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1新闻两则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 1《新闻两则》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1《新闻两则》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1 新闻两则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目标A、准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新闻特点,把握记叙的六要素。

目标B、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主要内容。

问题引领问题A1、资料助读:请同学们读课后第一题了解新闻有关知识。

补充:广义的新闻泛指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是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的事实进行的及时、客观的报道。

其特点具有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

2、利用工具书,查出生字词,结合语境加深理解溃()退锐不可当()鄂()绥靖()豫()阻遏()歼( )灭溃( )败要塞()3、阅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新闻报道的内容。

标题导语主体4、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问题B 研读品悟、合作交流1.三路大军渡江的进展2.为什么要按中、西、东的顺序进行报道?专题训练训练A: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词语。

此处敌军抵抗______(较为.非常)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______(控制.占领.封锁)扬中.镇江.江阴诸县广大地区,并______(控制.占领.封锁)江阴要塞,______(控制.占领.封锁)长江。

我军前锋,业已______(切断.阻断)镇江无锡铁路线。

训练B 反复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的磅礴大气。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目标A阅读课文理清新闻的结构,理解新闻内容。

目标B 学习本文语言特色,探究两篇新闻写法上的区别。

问题引领导入新课:《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这篇新闻,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我们要充分利用上节课所学知识,自主探究,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问题A1.阅读课文,简洁说明新闻报道的内容2、理清新闻的结构。

①标题:②导语:③背景资料:④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

3、一年多来,我军取得哪些伟大胜利?为什么不接报的解放南阳的消息,而且概述一年多来南阳解放军的战绩?问题B1.完成课后习题二。

八年级语文上册 1 新闻两则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1 新闻两则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1 新闻两则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学习过程:
一、资料:
新闻的特点: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

新闻的要素:即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经过、结果。


新闻的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是整篇新闻的眼睛,具有简明、概括的特点。

它可以是只有一个主标题,也可以是多行标题。

多行标题包括:主标题、引题、副标题。

导语: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新闻的基本事实或主题,给读者以总体印象。

主体:是主要部分,对导语中已披露的新闻要素作进一步的阐释和拓展。

括号内的部分是“电头”,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发电地点和时间。

此“电头”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时间精确到“时”,暗示战役在迅速发展之中。

二、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负隅( )顽抗撰( )写区域( ) 芜( )湖
歼( )灭要塞( ) 溃( )退荻( )港
2.结合课文,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负隅顽抗:
锐不可当:业已:
三、新闻朗读,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要求读准字音,并努力读出文章的感情和气势。


2、根据新闻的结构特点,理清文章的层次及新闻的要素。

标题:
导语:
主体: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3合作释疑。

a标题中的“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
b导语从哪几方面总领了全文?
c文章主体部分几个层次,是怎样衔接在一起的?
d三路大军为什么不以地点为序从东往西,或从西往东?采用现在的顺序有什么考虑?。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1《新闻两则》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1《新闻两则》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今晚大约九点半,在福特剧场,当总统正统林肯夫人、哈里斯夫人和罗斯本少校同在私人包厢中看戏的时 候,有个凶手突然闯进包厢,向总统开了一枪。
第二代新闻导语是:
肯尼迪总统今天遭枪击身亡。
两代新闻导语你比较喜欢哪一种?
第二课时
1、复习新闻的结 构及特点,讲解上一课时训练巩固。
2、自主学习
1、第一则新闻标题中的“百万”实数还是虚数?
豫()荻港()纤维()要塞( )
锐不可当( )上当()
3、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歼灭:
溃退:
封锁:
锐不可当:
高屋建瓴:
4、我不理解的词语还有
3、合作探究
1、文章主 体部分可分为几个层次?
2、写三路大军渡江是按什么顺序来的?为什么按这样的顺序写?
4、训练巩固
阅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思考下列问题:
1、找出本则新闻的标题、导语、主体。
沽(gū)名:故意做作或用某种手段猎取名誉。
人间正道是沧桑:人间正道,社会发展的正常规律。沧桑,沧海(大海)变为桑田,这里比喻革命性的发展变化。
2、自主学习
(1)认识“新闻”
1、“新闻”,从广义来说,包括消息、通讯、深度报道、报告文学等;从狭义来说,就是指()。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
2、消息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部分组成,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是必不可少的三部分。
稿件要求:
1、字数在两百字左右,符合消息的基本结构,有标题、导语、主体部分。
2、主体部分交代清楚新闻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叙事客观,语言简洁、准确。
4、以记叙为主,可以适当议论,但不要直接抒情。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新闻两则》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新闻两则》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经过、结果——自去年七月,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若干据点外,全部为我军解放。

结构的五部分为(略)3、第一则新闻的导语是什么?作用是什么?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作用:这一导语从渡江作战兵力、战线(即渡江区域)、战况三个方面总领全文。

四、课堂展示:五、教师小结:这节课,同学们要记住三个数字,即“三、六、五”,“三”是新闻的三个特点:真实、及时、准确;“六”是新闻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五”是新闻结构的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六、课堂检测:1、(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括号里的文字叫什么?有什么作用?明确:括号里的文字叫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机关)、发电时间、发电地点。

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结构的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分。

3、阅读新闻片段,完成下面的练习上海一建筑发生爆燃金茂大厦一玻璃门因震动而破裂新华社上海1月17日专电(记者杨金志刘丹)事发地点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繁华地段,为一栋待拆除的两层建筑,距金茂大厦约30米。

17日10时左右,事发地点突然发生爆燃,造成5人受伤,分别是附近商店1名店主和4名路人;金茂大厦的一玻璃门也因震动而碎裂。

金茂大厦内没有人员伤亡。

事故发生后,消防、公安、急救等部门迅速赶往现场处置。

火势在约半小时内即被扑灭。

伤者被送往附近的东方医院治疗,均无生命危险。

记者了解到,爆燃的原因已初步确认,为天然气泄漏遇到火星引起。

目前有关方面正在进一步调查事故的具体原因和伤亡情况。

请为这则新闻设计导语并填写在横线上。

拟写导语:17日10时左右,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地区,一待拆建筑发生爆燃,造成五人受伤。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新闻两则》(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新闻两则》(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课堂反馈
1、把主体部分的内容列成表格
渡江部队
渡江地点
渡江时间
渡江兵力
渡过兵力
2、课堂训练 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词语。
此处敌军抵抗______(较为、非常)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______(控制、占领、封锁)扬中、镇江、江阴诸县广大地区,并______(控制、占领、封锁)江阴要塞,______(控制、占领、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______(切断、阻断)镇江无锡铁路线。
3、请指出这则新闻的六要素,教师补充
4、找出课文的标题、电头、导语和主体,概括导语和主体的内容。
合作探究
1、简要分析标题、导语特点和电头的内容。
赠送文档,欢迎留存!
教师资格证面试答辩攻略
想要顺利拿到教师资格证, 笔试是考生面临的第一道入门关 卡,而面试则是考生面临的决胜关卡。 教师资格证的面试考试一 般采取结构化面试和情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抽题备课、 试 讲、答辩等方式进行。考生按照有关规定随机抽取备课题目,进 行备课,时间20分钟,接受面试,时间20分钟。考官根据考生 面试过程中的表现, 进行综合性评分。 答辩这部分虽然所占的比 例没有说课或试讲的分值大, 但是对于考生来说可谓是相当重要 的,甚至会对考生的成绩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谈谈 教师招聘考试中面试问答的常见内容及注意的问题。 首先是教育知识。 这类题目内容是在问答题中比较常见的。主要考察考生对教育 基础理论和教育基本理念的熟悉程度。 这类题目中经常会涉及笔 试中的教育基础理论的问题, 但是问题的侧重点更加注重教学及 教学的理念,考生们要引起关注。在这些题目中,近年来比较热 的新课程改革理念成为很多地区青睐的问题角度之一。 对于新课 程改革,考生需要知道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理念就是: 一切为了学 生的发展。在答题的过程中,要更多的顾及到学生的主体地位, 将教师放在引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上。 这类题目的复习要求考生 在考完教育基础理论后还不能完全丢掉教育理论, 还要立足于教 学实践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深加工,以便完整的应对此类题目。 接下来,就是学科专业类这类题目可谓是每次必考的题目。

八年级语文上册1新闻两则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1新闻两则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1 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学习目标】1.什么是新闻?它有何特点?2.如何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3.本文是怎样体现新闻特点的?【重点难点】重点:1.新闻的“六要素”和“五部分结构”分别是什么?2.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难点:1.本文是怎样体现新闻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思想性的?2.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的气势和一往无前的精神。

【预习指导】1.收集报纸上的三则新闻,自行归纳新闻特点。

2.自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识记字词。

3.自读课后练习一,了解新闻结构的五部分。

【预习检测】1.给加点字注音:歼.灭()要塞.()锐不可当.()荻.港()2.新闻的“五部分结构”分别是指:、、、、;新闻的特点是:、、。

【知识勾连】记叙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教学建议】一、教学预设1.学情预设:生活中学生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已广泛接触过新闻这一体裁。

作为课文,这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因此,就有关新闻的知识和课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会快速阅读新闻。

2.建议课时:1—2课时,第二篇略讲或不讲。

3.教学中怎样发挥教师的个人所长(1)教师利用朗读优势,对新闻作有气势的朗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教师可利用自己阅历丰富这一优势,联系相关历史史实,以突出新闻在生活中的重要。

二、课堂流程环节一:新课导入导入一:同学们展示自己收集的报纸新闻,七嘴八舌话新闻的特点导入新课。

导入二:愉快的暑假过去了,大家能把假期中发生的有意义的事说来给同学们分享吗?记住只说要点,不展开,可以按照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主要经过和结果来说。

环节二:课堂探究1.结合新闻的五部分结构,在文章中找出这五部分结构。

突破方式:A.引导学生反复看课后练习一,并勾画明确新闻的五部分结构,强调导语的位置。

B.学生自读课文,对号入座,在本则新闻中找出相应的五部分结构。

C.小组内交流;D.学生举手发言或教师抽答,教师点拨,明确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 新闻两则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 新闻两则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

第1课新闻两则【自研课导学】(晚自习20分钟)自读自悟:《新闻两则》20分钟内完成如下任务:资料准备:了解毛泽东生平及代表作品。

自主积累:积累本文用词生动、准确的语句,将它们摘抄至摘抄本上。

自我感悟:感受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晨读课导学】1 齐声朗读词语手册中的字词注音部分两遍。

2分钟2 自由朗读《新闻两则》,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有余力者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背诵。

7分钟3 导生(课代表)检查各组朗读情况。

【展示课导学】课题:1《新闻两则》作者:毛泽东课时:2课时课型:预展课·学习目标:1.理清思路,把握课文内容;2、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

3.理解文章主旨;课堂元素导学流程自研自探环节合作探究环节展示提升·质疑评价环节总结归纳环节自学指导程序、要求、时间互动程序内容、形式、时间展示方案方案、建议、时间随堂笔记成果记录、知识生成、规律总结初读文本整体感知内容:走进文本,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学法:1、默读课文,边读边圈点勾画。

2、了解新闻六要素及作用。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完成随堂笔记一、二)预时8分钟交流与分享A,两人小对子:对子间互相听读自己找出的句子。

预时4分钟挑战与冲刺B.四人互助组:组长主持交流:深入探讨,交流自己找出的重要语句并讨论作用。

预时8分钟准备与预展C、八人共同体:1、抽签决定各组的展示方案。

2、大组长参照展示方案,分派展示任务,同时进行组内预展。

大组长带领成员将形成的展示方案进行板书规划。

预时5分钟展示单元一:行文脉络:方案建议:1、速读课文,找出新闻六要素。

2、理清作者的思路,概括各层层意。

3、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其他方式展示。

展示单元二:语言品析会建议:1、板书本组选出的重要语句。

带领大家读一读。

2、设计有关语句作用的研讨会,可以邀请其他组的同学一起参加研讨。

3、可结合课后练习二。

一、文章有没有哪句话能够概括全文主要内容?请写下来。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新闻两则》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学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新闻两则》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学案

《新闻两则》主题新闻两则主备人总课时1 第节课型综合解决课授课人时间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积累词语;了解新闻的历史背景;掌握新闻常识;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能分析并写作简单的新闻。

2、能力目标:培养阅读能力 , 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把握的写作风格3、德育目标:了解我军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精神, 感受解放战争中我军的英勇气势。

重点把握消息的结构要素。

理解新闻内容和新闻的特点,把握战争的主题。

难点理解文中议论的作用导学方法文献法、导读法、合作探究法圈点批注法问题导学过程时间预设师生行为及二次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阅读课后第二大题,了解消息的结构。

2、预习生字词,并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3、疏通本则新闻结构,品味语言美,体会表达情感。

4、背诵《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某某》。

课前教师寄语:犹太哲学家斯皮尔格说: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一、创设情境——导入:二、自读目标——导向:明确学习任务1、自读课文2遍,并给课文标好段序2110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任务明确提高效率检查预习结果养成自主学习习惯自主预习整体感知2、读谁下列加粗字字音溃〈〉退要塞〈〉阻遏〈〉锐不可当〈〉歼〈〉灭3、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业已:歼灭:溃退:封锁:问题导学过程时间预设师生行为及二次设计要塞:锐不可当:4、结合有关资料,了解有关新闻的知识,并在课前展示。

消息的结构可以分为五部分即、、、、。

消息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消息,要注意它的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即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1、读课文,找出新闻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事情的经过事情的结果2、指出课文的标题、电头和导语三、合作探究——导学1、读课文,按照新闻结构疏通本文结构。

10自学要求:在反复读课文的基础上解答并在文中做出相应的圈点批注问题引领小组汇报组间交流达成共识导学引领合作探究《新闻两则》第二课时导学案课前教师寄语:过错是暂时的遗憾,而错过则是永远的遗憾! 一、 创设情境——导入:(由消息的知识反馈导入) 二、自读目标——导向:明确学习任务1、熟读课文,找出文中议论的句子()2、熟读课文,找出你认为写得很准确的词语( )3、对三路军的叙述,写得最详的是( ),写得最略的是( ) 三、合作探究——导学1、主体部分为什么按“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顺序安排? 详略安排的原因。

【八年级】八年级语文上册1新闻两则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八年级语文上册1新闻两则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关键字】八年级一《新闻两则》【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3、感受人民束缚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学习重点】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学习难点】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特点。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人民束缚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束缚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胜利战况。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束缚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毛泽东亲自撰写了这则新闻,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中原我军束缚南阳》由南阳的束缚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束缚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2、了解新闻有关知识:关于消息新闻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个不同的概念。

(1)广义:泛指报刊、广播和电视中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社论、典型报告等。

(2)狭义:指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又称“消息”。

(3)通讯社:中国——新华社美国——美联社、合众社英国——路透社法国——法新社日本——共同社俄罗斯——俄通社、塔斯社3、新闻的结构,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阅读课后题一)3、走近作者: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束缚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湖南湘潭人。

毛泽东在他漫长的革命征途上,每一步踏响一曲豪歌。

他留给后人的一卷雄伟诗词,流光溢彩,瑰丽壮美,发黄钟大吕之强音,吐山川日月之精华,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深处激起强烈的共鸣和回响。

他的主要诗词有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水调歌头•游泳》等。

毛泽东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

八年级语文上册 1《新闻两则》学案(1)(无答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1《新闻两则》学案(1)(无答案) 新人教版

1《新闻两则》
【学习目标】
1、掌握新闻常识。

2、了解解放战争概况。

3、能写作简单的新闻。

4、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5、感受解放战争中我军的英勇气势。

第1课时
【课前探究】
1、自读第一则新闻2遍,并给课文标好段序
2、读谁下列加点字字音
高屋建瓴.荻.港溃.退锐不可当.芜.湖歼.灭要塞.切.断古宛.县
二十八宿.绥.靖区阻遏.阌.乡潢.川皖.西区宋希濂.杜聿.明
3、新词理解
排山倒海:
高屋建瓴:
回肠荡气:
锐不可当:
业已:
绥靖:
4、结合有关资料,了解有关新闻的知识,并在课前展示
【预习交流】
1、各小组组员交流课前探究问题
2、各小组展示生字词,并要求学生识记
3、小组指定发言人口头展示词语解释
4、各小组交流新闻的有关知识
5、教师点拨新闻知识
【互助提升】
1、请学生指出这则新闻的六要素
2、找出课文的标题、电头、导语和主体,概括导语和主体的内容
3、简要分析标题特点
4、分析导语的语言特点
【体验成功】
1、请找关于钓鱼岛的新闻,并指出新闻的六要素
【快乐心得】。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消息二则学案1无答案新人教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消息二则学案1无答案新人教

1 消息二则【学习目标】了解新闻的文体特点,理清新闻的结构组成。

【重点难点】1.体会新闻的结构魅力、语言魅力、情感魅力。

2.感受毛泽东主席热烈的爱国情怀,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学习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学习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新闻,泛指通过报纸、电视、广播及网络等媒体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包括消息、通讯、特写、人物专访、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社论等。

狭义的新闻报道专指消息,即以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向公众告知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

消息具有以下特点:时效性,在最短的时间内报道所发生的最新的事情;真实性,即用事实说话,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冷静客观的风格传递信息;传播性,消息是为了大范围地传播和交流信息。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毛泽东同志写的两则消息。

一、预习自测1.识音记形(给加点字注音,注意加“□”字的写法)芜.湖( ) 摧枯.拉朽( ) 荻.港( )区域.( ) ( ) 抵.抗( )坚.决( ) 泄.气( ) 督.战( )2.词语积累(解释词语的意思)(1)经营:__筹划、组织、管理。

__(2)摧枯拉朽:__枯,枯草。

朽,烂木头。

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

这里指解放军攻势凌厉,不可阻挡。

__(3)溃退:__溃败后退。

__(4)业已:__已经。

__(5)锐不可当:__当,阻挡。

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

__3.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

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

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

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新闻两则导学案2无答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新闻两则导学案2无答案新人教版

一、新闻两则毛泽东(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进一步巩固新闻知识,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理清本则新闻的六要素和结构。

(2)小组合作探讨,体会作者遣辞造句的语言美。

(3)感受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树立正义必胜的信念。

【重点、难点分析】学习重点: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辞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学习难点:把握主题层次。

【利用说明】一、通过阅读讲义,查阅资料,独立完成自主学习。

二、新课小组合作交流,把握、展现、总结本课知识,完成检测题。

【知识链接】背景介绍: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第一年消灭国民党军112万人,1947年6月底,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战争第二年,解放军消灭国民党军152万人,攻克大量国民党军队重点设防的城市。

1948年到1949年1月,解放军持续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这一则新闻发表于1948年11月5日,辽沈战役业已胜利终止,电文说杜聿明刚从徐州飞到东北,一战惨败,又逃到了葫芦岛,即指蒋军在辽沈战役中的失败。

淮海战役是1948年11月6日发起的,这则新闻发电之日正是辽沈战役胜利终止以后,淮海战役前夜。

【自主学习】认真阅读讲义,回答以下问题:一、归纳《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这则新闻记叙的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址:事件发生的缘故:通过与结果:二、理清这则新闻的结构。

3、第四层中写了我军在一年多时刻里取得了哪些伟大的胜利?【合作探讨】一、★作者为何写历史上南阳发生的两次战争?二、★比较下面两个句子哪一句更好,并说明理由。

(1)咱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丛林了。

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2)咱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成立了稳固的依照地,而且扩大了依照地。

咱们的依照地不仅巩固了,而且博得了人民群众衷心的拥护。

3、★★比较这两则新闻在写法上的异同。

【课堂小结】一、归纳两则新闻的主题。

二、★举例说明本文的语言美。

【当堂检测】一、一则消息通常不可少的三部份是(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新闻两则同步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新闻两则同步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1.新闻两则作业导航1.注意新闻的要素和结构2.学习本文简洁、准确的语言3.体会新闻的感情色彩一、基础部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横.渡(hénɡ) 歼.灭(qiān)B.锐不可当.(dānɡ) 要塞.(sài)C.阻遏.(jié) 鄂.(è)D.绥靖..(suǐ jīnɡ)2.下列句子中错别字最多的一句是( )A.国民党反动派政府依然负隅顽抗。

B.渡江战役打得非常急烈。

C.国民党拒决签定国内和平胁定。

D.杜聿明则刚从徐州飞到东北,一战残败,又逃到了葫芦岛。

3.一则消息通常不可少的三部分是( )A.标题主体结尾B.标题导语主体C.标题时间正文D.标题时间人物4.填空。

(1)新闻结构的五部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闻的六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5~~8题。

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5.与“纷纷溃退,毫无斗志”形成鲜明对比的词语有哪些?这些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文中“此种情况“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在分析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时,前一个略写,后一个详写,这样安排材料有什么作用?7.选文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A.记叙说明B.记叙议论C.议论抒情D.说明议论二、提高部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8~~16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 1.新闻两则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1.新闻两则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新闻两则》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把握其特点和结构。

2、理清文章层次,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3、了解历史,感受正义战争的力量,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

【学习重难点】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预习形成】一、“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是毛泽东为人民解放军1949年4月解放南京而作,诗名为“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该诗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

历史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经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

当年毛泽东亲自撰稿写新闻,报道我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战况。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到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走进那震撼人心的历史瞬间吧!二、作家及时代背景介绍:1、一提到伟人毛泽东,你一定不陌生吧,请把你知道的情况介绍出来:(推荐阅读:《我的父亲毛泽东》《我的爷爷毛泽东》)2、结合历史,查阅有关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资料:⑴电影欣赏:《百万雄师过大江》《大进军-南线大追歼》《大决战: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⑵白鹿书院解放战争历史资料网址:/book/s18/1195.htm3、毛泽东在什么情况下撰稿写下这两则新闻?⑴《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时代背景:⑵《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的背景资料:三、字词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绥.()靖.()阻遏.()锐不可当.()荻.()港溃.()退歼.()灭要塞.()二十八宿.()管辖.()阌.()乡聿.()2、选词填空:此处敌军抵抗较为(坚强、顽强、顽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战争、战斗、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击败、击退)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限制、制服)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四、了解新闻:说起新闻,我们都不陌生。

电视上有《新闻联播》,报纸上大幅版面都在报道最新的各类新闻,那么你了解新闻吗?请查阅资料或根据自己的理解填写以下内容:1、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和()四类,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新闻两则》(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新闻两则》(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

第1课新闻两那么第二课时知识回忆1.新闻的有关知识。

2.新闻的特点、结构。

合作探究1、说说两那么新闻在写法上有哪些不同之处2、品味两那么新闻语言的特点。

(1)“西起九江〔不含〕〞能不能去掉“不含〞一词为什么(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不料〞一词用的好不好为什么〔3〕“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为什么要连用“歼灭、击溃〞两个动词3、展示与课文有关的诗词,名言警句、歌曲、电影故事等。

能力提升1.将以下内容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4个字。

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的汪松教授上月在英国爱丁堡市接受了世界著名的爱丁堡科学奖。

1998年起设立的爱丁堡科学奖,每年颁发给一位世界上有杰出奉献的科学家。

汪松教授是中国获得这一奖项的第一人。

2.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对局部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的制度自2022年试行至今,我国累计约有1700万人次的贫困生获得免费提供的教科书。

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中央财政安排1亿元,为局部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

这一款项到2022年增加到2亿元,2022年进一步增加到4亿元。

单所资助面只占中西部地区贫困生的30%左右。

为此,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将继续设立并逐渐加大资助力度,努力做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

3、请你认真阅读下面一那么消息,找出消息的导语,并画上横线。

英国独立报 5月l0日报道:2022年奥运,中国准备以最正确的面貌迎接世界。

从l00万名报名者中筛选出来的7万名奥运会志愿者和3万名残奥会志愿者正在中国各地接受培训,争取在奥运会期间,当50万外国人以及200万中国各地游客来到北京时,能展现出中国的最正确面貌。

他们将在这个为迎接奥运会几乎重新翻修的北京城中开展志愿工作。

中国为奥运会斥资约200亿英镑,许多旧街区被撤除,取而代之的是熠熠生辉的新奥运场馆。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新闻两则》(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新闻两则》(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普京总统说:“任何手拿武器,哪怕是拿猎枪的都知道,让它退出弹药,远离人群,是最安全的。”
2、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1)、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这段话的内容。
2、理解新闻内容和新闻的特点,把握战争的主题。
学习
重点
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炼的语言。
学习
难点
两文的写法比较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学习过程
复习上课时内容,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自主学习
一、处理生字词
二、读课文,找出新闻的六要素
三、合作探究
1、主体部分有没有直接就写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占领南阳的事?而是写什么?并据此为为本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的内容。
2、这则新闻,为什么花大量笔墨回顾南阳的历史?
3、这一则新闻,为什么不仅报道解放南阳的消息,而且概述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的战绩?
4、请从写作目的、主旨、写法、语言风格等方面比较《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的异同
课堂反馈
1、阅读下列对话,用一句话概括对话的主要意思。
2002年5月24日,美国总统布什在莫斯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在两国总统的答记者问中,布什总统说:“武器已不再互相瞄准。”
新闻两则
课题
新闻两则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二课时
2)、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加点的“歼灭”一词能否换为“打挎”?
(2)文中加点的“恢复”和“建立”两词顺序能否颠倒?
3)、文中引用白崇禧的话有什么作用?
4)、体会文中画线部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仿写一组句子。
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反思
学法指导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新闻两则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学习目标】
1.什么是新闻?它有何特点?
2.如何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3.本文是怎样体现新闻特点的?
【重点难点】
重点:
1.新闻的“六要素”和“五部分结构”分别是什么?
2.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难点:
1.本文是怎样体现新闻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思想性的?
2.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的气势和一往无前的精神。

【预习指导】
1.收集报纸上的三则新闻,自行归纳新闻特点。

2.自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识记字词。

3.自读课后练习一,了解新闻结构的五部分。

【预习检测】
1.给加点字注音:
歼.灭()要塞.()锐不可当.()荻.港()
2.新闻的“五部分结构”分别是指:、、、、
;新闻的特点是:、、。

【知识勾连】
记叙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教学建议】
一、教学预设
1.学情预设:
生活中学生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已广泛接触过新闻这一体裁。

作为课文,这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因此,就有关新闻的知识和课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会快速阅读新闻。

2.建议课时:1—2课时,第二篇略讲或不讲。

3.教学中怎样发挥教师的个人所长
(1)教师利用朗读优势,对新闻作有气势的朗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教师可利用自己阅历丰富这一优势,联系相关历史史实,以突出新闻在生活中的重要。

二、课堂流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导入一:
同学们展示自己收集的报纸新闻,七嘴八舌话新闻的特点导入新课。

导入二:
愉快的暑假过去了,大家能把假期中发生的有意义的事说来给同学们分享吗?记住只说要点,不展开,可以按照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主要经过和结果来说。

环节二:课堂探究
1.结合新闻的五部分结构,在文章中找出这五部分结构。

突破方式:
A.引导学生反复看课后练习一,并勾画明确新闻的五部分结构,强调导语的位置。

B.学生自读课文,对号入座,在本则新闻中找出相应的五部分结构。

C.小组内交流;
D.学生举手发言或教师抽答,教师点拨,明确答案。

明确答案: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标题)
课文开头第一、二句话。

(导语)
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

西路军三十五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

东路军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主体)
教师点拨:
A.新闻五部分结构中必须有的是标题、导语和主体,背景和结语根据需要可以不要,另外,正文前的小字叫电头。

B.标题、导语和主体的区别在于对新闻的概括度不同。

2.事件新闻类似记叙文,找出本文的六要素。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作战。

经过与结果(见上)
3.文章读来气势磅礴,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突破方式:
A.通过朗读体会有无“百万大军”“横渡”这些词的区别。

B.引导学生在主体部分找出敌我对比的部分,以体现我军的豪迈之情。

C.在文中找出体现胜利成果的一系列动词加以朗读,这些动词,很好的体现了我军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的气势。

合作交流
A.学生先独立思考,自己小声朗读体会;
B.学生举手或教师抽生作全班进行重点词句朗读;
C.教师顺势归纳本文语言的特点:感情色彩鲜明;用语准确。

并结合课后练习二1、2小题让学生进行体会。

4.文章为什么按照“中路——西路——东路”战况安排写作顺序?
突破方式:
A.学生再读课文,捕获信息;
B.教师引导点拨。

明确答案: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

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弱,而东线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军说,合在一起还可一并评议,最后说东路的激战。

5.学生自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把握新闻的主要内容。

突破方式:
A.在文中勾画出新闻的六要素,并准备在小组用流利的语言发言。

B.已准备好的内容在四人小组内交换,形成共识。

C.抽一个小组的代表发言。

明确答案:
人物:中原我军时间:1948年11月4日下午地点:南阳
事件原因:蒋军因全面溃败,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地区。

在我军强大力量打击之下,困守南阳的敌人,不得不被迫弃城南逃。

经过: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

结果:河南全境基本解放。

(我军已占河南全省一百零一座,敌仅余十座)
6.再默读课文一遍,结合课后思考题三,给课文分层次。

突破方式;
A.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划分出层次,并归纳层意。

B.小组内讨论,保留分歧。

C.全班交流,解决分歧。

明确:
第一层: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和时间。

第二层: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的重要战略地位。

第三层:回顾过去一年中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弃城南逃的变化。

第四层: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

第五层: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

7.结合第一课时所讲和所划分的层次,在本则新闻中找出新闻的五部分结构。

讨论明确:
导语在第一层,概括这则新闻的最主要的事实:我军占领南阳。

背景集中在第二层,交待南阳的重要战略地位。

主体在第三、四、五层,进一步具体扩展和阐释导语的内容,使人们对事件了解得更加清楚。

结语暗含在第五层,预言了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

8.课时小结:
学习了两则新闻,我们对当年的烽火岁月又有了全新的认识,也知道了胜利来之不易,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环节三:目标检测
(一)判断下列有关新闻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

1.新闻的记叙要素与记叙文大致相同,有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项。

( )
2.新闻的标题分为引题、正题和副题,三个标题缺一不可。

( )
3.新闻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有时兼有议论和描写。

()
4.新闻的背景,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

()
5.新闻具有真实性、及时性和准确性这三个特点。

()
(二)[中考链接南充市13年中考]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不超过15字)
[新华社5月26日电]我海监66、26、46船编队,26日早上在钓鱼小岛领海内依法正常巡航中,发现约30名右翼组织“加油日本”成员和渔民乘坐4艘渔船,在十多艘日本海上保安厅船只的重重保护下,再次驶入我钓鱼岛领海,我海监船编队严密监视其动向,取证并严正警告、驱赶,日本侵权船只不得不迅速驶离我领海区域。

标题拟为。

答案提示:我海监船驱离日本侵权船只。

环节四:拓展延伸
建议一:要求学生从所收集的新闻中重选一则,联系新闻的六要素和五部分结构的理论知识,重读新闻。

(适合全班)
建议二:开展“班级新闻周”活动,对班级新人新事,写成新闻向校广播站投稿(适合中上水平;以小组为单位则可人人都参加,只是分工不同)
三、学习反思
在这两节课中,做得较好的是对新闻的多次朗读。

不太好的是虽然学生在书后练习一里学习了新闻的五部分结构,但对这些结构的作用还是没用心理解,迁移能力不太够,找导语还不准确,而拟标题之类的训练题学生就感到较为棘手。

拓展延伸之建议二选材陈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