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并序》课件

合集下载

《琵琶行-并序》课件-(共36张PPT)

《琵琶行-并序》课件-(共36张PPT)

民间音乐文化发展趋势
民间音乐的兴盛
唐代民间音乐文化十分兴盛,各种民间音乐形式如曲子、词等广 泛流传。
琵琶在民间音乐中的地位
琵琶是唐代民间音乐中的重要乐器之一,其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深 受人们喜爱。
民间音乐与文人创作的互动
民间音乐的发展对文人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许多文人从民间音乐 中汲取灵感,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
02 诗歌内容解析与欣赏
全文朗读及分段讲解
全文朗读
通过朗读全诗,感受诗歌的韵律 和节奏,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分段讲解
将诗歌分为若干段落,逐段讲解 内容,深入分析每段的意象、情 感和表现手法。
描述性内容描绘技巧
景物描绘
分析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如“浔阳江 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等,感 受其细腻入微的描绘技巧。
在西方世界的传播与接受
随着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琵琶行》也逐渐被西方世界所了解和接受,成为中华文化走 向世界的重要载体。
跨文化交流的桥梁
在跨文化交流中,《琵琶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 桥梁和纽带。
06 互动环节与课堂总结
学生朗读、背诵比赛
组织学生进行《琵琶 行-并序》的朗读比 赛,评选出最佳朗读 者。
创作背景及意图
创作背景
白居易在创作《琵琶行》时,正值他被贬为江州司马期间。他偶然遇到一位旧时 长安红歌女,在为她演奏琵琶的过程中,深感其身世之悲苦和自身遭遇之不幸, 遂写下这首长篇叙事诗。
创作意图
通过描写琵琶女的悲惨身世和高超演奏技艺,白居易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 对弱者的同情。同时,他也借琵琶女的形象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 愤之情。
艺术特色及价值评价
艺术特色

8.3《琵琶行(并序)》课件(共60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8.3《琵琶行(并序)》课件(共60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一会儿像黄鹂在花下啼鸣婉转流利,一会儿又像泉水在冰下流动滞涩不畅。 好像冰泉冷涩琵琶声开始凝结,凝结而不通畅声音渐渐地中断。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
内心深藏的忧愁和怨恨
突然
溅射
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
急速冲出
通“划”
悄然
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江边
形容微风吹动的声音
音乐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
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夜晚我到浔阳江头送别客人,枫树、芦荻被秋风吹得发出飒飒声响。 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想要饮酒却无助兴的音乐。 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茫茫江水中浸着一轮冷月。
她说她本是京城负有盛名的歌女,老家住在长安城东南的虾蟆陵。 十三岁就已学会弹奏琵琶技艺,名字登记在教坊乐团的第一部里。 每曲弹罢都令艺术大师们叹服,每次妆成都被同行歌伎们嫉妒。
京城的富贵子弟争着给我赏赐,每当一曲弹罢,不知要给多少彩绸。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 年 ,秋 月
节拍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创作背景
《琵琶行》创作于元和十一年(816)。白居易任谏官时,直言敢谏, 同情民间疾苦,写了大量的讽喻诗,触怒了唐宪宗,得罪了权贵。 元和 十年,宰相武元衡被藩镇李师道派人刺杀。白居易情急之中上疏请捕刺 客 ,触犯了权贵的利益,被指责越职奏事,贬为江州刺史;又进而诬陷 他作《赏花》《新井》诗“甚伤名教” ,再贬江州司马。江州当时被看 成是“蛮瘴之地”,加之州司马虽然名义上是刺史的佐史,实际上是一 种闲散职务,这对白居易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嘲弄。

《琵琶行(并序)》ppt课件52张

《琵琶行(并序)》ppt课件52张
忧伤暂被驱散。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第2段朗读指导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开头两句承上叙事, 要读得平缓些
中间两句转入抒情, 当用低沉声调
最后两句用问答式, 问后宜作稍长停顿, 然后徐徐作答,这是
全诗抒情的高潮
第三部分
再读诗歌,梳理情节
讨论诗歌的情节
(1)浔阳江边夜送客。 (2)船上聆听琵琶曲。 (3)歌女倾诉身世苦。 (4)同病相怜伤迁谪。 (5)重闻琵琶青衫湿。
第四部分
赏析小序
学习任务
翻译小序部分, 掌握小序部分的重点字词
说一说
小序部分交代了哪些信息?
小序部分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 过,概述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奠定了全诗凄切伤
怀的感情基调。
第五部分
整体感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1段:浔阳江边夜送客
“浔阳江头夜送客”,这七个字好在哪里?
“浔阳江头夜送客”仅用七个字,就点出地点、时间、人物,
2.说说《琵琶行并序》叙述了什么事情。
第二部分
合作探究,重点赏析
讨论问题
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可以从哪些方面把握本诗的叙事脉络?
(1)故事情节。这首诗的情节不算复杂:首先是送客,其次是听乐,然后是琵琶女 的自述,最后是诗人的感慨。这首诗在叙事时详略处理非常恰当。略写送客,详写听 乐;略写诗人自己,详写琵琶女。这样就突出了重点,深化了主题。诗人写琵琶女的 自述,是从诗人转述的角度道来,却无一不是她的心绪与神情;写自己的贬谪之苦,虽 然是直抒胸臆的感慨,但又时时隐现出同病相怜的意味。写琵琶女,详昔而略今;写 诗人自己,则略昔而详今。两相映衬,更见互补之妙。

《琵琶行(并序)》ppt课件62张

《琵琶行(并序)》ppt课件62张

壮,胸中多是非”。
《赋得古原草送别》
写作背景
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上朝时被地方军阀 派人刺死,白居易认为是国辱,上书请求捕贼。 一些权臣早因为他的政治讽喻诗而仇恨他,便 给他加上了越职奏事的罪名,把他贬为江州刺 史,继而又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写于 贬谪第二年秋天。诗人正是借琵琶女的遭遇共 鸣自身天涯沦落的不幸。五年后,宪宗去世, 穆宗即位,才被调回长安。
小序
⑪漂沦:漂泊沦落。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⑪
⑫出官:(京官)外调。
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⑫二年,恬 然⑬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⑭ 意。因为⑮长句⑯,歌⑰以赠之,凡⑱六 百一十六言⑲,命⑳曰《琵琶行》。
⑬恬然:淡泊宁静的样子。 ⑭迁谪(zhé):贬官降职
或流放。
她弹奏完毕,十分忧伤。叙述了年轻时候 的欢乐情景;可是如今呢,飘零憔悴,在
01 思考: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用?
①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 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 经过,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和作者的心情。
②小序的作用:说明了写这首长诗的 原因和命名,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 基调。
第一段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互马文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①自然环境:秋的寒意,又值夜晚。一个“秋” 字境界全出。 秋风、秋声、秋色(秋意)与夜联系起来,自然出现了一个秋 夜阴冷、凄凉的境界。 ②官场境况:直言被贬,失意谪居,又送别好友,更是冷落 寂寞,心情压抑。与自然环境一起奠定全诗的基调。再加上 喝酒没有音乐做伴助兴,于是心情很不愉快,怀着凄凉的心 情同朋友道别,见到的只有寒江冷月,即“惨将别”。

8.3《琵琶行并序》课件(共34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8.3《琵琶行并序》课件(共34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此时无声胜有声。 ”
欢乐曲
“轻拢慢捻抹复挑, 大珠小珠落玉盘。 "
悲愤曲
“银瓶乍破水浆迸,…… 四 弦 一 声如 裂 帛。”
琵琶女自诉身世苦 白居易自叹谪居苦
伤琵琶女
伤己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女值不值 得同情?
讨论
白居易会不会 爱上琵琶女?
探究诗意,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
通过对琴声 ·心声 ·人生 的理解,思考自己的人生 经历,找到属于自己的人
鸟鸣婉

比喻
流畅
艰难,形容乐声滞塞难通
像泉水一样又冷又涩不能畅
轻轻地拢,慢慢地捻,又抹又挑,初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六幺》。大 弦声音沉重抑扬如暴风骤雨,小弦细促轻幽、急切细碎,如人窃窃私语。嘈嘈声切切 声互为交错地弹奏,就像大大小小的珍珠一颗颗掉落玉盘。一会儿像黄鹂在花下啼鸣 婉转流利,一会儿又像泉水在冰下流动滞涩不畅。好像冰泉冷涩琵琶声开始凝结,凝
于是贬为江州刺史,继而又贬为江州司 马(九品小官)。
对于这次遭贬,诗人既感伤又愤慨。到 江州后一年的生活更使他感受到社会世态炎 凉,他有满腔的怨愤无处倾诉。这首诗是诗 人贬职到江州的第二年(元和十一年)秋天 写的,当时诗人45岁。
自读课文,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化“听不见的琵琶声”为“看得见的琵琶曲”
生命是一场披荆斩棘地前行,所以每个人心 底都有一段伤,当伤害已经产生,我们能做的 便是静候它弥合痊愈,然后坚信伤痕累累的自 己,一样可以变得很好!
课后作业布置
优秀的古诗词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意 蕴和独特的艺术匠心,学习欣赏时应当
重点关注,细加品味 白居易的《琵琶行》把抽象无形的音 乐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乐为心声,请 就白居易的《琵琶行》写一则800字左

《琵琶行(并序)》课件 (共28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琵琶行(并序)》课件 (共28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了解文学常识、创作背景,积累重点字词,理解诗歌基本内容,整 体把握诗歌 2.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了解景物描写渲染气 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3.体会封建社会下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境遇,体会诗人 抒发的人生感慨
知人论世
了解诗人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
吟先生,有“诗魔”之称。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 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 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以四十四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一生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1.前期:直言敢谏的理想者。二十九岁一举成进士,在仕途 上一帆风顺,主要是“兼济天下”。 2.后期:向“佛系”转变。815年(44岁)因越职上书被贬 (宰相武元衡),从此过上了“独善其身”的生活。著有《白 氏长庆集》
白居易每做为一首君诗、都为念臣给、不为识字民的、老为婆事婆而,不作断,地不修为改,文直而到作她能也听。懂才把诗定稿。 ——《新乐府序》
白居易主张「君爱咬文嚼字,我爱老妪能解」。白居易每次写诗,都让一位 老妇人先读。老妇人能读懂,则将诗收录下来;若不能读懂,则改写其文句。 影响所及,晚唐社会写实的诗鄙俗而多俚语。
新课导入
“枫叶荻花何处寻?江州城外柳阴阴。开 元法曲无人记,一曲琵琶说到今。”唐代 诗人白居易的一首《琵琶行》不仅为我们 留下了一段“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 曾相识”的知音佳话,更为我们留下了一 段“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的千古绝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经典 乐府诗《琵琶行》。
学习目标
略写,暗写,侧面烘托琴技高超。
详写,明写,为下文琵琶女自叙身世 ,诗人述“迁谪意”,揭示诗文主题作 铺垫。 略写,明写,情感共鸣。

8-3《琵琶行(并序)》课件(共39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8-3《琵琶行(并序)》课件(共39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5. 在《琵琶行并序》中,诗人与琵琶女的对话有何 深层意义?
A. 反映了时代的繁华 B. 体现了对音乐的赞美 C. 暗示了社会的变迁 D. 揭示了人们的孤独与共鸣 答案:D 解析:诗人与琵琶女的对话不仅是音乐上的交流, 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他们内心的孤独和对人生苦难的共 鸣,揭示了人类情感的普遍性。
6. 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使用“月照窗前”这 一意象,有何深意?
A. 描述音乐的起源 B. 描述音乐的历史 C. 描述音乐的感召 D. 描述音乐的演变 答案:C 解析:白居易通过琵琶女的演奏让叙述者产生共鸣, 展现了音乐作为情感交流的桥梁,使人们能够在音乐 中找到情感的共通之处。
15. 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如何运用环境描写增 强情感?
A. 用自然景观描写 B. 用社会背景描写 C. 用音乐氛围描写 D. 用人文历史描写 答案:A 解析:环境描写中融合自然景观,如“月明”及 “风声”,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与诗人的内心情 感形成共鸣,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侧面烘托音乐之美,琴技之棒
第一次:江头送客闻琵琶
寻声暗问弹者谁?
琵琶声停欲语迟。 琵琶女矛盾复杂的心情
移船相近邀相见,
添酒回灯重开宴。 作者急切欣喜的心情
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琵琶女羞涩矜持的情态
第二次 : 江上聆听琵琶曲
技艺高超、情感丰沛 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
序曲
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
倾诉悲情
说尽心中无限事。
叠词 增强韵律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四弦一声如裂帛
粗重急促 细腻柔美 圆润清脆 婉转流利 低沉抑郁 激越高亢 气势雄壮 凄厉而止

《琵琶行(并序)》80张课件

《琵琶行(并序)》80张课件

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 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也是继杜甫之后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作品以通俗流利著称。《琵琶行》是我 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与《长恨关于歌、行、引:《琵琶行》原 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 恨歌》。
琵琶女三次演奏
第一次(暗写):诗人送客闻琴 “醉不成欢惨将别”(暗示沦落) “主人忘归客不发”(侧面烘托琴技)
第二次(明写):彼此相见,琵琶女奏《霓裳》《六幺》 (详写)
琵琶女自叙身世 诗人述“迁谪意”“同是天涯沦落人” (点明主旨)
第三次(明写)“感我此言”“却坐促弦”(略写) “江州司马青衫湿”(侧面烘托)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 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予出 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 迁谪意。
我便吩咐摆酒,让她畅快地弹几只曲子。她 弹奏完毕,十分忧伤。叙述了年轻时候的欢 乐情景;可是如今呢,飘零憔悴,在江湖中 间辗转流离!我从京城里贬官出来,已有两 年,心情平静,安于现状。听了她的话,这 天晚上才感觉到被贬谪的味道。
二、江上聆听琵琶曲
1.邀见弹奏琵琶的女子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跟着声音轻声地询问是什么人在弹琵琶,琵 琶声停止了,要回答又有些迟疑。 移近船只,请那个人相见。添酒、挑灯,又 摆上酒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再三呼唤,她才肯走出船舱,还抱着琵琶, 遮住半边脸庞。
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 式。行,又叫“歌行”,后成为 古代乐府歌辞的一种体裁。它源 于汉魏乐府,是乐府曲名之一。 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 用韵自由,富于变化,可多次换 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