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堂问题行为及其管理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合集下载

初中课题研究:《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课题研究:《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课题研究:《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一、本课题的现状解析目前,新的教课理念正被我校广大教师所接受,并踊跃地在讲堂教课中实践和体验。

在新课程观的引导下,他们开始侧重学生研究能力的培育。

在讲堂教课中,好多老师都舍得花时间,花精力引导学生去研究知识的形成过程。

应当认可,这样的教课行为有必定的可取之处,也会获得必定成效。

但慢慢地,我们发现学生的差距愈来愈大。

关于有必定知识功底、研究能力较强以及成熟程度较高的同学来说,他们的学习能力的确能获取比较充足的发展。

而那关于些知识基础单薄、接受能力、研究能力相对较差的同学却常常不可以达到我们所希望的成效,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知识和技术都掌握得不好。

我们以为,上述问题的要点能够集中到一个点上,那就是讲堂教课的有效性问题。

假如解决了讲堂教课的效率,那么很多问题能够水到渠成。

而假如不实时有效的解决讲堂教课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必定将会严重限制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动。

事实上,在中学教课的讲堂上,低效、无效或根本不讲收效的现象俯拾即是。

比方那些照本宣科式的“机械教课”;比方那些独角戏式的“表演教课”;比方那些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课”等等。

我们坚信,进行讲堂有效性教课的实践研究,对大幅度、大面积提高我校教课质量,实行素质教育,培育学生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看法和创新之处(一)研究目标:1.建立有效讲堂教课模式,提高学校教育教课质量,减少教师和学生不必需的负担,着力培育学生和睦健康发展。

2、经过课题研究,培育一批看法新、业务素质高、实验操作能力强的教学骨干教师,为学校发展聚集力量。

3、经过系统的参加式校本研修活动,自主更新有效教课的看法,转变低效教课的行为,掌握有效教课的基本策略,养成有效教课的反省,尽快挣脱“无效教课和低效教课”的犯难境地,完成高效的教课。

(二)研究内容:本课题研究主要分以下五个部分:1、目前讲堂教课现状解析与对策的研究。

矫正农村初中问题学生课堂不良行为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矫正农村初中问题学生课堂不良行为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矫正农村初中问题学生课堂不良行为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内容摘要: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不良行为,妨碍干扰了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最常见最难消除的问题。

我们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有关研究成果、理论著作,更新观念,补充理论知识,并以此指导课题研究实践。

通过调查、观察、辅导等手段,细致地分析现象、资料,研究成因、对策,落实策略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本结题报告就农村初中问题学生课堂不良行为的表现、产生原因以及应对策略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出了预防及处理问题学生课堂不良行为的六个步骤。

关键词:农村初中问题学生课堂不良行为成因和应对策略一、问题的提出 1、研究的意义新课程改革是当前学校教学的中心工作,而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主要阵地是课堂教学。

据有关资料反映,课堂教学中,部分学生借机违反课堂纪律、干扰课堂教学秩序、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现象明显增多。

我们把这些行为称为“课堂不良行为”,同时,我们把这些学生称为“问题学生”。

我国心理学家经调查,发现现阶段学生的课堂不良行为有很大的普遍性,15%以上的初中学生有故意或无意影响课堂教学的行为。

针对这些行为,有的教师熟视无睹,有放任不管的倾向;有的不能恰当地应对,甚至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体罚学生,引发了一系列的教学问题,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

农村初中学生的课堂不良行为有其独特的群体性特征,其表现行式多样,如:上课睡觉、看课外不健康书籍、打牌赌博、传纸条早恋、梳妆打扮、玩游戏、顶撞老师等。

为了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排除一切可能影响课堂教学的干扰。

因此,对农村初中学生的课堂不良行为进行研究,并寻找最佳解决方案是十分迫切的工作。

开展农村初中学生课堂不良行为的策略研究,不但可以丰富初中课堂教学研究的内容,而且对农村初中的教学质量的提高、新课程改革在农村初中的全面实施推进、农村初中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都有极大的帮助,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真正为科教兴国贡献一份力量。

初中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结题报告doc

初中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结题报告doc

初中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结题报告篇一: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结题报告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结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丰富的社会信息来源,大大促进了少年儿童的智力发育。

但与此同时,在少年儿童中却普遍出现了“行为霸道、不懂礼貌、磨蹭马虎、好吃懒做、自私任性、孤僻胆小”等不良心理倾向。

在学校中,也常常可以看到“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的现象。

因此,对于中学生来说,很重要的应该是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学生日后成才的重要条件。

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应当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重视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但常常付出巨大努力而收效甚微。

这可能是对养成教育内容的特点缺乏认识的结果。

养成教育包括各种习惯的培养。

如培养良好的做人习惯、做事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思维习惯等。

它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必须讲科学,而不是我们脑袋一热就能解决的问题。

因此,我确立了此课题,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对孩子初2 ,初3的学习带来有利的影响。

这也是初一阶段的基础工作,为了给自己的工作以监督,特申请此课题,以便能使之成为一个长期和系统的工程。

二、研究的目标以“了解规范,增强意识,形成习惯,促进养成”为宗旨;遵循学生个性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健康人格为核心目标;以“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为具体目标,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研究的内容1.制定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要求;2.探索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规律和方法。

四、实施策略1.营造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氛围(1)利用各种阵地进行规范的宣传。

班会、黑板报、宣传栏等,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讲话,促使学生正确认识行为规范,获得正确的情感体验,形成符合规范的行为导向。

(2)多种教育方法并举形成教育合力。

班会讲,老师讲,学生讲,班干部讲,家长讲等多种方法结合,让学生明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道理,产生积极的心理动机,自觉配合学校的养成教育。

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中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共14页)一、问题的提出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

其有影响的教学理论与模式,如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布鲁纳的建构主义教学,克拉夫基的“范例教学”,维果茨基的“儿童最近发展区”和“最佳教学阶段”学说,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等,都包含了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寻。

国内有效教学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下半叶,有代表性的是崔允漷教授的《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提出有效教学理念:一是“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二是“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三是“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四是“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五是“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

这些理念为学校课堂有效教学研究提供了极为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本校开展中学各学科的课堂有效教学研究,一是源于新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

21世纪的国际竞争已进入人才竞争、科技竞争的白热化状态,其实质是教育规模、教育层次、教育质量,尤其是教育效益的竞争。

因此,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是否高效是教育者不可回避的问题,其主阵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则成为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二是源于学校课堂教学现状的强烈呼唤。

长期以来,本校教学成绩,尤其是语数英三大主要学科成绩极差,直接影响了学校中考成绩,影响了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得无味,教得辛苦,学生学得无趣,学得痛苦的现象比比皆是。

因此,高耗低效,缺乏策略,已成为教与学最突出的问题,而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则是系统地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原理、策略,用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三是源于学校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依托。

作为发展中的学校,虽然在教学特色和社会信誉上都已得到了社会首肯,但面对新时代人才培养、质量要求,反思和改进学校的课堂教学策略,实施“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已成为学校发展的必然和关键。

初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第一篇:初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初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我校省教育学会“十一五”课题《初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于2008年4月10日申报经市、省教育学会课题专家组评审后于2008年5月审核通过立项并顺利开题年。

在省、市教育学会的指导下课题组围绕课题研究目标依据课题实施方案实有效的实践研究较好地完成了预期研究任务。

现将课题研究情况报告如下现历时四开展了扎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课题的提出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

西方比较有影响的教学理论与模式如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克拉夫基的“范例教学”维果茨基的儿童最近发展区和最佳教学阶段学说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和布鲁姆的目标分类说等等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对教学有效性的探寻。

国内有效教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下半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崔允漷教授写的《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

崔教授对“有效教学”的内涵、核心思想作了清晰的界定提出有效教学的理念一是“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二是“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三是“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四是“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五是“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

在有效教学的行动研究中我们认为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实验独树一帜经过长达10年研究形成的报告及叶澜教授完成的《重建教学价值观》《重建教学过程观》《重建教学评价观》对有效教学的研究提供了极为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讲效益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教学的优劣也应从效益角度来衡量。

实施新课程以来基础教育领域又一次开始关注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实现有效教学的研究。

在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展开的时候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有很多精彩的教学范例。

但为何教师学来学去学不像为何浮华落尽涛声依旧个中原因有很多但关键是如何应对各种新课改理念做到融会贯通逐步形成教我们不禁自问师自身的教学理念我们的教学有效吗如何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来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我们的教学有哪些不合理的存在进而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教学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官林二中是一所乡镇农村中学随着凌霞实验官林二中学生整体素质有所下降三个年级中有中学的创办和外来民工子女的逐年增加一半多的学生跟不上教师进度有的学生根本不愿意听教师讲课课堂上不是“开小差”就是趴在桌子上睡觉厌学思想严重辍学现象时有发生课堂气氛极其沉闷教师情绪浮动师生关系紧张造成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下降。

《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四川省屏山县龙溪乡中心学校蒋吉维一、问题的提出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巧妙的提问,能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还能及时反馈学生学习信息,发现学生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和不足,便于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如果教师提问不当,会使学生情绪受抑,思维受阻,造成课堂“冷场”。

国外一位教育家曾说过“中小学教师若不谙熟发问技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

”因此,优化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在课堂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综述关于课堂提问,国内外已有丰富而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有的已形成了一定的理论。

比如刘显国的《课堂提问艺术》、王俊《课堂提问的“肥”与“瘦”》等论著,对课堂提问的艺术及策略都作出了较为详尽的论述。

在课题研究领域,也有许多教育研究者就不同的学科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西华师范大学王雪梅在《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其策略研究》中,通过对课堂教学的观察以及对授课教师的访谈,从有效性的角度来了解和分析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实然状态,以及教师对于提问的理解,尤其是教师对有效提问的理解和反思,从中发现课堂教学中关于有效提问存在什么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有效提问的相应策略。

陕西省宁陕县师训教研中心的陈自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中,更深入地看到现今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提问的低效、无效,并对其进行分析,全面归纳总结小学课堂提问普遍存在的问题;探索提高小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与技巧,提炼出一套规范语文有效性提问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及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从而探索教师课堂有效提问的方法与策略,将这种理论贯彻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做到“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

通过这一研究,培养教师教学反思能力,促使教师优化问题设计,提高教师的提问技巧和效率,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通过有效提问,使学生与教师、与文本、与同学间有立体互动、有实质内容、有人文内涵、有知识深度,帮助学生构建既有共性又个性的阅读体验,最终促进学生知识结构重组的最优化。

初中课题研究:《初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归因分析及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课题研究:《初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归因分析及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课题研究:《初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归因分析及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第一篇:初中课题研究:《初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归因分析及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初中课题研究:《初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归因分析及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不管是什么样的学校都有问题学生的问题行为存在,这是客观事实。

而今,学生的问题行为也随着社会形式有所变化。

特别是经济大潮的冲击和严峻就业形势之下,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的思想和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英才教育”之风盛行。

老师讲课只针对优秀生。

而根据我们高都农村中学优秀生少,差生较多等发展不均衡的现象,本着“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以爱施教,培优、补差、抓中,面向全体,发展个性,以人为本,承认差异,着眼未来”的办学理念。

我们物理和英语两个不相近的文理学科,本着共同分析探讨学生问题行为的成因,通过对学生思想的转化教育,以课堂为主阵地和以课外为补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学习的动力和内因,达到了提高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的目的。

在新课标的理念下,教育要面向全体化,教育是为了一切孩子的发展而提出的。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注重三维目标,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使教学不光是传授知识,做人教育也放在课内。

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更注重学生的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实验、小组合作以及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概念和规律,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参与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要使教学内容的落实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必须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真正从全体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内容,也应该考虑到问题学生的行为的设计。

而英语在农村中学是最难的学科,同时英语作为国际交往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已逐渐呈现其特有的价值。

现行的英语教育正经历一场变革,英语素质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全面推进我国外语教学改革之际,针对目前我国外语教学“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问题,旨在寻找学生学习英语的真正困境及根源,从而采取合理对策,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初中班级管理典型问题分析和策略实施方案结题报告

初中班级管理典型问题分析和策略实施方案结题报告

初中班级管理典型问题分析和策略结题报告古云中学2012.11初中班级管理典型问题分析和策略结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在学校生活中班级管理作为一个最基本的管理单位,不但是开展学校工作的最基本阵地,从而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

尤其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条件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有些传媒也走进了学生生活中,甚至有的学生家庭变故,使学生受到的影响面也随之扩展,思想更复杂。

再说初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快速成长变化的青春期,在身体成长的同时心理也是强烈动荡,是极其危险的。

沉默寡言、冲动牢骚、敌对冲突时有出现,甚至于有的学生出现放纵的情绪。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学生大多来自乡村。

由于城乡差别和家庭原因,农村家庭父母素养普遍差,学生往往轻易犯错,并难以管理,导致师生矛盾不断加剧,特别是班级管理中的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不断发生,再加上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不效仿别人,要不凭经验,要不随心所欲,而不能因材施教,遵循班级管理规律,采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这样就使班级管理状态不良,严重地影响班级教育和学生的学习、身心的发展。

一般来说,80%左右的学生在小学漫长的六年求学生涯中,很少主动去遵守学校纪律,也很少主动去听老师的教诲,树立了我的事情我做主的观念。

这样就客观的造成我们的学生素养的内存严重不足,纪律性较差,即便有个别学生遵守纪律,也是影响面较小,对于班级管理起不到多大作用。

语言素养内存的不足必然导致学生的纪律差,对于班级管理缺乏自己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

弥漫在班级、学校中的文明气息、自觉遵守气息、学习气息,自然无法自主地触摸到,无法在学生的心灵中打上深深的烙印。

随着学龄增长,农村学生犯错误严重性越来越大,学习的积极性逐渐消退,主动参与的精神在逐渐磨灭。

再说由于受环境的影响,农村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只是机械性地管理,别人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学校叫怎么做,我就怎么做,有一种心不甘情不愿的感觉。

这样就导致班级管理无法,学生思想难以扭转。

初中课堂问题行为及其管理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课堂问题行为及其管理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课堂问题行为及其管理策略研究》结题报告一、研究的背景: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要途径。

就教师、家长、学生而言,倍受关注、倍感忧虑的教育问题莫过于课堂问题行为,缺乏行之有效的课堂纪律或行为管理技能,是通向成功教学生涯的一块巨大的绊脚石。

因此,课堂管理是课堂教学中最关键的部分,尤其是对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更是课堂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

课堂问题行为一直是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最具普遍意义的教育问题,自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就有很多学者为此做了大量研究,尤其是以国外著作居多。

课堂管理在价值取向、管理理念、行动策略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变革走向。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开展,强调学校的教学教育方式要“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这就要求教师改变教学管理方式。

而教学管理方式中管理策略应该包括在课堂管理理念上,由注重教师中心向注重以生为本发展;在课堂控制方式上,由注重外在控制向注重内在控制发展;在课堂管理导向上,由注重行为控制向注重满足学生需要发展;在课堂管理内容上,由注重纪律管理向注重改进教学策略发展。

初中生正处在生理的发育期,心理的叛逆期,因而在课堂上总会表现出种种问题行为,它将长期而广泛地存在于课堂教学活动中。

课堂问题行为干扰了课堂的正常秩序,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会产生诸多消极的影响。

严重的课堂问题行为甚至会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严重对立,对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造成极大伤害。

如果教师意识到课堂里发生的所有错综复杂的行为,并进行积极预防和矫治,必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课堂问题行为的解决对于维持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先进理论和经验,以我校初级中学的师生为研究对象,深入了解初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现状,分析其特点和成因,努力探索适合初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

初中生学习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生学习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生学习策略研究结题报告初一(4)班 撰稿人:胡宽 指导教师:潘培根现在小学生进初中,很多不适应中学的学习方法与策略,成绩下滑,老师、家长、学生都非常着急,所以,掌握好初中的学习策略至关重要。

过去曾经流行一种学习公式:学习的成功=99%的汗水+1%的天赋,其中并没有方法的地位。

现在却提出一个新公式:学习的成功=50%的学习方法+40%的努力程度+10%的智商。

比较这两个公式,它们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

其实,前者是一个极端,它根本否则或忽视学习方法的作用。

这是因为,当时认知心理学未发展起来,学习方法缺乏严格的科学研究成果的支持而纯粹只是一种经验性的东西。

经验的特点是,它可能对你有用,却未必对我有用。

这就会导致,重视经验的人便极端肯定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轻视经验的人便会极端否定学习方法的价值,多数的人则左右犹豫,不知道该怎样清楚地阐释方法、毅力、天赋三者间的关系。

但近几十年,现代认知心理学迅速发展,它通过无数的实验严格地考察并证实了科学的普遍适用性。

好的学习策略能提高你的效率。

一位38岁的初中生家长说:我们家孩子强化练习做了很多,到头来还是找不到解题要领,课本里的公式、例题也都背了,可一考试照样不会做。

对于这个问题,可能有许多解释,但我认为重视是个关键。

若你在学习中重视了,成绩一定很好。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调查,结果发现一所中校中67%的学生重视学习,24%的学生应付学习,还有9%的学生根本不重视学习;而他们的成绩也是这么分配的,67%的学生成绩较好,24%的学生成绩一般,9%的学生成绩很差,看来,重视学习在学习策略中是很重要的。

善于创新在学习策略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创新是什么?就是不死记书上的和老师的知识,而灵活运用,学会在变通中得出自己的方法。

记得高斯的故事吗?当老师要同学们算从1加到100的和时,别人都一个一个的加上去,开始还勉强可以算,后来,数字越来越大,他们便无法计算准确了,可高斯却自己推想,用独特的首位尾位相加,很快得出了准确无误的答案。

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结题报告

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结题报告

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结题报告中学生良好行为惯养成的研究结题报告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中学生的良好行为惯养成成为了教育界和家庭关注的重点。

良好的行为惯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学生良好行为惯的养成过程和方法。

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中学生良好行为惯养成的研究,提供有效的教育策略和方法,帮助中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惯,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

首先,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分析,了解中学生良好行为惯的定义、特点和影响因素。

然后,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对一个中学进行了调查,以了解中学生现有的行为惯和对良好行为惯的认知。

最后,通过实地观察,观察了几个中学生在不同环境下的行为表现,分析他们的行为惯养成过程。

4. 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良好行为惯的养成与个体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家庭教育是中学生行为惯养成的基础,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氛围对中学生的行为惯有着重要的影响。

学校教育则在学生日常生活和研究中起着关键作用,学校的规范管理和良好的校风可以帮助中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惯。

此外,社会环境也对中学生的行为惯有着一定的影响,同伴关系和社会风气会对中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惯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5. 研究结论通过对中学生良好行为惯养成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中学生良好行为惯的养成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 家庭教育对中学生行为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家长应注重培养中学生的良好行为惯。

- 学校教育在中学生行为惯养成中起着关键作用,学校应加强规范管理和校风建设。

- 社会环境对中学生行为惯的养成有一定的影响,社会应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

6. 研究建议根据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家长要加强对中学生良好行为惯的培养,提供积极的家庭教育环境。

初中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研究

初中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研究

初中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研究初中生是处在青春期的学生群体,他们在课堂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行为,比如说上课走神、打闹、说闲话、缺席等。

这些问题行为不仅会影响到学生自身的学习效果,还会对周围同学和老师的教学秩序产生不利影响。

对于初中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问题行为分析1. 上课走神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对课堂学习缺乏兴趣和注意力集中能力相对较差。

在上课的时候,他们可能会走神,不专心听讲,这样会影响到自己的学习效果,同时也会导致教师的讲课效果减弱。

2. 打闹初中生的好奇心和活力很旺盛,因此在课堂上可能会打闹、捉闹,这会分散课堂的注意力,影响到其他同学的学习。

3. 说闲话初中生之间的交流频繁,他们在课堂上可能会说闲话,这不仅会影响到自己的学习效果,还会影响到其他同学的学习。

4. 缺席初中生出现缺席情况可能是由于个人原因、学业压力等,但是过多的缺席会对学习产生不良影响。

二、管理策略研究针对初中生在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行为,可以采取以下管理策略:1. 增加课堂趣味性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比如说,可以通过游戏、互动、实验等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2. 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班级协作、学习小组等方式,培养学生们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

3. 课堂管理规范建立课堂管理规范,对学生的问题行为进行明确的规定和约束。

比如说,禁止打闹、说闲话等行为,并对违规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罚。

4. 及时沟通对于学生的问题行为,老师应该及时进行沟通。

了解学生的具体原因和心理需求,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5. 家校合作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健康,积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

6. 个别关怀对于行为不良的学生,教师应该适时给予个别关怀和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三、实施效果评估在实施管理策略后,应该对效果进行评估。

自-学生问题行为研究及对策结题论文[1] 2

自-学生问题行为研究及对策结题论文[1] 2

《中学生学生问题行为研究及对策》结题报告辉县市第二高级中学王素君辉县市文昌中学张永祥苏继科【关键词】问题行为成因矫正【主要内容】本课题以中学生中存在的较常见的问题行为为研究对象,以本校学生为范例,具体剖析问题行为的成因,研究品行问题行为与个性问题行为的矫正对策,构建了预防问题行为发生的预防系统,形成了一套具有校本特色的问题行为矫正理念。

一、课题的提出当前,青少年学生心理行为问题增多,这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但是目前在学生心理行为问题方面的研究,现状调查较多,而对成因的系统研究尤其是对干预研究、教育对策研究较少,在实际操作中未能将对学生的干预、矫正与对其环境(家长、教师、同伴)的干预、矫正有机地结合起来。

而我校的现状比较复杂,是一所集初中、高中学校,学生数多,初中生划片招生,生源参差不齐;高中是各高中学校招剩后的生源;生源特点决定了我校学生心理行为问题尤为多,因此我们确定《学生问题行为研究及对策》为课题,这对我校的教育工作具有极强的现实性与指导性,并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学生普遍存在、对学生影响较大的行为问题上。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社会适应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个体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早在公元前亚里士多德就指出:“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动物;那些生来就缺乏社会性的个体,要么是比人低级,要么是超人。

社会实际上是先于个体而存在的。

不能在社会中生活的个体,或者因为自我满足而无需参与社会生活的个体,不是兽类,就是天神。

”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

是个体同他人交往,接受社会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格、社会心理、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的过程。

社会化涉及社会及个体两个方面。

从社会视角看,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体视角看,社会化是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2.行为疗法斯金纳认为,人的现行行为,大部分都是先前行为的后果,而这种后果对先前行为来说,恰恰起到激励作用,这就是强化的作用。

初中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

初中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而课堂管理则是要保证课堂教学活动进行下去的重要保障。

初中课堂管理已经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课堂管理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就像是老师对于初中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行为处理不当、学生在课堂上和老师出现一定的对峙等管理问题,鉴于此就需要对所出现问题来进行详细分析,找出原因,主要从传统的教育影响以及老师自身存在的不足来思考。

对策就是要针对出现的问题、分析的原因,争取做到对症下药,例如老师进行专门的课堂管理知识的学习与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制定合理的课堂规则等措施,这不仅是对于课堂管理的一个大提升,对于课堂教学肯定也会有推动作用。

关键字初中;课堂管理;应对策略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ClassroomManagementAbstract Teaching is the center of educ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is the main way of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classroom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safeguard to guarantee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go on. Junior high school class management has in education reform of wave in the has made has is big of progress, but class management aspects also is exists must of problem, on like is teacher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class Shang appeared of problem behavior processing improper, and students in class Shang and teacher appeared must of confrontation, management problem, given this on need on by appeared problem to for detailed analysis, find reasons, main from traditional of education effect and teacher itself exists of insufficient to thinking. Strategy is to address emerging issues, analysis of the causes and strive to find the remedy, such as specialized knowledge of classroom management teache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good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making reasonable classroom rules and other measures, this is not only an improvement in classroom management, teaching must be promoted.Keywords junior middle school ;classroom management ;strategy前言我们一直都在进行教育改革,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是在课堂之上还是在课堂之外,相对于以前我们的教育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在课堂管理方面。

全面推进初中生有效教育教学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全面推进初中生有效教育教学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全面推进初中生有效教育教学的策略研究结题
报告
本研究旨在从教育学、学习机制和教育实践等多个方面,研究如
何全面推进初中生的有效教育教学。

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相应
的策略,包括建立完善的课堂管理体系、改进教师教学方法、增强学
生学习信念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等,从而实现
初中生有效教育教学的目标。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课堂管理体系,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
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根据不同学生的特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模式,使课堂更有趣、更有效。

其次,要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念,激发其学习热情,促进学习活动。

教师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充分调动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正确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

此外,教师还应做好课堂环境的安排,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创
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使学生有安全感,能够更加自信地进行学习。

最后,教师需要持之以恒地引导学生,使他们更好地领会、理解
学习的方法和知识,增强学习的兴趣,努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从
而实现初中生有效教育教学。

综上所述,要想全面推进初中生有效教育教学,教师应该建立完
善的课堂管理体系,改进教师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信念和激发学
生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持之以恒地引导学生,以达到初
中生有效教育教学的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课堂问题行为及其管理策略研究》结题报告一、研究的背景: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要途径。

就教师、家长、学生而言,倍受关注、倍感忧虑的教育问题莫过于课堂问题行为,缺乏行之有效的课堂纪律或行为管理技能,是通向成功教学生涯的一块巨大的绊脚石。

因此,课堂管理是课堂教学中最关键的部分,尤其是对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更是课堂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

课堂问题行为一直是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最具普遍意义的教育问题,自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就有很多学者为此做了大量研究,尤其是以国外著作居多。

课堂管理在价值取向、管理理念、行动策略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变革走向。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开展,强调学校的教学教育方式要“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这就要求教师改变教学管理方式。

而教学管理方式中管理策略应该包括在课堂管理理念上,由注重教师中心向注重以生为本发展;在课堂控制方式上,由注重外在控制向注重内在控制发展;在课堂管理导向上,由注重行为控制向注重满足学生需要发展;在课堂管理内容上,由注重纪律管理向注重改进教学策略发展。

初中生正处在生理的发育期,心理的叛逆期,因而在课堂上总会表现出种种问题行为,它将长期而广泛地存在于课堂教学活动中。

课堂问题行为干扰了课堂的正常秩序,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会产生诸多消极的影响。

严重的课堂问题行为甚至会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严重对立,对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造成极大伤害。

如果教师意识到课堂里发生的所有错综复杂的行为,并进行积极预防和矫治,必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课堂问题行为的解决对于维持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先进理论和经验,以我校初级中学的师生为研究对象,深入了解初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现状,分析其特点和成因,努力探索适合初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

因此,我们从学校实际出发,以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为主要突破口,探寻多种有效的课堂管理策略:需求满足策略、和谐沟通策略、果断纪律策略、目标导向策略、心理辅导策略、行为矫正策略等。

本研究以提高课堂效益,促进教师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目的,符合教育教学的发展要求。

本课题研究着眼于教师对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方式及教育对策,第一手资料直接来源于教师的教学实践。

本课题根据对教师与学生的现状了解,和客观反映出教学实际中的问题,拟对影响教师对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方式的因素在教学实际中进行调查研究和实验干预,因此选此研究方向具有现实可行性。

二、研究的目标本课题通过调查研究“课堂问题行为”,对“教师的应对方式”进行实验干预根据,解决影响教学效率和师生心理健康的课堂问题行为,提高教师应对方式与能力,从而构建和谐的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三、研究的内容:⑴行为矫正策略行为矫正策略是以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为理论基础的。

它是用条件反射的原理来强化学生良好行为取代或消除不良行为的一种方法。

步骤是:确定需要矫正的行为——制定矫正问题行为的具体目标——选择适当的强化物与强化时间——排除维持或强化问题行为的刺激——以良好的行为取代或消除问题行为。

行为矫正必须师生配合,学生如果不了解行为矫正目标便不能与教师合作,如果教师运用的强化物不符合学生的需要,强化的效果也不好,容易半途而废,如果教师忽视不良刺激的排除,就会冲淡良好刺激的作用。

行为矫正对于复杂问题行为的改变,特别是那些由于内在刺激引起与维持的问题行为的矫正效果并不明显。

行为矫正策略的使用要求教师首先应认定所要改变的或改善的学生行为,找出学生目前做错的什么事,及确定将来想要学生有什么样的行为。

这一过程要求教师要分析课堂中引发学生不良行为的情境,以及可以用来促进、辅导学生行为的奖赏或处罚方法。

其次,教师要明确期望学生表现新行为,通过系统强化手段,引导学生产生适当的行为。

⑵心理辅导策略;心理辅导策略是通过改变学生的认知、信念、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来改变学生外部行为的一种方法,是一种合作、民主式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协助正常人的教育与发展,其任务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确立良好自我意识,正确选择行为方向,确立目标,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环境,帮助学生发挥潜能,实现成功。

心理辅导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供发挥学生潜能的情境;心理辅导的方法有助于提高课堂纪律水平,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从这一点看,心理辅导是从内而外地做工作,它不像行为矫正那样完全以改变外部行为表现为目标,因而比较适合于调整比较复杂的问题行为。

但心理辅导工作能否奏效,还取决于师生之间是否真正建立起了信任、融洽、合作的人际关系,能否展开真诚的思想、情感交流。

因此,这项工作对教师的要求是比较高的。

⑶目标导向策略;目标导向策略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行为学家德克雷斯(R.Drekurs)提出的。

德雷克斯认为,“人的所有行为,包括不良行为,都受其内在需要所驱动,并尽力追求个人的社会认同”。

因此,所有的学生都需要被认同,学生如果得不到认同,他们的行为目标就会出现偏差。

教师必须了解并正确处理学生的错误行为,认识到制定课堂纪律的目的不是为了处罚学生,而是教导学生如何懂得自我约束,即教师要尽可能利用行为本身所产生的自然后果使学生从经验中体验行为与后果的关系,进而养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良好态度。

教师对学生错误行为目标的处理策略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确认学生的错误目标。

第二、2.教师向学生解释错误目标及相应的错误逻辑。

第三、帮助学生改变其错误目标,引发学生新的建设性行为,纠正学生的错误目标。

⑷果断纪律策略;果断纪律策略是由美国学者肯特夫妇提出并提倡的,他认为教师有责任管理课堂,教师在管理课堂时,应该充满自信,向学生明确课堂常规,确切地告诉学生什么行为教师不能接受,什么行为教师可以接受。

果断纪律策略的步骤如下:步骤一:明确提出对学生的要求。

步骤二:学会使用果断的反应方式。

步骤三:确认对学生的期待行为和非期望行为的后果。

步骤四:追究学生行为的后果。

步骤五:实行一套积极、果断的制度。

⑸和谐沟通策略;和谐沟通策略是以是著名心理学家高尔顿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教师效能训练理论在课堂管理中的应用,它同样适用于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

这一策略提出的基本理念是,课堂上真正有效的管理来源于学生个人发自内心的自制,只有在支持性情境中,学生才能够表达其面临的问题及其内心真实的感受。

教师在对课堂问题行为进行管理时,要与学生和谐地沟通,理性的表达信息,不要无故的责备、要求、说教、和恐吓学生;教师应该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与学生合作,接受并承认学生的感受,避免直接诊断学生的缺点,适当赞美学生,不要讽刺学生,要引导学生。

教师要通过其人格的力量来影响学生,而不是用权威来压制学生,强迫其顺从。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运用和谐沟通策略管理课堂问题行为的基础。

和谐的师生关系具有五个特征:开放性,师生间要敞开心扉,坦诚相待,地位平等;关怀性,师生间要互相关心,关注和理解双方的心理感受;互赖性,师生间要互相支持和帮助;宽容性,师生间都要接纳对方,给对方留下足够的发展各自的独特个性和创造力的空间;满足性,师生间能够在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得到满足。

⑹需求满足策略需求满足策略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格拉塞提出的。

格拉塞认为,人有两种基本需要,即爱和被爱的需要、期望自己的价值得到自己和他人认可的需要。

如果一个人的基本需要通过正当的途径不能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问题行为。

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被爱和被接纳有助于学生获得成功的认同,而缺乏爱和不被接纳易使其获得失败的认同,学生的不良行为就是学生未能获得成功的认同的直接结果。

将格拉塞的理论迁移到课堂问题行为管理中来,教师在对课堂问题行为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和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和学生打成一片,要学会关怀、爱护学生。

其次,当学生出现课堂问题行为时,教师要用真诚的,接纳的语言给他们指出来。

教师在指出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时,要注意只针对这次的课堂问题行为本身,而不要牵扯到其以前的错误,以免引出其过去的失败的经验。

教师在指出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之后,还要帮助学生对其行为做出价值判断。

再次,教师要帮助学生拟定课堂问题行为的改进计划,以帮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地改进其行为。

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行为给予积极的反馈,当学生较好地完成其计划,课堂行为有了明显进步时,教师应及时予以鼓励,让学生得到积极的、满意的结果;如果学生的计划没有完成或完成的不好,其课堂行为没有改善,教师就要使其得到不满意的结果。

满足需要的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策略强调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注重价值判断,强调对良好行为的选择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独立性和判断力。

但这种管理策略不论是与学生的交往,还是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责任感,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连贯的过程,因此要耗费较长的时间,要求教师要有充分的耐心和持久力。

四、研究的方法:(1)文献研究法。

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著作和资料,为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根基。

同时借鉴他人研究中的有益成分,增加研究的效果。

(2)经验总结法。

在研究中及时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把研究过程作为反思过程。

(3)比较研究法。

在研究过程中,把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进行比较,把传统的与现代的方法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找到深入研究的切入点。

(4)调查研究法。

采取观察、个别访谈、座谈会了解存在问题,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研究材料。

五、研究的过程:(1)准备阶段(2015年9月至2015年10月)①前期论证和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学习。

②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拟定方案。

(2)实施阶段(2015年10月——2015年12月)①依据课题的总体规划和各子课题组任务,全面实施方案的研究内容。

②定期召开总结会,进行学习交流,做好有关材料记载。

③做好实施阶段各种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

(3)总结阶段(2015年12月—2016年1月)①搞好调查研究报告、个案分析和经验论文的撰写。

②撰写课题结题报告,成果汇总,资料展示,专家鉴定。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一)有利于立足青少年身心特点,正确面对学生问题行为初中生年龄跨度大约在13至15岁左右,正值青春年少,心理学家将青春期到青年初期这一年龄段称为“心理断乳期”,意指从这时起,个体将在心理上脱离父母的保护及对他们的依恋.逐渐成长为独立的社会个体。

从青春期开始的“断乳”,给初中生带来了身心的不协调,主要有以下特点:1.成人意识强。

由于初中生身体外形的变化,使他们产生了成人感,因此,在心理上他们也希望能尽快进入成人世界,尽快摆脱童年时的一切。

此时,他们喜欢模仿成人来获得内心的满足感,甚至公然违抗成人的命令来显示自身的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