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童年的摇篮曲》说课稿_说课稿
摇篮曲说课稿
《摇篮曲》说课稿这课的魂是在教学过程中要自始至终营造一种温馨、祥和的氛围,引导学生用情学用情唱。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是一个大孩子了,是不太容易回忆起儿时躺在摇篮里、躺在妈妈怀里的感觉了,所以在一开始导入新课时,我特别注重音乐情景的创设,希望能让学生一下就能融入到这一节课中来。
并能希望将这种安宁、温馨的气氛,贯穿于整节之中。
另外,在我的导语中还说道“你们想不想为妈妈唱上一首《摇篮曲》,让她睡一个好觉?”其实,这一导语不但是顺利的过度到下一个新授环节,还与拓展部分“简单的改变两个地方的歌词,成为一首献给妈妈的《摇篮曲》”相互联系。
使整节课前后呼应比较连贯。
在新授的第二次聆听中,我要求学生跟着音乐,把躺在妈妈怀里、躺在摇篮里的那种感觉,用动作表现出来。
一是为了让学生多一次聆听来感受歌曲;二是为了通过动作的变化,让学生感受两个乐段的不同。
在难点前倚音的解决中,从唱谱到唱词一直都有问题。
在唱谱时我采用听唱法教学,有同学会唱的就让小老师教一教。
在歌词教唱时,由于第一段歌词有两个“快”,所以把原来的难点更复杂化了。
在试教中,我是问学生“第一个“快”唱几拍?唱几个音?第二个“快”唱几拍?唱几个音?”。
然后再让学生跟我小哑巴唱再到轻声唱。
但是这样的效果不太好在后面巩固的时候问题还是存在,所以我进行了改变。
通过聆听我演唱难点,然后在寻找第一个“快”唱几个音?第二个“快”唱几个音?这样学生聆听的注意力就更为的集中了,也可以很自然的增加了聆听的次数。
在歌曲情感处理中,我是主要通过自己的演唱和动作,提醒学生歌曲的两个乐段。
同时我的演唱也可以节省时间,因为播放音乐的话一下子就是三段。
另外更加的突出两个乐段的变化。
以便学生的寻找和演唱。
因为这首歌本身的两个乐段变化不是很大,所以学生在演唱时也不是非常的明显。
但能感觉到学生还是去这样努力去做了。
课堂拓展我主要设计了两个:一、中外《摇篮曲》的对比,寻找异同。
让学生增长了音乐知识,开拓了眼界。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妈妈的歌:摇篮曲》优秀说课稿4套
第六课《妈妈的歌》:摇篮曲说课稿一、说教材《摇篮曲》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著名代表作品之一,歌曲作于1868年,它通过强弱节拍的起伏来塑造摇篮摇摆的形象。
曲调优美抒情,语气安详平缓,细腻得勾画出一幅母亲对孩子亲切祝福的动人画面。
这首歌曲虽为3/4拍,但作曲家巧妙地从第三拍起音,把节奏进行了细致的改变,将节拍的舞曲化性格化为内在的韵律,使音乐更富于徐缓的叙事语气,而适于语义。
《摇篮曲》最初为母亲抚慰孩子入睡时咏唱的歌谣,后来发展到一种音乐体裁。
摇篮曲的音乐形象一般具有温暖、亲切、安宁的气氛……这一体裁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欣赏性,不仅限于催眠和描写孩童入睡,更多的是在抒发内心的思想感情,刻画宁静而有诗意的精神境界。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的教材需要,我本着既能让孩子掌握知识,又能达到发展能力、陶冶品德的目的,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演唱《摇篮曲》,引导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色与优美柔和的情绪表现歌曲(中文版),并从中体会母亲对孩子的似水柔情与疼爱。
2、能力目标:初步认识摇篮曲这种音乐体裁,充分了解摇篮曲的主要特征。
3、德育目标:通过课外搜集各种形式歌颂母亲的作品,并通过在课堂上的介绍、欣赏,充分感悟母爱的伟大,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并懂得要感恩父母、回报父母。
三、说教学重、难点结合本节课的重难点与学生的理解能力,本人订了以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歌曲八度大跳及双倚音演唱,使学生真正感受摇篮曲的美与母爱的伟大。
四、说教法、学法托尔斯泰曾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因此,根据初中生的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等特点,我采用灵活多样、新颖有趣的教学手段,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因此,本节课我采用情景教学法和启发式、听唱法、才能展示法、欣赏互助法,让他们主动参与活动。
同时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比较进一步认识摇篮曲的音乐特征,及课外欣赏歌颂母爱的歌曲,很好地渗透到德育教学,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摇篮曲(舒伯特)》(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摇篮曲(舒伯特)》(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摇篮曲(舒伯特)》是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柔和,具有浓厚的摇篮曲特点。
歌曲为C大调,2/4拍子,结构简单,旋律线条流畅。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摇篮曲的特点,感受舒伯特的音乐风格,同时培养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但音乐理论知识还不够完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音乐理论知识的培养,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了解摇篮曲的特点,认识舒伯特这位作曲家。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摇篮曲(舒伯特)》,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和旋律。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对摇篮曲的喜爱,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摇篮曲(舒伯特)》,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准和节奏,如半音、全音的识别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分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钢琴、多媒体课件、乐谱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首熟悉的摇篮曲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讲解:介绍摇篮曲的特点,讲解歌曲的节奏、旋律,分析歌曲的情感。
3.示范:教师演唱《摇篮曲(舒伯特)》,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美。
4.练习: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歌曲,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5.分组合作:学生分组演唱,互相交流学习,提高演唱能力。
6.展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演唱,展示学习成果。
7.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摇篮曲的特点和舒伯特的音乐风格。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摇篮曲的特点、歌曲的节奏、旋律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板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歌曲。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学生的演唱、音乐理论知识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进行。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6课《摇篮曲》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6课《摇篮曲》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摇篮曲》是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6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温馨的歌词,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母亲哄孩子入睡的情景。
歌曲采用2/4拍,共四个乐句,结构简洁明了。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同时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方面的感知能力逐渐提高。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激励,通过实践、体验、合作等方式,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提高音乐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增强音乐审美能力,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知识与技能:学会《摇篮曲》的歌词,掌握歌曲的旋律,理解歌曲的意义。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摇篮曲》的歌词,掌握歌曲的旋律。
2.教学难点:歌曲中音准、节奏的把握,以及情感的融入。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聆听、演唱、演奏、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表现。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演示乐谱,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歌教学:(1)播放《摇篮曲》音频,让学生聆听歌曲,感受其优美的旋律。
(2)教师讲解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细节。
(3)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歌曲的主题和情感,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4)学唱歌曲: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学唱,注意音准、节奏的准确性。
(5)演练:让学生分组演唱,互相交流、借鉴,提高歌唱技巧。
3.歌曲处理:(1)教师讲解歌曲的强弱、速度、情感等处理方式。
(2)分组练习:让学生根据讲解,自行处理歌曲,展现个性化的演唱。
(3)展示:各组依次演唱,互相评价,教师总结。
4.拓展活动:(1)让学生发挥创意,为《摇篮曲》编写新的歌词。
说课稿-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摇篮曲》
《摇篮曲》开场白:各位评委上(下)午好。
我是应聘小学音乐老师的X号考生,我今天抽到的课题是《摇篮曲》,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这几个方面展开。
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这首《摇篮曲》是是奥地利作曲家、“歌曲之王”的舒伯特的代表作之一。
此曲是舒伯特19岁时以克劳蒂斯的诗谱写的。
歌曲为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
每个乐段分为两个乐句,每个乐句都是4小节,结构十分规整。
第一乐段的两个乐句除句末终止音外,基本相同。
旋律以级进为主,节奏平稳而有规律,歌曲充满了温馨、静谧的气氛。
第二乐段开始时,出现了一个由附点四分音符构成的符点音符,突出了“摇”的感觉,加上装饰音的运用,与前面的音乐形成了小小的对比,使歌曲洋溢着母亲对孩子无限温存慈爱的万千柔情。
第四乐句的完全重复,使歌曲前后呼应,自始自终处于安详柔美的意境之中。
歌曲伴奏音型八分音符以及和声布局上采用主和弦与属和弦的交替,造成了安详的意境和摇篮摇动的形象,使这首著称于世的“摇篮曲”更具有艺术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挖掘学生内心丰富的情感,领略摇篮曲意境、体验母爱、父爱,亲情,懂得感恩,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爱心的教育。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用自然圆润的声色与优美柔和的情绪表现歌曲,并从中体会母亲对孩子的似水柔情与疼爱。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各种类型的《摇篮曲》,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
启发学生充分展开想象,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得到结论,得出各类摇篮曲的特点。
通过以上对教材内容及教学目标的分析,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教学重点:四四拍旋律特点的把握以及唱好带有装饰音的旋律。
教学难点:认识了解“摇篮曲”音乐体裁的艺术风格特点。
二、说学情四年级学生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有所增强。
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
三、说教法本节课我采用情景教学法和启发式、听唱、模唱、视唱、讨论、比较、感受、欣赏互助法,让他们主动参与活动。
说课稿 人音版 四年级上册《摇篮曲》之二
《摇篮曲》开场白:各位评委上(下)午好。
我是应聘小学音乐老师的X号考生,我今天抽到的课题是《摇篮曲》,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这几个方面展开。
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摇篮曲》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四年级第7册第六单元中——在妈妈身边中的一首唱歌课,歌曲为F大调,6/8拍,曲调自然流畅、旋律优美,感情真挚;描写了妈妈轻摇宝宝睡觉的幸福画面,表达了表达了母亲对孩子关心和呵护的感情。
歌曲中附点节奏及6/8拍的强弱变化规律的正确演唱为今后的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
根据以上对教材地位与作用的分析,在新课改理论的指导下,特制订如下三维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学习,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爱心的教育,丰富情感世界,培养学生孝敬母亲的情感。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摇篮曲》的演唱,体验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想象歌曲的意境,用轻柔的声音演唱好歌曲。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和聆听歌曲,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歌曲所表达的内涵。
通过以上对教材内容及教学目标的分析,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教学重点:用轻柔声演唱《摇篮曲》,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达到背唱效果。
教学难点:掌握6/8拍节奏特点,及歌曲中附点节奏的正确演唱。
用口风琴为歌曲进行简单伴奏。
二、说学情四年级学生在学习和认知领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学生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能力增强,但对唱歌课节奏的把握还存在欠缺,学生喜欢律动和各类音乐活动,所以在上课过程中要以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培养对歌曲学习的兴趣。
三、说教法本课以激发兴趣为突破口,音乐审美为核心。
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生的基本情况,在教学方式上,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和示范法。
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会用钢琴伴奏和示范演唱加强学生对歌曲的学习。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整合发挥,利用现代技术教育手段,鼓励学生参与学习。
摇篮曲说课稿14篇
摇篮曲说课稿14篇摇篮曲说课稿14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摇篮曲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摇篮曲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大班音乐欣赏“摇篮曲”,这首歌曲有三段。
这教材所含的知识点是:摇篮曲的节奏特点及情绪色彩。
由于大班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欣赏音乐作品的基础,能完全较为正确的来辨认音乐作品的情绪及节奏特点。
因此只有掌握了摇篮曲具有的缓慢轻柔的节奏特点,优美抒情的情绪色彩。
才能更进一步了解作品表达的思想内容,为教学地顺利开展做好铺垫准备。
这一知识点的掌握在整个知识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音乐教学的意义中所提到的:对幼儿来说音乐活动的意义决不应局限于音乐本身,它同时也要有益于发展幼儿的智力和体力,陶冶幼儿的情感、品格,形成幼儿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个性,使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
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1、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浓浓的母爱、享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
2、发展幼儿的音乐理解力、想象力及表现力,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良好习惯。
3、引导幼儿了解摇篮曲的性质特点,知道这是一首东北民歌,启发幼儿运用语言、动作表达对歌曲内容的理解。
教学重点是:引导幼儿注意倾听,正确理解歌曲的内容。
制订的依据是: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音乐形象是通过各种表现手段如旋律、节奏、速度等而塑造出来的。
而音乐又是一门时间艺术,是在时间中流动的,稍不注意就会流失过去,作为歌曲的欣赏幼儿可以借助于歌词来理解歌曲内容。
大班幼儿注意力的发展比较好,也具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因此只有聚精会神地倾听正确理解歌曲的内容,才能使幼儿与歌曲产生共鸣。
教学中的难点是:引导幼儿运用语言、动作表达情感体验与联想。
难点制定的依据是:欣赏音乐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
幼儿的认知程度具有感性大大超过理性的特点。
因此在音乐感知的基础上,产生情感体验及联想从而达到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对幼儿来说及具挑战性,就象一个跳一跳就够得到的果实,借助于教师的引导帮助,幼儿通过努力是可以完成的。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摇篮曲》(贺绿汀)(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摇篮曲》(贺绿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摇篮曲》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贺绿汀于1934年创作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宁静、优美的旋律,描绘了一个母亲为孩子唱摇篮曲的情景,表达了深深的母爱和宁静的氛围。
本节课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四年级下的音乐教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学习这首《摇篮曲》。
教材在内容安排上,注重对学生音乐感受和音乐审美的培养,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体会母亲对孩子的关爱,感受宁静、优美的音乐氛围。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能够理解和欣赏简单的音乐作品,同时也具备一定的音乐表现力。
但是,对于这首《摇篮曲》,他们可能对于其中的情感表达和音乐细节还不够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情感,理解音乐细节。
三. 说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演唱《摇篮曲》。
2.能够理解《摇篮曲》的音乐情感,体会母亲对孩子的关爱。
3.能够通过学习《摇篮曲》,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和音乐表现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音乐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2.歌曲中的音乐细节的把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分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我也会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摇篮曲》的音乐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引出《摇篮曲》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我会详细讲解《摇篮曲》的背景、音乐情感和音乐细节,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
3.示范:我会为学生示范演唱《摇篮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感和细节。
4.练习:学生会进行集体练习和分组练习,提高演唱水平。
5.展示:学生进行演唱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摇篮曲》的歌词、音乐符号、音乐情感等。
通过板书,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摇篮曲》的结构和音乐特点。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演唱、课堂表现、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
小学四年级《童年的摇篮曲》说课稿
小学四年级《童年的摇篮曲》说课稿1、教材分析《童年的摇篮曲》是四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可爱的童年里的内容。
是一首原创歌曲,小调式,四乐句,一段体,歌曲通过对童年校园生活的回忆,表现出无比依恋之情,抒发了儿童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向往。
歌曲中运用了大量的衬词,第一乐句其实为歌曲的引子,整首歌曲的旋律时而舒缓,时而活泼跳跃,表现出童年生活的多姿与多彩。
2、教学目标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目标在教育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的指南。
根据新课标和我对教材理解,结合学生实际水平,我将本课的目标定为以下三个:(1)演唱歌曲《童年的摇篮曲》, ___歌曲平稳抒情的情绪,表达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无比留恋之情。
(2)综合运用音乐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提高音乐表现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听辨三首不同国家的音乐作品片段,进一步体验“可爱的童年”这一主题。
这样的目标设计体现了注重以学生实践为中心、活动为手段、能力为重点素质为宗旨,让学生在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中,突出音乐性、情感性,引导学生在音乐学习活动中尽情地 ___音乐、体验音乐、表现音乐和创作音乐。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深情地演唱歌曲《童年的摇篮曲》,表达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无比留恋之情。
教学难点:创作表现歌曲,加深对歌曲情境的理解。
四年级的学生比低年级的孩子多了知识的累计,小组合作的有效性也凸显出来。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 ___者引导者合 ___,根据这一理念,结合四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在活动中, ___音乐。
为了实现本课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2、聆听音乐初步 ___3、歌曲学习深化体验4、拓展延伸情感升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使学生的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在教学的开始能使学生有兴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能点亮学生的眼睛,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
四级音乐《摇篮曲》说课稿【推荐下载】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四级音乐《摇篮曲》说课稿
四年级音乐《摇篮曲》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音版四年级第七册第五课的《摇篮曲》。
这首歌是奥
地利着名作曲家舒伯特的代表作之一,整首歌曲旋律优美动听、温暖亲切、贴近孩子生活,充分体现了妈妈爱孩子的那种亲切情感。
二、教学目标
1.感受情感,崇尚自然,感悟真情,热爱生活
2.能用轻柔、平稳、亲切的情绪去演唱歌曲并了解摇篮曲的风格。
3.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三、教学方法
音乐课标中指出,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
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
同时在过程与方法中指出要为学生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音乐学习的情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
应该引导学生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
因此本课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方法,以模拟情景与想象情景相结合。
给学
生创设了一个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自觉性
四、教学思路
第一部分我采用情景导入的方法开头,去激发学生的情感。
俗话说:触
景生情。
我创设了夏夜的情景将学生带入到歌曲所需的意境中去,运用这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小学四年级《童年的摇篮曲》说课稿
小学四年级《童年的摇篮曲》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童年的摇篮曲》是四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可爱的童年里的内容。
是一首原创歌曲,小调式,四乐句,一段体,歌曲通过对童年校园生活的回忆,表现出无比依恋之情,抒发了儿童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向往。
歌曲中运用了大量的衬词,第一乐句其实为歌曲的引子,整首歌曲的旋律时而舒缓,时而活泼跳跃,表现出童年生活的多姿与多彩。
2、教学目标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目标在教育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的指南。
根据新课标和我对教材理解,结合学生实际水平,我将本课的目标定为以下三个:(1)演唱歌曲《童年的摇篮曲》,感受歌曲平稳抒情的情绪,表达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无比留恋之情。
(2)综合运用音乐经验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提高音乐表现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听辨三首不同国家的音乐作品片段,进一步体验“可爱的童年”这一主题。
这样的目标设计体现了注重以学生实践为中心、活动为手段、能力为重点素质为宗旨,让学生在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学习,突出音乐性、情感性,引导学生在音乐学习活动中尽情地感受音乐、体验音乐、表现音乐和创作音乐。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深情地演唱歌曲《童年的摇篮曲》,表达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无比留恋之情。
教学难点:创作表现歌曲,加深对歌曲情境的理解。
二、说教法及学法四年级的学生比低年级的孩子多了知识的累计,小组合作的有效性也凸显出来。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结合四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在活动中,感受音乐。
三、说教学过程为了实现本课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2、聆听音乐初步感受3、歌曲学习深化体验4、拓展延伸情感升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使学生的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在教学的开始能使学生有兴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能点亮学生的眼睛,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
摇篮曲说课稿11篇
摇篮曲说课稿11篇摇篮曲说课稿11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摇篮曲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摇篮曲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第五册第五课表演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通过对歌曲的分析,确定如下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了解歌曲内容及情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情带声,用正确的速度,柔美圆润的声音,完整、准确、深情地演唱歌曲;2、能力目标:通过感受歌曲宁静的气氛,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通过情景表演,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及与人合作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对歌词的理解,对旋律的感受,激发学生对妈妈的爱,并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回报,从而使学生成长为“心中有爱”的人。
二、教材分析:《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是一首由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叙事性歌曲,2/4拍,徵调式,歌词寓意深刻,它通过一个平日生活的侧面,生动地描绘了孩子对妈妈的一片深情和孝顺之心,歌曲通过“八度大跳”、“切分节奏”的运用,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气氛,“MU”音的运用更是抒发了孩子对妈妈的热爱之情,使人有意犹未尽,余音绕梁之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深情的演唱来表现对妈妈的爱;2、教学难点:对学生音乐感受力及表现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与教学相关的多媒体课件、粘有银色月亮和星星的深蓝色窗帘,竖笛。
五、教学过程与方法:(一)组织教学:“亲爱的孩子们,请伸出你的双手,和老师一起捧起一颗“感恩的心”(教师演唱并带领学生做手语。
设计意图:这里的律动《感恩的心》高潮部分为整个的教学做一个情感的铺垫。
(二)导入新课: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上,我首先进行深情的道白:“孩子们,是谁把我们带到人间?是谁,用爱把我们温暖?是谁,哺育我们健康成长?是谁,给了我们温馨的家园?”学生会答:“是妈妈”。
紧接着播放多媒体课件《妈妈颂》,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接下来进入对话:“孩子们,从出生到现在,妈妈为我们做过的太多太多,我们又能为妈妈做些什么呢?(学生会有很多的想法,在这里要及时的肯定和鼓励),“那有一个给妈妈唱摇篮曲的孩子,她又为妈妈做了些什么呢?”设计意图:在导入这一部分,我运用情境创设的方法唤起学生对妈妈的爱,我想,视觉和听觉的体验应该是最好的“激情”方式,而谈话法的运用又巧妙地为聆听设下了伏笔。
四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6《摇篮曲》人音版(五线谱)
四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6 《摇篮曲》人音版(五线谱)一. 教材分析《摇篮曲》是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这首歌曲以温柔的旋律和节奏,表现了摇篮摇曳的感觉,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歌曲采用了简单的五线谱记谱,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教材。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于旋律和节奏有一定的认识,但是五线谱的阅读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五线谱阅读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摇篮曲》。
2.培养学生能够阅读和理解五线谱。
3.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五线谱的阅读和理解。
2.歌曲中旋律的演唱和表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演唱。
2.采用分组练习法,让学生分组演唱,互相学习和交流。
3.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音乐软件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歌曲。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一首轻松的摇篮曲,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摇篮曲的特点和魅力。
2.教学五线谱: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五线谱的基本知识和读法,引导学生进行五线谱的阅读和练习。
3.教学歌曲:教师先行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演唱,引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4.分组练习:让学生分组演唱,互相学习和交流,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5.展示和评价:学生进行演唱展示,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五线谱的示意图和歌曲的旋律线条,通过板书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五线谱和歌曲旋律。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演唱表现和五线谱阅读能力来进行。
对于演唱表现,主要评价学生的音准、节奏和表达能力的准确性。
对于五线谱阅读能力,主要评价学生能够正确阅读和理解五线谱的能力。
九. 说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观察到大部分学生对于五线谱的阅读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我需要更加耐心地进行指导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五线谱的阅读方法。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摇篮曲》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摇篮曲》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摇篮曲》是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的一首课文。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抒情,富有感染力,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歌曲的节奏舒缓,有利于学生放松身心,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
此外,这首歌曲还体现了家庭亲情,有助于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音高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听、唱、动等方式积极参与课堂。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在音乐表达能力方面有待提高,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
此外,学生在家庭观念方面有所不同,对于歌曲中所体现的家庭情感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差异。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摇篮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能够熟练演唱。
2.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和家庭亲情。
3.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家庭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和音准掌握。
2.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3.家庭观念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聆听、演唱、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2.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引导学生跟唱、模仿。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家庭观念的理解。
4.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一首熟悉的摇篮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引出本课课题。
2.新课教学:教师讲解歌曲的节奏、音准等基本知识,引导学生跟唱歌曲。
3.歌曲欣赏:播放《摇篮曲》视频,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歌曲的美感,讨论歌曲所体现的家庭亲情。
4.小组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家庭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
5.演唱练习: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演唱练习,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
6.音乐表达:让学生自由发挥,用歌声表达自己对家庭的爱,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7.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家庭观念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表达对家人的爱。
四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6《摇篮曲》人音版(五线谱)(3)
四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6 《摇篮曲》人音版(五线谱) (3)一. 教材分析《摇篮曲》是人音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温柔的旋律和优美的歌词,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妈妈哄孩子入睡的场景。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同时,这首歌曲也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他们在之前的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如五线谱、音符、节奏等。
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音乐技巧和情感表达,他们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得到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摇篮曲》的歌词意义,掌握歌曲的旋律,学会用柔和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方式,学生能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母亲对孩子的关爱,学会珍惜亲情,培养良好的家庭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摇篮曲》,理解歌曲的歌词意义。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柔和的声音、恰当的气息演唱歌曲,表现出摇篮摇曳的感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聆听、演唱、演奏、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摇篮曲》的音频,引导学生跟随音乐演唱;同时,利用钢琴伴奏,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摇篮曲》的音频,引导学生聆听并对歌曲进行简单的介绍。
2.教授: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讲解歌曲的节奏和音高,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
3.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演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和反馈。
4.展示:学生代表进行演唱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鼓励。
5.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摇篮曲》的特点和演唱技巧。
四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6《摇篮曲》人音版(五线谱)(1)
四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6《摇篮曲》人音版(五线谱) (1)一. 教材分析《摇篮曲》是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柔和,具有浓厚的摇篮曲特点。
歌曲以五线谱的形式呈现,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五线谱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歌曲的歌词富有诗意,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母亲为孩子唱着摇篮曲,让孩子安心入睡。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
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五线谱的基本知识,具备识谱能力。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善于模仿,对于富有情感的歌曲容易产生共鸣。
但在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方面,学生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唱出《摇篮曲》,理解歌曲的含义,感受摇篮曲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表现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美,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唱出《摇篮曲》,理解歌曲的含义,感受摇篮曲的特点。
2.教学难点:歌曲中音准、节奏的处理,以及情感的把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4.音乐欣赏:让学生聆听不同版本的摇篮曲,拓宽音乐视野。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一首优美的摇篮曲,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新课教授: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歌词含义,教唱歌曲,让学生感受摇篮曲的特点。
3.实践环节:学生分组演唱歌曲,教师指导,纠正音准、节奏等问题。
四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6《摇篮曲》人音版(五线谱)(1)
四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6 《摇篮曲》人音版(五线谱) (1)一. 教材分析《摇篮曲》是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简单的歌词,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关爱和呵护。
歌曲的节奏舒缓,旋律温柔,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非常适合作为摇篮曲。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进一步了解摇篮曲的特点,以及音乐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能够识谱、唱谱,并对音乐产生一定的兴趣。
然而,对于摇篮曲这一题材,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摇篮曲的特点,并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摇篮曲的美妙。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摇篮曲的特点,理解音乐对人们生活的意义。
2.学会演唱《摇篮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通过对摇篮曲的学习,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摇篮曲》,理解摇篮曲的特点。
2.教学难点:摇篮曲的节奏和音准把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讲授法,讲解摇篮曲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音乐知识。
2.采用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反复练习,掌握摇篮曲的演唱技巧。
4.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合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首著名的摇篮曲《小宝宝睡觉觉》引起学生兴趣,提问学生对摇篮曲的了解。
2.新课教学:讲解摇篮曲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音乐知识。
3.示范演唱:教师示范演唱《摇篮曲》,学生跟随模仿。
4.练习:让学生反复练习,掌握摇篮曲的演唱技巧。
5.小组合作:学生分组,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合作能力。
6.展示:各小组选出代表,进行演唱展示。
7.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摇篮曲的特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摇篮曲特点:1.节奏舒缓2.旋律温柔3.表达关爱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演唱《摇篮曲》的准确度、流畅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童年的摇篮曲》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童年的摇篮曲》是四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可爱的童年里的内容。
是一首原创歌曲,小调式,四乐句,一段体,歌曲通过对童年校园生活的回忆,表现出无比依恋之情,抒发了儿童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向往。
歌曲中运用了大量的衬词,第一乐句其实为歌曲的引子,整首歌曲的旋律时而舒缓,时而活泼跳跃,表现出童年生活的多姿与多彩。
2、教学目标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目标在教育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的指南。
根据新课标和我对教材理解,结合学生实际水平,我将本课的目标定为以下三个:
(1)演唱歌曲《童年的摇篮曲》,感受歌曲平稳抒情的情绪,表达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无比留恋之情。
(2)综合运用音乐经验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提高音乐表现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听辨三首不同国家的音乐作品片段,进一步体验“可爱的童年”这一主题。
这样的目标设计体现了注重以学生实践为中心、活动为手段、能1 / 8
力为重点素质为宗旨,让学生在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学习,突出音乐性、情感性,引导学生在音乐学习活动中尽情地感受音乐、体验音乐、表现音乐和创作音乐。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深情地演唱歌曲《童年的摇篮曲》,表达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无比留恋之情。
教学难点:创作表现歌曲,加深对歌曲情境的理解。
二、说教法及学法
四年级的学生比低年级的孩子多了知识的累计,小组合作的有效性也凸显出来。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结合四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在活动中,感受音乐。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本课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2、聆听音乐初步感受
3、歌曲学习深化体验
4、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使学生的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在2 / 8
教学的开始能使学生有兴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能点亮学生的眼睛,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
在本节课开始的时候,我让学生跟着歌曲《童年》的音乐边跳边进入教室,然后和学生一起来聊聊童年这个话题,引发学生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接着我向学生展示的是电子相册。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把班级同学从一年级入学至今的部分照片制作成两分多钟的电子相册。
相册的背景音乐用的就是《童年的摇篮曲》,这些照片记载了我和学生一起走过的日子,相信他们看了一定会和我一样感动。
第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兴趣,同时也为新歌教学做好了铺垫。
于是就可以自然的过渡到第二个环节聆听音乐初步感受。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让学生能够拥有一双善于聆听的耳朵,是作为音乐教师的责任。
多次有效的聆听感受音乐也是我在音乐教学中最用心的部分。
对于音乐的听我是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其实在第一个环节学生已经听了第一次,只不过那时的听是不经意的,是不作任何要求的。
而第二环节是真正的聆听了。
聆听时我播放媒体,请学生听听音乐的情绪,从而感受歌曲的优美、舒缓。
通过前后两次共四遍的听,学生对于歌曲的旋律应该不陌生了,再来学唱歌曲就会轻松得多。
第三个环节是:歌曲学习,深化体验。
本课的重难点都将在这个环节中得以解决。
为了让学生准确的唱好歌曲《童年的摇篮曲》,我采用的是先让学生识谱的方法。
识谱的优点是能帮助学生唱准音,更有效地学习歌曲。
既然这节课是歌曲新授课,那最基本的要求就应该3 / 8
把音唱准,把歌唱好。
但从头到尾的识谱也有缺点,那就是学生会感到很枯燥,失去了原先的新鲜感、学习兴趣。
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教学中我先出示歌谱,这些歌谱都用不同颜色分了乐句,一共分成了六句,第一句由老师负责,其它五句分派给五个小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自己进行识谱学习。
然后进行汇报,汇报的方式采用接龙法,师生依次视唱自己的乐句,连起来正好是一首完整的歌谱。
用这样的方法,每组分到的只是几个小节的乐句,大大降低了识谱的难度。
采用接龙的方式学生也很有新鲜感,不会觉得枯燥。
同时也激发了小组间竞争的意识,在此基础上再来学习歌词,本课的教学重点就迎刃而解了。
创作表现歌曲,加深对歌曲情境的理解,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本节课的难点。
在学会歌曲后,我启发学生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如:以小组探究的方式,利用已经学习过的常用力度记号来为歌曲添加力度记号并以小组汇报的方式进行表演,从而让学生深刻感受歌曲所要表达的细腻情感;又如引导学生可以改变演唱形式,加入肢体动作,在载歌载舞中感受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无比留恋之情;也可为歌曲加入适当的打击乐器伴奏等等。
通过二度创作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升创造兴趣,从而发展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一堂课只唱一首歌曲,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课的最后结合马上要举行的上海世博会,我设计了“各国童谣我来猜”的环节,让学生分组根据自己以往的音乐学习经验,把三首不同国家4 / 8
的音乐作品进行听辨、排序。
目的是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这样围绕教学主题“可爱的童年”拓宽了学生的音乐视野,满足了学生的情感需求。
教学过程
一、听音入室(童年)
二、导入
1、今天老师想和大家聊聊童年这个话题。
电视里总是说童年是金色的,那童年一定是很美好的。
它究竟美好在哪里呢?(生自由交流)
2、是呀,童年是多彩的,童年是愉快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忘的童年!在童年的歌声中,我们慢慢长大了。
(媒体)(班级学生照片背景音乐为童年的摇篮曲)
三、新授
刚刚我们回忆了童年,又分享了童年,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一首跟童年有关的歌曲也就是刚才的背景音乐——《童年的摇篮曲》(出示课题)
1、初听歌曲,学生思考两个问题
① 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优美、抒情、)
② 歌曲把你带到了哪里?(校园)
2、简介歌曲体裁
这首歌曲的情绪其实和它的名字是有关系的。
《童年的摇篮曲》摇篮曲又称催眠曲。
原是母亲在摇篮旁为使婴儿安静入睡而唱的歌曲,5 / 8
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
摇篮曲的音乐形象一般都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
曲调平静、徐缓、优美。
3、学习歌谱(出示歌谱)
我看有些同学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学习这首歌曲了,那就让我们先一起来拍节奏
① 集体拍击节奏
② 分组分乐句唱谱
③ 小组接龙唱谱
④集体用lu哼唱
5、学习歌词(出示歌词)
① 朗读歌词(从第二行开始)
② 老师唱第一句,学生唱后面的乐句
③ 老师唱的你们会吗?(完整唱)
④ 指导有难点的地方
6、歌曲处理:
①同学们说说如何演唱歌曲,效果将会更好!(强、弱的处理)
②出示媒体,复习力度记号
③小组交流为歌曲添加合适的力度记号
③ 小组汇报演唱(先说说理由,再唱一下)
④集体统一力度记号并演唱(老师先说添加的理由,再请学生演唱)
6 / 8
7、歌舞表演
同学们唱得太好了,我们能不能加入更多的元素来丰富这首歌曲呢?
(舞蹈或造型、小乐器、领唱)
① 改变演唱形式,选两个领唱。
② 加入小乐器(老师事先准备小乐器和节奏卡片,学生根据歌曲的情绪来选择合适的乐器和节奏。
同时选好伴奏人员)
③ 加入造型
④ 全班合作表演
四、拓展
童年趣事令人难忘,童年歌谣伴我成长。
五月一日在上海将要举行一场举世瞩目的盛会,那就是“上海世博会”,会有世界各地的大朋友和小朋友来参加。
那外国小朋友都会听哪些童谣呢?老师今天带来了三首好听的外国童谣的片段,就请大家来猜猜它们分别是哪个国家的,把歌曲序号写下来,我们来比一比谁猜对的多。
1、机器猫(日本)
2、三只小熊(韩国)
3、蝴蝶(法国)
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回忆了童年趣事,学会了一首很美的歌曲《童年的摇篮曲》,还欣赏了各国童谣。
希望这节课能成为你将来童年回忆的一部分,我们要珍惜现在美好的童年时光,让我们的7 / 8
童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五彩缤纷。
8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