场营销。

实习实训: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种子生产、种苗生产、农作物生产、作物病虫害防治、种子检验、种子加工等实训。

在种子企业、农资营销企业、农业园区、大中型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单位进行岗位实习。

职业类证书举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家庭农场粮食生产经营接续专业举例接续高职专科专业举例:种子生产与经营、作物生产与经营管理接续高职本科专业举例:现代种业技术接续普通本科专业举例: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代码610102专业名称作物生产技术基本修业年限三年职业面向面向作物生产、作物种子生产、种苗生产、农资及农产品营销等岗位(群)。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机械类专业基础理论考试大纲(修订稿)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机械类专业基础理论考试大纲(修订稿)

附件3-3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机械类专业基础理论考试大纲(修订稿)一、制定依据根据《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工作的意见》(苏教职[2018]9号),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机械类相关专业教学标准、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机械类相关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标准,制定本考纲。

二、适用专业本考纲适用于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包括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012700)、金属压力加工(050200)、钢铁装备运行与维护(050400)、机械制造技术(051100)、机械加工技术(051200)、数控技术应用(051400)、模具制造技术(051500)、船舶制造与修理(051900)、金属热加工(052100)、焊接技术应用(052200)、化工机械与设备(060400)、铁道车辆运用与检修(080400)、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检修(080800)、港口机械运行与维护(081800)、制药设备维修(102400)等专业。

三、命题原则1.通用性原则:依据机械类专业相关岗位对技能人才培养的共性要求,顺应基于专业类、专业群的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趋势,关注机械行业技术发展的分化与综合,兼顾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的有机结合,归纳和提炼机械类专业必备的知识、技能和素养,建构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具有深度评价意义的知识领域和考试内容。

2.基础性原则:着眼于学习者综合素质提升,根据机械类专业相关岗位的基本要求,以从事机械行业相关岗位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方法为主要考查内容,注重考查学生对本专业类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强化学生手脑并用与知行合一,促进学习者工程思维的形成、技术能力的成长和创造能力的提高。

3.科学性原则:命题力求科学、规范,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必要的区分度,真实、准确地检测出学生掌握机械类专业理论知识的水平。

四、考试内容及要求(一)考试范围本考纲所涉及的考试范围主要包括机械类专业涉及的“制图常识”、“图样画法”、“图样识读”、“机械与支承零部件”、“机械连接与机械传动”、“电工基础及电气基础”、“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机械加工过程及其设备”、“职业素养与情感”、“职业健康与安全”、“环保与法规”等11个知识领域,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适度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目录

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目录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目录类别序号专业名称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工程造价10数控技术应用11机电技术应用12机械加工技术13电气运行与控制14服装设计与工艺15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16纺织技术及营销17汽车运用与维修18汽车制造与检修19轨道交通运营20计算机应用21计算机网络技术22电子技术应用23计算机平面设计24护理25药剂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类别序号专业名称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26会计27市场营销28电子商务29物流服务与管理30中餐烹饪31酒店服务与管理32旅游服务与管理33美发与形象设计34音乐35工艺美术36美术绘画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37数控技术38机电一体化技术39电气自动化技术40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41模具设计与制造42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43汽车运用技术44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45园艺技术46园林技术47护理48康复治疗技术49焊接技术及自动化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类别序号专业名称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50建筑工程技术51建筑装饰工程技术52工程造价52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54会计55会计电算化56金融管理与实务57会计与审计58财务管理59药学60药物制剂技术61生物制药技术62药物分析技术63药品经营与管理64电子商务65国际商务66报关与国际货运67商务英语68商务日语69应用电子技术70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类别序号专业名称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71物联网技术与应用72旅游管理73烹饪工艺与营养74计算机网络技术75软件技术76市场营销77物流管理78道路桥梁工程技术79动漫设计与制作80服装设计

农机人才培养方案

农机人才培养方案

农机人才培养方案随着现代化农业的迅速发展,农机化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在这个过程中,农机人才的不足已经成为阻碍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因素。

因此,制定一项科学、可行的“农机人才培养方案”显得异常重要。

一、研究农机行业的需求趋势在制定农机人才培养方案前,我们应该先研究农机行业的需求趋势,了解人才的需求情况和人才所需技能和素质。

以我国现阶段的农业发展为例,农村智能化、自动化、服务化的需求增长迅速,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应该切实提高农村农机化的水平,加强农机化的推广和应用,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二、制定农机人才培养方案1. 优化农机人才培训方案制定农机人才培养方案的目的是为了使农机人才具备先进的技术知识、工作技能、业务运行经验和敏锐的市场反应能力,既能满足农机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又可以促进农村农业的持续发展。

为此,应当优化农机人才培训方案,按照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有计划地设立培训课程和培训项目,开展理论教学、实践操作和综合实训,培养全方位、全过程的农机人才。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推进农机人才培训的重要力量。

要培养高素质的农机人才,必须加强农机师资队伍的建设,吸引更多优秀的师资加入农机培训工作。

要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和素质,重视师资队伍的培训和职业发展,为培养优秀的农机人才提供优良的培训环境和教学支持。

3. 实现企业与学校合作企业和学校可以在人才培养方面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互相支持,优势互补,共同推进人才培养事业。

企业可以提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实践机会、提供就业岗位和实际经验;学校则可以提供专业方向的学习资源,提供理论和基础知识教育。

当学校和企业相互配合,共同开展实践教学,既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也为推进企业发展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三、推进农机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1. 引导农村居民增强农机化意愿要促进农机人才培养事业的发展,我们应该引导农村居民增强农机化意愿,鼓励农民学习和使用现代化农机,快速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培养方案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培养方案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培养方案一、农业机械化的背景和意义农业机械化是指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机械化工具和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农业机械化的背景是人口增长和粮食需求增加等因素,促使农业生产要向着高效、科技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而农业机械化的意义则在于,让农村劳动力有更多时间去从事其他领域的工作,让农民的收入得到提高,缓解农村人口外流的压力,同时也可以减少因人力作业而产生的劳动强度和危险性,提高生产效率和优化产品质量。

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农业机械化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目前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

截至到目前为止,我国农村机械化率已经达到65%以上,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机械化水平不高:我国农村机械化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但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机械设备使用率等方面仍有待提高。

2.农村现代化程度低:农村现代化程度不高,对高技术和高质量的农业机械化产品缺乏需求。

3.人才缺乏:缺乏具有熟练操作、维修知识和研发方面技能的人才。

4.机械化配套服务不足:农村机械化服务水平低,后续的技术支持、售后服务不完善,影响了农民和企业的购买积极性。

三、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的结合随着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正在向着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较早的数据收集、机器操作等机械化技术正在逐渐被计算机控制和自动化替代。

而且随着传感器和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的结合将更加深入和广泛。

自动化可以帮助处理复杂的农业数据、加速农产品的生长和收成、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力投入和成本、降低了以往反复的人工操作所引起的浪费,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四、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培养方案1.建立完善的培养体系:建立全面、系统的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培养和发展高技术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技术人才。

2.开展职业教育:开设与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相关的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课程,提升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素质,增加农村人才储备。

学科分析:中等职业教育农机设备应用与维修专业学科分析

学科分析:中等职业教育农机设备应用与维修专业学科分析

学科分析:中等职业教育〃农机设备应用与维修〃专业学科分析中等职业教育“农机设备应用与维修”专业学科分析一,、专业介绍中等职业教育“农机设备应用与维修”专业是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重要支撑,它是围绕现代农业机械化建设,以农机设备的应用和维修为核心内容的职业教育。

该专业培养能够从事农业机械化农业生产实践中机械使用、维护保养、故障排除、技术服务等工作的中等技术人员,旨在满足新时期农业生产发展需要,提升农业生产自动化水平,实现特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该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基本能力:1 .掌握现代化农业机械操作和维护保养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实现农业机械化生产的自动化控制;2 .根据农业机械使用的需要进行现场维护和故障排除,保证农机设备高效作业;3 .开展机械服务活动,解决群众的机械使用难题,提高服务质量,并能开展相关技术培训;4 .了解新型机械设备及其技术状况,掌握机械修理原理、维护保养要领及诊断方法等知识;5 .具备一定的劳动安全、环境卫生和生产管理和企业文化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二、课程设置“农机设备应用与维修”专业学科课程设置以农业现代化建设为导向,基于循序渐进的学科体系,设计了贯穿整个专业教育的必修课程,包括课堂教学、实验操作和实践教学三个环节。

1 .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与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要途径,包括以下课程:(1)农业机械化基础:主要包括农业机械的分类、机械原理、结构与选择、机械化生产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农机设备的维修与保养:主要涵盖农机维修和保养的基本方法、诊断和维修技术、维修装备和工具、维修记录等方面的知识。

(3)机械系统的维护保养:主要包括农机设备的机械传动系统、液压传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 .实验操作在教学过程中,会安排学生进行机械操作实践与实验操作,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包括以下课程:(1)农机设备操作实训:包括机械操作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农业机械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技能; (2)农机设备故障排查实验:包括机械系统的故障诊断和处理的技能,以及维修方法和技巧;(3)农机设备保养实验:包括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护方法,学生需要掌握机械设备日常维护保养的技能。

农机设备应用与维修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

农机设备应用与维修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

农机设备应用与维修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与专门化方向专业类别:机械类(代码:04)专业名称:农机设备应用与维修(专业代码:610113)专门化方向:农业机械运用、农业机械营销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基本学制:3年三、培养目标本专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品质和劳动素养,掌握跨入机械制造行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与通用技能,以及本专业对应职业岗位所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能胜任农业机械简单操作与维护、故障排除、农业机械营销以及相应服务、管理等一线工作,具备职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五、培养规格(一)综合素质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

2 .具有社会责任感,履行公民义务,行使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遵法守纪、履行公民道德规范和中职生行为规范。

3 .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具有爱岗敬业服务制造业的情怀,为专业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 .具有理性思维品质,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

5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6 .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了解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文化成果,能够通过1〜2项艺术爱好,展现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

7 .具有积极劳动态度和良好劳动习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职业行为,形成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创造成功生活的意识和行为,在劳动中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8 .具有正确职业理想、科学职业观念和一定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变化。

(完整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报告

(完整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报告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报告2011年7月我校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被批准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重点支持建设专业,建设期为两年。

两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建设方案和任务书中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预定建设目标,开展建设工作,现将两年的改革情况总结如下。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情况1、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确立“工(农)学结合、两轮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成立了由行业专家、企业(合作社)技术骨干、学校骨干教师组成的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了项目建设调研论证机制,组建调研组,制定调研计划,先后组织3批60余人次对本地农业生产、农机生产企业、农机销售公司、农机合作社进行广泛调研,收回调研表格、问卷1500余份,形成调研报告4份。

通过分析本行业的人才需求状况,经专业建设委员会论证,确定了主要工作岗位;分析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根据任务的典型性、重要程度确定了典型工作任务;依据工作任务的情况、完成任务的方式归纳、整合形成行动领域;按行动领域所包含的知识、能力的相互关系构建学习领域;从职业素质、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等方面确定学习领域能力目标,依托“校企社”共建平台,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实施“工(农)学结合、两轮实践”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轮实践(协岗实习):在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农机作业季节,学生到合作企业、农机合作社(部分农机户学生安排回村)进行第一轮生产实践。

在每个生产环节的生产实训之前,安排相关课程的学习。

在生产实践中,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培养学生农业机械的生产、使用、销售及基本维护能力。

第二轮实践(顶岗实习):在第四学期和第五学期农机作业季节,学生到合作企业、农机合作社等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第二轮顶岗生产实习。

在校学习期间,学生主要进行农机作业标准、农机机务管理、农机新技术等课程的学习,为第二轮生产实习做准备。

在生产实习中学生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农业机械操作、机务管理、农机检修等项目的生产实习,强化学生的农机操作和使用维护、农机标准化作业、机务管理、农机检修和故障排除的能力,为下一步的选岗打下基础。

农机设备应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2级)

农机设备应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2级)

农机设备应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2级)一、专业名称及代码(一)专业名称:农机设备应用与维修(二)专业代码:610113二、入学要求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三、修业年限学制:3年四、职业面向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的教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基础课和实践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的“三全”育人体系,形成全方位协同育人效应的一种教育理念。

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农业机械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主要面向农村、基层农机部门、中小型企事业单位、个体农机专业户和农机设备应用与维修第一线,从事农机设备应用与维修管理、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服务及农业机械新产品试验,从事汽车、农用运输车、拖拉机及各类农业机具的使用、维护与修理,以及从事拖拉机、农用运输车、汽车、农机产品的营销等工作。

(二)培养规格1.知识结构(1)掌握农业机械设备使用与管理的基础知识。

(2)熟悉主要农业机械的机构、性能和工作原理。

(3)初步掌握基层农业机械的经营管理知识。

2.能力结构基本能力(1)具有适应本专业生产技术工作需要的写作与表达能力。

(2)初步具有借助工具书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3)具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力。

(4)具有车、钳、焊、电等工种的基本操作技能。

(5)具有一定的自学和获取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专业能力(1)具有拖拉机、农用运输车、汽车及农机具使用、维护与修理、故障诊断、维修质量检测与评价的能力。

(2)具有拖拉机、农用运输车、汽车、农机产品及其零部件营销、产品质量鉴定及售后服务的能力。

(3)具有驾驶拖拉机、农用运输车、汽车及常用农机具的能力。

(4)具有农机化管理、农机技术推广应用及农机新产品试验的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农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农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

人才 的培养 目标和培养规格 以及实现这些培养 目标的 方 法或 手段 。龚 怡祖 教 授 对 人 才培 养 模 式 进行 过全 面 的研究 , 指 出“ 培养 模 式 是 以教 育 思 想 和理 论 为 指 导思
想, 为参 加培 养活 动 的组 织者 和参 与者 提供 系统 的科学 的操作 方法 , 最终 实现人 才培 养 的 目标 。模 式在 实 施 的 过程中, 体现 了培养 的 目的性 , 保证 了实施过程 的可操 纵性 , 同时也保证 了实施过程 的质量 , 是一套完 整的贯 穿于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结合 的方法论体系。 ” 他们 的研究使 我们 对人 才培养 模式 的内含有 了 明确 的了解 。
7 6
农 机 使 用 与 维 修
2 0 1 4年第 2期
中 等 职 业 学 校 农 机 专 业 人 才 培 养模 式 改革 的研究
高忠 学
( 1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黑龙江 大庆 1 6 3 3 1 9 ; 2 .黑龙江农垦机械化学校 , 黑龙江 北安 1 6 4 0 2 1 )
位的联系 , 实行工学结合 、 校企合作、 顶 岗实习。立足校 企资源 共享 、 互 利共 盈 , 促 进 校 园文 化 和企 业 文 化 紧 密 结合 , 促进知识学习、 技能实训、 工作实践和职业鉴定等 功能 的整合 , 推 动教 、 学、 做 的统一 , 实 现学 生 全面 发展 。
1 . 进行 深入 细致 的人 才 需求情 况调研
以学 校 和课堂 为 中心 的人 才 培 养模 式是 中 职农 机
专业多年来一直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 , 这种培养模式严 重脱离了农业机械使用 、 维护与维修 的生产实 际, 这种 模 式 下培 养 出的人 才 在 职业 道 德 和职 业技 能 方 面 自然

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课程标准解读

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课程标准解读

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课程标准解读朱方新;武德庆;王国贵;乐伟伟【摘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现代农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加强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知识的规范化传播,有益于我国发展现代化农业。

为此,在阐述了江苏省中职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目标与课程设置后,着重分析了五门专业核心课程的共性与个性,结合专业课标实践中的反思,提出了教学实施中的合理建议。

【期刊名称】《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年(卷),期】2016(000)007【总页数】3页(P38-40)【关键词】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课程标准;教学实践【作者】朱方新;武德庆;王国贵;乐伟伟【作者单位】江苏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盐城,224051;江苏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盐城,224051;江苏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盐城,224051;江苏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盐城,224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14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农业机械化、设施化、信息化、智能化,农业机械化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不仅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农业生产力,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农机保有量大幅增加,农机种类繁多,各种机型的性能及参数都有较大差异。

但农机经营者及农民缺乏有效获得农机信息的渠道,对农机具了解甚少,在机器使用中也没有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造成了现有资源与资金的严重浪费。

由此可见,要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的重要作用,就必须加强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知识、技能的普及。

(一)专业目标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面向农业机械行业企业,从事农业机械使用、维护、营销、技术服务、装配、检测、管理和推广等工作,是具有基本公民素养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该专业主要对应拖拉机驾驶员、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农机修理工、装配钳工、营销员等岗位。

在进行教学安排时,各职业学校相关专业可依据自身原有优势,建设自己的特色专业方向。

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计划

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计划

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计划江苏省兴化中等专业学校2014级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教学计划根据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的精神,依照职业中专教学计划,结合兴化地区农机使用特点,制定本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学制。

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中级专门人才。

(二)业务范围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农村、基层农机部门、中小型企事业单位、个体农机专业户和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第一线,从事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管理、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服务及农业机械新产品试验,从事农用运输车、拖拉机及各类农业机具的使用、维护与修理,以及从事拖拉机、农用运输车、汽车、农机产品的营销等工作。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一)知识结构及要求1、掌握本专业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和现代化信息技术基础知识;2、掌握农业机械、农用运输车使用、维护、修理、经营所必需的基本知识;3、掌握必需的电工、电子技术知识;4、掌握计算机与应用知识;5、掌握农业机械及其自动化装备的选型配套。

使用维修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6、了解农村新居民建设、农副产品加工、农业种植的基础知识;7、掌握农机新技术推广的主要方法、农村创业的心理与实务;(二)能力结构及要求具有农机械的操作与维护能力;具有农业生产机械化系统的应用和经营管理的能力;具有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及其自动化的新工艺、新装备、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能力;熟悉我国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国内外农业和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及其自动化的科学前沿和发展趋势。

(三)素质要求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及高尚的道德品质素养;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具备较强的敬业精神和专业思想;具有较强开拓和创新意识;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1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1、计算机文化基础(128学时)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

中职农机专业素质教育与创新教学培养方案设计与措施探究

中职农机专业素质教育与创新教学培养方案设计与措施探究

中职农机专业素质教育与创新教学培养方案设计与措施探究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进程的日益加快,中等职业学校的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教学正面临新一轮的改革。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传统意义上的培养模式已难以适应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不论从教学的设置还是教学环节的实施均与素质教育的培养要求相脱节。

为更好地提升中职农机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效益,为农业领域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本文立足于中职农机专业的教育教学现状,通过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着重就新型教学培养方案的设计提出若干可靠的措施,使之符合素质教育新课改的要求。

关键词:农机专业素质教育培养方案教学质量中职0引言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持续提高,对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的人才需求也与日俱增。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为国家、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成为永恒的办学目标。

基于此,中职学校必须下大力气推行素质教育改革,不失时机地创新教学培养模式,切实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培养一支懂生产、会实践的优秀人才队伍,使之投入到农业机械生产的一线当中,为提高农业的机械化水平贡献专业力量。

本文首先论述中等职业学校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的素质教育实施对策,就教学创新的培养方案提出若干设计思路。

1中职农机专业素质教育的内容1.1中职农机专业素质教育的设置要点在中等职业学校,依照农机作业的季节分配规律,将本专业分成四个部分:首先是整地、田地、耕地管理的器械,主要包含旋耕、耙、液体施肥、中耕、排灌、秸秆还田和犁等;第二是动力类机械,包含进口的、国产的拖拉机;第三是插秧、播种的机械,包含谷物类播种机、稻田插秧机以及精密度较高的播种机等;最后一部分是收获机械,包含玉米专用收割机、脱粒机、烘干仪器和水稻联合收割机等。

不难发现,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农机专业的主干内容少不了实践。

除上述内容外,中职学校还可依照专业设置的基本需要增加机械零件、金属材料、农业机械的修理养护、液压技术和农业机械的运用等基本内容。

1.2中职农机专业推行素质教育新方案所面临的问题现如今,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模式已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专业教学模式相对陈旧,未能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专业设置不尽合理,未能突出专业特点,门数较多,无法满足当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客观需要;其次,具体的教学环节与农业机械的生产实际相脱节,未能同农业机械作业衔接得当,这样一来,学生实习、实训势必增大难度;第三,政策的保障不到位,从起初的农业机械工具的补贴到现今大型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的创建,已投入相当规模的财政,然而,农业机械从业人员的培训、培养资金依然不到位;第四,教学过程中所用到的设备较为简陋、陈旧,未能同农机现代化的进程相同步。

培养农机人才实施方案

培养农机人才实施方案

培养农机人才实施方案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机人才的培养成为了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为了更好地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制定并实施培养农机人才的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农业机械化发展需要的农机人才,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实际操作技能,能够熟练掌握农业机械的使用和维护,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应变能力。

二、培养内容。

1. 理论知识培训,包括农业机械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工作原理等;2. 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包括农业机械的操作、维护和故障排除等;3. 安全意识培训,包括农业机械操作中的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能力等;4. 创新意识培训,培养学员具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方法。

1. 学校教育培训,通过农业机械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2. 企业实习锻炼,安排学生到农机企业进行实习,接受真实的生产实践锻炼;3. 导师指导培养,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模式,由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学生的实习导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和培养。

四、培养保障。

1. 师资力量保障,加强农机相关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经验;2. 实训设施保障,加大对学校实训基地和实验室的建设投入,确保学生能够接受到充分的实际操作训练;3. 实习资源保障,与农机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机会和实践平台。

五、培养评价。

1. 考核方式,采用综合性考核的方式,包括理论考试、实际操作考核和综合能力评价等;2. 考核标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表现,进行全面评价,确保培养目标的达成;3. 考核结果,对考核合格的学生颁发相应的培训证书,并为其提供就业推荐和技能培训衔接服务。

六、培养成效。

通过实施上述培养方案,将逐步培养出一批适应农业机械化发展需要的农机人才,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总结,培养农机人才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580410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580410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580410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580410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等职业教育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一、专业名称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专业二、专业代码580410三、录取对象普通高中毕业及职业高中毕业生四、学制与学历三年,专科五、劳动力面向1、就业领域:农业机械制造,农业机械销售、农业机械售后服务、技术推广、鉴定和农业机械应用等领域。

2、起始工作岗位:农业机械制造、农业机械的采用、农业机械维修保养、农业机械的销售、农业机械的技术业务管理等技术岗位工作。

3、可升迁的职业岗位:农业机械的技术推广与鉴定、农业机械的技术培训等岗位。

六、培养目标及规格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修养,掌握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管理能力,面向“农业机械行业”,从事农业机械的制造、销售、维修与保养,农业机械管理、技术推广、鉴定和农业机械应用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七、职业资格证书农业机械维修工(中级/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八、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1、对岗位职业能力的分析1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来自于对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从与专业相对应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进行分步分解。

职业能力要求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1、具有基本的计算机壮1、具备较好的职业道德,1、制订工作计划能力;并作能力;遵纪守法;2、化解实际问题能力;2、具有农机驾车能力;2、具备较好的人际交流3、单一制自学新技术的能3、具有农用动力拆毁、检、和沟通交流能力;修成能力;力;3、具备较好的团队合作4、评估总结工作结果能力。

4、具有农机故障诊断能够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

力;5、具有农机应用领域推展能力;6、具有农机营销能力;7、具有农机鉴别评估能力;8、具有农机生产能力。

2、课程体系的建立在对职业能力展开分析和水解之后,创建注重核心能力,加强综合能力的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方案序模块自学目标建议课程公共基础课程拖拉机结构(上)核心能力拖拉机结构(下)农业机械技术分析常用农业机械结构与修理播种机械结构与保护泵站技术2号分类123456建议课时7878786550789综合运用农业机械销售农机故障诊断农机使用与推广维修企业管理农业机械检测鉴定农业机械及配件销售拖拉机及农机故障诊断农业机械维护保养农机使用与推广维修企业管理农业机械检测鉴定60606552524010与管11理能12力3、核心课程的设定以注重培育专业核心能力为目标,并兼具职业能力的延展与拓展,由专业核心课程构建整个专业的课程体系。

农村农业人才培养方案

农村农业人才培养方案

农村农业人才培养方案随着农业现代化进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农业的重要性,农村农业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如何培养出一批合格的农村农业人才,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农村农业人才应当具备以下素质和能力:1.具备扎实的农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熟悉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病虫害防治、耕作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2.具备现代农业技术知识和相关的专业技能,了解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掌握农业机械的使用和维护技术。

3.具备热爱农业、勤奋好学、创新能力强、善于沟通和协作等品质。

4.具备一定的管理和组织能力,能够独立承担农业生产管理工作。

5.具备保护生态环境意识和法律法规素养,能够自觉遵守相关环保和法律法规。

二、培养方式1.技术培训:针对一线农民、村干部和小农户,普及农业技术和相关政策,提高他们的生产管理水平,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企业管理能力。

2.校企合作:加强与各地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农业产业链相关企业的合作,促进校企共建,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实际操作经验。

3.实践教学:学生在学校之外,要有机会到企业实习、走进田间地头和农户直接接触,经过实践锻炼。

在实践中发掘学生个性和潜能,培养他们的实战技能、组织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4.专家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机会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深入了解前沿的科学技术和农业产业链,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

5.网络教育:通过互联网教育平台,让学生可以在自己的空闲时间学习农业知识和管理技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三、培养内容1.农业生产理论和技术知识:包括农作物生长发育、肥料、农药、种子、灌溉技术、农田水利、经济作物种植等理论和实践技术。

2.现代农业企业管理知识:包括农村电商、现代养殖、农业机械化、农产品质量检测、农业经营管理等知识。

3.职业素养和组织协调管理技能:包括沟通协调能力、企业文化与团队建设、职业伦理素养、品质管理、质量管理等职业素养和技能。

4.环保意识和法律法规知识:包括相关环保和法律法规知识,以及保证农业生态环境的考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专业代码)与专门化方向
专业名称: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012700)
专门化方向:农业机械运用、农业机械维护、农业机械营销、设施农业技术应用。

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基本学制3年。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掌握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能从事农业机械的装配、检测、使用、维护、营销、技术服务、农业机械推广以及设施农业技术应用等工作,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能胜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等技术技能型人才。

注:每个专门化方向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同,任选一个工种,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
1.综合素质
(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
(2)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3)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进取心和坚强的意志;
(4)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
(5)具有良好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
(6)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继续学习能力;
(7)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技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能力;
(8)具有借助工具查阅中、英文技术资料的基础能力。

2.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分析见附录2)
(1)行业通用能力:
①识读图样能力:具有识读中等复杂机械零件图、装配图,电气原理图、接线图,液压、气动系统图的能力;具有应用计算机绘图软件抄画机械和电气图样的能力。

②工量具及仪器仪表选用能力:具有常用机械加工工具、量具、刀具选用的能力;具有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选用的能力。

③材料及元器件选用能力:具有常用金属材料的选用能力;具有识别和选用导线、低压电器、传感器及常用电工电子元件的能力;具有选用常用液压和气动元件的能力。

④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能力:具有识读常用农业机械设备技术资料的能力;具有操作常用农业机械设备的能力;具有维护和保养常用农业机械设备的能力;具有农业机械设备常见故障排除的基础能力。

⑤农业机械设备维护、维修的能力:具有识读各种农业机械使用手册的能力;具有手工制作简单机械零件的能力(初级);具有制作简单电子产品的能力;具有简单农业机械装调的基础能力(初级);具有常用液压、气动系统装调的基础能力;具有保养各种农业机械的能力;具有维修各种农业机械的能力。

(2)职业特定能力:
①农业机械运用:具有拖拉机驾驶的能力(四级);具有联合收割机驾驶的能力(四级);具有农用运输车驾驶的能力(四级);具有农业机械作业质量检查、分析的能力;具有农业机械调整的能力。

②农业机械维护:具有农业机械维护保养的能力;具有农业机械装配、检测的能力(钳工四级);具有农业机械维修的能力(农机修理工四级);具有农业机械作业质量检查、分析的能力;具有对农业机械实施简单改造的能力(钳工四级)。

③设施农业技术应用:具有编制和实施电气安装工艺的能力(电工四级);具有设施农业装备调试的能力;具有可编程序控制器在设施农业装备中应用的能力;具有设施农业装备安装和故障排除的能力(钳工四级)。

④农业机械营销:具有农业机械管理和成本核算的能力;具有农业机械营销的能力(营销员四级);具有农业机械装调、运行的能力(农机修理四级);具有农业机械售后服务的能力。

(3)跨行业职业能力:
①具有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

②具有企业管理及生产现场管理的基础能力。

③具有创新和创业的基础能力。

六、课程结构及教学时间分配表
1.课程结构
2.教学时间分配表
学期学期周数
教学周数考试
周数
机动
周数周数其中:综合的实践教学及教育活动周数
一20 18 1(军训)
1 1 1(入学教育)
1(机械测绘)
二20 18 1(钳工实训)
1 1 1(气动实训)
1(电工实训)
三20 18 1(电子实训)
1 1 1(拖拉机汽车发动机实训)
1(拖拉机汽车底盘实训)
四20 18 1(拖拉机汽车电器实训)
1 1 2(工种考工训练)
五20 18 4(中级工训练与考级)
1 1 2(社会实践)
六20 20 19(顶岗实习) / / 1(毕业教育) / /
总计120 110 38 5 5
4
人文选修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课时比约为4:6),占比约10%。

2.总学分199。

学分计算办法:第1至第5学期每学期15-18学时记1学分;军训、专业认识与入学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毕业教育等活动1周记1学分,共5学分。

5
九、专业教师基本要求
1. 专业应具有与专业办学规模相适应的专任教师队伍,兼职教师比例适当。

师生比要达到1:20以上;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数不低于20%。

专业教师数应不低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的50%,其中双师型教师不低于30%;具有农机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不得少于2人;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应占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20%左右。

2. 专任教师学历应达到国家有关规定,应具有农机或机电类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三年以上专任专业教师,应达到“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证书目录(试行)》的通知”文件规定的职业资格或专业技术职称要求,如农机修理工高级工、钳工高级工、维修电工高
级工、汽车修理高级工等。

3.专业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专业能力,能够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具有信息化教学能力。

专任专业教师普遍参加“五课”教研工作、教学改革课题研究、教学竞赛、技能竞赛等活动。

平均每两年到企业实践不少于2个月。

兼职教师须经过教学能力专项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每学期承担不少于30学时的教学任务。

十、实训(实验)基本条件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及课程设置的需要,按每班35名学生为基
注:教学功能室可以按照教学项目、设备、师资等,进行整合确定。

十一、编制说明
1.本方案依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194号)和《省教育厅关于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指导方案的指导意见》(苏教职[2012]36号)编制。

2.本方案充分体现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课程改革理念。

并突出以下几点:
(1)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推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2)服务学生全面发展。

尊重学生特点,发展学生潜能,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和关键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满足学生阶段发展需要,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良好基础。

(3)注重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

统筹安排公共基础、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课程,科学编排课程顺序,精心选择课程内容,强化与后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

(4)坚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坚持“做中学、做中教”,加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整合融合,开展项目教学、场景教学、主题教学和岗位教学,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

3.中等职业学校依据本方案制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1)落实“2.5+0.5”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校内学习5个学期,校外顶岗实习不超过1学期。

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假期12周。

第1至第5学期,每学期教学周18周,机动周2周,按28-30学时/周计算;第6学期顶岗实习20周,按30学时/周计算。

(2)第1-4学期集中安排整周教学周(实训周、实验周和理实一体化教学周),如德育、体育、艺术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时不足省教育厅规定的最低要求时,各校可结合实际情况予以补足。

(3)任意选修课程可结合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和学校办学特色针对性开设。

以下课程仅供参考:
①公共基础任选课程:礼仪、古典文学、中国名著欣赏、外国名著、人口资源等;或语文、数学、英语课程的拓展内容。

②专业技能任选课程:电子技能训练、发动机装配技能训练、拖拉机底盘装配技能训练、拖拉机电路安装技能训练、插秧机装配技能训练、联合收割机装配技能训练、拖拉机驾驶技能训练、联合收割机驾驶技能训练、插秧机驾驶技能训
练、拖拉机修理技能训练、维修电工技能训练等;或技能拓展考级的强化课程,如制图员训练与考级;或社会实践课程。

附录2
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职业能力分析
14
15
16
17
18
19
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