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处处埋忠骨》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一)_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青山处处埋忠骨》的诗句。

学生能够分析并解释诗句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学生能够理解诗人对于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

学生通过分析诗句的结构和语言特点,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这首诗,培养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爱国情怀。

学生能够领悟到为国家、为民族奉献的意义和价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诗句的意义和象征意义。

诗人的情感表达和写作手法。

2.2 教学难点:诗句中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的解读。

学生对于革命先烈的理解和敬仰之情。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相关的历史背景和诗人的生平介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可以展示一些有关革命先烈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主题的思考。

3.2 朗读与理解:学生集体朗读诗句,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学生通过讨论和分享,解释诗句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3.3 分析与探讨:学生分析诗句的结构和语言特点,探讨诗人的写作手法。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深入理解诗句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

四、教学评价4.1 学生背诵诗句的情况。

学生能够正确地背诵出《青山处处埋忠骨》的诗句。

4.2 学生对诗句含义的理解程度。

学生能够准确地解释诗句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学生能够理解诗人对于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4.3 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学生能够分析诗句的结构和语言特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4.4 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生能够根据诗句的主题,写出一篇有深度的作文。

五、教学资源5.1 教材:教师使用的教材,包括诗歌《青山处处埋忠骨》。

5.2 辅助材料:与革命先烈的相关历史背景资料。

诗人毛泽东的生平介绍。

有关革命先烈的图片或视频。

六、教学延伸活动6.1 参观革命烈士纪念地: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革命烈士纪念地,如烈士陵园或革命纪念馆。

学生通过实地参观,更深刻地感受到革命先烈的精神和牺牲精神。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完成相关的文字理解和朗读训练。

3.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体会作者的感情和意境。

4.帮助学生感受祖国烈士的崇高精神和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情感。

2.难点:运用语言描述景物,表达感情。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2.多媒体设备。

3.活动设计和教学参考资料。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入门导入(5分钟)–师生一起回顾课文故事背景,引入学习话题。

2.导读课文(10分钟)–分段教学,学生跟读解释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

3.诗词欣赏(15分钟)–展示诗歌,并辅导学生欣赏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感情。

第二课时1.诗歌朗读(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诗歌朗读比赛,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2.文字理解(15分钟)–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检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情感撰写(15分钟)–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爱国、英雄人物或忠诚的短文,联系课文要求。

第三课时1.创意分享(10分钟)–学生展示上节课写的短文,进行同学间的交流和分享。

2.情感体验(1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或其他方式,让学生感受课文所传达的情感。

3.总结反思(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和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五、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进行相关主题的绘画、手工或其他创意作品制作。

2.引导学生利用课本之外的资料,拓展对主题的认识和了解。

3.组织学生进行小型演讲或朗诵比赛,展示他们的感悟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反馈1.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进行及时评价和反馈。

2.让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鼓励他们发表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建议和意见。

以上为《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您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设计,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与情感体验。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青山处处埋忠骨》第1课时教案(定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青山处处埋忠骨》第1课时教案(定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青山处处埋忠骨》第1课时教案(定稿)一、教学目标1.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故事背景和主要内容。

2.掌握课文中重要词语的解释和运用。

3.能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

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二、教学重点1.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的主题。

2.分析课文中的生字词语。

3.理解作者通过本文所表达的主旨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中的感情色彩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2.运用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表达个人感悟。

四、教学准备1.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2.黑板和白板3.针对课文的练习题和活动五、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简要介绍《青山处处埋忠骨》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新词逐个教授生字词语,让学生掌握词义和用法。

3. 阅读课文让学生阅读课文,并提问确保他们理解文章意思。

4. 分析课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从情节、情感和主题等方面进行讨论。

5. 情感表达让学生表达自己对《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感想,引导他们思考爱国情感的培养。

6. 作业布置布置阅读任务或写作任务,巩固本课所学内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目的是通过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引导学生感受爱国情怀,并通过分析课文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布置的作业也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写作,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以上就是本课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情感品质的培养。

小学五年级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优质教案三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优质教案三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优质教案三篇《青山处处埋忠骨》主要讲了毛主席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主席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主席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优质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五年级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优质教案一1.认识生字新词,读通读顺全文,了解(文章)大意。

2.体会深受感动的(句子),感悟父亲的慈父情怀的毛主席的无私胸襟。

3.感受描写人物的(方法)。

1.感悟*主席常人的慈父情感和超人的无私胸怀。

2.学习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

1.教师准备:PPT课件2.学生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以及一家为了中国革命胜利而牺牲的六位烈士的资料。

1课时一、直接导入上周我们感悟到了*作为一个诗人的豪放与乐观,也感受到了他作为一个国家的气概。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7课,来感受那博大而深沉的父爱和他非比寻常的伟人胸怀。

1.揭题:青山处处埋忠骨师:一齐读课题,读《青山处处埋忠骨》师:谁能接下一句?(1)生接下句:何须马革裹尸还。

(2)初解诗意: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两句诗,然后(说说)你的理解。

预设:生:这句诗的意思应该是说:“青山上到处都可以埋骨灰,何必要用马革裹着尸体运回家乡呢?”师引导:忠骨仅仅指骨灰吗?它还指那些为了正义事业而牺牲的忠义之士的骨灰。

在文中具体指的是生答:毛岸英烈士的骨灰。

原意: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3)教师介绍:其实在古代打仗的时候,牺牲了的将士会被其他同伴用马皮包裹尸体运回故乡,表明他们是用生命来报答祖国的,活着的人以此来纪念他们对祖国的贡献,彰显他们的忠心。

后来清代龚自珍将前人的意思推进了一层,因而有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名句。

那么毛主席借用这两句诗想表达什么意思呢?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读通读顺全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看黑板,谁能根据黑板上的提示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青山处处埋忠骨》优秀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青山处处埋忠骨》优秀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青山处处埋忠骨》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青山处处埋忠骨》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军民英勇抗击日寇,无数英雄儿女为国捐躯的感人事迹。

本课通过讲述烈士们的英勇事迹,教育学生学习烈士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塑造方面仍需引导。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文中的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产生疑问,需要教师耐心解答。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讲述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烈士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烈士们的英勇事迹和爱国主义精神。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课文的情感,将爱国主义精神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烈士们的英勇事迹。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自主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讨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读课文,了解课文背景,准备相关历史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英勇烈士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烈士们的英勇事迹。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烈士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课文中所学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师引导学生将这种精神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结合。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青山处处埋忠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青山处处埋忠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青山处处埋忠骨》第一课
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的背景故事和内涵,掌握课文中
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尊重英雄、感恩先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中的意义,掌握课文中的关键句子。

•难点:理解课文深层含义,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时所学内容,激发学生对新课内容的兴趣。

2. 学习(30分钟)
1.师生共同朗读课文,教师解释生词和生词解释。

2.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主旨和故事背景并汇报。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

3. 拓展(15分钟)
1.学生展示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展示关于革命先烈的故事。

3.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就课文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思
考。

4. 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正能量。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
考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未来教学中,可以加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以上是我对《青山处处埋忠骨》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希朅能够为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优秀)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优秀)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优秀)教学设计:《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教学目标:1.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这首诗的背景、题材、内容。

2.理解和把握诗中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

3.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和艺术欣赏能力。

4.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演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背景知识介绍:介绍《青山处处埋忠骨》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谢冕的简介。

2.诗歌赏析:带领学生共同读诵整首诗,理解和感受其中的忠魂颂扬。

3.诗歌朗读和表演:指导学生朗读整首诗,并分组进行小组表演。

三、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青山处处埋忠骨》的诗词文章,幻灯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2)学生准备笔和纸。

2.导入新课:教师通过讲解或播放视频的方式生动地介绍《青山处处埋忠骨》这首诗的背景,向学生展示革命先辈的高尚品质和精神风貌,提高学生的兴趣。

3.诗歌赏析:(1)教师带领学生读诵整首诗,学生跟读。

(2)教师进行诗歌文本的解读,解释其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激发学生对诗词的好奇心。

(3)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合理分析词句的褒贬,并向学生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审美意义。

4.诗歌朗读和表演:(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朗读,并根据需要指导调整语调、节奏和语速。

(2)教师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表演。

每个小组选取一个段落,通过朗读和表演来展示诗中隐含的意境和情感。

小组表演后,教师和同学共同点评和评价,为表演提供建议和改进的方向。

(3)教师在课末的时候,为学生进行一次集体朗诵,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才华,提高表达能力。

四、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和目标,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鼓励和肯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学生对课堂进行反思和总结,回答问题:在这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想?五、课后作业:1.学生课后完成课堂笔记和总结,将自己的收获和感悟写在作业本上。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精选6篇)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支配,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安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等环节。

《青山到处埋忠骨》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打算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整理的《青山到处埋忠骨》教学设计(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青山到处埋忠骨》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相识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一代伟人作为一般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4.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体会丧子后极度哀痛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

教学难点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打算查阅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了解抗美援朝的背景、经过、结果、宏大意义,了解毛岸英个人及赴朝的缘由、牺牲时的实情实景。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学习了前面两篇课文,我们领会了作为诗人和领袖的风采。

不过,领袖也是人,他也有一般人的喜、怒、哀、乐,今日就让我们走进伟人的内心,去感受作为一般人的的情感世界。

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通顺、流利,同时用笔勾画出不理解的生词。

2.出示生字,生读,留意纠音:“拟”,应读“nǐ”,不要读成“yǐ”;“赴”,应读“fù”,不要读成“pù”;“躇”,应读“chú”,不要读成“zhù”;“殉”,应读“xùn”,不要读成“xún”。

3.提出不懂的生词,结合预习和全班探讨沟通解决。

殉职:因公务而牺牲。

踌躇:迟疑不决的样子。

勋鉴:亦称书奉语或提称语,缀于信首收信人的称呼之后。

鉴,审查,看;勋,功德,功劳。

勋鉴的大意是有功德之人看。

多用于政界,文界。

4.默读课文,思索: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斗争中光荣牺牲后,听闻这个噩耗后极度哀思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选择过程。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学案设计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学案设计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调整 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确保教学
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 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加强师生 互动和生生互动,提高课堂氛围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 难度的问题和作业,以满足他们
的个性化需求。
THANKS
0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社 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0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 审美能力。
02
教学内容与步骤
导入新课
总结词
激发兴趣、引导思考
详细描述
通过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忠骨”的含义,并引出课文的主 题。
课文讲解
总结词
深入解析、注重细节
详细描述
学习反馈与调整
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根据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
04
教学评价否积极参与讨论 ,是否能主动回答问题。
作业完成情况
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度,是否能够按时提交, 作业质量如何。
课堂小测验
通过课堂小测验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 况。
过程与方法目标
01
通过朗读、默读、圈点 勾画、做批注、交流探 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 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02
引导学生通过品味重点 语句,深入理解课文内 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
情。
03
指导学生通过拓展阅读 、写作练习等方式,巩 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
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01
感受文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 义精神。
教师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反思
回顾教学内容是否符合 教学目标,是否需要调
整或补充。

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教学设计教学教案7篇

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教学设计教学教案7篇

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教学设计教学教案7篇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说出“青山不老”的含义。

3、领悟老人植树造林的精神,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与决心。

教学流程:一、播放课件,导入新课1、播放中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课件资料(或出示相关图片资料),引导学生畅谈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过度:是啊,恶劣的自然环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困难,那金黄的沙土成了人们心中隐隐的痛,但是,有一位81岁的老人却用自己的双手,改变了这一切。

我们来看——3、出示第一自然段窗外是参天的杨柳。

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

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1)轻轻地读着这一段文字,然后说说:你从哪里感受到了什么?(2)交流:(3)想一想这样的景象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预设: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翠seyu流、郁郁葱葱……(4)朗读指导:引:a.多美的景色啊,谁能用声音来展现这样的画面——指名读b.你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那片绿色的林海,我们都迫不及待了,一起来吧——齐读(5)过度:一个81岁的老人竟然能够用自己的双手把一片荒芜之地变成这样一片绿色的林海,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板书:奇迹(6)揭题: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16课,走近这位老人,感受老人所创造的奇迹——板书齐读课题二、自读课文,感悟“奇迹”1、请大家打开课文,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想一想:老人还创造了哪些奇迹?2、交流(随机出示2个句子)出示:⑴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a.课件出示:b.生谈感受(评:老人的举动让你受到了震撼)c.自由读师:请大家也自由去读读这句话,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吗?d.课件点击数字师:同学们,就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些数字上,再去品味,你感受到什么?:(我们樊川小学约占地几亩?(约7。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青山处处埋忠骨》_优秀教案1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青山处处埋忠骨》_优秀教案1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青山处处埋忠骨》_优秀教案1一. 教材分析《青山处处埋忠骨》是一篇描写革命先烈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感人故事。

文章以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教育学生,使他们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革命先烈的精神风貌,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并感悟文章中的情感。

但部分学生对于革命历史知识了解不多,对于课文中的某些概念和事件可能存在理解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课文的结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革命先烈的精神风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结构。

2.难点:深刻理解课文所表现的革命先烈的英勇精神,体会课文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意识。

3.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视频:准备相关革命历史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革命先烈的事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视频资料,引入革命先烈的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情感。

然后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大意。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引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青山处处埋忠骨》优质课 教学设计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青山处处埋忠骨》优质课 教学设计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青山处处埋忠骨》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能够理解忠诚与勇敢的重要性。

–能够用自己的话简洁地表达故事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勇敢、坚毅和正直的品质。

–培养学生对历史、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主题。

2.能够简洁地表达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难点1.理解忠诚与勇敢的含义。

2.理解故事所传达的价值观。

四、教学过程1. 预习导入老师向学生介绍《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 教学展开1.分组阅读: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阅读一小段故事,然后小组内讨论故事的要点。

2.全班讨论: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他们讨论的结果,梳理故事情节。

3.角色扮演:让学生分角色演绎故事情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

4.思考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忠诚与勇敢的含义,以及这些品质在故事中的体现。

3. 拓展延伸1.与现实生活联系:让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表现忠诚与勇敢。

2.创作:让学生根据故事的主题创作相关作品,如小作文、画作等。

4. 总结回顾总结教学内容,强调忠诚与勇敢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勇敢做正确的事情。

五、教学策略1.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讨论和思考,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故事,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

3.提问引导: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六、板书设计•标题:《青山处处埋忠骨》•核心词汇:忠诚、勇敢•价值观:忠贞、坚毅七、课后作业1.完成相应练习册的习题。

2.思考并记录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忠诚与勇敢的事例。

八、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忠诚与勇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更好地领会了这一故事所要传达的价值观。

青山处处埋忠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

青山处处埋忠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

青山处处埋忠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习《以青山处处埋忠骨》的背景知识和课文内容,了解烈士保卫国家的英勇事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烈士的敬仰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学习《以青山处处埋忠骨》的背景知识,了解烈士保卫国家的英勇事迹。

2. 掌握课文的内容,理解课文中的主要观点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和情感。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烈士保卫国家的意义和价值。

四、教学方法1. 导入法:通过引入相关历史事件和烈士保卫国家的事迹,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详细解读《以青山处处埋忠骨》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和情感。

3. 互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写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烈士纪念碑的图片,引起学生对烈士保卫国家的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2. 学习背景知识(10分钟)介绍《以青山处处埋忠骨》的创作背景和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这首诗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3. 阅读课文(2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以青山处处埋忠骨》这首诗,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体会烈士保卫国家的英勇事迹和牺牲精神。

4. 课文解析(15分钟)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诗歌表达技巧,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深层含义和情感。

5. 小组讨论(15分钟)分成小组,让学生就烈士保卫国家的意义和价值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

6. 写作训练(20分钟)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写一篇关于烈士保卫国家的作文,并在课堂上互相交流和修改。

7. 总结和展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激励学生对烈士保卫国家的敬仰之情。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优秀3篇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优秀3篇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优秀3篇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一代伟人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4、进一步了解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了解一代伟人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前准备:1、了解中国近代史。

2、相应课件。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

二、导入课文。

出示x少年时所作的诗:▲幻灯二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zhǐ)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自由读。

2、你读明白,x当时有怎么样的志向?提名说——学成名,从后两句你读懂了什么?——任何地方都可以埋自己的尸骨,这是何等的豪情呀。

(这首诗是少年x走出乡关、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书,表明了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

)理解了这首诗,再读,我相信你一定会更加豪情万丈!3、x很善于用诗词表情自己的宽阔的胸襟和内心丰富的情感。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是如此,学习了前面两篇课文,我们领略了x作为诗人和的风采。

不过,也是人,他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伟人的内心,去感受作为普通人的x的情感世界。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8个生字,会读写本课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拟定、锻炼、情不自禁”等10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文中表现毛泽东悲痛的神态、动作、心理描写。

3、了解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1、通过课文中对毛泽东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毛泽东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

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1、查阅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了解抗美援朝的背景、经过、结果、伟大意义,了解毛岸英个人及赴朝的缘由、牺牲时的实情实景。

2、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在《长征》中,毛泽东藐视一切困难,积极乐观的胸怀,令我们敬佩不已,无限敬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青山处处埋忠骨》是一篇描写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的课文。

课文以毛泽东对杨开慧的怀念为线索,展现了杨开慧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精神。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革命先烈的不幸遭遇,体会革命先烈的英勇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课文内容能够进行初步的理解和分析。

但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精神方面,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相对有限,需要通过课文学习,对革命先烈的事迹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杨开慧的英勇事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杨开慧的英勇事迹。

2.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深刻情感,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精神。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所描绘的场景,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3.自主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合作探讨问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录音:准备课文朗读的录音,以便在课堂上播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相关图片: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以便在课堂上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课文内容。

3.教学课件:制作课件,以便在课堂上使用,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中描绘的场景,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课文内容。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5篇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5篇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5篇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5篇每位教师为了讲好课,必须精心准备教案课件。

而在教案课件中,关于知识点的设计要尤为重要。

下面给大家分享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欢迎阅读!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精选篇1)执教时间:20__年12月21日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8个生字,了解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体会主席常人的情怀和伟大的胸怀。

3、学习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目标2教学难点:目标3教学过程:◆启动一、谈话引入新课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领略了领导人作为诗人和领袖的风采。

领导人是一位伟大的领袖,也是一们伟大的父亲。

这节课,我将带着同学们一起走进领袖的内心,去感受领导人作为一位父亲那深沉、博大的父爱情怀。

齐读课题。

二、理解课题,检查预习1、理解题目意思。

2、认读词句。

3、这篇文章主要写什么?◆师生互动三、理解课文内容1、文中讲到了三封电报,请用__标出每封电报的内容。

2、齐读第4自然段,学生交流有关毛岸英的成长经历和牺牲经过资料,体会得到这突入其来的噩耗,主席悲痛的内心,并用一个词概括主席此时内心的感受。

3、接着主席收到了第二封、第三封电报,这是两封意见分歧的电报。

岸英的遗体是运回祖国安葬还是葬在朝鲜,决定权在谁手里?主席是怎样选择的?默读5—7自然段。

这抉择过程,又可用一个什么词概括?4、经过艰难痛苦的抉择,主席在电文稿后写出了怎样的批示?齐读、理解批文诗句意思。

这一批示意味着什么?理解作出这一批示主席内心是何等的痛苦。

5、质疑:不能理解啊,毛岸英是领导人最挚爱的儿子,破格把他的遗体运回祖国安葬,让主席见儿子最后一面,这是合情合理的呀,主席怎么会这么批示呢?◆生生互动四、品读重点词句,升华感情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用心去体会,去感受,看读这篇文章最揪你心的是什么?把最揪你心的句子勾出来多读几遍与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

3、这些感人的地方就是细节描写。

学习细节描写方法,扩写课文最后一段。

五年级语文上册《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上册《青山处处埋忠骨》教案、教学设计
4.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5.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领会革命先烈的英勇精神。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和需求,教师应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青山处处埋忠骨》时,我首先向学生展示一幅中国地图,指着那些标注着红色革命纪念地的位置,引导学生回忆我们伟大祖国在革命历程中的艰辛岁月。我说:“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着辉煌的革命历史,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关于一位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峥嵘岁月,感受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
2.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句子仿写,提高写作能力。
3.写一段话,表达自己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课堂尾声,我会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归纳:
1.课文主题:通过学习《青山处处埋忠骨》,我们了解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感受到他们的崇高精神。
2.写作手法:课文运用了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表现力,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5.教学评价
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情感体验等方面。同时,通过课后作业、小测验等形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6.教学反思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青山处处埋忠骨》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青山处处埋忠骨》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青山处处埋忠骨》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青山处处埋忠骨》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国革命烈士英勇斗争、为国捐躯的感人事迹。

课文通过讲述烈士们的英勇事迹,教育学生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但对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可能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感悟革命烈士的英勇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生能够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悟革命烈士的英勇精神,激发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学会生字词。

2.难点:感悟革命烈士的英勇精神,激发爱国情怀。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革命烈士的英勇精神。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3.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抗日战争的历史图片、视频等资料。

2.教材:准备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及相关生字词卡片。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抗日战争的历史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青山处处埋忠骨》课后练习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青山处处埋忠骨》课后练习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青山处处埋忠骨》课后练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青山处处埋忠骨》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国革命烈士们在战斗中英勇斗争,不畏艰险,为国捐躯的感人事迹。

本课通过讲述烈士们的英勇事迹,教育学生学习烈士们的崇高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通过课文理解烈士们的英勇事迹,感受到他们的崇高精神。

但部分学生对于文中的一些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可能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解释。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理解烈士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

2.难点:理解烈士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烈士们的英勇事迹。

2.情感教学法: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感受到烈士们的崇高精神。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录音带或课件2.生字词卡片3.烈士事迹资料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录音带,播放与课文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什么是烈士吗?为什么我们要尊敬烈士?2.呈现(10分钟)教师逐段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在朗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生字词,并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生字词认读练习,可以通过卡片游戏、小组竞赛等形式进行。

同时,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对烈士们的认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进一步理解烈士们的英勇事迹。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10《青山处处埋忠骨》课时1 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10《青山处处埋忠骨》课时1 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10《青山处处埋忠骨》课时1 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教材版本: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2. 课文名称:《青山处处埋忠骨》3. 课时:第1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掌握课文中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理解课文中反映的传统美德和爱国主义精神。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激发学生对爱国主义的情感和认识。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珍爱和平。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意思。

•分析课文中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虽然字义与实义的区别。

•理解课文中的典故和寓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 学习活动•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并理解每个段落的大意。

•完成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和分析。

•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反映爱国主义精神的部分。

3. 拓展延伸•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4. 归纳总结•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强调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性。

•学生做简单的思维导图或总结。

五、作业布置•阅读相关名著或故事,写一篇心得体会。

•记背本次课文生字词和相关名句。

六、教学反思•教师总结整节课的教学过程,查漏补缺,为下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中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爱国情感,使他们在未来的成长中能勇敢向前,热爱祖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山处处埋忠骨》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一)a卷课堂教学跟踪训练(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按提示填空(21分)
1、这篇课文讲了毛泽东的爱子_______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
毛泽东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____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____的抉择
过程,表现了毛泽东____的感情,____的胸怀。

2、“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字词积累与运用(20分)
1、我能把字写得更漂亮(看拼音,写字、词):(12分)

()定xūn
()鉴xùn
()职fù
奔()chóuchú
()àn
()然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量词(8分)
一()电报一()大字一()枕巾
一()战斗一()卧室一()飞机
一()好参谋一()作战图
三、我是小小魔术师(按要求改写句子)(18分)
1、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
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到就不悲痛吗?
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鲜血凝成的中朝友谊比山还高,比海还深。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文片段阅读(26分)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字的一瞬间,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岸英难道真的不在了?父子真的不能相
见了?示意秘书将电报稿放在上面。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

毛主席已经出去了,放在枕头上的电文稿写着一行醒目的大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忠骨”的意思是______,在本文指__________(6分)
2、从毛主席签的电文稿,反映了什么?(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这句话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1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法学习指导与运用(15分)
课文中有许多地方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进行描写。

请你依照课文的写法,选择某一方面进行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卷知识技能综合应用(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类文阅读(50分)
罗盛教
1952年1月2日早晨,朝鲜石田里的山野上铺着厚厚的雪。

几个朝鲜小朋友在河面上滑冰。

突然喀嚓一声,冰破了,一个孩子惊叫一声,掉进了冰窟窿。

他的同伴都吓得哭起来。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罗盛教正好走过这里。

他听到叫声,知道出事了,就急忙向河边跑去。

他一边飞奔,一边脱棉衣。

冰窟窿里泛着水花,罗盛教猛地跳了下去。

冰下的水流很急,不知把孩子冲到哪里去了。

他在水里摸了好一阵,也没摸到。

罗盛教钻出水面吸了口气,立刻又钻了下去。

孩子们站在冰上,焦急地盯着冰窟窿。

一会儿,水面上伸出两只小手,接着是孩子的脑袋。

罗盛教把孩子托上来了!孩子用两只胳臂扒住了冰,使劲往上爬。

没想到哗啦一声响,冰塌了一大片,孩子又掉进水里了。

罗盛教钻出水面,他的脸和脖子全冻得发紫了。

他深深地吸了口气,第三次钻进水里。

过了好一会儿,才看见孩子慢慢地露
出水面,是罗盛教用头和肩膀把他顶出来的。

孩子得救了,罗盛教已经使尽了全身的力气,光荣地牺牲了。

朝鲜人民为了纪念罗盛教,把他安葬在石田里。

他的墓前立着一块很高的碑,碑上刻着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的亲笔题词:“罗盛教烈士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永远共存”。

1、罗盛教是______(身份)。

他是____年___月___日为救__
____(国名)儿童________而牺牲的。

(10分)2、罗盛教共__次钻进水里,第一次结果是____________,第二次
结果是____________,第三次孩子的救了,可罗盛教却光荣地牺
牲了。

(15分)
3、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____为罗胜教的碑题词,内容为:“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分)
4、罗盛教救朝鲜儿童这件事,表现了罗胜教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10分)
二、强化阅读(52分)
儿子
儿子是两年前在边防牺牲的。

每年到了那一天,老人都要办几样菜,对着云南方向摆下,洒下几杯鸭溪窖()酒。

这是儿子生前最爱喝的,老人一直没有掉泪,这是典型的山民性格:坚毅、强悍()。

每月都要收到来自云南边防的汇款贰拾元,两年了。

最初只有汇款,后来,有一次老人实在忍不住,让邻居小刚替他给这个自称“解()为民”的同志写了一封信。

“解为民”看了信,知道老人家最大的难处是孤独,于是老人便月月都又收到一封信。

嘘寒问暖,也谈部队生活及自己的婚事,每封信的落款,都端端正正地写着:“您的儿子。

”老人满意了:这不是真正的父子关系吗?老人的心温暖了。

______,这两个月来,_______汇款照样来,_______信_______中断了(汇款上的笔迹也很陌生)老人焦虑不安,他凭直觉感觉到,一定发生了意外的事。

老人揣()上积攒()起来准备给“儿子”办彩礼的钱,登上了去云南的火车。

部队首长把他带到一个松林环绕的地方,那里并排筑着两座烈士墓,一座是亲生儿子的,一座是“儿子”的。

1、在文中的括号里给加粗的字注音。

(10分)
2、在第3自然段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是()(10分)
a、虽然然而但却
b、于是虽然却但
c、可是虽然但却
d、可是如果但是就
3、标题“儿子”二字是指()(15分)a、老人的亲生儿子。

b、自称“解为民”的同志。

c、老人的亲生儿子和“解为民”。

d、泛指解放军战士是人民的好儿子。

4、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15分)
a、老人b、儿子
c、“儿子”d、小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