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教育研究方法总结背诵版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1
简答题
1.教育研究方法含义及其特性是什么?
2.教育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分析论述题
1.教育实验研究设计的主要内容。
如果要开展一项检验不同教学方法效果的实验,该如何进行设计?
参考答案
简答题
1.教育研究方法含义及其特性是什么?
答:(1)教育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是在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
它同样是一个认识过程,其结果是解释或预测、发现或发展一定的教育原理、原则和理论。
它既是一种知识的体系(思维方式),又是一种行为规则(行动方式)。
(2)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具有一般研究方法的特点,具体包括:
a.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
b.要求科学假设和对研究问题的陈述,研究的问题有明确的目标和可供检查的指标;
c.有科学的研究设计,准确系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并收集可靠的资料数据。
也就是说要以充分地科学事实为依据;
d.强调方法的科学性。
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
e.创造性。
对原有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及研究方法有所突破,这是研究最重要的特点。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总结第一、二章
教育研究方法概述一、教育研究方法的界说1、教育研究与教育研究方法概念教育研究:与所有科学研究一样,同样有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客观事实、科学理论(核心)、方法技术。
同样执行者解释、预测和控制的功能,只不过是研究对象的特点不同。
教育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系统的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
他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
它的两层含义为:一种知识的体系(思维方式)一种行为准则(行为方式)【创造知识+整理知识】教育科学研究的效度:结论的准确解释性(内在效度)和结论的普遍性(外在效度)。
内在效度:研究结果能被有把握的准确解释的程度。
外在效度【不宜过分强调】:研究结果能被推广到更大人群和其他条件中去的程度教育科学研究的信度:研究的方法、条件和结果是否可以重复,是否具有前后的一致性,即研究的可靠性。
它包括内在信度和外在信度。
内在信度:在给定相同条件下,资料搜集、分析和解释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一致。
外在信度:一个独立的研究者能否在相同或相似的背景下重复研究并得到相同或相近的结论,指的是研究的可重复性。
特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具有一般科学研究的特点(共同点):●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规律,已解决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
●有科学假设和对研究问题的陈述,研究问题有明确的目标和可供检查的指标。
●有科学的研究设计,准确系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并收集可靠地技术资料数据。
●强调方法的科学性。
●具有创造性,及对原有的理论体系、思维方式以及研究方法有所突破。
教育科学研究区别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研究的独特特点(不同点):●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研究的周期较长●针对性、实践性强●教育科研工作者与实践工作或者积极参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教育研究方法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教育研究放法的对象包括教育研究方法学和教育研究方法论。
概念:教育研究方法学:关于研究教育现象和过程的一般方法原则的知识体系,是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手段、形式加以理论化、系统化的理论。
教育学311统考教育研究方法必背内容
教育研究方法考点必背第一章教育研究概述1.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是首要原则,尊重事实,研究方法,研究结论和评价都要客观。
(2)创新性原则:教育研究的生命力和最根本的原则,要求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在实践上有所突破。
研究意识,研究角度,研究方法,选题和研究结果都要创新。
(3)公共性原则:研究者在表达教育研究程序方法和成果时要用明确,清楚的文化符号,以保证同行专家了解整个研究过程。
(4)操作性原则:教育研究中所使用的概念术语要有明确的可操作的语义规定以便对其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考察。
(5)检验性原则:同行专家在相同的研究条件下,依照相同的程序和方法重新进行研究,能的带相同或相近的结果。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研究者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弃的职业操守和共同理想,教育研究必须兼顾理论和实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7)伦理原则:尊重被研究者依法享有的一切权利,以人为本,保护个人隐私,不能对被研究者造成身心伤害,要确保研究成果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使用。
2.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1)选题阶段(2)研究设计阶段(3)文献检索与综述阶段(4)资料搜集阶段(5)整理与分析资料阶段(6)撰写研究报告阶段(7)总结与评价阶段第二章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1.教育研究选题的主要来源(1)从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问题(2)从学科建设需要提出问题(3)教育实践中提出实际问题,尤其是在教育改革中反应出来的种种矛盾(4)研究者在个人教育实践中观察与思考产生的问题(5)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接点找问题(6)从当前国内外教育信息的分析总结中提出问题2.选题的基本要求(1)问题有研究价值: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2)问题提出有现实性: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3)问题表述具体明确:问题要具体化,界限清,范围小。
(4)问题要新颖,有创新性(5)问题研究有可行性:客观条件,主观条件,时机问题3.假设的主要类型(1)根据假设的性质和复杂程度分为描述性假设,解释性假设和预测性假设A.描述性假设是关于对象的大致轮廓和外部表象的一种描述。
教育研究方法整理资料
☆1、教育研究方法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
2、教育科学研究的独特性:第一、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第二、研究的周期较长;第三、针对性、实践性强;第四、教育科研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积极参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3、教育研究效度是指所进行的研究是基于事实或证据的,是能够被证实的,是有效。
教育研究效度包括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
(1)内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被有把握地准确解释的程度;(2)外在效度是指研究的结果能被推广到更大人群和其他条件的程度。
4、教育研究的信度是指研究的方法、条件和结果是否可以重复,是否具有前后一贯性,即研究的的可靠性。
(1)内在信度:是指在给定的相同条件下,资料收集、分析和解释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一致。
(2)外在信度:是指一个独立的研究者能否在相同或相似的背景下重复研究并得到相同或相似的结论,指的是重复性5、教育科学研究的四种研究水平:(1)直觉观察水平:回答的问题是“发生了什么?”如小学一年级学生一节课能识多少字?男女学生识字方面有什么不同持点?直觉观察水平属于描述性研究。
观察法、调查法。
(2)探索性水平: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学生识字能力的增强是因为采用了新的识字方法,还是由于学生从小在日常生活中,从父母那里学习了部分词汇。
属于解释性研究:实验研究。
(3)迁移推广研究:回答的问题是“在不同环境下将发生同样现象吗?”如,新的识字教学方法在城市重点小学可行,在农村小学也可以来用吗? 在正常儿童中可行,在特殊儿童中也可行吗?属于预测推广性研究。
(4)理论研究水平:回答的问题是“研究中有哪些潜在的基础理论原则?”新教学法之所以有效,是由于它符合汉字结构特点,符合儿童识字的认识特点以及强化的日程安排,并通过对集中识字与传统识字法的特点与不足的对比分析,找到各自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2016教育研究方法总结背诵版
各章节重点难点一、教育研究概述(4个要点)1、教育研究的类型(1)客观性原则:是指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必须尊重事实,以事物的本来面目为依据,反对主观臆测,主观论断。
它是科研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创新性原则:指在教育研究中,研究者应该在借鉴和继承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教育研究中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观点或结论,产生新的认识,为人们提供新的知识。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从教育的实践需要和实际情况出发,形成和发展教育科学理论,并努力运用教育科学理论来指导教育实践的研究,以推动教育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向前发展。
(4)伦理原则:要求研究者的科研活动应遵循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不侵犯研究对象或研究参与者的权益,避免对其造成身心伤害。
36个)((文献检索(三)(3)搜集资料阶段教育观察研究(四)教育调查研究(五)研究方法教育实验研究(六)教育行动研究(七)(4)整理与分析资料阶段(八)(5)撰写研究报告阶段(九)(6)总结与评价阶段4、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4个)理论方法(归纳、演绎、类比、分类、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实证方法(观察、问卷、访谈、测量)实验研究方法(前试验、准实验、真实验)历史研究方法(文献法(定性)、内容分析法(定量))二、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5个要点)(一)选题的主要来源(选题价值)1、社会变革和发展对教育研究提出的问题2、学科理论的深化、拓展或转型中产生的问题3、研究者个人在教育实践者观察与思考产生的问题(二)选题的基本要求(探究选题价值的答案)新颖性、科学性、明确性、可行性1、问题本身要新颖、有研究价值新颖表现在:(1)课题内容是前人未涉及或者探讨不深入的(2)课题研究角度不同与以往研究(3)研究方法上有创新之处2、问题提出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3、问题表述必须具体明确4、问题研究要有可行性(主观、客观、时机)(三)教育研究假设涉及的主要变量(1)研究假设是研究之前预先设想的、暂时的理论,是对研究课题设想出的一种或几种可能的结论或答案(2)自变量=刺激变量=输入变量=实验处理,能独立的变化并引起因变量变化的条件、因素,是由研究者主动操纵而变化的变量。
教育研究方法笔记(完整版)
---------------------------------------------------------------最新资料推荐------------------------------------------------------教育研究方法笔记(完整版)1教育研究方法一、教育研究概述(一)教育研究的界说 1.教育研究的含义:以发现或发展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以促进一般化原理、原则的发展; 2.教育研究的意义意义:①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②改善教育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的发展和改革;③完善和发展教育理论;增强研究者的研究能力,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3.教育研究的类型:1.教育价值研究与教育事实研究这是根据教育研究对象及其任务所作的分类。
教育事实研究是一种实然研究,主要揭示是什么的问题。
教育价值研究是一种应然研究,揭示的是为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
教育研究,无论是对已存事实的研究,还是对未来事实的构建,都离不开对价值的认识和选择。
教育价值研究不仅是教育目的研究不可回避的主题,也是认识教育事实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教育研究中谈论应然与实然的差异,只有在理想与现实的意义上具有合理性。
1 / 3实际上,在教育研究中是不存在超价值的事实研究的。
2.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这是根据教育研究的目的不同所作的分类。
基础研究旨在揭示教育现象的一般规律,建立具有普遍性的理论,增进人类知识。
应用研究旨在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或途径。
应用研究常常依据基础研究的成果进行探讨,而应用研究的成果也有助于完善基础研究。
3.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这是根据研究范式的不同所作的分类。
定量研究(或量的研究)是指事先建立研究假设,进行严格的研究设计,按照预定程序收集资料并进行数量化分析,用数字或量度表述研究结果,并对假设进行检验的一种研究范式。
定量研究强调在研究设计、数据收集、结果处理与解释上均要具备严格的形式。
完整版教育研究方法(依据笔记整理)
《教育研究方法》(本课程考试由两位任课教师共同出题,一人一半)题型:单选、简答与论述、设计与分析文献综述作业需在寒假考试之前发给各学科负责人(文件统一命名为学号+姓名),由学科负责人打包统一发至邮箱:xiaochengwa@(注意:寒假考试之前)【内容提要】✓第一章导论:《教育研究方法》课程的内容结构及学习方法✓第二章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第三章教育研究的基本规范✓第四章教育课题的选定与设计(前四章由曾继耘教授讲授)✓【专题一】文献的检索与综述✓【专题二】调查研究✓【专题三】观察法✓【专题四】研究报告的撰写(后四个专题由王晓诚老师讲授)《教育研究方法》8.6—7日曾继耘教授授课内容整理第一章导论:《教育研究方法》课程的内容结构及学习方法一、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对象——教育研究活动及其方法。
二、《教育研究方法》课程的基本内容。
(一)教育研究的一般原理(1)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考察事物的两种基本方法:历史的方法,逻辑的方法。
(2)教育研究的基本规范(科学规范,道德规范)(3)教育研究的基本类型(4)教育研究的基本程序(二)教育研究的方法体系(四个层次)1、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哲学方法论,横断科学方法论,学科群方法论)2、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教育理论研究方法,教育历史研究方法,教育比较研究方法,教育经验研究方法,教育观察法,教育调查研究法(问卷与访谈),教育实验法3、教育研究的辅助技术:选题的方法与技术,教育文献检索的方法与技术,抽样方法与技术,教育测量技术,教育统计技术,教育研究报告撰写的方法与技术。
4、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范式。
(只讲一种行动研究)若干新术语:·行动研究与书斋式研究·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田野研究·草根研究·实地研究·生活体验研究三、教育研究活动在教育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一)从教育实践发展来看:重要动力1、通过教育研究,构建科学的教育理念,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
教育研究方法重点总结
第一章1、科学研究的特征是什么?科学研究的主要特征:客观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科学研究的对象、过程、结果具有客观性。
系统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科学研究本身的连续性和系统性科学研究结果的系统性。
创造性:内容、思维、方法2、讨论:结合实际,谈谈教育研究的特殊性伦理性:指教育研究必须符合教育的根本方向,具有教育意义,有利于被教育者的良性发展。
教育研究应当符合伦理道德,也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复杂性:教育研究受多种因素错综复杂的影响。
第一,教育的主要对象是人,影响人的发展的原因很多,教育的周期长,把握困难,且教育效果具有滞后性;其二,教育研究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其三,难以对教育研究对象进行精确控制和操作。
全员性:所有教师都有参与教育研究的需要3、讨论:联系实际,谈谈对教育研究意义的认识和理解1、有利于转变教育思想,确立新的教育理念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必须开展教育研究。
通过教育研究,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教育教学规律及特点,及时纠正违背教育规律的观念和行为,探索素质教育的途径、方法和措施2、有助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提高科学育人、科学管理的水平教育工作者通过研究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运用理论了解、分析、研究各种教育现和问题,逐步探索、揭示、掌握教育规律,解决教育中的问题和矛盾,才能促进和提高教育效率和质量。
3、有助于形成学校的学术文化,提高办学品位,形成学校特色学校通过教育研究,可以提高其科研产出,增强师生员工的科研意识,提高其科学探索的精神,使学校不断提高学术文化的水平。
4、简答: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一、计划计划阶段的主要工作是选题和设计。
二、实施实施是研究工作的具体操作,使方案变为现实的行动,一般包括条件的控制、操作定义的执行,研究过程的监控和调整、资料的收集。
三、总结总结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分析资料、解释结果、得出结论、形成研究成果。
5、简答:教育研究的基本类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定性研究,定量研究,描述性研究与干预性研究6、讨论:你觉得有哪些教育研究难以按教材上所说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第二章1、讨论:试分析还有其他哪些教育研究的课题来源?1、教育教学实践例如:教育减负问题、小学生阅读障碍问题2、对已有教育理论的质疑例如:年龄与智力的发展问题3、对教育文献信息的分析例如:学习困难学生的特点、教育问题以及怎样促进其转化4、教育科学研究规划例如:社会转型时期道德的研究;新时期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现状与特点2、简答:如何保证研究的创新性?1、选定的问题应是前人未曾解决或尚未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应有所创新。
《教育研究方法》笔记整理
教育研究方法笔记整理第一章教育研究方法概述一、教育研究方法的定义P3 :教育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建构教育理论的方式,是以教育问题为对象、以一定的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简言之,教育研究方法就是人们在进行教育研究中所采取的步骤、手段和方法的总称二、内容分析属于文献研究中的一种。
三、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特点P6【西方】1、1900年以前的教育研究方法、(1)教育研究方法的萌芽期(古希腊——16世纪前)-—直觉观察时期(2)教育研究方法的形成期(16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时期特点】(1)研究中心问题域集中到学校教育内部,开始把教育作为一个发展过程来研究(2)初步形成了以不同哲学理论指导的两种不同的研究方式和研究风格,这就是归纳法和演绎法.(3)心理学开始成为教育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
(4)教育研究中的方法有所增强,开始了对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2、20世纪上半叶的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成为独立学科时期)(1)教育研究实证化趋势形成(2)教育研究方法明显表现出实用主义倾向(3)教育研究方法受到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影响(4)教育研究方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3、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教育研究方法(1)研究方法从偏重实证向综合化方向发展(2)定性研究法与定量研究法相结合(3)教育研究方法的现代化(4)教育研究方法的可操作性越来越强【中国】1、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教育研究方法(1)引进西方教育研究方法(2)倡导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教育(3)教育研究方法成为独立的研究领域和学科2、20世纪下半叶中国的教育研究方法(1)学习苏联的教育研究方法(1949—1955)(2)教育研究方法的中国化探索(1956—--1965)(3)全盘否定前17年教育研究方法(1966--—1975)(4)教育研究方法的重建和发展(1976---2000)①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史人们从反思与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开始的②从当代科学发展的成果中,从与教育科学相关学科中吸取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适应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影响、渗透、汇流的趋势,构建教育研究方法体系③许多高等师范院校结合教育系的课程改革,着手教育研究方法类学科研究和建设,开设了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统计学等课程,引进了国外的教育研究方法著作和教材。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知识点背诵
第一章教育科研概述●科研的含义:人们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探索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的认识或实践活动。
●教育科研的含义: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认识教育现象和构建教育理论的过程,它是以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科学研究方法,遵循一定的程序研究,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关资料,以获得教育规律为目标的过程。
教育科研的目的:揭示教育事物的真相、性质和规律的活动。
●教育科研的特点:1、广泛性-研究对象2、双重性-研究目的3、继承性-研究内容4、创造性-研究活动5、科学性-研究方法●教师参与科研的意义1.提高教师素质2.提高教学质量3.提升教师职业热情4.······●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教育公平问题–学业压力问题–教师素质问题–教育质量问题–农村教育问题–学生就业问题●教育科研课题的来源(一)从提高本职工作的质量上发掘课题(二)从工作中的困难与缺点中去发掘课题(三)从教育改革与教育发展遇到的新情况中去发掘课题(四)从教育实践活动的观察中去发现课题(五)从各种信息交流中去发掘课题(六)从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总结中发掘课题(七)从对某些教育现象进行调查而形成课题(八)从各种文献资料中发掘课题总体而言,教育科学研究的课题主要来源于教育实践和理论文献两大方面。
●教育科研课题选择的原则1.目的性原则2.创新性原则3.科学性(求实性)原则4.可行性原则●课题选择的方法问题筛选法: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类整理,分析其重要程度和研究意义,确定研究价值,广泛听取意见,从中选取价值明显且适合自己研究水平和能力的问题作为课题。
(二)经验提炼法:把经验总结出来,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三)资料寻疑法:即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分析,比较不同观点,诘问前人的结论,揭露理论与实践的差异等,从中产生研究课题。
(四)现状分析法:通过教育现状的分析,发现或揭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选择适当的课题。
教育研究方法-笔记整理
第一章教育研究概述一、教育研究的界说1.教育研究的含义2.教育研究的意义(背诵)(1)改善教育实践(2)推进理论建设(3)提高教师素质3.教育研究的类型(选择)(1)按照教育目的:基础研究/纯研究/理论研究(为什么)和应用研究(事实材料,是什么);(4)按照研究对象及其任务/研究内容:价值研究和事实研究;(2)按照分析方法:定量研究/量的研究和定性研究/质的研究定性研究VS 定量研究二、教育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2.教育研究的现状及问题(1)特征(背诵)●重经验描述,缺乏理论概括;●重先王之道,遵循历史传统;●教育与科学技术发展的研究脱节;●思维方式整体直观,整齐划一。
(2)现状(背诵)●教育研究主体不断扩大;●教育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教育研究问题意识增强,研究价值取向更切合实际需求;●研究视角和方法多元化。
(3)问题(了解)●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多元化,跨学科研究方法未得到应有重视;●定性与定量综合研究不够;●重思辨分析,轻实践与实验;●不善于吸收、利用其它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
3.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了解)(1)教育科学研究的自然化、生态化;(2)教育科学研究的综合化;(3)教育科学研究的跨文化趋势;(4)教育科学研究的现代化。
三、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选择,简答)1.客观性原则一切科学研究的根本原则(1)研究内容必须是客观存在的;(2)坚持教育方法使用中的严格的操作程序。
2.创新性原则(1)在继承与创新中寻找平衡;(2)具体问题时,适时调节教育方法。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育科学研究保持鲜活生命力的关键教育科学理论呈现两种形态(1)反映经验层次认识水平的经验性原理;(2)反映事物普遍本质的理论性原理。
4.伦理原则(1)尊重被研究者和参与研究着的权利,如知情权、保密权等;(2)避免给对方不适当的压力和负担;(3)避免或消除不良后果。
5.操作性和适切性原则6.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四、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背诵)1.选题阶段2.研究设计阶段3.搜集资料阶段4.整理和分析资料阶段5.撰写研究报告阶段6.总结和评论阶段五、教育研究方法及其类型●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选择)(1)理论方法:归纳、演绎、类比、分类、比较、分析、综合、概括;(2)实证方法:观察、问卷、访谈、测量;(3)实验研究方法:前实验、准实验,真实验;(4)历史研究方法:文献法,内容分析法第二章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一.教育研究的选题1.选题的主要来源(背诵)(1)社会变革与发展对教育研究提出的问题;(2)学科理论的深化、拓展、转型过程中产生的问题;(3)研究者个人在教育实践中观察和反思产生的问题。
教育学考研教育研究方法部分背诵要点(学姐笔记)
教育学考研 - 教育研究方法部分背诵要点(学姐笔记)问题:①研究方法单一、跨学科研究法没有得到重视②定性和定量研究教育科研方法综合不够③个人经验出发的思辨研究是主流,缺乏科学实证性④不善于一、教育研究概述吸收、利用其它研究领域的成果(一)教育研究概述 3. 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1)教育研究走向自然化和生态化(2)1. 教育研究的含义:以发现或发展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通过对教教育科研的综合化( 3)教育科研的跨文化发展趋势(4)教育科研的现育对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以促进一般化原理、原则的发展过程。
代化2. 教育研究的意义:①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动力②发展和完善教(三)教育科研的基本原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增强研究者科研能力,培养教育改革家的主要途径。
1. 客观性原则 2. 创新性原则 3.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4. 伦理性原则(评3. 教育研究的类型:( 1)根据研究对象及其任务不同的分类——教价研究的伦理可接受性、尊重研究对象的权利、承担对研究对象负责的育价值研究(揭示为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教育事实研究(揭示是什么义务)的问题)。
( 2)根据不同研究目的的研究——基础研究(揭示教育规律)、(四)教育科研的一般过程应用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3)根据研究方法不同的研究——定 1. 选题阶段—— 2. 研究设计阶段—— 3.搜集资料阶段—— 4. 整理和量研究(严格的研究设计之下,收集资料用数据表述结果的研究)、定性分析资料阶段—— 5. 撰写研究报告阶段—— 6. 总结和评价阶段研究(自然环境下,通过相关检验和证伪等方法的研究)。
(五)教育科研的方法及其类型(二)教育科研的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1. 教育研究方法的含义: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1. 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1)直觉观察期:①代表人物:亚里斯多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
德②特点:教育研究的出发点是社会发展和通知阶级的利益需要③研究 2. 教育研究的特点——( 1)与一般研究的共性特点:①研究目的是方法是观察法、归纳、演绎④辩证法及朴素的系统观⑤各学派基于不同探索规律②有研究假设及对假设的陈述③有科学的研究设计④有科学的哲学观、自然观和教育观形成教育观点( 2)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①研究方法⑤研究由创新性( 2)教育研究的个性特点:①教育研究由很强代表人物:培根、笛卡尔、康德②对教育想象的经验概括上升到理论概的综合性和整体性②研究周期长③研究有真针对性和实践性④教育研究括③研究方法形成以分析为主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④心理学开始成为教人员参与研究中,研究由广泛的群众基础。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教育研究方法是教育学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涉及到教育研究的基本理论、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在备考教育研究方法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以及熟悉一些常用的研究工具和技巧。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教育研究方法进行复习总结。
一、理论篇1. 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教育研究方法是指在教育研究中运用的一套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它包括研究的目的、研究的对象、研究的设计和研究的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在教育研究中,我们需要明确研究的目的和问题,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并进行科学的数据分析和解释。
2. 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教育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大类。
定性研究主要侧重于研究对象的特征、意义和内涵,强调对事物的描述、解释和理解;而定量研究则注重研究对象的数量、关系和规律,强调对事物的测量、统计和分析。
3. 教育研究方法的设计教育研究方法的设计是指研究者在进行研究时所采用的整体计划和安排。
研究设计应该包括研究的目的、问题、样本选择、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在设计教育研究时,我们需要明确研究的目的和问题,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并制定合理的研究计划和时间表。
4. 教育研究方法的数据分析教育研究方法的数据分析是指对研究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的过程。
数据分析可以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方法。
定性分析主要通过对数据的描述、解释和理解来揭示事物的内涵和特征;而定量分析则通过对数据的测量、统计和分析来揭示事物的数量、关系和规律。
二、实践篇1. 教育研究方法的实施步骤教育研究方法的实施步骤包括研究的准备、数据的收集、数据的整理和数据的分析等环节。
在进行教育研究时,我们需要明确研究的目的和问题,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并进行科学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2. 教育研究方法的常用工具和技巧教育研究方法的常用工具和技巧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和实验等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资料总结
第一章教育研究方法概述一、教育研究的涵义所谓教育研究,是指研究人员自觉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遵循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以教育现象、教育存在为对象,以揭示教育规律、寻求有效教育教学方式和途径为目的的科学探究活动。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即整体上的教育研究对象)是教育存在(实践形态的存在和理论形态的存在)以及教育系统与其它社会子系统的关系性存在。
三、教育研究的意义第一,对教育实践活动而言,教育科学研究是现代教育变革发展的要求。
第二,就教育学科发展需要而言,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进展是教育学科化和本土化的需要,是教育创新的要求。
第三,对教育政策决策的制定而言,教育科学研究是科学的政策制定、决策的前提条件。
第四,对学校管理而言,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第五,对教师而言,参与教育科学研究是促进教育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教育质量、形成独立教学风格的要求。
教育研究是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
四、教育科学研究主体的素质1、优秀的思想品质(1)自决意识与自主意识(2)自控意识(3)批判怀疑意识我国现代著名学者胡适认为,做学问应当“大胆怀疑,小心求证”。
(4)责任意识2、良好的能力素质(1)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2)强大的知识力。
教育研究者应该具备的知识A.系统深厚的专业知识;B. 广泛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心理学知识;C.渊博的跨学科知识:如社会学、哲学知识等;D.系统的研究方法知识。
(3)丰富的情感和顽强的意志力。
(4)强大的自制力。
五、教育科学研究的类型(一)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1. 探索性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提供一些资料以帮助调研者认识和理解所面对的问题。
常常用于在一种更正式的调研之前帮助调研者将问题定义得更准确些、帮助确定相关的行动路线或获取更多的有关资料。
2016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考点:教育研究基本方法
2016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考点:教育研究基本方法2016教师资格考试即将到来,各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考生也要时刻关注着考试资讯,第一时间了解考试动态。
教师资格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2016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考点:教育研究基本方法”,希望对考生能有帮助。
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6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考点:教育研究基本方法考点:教育研究基本方法【出题类型:单选题】(一)教育观察法1.概念教育观察法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或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感知和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使用广泛的基本的研究方法。
2.类型(1)根据对观察的环境条件是否进行控制和改变,可以分为:自然情境中的观察和实验室中的观察。
自然情境中的观察包括自然行为的偶然现象观察和系统的现象观察,能搜集到客观真实的材料,但材料往往是观察对象的外部行为表现。
实验室观察是在对观察对象发生的环境和条件加以控制或改变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
这种观察有严密的计划,有利于探讨事物内在的因果联系。
(2)根据观察时是否借助仪器设备,可以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直接观察是凭借人的感官,在现场直接对观察对象进行的感知和描述,因此直观具体。
间接观察是利用一定的仪器或其他技术手段作为中介对观察对象进行考察。
(3)根据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被观察者所从事的活动,可以分为: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
参与性观察是研究者直接参加到所观察的群体和活动中去,在参与活动中进行隐蔽性的研究观察。
非参与性观察是研究人员以“旁观者”身份观察,非参与性观察结论可能比较客观,但易限于表面化,难于获得深层次的材料。
(4)根据是否对观察活动进行严格的控制,可分为: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
结构式观察是有明确的目标、问题和范围,有详细的观察计划、步骤和合理设计的可控制性观察,能获得真实的材料,并能对观察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
教育研究方法整理版考试必备
教育研究方法1.教育研究:是以发现或发展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以导致一般化原理原则的发展。
1.教育研究特点:一般特点①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已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②要有科学假设和对研究问题的陈述,研究问题有明确的目标和可供检查的指标③有科学的研究设计,准确系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并收集可靠的资料④强调方法的科学性⑤创造性。
独特特点①综合性与整体性②周期长③较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④实践工作者参与⑤遵从一定的道德规范2.教育研究的分类:⑴按目的、功能分:①基础研究:研究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通过研究寻求新的事实,阐明新的理论或重新评价原有理论②应用研究:为解决当下实际特定问题,研究目的在于应用或检验理论,评价理论在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中的作用③发展研究:主要目的是开发与创造用于学校教育的有效策略,为某一领域的教育改革提出改进建议,主要解决如何改进现实、展望未来、提高教育水平的问题。
④评价研究:对某一教育现象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一个教育方案是否科学、是否具有价值和实施的可行性以及实际执行的效果。
⑤预测研究:对教育的某一个领域未来发展和趋势的研究,在对历史和现状的考察中,在对现实的各种条件分析的基础上,以一定的理论模型为基础,对教育的发展趋势作预测⑵按适用范围与概括程度分:具体学科的研究方法、一般的研究方法、方法论。
⑶按研究方法分:历史研究、描述研究、相关与比较研究、实验研究、理论研究3.内部效度:结果可以被精确解释的范围4.外部效度:结果能被推广的范围和程度5.内在信度:在给定的条件下,资料收集、分析和解释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一致。
6.外在信度:一个独立的研究者能否在相同或者相似的背景下重复研究,得到的结果是否一致,即可重复性。
7.教育研究的基本程序(阶段)①准备阶段:选定课题、文献检索、确定研究类型、选定研究方法、选定研究对象、分析规定研究变量、制成有关研究工具、形成研究方案②实施阶段:实施研究、收集资料③总结阶段:整理资料、分析结果、撰写研究报告8.好得研究课题的特点(评估一项选题的标准)问题具有价值、社会发展需要、理论发展需要、问题具有现实性、问题明确、问题新颖、有独创性、问题具有可行性9.课题研究基本类型:基础理论研究课题、应用性研究课题、综合性研究课题10.教育文献:是记载有关教育科学的情报信息和知识的载体11.文献综述报告内容:文献概述、文献起源、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发展趋势、参考文献12.假设:是根据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的规律或原因作出的一种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解释,是在研究之前进行的预先设想的、暂定的理论。
教育研究方法及内容总结
教育研究方法及内容总结一、选题1。
本次研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理论上有何新发现?3、已有的相关研究及其对本课题研究的价值?4、课题组成员对课题的分工?5、本人在本研究中承担的任务、角色以及完成的期限?6、经费预算?2。
试图解决的主要问题3。
已有的相关研究及其对本课题研究的价值1。
已有的研究状况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1。
开展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2)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3)有利于激发教师的科研热情(4)有利于提高我校的教育科研水平2。
课题组主要成员对本课题的分工1。
课题组组长;2。
课题组副组长;3。
课题组成员3。
课题的研究进度安排三、参考文献四、研究过程1。
成立课题组组织机构,制订课题研究计划、步骤、措施等。
2。
课题组主要成员搜集资料,理清思路,拟出提纲。
3。
通过座谈会、教研活动、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教师对该课题研究的看法,了解教师对相关理论的掌握程度,把握他们的心态。
五、主要成果和阶段性成果(包括论文、案例、制度建设、教学设计等)1。
撰写实施方案; 2。
编写研究方案; 3。
课堂实录:结合自己教学实际,进行课堂实录的摄像。
六、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1。
不足之处:如对具体方案不够深入研究、部分教师对课题认识不足。
2。
解决方法:广泛宣传,取得大家的支持。
七、成果形式1。
公开发表的成果(论文、案例、制度建设、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2。
在研究过程中收集的资料3。
课堂实录,照片等八、预期效果教师的科研能力明显提高,研究的时效性更强,这对进一步提升我校的科研实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搜集与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和数据资料,为本课题研究做好充分的理论准备。
2、行动研究法。
教育科研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教育问题,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和修正。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将运用行动研究法,采用观察记录、行动研究、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边提高,以点带面地推动全校教师素质的提高。
教研法复习总结
第一章教育研究方法:就是人们在进行教育研究中所采取的步骤、手段和方法的总称。
教育研究过程的三个阶段:第一,选题和设计阶段;实施阶段;总结和评价阶段。
教育研究方法的特点:目的性;移植性;多样性;人文性;创新性。
(选学)教育研究方法的功能:导向、简约、规范、探寻、训练功能。
第二章好的研究问题的特点:1。
重要性:有意义或价值;2.清晰性:焦点突出,意思清楚;3。
创造性:有新的东西;4、可行性:具备主客观条件5、道德性:合乎伦理道德规范教育研究假设:是对选题提出的问题做假想性地回答,既研究问题的暂时答案。
一个好的教育研究假设应该具有以下特点:1、假设是一种具体的推测;2、设想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期望关系;3、假设表述应尽可能准确、简洁、明了;4、假设必须是可验证的。
什么是研究变量?变量是指在一个研究中研究对象具有不同的状态或特征,具有不同的值,即研究中涉及的可以变化的因素。
(选学)变量的类型:连续变量(能以连续数值表示其特性的变量,如学业成绩、年龄))和类别变量(如教师职称分高级、中级、初级等);操作性变量(如教学方法)和非操作性变量(如年龄、性别);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选学)操作性定义操作性定义是一种规定,他是被确定的需要定义的变量和条件的操作性过程或特征具体化。
抽样的基本方法1、简单随机抽样2、系统随机抽样(又称等距抽样、机械抽样);3、分层随机抽样4、整群抽样第三章(选学)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选学)文献的特性知识性、载体性、积累性、可传递性、社会性、价值型、老化性、对语言和载体的相对独立性。
(选学)教育文献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教育文献的知识传递和信息传播作用;教育文献的成果查新作用;教育文献的理论证据作用(选学)教育文献的种类按固有形式分有文字文献、数字文献、图像文献、有声文献等;按社会属性分有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献等;安记录的媒体形态分,有纸质印刷型、光盘、硬盘等。
文献的等级零次文献(即第一手文献,是未经发表和有意处理的最原始的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章节重点难点一、教育研究概述(4个要点)1、教育研究的类型(1)客观性原则:是指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必须尊重事实,以事物的本来面目为依据,反对主观臆测,主观论断。
它是科研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创新性原则:指在教育研究中,研究者应该在借鉴和继承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教育研究中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观点或结论,产生新的认识,为人们提供新的知识。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从教育的实践需要和实际情况出发,形成和发展教育科学理论,并努力运用教育科学理论来指导教育实践的研究,以推动教育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向前发展。
(4)伦理原则:要求研究者的科研活动应遵循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不侵犯研究对象或研究参与者的权益,避免对其造成身心伤害。
36个)((文献检索(三)(3)搜集资料阶段教育观察研究(四)教育调查研究(五)研究方法教育实验研究(六)教育行动研究(七)(4)整理与分析资料阶段(八)(5)撰写研究报告阶段(九)(6)总结与评价阶段4、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4个)理论方法(归纳、演绎、类比、分类、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实证方法(观察、问卷、访谈、测量)实验研究方法(前试验、准实验、真实验)历史研究方法(文献法(定性)、内容分析法(定量))二、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5个要点)(一)选题的主要来源(选题价值)1、社会变革和发展对教育研究提出的问题2、学科理论的深化、拓展或转型中产生的问题3、研究者个人在教育实践者观察与思考产生的问题(二)选题的基本要求(探究选题价值的答案)新颖性、科学性、明确性、可行性1、问题本身要新颖、有研究价值新颖表现在:(1)课题内容是前人未涉及或者探讨不深入的(2)课题研究角度不同与以往研究(3)研究方法上有创新之处2、问题提出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3、问题表述必须具体明确4、问题研究要有可行性(主观、客观、时机)(三)教育研究假设涉及的主要变量(1)研究假设是研究之前预先设想的、暂时的理论,是对研究课题设想出的一种或几种可能的结论或答案(2)自变量=刺激变量=输入变量=实验处理,能独立的变化并引起因变量变化的条件、因素,是由研究者主动操纵而变化的变量。
(3)因变量=反应变量=输出变量=实验结果,是通过自变量的作用而产生变化的结果因素,是实验观察和记录的内容。
(4)无关变量=干扰变量,是指除自变量意外,一切可能影响因变量、因而对实验可能起干扰作用的变量。
(四)选择研究对象(抽样)(概念,要求,方法)1、总体、样本和抽样的概念(1)总体:研究对象的全体。
凡是在某一相同性质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体,当它成为突击研究对象时,就叫做总体。
(2)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对总体有一定能够代表性的一部分个体,也称为样组。
样本所包含的个体的数量叫样本容量。
(3)抽样:遵循一定的规则,从一个总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定数量的个体进行研究的过程。
目的是用一个样本去得到关于这个总体的信息及一般性结论,从样本的特征推断总体,从而对相应的研究作出结论。
2、抽样的基本要求:1明确规定总体 2合理的样本容量2随机性 3代表性(五)课题论证的基本内容1、选题价值论证(选题要求)2、先关研究文献综述3、课题研究基本思路论证4、课题研究步骤、方法及手段论证5、课题研究可行性论证三、教育文献检索(4个要点)(一)文献的作用1、全面正确的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情况,帮助研究人员选定课题和确定研究方向2、为教育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方法3、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二)比较教育文献的种类1、教育文献研究的基本过程:分析准备阶段,搜索阶段,加工阶段 2、文献检索的基本要求:全面、准确、真实 (四)确认教育文献的真实性 外审法(外部评价):指对文献本身真伪的鉴别,包括对作者真伪的鉴别和对文献版本的鉴别内审法(内部评价):对文献所载内容是否属实的鉴别。
确定资料的准确性和价值,即文献资料本身的含义、价值。
四、教育观察研究(4个要点)(一)教育观察研究的优缺点 见最后附录(三)教育观察研究的实施程序(4点) 1、界定研究问题,明确观察目的和意义 2、编制观察提纲,进入研究情境 3、实施观察,收集,记录资料 4、分析资料,得出研究结论(四)教育观察研究的记录方法1、描述记录: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记录某种有价值的行为,不受时间和条件限制)、连续记录法(在一段时间内连续不断地记录)2、取样记录时间取样: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为取样标准来观察记录预先确定的行为是否出现次数的一种观察方法。
Eg:每隔5分钟观察一下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事件取样:以特定的行为或事件的发生为取样标准,不受时间间隔和时段规定的限制,在自然情境中一旦所要观察的行为或事件出现,便立即进行观察记录。
Eg:儿童的争执行为3、行为核对表:是将要观察的行为项目排列成清单式的列表,然后通过观察,检查喝多该行为是否呈现的一种方法当出现该行为时,就在该项上划√。
Eg:儿童的数数行为五.教育调查研究(6个要点)(一)教育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6点)(1)确定调查课题(2)选择调查对象(3)确定调查方法和手段,编制和选用调查工具(4)制定调查计划(5)实施调查(6)整理、分析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调查计划部分包括:1调查的目的和意义2调查内容提纲和内容的操作性说明3调查对象的总体、样本数量和抽样方法及其要求4调查手段及工具的说明5调查工作的步骤及时间安排6调查资料的分析处理及调查报告的撰写问卷调查:一个问卷做例子访谈调查:访谈调查的过程:选择访谈对象,准备访谈提纲和访谈计划,正式访谈测量调查:(四)比较定名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比率测量(五)测量工具的评价指标1、效度:是测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即测量的结果与所要达到的目标两者之间相符合的程度。
测量的效度与测量的目标有密切的联系,效度就是指测量本身所能达到目标的有效程度。
2、信度:是测验所得分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是指测量多次,测量的结果是一致的。
而个人在数次接受同一测验时,获得的分数近似相同。
几次测量的相关系数越高,信度越大。
信度与效度的关系:信度是效度的基础,信度低效度一定低;信度高,效度可高可低信度与效度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具有效度的测量具有一定信度,而有信度的测量不一定具有效度。
所以不能认为信度高就一定效度高;毫无信度可言的测量根本就谈不到效度。
提高测验信度的方法:(1)增加题目难度(2)难度适中(3)内容同质(4)程序统一(5)时间充分(6)评分客观(7)被测者身心要正常3、难度:测量项目的难易程度(一般用试题的得分率或答对率P表示)得分率=得分数/总分数难度值越小,题目越难,一般认为难度在0.4—0.7之间较为适宜。
4、区分度(鉴别度):高分组平均分-低分组平均分——————————————总分(六)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测量调查法的优缺点见最后附录六、教育实验研究(4个要点)(一)教育实验的准备阶段(教育实验研究的设计)。
(实施阶段。
总结推广阶段)1、提出假设。
陈述研究的问题并提出研究假设2、确定自变量。
确定实验处理,处理即教育实验中所要操纵的自变量的变化3、确定对象。
列举群体、样本、试验单位、抽样方法及样本大小4、确定因变量。
选择因变量及适当的测量手段5、确定无关变量。
判定需要控制的五官因素,选择控制方法,设计控制方法和预测控制的程度6、确定实验设计。
选择合适的实验设计并提出相应的统计假设按实验控制程度,前实验,准实验,真实验2、影响内在效度的因素:历史,成熟,前测效应,统计回归效应,被试选择的偏差,被试的流失,测量手段等缺乏一致性,多种因素交互作用(二)影响外在效度的因素1、测验的敏感性作用。
前测与实验处理发生作用,并导致结果不能推广到未经过前测的群体中2、被试取样不具代表性。
表现为取样偏差,被试取样没有代表性3、实验安排的副效应。
指实验情境措施对被试的影响,比如霍桑效应4、多重实验处理的干扰。
一个被试受两项或两项以上的处理,会产生一种后遗效应,导致不能推广到单独处理中(三)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的关系概念:内在效度: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联系的真实程度,即因变量的变化,确实由自变量引起,是操作自变量的直接结果,而非其他未知加以控制的因素所致。
外在效度:涉及实验研究结果的概括化、一般化和应用范围问题,表明实验结果的可推广程度。
关系: 1、实验效度是每一个实验必须考虑的问题、实验效度只是程度的问题,效度不会全有或全无。
2、内在效度是外在效度的基础,没有内在效度便无所谓外在效度;内在效度高并不一定具有较高的外在效度。
3、二者往往难以都得到完全满足,往往确保了一种效度,就会削弱另一种效度。
(四)教育实验变量控制的主要方法1、消除。
控制变量的最彻底的方式是不让五官变了接入到研究情境中去,完全排赤字自变量和因变量对应关系之外。
2、恒定。
有些无法排除的五官变了,可以采取使这些变量在研究过程中保持恒常不变。
3、均衡。
通常的做法是设置实验组和控制组,让无关变量产生的作用对实验组和控制组都一致,都保持平衡。
4、抵消。
通过轮组设计可以抵消实验顺序的影响。
5、随机。
随机化控制是研究者最常用的控制无关变量的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控制无关变量的方式。
随机化指被试的随机取样、随机分组、随机分配实验处理等。
6、盲法。
盲法是指采用隐蔽手段,控制实验参与者的偏差或期待的一种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
7、统计控制法。
七、行动教育研究八、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定量分析: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数量变化的分析定量分析的方法:数据描述、数据推断1数据描述:集中量数:描述数据分布集中趋势的统计量数,包括算术、加权、几何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差异量数:离散情况。
全距,平均差,方差地位量数,所处位置。
标准分数,可正可负相关系数2数据推断:参数估计:点估计,区间估计统计检验:提出假设,取样验证定性分析:对资料的质的规定性做整体性的分析过程:1、按照研究课题的性质确定定性分析的目标以及反洗材料的范围。
2、对资料进行初步的检验分析。
3、选择适当的定性分析的方法和确定分析的维度。
4、对资料进行归因分析。
通过归类,排列类别层次,却分不同情况下材料的差异,分析不同分类是否具有不同的意义以及事情发生是否又先后次序,并进而鉴定个因素之间是否有相关或因果关系,寻求研究对象的特制规范。
5、对定性分析结果的信度、效度和客观度进行评价。
主要方法:1、因果分析,即按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知因测果或倒果查因。
2、归纳分析。
即从个别前提得出一般结论的方法。
3、比较分析。
指对两个或几个有关的可比数据进行对比,揭示差异和矛盾的一种方法。
比较式分析的最基本方法,没有比较,分析就无法开始。
4、系统分析。
指梵音客观整体性的思维方式,要求从客观世界(即研究对象)的整体与要素,整体与层次,整体与结构,整体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出发,揭示实物的整体关系与整体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