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的复制与修复
第34章DNA复制和修复
蛋白质 DnaA
DnaB
结合到DNA双链复制起始部位 (需ATP)
解链酶的作用
引物合成酶 合成RNA引物
59
(六)DNA连接酶
催化二段DNA链之间3’,5’ 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5’ ATP
3’
O 5’
OH O- P O
O-
3’
有缺口的DNA链
AMP+PPi
DNA连接酶
如缺少染色体间会互相粘连、出现结构 变化或其它错误行为,以致影响染色体 的生存和正确复制并进一步威胁到细胞 的存亡。
“端粒” (telomere)
92
端粒帽 染色体
端粒帽
希腊语末端“telos”和部分“meros”
端粒—— telomere
1978年首次发现四膜虫端粒的分子组成:
端粒 染色体DNA
含拓扑异构酶Ⅱ(及H1) ——与DNA复制及转录有关
51
52
1、大肠杆菌的拓扑异构酶
拓扑异构酶Ⅰ/Ⅲ 切断DNA双螺旋中一股, (topoisomeraseⅠ) 张力下降后封闭 消除负超螺旋 不需能量
拓扑异构酶Ⅱ/Ⅳ 切断DNA双链 旋转酶 (gyrase) 引入负超螺旋 需ATP供能
72
原核生物双向复制(θ型复制)
73
真核生物复制泡(复制起始点+复制叉) 74
DNA双链复制起始点
解旋酶
dnaA
拓扑异构酶
dnaB/dnaC
5’ 3’
解旋酶 SSB SSB
引发体
DNA双链解开成单链DNA
SSB
3’
5’
引物酶
RNA引物/3’-OH
DNA聚合酶Ⅲ dNTP
第十一章DNA的复制
第十一章DNA的复制、修复和重组1.Meselson-Stahl实验证明大肠杆菌染色体DNA的复制是半保留的。
有一种“分散”式复制模型假定亲本链被切成随机大小的片断,然后和新合成的子代链连接产生子代双链,在Meselson-stahl实验中,每条链可能含有重链和轻链的随机片断。
解释Meselson-Stahl实验如何排除这种复制模型的可能性。
2.在含有15NH4Cl 的介质中生长的大肠杆菌被转移到含14NH4CI的介质培养三代(细胞群体增加8倍),此时杂合DNA(15N-14N)和轻DNA(14N-14N)的分子比例是多少?3.大肠杆菌染色体含有4 639 221个碱基对,(a)在E.coli染色体复制期间多少个DNA螺旋必须解开?(b)根据本章资料,在37oC时,如果有两个复制叉从原点出发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大肠杆菌染色体DNA复制?假定复制以每秒1000bP速度进行,而大肠杆菌细胞20min能分裂1次,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点?(c)在复制期间有多少个冈崎片断形成?如何保证冈崎片断按正常次序组装?4.已知噬菌体ΦX 174一条链的碱基成分是:A、24.1%;G、24.7%;C、18.5%;T、32.7%,如果提供ΦX 174(一种环形DNA分子)互补链的等摩尔混合物作为模板,预计由DNA聚合酶催化合成的全部DNA的碱基组成。
回答这个问题要有什么前提?5.Kornberg和他的同事用dATP,dTTP,dGTP和dCTP混合物与可溶性大肠杆菌抽提物一起保温,且所有这些脱氧核苷三磷酸都是在α一磷酸基团用32P中标记的。
在保温一段时间之后,保温混合物都用三氯醋酸处理,它沉淀DNA,但不沉淀核苷酸前体。
收集沉淀,测定存在于沉淀中的放射性来确定前体掺人的水平。
(a)如果四种核苷酸前体中的任意一种被省去,沉淀中是否会有放射性?为什么?(b)如果只有dTTP是被32P标记的,能否在沉淀中测出放射性?(c)如果32P被标记在β-或γ-磷酸基团,能否在沉淀中发现放射性?6.列表比较在大肠杆菌DNA复制中各种前体、酶和其他蛋白质因子在前导链和滞后链合成中的功能。
DNA的复制和修复机制
DNA的复制和修复机制DNA是构成生命的基础分子,它存储了生物体遗传信息的全部内容。
在生物体繁殖和生长的过程中,DNA需要不断地进行复制和修复。
本文将从DNA复制和DNA修复两个方面来探讨DNA的复制和修复机制。
一、DNA的复制机制在细胞分裂过程中,DNA需要进行复制,以确保每个新生细胞都有完整的遗传物质。
DNA的复制过程是一个高度复杂和密集的事件,在保持准确性和可靠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 DNA复制的基本原理DNA复制是由许多复杂步骤组成的,但总的原理是双链DNA 分解成两个单链模板,然后每个模板根据碱基互补规则进行互补匹配,形成新的DNA分子。
具体过程如下:1)双链DNA分离:DNA双链在复制开始前需要分解成两个单链。
DNA双链被酶或蛋白质复合物断开,形成两个单链。
2)DNA合成:DNA配对原则是A对T,C对G。
DNA聚合酶按照这种互补规则将游离碱基从溶液中拾取到新单链上,形成新的DNA双链。
这样,每条单链上的每个碱基都可以通过互补配对获得一个互补匹配的碱基,以恢复新的双链DNA结构。
3)复制完成:参与复制的酶和蛋白分离,复制完成。
2. DNA复制的重要生物分子DNA复制需要多种重要的生物分子参与,包括:1)DNA聚合酶:DNA聚合酶是一种大分子酶,可以将游离核苷酸与模板DNA上的碱基互补配对。
人类DNA中有15种不同类型的DNA聚合酶,它们各自在不同情况下执行DNA复制任务。
2)DNA螺旋酶:DNA螺旋酶能够打开和关闭双链DNA的螺旋结构。
它能解除DNA上的过度的正转和反转扭曲,并且为新合成链的合成提供合适的空间。
3)单链结合蛋白:单链结合蛋白能够保护自由的单链DNA不受降解和修复酶的攻击,从而确保DNA聚合酶能够准确地在正确的位置进行DNA复制。
二、DNA的修复机制DNA的修复是细胞确保DNA稳定性的关键保障,DNA修复机制能够检测和修复DNA链的损伤,从而维持细胞遗传稳定性。
本文将从DNA损伤的类型和DNA修复的方式两个方面探讨DNA的修复机制。
【生物化学】DNA的复制和修复
三、需要引物
参与DNA复制的DNA聚合酶,必须以一段具有3’端 自由羟基(3’-OH)的RNA作为引物(primer) ,才 能开始聚合子代DNA链。
RNA引物的大小,在原核生物中通常为50~100个核 苷酸,而在真核生物中约为10个核苷酸。RNA引物 的碱基顺序,与其模板DNA的碱基顺序相配对。
以3‘→5’方向的亲代DNA链作模板的子代链在复制时基 本上是连续进行的,其子代链的聚合方向为5‘→3’, 这一条链被称为领头链(leading strand)。
而以5‘→3’方向的亲代DNA链为模板的子代链在复制时 则是不连续的,其链的聚合方向也是5‘→3’,这条链 被称为滞后链(lagging strand)。
第一节 DNA复制的特点
一、半保留复制
DNA在复制时,以亲代DNA的每一股 作模板,合成完全相同的两个双链 子代DNA,每个子代DNA中都含有一 股亲代DNA链,这种现象称为DNA的 半 保 留 复 制 (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1958年Meselson和Stahl的实验首次有力地支持了 半保留复制方式。
第34章 DNA的复制和修复
生物多样性 生物稳定性
DNA:生命的控制器.rm
中心法则
复制(DDDP)
转录(DDRP)
DNA
RNA
反转录(RDDP)
RNA
反中心法则
复制(RDRP)
翻译
蛋白质
DNA dependent DNA polymerase——DDDP DNA dependent RNA polymerase——DDRP RNA 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 RNA dependent DNA polymerase——RDDP
DNA复制和修复
DNA复制和修复DNA复制是指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将自身的遗传信息复制出一个完整的复制品。
而DNA修复则是指细胞在DNA受损或出现错误时,通过各种修复机制来修复DNA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DNA复制和修复是生命维持与传递的基本过程,在细胞分裂和生物进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DNA复制DNA复制是生物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进行的重要活动,它确保了新细胞中的DNA完全相同。
1. DNA复制的起点DNA复制始于特定的起始点,称为复制起点。
在这个起始点,DNA双链会被解开形成两个单链,每个单链作为新的DNA模板。
2. DNA复制的酶和蛋白质DNA复制过程中需要多种酶和蛋白质的参与。
首先是DNA聚合酶,它负责将新的核苷酸与模板上的核苷酸配对,形成新的DNA链。
还有其他酶和蛋白质,如DNA解旋酶、DNA连接酶等,它们协助DNA复制的进行。
3. DNA复制的三步骤DNA复制可以分为三个步骤:解旋、配对和连接。
解旋:DNA解旋酶会解开DNA双链,形成两个单链模板。
这是DNA复制的第一步。
配对:DNA聚合酶会按照模板链上的碱基顺序,将新的核苷酸与之配对。
这是DNA复制的第二步。
连接:DNA连接酶将配对好的新核苷酸连接起来,形成新的DNA 链。
这是DNA复制的最后一步。
二、DNA修复DNA修复是细胞对DNA损伤或错误的修复过程,它确保了DNA 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 DNA损伤的原因DNA存在多种损伤原因,包括放射线、化学物质、环境因素和内源性因素等。
这些损伤会导致DNA链断裂、碱基损伤等问题。
2. DNA修复机制细胞有多个DNA修复机制,如直接修复、错配修复、核切修复和碱基切除修复等。
直接修复:某些DNA损伤可以直接被修复酶修复,这种修复方式是最简单的一种。
错配修复:当DNA复制过程中出现错配错误时,细胞会引入错配修复机制,将错误的核苷酸去掉,并重新合成正确的核苷酸。
核切修复:当DNA链发生断裂时,细胞会引入核切修复机制,通过切割并重新连接DNA链来修复断裂。
第十四章DNA的复制与修复
目前已知E.Coli含有4种解螺旋酶,即解
螺旋酶I、II、III和Rep蛋白,其中Rep蛋白是 E.Coli中最主要的解螺旋酶,每解开一个碱基
对需水解2分子ATP。通过水解ATP打断互补
双链间的氢键。
(2)Single-strand binding proteins(SS-B,单 链结合蛋白):
功能:与解开双螺旋后的单链DNA结合,
1. DNA聚合酶(DNA Polymerase): 又称 DNA nucleotidyl transferase,
or DNA-directed DNA polymerase,
or DNA-dependent DNA polymerase i.e. DDDPase
DNA聚合酶催化的反应
ndATP ndGTP ndCTP ndTTP
B.小片段:第1~32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Mr 35000, 具有5′→3′核酸外切酶的活性。
大片段:
3′→5′核酸外切酶主要功能校对。
小片段:
5′→3′核酸外切酶的主要功能在DNA修复和切除 引物中起作用。
DNA Polymerase II(DNA pol II): 1970年和1971年先后分离出pol II和pol III, Pol II是由一条Mr为88Kd的多肽链组成,它的 活性大约只有polI活性的5%,也要模板和带3′—
复制起点解开后形成2个复制叉,进行双向复制,前
导链和后随链的合成都需要RNA引物,前导链先由引发 酶在起点处合成一段RNA引物,随后DNA pol III即在引
功能
(1)5′→3′聚合作用
(2)3′→5′核酸外切酶的活性 (3)5′→3′核酸外切酶的活性
(4)焦磷酸解作用
DNA复制与修复
DNA复制与修复DNA复制与修复是细胞中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对于细胞的正常功能和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探讨DNA复制和修复的过程以及其在细胞中的重要性。
一、DNA复制DNA复制是指细胞在细胞分裂前复制其DNA分子,确保每个新生细胞都具有完整的遗传信息。
DNA复制是一个高度精确和复杂的过程,包括三个主要步骤:解旋、复制和连接。
1. 解旋DNA复制开始时,DNA双螺旋结构被酶类分子解开,形成两个单链DNA。
这一过程需要解旋酶的参与,它能够在DNA链上切断氢键,并将双链DNA分开。
2. 复制在解旋后,DNA链上的复制酶能够识别并与之配对的核苷酸形成氢键。
复制酶从3'端向5'端的方向移动,逐个添加新的核苷酸,使得原始DNA链的每个碱基都有一个互补的碱基。
两个新生成的DNA链分别称为 leading strand(连续复制链)和 lagging strand(不连续复制链)。
3. 连接在DNA复制的末端,还需要将新复制的DNA链与模板DNA链连接起来。
这一过程由连接酶完成,它将之前添加的核苷酸紧密连接在一起,最终形成两条完整的DNA分子。
二、DNA修复DNA修复是指细胞在DNA受到损害或出现错误时修复DNA分子的过程。
由于DNA分子长期处于细胞内的环境中,会受到多种外界因素和内源性因素的影响,导致DNA发生损伤、突变等问题。
DNA修复的过程十分重要,可以帮助细胞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
1. 直接修复直接修复是最简单的一种DNA修复方式,常见的直接修复机制包括光修复和酶修复。
光修复是通过生物体内的酶类分子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修复DNA中的损伤。
酶修复则是通过酶的催化作用,直接修复DNA分子上的错误。
2. 间接修复间接修复包括核酸切割修复和错配修复等机制。
核酸切割修复是通过核酸切割酶识别和切除DNA链上的损伤部分,然后再合成修复的新链。
错配修复则是通过一系列酶的协作作用,将DNA链上的错误结构修复为正确的结构。
第3讲DNA的复制和修复
图 3 – 3 在复制不同阶段的 DNA分子
图 3 – 4 在非 复制DNA的旁 边复制的DNA 被看成是复制 眼
图3 – 5 放 射活性标 记的不同 密度可被 用于区别 不定向和 双向复制
图3-6 复制可能是不定向或 双向的,这决定于在起始点 形成1或2个复制叉。
表 2-9
物种
大肠杆菌 酵母
1、DNA replicase system
Helicase,任何DNA在被复制前都必须解开双链,这个过 程是由helicase来完成的,它可在ATP的作用下将DNA母链 不断解开形成单链。 Topoisomerase,主要功能是消除DNA解链过程中所产生 的扭曲力。 DNA结合蛋白,使新解链的DNA保持稳定结构。 Primases,为DNA复制提供RNA引物。 DNA polymerases,合成新生DNA链,切除RNA引物。 DNA Ligases,使新生DNA链上的缺口(3'-OH, 5'-p)生 成磷酸二酯键。
效应:拓扑异构酶可使DNA发生:
连环化(catenate) 脱连环化(decatenate) 打结(knot) 解结(unknot)
图3 – 13 I型拓扑异构酶作用机理示意图
(5) 连接酶(ligase) DNA 随后链上的复制是不连续的,各合成的片段需要连 接酶连接,连接酶的反应条件: 被连接的两链必须与另一链(模板链)互补; 两链相邻; 每次只能连接一个切口; 使一条链的5′- P 与另一链的3′- OH形成磷酸二酯键。 A T T A A T G C
(4) 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 拓扑异构体:具有不同螺旋数的同一DNA分子两种异构体。 拓扑异构酶:可使DNA的两种拓扑异构体互变的酶。
第十二章 DNA的复制和修复
第十二章DNA的复制和修复解释名词:1.复制体: 在DNA合成的生长点,即复制叉上,分布着各种各样与复制有关的酶和蛋白质因子,它们构成的复合物称为复制体:。
2.oriC:大肠杆菌的复制起点称为oriC,由245个bp构成,其序列和控制元件在细菌复制起点中十分保守。
3.引发体: 由DnaB解螺旋酶和Dna G引物合成酶构成了复制体的一个基本功能单位,称为引发体4.端粒:它是由许多成串短的重复序列所组成。
该重复序列通常一条链上富含G(G-rich),而其互补链上富含C (C-rich)。
5.端粒酶: 是一种含有RNA链的逆转录酶,它以所含RNA为模板来合成DNA端粒结构。
6.一:填空题1.参与DNA复制的主要酶和蛋白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DNA复制的方向是从________________端到________________端展开。
3.大肠杆菌在DNA复制过程中切除RNA引物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而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中切除RNA引物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
4.大肠杆菌染色体DNA复制的起始区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酵母细胞染色体DNA复制的起始区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两者都富含________________碱基对,这将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过程。
5.大肠杆菌DNA连接酶使用________________能源物质,T4噬菌体DNA连接酶使用________________作为能源物质。
6.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酶的缺乏可导致大肠杆菌体内冈崎片段的堆积。
第34章 DNA的复制和修复
possible copying mechanism OF DNA
DNA复制方式有三种可能性,即全保留、半保留和分散式。
弥散式
2. DNA半保留复制的证明(两个)
(1) 密度梯度离心 (重同位素标记)
1958年Meselson和 Stahl采用重同位素 15N作DNA标记, 同时可以否定另外
两种复制方式
第34章 DNA的复制和修复
DNA Replication
DNA Replication and Repair
第一节 DNA的生物合成
DNA生物合成的方式:
DNA复制 DNA生物合成 DNA修复合成
反转录 DNA的体外复制:分子克隆(PCR)。
一、DNA复制
P408
DNA复制具有两个特点:(半保留复制)和(半不连续复制)
解释
• (1) 在 dut -突变体( dUTPase缺失)中冈崎片
段比在 dut +中为短。这是因为U掺入机会增加;
• (2) 在 ung- (尿嘧啶N-糖苷酶缺失)突变体
中,新合成的DNA约有一半由片段组成。
• (3) 因为尿嘧啶N-糖苷酶缺失,不会切除U的 糖苷链,也就不会出现AP位点,所以碱沉淀时 不易断裂,从而保持了半不连续的原貌。
特殊的复制方式-D环复制
• D-环扩充越过被取 代链的复制起点; • 被取代链启动复制,方 向与第一条链相反; • 两条链的合成没有冈崎 片断
单向复制,全连续复制
特殊的复制方式-D环复制
D环复制: 线粒体、叶绿体DNA(不对称复制,两条 链的复制起点不在同一点上,一条链先复制,另一条 链保持单链而被取代:当一条链复制到一定程度时才 暴露出另一条链的复制起点,另一条链才开始复制, (单向复制,全连续复制,没有冈崎片段)
第12章DNA的复制重组与修复
DNA的复制、修复和重组
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central-dogma): 1958年,由Francis.Crick提出。
第一节
DNA的代谢
一、DNA代谢包括DNA复制、修复和重组
二、大肠杆菌遗传图
第二节
DNA复制的一般规律
一、关于模板的概念
模板(template): 1.早期推测模板分子的表面可以让许多小分
复制一条新链。二个子代DNA分子碱基顺 序与亲代分子完全一致,其中一条链来自 亲代DNA链,另一条是新合成的。
The Meselson-Stahl experiment:
1957年, 由 Mathew Meselson 和Franklin Stahl设 计。
三、DNA复制的起点与方向
复制从原点(origin)开始双向进行的 John Cairns experiment
子按一定排列顺序排列,然后连接这些小 分子形成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大分子。 2.Watson-Crick DNA双螺旋结构表明,DNA 双链严格按碱基配对互补,故,如以一条 链为模板,可合成另一条有既定顺序的互 补链。
二、DNA复制是半保留的
半保留复制(semi 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亲代的DNA双链,每条链都可作为模板,
具有高度专一的DNA修复功能(appears to have a highly specialized DNA repair function )。
DNA聚合酶Ⅲ( pol Ⅲ): 为E.coli的主要复制酶(replicase)。
1.全酶含10种亚基,为不对称二聚体。 2.α,ε和θ 组成核心酶 (α具有5′→3′聚合 酶 活性, ε具有3′→5′外切酶活性和碱基选择功能) 。
分子生物学 DNA的复制、损伤与修复
5. 其他酶和蛋白质因子
一、复制的化学反应
N1OH +dN TP 2 DNA pol
生成磷酸二酯键 5`
N1N2-OH
5`
3`
+PPi 3`
3’——TAGAAGACCTATTGGCC——5’ 5’——ATCTTCTGGATAACCGG——3’
使其 DNA 中的碱基氮均转变为 15N 。将
大肠杆菌移至只含14N的培养基中同步培 养一代、二代、三代。分别提取 DNA , 作CsCl密度梯度离心.
与复制有关的酶和因子
(以原核生物 大肠杆菌为例)
原料: dNTP,Mg++
双链DNA模板
引物(primer),常是RNA,有游离的 3’OH。
DNA复制时,以复制起始点为中心,向两个方向进行 复制。但在低等生物中,也可进行单向复制(如滚环复制 )。
五、半不连续复制 (semidiscontinuous replication)
由于DNA聚合酶只能以5’→3’方向聚合子代DNA链,即模板DNA链的
方向必须为3’→5’。因此,分别以两条亲代DNA链作为模板聚合子代DNA链
Ⅱ型拓扑异构酶
由两个A亚基和两个B亚基组成,即A2B2。 它能使DNA的两条链同时发生断裂和再连接, 当它引入负超螺旋以消除复制叉前进带来的扭 曲张力时,需要由ATP提供能量。 两种拓扑异构酶在DNA复制、转录和重组 中均发挥重要作用。
拓扑异构酶 I 抑制剂:喜树碱类
拓扑异构酶 II 抑制剂:依托泊苷,多柔比星,阿霉
5’ 3’
DNA复制与修复
从复制起始点到终止点的区域,一个复制子仅一个复制起点i.复制子:能独立进行复制的单位a.复制叉:复制时,双链DNA解开成双股链分别进行,复制起始点呈现叉子的形式b.27)光活化修复:DNA光解酶可切开嘧啶二聚体的环丁烷恢复其DNA的原初结构。
光解酶含有可吸收蓝光为反应提供所需能量的色素分子。
28)SOS修复:指细胞在受到潜在致死性压力(如UV辐射、胸腺嘧啶饥饿、丝裂霉素C作用、DNA复制必需基因失活等因素)之后,出现有利于细胞生存、以突变为代价的代谢预警反应。
诱导DNA 聚合酶活性,涉及近20个sos 基因的表达,整个反应受到阻遏蛋白-LexA和激活蛋白-RecA的调节。
29)DNA损伤由辐射或药物等引起的DNA结构的改变。
包括DNA结构的扭曲和点突变。
DNA结构的扭曲会造成对复制、转录的干扰;而点突变则会扰乱正常的碱基配对,通过DNA序列的改变而对后代产生损伤效应。
小的DNA损伤通常可通过DNA修复纠正,而程度广泛的损伤可引起细胞程序性死亡。
30)氧化损伤在所有需氧细胞中由于超氧化物、氢过氧化物及最重要的羟基自由基等活性氧(ROS)的存在,会在正常条件下发生氧化损伤,这些自由基可在许多位点上攻击DNA,产生一系列特性变化了的氧化产物。
31)烷基化烷化剂是可将烷基(如甲基)加入到核酸上各种位点的亲电化学试剂,但其加入的位点有别于正常甲基化酶的甲基化位点,常见的烷基化试剂有MMS和ENU。
32)加合物紫外线照射可使DNA链上相邻嘧啶形成嘧啶二聚体,结果不能与其相对应的链进行碱基配对,导致DNA 局部变性,产生破坏复制和转录的大块损伤。
33)DNA的自发损伤由DNA内在的化学活性以及细胞中存在的正常活性化分子所致的损伤称为自发性损伤。
34)转氨作用:胞嘧啶会自发地水解脱氨变成尿嘧啶而造成点突变形成损伤。
35)脱嘌呤作用:在弱酸性条件下,核酸,尤其是DNA分子上的嘌呤碱基被脱除的过程。
36)脱嘧啶作用:基本概念1.DNA 复制修复2019年6月18日17:42核酸分子上的嘧啶碱基也可能发生脱除,但频率很低。
DNA复制与修复
DNA复制与修复DNA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分子之一,它承载着生物体遗传信息的基因。
在细胞分裂和生物繁殖过程中,DNA需要进行复制和修复,以确保遗传信息的稳定传递和维护细胞的正常功能。
本文将介绍DNA复制和修复的过程、机制和重要性。
一、DNA复制DNA复制是指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通过将DNA的遗传信息复制并传递给子细胞的过程。
DNA复制发生在细胞周期的S期,是细胞分裂的前提和基础。
1. DNA复制的需求细胞分裂时,每个子细胞都需要获得完整的遗传信息,以确保正常的生物学功能和特征的传递。
只有通过DNA复制,才能保证分裂后的子细胞拥有与母细胞相同的基因组。
2. DNA复制的过程DNA复制是一个复杂而精确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解旋、复制和连接。
解旋:DNA的双螺旋结构被酶类分子解开,形成两条互补的模板链。
复制:通过配对原则,即腺嘌呤(A)与胸腺嘧啶(T)之间形成两条互补链,而鸟嘌呤(G)与胞嘧啶(C)之间形成另外两条互补链。
酶类分子在此过程中辅助催化。
连接:新合成的DNA链与原DNA模板链连接在一起,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二、DNA修复DNA修复是指在DNA发生损伤或突变时,细胞通过修复机制将其还原为正常状态的过程。
DNA修复是维护DNA完整性和稳定性的重要过程。
1. DNA损伤的来源DNA损伤源于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
内源性因素包括正常的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氧自由基和代谢产物;外源性因素包括辐射、化学物质、烟草、环境污染等。
DNA损伤会导致遗传信息的丢失、突变和细胞功能紊乱。
2. DNA修复机制细胞拥有多种DNA修复机制,以应对不同类型的DNA损伤。
常见的DNA修复机制包括:a. 直接修复:直接修复是一种针对DNA损伤较小的修复机制,不涉及DNA链的切割和重合。
例如,光修复是细菌和植物具有的一种修复机制,通过光酶将紫外线引起的损伤修复。
b. 切割修复:切割修复是一种通过切割和重合DNA链的修复机制。
包括碱基切割修复、核苷酸切割修复和错配切割修复等。
第十六章DNA的复制与修复
第十六章DNA 的复制与修复第一节 DNA 的复制 一、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on replication )(一)证据:15标记大肠杆菌DNA ,然后在氮-14中培养,新形成的DNA 是杂合双链,即双链中一条是重链(约重1%),一条是轻链。
第二代则有一半全是轻链,一半是杂合双链。
DNA 在用氚标记的胸苷复制近两代,放射自显影,未复制部分银密度低,由一条放射链和一条非放射链组成;已复制部分有一条双链是放射的,一条双链有一半是放射的。
这证明大肠杆菌DNA 是环状分子,以半保留方式复制。
(二)特点:子代保留一条亲代链,而不是将它分解。
这说明DNA 是相对稳定的。
双螺旋DNA (或RNA )是所有已知基因的复制形式。
二、复制的起点和单位(一)基因组能独立进行复制的单位称为复制子。
原核生物是单复制子,真核生物是多复制子。
每个复制子有起点。
通过测定基因出现的频率可以确定起点位臵,距离起点越近的基因出现的频率越高。
起点有发动复制的序列,也有决定拷贝数的序列。
起点的结构是很保守的。
(二)复制终止点:已发现Ecoli 的与复制终止有关位点,其中含有23bp 的保守序列,由tus 蛋白与此位点结合参与复制的终止。
真核生物中似乎没有复制终止点。
(三)复制多数是双向、对称的,但也有例外。
通过放射自显影可以判断复制是双向还是单向:先在低放射性培养基中起始复制,再转移到高放射性培养基中,如是双向复制,其放射自显影图是中间银密度低;单向复制则为一端低。
(四)单向复制有一些特殊方式:X174DNA 是环状单链分子,复制时先形成双链,再将正链切开,将5’连接在细胞膜上,从3’延长,滚动合成出新的正链。
DNA 复制时是高度不对称的,一条链先复制,另一条链保持单链而被取代,呈D 环形状。
这是因为两条链的复制起点不同,另一条链的起点露出才能复制。
三、有关的酶(一)反应特点:dNTP 为底物3’-羟基存在 链的生长方向是5’-3’ DNA 的性质与模板相同 (二)大肠杆菌DNA 聚合酶聚合酶I:单链球状蛋白,含锌。
DNA的复制和修复
第十三章DNA 的复制和修复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中,并通过DNA的复制由亲代传给子代。
在子代的生长发育中遗传信息自DNA转录给RNA,然后翻译成蛋白质以执行各种生命功能,使后代表现出与亲代相似的遗传性状。
1958年,F.Crick提出中丿心法则:(1)以原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出相同DNA分子的过程。
(2)以某一段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出与其序列对应的RNA分子的过程。
(3)以mRNA为模板,根据三联密码规则,合成对应蛋白质的过程。
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
图DNA生物合成有两种方式:DNA复制和反转录DNA体内复制涉及:原核、真核生物的染色体、细菌质粒(环状,双链)、真核细胞器DNA (线粒体、叶绿体)、病毒(双链,环状)DNA 的体外复制:分子克隆。
第一节DNA 的复制一、DNA 半保留复制1953年,Watsor和Crick在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就推测DNA可能按照半保留机制进行自我复制。
P321图191 Witson和Crick提出的DNA双螺旋复制模型在复制过程中,首先亲代双链解开,然后每条链作为模板,在其上合成互补的子代链,结果新形成的两个子代DNA与亲代DNA分子的碱基顺序完全一样,而且每个子代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完全来自亲代DNA,另一条是新合成的。
1958年,Meselso和Stah用15N标记E.coli. DNA证明了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
P322图19-2 DNA的半保留复制。
1963年,Cairrs用放射自显影法,在显微镜下首次观察到完整的正在复制的E. coli.染色体DNA。
P323 图19-33H-脱氧胸苷标记E.coli. DNA,经过将近两代时间,用溶菌酶消化细胞壁,将E.coli. DNA转至膜上,干燥,压感光胶片,3H放出B粒子,还原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用这种方法证明了大肠杆菌染色体DNA 是一个环状分子,并以半保留的形式进行复制。
第十二章 DNA的复制和修复
第十二章 DNA的复制和修复第十二章dna的复制和修复解释名词:1.激活体:在dna制备的生长点,即为激活叉上,原产着各种各样与激活有关的酶和蛋白质因子,它们构成的复合物称为复制体:。
2.oric:大肠杆菌的复制起点称为oric,由245个bp构成,其序列和控制元件在细菌复制起Behren十分激进。
3.引发体:由dnab解螺旋酶和dnag引物合成酶构成了复制体的一个基本功能单位,称为引起体4.端粒:它就是由许多成串长的重复序列所共同组成。
该重复序列通常一条链上含有g(g-rich),而其互补链上富含c(c-rich)。
5.端粒酶:就是一种所含rna链的逆转录酶,它以所不含rna为模板去制备dna端粒结构。
6.一:填空题1.参予dna激活的主要酶和蛋白质包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dna激活的方向从________________端的至________________端的进行。
3.大肠杆菌在dna复制过程中切除rna引物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而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中切除rna引物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
4.大肠杆菌染色体dna激活的初始区被称作________________,酵母细胞染色体dna 激活的初始区被称作________________,两者都含有________________碱基对,这将有助于________________过程。
5.大肠杆菌dna连接酶采用________________能源物质,t4噬菌体dna连接酶采用________________做为能源物质。
6.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酶的缺乏可导致大肠杆菌体内冈崎片段的堆积。
DNA复制和DNA修复
DNA复制和DNA修复作为所有生命体细胞中的基本遗传信息载体,DNA承载了所有个体的基因信息,决定了其特定的生物结构和功能。
为了保证遗传信息的可传递性和稳定性,DNA需要在每个细胞分裂前进行正确无误地复制。
然而,在日常生活和细胞内部环境中,DNA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损伤和损害,这时细胞需要进行DNA修复以保证基因信息的准确传递。
DNA的复制和修复是两个重要的过程,本文将从科学角度解析其机理和重要性。
一、DNA复制DNA复制是指细胞在有丝分裂或有丝分裂之前,将现有的DNA分子复制成两份完全相同的新DNA分子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由DNA聚合酶等一系列酶的协同作用完成的,分为以下步骤:第一步:双链DNA分子被拆分成单链模板。
这个步骤需要DNA解旋酶,该酶能够解开双链DNA使其成为两个单链模板,以准备DNA聚合酶的到来。
第二步:合成一条新的DNA链。
DNA聚合酶不断扩展单链模板,合成第一条DNA链,并同步合成第二条互补的链。
第三步:重新连接成两条DNA分子。
由于DNA只能够朝一个方向合成,而DNA双链的两条链之间是互相嵌套的,所以另一条链的合成需要利用单链的“末端”作为起点,向反方向合成。
最后,DNA连接酶合并两个新的分子。
DNA复制是细胞生命周期的关键过程,因为它确保了遗传信息以恒定的方式分配给新的细胞。
如果复制过程出现错误,就会导致遗传物质不准确分配给后代细胞,可能以严重的健康问题为代价。
二、DNA修复DNA修复是指细胞在DNA受到损伤后,运用内部自我修复机制或调用外部的修复机制来修复DNA的过程。
DNA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受到修复的需求,包括单翻以及双链断裂,交换,无论哪种原因产生的损伤都可能导致DNA序列上的不一致。
如果这些损伤不能被及时修复,它们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如肿瘤的发生,有效DNA的损失,或某些变异的遗传物质。
DNA修复分为几个不同的过程,取决于DNA的种类以及损伤产生的方式。
最常见的DNA修复机制包括以下几种:1. 直接修复涉及由特定酶直接修复损坏的DNA碱基错误或在碱基上产生的损害,例如光催化酶能够依靠紫外线辐射,将[Cyclo]的损伤变回正常的,单个碱基的螺旋式DNA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NA聚合酶Ⅲ • 多功能酶
5’ 3’聚合酶 3’ 5’外切酶 5’ 3’外切酶(切单链) • 不对称二聚体 单体1-前导链/单体2-后随链 • DNA 复制的主要酶 高续进性 高聚合酶活性 高产物真实性
DNA连接酶
• 催化二段DNA链之间3’,5’ 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5’ ATP
3’
O 5’
OH O- P O
•第二阶段以成环滚环复制(looped rolling replication)产生多个子代RF;
•第三阶段以RF的负链为模板进行滚环复制产生多拷 贝正链单环。(RF>SS)。
阶段Ⅰ:以(+)链为模板形成RF
♠ 引物的组装
•PriA PriB PriC组合成复合物。 •PriA PriB PriC再加上DnaT DnaB DnaC 构成预引物。 •预引物再结合引物酶形成引物体。
5’ 3’
5’ 3’
3’ 5’
3’ 5’
前导链
3’
5’ 岗崎片段
半不连续复制
3’ 5’ 后随链
E. coli dUTPase,它能使dUTP变成dUMP,dUMP 是不能做为DNA合成的底物,这样它就不再能加入 DNA中。
尿嘧啶N-糖苷酶(uracil N-glycosylase),它 可以切断混合尿苷的糖苷键,形成无Pu和Py位点 (apurinic or apyrimidinic, AP),再由AP内切 酶在AP位点切除一个缺口,进一步进行切除修复。
52KD
ε
ε
α
α
θ
θ
τ
τ
τ亚基维持二聚体 图 11-24 DNA 聚合酶Ⅲ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图 11-25 DNA 聚合酶 Ⅲ全每的装配过程
10
大肠杆菌DNA聚合酶(原核生物)
DNA聚合酶Ⅰ • 多功能酶
5’ 3’聚合酶 5’ 3’外切酶 3’ 5’外切酶 • 单链多肽 大小二个片段 • 切除RNA引物, 填补空缺 • 损伤后修复
平头末端的连接.
11
解链酶类和单链DNA结合蛋白
• DNA解链酶 (helicase)
• 解开DNA双链 每个bp消耗2个ATP
•
DNA结合蛋白(SSB)•
与单链DNA结合,维持单链 状态
• 使其不受核酸酶水解
• 避免单链DNA自身发夹螺旋 形成
• 使前端螺旋易解开
超螺旋的松弛和旋转酶类
• 拓扑异构酶Ⅰ (topoisomerasⅠ)
(4)双在dut-, ung-双突变体中,结果和实验(2) 相同,更进一步证实了此推测。
2.1.3 原核生物复制的特点
1 原核生物复制的酶系统
DNA模板 酶和蛋白质因子 3’-OH引物 dNTP Mg++
DNA聚合酶
3,’5’-磷酸二酯键 3’ 5’
DNA聚合酶的共同特点是:
(1)需要提供合成模板; (2)不能起始新的DNA链,必须要有引物提 供3` -OH; (3)合成的方向都是5`→3`
- 第二组碱性琼脂糖电泳 +
(b) (a)
(c) 探针 1 杂交
探针 2 杂交 图 12-13 双向电泳定位法
探针 3 杂交
• E.coli定点、双向对称复制。 • T7在近一端的17%处开始,向两端延伸。 • 枯草杆菌有固定的起始点,双向不对称复制。 • 质粒R6K早期为单向复制,复制了约1/5基因组
for the genetic material.
? 复制过程中如何防止错误的发生
? 如何解决复制过程中带来的几何学的问题
2.1.1 DNA半保留复制的证明
● DNA半保留复制
DNA半保留复制是指以亲代的DNA双链中的 任意一条作为模板,按碱基配对的原则合 成新链。合成的两个子代DNA分子碱基顺 序与亲代分子完全一样,每一条子代链 中,一条来自于亲代的DNA连另一条链是 新合成的链。
52 KD
εε
α
α
θθ
τ
τ
全酶合成前导链和后滞链
δ' ψχ
β β β βδ γ 52KD
α
εε
α
θ
θ
τ
τ
夹子装配器
δ' ψ χ δγ
ATP→ADP + P
夹子 β β
β β DNA
核心酶
δ' ψχ
β βδ γ
ε
α
θ
52KD
τ+2 核心酶产生不对称的二聚体
前导链的合成
后滞链的合成
δ' ψ χ
β βββδ γ
第二章 DNA的复制与修复
2.1 DNA的复制
? 复制过程中能量的来源
It has not escaped our notice
?tha如t 何th防e 止sp解ec开ifi的c 双pa链ir,in重g 新we复h性ave
postulated immediately suggests
? a完成po一ss次ibl复e 制c过op程yi,ng需要m多ec少ha酶n的ism参与
9
DNA多聚酶Ⅲ的结构
全酶 合成前 导链和 后滞链
PolⅢ' (750K) 使γδ复 合体结合 模板
PolⅢ* (470K) 2 核心+2τ 增加进行性
核心酶 (165K) 合成 DNA
α:130 K(polC 即 dna E)— DNA 合成 ε:25K(dnaθ) —3'-5'外切酶活性,校对 θ:10K—使核心酶相互连接。
• 拓扑异构酶Ⅱ (gyrase)
12
引发体(primosome)
RNA引物的合成是复制起始的必需
蛋白质
• 引物酶
• 合成RNA引物
• dnaA
• 解链酶的作用
• dnaB
• 结合到DNA双链复制起始部位 (需ATP)
2 原核生物复制过程
● 噬菌体ΦX174的复制
ΦX174复制一般要经历3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亲本链(+链)为模板合成互补的环状负 链(-),形成闭合环状的复制形(RF1)(SS>RF);
聚合酶
小片段
大片段( klenow片段)
(常用的工具酶)
Discovery of DNA Polymerase Ⅰ in E. coli
In 1957, A. Kornberg(1918-) 1st isolated the enzyme in E. coli and accomplished the in vitro synthesis of DNA(N.P. 1959)
图 11-23 DNA 聚合酶 Ⅲ 的成分与功能
催化核心(165KD)合成 DNA
当夹子装到 DNA 上时夹子装配器水解 ATP
α 130 KD
ε 25 KD θ 10 KD
PolⅢ*(470KD) 增加进行性
α
εε
α
θ
θ
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τ
71KD
PolⅢ'(750K) 使γδ复合体结合模板
δ' 32KD δ
ψχ γ
(a)
3H
2H
2H
2H
(b)
3H
2H
2H
姊妹染色单体差别染色的原理和结果
T/T T/BUdR BUdR/T
BUdR
第一周期(M1) 第二周期(M2) 第三周期(M3)
第四周期(M4)
2
2.1.2 复制的原点、方向和终点
很多实验都证明了复制是从DNA分子上
复制原点 的特定位置开始的,这一位置叫复制原
C
TCAGC
5'
3'
5'
3'-5'外切 核
酸酶水解部位
GGA GAC
C AAG A · · ·· · G T TC T
3' 内切酸酶水解部位
图 11-20 DNA 聚合酶Ⅰ的 3'-5'外切酶活性 (仿 D.Freifelder: 《MOLECULAR BIOLOGY》
1983,Fig.8-16)
图 11-22 DNA 聚合酶Ⅰ的内切酸活性 (仿 D.Freifelder: 《MOLECULAR BIOLOGY》
7
表 E.coli中的三种DNA聚合酶
DNA聚合酶Ⅰ(DNA PolymeraseⅠ Pol) Kornberg酶 DNA指导的DNA聚合酶
(DNA-Directed DNA Polymerase, DDDP)
切除RNA引物
损伤修复
校读功能
聚合功能
N
5’ 3’ 3’ 5’
5’ 3’
C
外切酶 外切酶
点,常用ori或O表示。
DNA复制从复制原点开始,大多数是双向
复制方向 进行,也有一些单向的,或以不对称的双
向方式进行的。
复制方式
根据DNA合成的起始方式,复制可以分为 两种类型,一类叫从新起始,另一类叫
共价延伸。
证明复制原点和方向的试验
1. 用同位素标记电镜观察 2. 变性定向法(denaturation mapping) 3. 双向电泳法
1983,Fig.8-20)
5' 3'-OH 5'-P
3' 5'
3'
3'
5'
缺口平移
链的置换 模板转换
5'
3' 5'
5'
3'
5'
3'
3'
5' 3'
5'
(a)
(b)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