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运动重要知识点
地球运动知识点
地球运动知识点一、地球的自转。
1. 自转的方向。
- 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这一现象可以通过地球仪演示来直观理解。
2. 自转的周期。
- 恒星日:以遥远的恒星为参照,地球自转360°,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这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 太阳日:以太阳为参照,地球自转360°59′,时间为24小时。
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天的时间长度,由于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太阳公转,所以太阳日比恒星日长。
3. 自转的速度。
- 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地球表面各点的角速度均为15°/小时。
这意味着地球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是相同的。
- 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处线速度最大,约为1670千米/小时,两极点线速度为0。
这是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不同纬度的圆周长度不同,在相同的时间内转过的弧长不同。
4.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 昼夜交替。
- 原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且地球自转。
向着太阳的半球是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夜半球,随着地球的自转,昼半球和夜半球不断交替。
- 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是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是昏线。
- 地方时。
-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东边地点的时刻比西边地点的时刻早。
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 时区: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
以本初子午线(0°经线)为基准,从西经7.5°至东经7.5°为中时区(零时区),向东、向西各划分12个时区。
- 区时: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时区的区时。
例如,东八区的中央经线是120°E,东八区的区时就是120°E的地方时。
- 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发生偏转。
地球的运动详细知识点总结
地球的运动详细知识点总结一、地球的自转运动1. 自转的定义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己轴线旋转的运动。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西向东,也就是东转西。
自转是地球上所有物体都具有的基本运动状态。
2. 自转的轴倾角地球的自转轴倾角是指地球自转轴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的倾斜角度。
地球自转轴的倾角约为23.5度。
3. 自转的影响地球的自转给我们带来了昼夜变化,不同地区因为自转的不同阴影变化也不同,同时也带来了地球上的风与云的形成,对气候有着显著的影响。
二、地球的公转运动1. 公转的定义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这个椭圆轨道的长轴可以看做近似圆形,这条椭圆轨迹称为地球的公转轨道。
2. 公转的周期地球的公转周期为365.26天,也就是一年。
但由于每4年多出一天,所以每隔4年就会多出一天,作为闰年来安排。
3. 公转的影响地球的公转使得四季变化形成,同时也形成了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
公转还导致了日照时间的变化,影响了生物的生长与活动规律。
三、地球的倾斜与季节变化1. 倾斜与季节地球自转轴倾角使得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不同地区所接受到的太阳光照不一样。
倾斜导致了当地面对太阳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同。
这样就形成了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
2. 季节的变化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是四个重要的节气。
春分时,地球正好处于公转轨道椭圆的长轴上,白昼与黑夜持平。
夏至时,太阳直射点到达北回归线,这一天南半球最长白天,北半球最短黑夜。
接下来是秋分,北半球白昼与黑夜持平,南半球开始变长。
最后是冬至,太阳直射点来到南回归线,这一天南半球白天最短,北半球黑夜最长。
四、地球的椭圆公转轨道1. 椭圆轨道的特点地球的公转轨道是一个椭圆形,有一个长轴和一个短轴。
椭圆轨道的长轴称为长半轴,短轴称为短半轴,椭圆轨道的两个焦点在椭圆轨道的中心平分线上,这个中心平分线称为椭圆轨道的主轴,每个焦点到椭圆轨道的距离之和等于一个常数。
2. 椭圆轨道的优点地球的椭圆公转轨道为地球带来了季节变化,同时也丰富了生物的多样性。
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总结
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总结一、地球的自转运动1. 自转轴倾斜地球的自转轴不垂直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而是与之倾斜23°27',这个倾斜称为地球的自转轴倾斜。
这个自转轴倾斜导致了地球季节的变化,例如地球不同地区在不同季节的日照时间会有所不同。
2. 自转方向地球绕自转轴以西向东的方向自西向东自转,一个自然日为一次自转周期。
由于地球的自转速度较快,导致在地球表面上形成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变化。
3. 自转周期地球自转一周周期为24小时。
4. 自转不均匀性地球的自转速度并不是匀速的,其自转速度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微小的变化,例如地球椭球形状、地球内部结构等,这就是自转不均匀性。
二、地球的公转运动1. 公转轨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其公转轨道实际上是一个椭圆。
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称为黄道面。
2. 公转速度地球绕太阳的公转速度约为每秒30公里。
在地球的公转轨道上,地球有分布着春分点、秋分点、夏至点、冬至点等重要位置。
3. 公转周期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周期为365.25天。
4. 公转不均匀性地球的公转不是匀速的,其公转速度会因受地球椭球形状、其他星球和月球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微小的变化,这就是地球的公转不均匀性。
三、地球的季节变化1. 季节变化原因地球的季节变化主要是由于地球轨道的椭圆形状和地球自转轴倾斜所引起的。
在地球公转轨道上,地球距离太阳的距离并不是一致的,因此不同季节的日照时间和日照强度也会有所不同。
2. 四季变化地球的四季分别为春、夏、秋、冬,这些季节的变化是因为地球的轨道上不同时段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关系所致。
3. 不同地区季节由于地球自转轴倾斜的原因,不同地区的季节与其所在的纬度有关。
距赤道越近的地方,所受到的日照时间越长,因此气候更加炎热;而靠近极地的地方,则会有更长的白夜和黑夜的交替。
四、地球的日照现象1. 白昼与黑夜地球的自转造成了白昼和黑夜的交替,每天地球上都会有大约12小时的白天和12小时的黑夜。
地球运动知识点七年级
地球运动知识点七年级1. 地球公转:地球绕太阳一周所需的时间为365天,这个运动称为地球公转。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 地球自转:地球围绕自身的轴线旋转一圈所需的时间为24小时,这个运动称为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的轴线倾斜23.5度,使得地球的各个地区在不同时间能够接受到不同的太阳光照。
3. 四季变化: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导致了四季的变化。
当北半球向太阳倾斜时,北半球就是夏季,而南半球就是冬季。
当北半球远离太阳时,北半球就是冬季,而南半球就是夏季。
4. 日食和月食:地球、月球和太阳之间的相对位置会导致日食和月食的发生。
日食发生在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之间时,月食发生在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时。
5.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球体。
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离心力,使得地球的赤道半径略大于极半径,造成地球的形状不完全是球形。
6. 地球的倾斜:地球的轴线倾斜23.5度,导致了地球的季节变化和昼夜的交替。
地球的倾斜也使得地球上的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能够接受到不同的太阳光照。
7. 地球的自转速度:地球的自转速度约为每小时1670公里。
由于地球自转的速度很快,我们感觉不到地球在自转。
8. 地球的公转速度:地球的公转速度约为每小时107,000公里。
地球的公转速度使得地球围绕太阳一周所需的时间为365天。
9. 地球的卫星:地球有一个名为月球的卫星,它围绕地球自转和公转。
月球是地球上唯一的卫星,它的运动对地球的潮汐产生了重要影响。
10. 地球的磁场:地球拥有一个磁场,它起到保护地球免受太阳风和宇宙射线的伤害。
地球的磁场也是指南针的工作原理所依赖的基础。
地球运动知识点归纳
一、经纬网1、经线与纬线经线纬线定义连接南北两极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球面上与地轴垂直的圆特点形状半圆,且都不平行,相交于极点一个圆,且都平行方向指示南北方向指示东西方向长度都相等,纬度1°经线段长度=111km不等,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L=111千米*纬度的余弦值相同点地方时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季节2、经度:国际上统一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为0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从00经线算起,向东属于东经(E),越向东,经度值越大;以西属于西经(W),越向西,经度值越大。
以西经200和东经1600的经线圈,把地球平分为东、西两半球。
经度立体概念为二面角,即某经线平面与0度经线所在平面组成的两个平面的夹角。
3、纬度:以赤道为基准,北半球向北极纬度增加,南半球向南极纬度增加。
以赤道、纬度30°、纬度60°和极点划分低、中、高纬度。
纬度立体概念为线面角,即地表某点和地心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4、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经过两点的大圆(经过两点和地球球心)的劣弧的长度。
同一纬线上的两点最短的行进路径,一般是先向高纬度方向,再向低纬度方向。
5、定向:东西方向依据劣弧(两地经度差小于180度之间)原则确定,南北方向依据两点纬度高低确定。
6、定位:地球表面上任一点都对应一组确定的经纬度,故经纬度是区域定位的依据。
地球运动专题一、地球自转和公转特征的比较比较项目地球自转地球公转示意图运动轴心及轨道(1)轨道为赤道(2)绕地轴旋转,地轴北段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并与公转轨道面成66034′夹角(1)轨道为黄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2)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地球有近日点(1月初)和远日点(7月初)之分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周期(1)恒星日,自转3600,23时56分4秒,是真正周期(2)太阳日,自转360059′,24小时,是日常所用周期(1)恒星年,公转3600,365天6时9分10秒,是真正周期(2)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一个周期,365天5时48分46秒,是日常所用周期速度(1)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它各点均为150/小时(2)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1)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慢(2)平均角速度为每日约10(3)平均线速度为30千米/秒2、地方时(1)地方时: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不同的经线有不同的时刻,这就产生了地方时,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
地球的运动知识点
地球的运动知识点一、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沿着自身的轴线自西向东旋转的运动。
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1.自转轴:地球的自转轴是地球通过北极和南极的一条假想直线,又被称为地轴。
自转轴的倾角约为23.5°。
2.自转周期: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3小时56分4秒。
3.自转速度:地球的自转速度不是均匀的,随着纬度的增加,自转速度逐渐减小,赤道地区的自转速度大约为1670公里/小时。
4.自转的影响: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也是引起地球上各种天气现象和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二、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
地球的公转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1.公转轨道:地球的公转轨道呈椭圆形,称之为椭圆轨道。
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公里。
2.公转周期:地球的公转周期约为365.25天,一年有365天5小时48分46秒。
4.公转的影响:地球的公转是引起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地球轨道的椭圆性质和自转轴的倾斜,使得地球不同位置的太阳辐射量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了季节的交替变化。
2.章动:地球的自转轴会不断变动,这种变动称为章动。
由于章动的存在,太阳和其他星体在地球上的视运动产生了复杂的变化。
3.地球的偏心率:地球的公转轨道并非完全的椭圆,而是稍微扁平的椭圆。
这个扁平度称为地球的偏心率,偏心率的大小影响着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变化,从而影响着季节的强度。
4.地球的前进运动:地球在太阳系中不断向前移动,这是地球的前进运动。
地球的前进运动还会受到其他行星和恒星的引力影响。
6.地球的自荷平衡运动和地壳运动:地球的自荷平衡运动主要是由于地球内部物质重新分布所产生的。
地壳运动则是指地球地壳产生的各种现象,如地震、火山喷发等。
总结起来,地球的运动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过程,包括自转、公转、岁差运动、地球的前进运动、地球的旋进运动等。
这些运动不仅影响着地球的自然环境和气候变化,也为人类提供了时间的度量和导航的基础。
地球运动重要知识点
地球运动重要知识点地球运动是指地球在宇宙空间中的各种运动方式,包括自转、公转和章动等。
这些运动对于我们了解地球的形态、气候和时间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介绍地球的自转、公转和章动等重要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原理。
一、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自西向东旋转的运动。
其基本特征包括自转轴、自转周期和自转速度。
1. 自转轴:地球的自转轴是指地球通过北极点和南极点的一条虚拟直线。
它与地球表面的地理赤道及其相交点称为极圈,极圈的两端分别为北极和南极。
2. 自转周期:地球的自转周期是指地球围绕自转轴完成一次自转所需的时间。
在国际上,以格林威治时间的平太阳时(GMT)为准,地球的自转周期约为23小时56分。
3. 自转速度:地球的自转速度可以通过比较两个地点之间的太阳时差来确定。
一般而言,自赤道向两极方向自转速度逐渐减小。
二、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运动。
其基本特征包括公转轨道、公转周期和公转速度。
1. 公转轨道: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公转轨道上的一点称为近日点,该点距离太阳最近;相对应的,离太阳最远的点称为远日点。
2. 公转周期:地球绕太阳一周所需的时间称为公转周期,通常指的是地球绕太阳一次完成公转所需的时间。
公转周期约为365.25天。
3. 公转速度:地球的公转速度是指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沿轨道运动的速度。
由于地球沿椭圆轨道运动,所以在不同位置的公转速度也不同。
三、地球的章动地球的章动是地球自转轴的几何现象,它引起了地球赤道和黄道之间的夹角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
地球的章动可分为长周期章动和短周期章动两种。
1. 长周期章动:长周期章动主要包括黄经章动和赤纬章动。
黄经章动使得黄经变化的幅度增大,而赤纬章动使赤纬变化的范围扩大。
2. 短周期章动:短周期章动主要包括风车章动和纬移章动。
风车章动引起地球自转轴的摆动现象,导致自转轴在空间中绘制出一个圆锥面。
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总结
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总结
一、地球自转
定义:地球自转是地球绕自身轴心的旋转运动。
方向: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
周期: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称为一个恒星日,约为23小时56分4秒。
速度: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南北两极为零外,各地约为每小时15度。
线速度则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在赤道上,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大约为每秒465米。
影响:地球自转导致昼夜交替、地球形状变化、离心力的存在、地球磁场和万有引力的产生,对地球和地球上的生物、大气、水文和气候系统产生各种影响。
二、地球公转
定义:地球公转是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
方向:地球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同,即从西向东。
周期: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称为一个恒星年,约为365天6小时9分10秒。
此外,还有一个回归年,用于描述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回归运动,其时间略短于恒星年。
速度:地球公转的速度在近日点(1月初)时较快,在远日点(7月初)时较慢。
地理意义:地球公转导致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季节更替等现象。
三、其他相关知识
天体系统:地球位于地月系中,地月系是太阳系的一部分,而太阳系则属于银河系。
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共同构成了总星系。
太阳活动:太阳活动包括光球上的黑子、色球上的耀斑以及日冕中的太阳风等。
这些活动对地球磁场、电离层以及气候等产生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涵盖了自转和公转的定义、方向、周期、速度以及它们对地球和地球环境的影响等多个方面。
这些知识对于理解地球的运动规律以及地球与其他天体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地球上的运动-高中地理全册必背章节知识清单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知识点1:地球的自转1.概念: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2.运动特点特点自转轴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北半球纬度越高,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越高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周期太阳日:24时恒星日:23时56分4秒,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速度角速度:约为15°/h ,除极点外都相等线速度:由赤道至两极递减知识点2:地球的公转 1.概念: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1回归年为365日5时48分46秒;1恒星年为365日6时9分10秒,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4.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5.速度位置 时间 速度A 点 近日点 1月初 线速度较快,角速度较快B 点远日点7月初线速度较慢,角速度较慢知识点3: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概念(1)赤道平面: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
(2)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
(3)黄赤交角: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存在一个交角,叫黄赤交角,目前是23°26′。
2.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移动规律(北半球)Chapter 1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2)周期:1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
一、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还有相关性,具体如下表所示:三、我国航天发射基地区位条件评价(1)常规法: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由此判断地球自转方向。
(2)极点法: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同理,看到地球是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是在北极上空,看到地球是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是在南极上空。
(3)经度法:东经度增大的方向就是地球自转方向,西经度减小的方向也是地球自转方向。
(4)海陆法:根据大洲和大洋的相对位置也可以判断地球的自转方向。
如沿某一纬线从欧洲到亚洲的方向或从太平洋经巴拿马运河到大西洋的方向就是地球自转方向。
地理高二地球运动的知识点
地理高二地球运动的知识点地球运动是地理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涉及到了地球自转、公转以及倾斜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本文将就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进行详细介绍。
一、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线旋转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对于人类生活和自然界的现象有着重要的影响。
1. 自转的周期:地球的自转周期为24小时,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天。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西向东,即自西向东地旋转。
2. 自转的效应:a. 地球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当地球的某一部分面对太阳时,这部分地区就会经历日出和白天;而当这一部分转到背面时,就会出现日落和夜晚。
这种现象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
b. 自转也导致了地球上的风系统和气候分布的形成。
由于地球自转时速相对较快,不同地区的气候和风向也会因此而有所不同。
二、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着太阳运动的轨迹。
这是地球运动中另一个重要的方面。
1. 公转的周期:地球的公转周期为365.25天,即我们常说的一年。
而地球绕太阳的轨道被称为椭圆轨道。
2. 公转的效应:a. 公转形成了四季交替的现象。
由于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地球距离太阳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当地球离太阳较远时,这一地区会处于寒冷的冬季;而当地球靠近太阳时,这一地区则会迎来温暖的夏季。
这种现象形成了四季交替的规律。
b. 公转也是日食和月食发生的原因之一。
当地球、太阳和月球处于特定位置时,地球会挡住太阳对月球的光线,形成日食;而当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时,地球遮挡住太阳对月球的光线,形成月食。
三、地球的倾斜度地球的倾斜度指的是地球自转轴与地球公转轨道法线之间的夹角。
1. 倾斜度的大小:地球的倾斜度约为23.5度。
这个倾斜度的存在导致了不同地区季节变化的差异。
2. 倾斜度的效应:a. 倾斜度使得地球各地区的日照时间和太阳高度角有所不同。
在北半球夏季时,北半球的日照时间更长,太阳的高度角也更高,而在冬季时则相反。
第一章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七年级地理知识点 每张重点汇总)
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要点一:地球的自转1.定义:地球围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
2.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呈顺时针。
3.自转的周期[来源:学科网]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
4.自转产生的现象(1)昼夜交替: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其中的一半,另外一半就处于黑夜状态,这样就产生了昼夜现象。
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
(2)时间的差异: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东面的地点总是要比西面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东面地点的时间总是早于西面地点的时间,这就是时间的差异,可以总结为东早西晚。
(3)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每天我们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实际上是地球的自转造成的。
5.晨昏线(圈)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叫昼半球,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叫夜半球。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晨昏线圈。
其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到夜的界线为昏线,由夜到昼的界线为晨线,下图中AB为晨线。
[来源:学科网ZXXK]【例题1】地球的自转产生了()A.昼夜交替B.四季变化C.五带的形成D.昼夜长短的变化[来源:Z+xx+]点拨:本题考查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被太阳照射的一面是白天,另一面是黑夜,由于地球的自转便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只是产生不同地区的时间差异,不会造成四季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和五带的形成。
答案:A要点二:地球的公转1.定义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
2.地球公转的特征地球公转的特征有两个:①地球公转时,地球的北极始终指向天空中的北极星附近(这也是北极名称的来历)。
②地球公转时,地球的公转轨道和地轴之间存在着一个夹角,这个夹角的度数是 66.5°。
如图所示:3.方向:自西向东。
4.周期: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约为365天)。
六年级地球运动知识点总结
一、地球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己的轴线一周运动一周,它的时间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一周,它的时间为365天,即一年。
二、自转产生的现象1.昼夜交替:地球自转导致我们观察到的白天和黑夜不停地交替出现。
2.地球磁场:地球的自转产生了一个巨大的磁场,使得地球具有磁性,保护我们不受太阳风暴的伤害。
三、公转产生的现象1.日照时间的变化:地球不停地围绕太阳公转,因此地球不同地方的日照时间会有所不同。
赤道附近的国家拥有较长的日照时间,而极地附近的国家则有较短的日照时间。
2.四季的变化:由于地球公转轨道是一个椭圆,而不是一个圆,所以地球离太阳近的时候会有夏天,离太阳远的时候会有冬天。
这就是四季交替的原因。
3.日食和月食:当地球、太阳和月球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会遮挡太阳或月球,产生日食或月食的现象。
四、地球的倾斜和赤道地球的轴线不是垂直于公转轨道,而是倾斜23.5°。
地球赤道是划分地球上半球和下半球的参考线。
五、赤道附近的气候和植被由于赤道附近接受的太阳直射最多,因此气温较高,气候炎热,植被茂密。
赤道附近的地区被称为热带雨林区。
六、寒带和温带赤道以北或以南的地区被称为寒带,这些地区气候寒冷,四季分明,植被主要是落叶林和针叶林。
赤道和寒带之间的地区称为温带,温带地区的气候较为温和,适合农业生产。
七、经线和纬线经线是连接地球北极和南极的线,也被称为经度。
纬线是横切地球的线,也被称为纬度。
八、经度和时间由于地球自转导致的昼夜交替,经线上的时间是不同的。
以0°经线为参照,每经过15°经线,时间就会相差一个小时。
国际上规定,以0°经线为参照,东经为正,西经为负。
中国位于东经120°左右,比0°经线慢8个小时。
九、时区地球上将24个小时均分成24个时区。
每个时区的时间相差一个小时。
中国共分为5个时区,东部时区比西部时区早两个小时。
地理必备知识点之地球运动
地理必备知识点之地球运动1.地球自转(1)地轴指向:北极指向北极星附近(2)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3)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生活周期)(4)速度:角速度两极为0,其余为150/h;线速度由赤道(1667千米/时)向两极(0千米/时)递增(1)昼夜更替(天体东升西落)(2)地方时(区时)(3)水平地转偏向力2.地球太阳(1)方向:自西向东(与自转同向),北逆南顺(2)周期:恒星年:365天6时9分后10秒(真正周期),回归年:365天5时48分后46秒(3)轨道:近正圆的椭圆(4)速度:近日点(1月初)角速度和线速度慢,远日点(7月初)角速度和线速度快。
平均值每天10,30万千米∕秒(1)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3)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4)四季的更迭(构成)(5)五带的划分进动和太阳关系:黄道平面(公转轨道面)和赤道平面(自转平面)夹角:23026',地轴与黄道平面夹角:66034'。
3.太阳照射点移动规律技巧1: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正午太阳高度=90°-纬差(当地与太阳照射点的纬度高)=纬差(晨昏线与纬线切点的纬度差)技巧2: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原产规律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二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技巧3: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的区域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南半球达到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的区域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北半球达到最小值。
热带区域:直射时达到最大值。
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技巧4:相同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最小差值规律热带地区:23°26’+当地纬度温带地区:23°26’×2寒带地区:90°+23°26’-当地纬度技巧5:正午太阳方位与影子方位、长短变化推论(1)在直射点以北:影子朝正北,正午太阳在正南。
地理地球运动知识点
地理地球运动知识点地理地球运动知识点1.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
2.20°W向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向西至160°E为西半球;经度度数小于20°,为东半球,经度度数大于160°,为西半球;经度度数在20°至160°之间,为相应半球。
3.纬线长度:L=L赤道×COSθ(θ为当地纬度)赤道是最长的纬线,长度大约为4万千米,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度数相同,纬线长度相同;纬度度数不同,纬线长度不同。
纬度相差1°,实地距离相差111千米;经度相差1°,实地距离相差111千米×COSθ(θ为当地纬度)。
4.同纬度飞行,先向高纬飞,后向低纬飞。
(即:北半球先向北飞,南半球先向南飞)。
位于晨昏线上的两点之间,沿晨昏线的劣弧飞行最短。
位于经线圈上的两点,沿经线过极点飞行。
赤道上两点一般按赤道的劣弧飞行。
若两点相差180°,则有无数种飞行方法。
5.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即: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
6.地球自转线速度:V=V赤道×COSθ(θ为当地纬度)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度数相同,线速度相同;纬度度数不同,线速度不同。
7.除南北两极点外,全球各点地球自转角速度都相等。
地球自转角速度:W=15°/h=1°/4分钟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速度大约为0.25°/天当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同时,1太阳日>1恒星日;当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时,1太阳日8.地球公转速度:近日点(1月初)最大,远日点(7月初)最小自近日点向远日点移动,公转速度逐渐变慢;自远日点向近日点移动,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近日点(1月初)V、W最大远日点(7月初)V、W最小由近日点向远日点移动,公转速度V、W变小由远日点向近日点移动,公转速度V、W变大9.春秋分日,太阳光线与黄赤两平面交线相平行;两至日时,太阳光线与黄赤两平面交线相垂直。
地理地球运动知识点及答题技巧
地理地球运动知识点及答题技巧一、知识点概述地球运动是指地球在自身引力作用下绕着太阳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而公转则是指地球绕太阳椭圆轨道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
地球运动的意义在于,它不仅决定了地球上各种自然现象的周期性变化,如昼夜更替、四季变化等,还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密切相关。
二、知识点详解1. 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
在地球上,我们每天经历昼夜更替,这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结果。
此外,地球自转还导致了地球表面的经纬度随时间发生微小的变化。
2. 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三年。
在公转过程中,地球会经历四季的变化,这也是由于地球公转而产生的。
同时,地球公转还导致了黄赤交角的存在,从而影响了地表的温度和气候。
3. 太阳高度角与太阳辐射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
在太阳高度角较大时,太阳辐射较强,气温较高;在太阳高度角较小或负值时,太阳辐射较弱,气温较低。
4. 地方时与区时地方时是指以本地为中心,相对于正午时刻的时刻。
区时则是全球通用的时间标准。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单位(如小时、分钟等)进行计算。
5. 昼夜长短与季节昼夜长短是指一天中太阳照射的时间。
在夏至和冬至时,昼长夜短或昼短夜长;而在春分和秋分时,昼夜等长。
季节则是由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所引起的。
三、答题技巧1. 读图分析法在解决地球运动相关问题时,读图分析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技巧。
通过观察地图或图表,我们可以了解相关地区的经纬度、地形、气候等基本情况,从而更好地理解当地自然现象的形成原因。
2. 公式运用法在解决与日照强度、距离等问题相关的题目时,我们可以运用相关的公式进行计算。
例如,根据太阳高度角与日照时间、日照强度的关系,我们可以计算出某地的日照时间或日照强度。
3. 定位思考法在解决与地方时、区时、昼夜长短等问题相关的题目时,我们需要根据地理位置进行思考。
小学科学:六上第二单元《地球运动》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知识点班级姓名学号第1课我们的地球模型1、我们知道地球的形状是球形的。
2、地球是在运动的,绕轴自转,并且围绕太阳转。
3、地球上的自然现象有很多,例如火山喷发、地震、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等等。
4、地球的结构由地核、地幔、地壳以及大气层组成。
5、地球表面主要由海洋和陆地构成。
海洋的面积(71%)大于陆地的面积(29%)。
6、不同的模型适合表达不同的知识。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想要表达的地球知识,选择制作不同的地球模型。
第2课昼夜交替现象7、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地球上被阳光照到的地方处于白昼,没被照到的地方处于黑夜。
8、昼夜交替是地球常见的天文现象。
9、地球上一昼夜的时间是24小时(或1天)。
10、昼夜交替的假说我们可以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用地球模型(或乒乓球等球体)模拟地球。
通过模拟实验可以证明上面四种假设都可能出现昼夜交替现象。
11、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可以有多种方案,结合其他事实我们发现:昼夜交替与地球自转有关。
第3课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12、“地心说”和“日心说”学说名称地心说《天文学大成》日心说《天体运行论》天文学家托勒密(古希腊)哥白尼(波兰)地球形状球体球体地球是否运动地球处于宇宙中心,且静止不动地球绕太阳转,同时地球绕轴自转,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地球所处位置及其他天体运动方式所有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运动,并且每天都做一次圆周运动。
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以及其他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能否出现昼夜交替现象能能13、再次做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1)地球有自转轴,且地轴是倾斜的。
(2)反光的小圆片的作用:方便我们研究小圆片所在位置的昼夜变化情况。
(3)对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自转半周前小圆片处于白昼,自转半周后小圆片处于黑夜。
14、地球会绕地轴自转,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15、傅科摆是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性证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昼 半 球
夜 半 球
(一)、晨昏线图类型
判断下图中的晨线和昏线。
A
B
A
AB是晨线 AC是昏线
C
B
C
昏线
昏线
晨线
(二)、晨昏线(圈)特点
1、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且平分赤道
2、移动自东向西
3、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度数与太阳直 射点的 900-66034'=23026'
α
B、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二至日
2、判定地方时
D6时 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 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 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 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
A
12时
0时
C
赤道上白昼的中点所在 经线地方时为正午12时 赤道上黑夜的中点所在经 线地方时为0时
18时
B
3、确定直射点位置
A、经线: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直射经线(地方时为 12点) B、纬线:纬度=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
间隔应增大
某地一幢楼,冬至日正午影长与楼高相等,据此完成: ⑴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是------------------------( D ) A.23º26′ B.66º34′ C.90º D.45º
⑵该地的纬度是------------------------------( D ) ① 23º26′N A. ①② ② 21º34′N ③ 25º26′S C.③④ ④ 68º26′S D.②④
下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 图中粗线为等太阳高度线。回答4—7题。 4.此时北京时间为 A.7时 B.15时 C.17时 D.21时
下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 图中粗线为等太阳高度线。回答4—7题。 5.若①②两点经度相同,②③两点纬度 相同,则此刻的太阳高度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
=90°-相切纬线圈的度数(出现极昼极夜最低纬度 (注意:南北半球,直射点在极昼出现的半球)
12点
(1)当AB为晨线时,此日是 12月22日
前后。
(2)当DF为昏线时,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是 23°26′N 。 (3)当AC为晨线时, 此时是 夏至 节气;当DE 为昏线,此日是 冬至 节 气;当AD为晨线,此日 是 春分或秋分 节气. (4)若DE为晨线,此 时北京时间是 20点 ; 当北京时间为8点整,DF 是 晨 线。
某地是我国重要的人工多层经济林区。图1为该地“某日太 阳处在最高位置时的示意图”此时北京时间为12:40,树影遮 挡地被植物的面积在一年中达到正午时的最大。该地位于 A.45°N, 110°E B.21 °34′N, 110°E
C.45°N, 130°E
D.21° 34′N, 130°E
我国沿海某省一个课外小组测得当地日出、日落时间 分别为北京时间6:40和l6:40,据此回答1~2题。 1. 该地的经度约为 ( B ) A. 120°E B. 125°E C. 115°E D. 110°E A 2. 该日可能在 ( ) A.11月 B. 9月 C. 7月 D. 5月 读图3,图中DE为昏线,回答 下列问题:
正午太阳方向 ②
北 ③
④
图3
8.当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时 A.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B.其他三地正午太阳所在方向不同 南 C.该学校所在地天气炎热 D.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将北返
D
9.右图为我国某地朝南窗户二分二至日正午阳光入射图, 当阳光如③所示射人窗户时: C A、北京昼长夜短 B、北极圈出现极昼 C、北京昼短夜长 D、南极圈出现极夜
(1)该图表示的是每年 夏至 (节气)日的情况,此刻太阳直射 点的地理坐标 是 23°26′N,180° 。 (2)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 中的 晨 线上,乙日出时刻是 4 点钟。 (3)北京时间是 8 点钟, 中国南极中山考察站的黑夜达 24 小时。
二、日界线的判读和应用
(一)、国际日期变更线
下表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 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长 5∶30
9∶09
11∶25 13∶56
1、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D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B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3、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D ) ①地球的公转 ②地球自转 ③黄赤交角的存在 ④地方时的不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东侧日期晚一天,西 东侧日期早一天,西侧日 侧日期早一天 期晚一天
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示意图,如图所示,判断1、
2题。 1.如果阴影表示黑夜,甲地时 间为 A.8时 B.9时 C.15时 D.16时 2.如果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 阴影部分为7月7日,甲地时间 为 A.15时 B.9时 C.3时 D.12时
β
晨昏线与地轴夹角的度数等于太阳直射 点的纬度 α=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4、与纬线垂直相交或相切。 相切的纬线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N
A
B
S
夏至日侧视图
夏至日俯视图(北半球)
5、极昼极夜最低纬度 =90°-直射点纬度 =90°-α
(三)、晨昏线的应用
1、判定季节(节气) A、晨昏线过南北极点---二分日
下图中虚线是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的晨昏线,①点以 西是东半球,以东是西半球,①点与②、③两点间的最短距 离是3330km,回答下列问题:
170°W 130°E (1)图中②、③两点的经度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时20分 (2)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⑤点的昼长约为 8 ________小时,日出的时间 8时 是_________。 (4)假如一架飞机按最短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是 23°26′N,110°W 。
(2)A、B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较 大的是 A ,日出较早的是 B 。
(3)此时赤道上昼的范围是 160°E~180°~20°W 。
读右图判断1-2题(阴影部分表 示黑夜)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 标是 A A.00,300E B.00,600E C.300E,300W D.00,1200E 2.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 不同,这两条经线是 D A.日界线 本初子午线 B.00,1800 C.00,1500W D.1500W,1800
H3
H2 H1
• 2.确定影子朝向。日影方向总是背向太 阳。 • 3.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距离法。靠近则 变大,远离则变小。
30°N
23º 26´N
A
10°N
0º
23º 26´S
(1).一年中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是____。 A.甲地最大 B.乙地最大 C.丙地最大 D.三地相同 (2).甲、乙、丙三地至少需要再过__小时才能全部进入新的 一天,届时甲地的地方时是___日__点。
B C
1、如图所示,北京时间为: A.12月22 日 12时 B.12月22 日 24时 C.3月21日6时 D.6月12日0时 2.此时,全球与A点属于同一 天的地区所占的面积: A.等于1/2 B.等于1/3 C.小于1/2 D.大于3/4
B
D
三、太阳高度的应用
1、确定房屋朝向。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 阳在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 正午太阳在北方,房屋朝北。 赤道半年正午太阳在南方,半年在北方。
D、纬度度数相同的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相反 例如:30°N昼长=30°S夜长
3、判定日出日落时刻与昼夜长短
(以北半球为例)
昼长于夜,极圈以内有极昼现象 a、夏半年 日出的地方时早与6点,日落的地方时晚于 18点
昼短于夜,极圈以内有极夜现象
b、冬半年 日出的地方时晚于6点,日落的地方时早于 18点 c、春、秋分: 日出的地方时为6点 全球昼夜等长 日落的地方时为18点
D
洛阳(112°E,350°N)一学生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 了改造,把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支架改 造成活动方式。据此回答1~3题。 2、下列地区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的是: A.海口 B.重庆 C.拉萨 D.吐鲁番
C
• 6.太阳高度等值线。太阳直射点位于圆心。
等太阳高度线: 某一时刻,太阳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在地球上 是以太阳直射点为圆心的同心圆,即以直射点为圆心, 以角距离(900-高度角)为半径的圆。
3、判定日出日落时刻与昼夜长短
A、日出时间=晨线与纬线圈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 =12-昼长/2 B、日落时间=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 =12+昼长/2 C、昼长=昼弧/15°(小时)=日出时间-日落时间 =(日落-12)×2 =(12-日出) ×2
同纬线上两点,日出日落的地方时相同,昼夜长短也相同。
172.5 ° E 172.5 ° 180°经线 W 日界线西侧 日界线东侧
自然方向 时区 钟点
东十二区 相同
西十二区 日期减一天
日期加一天
应用 举例
2008年 1月1日9时20分
2007年 12月31日9时20分
(二)、日界线
180°经线 相 同 点 0时经线 都是地球上两个不同日期的分界线,是地球上新 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是地球上日期更替的开始。 人为日界线 不 同 点 固定不变的 钟点不固定,从0点 到24点 自然日界线 不固定,可以是地球上任 何一条经线 钟点固定,0点
距离由⑥点飞到⑤点,其飞
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行方向为______________。
读南极地区图(图中阴影部分为夜 ),回答1-3 1.若此时太阳直射点日期为某月 22日,则北京时间为 B A.22日2时 B.23日2时 C.22日14时 D.21日22时
(注:6点、18点为地方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