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负责人:高锦南
学院院长:方玮
教务处长:夏学文
主管校长:熊发涯
机电学院
二〇一五年七月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580301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
三、学习年限
三年
四、职业范围
本专业学生职业范围主要涉及机电设备维修与调整、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和设备管理等领域的岗位群,具体从事的就业岗位如下:
五、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装备制造业等行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职业领域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具备机械制造类、印染行业等大、中型企业生产第一线的设备维护与维修等岗位技能和专业技能,能在相关岗位从事设备安装与调试、设备维修、技术改造和设备营销与服务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
(一)知识目标
(1)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英语、计算机应用及体育与健康等基础知识;
(2)掌握机电设备技术管理的基本知识;
(3)掌握机械装配与机械维修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4)掌握机床电气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5)掌握液压与气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6)掌握编制机电设备修理工艺及配件加工工艺的基本知识;
(7)掌握机电设备安装、维护、保养和维修的基本知识;
(8)掌握机电设备改造技术的基本知识;
(9)掌握机电产品销售相关的基本知识。
(二)技能目标
(1)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写作、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有良好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
(2)具备一定的英语表达能力及英语技术资料的阅读能力,有了解本专业发展动态的基本能力;
(3)具备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收集处理能力;
(4)具备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维护、性能检测、故障诊断与排除的基本能力;
(5)具备对机电设备进行管理和技术改造的基本能力;
(6)具备机修钳工、维修电工必备的基本操作技能;
(7)具备机电设备售后技术服务的基本能力;
(8)具备编制常规机电设备维修工艺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
(2)具有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精神;
(3)具有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和人文素养;
(4)具有勇于创新、艰苦创业、爱岗敬业的精神;
(5)具有一定团队协作精神。
七、职业能力分析
八、专业核心能力描述
九、课程结构
十、核心课程描述
1、数控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 6学分
2、普通机床电气控制线路安装调试 6学分
3、设备管理与预防维修 4学分
4、机械设备维修工艺分析与应用 6学分
十一、教学活动安排表
十二、课程考核
1.考核以过程考核为主,可以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和要求采取笔试、口试、实操、作品展示、成果汇报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
2.考核以能力考核为核心,综合考核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方法能力、职业素质、团队合作等方面;
3.专业课程考核引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企业技术操作规程,联合企业技术专家,共同进行专业课程考核。
主要依据学生的平时表现、任务完成情况及最终考核来确定,以任务完成的过程评价为主,过程评价包括平时上课的表现、任务的完成、任务答辩等。
十三、自主学习课程学分计算办法
十四、教育活动设计
十五、课外读书书目
十六、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达到下述三个方面要求,方可毕业。
(一)学制、学分
在校进修三年,且修满131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程29学分,专业课程70学分,公共选修课程4学分,专业选修课程4.5学分,自主学习课程12学分。
(二)“三通一专”能力测试
1.通过国家计算机信息高新技能四级认证考试或者国家计算机等级一级水平测试。
2.通过学校组织的职场英语应用能力测试或者普通高校英语应用能力三级水平考试。
3.通过学校组织的应用文写作能力测试。
4.通过学校组织的专业核心能力测试。
(三)职业资格证书
至少获取1个与本专业职业岗位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十七、专业建设基本条件
(一)师资条件
1.教学团队要求
(1)本专业教学团队要求年龄、职称、学历、专业、梯队结构合理,有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和良好的“双师”结构;
(2)本专业专任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具备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或企业经历)的比例要达到90%以上;
(3)专业教学团队要求能与行业企业合作或结盟,产生良好互动。
(4)专业教师与学生比例1:25左右,其中企业兼职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不低于40%;兼职教师一般要求获得机修技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5)专业教师应接受过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论的培训,具有开发职业课程的能力。
2.专任教师要求
(1)热爱教育事业,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协作意识,能服从学校管理。
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传授能力。
(2)专任专业教师具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含本科),要求具有一定的企业设备维修与管理工作经历;
(3)具有高校教师资格。
(4)专任实训教师要具备机修技师、高级机修钳工、电气设备安装技师等资格;要求校内专业实训教师主要由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教师担任并具有企业工作经历,并配一名讲师及以下职称教师作为助手。
(5)身体健康,能胜任本职工作。
3.兼职教师要求
(1)热爱教育事业,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协作意识,能服从学校管理。
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传授能力。
(2)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有三年以上的企业设备维修与管理工作经历,熟悉行业企业工作流程,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3)担任实践技能课的兼职教师,应为精通该行业企业技术技能的业务骨干、能工巧匠。
应具备专业技术职务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特殊实践岗位还应具有《职业资格证书》。
校外兼职教师主要进行校外实习指导,并由企业一线设备管理人员作为指导教师;
(4)具备全日制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5)身体健康,能胜任兼职工作。
(二)实践教学条件
1.实验实训条件要求
2.实习条件要求
十八、其他建议
1.校企合作机制的说明
为保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实现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形成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做好以下工作:
(1)发挥好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群校企合作理事会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组织理事单位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开设订单班,提供实习和就业岗位,提供教学资源,共同开发教学资源。
(2)发挥好专业性学院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专业性学院的主要合作企业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参与学生管理,在本方案的基础上,针对订单企业的需求共同制定更为详细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标准,引入企业元素和经典案例进入课堂。
(3)发挥好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
及时研讨专业发展规划和重大教学改革的措施,对该专业的培养方向、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及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进行指导,对专业的招生规模进行调研、论证,审议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等,对教学执行情况和效果进行教学质量监督和评价。
2.质量保障体系的说明
(1)建立质量标准。
融入机电设备职业标准,建立课程标准,建立教学过程行为标准,如教师课程教学标准化手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学生学业作品评价标准等。
(2)强化运行管理。
严格执行学院规定的教师教学工作规范、教材选用规范、实践教学规范、授课计划编写、教案编写、课堂教学、辅导答疑、作业批改、课程考试与成绩评定,以及实训、实习、学业作品等环节的质量标准,并制定本专业的实施细则。
(3)开展多元评价。
实行校企共同考核评价,注重以操作能力、施工生产组织与管理能力等作为评定实习实训的依据,校企共同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考核;开展以证代考、以赛代考、以作品代答卷等考试方式改革。
(4)加强信息反馈。
注重收集学校教学管理机构、学校督导员、学院视导员、学生、学生家长、行业企业和社会对教学过程的意见,及时反馈,及时改进,确保教学效果、确保培养质量。
(5)实施柔性化教学管理
为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建立柔性化教学管理机制,以满足“小批量、个性化、不同类别”的企业顶岗实习、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教学模式的要求。
3.中高职衔接的说明
为了做好中职毕业生与普通高中毕业生教育教学工作的衔接,在教学安排、教学组织上分别作采取如下措施:
在教学安排上,确定中职毕业生入校的选修课、必修课、专业核心课程。
由于中职生在学习《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时,底子薄、学习比较吃力,故对课程体系中专业核心课程《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调整为非专业核心课程。
为了加强对中职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加大职业道德方面教育与学习、加强人文素质课程的学习与指导,在教学组织上,入校后第一学期,由公共课部完成《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及《职场英语》课程的集中补课,主要利用周末及假期时间进行,以增强人文知识,也有利于后续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的学习。
4.其他说明
本专业实施“多段式”、“三双”(双境育人、双师执教、双证融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专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在校内完成公共基础课程学习,并进行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基本技能项目由学校与企业共同确定,教学组织实施以专任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第三学期在校外实习基地提升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教学组织实施以兼职教师为主、专任教师为辅;第三学期和第五学期在校内实训基地通过“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专项技能,教学组织实施以专任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第六学期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教学实习和职业资格鉴定,培养学生综合技能,教学组织实施以基地技术人员为主、专任教师进行指导,根据需要开展专业
拓展课程学习;第七学期在预就业的企业或顶岗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培养学生劳动观念、职业道德和社会适应能力。
十九、培养方案论证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