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案
2017年人教七年级上历史第三单元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共18张PPT)
作者:司马迁——西汉汉武帝时期 内容: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3000多年的历 史 地位: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中国史学的发展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
思考:为什么司马迁能够写出《史记》这样一部历 史巨著? (1)汉武帝时期政治安定、经济繁荣,为司马 迁写作提供了社会条件。 (2)司马迁本人博览群书,知识渊博,寻访史 迹,搜集资料,具有坚忍不拔的品质。
1.道教的兴起
时间
创始人
背景 特点
东汉末年 张角创立太平道,尊奉黄帝和老子及神仙方 术 张陵创立五斗米道 东汉末年极度苦难的人民需要寻找精神上的 寄托 教义与传播方式相近,受下层民众信奉
2.佛教
公元前6世纪 乔达·摩悉达多(释迦摩尼) 人生如苦海,只有熄灭欲望和烦恼,方得解脱 张骞出使西域后,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3.《史记》是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下列人物在 《史记》中有记载的是 ( D ) A.蔡伦 B.华佗 C.张仲景 D.汉武帝
4.下列有关道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 B ) ①产生于中国 ②尊老子为教主 ③主张修身养性 ④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蔡伦和造纸术 我国最早在什么时候就使用了纸?谁发明了造纸术?
西汉
麻 纸 地 图
蔡伦?
蔡侯纸使用的材料是什么?有什么优点? 材料: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 优点: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3.造纸术的传播和影响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1.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两汉 2.张仲景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学设计
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主要介绍了秦汉时期最为典型的文化成就——佛教和道教文化、史学巨著《史记》、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个大一统时期,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辉煌灿烂的文化成就。
除了上一课已经介绍的造纸、医学、数学等方面的内容,还有本课的三个主要内容:一是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以及佛教教义和道教思想的要义;二是中国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和他的史学巨著《史记》,以及《史记》的体例;三是以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代表的古代辉煌的雕塑艺术。
这些重要的文化成就,对以后的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昌盛的秦汉文化是与秦汉时期的大一统、经济繁荣密切相关的。
因此本课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秦汉这一段历史的了解与认识。
同时,在中国古代史教材中,要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在宗教、史学、雕塑等方面的重大成就,必须要先了解本课的内容。
可见本课在本单元以及本册书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秦汉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秦汉先人留给我们的最丰富、最富有生命力的遗产。
因此本课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的最好载体。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1、初中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也掌握了基本的识图能力、表达能力。
2、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已经对秦汉时期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特别是前一课已经知道了秦汉时期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3、初中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有发展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但仍偏重形象思维,对抽象的佛教、道教认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设计思想1、树立教学重在过程的观念。
在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学习,锻炼能力,培养兴趣,发展个性。
2、重视学习小组的讨论活动,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学会交流学习体会,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3、充分利用学校教室多媒体的优势,进行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目标[课程标准]1、了解佛教传入、道教兴起的主要史实;2、说出《史记》的写作体例;3、了解秦汉时期雕塑方面的主要成就。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案新人教版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享智慧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两汉的科技与文化
1.造纸术的发明
2.张仲景和华佗
3.历史巨著《史记》
4.道教和佛教
思考、归纳、总结
通过设计板书,培养学生的归纳、表达能力,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六、巩固复习
完成配套练习相应习题。
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记忆及理解。
1.造纸术的发明
__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时,宦官_蔡伦__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纸的质量大大提高。
2.张仲景和华佗
东汉末年的名医张仲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_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出辩证分析病情对症治疗和“_治未病_”理论,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 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发明了“麻沸散”,便于实施外科手术;创造出“_五禽戏__”,帮助人们用来强健身体。
3.历史巨著《史记》
西汉伟大的史学家_司马迁编写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_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_黄帝__到__汉武帝_时约3000年的史事。
4.道教和佛教
道教:东汉末年,__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尊奉老子和黄帝,也吸收了流行在社会上的一些神仙方术。当时在汉中、巴蜀地区还有__张陵_创立的五斗米道,人们只要出五斗米,就可以入道或治病。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造纸术发明与改进的基本史实,识记东汉时期医学成就及地位,掌握司马迁撰写《史记》的基本史实,知道佛教和道教在秦汉时期的发展情况。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会阅读历史校本教材、观察汉代造纸示意图,了解造纸的工序。情感态度价值观科技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当时我们科技文化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案[五篇范文]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案[五篇范文]第一篇: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案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1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西汉时期的科学技术医学成就和文化成就,包括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张仲景和华佗,司马迁和《史记》,佛教和道教。
2.通过引导学会阅读历史校本教材、观察汉代造纸示意图,了解造纸的工序。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3.通过学习西汉时期的科技文化,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技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当时我们科技文化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
【学习难点】历史巨著《史记》的地位及影响。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本、所用的练习本、阅读的各种报刊、杂志等都离不开“纸”。
“纸”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那么大家知道纸是怎样发明的吗?自学互研生成新知知识模块一造纸术的发明自主阅读课本P67~68内容,完成第1~2题。
1.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是什么时期的什么纸?谁在什么时候改进了造纸术?这种纸有什么特点?造纸术改进的意义是什么?西汉早期的麻纸。
东汉,蔡伦,特点: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
意义: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2.纸发明之前,中国人写字曾经用过哪些书写材料?和纸相比这些书写材料有哪些不足之处?书写材料:龟甲或兽骨、青铜器、竹木简、帛等。
成本高、贵重不方便携带、不易推广等缺点;纸不仅携带方便,而且造价低廉,纸的出现大大便利了人们的书写,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
知识模块二张仲景与华佗自主阅读课本P69内容,完成第3题。
3.华佗和张仲景有哪些主要的医学成就?华佗:擅长外科手术,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编创“五禽戏”。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知识模块三历史巨著《史记》自主阅读课本P70内容,完成第4~5题。
2018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备课资料教案 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知识点一造纸术的发明1.纸出现以前的书写材料(1)书写材料:纸问世之前,古人把文字刻画、书写在甲骨和简帛上面,或铸刻在青铜器物上面。
秦汉时期的公文往来、私人书信以及典籍等都用简帛写成。
后人用“册”“编”“卷”来称书籍的篇幅,就是从简的编连方式和存放特点得来的。
(2)缺点:简用竹木制成,分量很重;帛虽然轻,但价格昂贵。
人们使用起来受到很大限制。
2.造纸术的发明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3.造纸术的改进(1)改进时期及改进者:东汉,蔡伦。
(2)原料: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
(3)优点:纸的质量大大提高;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4.影响(1)此后纸的使用日益普遍,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
(2)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知识点二张仲景和华佗1.两汉医学的发展:中国的传统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两汉时期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诊断和治疗的手段更加先进,并建立起中医学的基本理论。
2.张仲景(1)生活年代:东汉末年。
(2)成就:写成《伤寒杂病论》,这部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辩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被后世尊称为“医圣”。
3.华佗(1)生活年代:东汉末年。
(2)成就①不仅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而且能实施外科手术。
②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③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创造出了“五禽戏”。
相关链接华佗拒绝做曹操的御医华佗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他医术高明,能治百病,且医德高尚,人们尊称他为“神医”。
华佗和曹操是同乡,曹操想把他留在身边,专门为自己看病。
华佗对此非常反感,他认为:医生的职责是解除天下人的病痛,怎能只为一个人服务呢?就找了个借口说要回家探亲,趁此机会离开曹操。
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案[推荐五篇]
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案[推荐五篇]第一篇: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案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知识与技能1.了解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和医学成就,包括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张仲景、华佗的生平和成就。
2.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简要史实、司马迁的生平事迹及其撰写的《史记》的简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观察造纸工艺流程图,了解造纸的工序。
2.通过对佛教和道教在我国得以传播的原因及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社会意识理论分析历史文化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秦汉时期的科技,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技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到当时我国科技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了解司马迁撰写《史记》的经历和《史记》的内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求真求实的学风,注重学习与实践的结合。
重点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张仲景、华佗的生平和成就;佛教和道教在秦汉时期的发展情况;司马迁和《史记》。
难点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及其影响,树立正确的宗教观。
汉代造纸图;“麻沸散”和“五禽戏”相关资料;张仲景图像;《史记》相关资料;道教和佛教的相关资料;PPT课件。
一、新课导入(课件出示西汉文学家东方朔向汉武帝上奏本的情景)图中两个人抬着的一捆捆竹简,就是东方朔的奏本。
这个奏本用了3000片竹简,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动。
为了轻便,人们又用帛写字,但帛价钱很贵,不能大量使用。
随着文化的发展,读书、写字对书写材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怎么办呢?古埃及人将字写在纸草上,古代欧洲人将字写在羊皮纸上。
那么我们的祖先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呢?二、感知理解(一)造纸术的发明 1.纸的发明。
(1)甲骨文是刻写在什么上面的?(龟甲、兽骨)(2)“金文”是刻写在什么上面的?(青铜器)(3)战国时期又出现了什么书写材料?(竹简、丝帛)(4)课件演示:兽骨、龟甲→青铜器→竹、帛→纸讲解:纸普遍使用之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人就把竹木简当作书写材料。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2.想一想,纸的发明给社会文化和人们的生 活带来哪些好处?
(1)造纸术的发明,引起了书写材料的一场革 命,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 育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2)纸广泛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可以书写; 绘画;用于包装;用于制造纸质生活用品,如纸 杯、纸盒、纸巾、纸衣裤等。
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书的典范,文学的杰作。
司马迁是如何写成历史巨著《史记》的?
首先,司马迁有远大的志向,立志“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其次,为实现他的志向作了大量艰苦的努力,不仅阅读了大量的 书籍,还遍历祖国南北,实地考查、访问、收集大量资料。即 使在受了“腐刑”后,也忍辱负重,发愤著书。
C、歌颂了农民领袖 D、开创了编写史书
1.在古代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
且对文明发展作用最为显著的是
A.指南针
B.造纸术 C.印刷术 D.火药
B
2.生活在东汉时期、著有《伤 寒杂病论》一书、被后人尊称 为“医圣”的是
A.华佗 B.张仲景 C.李时珍 D.郦道元
3、这是一 枚错版的 邮票,你 知道错在 哪里吗?
4、东汉明帝时,派人到 西域求佛法的主要原因 是
司马迁曾遭到关押,又受到酷刑,而 他在命运的灾难面前却坚忍不拔地写 出历史巨著。
他的这种精神对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
我们也要像司马迁一样树立远大 的理想,并为实现理想而努力,不能小 有挫折就退缩,只要坚持去做,就会取 得成功。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想一想,司马迁这句名言的含义是什么?
佛教四大名山——九 华山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案新人教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两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成就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两汉时期科技和文化成就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案新人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两汉时期的科技成就,如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手工业技术的进步、医学知性成果。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两汉时期的科技成就和文化成就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两汉时期科技和文化成就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两汉时期农业生产技术的基本原理。
3.两汉时期的教育制度,如太学、郡国学校等的教育情况。
4.两汉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如张仲景、华佗、司马迁等。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两汉时期的历史背景,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认识。但在科技、文化方面,学生可能较为陌生。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重对这些知识的讲解,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5.启发性:板书设计应包含问题或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促进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2017年秋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五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纸是西汉古代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摸索、总 结创造出来的,是西汉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造纸 术的 传播
造纸术经过蔡伦改进后,从中国广泛向世界各地 传播,推动了中国、阿拉伯、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文 化发展,是中国在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上所作出的 一项伟大的贡献。
二、张仲景和华佗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医圣”
成就
改进造纸术 《伤寒杂病 论》、麻沸 散、五禽戏 《史记》
影响或地位
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 化的巨大贡献 “医圣”张仲景和神 医华佗,奠定中医诊 断和治疗的理论基础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道教的早期教派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医学 史学
宗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张角、张 陵,乔达 太平道和五斗米道 摩﹒悉达 佛教 多
麻沸散
外科手术
“外科鼻祖” 华佗
拔 罐
刮痧
推拿
针灸
作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你认为医术重要还是医德 重要?
术精救人,德高济世。对于病人来说,医德医术 同等重要,具备好的医德是成为好医生的前提。
模仿“五禽戏”
虎 形
熊 形 鸟 形 鹿形 猿 形
三、历史巨著《史记》
司马迁
《史记》
司马迁写作鸿篇巨著《史记》
——《史记·孝武本纪》
司马迁敢于指出汉武帝的过失,体现了他忠于史实 的崇高品德。
鲁迅先生为何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 韵之离骚”?
《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的史学,同时也开创了传 记文学。文笔简洁,描写人物栩栩如生。《史记》是历 史与文学互相结合的典范。
材料研读: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佛教的创始者是谁?诞生地是哪里?何时传入中国?
2017秋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思考:在纸发明以前中国古人都有哪些书写材料,这些材料有哪些缺点?
陶器 甲骨 竹木简 丝帛
青铜器
石壁
随着文化的发展,读书、写字对书写材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我们的祖 先又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下图是甘肃天水出土的西汉时期用麻做的纸,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 纸。但麻纸比较粗糙,不便书写。这一书写材料亟待改进。
为了编写史书,司马迁到处收集写 史的材料。你认为司马迁收集材料 的途径有哪些?
寻访名胜古迹,阅读书籍。
司马迁被后人誉为“文史祖宗”。你认 为他获得这一美誉的理由是什么?
《史记》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人 物栩栩如生,是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 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上面两幅图片分别是两种宗教的活动,勇于创新。
1、资源回收与再生利用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概念,下列哪一个人的发明过程体现出 了这一概念的特点?( ) A.黄帝 B.扁鹊 C.张衡 D.蔡伦 2、《三国演义》中有个华佗给关羽“刮骨疗伤”的故事,下列哪一项不可能是华佗的 行为? ( ) A.用“四诊法”为其号脉 B.参考了《本草纲目》 C.运用“五禽戏”帮助康复 D.使用了外科手术
2、你还记得左图所示著作的主要内容吗?
人物简介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 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 文学家、思想家。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 之父。著有《史记》一书。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是司马迁撰写《史记》的目的。其中“通古 今之变”的“古”“今”分别指何时?“成 一家之言”指的是什么?
原因:宗教可以麻痹人民的思想,有利于封建统治者统治人民。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收获?快和你的朋友们分享一下吧。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教案
第15课两汉的科技与文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两汉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医学成就,包括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张仲景和华佗。
⑵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简要史实,了解司马迁的生平事迹及其撰写的《史记》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⑴辩证分析:通过对佛教和道教在我国得以传播的原因及所产生的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社会意识理论分析历史文化现象的能力。
⑵根据对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的知识、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分析,本课采用常规课与生本课堂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学活动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认识到当时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⑵认识到两汉时期文化的繁荣昌盛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和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和非凡的创造力。
⑶培养求真求实学风:通过了解司马迁撰写《史记》的经历和《史记》的卓越成就,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求实求真的学风,注重学习和实践的结合。
【教学重难点】重点: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以《史记》为代表的史学成就。
难点: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和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教学过程】㈠、创设情景、激情导入教师展示材料两汉时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族名称的由来,汉族的传统服饰汉服以及今天的版图等等。
除此以外,两汉在科技和文化方面也取得了重大成就。
㈡、教师引领、合作探究一、科技篇——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1、自主学习、建构知识①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②东汉时,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改进了造纸术。
2、合作探究、释疑解惑教师质疑:你知道在造纸术发明之前世界各地各有哪些书写材料吗?它们各有哪些不足?学生小组探究并展示探究成果,教师点评并播放视频《中国早期书写材料》。
师生共同归纳造纸术的发明: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15课时《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案设计、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15课时《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案设计、学案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案设计1教学分析知识与能力了解造纸术的发明、张仲景和华佗对中医学的贡献、《史记》、道教和佛教等基本史实,思考这些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以及对当时和当代社会的影响过程与方法识读《居延汉简》《马王堆汉墓帛书》《造纸工艺流程图》,讲解这些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提高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张仲景、司马迁等人为了理想,面对挫折坚忍不拔、努力拼搏的精神教学重点:造纸术的发明、张仲景和华佗、历史巨著《史记》教学难点:道教和佛教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东方朔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
汉武帝即位,征四方士人。
东方朔上书自荐,诏拜为郎。
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
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据说有一次,他向汉武帝上一个奏本,这个奏本就用了三千片竹简,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动。
汉武帝看得那真是累啊!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这一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造纸术的发明1.材料展示:材料: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纸。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范晔《后汉书》2.教师提问:阅读教材并结合材料说说纸发明以前的书写材料有什么特点。
提示:竹木简太笨重,携带不方便;帛的价格昂贵,不能大量使用。
3.教师过渡:西汉时期我国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东汉时期,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4.材料展示:“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范晔《后汉书》5.问题思考:(1)从记载中,蔡伦用什么原料造纸?提示: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
(2)蔡伦制造的纸被称为什么?提示:蔡侯纸。
(3)这种纸有什么优点?提示: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6.图片展示:汉代造纸工艺流程图7.教师讲述:《汉代造纸工艺流程图》形象地再现了两汉时期的造纸术,将麻头、破布等原材料经水浸、切碎、洗涤、蒸煮、漂洗、舂捣、加水配成悬浮的浆液,捞取纸浆,干燥后即成为纸张。
2018年秋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共55张PPT)
名。
造纸术发明的伟大意义
造纸术的发明,促进了 各地的文化交流和传播,是 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 贡献。
二.张仲景和华佗
张仲景 (150--219年)东汉 南阳人,著名医学家。 他从史书上看到了扁鹊望诊齐 桓公的故事后,对扁鹊产生了敬佩 之情,也为他后来成为一代名医奠 定了基础。汉灵帝时,官至长沙太 守。
张角—太平道 下层 青城山(张陵) 张陵—五斗米道 民众
释迦牟尼
白马寺
贫苦 民众
四、道教和佛教
1、道教的兴起【东汉】 ①来源:道家思想 鬼神崇拜 民间方术 ②创始人: 张角(太平道)张陵(五 斗米教)
③基本教义:
修身养性 炼丹求仙
流道 派家 ;学 道派 教是 是一 一种 种思 宗想 教学 。术
道教圣地——青城山
一.造纸术的发明
西汉-----纸的发明
甘肃天水出土的 用麻做的纸是目 前世界上已知的 最早的纸。
陶器
青铜器
丝帛
思考:在纸 发明以前中 国古人都有 哪些书写材 料,这些材 料有哪些缺 点? 笨重、不方便 、价格昂贵、
甲骨
竹木简
石 壁
东汉---蔡侯纸
人物:东汉蔡伦 原料:树皮、破布、 麻头和旧渔网 特点:原料易找、价
2、佛教的传入(外来宗教)
①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创立佛教[古印度] ②基本教义: 今生忍受苦难 来世得到幸福
白马寺
(2)佛教的地位: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3)传入时间: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4)佛教的传入通道:丝绸之路。 (5)影响: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 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2018年秋人教版部编 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案新人教版
1. 两汉时期的农业技术
- 铁器和牛耕的推广
- 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
- 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
- 桑蚕养殖技术的进步
2. 两汉时期的手工业技术
- 冶铁和铸铜技术的发展
- 瓷器制作的兴起
- 纺织技术的进步
- 盐铁官营制度
3. 两汉时期的文化成就
- 文学:楚辞、汉赋、乐府诗、史记等
- 书法:隶书的兴起和发展
2. 请列举两汉时期手工业技术的主要成就,并说明其特点。
答案:两汉时期手工业技术的主要成就有冶铁和铸铜技术的发展、瓷器制作的兴起、纺织技术的进步以及盐铁官营制度的确立。这些技术的特点是技术创新、工艺成熟、产业规模扩大,为两汉时期的手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1. 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 引起学生对两汉时期科技和文化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两汉时期有哪些科技和文化成就吗?它们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展示一些关于两汉时期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那个时代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两汉时期科技和文化成就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3. 两汉时期科技和文化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两汉时期科技和文化成就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两汉时期科技和文化成就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两汉时期科技和文化成就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两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成就解决实际问题。
5. 教学策略:针对学生的学情,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此外,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教案】
第14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造纸术的发明、张仲景和华佗对中医学的贡献、《史记》、道教和佛教等基本史实,思考这些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以及对当时和当代社会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识读《居延汉简》《马王堆汉墓帛书》《造纸工艺流程图》,讲解这些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提高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张仲景、司马迁等人为了理想,面对挫折,坚忍不拔、努力拼搏的精神。
重点造纸术的发明、张仲景和华佗、历史巨著《史记》难点道教和佛教【教学流程】环节教学问题设计教学活动设计二次备课情境引入2017年9月11日第十二届北京文博会开幕,以“文化科技融合传承创新发展”为主题,将举办综合活动、展览展示、推介交易、论坛会议、创意活动、分会场六大系列百余场活动。
“一带一路”国家跨国组团展现民族文化。
师: 出示图片,简介会议情况,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生:观察图片,思考问题,激发求知欲。
自主探究完成学案中自主探究题目师:明确做题要求,指导学生根据要求自学课文并完成学案自主探究问题。
生:速读课文,完成自主题,勾画重点知识,初步掌握基础知识。
合作交流展示提高一、两汉科技展厅——造纸术的发明【问题1】列举:造纸术发明之前,书写材料有哪些?这些材料的缺点有哪些?【问题2】观察图片《造纸工艺流程》,思考:1.该图形象的再现了两汉时期的造纸术,请依据图片,简单描述造纸基本流程有哪些?2.东汉时期,对改进造纸术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是谁?他主要进行了哪些改进?3.阅读材料“造纸术的传播”,思考:造纸术的发明有什么重大意义?二、两汉医学展厅——张仲景和华佗【问题1】分组活动:观察图片《张仲景像》《华佗像》建立“名医档案”,并完善信息师:指导学生列举造纸术发明前书写材料的种类及缺点。
认识造纸术发明的重要作用。
出示图片,指导学生依据图片简单了解古代造纸的基本流程。
生:观察图片,简述古代造纸的过程,了解蔡伦对造纸术的改进,明确蔡侯纸的优点:原料易找、价格便宜、质量提高、便于推广。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案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造纸术发明与改进基本史实,识记东汉时期医学成就及地位,掌握司马迁撰写《史记》的基本史实,知道佛教和道教在秦汉时期的发展情况。
2.理解华佗发明“麻沸散”的世界意义和张仲景成为“医圣”的原因。
3.理解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和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观看蔡伦造纸术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二、学习新课(一)书写材料的革命1.材料研读造纸术发明之前书写不方便、昂贵、笨重使用不方便﹑不易推广(二)一纸泽四方1.目前世界已知最早的纸出现于什么朝代?2.谁改进了造纸术?东汉时期的造纸技术采用什么原料?3.西汉时候,我国人民开始用麻造纸,已经懂得了造纸的方法,在世界上最早发明了造纸术。
4.在中国纸传入西方以前,他们在什么材料上书写?莎草纸——古埃及人采用的书写载体,用纸莎草的茎制成。
类似于竹简的概念,但比竹简的制作过程复杂。
莎草纸一直使用到8世纪左右。
羊皮纸——以羊皮制成。
两面光滑,都能书写,且书写方便,比纸莎草纸更加适用,但价格昂贵。
广泛用于欧洲。
5.从记载中,蔡伦用什么原料造纸?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这种纸有什么优点?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6.造纸术的传播及对世界的影响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
造纸术大大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动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三)名医妙回春1.张仲景生活的时期是()医学成就是()2.华佗生活的时期是()医学成就是()和()(四)史家之绝唱1.《史记》是()时期的()所著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
记述了从()到()的历史。
3.鲁迅先生评价《史记》一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五)佛道传教忙一、道教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道教是()本土宗教,()创立了太平道,()创立了五斗米道。
二、佛教1,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乔达摩·悉达多又称释迦牟尼2,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3,东汉明帝时,在社会中传播开来4,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影响深远四、课堂练习1.在古代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且对文明发展作用最为显著的是A.指南针B.造纸术C.印刷术D.火药2.生活在东汉时期、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被后人尊称为“医圣”的是A.华佗B.张仲景C.李时珍D.郦道元3、东汉明帝时,派人到西域求佛法的主要原因是A、宏扬佛教文化B、用佛教来减轻自己的罪过C、借助佛法维护其统治D、兴趣所致4、下列哪一种宗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A、佛教B、道教C、伊斯兰教D、基督教5、《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历史著作,因为它:A、内容丰富B、刻画了众多人物形象C、歌颂了农民领袖D、开创了编写史书的新体例。
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新人教
青铜器物 西汉 东汉
术
医圣 外科
甲骨
蔡伦
辗转
伤寒杂病论 中医药学
针灸 麻沸散Biblioteka 造纸史记史学 黄帝
汉武帝
纪传体
道教 五斗米道
印度 释迦牟尼
D C A
D
答:西汉时期。 答:蔡伦改进造纸术。原料易得、便宜,质量提高。
A
C
B
D
答:目前,我国自然资源有限,特别是森林资源不足,使用“再生纸” 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也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D D A
B
D D B D
B C
C
C B
B
B C A
答:《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答:勤奋学习,博览古今书籍;不怕困难,多参加社会实践;不畏权贵, 敢于秉笔直书;等等。
答:胸怀大志,严谨治学,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等等。
答:佛教和道教。佛教是外来宗教,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 答: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道教是东汉末年正式创立。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学设计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程标准: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讲述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
知道司马迁和《史记》;知道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介绍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包括的内容:造纸术的发明、张仲景和华佗、历史巨著《史记》、道教和佛教。
联系到当时的时代背景,在秦汉时期,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完成了国家的大一统,推动了科技、文学、宗教的发展,反过来文化、科技的发展又促进了国家的进步。
学情分析:学生们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对许多历史人物贡献等常识性的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课属于时代性总结,对一个时期的史学、医学、宗教、科技的系统性总结。
学生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老师的设计,去完成本课的学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两汉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医学成就,包括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张仲景和华佗。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简要史实;了解司马迁的生平事迹及其撰写的《史记》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佛教和道教在我国得以传播的原因及所产生的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社会意识理论分析历史文化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司马迁写作《史记》的背景,领会司马迁著史的宗旨。
通过改进造纸术、发明麻沸散,著有《伤寒杂病论》,了解蔡伦、华佗、张仲景的历史贡献。
教学重点: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以《史记》为代表的史学成就。
教学难点: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和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教学过程:新课预习5、东汉末年,张角创立太平道,尊奉黄帝和老子,吸收了神仙方术,传播道教。
张道陵在巴蜀创立五斗米教深受下层人民信奉。
新课导入孔子韦编三绝惠施学富五车陆文通汗牛充栋缇萦上书救父师:同学们先欣赏几个成语故事,韦编三绝、学富五车、汗牛充栋、上书救父结合漫画图片,说一说,它们都与什么有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知识与技能1.了解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和医学成就,包括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张仲景、华佗的生平和成就。
2.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简要史实、司马迁的生平事迹及其撰写的《史记》的简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观察造纸工艺流程图,了解造纸的工序。
2.通过对佛教和道教在我国得以传播的原因及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社会意识理论分析历史文化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秦汉时期的科技,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技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到当时我国科技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了解司马迁撰写《史记》的经历和《史记》的内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求真求实的学风,注重学习与实践的结合。
重点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张仲景、华佗的生平和成就;佛教和道教在秦汉时期的发展情况;司马迁和《史记》。
难点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及其影响,树立正确的宗教观。
汉代造纸图;“麻沸散”和“五禽戏”相关资料;张仲景图像;《史记》相关资料;道教和佛教的相关资料;PPT课件。
一、新课导入(课件出示西汉文学家东方朔向汉武帝上奏本的情景)图中两个人抬着的一捆捆竹简,就是东方朔的奏本。
这个奏本用了3000片竹简,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动。
为了轻便,人们又用帛写字,但帛价钱很贵,不能大量使用。
随着文化的发展,读书、写字对书写材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怎么办呢?古埃及人将字写在纸草上,古代欧洲人将字写在羊皮纸上。
那么我们的祖先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呢?二、感知理解(一)造纸术的发明1.纸的发明。
(1)甲骨文是刻写在什么上面的?(龟甲、兽骨)(2)“金文”是刻写在什么上面的?(青铜器)(3)战国时期又出现了什么书写材料?(竹简、丝帛)(4)课件演示:兽骨、龟甲→青铜器→竹、帛→纸讲解:纸普遍使用之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人就把竹木简当作书写材料。
现在我们还把书按“册”计算,这个“册”字就是个象形字,很多竹木简用绳子串在一起,就成“册”了。
但竹木简太重了,据史料记载,秦始皇一天要看120斤重的文书。
而帛又很贵,不能大量使用。
随着文化的发展,需要有一种既便宜又方便的书写材料,这就推动了人们对造纸术的研究。
2.蔡伦改进造纸术。
引导:在蔡伦之前,我国劳动人民虽已发明了造纸的方法,但纸的质量比较差,产量也不高。
东汉时,宦官蔡伦负责管理为朝廷造纸的作坊,他总结了劳动人民的经验,于105年改进了造纸术。
学生阅读教材,找出蔡伦用于造纸的原料。
提问:当时蔡伦用哪些原料来造纸?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等。
(用课件展示造纸原料)讲解:这些原料容易得到,又很便宜,既扩大了原料来源,又降低了制造成本,造出纸的质量比以前要好得多,不仅提高了纸的质量,还提高了纸的产量,纸的使用也逐渐普遍起来了。
为了纪念蔡伦的功绩,人们把这种纸叫作“蔡侯纸”。
3.造纸术的传播及其意义。
纸最初传入朝鲜、日本,后来又向西传入阿拉伯,并通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和非洲。
与竹木简和帛相比,纸的主要长处是什么?竹木简太笨重,帛的价格昂贵,纸不仅携带方便,而且造价低廉。
纸的发明,大大方便了人们的书写和人类文化的传播。
(二)张仲景和华佗1.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
(课件演示:张仲景像、《伤寒杂病论》书影)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
当时连年战乱,疾病流行,为了帮助人民解除病痛,挽救病人的生命,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并结合自己的医疗实践,写成了举世闻名的《伤寒杂病论》。
这是我国第一部中医临床诊断治疗的专著,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张仲景以其卓越的成就受到后人的尊敬,被称为“医圣”。
2.“神医”华佗。
(课件演示:华佗像、“五禽戏”)华佗是东汉末年的民间“神医”,他勤奋好学,精通内、外、妇、儿、针灸科,尤其擅长外科手术。
他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麻醉剂做手术的外科医生,欧洲则是在华佗死后1700年才学会使用麻醉药的。
他还创制了一套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姿态来锻炼人身体各部位的医疗体操,即“五禽戏”,至今仍有许多人学习它,受益较多。
(三)历史巨著《史记》1.司马迁编写《史记》的原因。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相关内容,说说司马迁能编成《史记》的原因。
司马迁的父亲是史官,司马迁受到家庭的熏陶,从小就爱好文史;司马迁年轻时到各地寻访了许多名胜古迹,开阔了视野;父亲死后,他继承父业做了史官,利用国家藏书处,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他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
过了五年,他的好友李陵由于作战失利投降了匈奴,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被处以宫刑。
在狱中,他怀着悲愤的心情写作。
后虽被赦,但仍著史不缀,终于完成了《史记》一书。
2.《史记》的内容及影响。
(1)提问:《史记》一书的上下年限是什么?《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
(2)提问:《史记》的写作体裁是什么?纪传体通史。
(3)引导:什么是纪传体呢?“纪”指帝王的传记,按年编写;“传”指将相或名人的传记。
按这种体裁写的历史书叫纪传体史书。
那么,《史记》一书中一共有多少纪,多少传呢?《史记》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包括上下3000年的历史。
其中战国、秦汉记载较详细。
全书分为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八书、十表,共130篇。
全书以人物传记为主,辅之以编年和纪事,体例严整,内容丰富,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汉书》中“司马迁传”评论《史记》的文笔是“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即秉笔直书,不曲笔回护,记事简洁明了,评价实事求是。
《史记》肯定了陈胜、吴广反抗暴秦的首创精神,指斥了暴君、酷吏的罪恶,大胆地评论了汉武帝的功过,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
这部书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四)道教和佛教1.佛教的传入。
(1)学生自主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找出佛教的地位、起源、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时间、基本教义等。
(2)提问:佛教在世界宗教中的地位如何?佛教是当今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
(3)提问:当今世界三大宗教是什么?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4)提问:佛教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兴起?又在什么时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佛教起源于古印度,时间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
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5)提问:佛教的基本教义有哪些?按照佛教的说法,人死后能够转生来世。
人的今生如果能忍受苦难,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6)佛教在公元前3世纪开始外传,东汉明帝时派人到天竺求经,用白马驮回佛经42卷和释迦牟尼的画像。
明帝令在洛阳建白马寺。
佛教开始大范围传入中国,并且发展很快。
佛教传入后,最先接受的是统治阶级上层,到了东汉后期,有相当多的下层劳动人民也接受了佛教,请想一想,这又是为什么呢?东汉后期,宦官和外戚交替专权,政治黑暗,吏治腐败,人民生活艰辛,佛教所宣扬的灵魂不灭、来世投胎等观点就成了他们的精神寄托。
佛教宣扬的忍受苦难、寄希望于来世,客观上有安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7)引导:佛教传入我国后,对中国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见闻,列举一些例子。
讲解:佛教的传入对我国各方面的影响都很大。
在哲学方面,佛教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认知过程有极为细致深入的研究,将差别、对立、矛盾等沟通起来,恢复了世界的整体性和普遍联系等,这一切,都弥补了我国哲学的不足。
在文学方面,大量佛经翻译过来,受到了历代文人的喜爱。
佛教还为中国文学带来了新意境、文体、词语等。
特别是后来形成的禅宗思想,对王维、白居易、苏轼等人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例如:世界、无常、现行、刹那、大千世界、清规戒律、一针见血等。
在艺术方面:寺塔、佛像、石窟等,至今保存的大都成了风景名胜。
此外,像舞蹈、音乐、壁画等,都受到了佛教的影响。
另外,在医学方面影响也较大。
过渡:在佛教传入的同时,道教也在中国兴起。
《西游记》里的元始天尊、太上老君都是道教尊奉的人物。
道教是如何兴起的?它的教义有哪些?对我国文化有哪些影响?我们现在来学习这些问题。
2.道教的兴起。
(1)提问:东汉时期兴起的道教与佛教有哪些不同之处?佛教是由国外传入;道教则是土生土长,在民间兴起。
佛教主张今生忍受苦难、虔诚信佛,来世得到幸福;道教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追求今生的成功。
(2)引导:它们之间又有哪些相同之处呢?都得到了统治阶级的扶持;都为统治阶级所利用;作为统治人民的工具,都对我国文化有深远的影响。
讲解: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形成于秦汉时期,道教奉先秦道家创始人老子为教祖,以《道德经》为首要经典,以“道”为基本信仰。
(3)引导:请同学们思考、讨论道教的兴起对我国有哪些影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哪些事物与道教有关。
讲解:道教和佛教一样,诞生以后对中国文化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封建社会后期,中国文化随处可见道教影响的印迹。
哲学方面:比如陈传老祖创无极图;文学方面:我国几部有名的古典小说里面的内容都反映出道教的影响。
例如《西游记》里的如来佛为佛教的最高首领,玉皇大帝为道教最高神。
李白诗中那浪漫的想象力,就同他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有很大关系。
毛泽东主席就曾说过李白道士气太重;艺术方面:建筑、道教官观等大大丰富了中国的园林艺术;科技方面:道教的炼丹促进了化学的发展。
道教的气功丰富了医学的内容,也对中国人体科学作出了贡献。
三、本课小结以表格形式,分类总结本节所学内容,并交流学习这节课最大的感受。
四、布置作业请学生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本课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