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音乐课程的人文价值体现zht
音乐历史知识:《音乐的社会价值和人文精神的传承》
音乐历史知识:《音乐的社会价值和人文精神的传承》音乐是一种人类的语言,无论文化差异、种族歧视、国家边界,都能够在无声的语境中传递着人类的情感和思想。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音乐伴随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时代变迁中不仅承载了文化的内涵,更承担着人文精神和社会价值的传承。
本文将从音乐的社会价值和人文精神两个方面来探讨,如何传承和延续这些价值和精神。
一、音乐的社会价值1.音乐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方式音乐无所不在,它是人类普适的语言。
即使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也能通过共同的音乐语言进行交流。
这种无需语言障碍,通过声音传达情感的方式,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带来了无限可能。
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能够超越语言、宗教、国籍等差异,让世界更加和谐。
2.音乐能够提高社会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传统的音乐作品凝结了人类智慧的结晶,这些作品展示了人类文化的瑰宝。
而通过学习欣赏传统音乐,能够让人们更好地领略音乐的精髓和文化内涵,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
同时,音乐也能够让人身心放松,增强人的身心健康,促进健康文化的传承。
3.音乐能够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认同感音乐能够感染人的情感,让人产生共鸣之感。
而共鸣出现后,同样会形成一种更为强烈的情感共鸣,人们会被这种情感共鸣所影响,形成一种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情感共鸣。
这种情感像波纹一样,渐渐扩散开来,形成了一种社会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使社会更加和谐。
二、音乐的人文精神1.音乐是人类创造精神的集中体现“音乐是有形的艺术,也是最接近无形的艺术”,正是这种无色、无形、无味、无污染的特性,让音乐成为了人类创造精神的最为集中的体现。
音乐有相当高层次的抽象性和普适性,是一种时空交织、无穷无尽的感性和情感的表达。
2.音乐是人类思想情感的重要表达方式音乐可以代表一个时代、一种文化、一种思想,是人类思想和情感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
正因为音乐具有如此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文化内涵,所以它才会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这是中国文化积淀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文精神是指人类在长期的文化发展过程中,对于人类尊严、人性价值以及人类关系等方面的思考和追求。
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人文精神贯穿于音乐的创作、演奏和传承过程中,呈现出独特的艺术特色和道德追求。
首先,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体现在音乐的创作上。
中国古代的音乐家们注重以音乐表达情感、表现人性美的追求。
他们通过反复琢磨,不断调整音调,创作出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音乐作品。
例如,古代的《广陵散》以其细腻而哀婉的旋律,使人感到一种强烈的思乡之情;《阳关三叠》则通过快速连续的琴音,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怀。
这些音乐作品不仅是艺术的创作,更是音乐家们对人性美的深刻思考和追求。
其次,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体现在音乐的演奏上。
在中国古代,音乐演奏被视为一种宴会礼仪,艺术家们在演奏之前会通过读书、修身养性等方式提升自己的修养,以达到更好地表达音乐内涵的目的。
同时,艺术家们还注重通过音乐的演奏传达出一种尊重和理解他人的态度。
他们通过与乐队成员的默契配合,以及与观众之间的沟通,将音乐表演转化为一种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和追求。
中国古代音乐家柳永在他的《望庐山瀑布》中写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句诗中表达了音乐家对人生短暂和人性纯真的思考,艺术家在音乐演奏中追求的不仅仅是技术的完美,更是一种对人类情感的理解和尊重。
再次,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体现在音乐的传承上。
中国的传统音乐是由一代代的艺术家们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传承中,音乐家们不仅传授技艺,更传递着一种对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传统音乐的传承是通过师徒制进行的,艺术家将自己多年来的演奏经验和心得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使其技艺得以传承,继而发扬光大。
传承过程中,不仅只有技艺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人文精神的传递。
艺术家们通过言传身教,教导学生们要尊重他人,珍爱生命,追求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音乐的美学价值及其欣赏方法
音乐的美学价值及其欣赏方法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拥有独特的美学价值,通过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情感传递,使人们沉浸其中,获得身心灵的愉悦。
本文将探讨音乐的美学价值以及欣赏音乐的方法。
一、音乐的美学价值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同于绘画和雕塑等静态艺术,它以声音为媒介,通过旋律、和声、节奏等元素,表达情感和思想。
音乐的美学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情感表达:音乐能够直接触动人的情感,通过旋律的起伏、和声的变化以及节奏的跳动,表达出各种情感,如欢乐、悲伤、愤怒等。
音乐可以让人们共鸣,引发共情,帮助人们释放情感,获得情感的宣泄和治愈。
2. 美感享受:音乐的美感来自于其和谐的旋律和和声,以及节奏的有序变化。
音乐能够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让人感受到一种和谐、平衡和完美的感觉。
通过欣赏音乐,人们可以沉浸在美的世界中,获得心灵的满足和愉悦。
3. 精神启迪:音乐不仅仅是一种感官享受,它还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哲学性。
有些音乐作品通过其深刻的主题和隐含的思想,能够启迪人们的思维,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音乐可以帮助人们思考人生、探索宇宙,为人们提供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体验。
二、欣赏音乐的方法欣赏音乐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欣赏音乐的方法:1. 专注倾听:欣赏音乐时,需要保持专注和集中注意力。
关闭外界的干扰,用心去感受音乐的旋律、和声和节奏。
通过专注倾听,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的表达和情感传递。
2. 多样化的音乐体验:不同类型的音乐有不同的美学特点和表达方式。
为了拓宽音乐的欣赏范围,可以尝试听听不同风格的音乐,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
通过多样化的音乐体验,可以发现不同音乐之间的美学差异和共通之处。
3. 了解音乐背景:了解音乐的创作背景和历史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意义和内涵。
通过了解作曲家的生平和创作理念,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的美学价值。
4. 与他人分享:音乐是一种社交的艺术形式,可以通过与他人分享音乐的欣赏体验,拓宽自己的视野,获得更多的音乐灵感。
浅谈声乐作品中的人文性
浅谈声乐作品中的人文性
声乐作品中的人文性指的是音乐作品中所表达的人类的思想、情感和社会现实。
声乐
作品通过歌词、音乐等形式,传递着作者对于人类生活的思考,反映着社会的价值观和道
德观。
人文性在声乐作品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它能够引发听众对于自身存在和人类
社会的思考,使作品更加具有意义和情感上的共鸣。
声乐作品中的人文性体现在歌词和主题的选择上。
声乐作品的歌词通常是表达情感和
思想的媒介,所以歌曲的主题往往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许多歌曲探讨爱情、友情、家庭
关系等人类情感,如《梦想的声音》、《那些年》等。
这些歌曲通过直接地表达情感和思想,使听众能够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引起共鸣。
一些作品也以社会问题为主题,如《给自己的歌》、《痛彻心扉》等。
这些作品通过歌词中的批判、思考和呼吁,反映了
社会的问题和挑战,使听众能够思考人类社会的现实和未来。
声乐作品中的人文性还体现在音乐表现手法上。
人类情感和思想是复杂而多样的,在
声乐作品中,选择合适的音乐表现手法能够更好地展示这些情感和思想。
在词曲结合上,
有些作品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和声,与歌词相得益彰,使作品的表达更加丰富和深入。
音乐中的演唱技巧也能体现出人文性,如使用不同的音色、音高和音量来传递情感的变化
和复杂性。
一些作品还会加入合唱、合奏等元素,通过多重声部的交织和和谐,传递出更
加宏大和深层的人文情感。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是一种高度纯正的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中,存在着丰富多彩的人文精神,这些人文精神充分展示了中国文化中的人性,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人文精神1、勤奋和自我修养: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反映了中国人勤奋和不懈的自我修养,成为了建立一个和谐社会的理念。
在中国的传统音乐中,艺人需要长期的专业训练,而且需要日复一日地坚持练习,对音乐技艺进行不断的飞跃。
艺人的耐性、毅力、意志力、拼搏精神以及自我修养都被深厚的体现在演唱时的精彩表现中。
2、思想性表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不仅仅是一种音效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在传递文化和信仰。
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其丰富的思想性表现和宗教性表现,其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同时又体现着人性、人情和语言文化,对人们的思想和情感产生深远的影响。
3、崇尚仁爱和和谐: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深厚而原始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和价值观念,因此,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也深深地体现了"仁爱之道"和"和合一道"。
在中国传统音乐的演唱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演唱者对音乐的精神追求和人际关系之间的平衡。
4、守正和襟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以其古老的、传统的、山川的和自然的元素构成,这些元素自然流露出中国文化中襟怀和守正的特质。
在传统的音乐表演中,崇尚的是内外兼备、平衡和谐、大成就像。
这种大成的精神注重了具有教育和启示意义的人性和可贵的感性平衡,是人们对良好生活条件的表达和愿望。
5、自由和创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最为深刻的特性就是对于自由和创新的崇敬和尊重。
传统音乐艺人所参加的音乐课程中鼓励孩子们发挥自己的天赋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和自主性,在音乐创作中展现出自己的特长和才能,让children感受到艺术创作与人类智慧的融合。
二、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意义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所凝聚的人文精神对于现代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音乐课程的价值体现
音乐课程的价值体现一.审美价值。
音乐教育的审美价值是将音乐列入中小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的理由。
长期以来我们以科学实践的方式和方法来教授音乐、学习音乐,使音乐偏离了人类的生活实践和情感世界,由于受某种思潮的影响我们过分强调了音乐的德育价值,将音乐教育视为促进德育的一种工具。
应该说,音乐有德育的功能和作用,但音乐教育的长处在于给人的道德观念以情感上的支持。
所以,音乐教育的重要价值应该是审美教育,我们的课程改革将确立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使其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人类变得文雅和充满爱心,这才是我们音乐教育的理想目标。
因此无论是课程标准还是教材,乃至教学的全部过程都必须体现这种理念。
我们应该尽一切可能给学生提供各种类型、风格多样的音乐体验,尽力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具有音乐审美鉴别能力的音乐听众。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必须调整音乐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坚持下列音乐审美教育的基本原则:教学中,应充分揭示音乐要素(节奏、旋律、音色、和声、力度、速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音乐中最激动人心和极具表现力的部分,而不是进行枯燥的、单纯的技巧训练和灌输死记硬背的知识;应以整体的方式来体验音乐,理解“整体大于元素的总和”这一心理学原理,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产生情绪的反映和情感的体验,而不是将音乐的各种构成元素支离破碎地讲授。
注重艺术实践的本质,摈弃科学实践的做法,这正是音乐教育区别其他学科的一项重要的原则,也是我们当前音乐教育中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问题;强调音乐概念应和音响尽量统一,只有这样我们学到的才能称其为是音乐,因为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时间的艺术、听觉的艺术、情感的艺术,单纯的记忆概念对于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来讲是毫无意义的。
还需要指出的是,学生的技能技巧的学习过程应始终贯穿着学生的情感参与,只有这样,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审美价值,成为审美教育。
二.创造性发展价值。
论中国艺术歌曲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论中国艺术歌曲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中国艺术歌曲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和独特的情感体验。
在声乐教学中,中国艺术歌曲具有以下应用价值:一、丰富声乐教学内容中国艺术歌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涵盖了丰富多样的音乐样式和表演形式,如戏曲、民歌、曲艺等。
通过引入中国艺术歌曲,可以丰富声乐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让学生更好地领略中华民族音乐的魅力。
二、培养学生音乐情感中国艺术歌曲传递着深厚的情感内涵,借助于具体形象的音乐语言,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验到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在声乐教学中,通过演唱中国艺术歌曲,能够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艺术素养。
三、锻炼学生的表现能力中国艺术歌曲具有较高的艺术难度和表现要求,要求演唱者能够准确地掌握音高、节奏、音色等技巧,并且要有出色的演唱表现力。
通过演唱中国艺术歌曲,可以锻炼学生的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技巧,提高学生的舞台自信心和演唱水平。
四、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中国艺术歌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和独特的艺术特色。
借助声乐教学的平台,演唱中国艺术歌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推动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五、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演唱中国艺术歌曲要求演唱者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细腻的表演技巧。
通过演唱中国艺术歌曲,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音乐分析、声乐训练和舞台表演,培养学生的感知力、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选曲与演唱根据学生的音乐水平和个人特长,选择适合的中国艺术歌曲进行演唱。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声音特点和发展方向,对曲目进行合理的分配,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曲目,以便更好地进行声乐训练和舞台演出。
二、音乐分析与声乐训练在演唱中国艺术歌曲之前,教师可以对曲目进行音乐分析,指导学生理解曲目的音乐结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
追寻有温度、有人文的音乐课堂——以《大爱无疆》教学为例
追寻有温度、有人文的音乐课堂——以《大爱无疆》教学为例摘要:本文以《大爱无疆》的课堂教学为例,对其时代背景、旋律结构、乐器组合、声部演绎等方面进行深刻剖析与综合实践,也在课后对音乐课堂进行了经验总结与分析,旨在通过实际音乐课堂追寻温度和人文色彩,向学生传递生生不息的民族大爱。
关键词:无疆之爱;旋律质朴;音乐品鉴;民族气节引言音乐课堂充满了灵性与温度,如何将温度传递到学生的心中,是每一位音乐教师的职责所在。
《大爱无疆》这篇乐章便是传递温暖的典型篇章,通过引领学生感悟旋律的魅力,体会到民族的无疆之爱,对学生的心灵成长和音乐素养提升至关重要,追寻有温度、有人文的音乐课堂,也是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原则与初心。
一、《大爱无疆》——大地之魂,大爱之巅(一)童谣天真烂漫,彰显生命之爱《大爱无疆》是《大地安魂曲》第三个乐章的组成部分,也是在丰富的音乐表现形式中感悟爱的主题最鲜明的体现,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于老师怎样引导学生领悟什么叫做对生命的大爱,如何真真切切感受到这个世界给予自己的爱,怎样学会去真正的学会爱别人、爱整个世界,从而诠释什么叫做大地之魂,大爱之巅。
这部分的旋律柔美连贯,仿佛天真烂漫的童瑶,传达出人与人之间互相关怀的美好情感,也体现了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命本能,教育孩子们学会懂得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灾难,学会珍爱生命。
(二)乐组琴瑟和鸣,突出民族之爱《大爱无疆》这段音乐旋律中,既有少数民族音乐风格,又有丰富多彩的弦乐组和竖琴之声相契合,还有其他木管声部摇曳式的余声演奏作为衬托,是极具中国民族音乐特色的谱曲风格。
与此同时,又在男女混声合唱的演绎下,既温暖了那备受摧残的心灵,又唱出了饱含民族气节的大爱。
在乐器与歌声的共同演绎下,民族化原生态的曲调做到了悠扬质朴,最后又通过合唱队合唱声的过度及男中音的独唱将曲调变奏法徐徐展开,仿佛在告诉这个世界、告诉人们:我们的民族充满了凝聚力,民族集结之爱将扫清一切障碍、一切痛苦,也在传达给孩子们学会感悟民族团结的力量,引领他们学会将民族团结思想意识植根于内心,用民族之爱唱响无疆大爱。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
音乐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
音乐课程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
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发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为规范小学音乐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制定本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第1条认真学习《音乐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的性质、目标,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了解内容标准及实施建议。
第2条通读教材,了解各册教材主要教学内容。
研读本册教材、教师教学参考用书及音像资料,整体把握本册教材主要教学内容和目标。
第3条了解、分析学生音乐爱好的状况、认知基础、行为习惯。
第4条切合教材要求和学生需求,确定本学期学段目标。
安排教学进度,分配课时,规划音乐课外艺术实践活动,制定教学计划。
第5条明确学段目标,围绕单元人文主题安排课时教毕内容,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手段,设计教学过程,形成教案。
教案应含课题、教学目标、教材分析、重点难点的分析处理、教具准备、教学过程、课后反思。
第6条在书案备课的基础上,必须进行范唱、伴奏、指挥、舞蹈、形体等技能备课,对要欣赏的作品要课前进行聆听和分析。
第7条乐器、音视频教学光盘、歌谱挂图、幻灯机(幻灯片)、录音机、投影机等教学软件、媒体器材准备。
第8条音乐教室布置力求整洁舒适。
教学用具、器材摆放应方便使用。
营造一个浓厚的音乐氛围。
学生的凳子可以根据实际音乐教学活动灵活放置。
二、教学实施第9条欣赏教学应注意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聆听为主。
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引发想象和联想。
作品音乐知识、人文背景的介绍、讲解力求简明、生动,富有启发性。
第10条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
第1l条注重基本歌唱技能的练习指导,避免喊唱,注意变声期学生的嗓音保护。
指导学生自信有表现地歌唱。
,第12条重视、加强合唱教学,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
民族歌曲课程思政
民族歌曲课程思政民族歌曲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它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凝聚力。
民族歌曲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以下从意义、内容、教学方式三个方面探讨。
一、意义1. 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民族歌曲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与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
2. 激发民族自信心。
学习民族歌曲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来自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民族,激发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
3. 培养优秀品质。
民族歌曲中富有爱国情怀、感恩之情等思想情感,可以使学生从中汲取力量,培养优秀的品质和道德观念。
4. 发掘民族文化。
民族歌曲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多元文化及精神内涵,学习民族歌曲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发现并认识民族文化。
二、内容1. 民歌经典。
通过学习具有代表性的民歌经典,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内涵,学习合唱和合奏技能,培养良好的音乐素养。
2. 优秀艺术歌曲。
学习一些优秀的艺术歌曲,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文学修养、审美能力和文化素质。
3. 流行歌曲。
学习一些具有代表性和特色的流行歌曲,可以使学生了解当前流行文化和流行艺术,同时可以通过创作和演唱来更好地表达自我情感。
三、教学方式1. 听课学习。
可以通过听讲解、欣赏音乐等方式学习相关知识和技巧,了解民族歌曲的艺术与文化内涵。
2. 课堂合唱。
在教师带领下进行合唱,通过合唱锻炼大学生的合作精神、演唱技巧和音乐感觉。
3. 个人演唱。
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歌曲,进行个人演唱,通过自我表达情感、塑造形象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综上所述,民族歌曲课程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作用,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爱国精神,增强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优秀素质,激发学生的文化创造力和表现力。
音乐学科的四个核心素养
音乐学科的四个核心素养音乐学科的四个核心素养一、音乐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在人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音乐可以净化心灵、美化情操,促使人健康向上。
音乐能使我们充实、愉快,轻松,音乐具有它独特的功能,即调节人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锤炼人的意志,培养人的个性,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
音乐本身就是自由的、没有束缚的,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发现学生学习的音乐的兴趣,并善于保护和培养,教师要鼓励学生动起来,善于表现自己更好的挖掘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在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音乐学科的四个核心素养音乐的核心素养不单纯是要有基础的、最一般的音乐知识与实践能力,还要有对于音乐较高的认知能力与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对外部事物较深层的感悟能力。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音乐学科的四个核心素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音乐学科的四个核心素养1从普通高中的音乐核心素养来看,分为以下四个方面:一、自主音乐需要自主音乐需要是学生自觉进行音乐学习和音乐活动的基本动力,也是学生自主发展素养在音乐学科的具体体现。
发展学生自主音乐需要有情感、认知和意志等不同层次,其一是对音乐产生兴趣爱好,将参加学习音乐和音乐活动作为获得快乐生活,满足审美需求的一种途径;其二是在有实际体验的情况下,主动将音乐作为保持心理健康和谐的工具;其三是把学习音乐作为提高文化修养、促进自我发展与完善的自觉追求,将参加音乐活动作为一种文明生活的方式,对于经过十余年学校音乐教育的高中生来说,自主音乐需要主要表现在:能积极参加各类音乐活动;对音乐具有一定的兴趣爱好;能经常用音乐给自己带来快乐情绪;能主动选择合适的音乐活动调节情绪、平和心理;参加音乐活动时具有较主动的审美意识。
二、音乐实践能力音乐实践能力是学生音乐素养的重点。
普通高中学生应具备的音乐实践能力主要包括音乐表达与表现能力、音乐欣赏与审美能力、音乐创造与想象能力、音乐交流与合作能力,其中最核心的是用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
音乐的艺术价值与意义
音乐的艺术价值与意义音乐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的艺术形式,它通过声音的有序排列和演奏来传达情感、表达思想,并且能够深刻地影响人们的情绪和心灵。
在许多文化中,音乐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
本文将探讨音乐的艺术价值和意义,并探讨它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一、音乐的艺术价值1. 美感和审美享受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声音的和谐、旋律的美妙和节奏的感染力,能够给人带来美感和审美享受。
音乐以其独特的语言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触动人们的心灵,并引发无尽的想象力和联想。
从经典音乐到流行音乐,每种类型的音乐都能带给人们不同的艺术体验和观感。
2. 自我表达和个性展示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自我表达和个性展示的平台。
通过音乐,作曲家、歌手和音乐家能够表达他们的内心世界、情感和思想。
同时,音乐也为普通人提供了一个抒发情感、传递信息的方式。
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音乐都能让个人在其中找到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
3. 艺术创造和创新音乐是艺术创造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具有丰富的创造力和创新性。
音乐作品的创作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时代。
作曲家通过创作音乐作品,能够突破常规的音乐规则和模式,创造出独特的声音和风格,展示他们的艺术才华和创新思维。
二、音乐的意义1. 情感表达和沟通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沟通方式。
通过音乐,人们能够将自己的情感与他人分享,并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
音乐的美妙旋律和深情演奏能够触动人们的内心,引发共鸣,让人们在共同的情感中感到亲近和理解。
音乐在悲伤、快乐、爱情、友情等方面都能帮助人们表达和理解情感。
2. 文化传承和认同音乐是文化传承和认同的重要载体。
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传统,通过音乐能够传递文化的价值观、信仰和历史。
音乐作为一种流传千年的文化遗产,能够让人们了解其他文化,增进文化交流和认同感,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的发展。
3. 心灵治愈和情绪管理音乐对人类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
音乐教育的人文关怀
音乐教育的人文关怀音乐教育的人文关怀是指通过音乐教育的方式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音乐教育从古至今一直被视作培养人的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探讨音乐教育的人文关怀在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学习成绩等多个方面的作用。
首先,音乐教育的人文关怀在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通过音乐教育,学生可以学会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强对情感的感知和理解。
音乐作品中的旋律、和声、节奏等元素都透露着情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学生会慢慢培养起对音乐的感悟能力,也会在感受音乐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对于他们个人的情感发展和社交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音乐教育的人文关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是一种高尚的情感体验,而音乐是一种特殊的美的表达方式。
音乐教育通过教授音乐理论知识、欣赏优秀音乐作品等形式,启发学生对音乐美的感知能力,并提高他们对音乐作品的审美品味。
艺术的魅力在于表达和诠释人类情感和思想的独特方式,通过音乐教育的人文关怀,学生不仅可以欣赏到音乐的美,还可以感受到音乐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和情感内涵。
此外,音乐教育的人文关怀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也具有积极影响。
研究表明,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力、专注力和记忆力等认知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音乐教育中的训练和演奏过程要求学生的细致观察、良好的记忆、灵敏的反应等,这些能力在学习其他学科时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放松身心的机会,缓解学习压力,为他们提供积极的情绪体验,建立积极的学习动力。
然而,要实现音乐教育的人文关怀,还需要关注教育环境和音乐教育的实施方式。
教育环境需要提供良好的音乐资源和场所,为学生提供多种音乐体验的机会。
音乐教育的实施方式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发挥个人潜能,同时尊重他们的兴趣和需求。
音乐艺术与人文素养
音乐艺术与人文素养音乐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孕育出各具特色的音乐形式。
而人文素养包含的不仅是文艺、历史、哲学等学科的学习,更是对人性、人情、人类社会的深刻认知和领悟。
音乐艺术与人文素养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音乐不仅是人类文化的体现,更是一种教育、人类社会因素的引导和支持,可以促进人们思考、情感表达和美的享受,从而提高人们的人文素养。
一、音乐艺术与文化传承音乐艺术是人类音乐文化的基础和传承,它承载了人类历史、文化和情感记忆。
音乐传承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式,可以真实地反映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等情况,反映出时代的精神与趋向。
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求对音乐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将音乐艺术融入教育中,作为教育文化的一部分,这可以有效的保护音乐文化,同时也能够推广音乐文化的普及,使大众获得对文化的更高程度的认识。
二、音乐艺术与情感表达音乐有着丰富且深刻的情感表达,能够将人类纯粹而深刻地情感通过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这要求音乐家们对音乐素材的选择与运用,更需要有对历史人文的思考和理解。
在音乐的创作中,音乐家需要对人类文化、历史、哲学等领域有一定的掌握,才能够让音乐作品找到更加合适的题材和灵感。
作为观众,我们需要通过音乐艺术作品去感受和欣赏,更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极为负责人的态度。
三、音乐艺术与美的享受音乐艺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美的享受的一种形式。
在音乐的艺术表现中,可以体现出美好、优美、和谐等情感,成为一种可以给人精神享受的文化形式。
因此,人们必须以敏锐的感知和良好的品味来欣赏音乐,领悟音乐艺术的美。
高屋建瓴的音乐作品需要有人们深度的理解,需要有人们去探索它的内在精神,这需要文化的积淀和思想的定力。
四、音乐艺术与综合素质教育综合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趋势,它强调人才的全面发展,要求学校从认知、情感、道德、美学、动手能力、人际关系等多方面进行教育训练。
而音乐艺术可以很好地体现这些综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在音乐教育中,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意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孩子的艺术创造力、情感表达能力和协调合作能力。
陶冶情操,塑造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陶冶情操,塑造音乐学科核心素养音乐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能带给我们快乐和愉悦,还能陶冶情操,塑造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音乐在陶冶情操和塑造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作用。
首先,音乐有能力传递情感和情绪。
音乐作为一种无需语言表达的艺术形式,能以其独特的旋律和和声唤起人们内心的情感,并引发共鸣。
通过欣赏音乐,人们可以感受到各种情绪,如喜悦、悲伤、紧张等,从而提高情感表达的能力,培养情感的敏感性和理解力。
其次,音乐能够培养审美情趣。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通过欣赏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人们可以逐渐培养对美的认知和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这将使人们对生活更加敏感和热爱,并能够更好地感受和享受美的存在。
第三,音乐可以提高人们的集中力和注意力。
在演奏或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人们需要保持集中注意力,以准确地聆听和感受音乐的细微差异。
这种训练对于提高人们的注意力和集中力非常有益,不仅有助于研究音乐,也有助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和工作。
最后,音乐学科的研究可以帮助塑造人们的核心素养。
音乐学科包括音乐理论、音乐欣赏、乐器演奏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研究音乐学科,人们可以培养自己的艺术素养、文化素养和审美素养,提高综合素质。
音乐学科还强调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综上所述,音乐在陶冶情操和塑造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欣赏音乐,人们可以感受到各种情感,培养审美情趣,提高集中力和注意力,并通过学习音乐学科塑造自己的核心素养。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音乐教育,让音乐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初中音乐教学人文关怀关爱呵护(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音乐教学人文关怀关爱呵护音乐教育作为人文关怀的重要载体,在初中阶段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音乐教学不仅传授学生音乐知识和技能,更是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人格素养、增强团队协作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本文将围绕初中音乐教学,探讨如何在教学中融入人文关怀,关爱和呵护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音乐教育的人文关怀内涵音乐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人文关怀方式,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培养其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音乐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音乐技能提升,更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情感的丰富和人格的完善。
通过音乐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情感的多样性,体验生活的美好与悲伤,从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二、初中音乐教学人文关怀的实践策略1.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学生的音乐潜能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音乐学习路径。
2.创设情境,体验式教学音乐教学应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感受音乐之美的同时,体验生活之情。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如音乐视频、图片、故事等,为学生营造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背景和内涵,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3.注重实践,团队协作音乐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形式,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如合唱、合奏、音乐剧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音乐技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团队协作,学生可以学会倾听、理解和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4.融入本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音乐教学应注重融入本土文化,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
教师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作品,让学生学习和欣赏,引导他们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弘扬民族精神。
5.关注情感教育,培养审美情趣音乐教学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培养其审美情趣。
教师可以通过音乐作品,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情感的表达方式,让他们学会用音乐来调节自己的情绪,丰富内心世界。
浅谈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文化理解”与“艺术表现”
浅谈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文化理解”与“艺术表现”音乐学科是一门既有古老历史,又蕴含着深厚文化内涵的学科。
在音乐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系列的核心素养,其中包括文化理解和艺术表现。
这两个素养是紧密关联的,相辅相成的,对于学生全面发展音乐素养至关重要。
让我们来探讨一下文化理解在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作用。
文化理解,顾名思义,是指学生对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在音乐学科的学习中,学生需要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作品,明白这些作品背后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和历史因素,进而对音乐作品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文化理解是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让我们来谈谈艺术表现在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中的重要性。
艺术表现,是指学生在演奏、创作或表达音乐时所展现出来的艺术感悟和个人风采。
在音乐学科的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丰富的演奏和表达实践来培养自己对音乐的感悟和理解能力,让自己的情感与思想通过音乐得以完美表达。
艺术表现也是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文化理解和艺术表现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辅相成。
只有深刻理解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才能更好地将其通过艺术表现方式表达出来;而只有在艺术表现中不断寻求对音乐作品的文化理解,才能更好地丰富自己的艺术表现内涵。
这两者共同构成了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如何在音乐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和艺术表现能力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引导学生从不同维度对音乐作品进行文化理解。
通过讲解音乐作品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创作背景等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对音乐作品的整体认知和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听音辨音、歌曲欣赏等方式来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悟和理解能力,让他们从音乐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艺术创作活动,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艺术表现来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
在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方面,教师可以通过不断的演奏和表达训练来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和表达能力。
高中音乐鉴赏大单元教学设计实践研究—以《文人情致》单元为例
高中音乐鉴赏大单元教学设计实践研究—以《文人情致》单元为例关键词:大单元设计鉴赏实践研究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古代音乐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是培养学生审美价值和艺术欣赏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陶冶情操的有效方式,更是育人不可或缺的环节,因此在音乐教学环节,要仔细挖掘作品所呈示的艺术内涵,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正确认识,对音乐要素的作用充分的理解,对作品情感的诠释深切地体会,从而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一定的音乐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
大单元是一个浓缩的学习单位,唤起学生对“旧知”和“新学”内容的链接,整体布局,拓宽视野,感受知识的作用与发展,探讨知识的去处。
因此,教学设计中高度重视大单元的融合,充分利用大单元的优势,展示大单元的综合性,发挥音乐学科育人的重要作用与价值是极为重要的。
高中音乐鉴赏与单元教学设计实践研究—以《文人情致》单元为例,引导学生感受古琴音色、原理、琴歌的韵味和风格,赏析古琴作品《流水》,《广陵散》,学习中国古代歌曲《阳关三叠》《扬州慢》四首作品,理解中国古代歌曲特点和其艺术价值,了解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精华和智慧,并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树立民族自豪感。
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研究:1.审美感知-通过对古曲作品的聆听、学唱、探究等,让学生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音乐风格及古诗词歌曲的艺术魅力;2.艺术表现-探究段落重复的遍数以及音乐情绪的变化,在实践中体会古代音乐的韵味;3.文化理解-通过了解古代歌曲,让学生知道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4.拓展研学-了解中国古代诗词与音乐的关系及有关的创作手法;古琴的发展历程、古诗词歌曲,古为今用、古今通用,发现更多优秀的古诗词作品,拓宽知识眼界。
大单元教学是以单元为范围,依据学科课程标准,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围绕某一主题或活动,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思考、设计和组织实施的教学过程,促进教学内容的结构化、构建教学的整体意识,以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在提升教学效益、落实课程核心素养的同时,达成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目的”;是课程整体理念和思维,也是整体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布局计划。
民族音乐学研究价值观探讨
民族音乐学研究价值观探讨随着音乐文化和艺术的发展,民族音乐学作为一种研究音乐的学科逐渐形成并成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的话题。
它不仅涉及到音乐本身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还涉及到社会和政治文化的关系,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一、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民族音乐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还是表达民族文化、历史、风俗等多方面内涵的重要方式。
它是人们在生活、劳作、娱乐等方面所形成的不同音乐风格、习俗以及人们对生活的愿望和情感的表达。
民族音乐所包含的音乐元素、旋律、表现方式和意义等,都与其所属的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比如,中国古代的乐曲就非常注重对人们情感的表达和诠释,民族音乐在这方面也非常突出。
这些特点使得民族音乐具有非常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这些内涵正是我们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理解其价值观的关键之一。
二、民族音乐与社会政治文化的关系不同民族音乐中所表现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往往是其所属社会政治文化的反映。
比如,在松花江流域的鄂伦春族中,有一首流传了数百年的民歌叫做《父老乡亲说哭》。
这首歌的歌词表达了这样一种思想观念:“人生一场梦,有离别有相聚。
天边的飞鸟,飞舞的有只有归鸟。
”这反映了这个民族对祖国的热爱和家国情怀的表达。
这些思想观念与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的表现以及历史背景等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和了解这些现象,对于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和社会政治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三、民族音乐在音乐发展中的地位民族音乐在音乐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并对其他音乐类型产生了影响。
比如,在西方艺术音乐中,就有很多采用了中国音乐元素、东方音乐调式、中式音效等,如四部生化武装等。
这些融合了不同音乐元素的作品,反映了文化多元化的趋势,进一步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和相互学习,拓宽了音乐的渠道和领域。
四、总结民族音乐作为一种独特的音乐艺术形式,在其所代表的文化意义、社会价值、音乐风格等方面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通过深度研究和探讨民族音乐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社会政治文化的关系以及其在音乐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进一步拓宽我们的视野和审美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体育学院
题目:我院音乐课程的人文价值
班级:2
院系:
学号:
姓名:
2012年3月
摘要:
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
通过欣赏音乐陶冶人的品格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艺术品素质和人文价值。
我院音乐欣赏课程教育理念即:“以人为本”注重人文的教育方针,发展学生的音乐天赋与个性。
关键词:
音乐欣赏、人文价值、
一、我院音乐课程的人文价值体现。
一音乐是人类心灵情感最直接的表述,是人的思想、性格、气质等最直接的呈现,所以,人文性是音乐艺术最主要的特质。
真正的艺术家所追求的艺术的最高境界不是娱乐,而是对社会的真实写照、对人类心灵的关怀和启示,正如德国古典音乐家贝多芬所追求的:“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
人文精神是人本主义教育的核心内容。
人文主义教育是“以人为本”,将人文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使整个教育人性化,人格化,个性化。
在人本主义教育的内涵中,不仅强调自我意识的完善,并且倡导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理念注重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
通过音乐欣赏陶冶学生的品格、审美观和道德情操,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素质与音乐艺术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为造就具有完美人格的高素质艺术人才奠基。
二、基本框架
1我院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模式
现代化教学模式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优化音乐教学过程,提高了音乐教学质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视觉和听觉的共鸣,加深对音乐的理解;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课堂情景,加强学生对音乐情感表达的领会。
传统化教学模式
教师课堂亲自演唱,讲解、弹奏、学生齐唱等。
两者相互结合的教育模式。
2我院音乐艺术欣赏课的人文价值
音乐是以声音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是人类表现性艺术最早的形式之一。
音乐能够唤起感情的力量,在人们的心灵中产生深
刻的影响,在欣赏音乐时,转瞬之间,我们心中就会产生连续复杂的情感,这是我们对音乐的微妙的感应,这是我们的情感对音乐的最美妙的响应。
音乐,是艺术的一个品种,它带给人们的是美感和幸福。
术想象,从而又发展了美感。
音乐不以说理方式来传播,而是更多地通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潜移默化地来影响人的心灵,使更多地得到美的滋润。
音乐与人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言语、行为、人际关系等等,有一定的关联。
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
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门家来说,感情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欣赏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
我院音乐欣赏课注重人对音乐的基本感受和体验,这种感受和体验的获得不是依靠外在的知识灌输,技术训练,而是通过人们的亲身参与,自然地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形成尊重,关心,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质,丰富人的情感世界和精神追求,促进人格完善与身心和谐发展。
1、什么是人文价值:
人文价值就是是指对于人自身的意义,它事实上可以覆盖一切价值,因为一切价值归根到底都是对于人和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意义但在通常情况下为了特定使用,人们把它主要理解为区别于经济价值的其他一切价值的总称。
并将其定义为:某些事物或活动在人的人文精神、人文素质养成及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和功能。
人文,首先是一种思想,一种观念,同时,也是一种制度,一种法律。
人文思想是人文制度的理论基础,而人文制度又是人文思想的实现,人文思想的制度化,法律化。
界定学术界还未形成共识。
一般认为,“人文价值”是哲学“价值”概念的子概念,它与“经济价值”是两种不同的价值类型。
“经济价值”是指任何事物对于人和社会在经济上的意义。
“人文价值”是指对于人自身的意义,它事实上可以覆盖一切价值,因为一切价值归根到底都是对于人和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意义但在通常情况下为了特定使用,人们把它主要理解为区别于经济价值的其他一切价值的总称。
并将其定义为:某些事物或活动在人的人文精神、人文素质养成及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和功能。
人文,首先是一种思想,一种观念,同时,也是一种制度,一种法律。
人文思想是人文制度的理论基础,而人文制度又是人文思想的实现,人文思想的制度化,法律化。
2我院音乐欣赏课程具有怎样的人文价值。
音乐是人类情感的凝聚体,音乐是人类情感的再现。
情感的丰
富、心灵的丰富是一个人精神幸福的根本保证。
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人为本,通过播放名著,观看视频音乐会现场演奏,以及教师现场弹奏等方式,使学生能置身于其中,从而获得更多的心灵感应,和艺术心得。
我院音乐欣赏课的人文价值是如何体现的。
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
音乐创造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
成功的音乐教育不仅在学校的课堂上,而且也应在社会的大环境中进行,对社会音乐生活的关心,对班级、学校和社会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将使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得到锻炼和发展。
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
学生通过学习中国民族音乐,将会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华夏民族音乐传播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学生通过学习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将会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认识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
名著欣赏与人文
三、总结与建议
总结:
在音乐欣赏这门课程中我学习到很多东西,通过对音乐鉴赏课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音乐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而且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无论是古代音乐,还是流行音乐,以及中外艺术歌曲,经过老师的介绍,我们也了解了很多。
同时知道了许多音乐方面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以及他们不为人知的艰难创作历程。
当老师给我们详细介绍每一个作品后,在我们了解了一首歌或者一首曲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思想之后再去听每一首歌,感觉真的很不一样。
不像以前总是很盲目的去听歌,根本什么都不了解,一味地追求流行音乐,把很多经典的音乐遗忘了。
以前,我只是喜欢聆听音乐,享受音乐给心灵带来的那份惬意和舒心。
现在,我认识到,音乐它是一个有灵魂的东西。
它不仅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同时又是生活的真实反映。
建议: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