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一第四章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测试卷(共2套试卷 附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测试卷(共2套试卷 附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测试卷(共2套试卷附答案)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A卷一、选择题▲(广东高考)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依赖单纯扩散和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他条件不变。

则()A.甲运输被促进B.乙运输被促进C.甲运输被抑制D.乙运输被抑制1.(2010·连云港调研)如图为细胞膜的液态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具有①的一侧为细胞膜的外侧B.①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C.②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①的种类和数量有关2.下列不能体现细胞膜流动性的是()A.萎蔫的植物细胞出现质壁分离现象B.细胞膜上糖蛋白的识别过程C.浆细胞分泌抗体D.白细胞的吞噬作用3.(2010·海口调研)下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某物质浓度变化与该物质进入细胞膜内速度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单纯扩散B.该物质通过膜时必须与载体蛋白结合C.该物质可能是水或甘油D.该物质只能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移动4.有一位科学家分离到一种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他将膜放在特制的仪器中,分隔两边装蒸馏水的槽。

当他将稀释的乙酸放入一侧时,发现另一侧槽中的pH没有变化。

于是他将动物细胞匀浆磨碎,过滤出细胞器和膜的碎片,然后再将滤液加到加过乙酸的一侧,这时发现另外一侧的pH下降了。

造成这种变化的最合理的解释是()A.质子通过主动运输跨膜运输B.质子通过单纯扩散跨膜运输C.质子通过协助扩散跨膜运输D.细胞滤液能溶解膜中的脂5.如图中Ⅰ~Ⅲ说明了物质和离子通过细胞膜的转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所有图中均为主动运输B.所有图中均为被动运输C.图Ⅰ、Ⅱ和Ⅲ可表示单纯扩散D.图Ⅲ中细胞内ADP含量会增加6.(2010·沂南模拟)Na+—K+泵由4个亚基(多肽)组成,其中一个亚基向着细胞质的一面有一个ATP结合位点和三个Na+结合位点,外表面有两个K+结合位点。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练习及答案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练习及答案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一、选择题1.将下列细胞或细胞器置于蒸馏水中,不.会破裂的是()A.红细胞B.叶绿体C.线粒体D.洋葱表皮细胞2.下图表示某植物相邻的3个细胞,其细胞液浓度依次为甲>乙>丙,正确表示它们之间水分子渗透方向的是()A B C D3.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B.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C.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4.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排布有下述特点,其中描述细胞膜基本骨架特征的是()A.膜两侧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不尽相同B.磷脂排布成双分子层C.蛋白质分子附着和镶嵌于磷脂双分子层中D.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5.维生素D比水溶性维生素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 A.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作为基本骨架B.磷脂双分子层内不同程度地镶嵌着蛋白质C.细胞膜是选择性透过膜D.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6.红细胞吸收甘油与吸收葡萄糖相同的是()A.低浓度→高浓度B.载体蛋白协助C.高浓度→低浓度D.消耗能量7.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易吸收葡萄糖,却难吸收相对分子质量比葡萄糖小的木糖,原因是()A.细胞膜上无木糖载体B.细胞膜上的磷脂排列紧密C.木糖的浓度太低D.木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太小8.实验表明,K+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但如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的缬氨霉素(含12个氨基酸的脂溶性抗生素)时,K+则可以通过膜从高浓度移向低浓度处,这种物质通过膜的方式是()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吞作用9.若用呼吸酶抑制剂处理小肠绒毛上皮,则会明显影响其细胞吸收的物质是()A.氧气、甘油B.脂肪酸、水C.葡萄糖、水D.钾离子、氨基酸10.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积累K+ 需消耗能量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D.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二、非选择题1.下图表示细胞某一部分的亚显微结构,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示示意的是的亚显微结构;(2)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化学物质名称分别是、、和;(3)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其生理特性是;(4)②、③在①上的排布方式是。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细胞的生命历程测试含答案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细胞的生命历程测试含答案

第四章细胞的生命历程(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医学上可采用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移植到患者体内的造血干细胞能产生红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等。

造血干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差异性变化的过程属于( )A.细胞分化B.细胞凋亡C.细胞癌变D.细胞坏死2.下列关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前期的每个染色体包括两个姐妹染色单体B.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于纺锤体的中轴上C.后期分离的染色体以相同的速率移向细胞两极D.末期囊泡聚集成细胞板,发展形成新的细胞壁3.细胞周期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 b可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B.染色体的平均分配发生于b a段C.细胞中核DNA分子数的加倍是在a b段D.机体所有的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4.将边长分别为1 cm、2 cm、3 cm的含有酚酞的琼脂块浸入0.1%的NaOH溶液中(酚酞遇NaOH溶液呈紫红色),10分钟后取出琼脂块用吸水纸吸干表面溶液,切开后测量紫红色层的厚度,计算出紫红色部分的体积占整个琼脂块体积的比值分别是a、b、c,下列对a、b、c的大小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A.a=b=cB.a>b>cC.a<b<cD.不能确定5.一个细胞周期中,可发生在同一时期的变化是( )A.核DNA分子数加倍和染色体数加倍B.染色体出现和纺锤体出现C.着丝粒分裂和赤道面出现D.核膜消失和纺锤体消失6.如图表示某一生物细胞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是动物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该细胞内有8条染色体,16条染色单体C.该细胞内有4对姐妹染色单体和8个核DNA分子D.该生物分裂间期细胞内有8条染色体7.下列有关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相关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基本一致B.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出现纺锤体,都来自中心体C.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胞质分裂方式不同D.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意义相同,保证亲子代细胞遗传性状的稳定性8.动粒是真核细胞中位于着丝粒两侧的两层盘状特化结构,与纺锤丝相连并牵引染色体移动,拉向细胞两极。

(完整)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练习及答案

(完整)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练习及答案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一、选择题1.将下列细胞或细胞器置于蒸馏水中,不.会破裂的是()A.红细胞B.叶绿体C.线粒体D.洋葱表皮细胞2.下图表示某植物相邻的3个细胞,其细胞液浓度依次为甲>乙>丙,正确表示它们之间水分子渗透方向的是()A B C D3.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B.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C.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4.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排布有下述特点,其中描述细胞膜基本骨架特征的是()A.膜两侧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不尽相同B.磷脂排布成双分子层C.蛋白质分子附着和镶嵌于磷脂双分子层中D.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5.维生素D比水溶性维生素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 A.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作为基本骨架B.磷脂双分子层内不同程度地镶嵌着蛋白质C.细胞膜是选择性透过膜D.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6.红细胞吸收甘油与吸收葡萄糖相同的是()A.低浓度→高浓度B.载体蛋白协助C.高浓度→低浓度D.消耗能量7.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易吸收葡萄糖,却难吸收相对分子质量比葡萄糖小的木糖,原因是()A.细胞膜上无木糖载体B.细胞膜上的磷脂排列紧密C.木糖的浓度太低D.木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太小8.实验表明,K+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但如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的缬氨霉素(含12个氨基酸的脂溶性抗生素)时,K+则可以通过膜从高浓度移向低浓度处,这种物质通过膜的方式是()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吞作用9.若用呼吸酶抑制剂处理小肠绒毛上皮,则会明显影响其细胞吸收的物质是()A.氧气、甘油B.脂肪酸、水C.葡萄糖、水D.钾离子、氨基酸10.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积累K+ 需消耗能量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D.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二、非选择题1.下图表示细胞某一部分的亚显微结构,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示示意的是的亚显微结构;(2)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化学物质名称分别是、、和;(3)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其生理特性是;(4)②、③在①上的排布方式是。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检测试卷(附解析)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检测试卷(附解析)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检测试卷(附解析)(6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下列不属于酶制剂的是()A.蛋白酶B.脂肪酶C.淀粉酶D.麦芽糖酶【解析】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大类: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

其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

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使污迹从衣物上脱落。

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也能分别将大分子的脂肪、淀粉和纤维素水解为小分子物质,使洗衣粉具有更强的去污能力。

【答案】D2.从水果中提取果胶酶的适合条件是()A.高温、偏酸性提取液B.低温、偏酸性提取液C.高温、偏碱性提取液D.低温、偏碱性提取液【答案】B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果胶酶只存在于植物果实中B.果胶溶于水,不溶于乙醇C.果胶酶广泛存在于植物果实和微生物中D.果胶酶能分解果胶和纤维素【答案】C4.酶的固定方法不包括()A.将酶吸附在固体表面上B.将酶相互连接起来C.将酶包埋在细微网格里D.将酶制成固体酶制剂,如加酶洗衣粉中的酶【答案】D5.酵母细胞的活化是指()A.让酵母细胞恢复运动状态B.让酵母细胞在缺水状态下更容易休眠C.让酵母细胞内酶活性加倍D.让处于休眠状态的酵母细胞重新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解析】缺水状态下,酵母细胞处于休眠状态,在固定化之前,应先让处于休眠状态的酵母细胞重新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即活化。

【答案】D6.关于果胶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果胶和纤维素,果胶酶的主要作用是分解细胞壁中的果胶B.果胶有多种,果胶酶也有多种,如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等C.果胶酶在食品工业中有广泛的用途,在其他方面则无用处,体现了酶的专一性D.果胶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配合使用,可分解植物细胞壁中的果胶和纤维素,促使淀粉、脂质、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释放,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解析】果胶酶的作用是分解细胞壁中的果胶,可以使果汁产量增加,透明度提高,有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等,在食品工业如制作果汁、提高葡萄酒质量等方面作用很大,也常与纤维素酶等共使用,提高饲料营养和降低饲料黏度,促进饲料在动物消化道内的消化等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练习及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练习及答案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一、选择题1.将下列细胞或细胞器置于蒸馏水中,不.会破裂的是()A.红细胞B.叶绿体C.线粒体D.洋葱表皮细胞2.下图表示某植物相邻的3个细胞,其细胞液浓度依次为甲>乙>丙,正确表示它们之间水分子渗透方向的是()A B C D3.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B.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C.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4.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排布有下述特点,其中描述细胞膜基本骨架特征的是()A.膜两侧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不尽相同B.磷脂排布成双分子层C.蛋白质分子附着和镶嵌于磷脂双分子层中D.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5.维生素D比水溶性维生素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 A.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作为基本骨架B.磷脂双分子层内不同程度地镶嵌着蛋白质C.细胞膜是选择性透过膜D.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6.红细胞吸收甘油与吸收葡萄糖相同的是()A.低浓度→高浓度B.载体蛋白协助C.高浓度→低浓度D.消耗能量7.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易吸收葡萄糖,却难吸收相对分子质量比葡萄糖小的木糖,原因是()A.细胞膜上无木糖载体B.细胞膜上的磷脂排列紧密C.木糖的浓度太低D.木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太小8.实验表明,K+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但如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的缬氨霉素(含12个氨基酸的脂溶性抗生素)时,K+则可以通过膜从高浓度移向低浓度处,这种物质通过膜的方式是()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吞作用9.若用呼吸酶抑制剂处理小肠绒毛上皮,则会明显影响其细胞吸收的物质是()A.氧气、甘油B.脂肪酸、水C.葡萄糖、水D.钾离子、氨基酸10.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积累K+ 需消耗能量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D.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二、非选择题1.下图表示细胞某一部分的亚显微结构,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示示意的是的亚显微结构;(2)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化学物质名称分别是、、和;(3)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其生理特性是;(4)②、③在①上的排布方式是。

(新)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练习及答案

(新)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练习及答案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一、选择题1.将下列细胞或细胞器置于蒸馏水中,不.会破裂的是()A.红细胞B.叶绿体C.线粒体D.洋葱表皮细胞2.下图表示某植物相邻的3个细胞,其细胞液浓度依次为甲>乙>丙,正确表示它们之间水分子渗透方向的是()A B C D3.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B.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C.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4.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排布有下述特点,其中描述细胞膜基本骨架特征的是()A.膜两侧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不尽相同B.磷脂排布成双分子层C.蛋白质分子附着和镶嵌于磷脂双分子层中D.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5.维生素D比水溶性维生素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 A.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作为基本骨架B.磷脂双分子层内不同程度地镶嵌着蛋白质C.细胞膜是选择性透过膜D.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6.红细胞吸收甘油与吸收葡萄糖相同的是()A.低浓度→高浓度B.载体蛋白协助C.高浓度→低浓度D.消耗能量7.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易吸收葡萄糖,却难吸收相对分子质量比葡萄糖小的木糖,原因是()A.细胞膜上无木糖载体B.细胞膜上的磷脂排列紧密C.木糖的浓度太低D.木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太小8.实验表明,K+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但如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的缬氨霉素(含12个氨基酸的脂溶性抗生素)时,K+则可以通过膜从高浓度移向低浓度处,这种物质通过膜的方式是()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吞作用9.若用呼吸酶抑制剂处理小肠绒毛上皮,则会明显影响其细胞吸收的物质是()A.氧气、甘油B.脂肪酸、水C.葡萄糖、水D.钾离子、氨基酸10.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积累K+ 需消耗能量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D.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二、非选择题1.下图表示细胞某一部分的亚显微结构,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示示意的是的亚显微结构;(2)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化学物质名称分别是、、和;(3)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其生理特性是;(4)②、③在①上的排布方式是。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单元测试卷 附答案第4章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单元测试卷 附答案第4章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测试卷(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用含有35S标记氨基酸的培养基培养动物细胞,该细胞能合成并分泌一种含35S的蛋白质。

35S在细胞各结构间移动时不经过()A.核糖体B.线粒体C.内质网D.囊泡2.(2019·延安校际联盟高一期末)水池内某种藻类所分泌的一种物质能抑制蝌蚪体内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减缓水池中蝌蚪的生长和发育。

下列哪种结构最可能是该物质直接作用的目标()A.中心体B.核糖体C.液泡D.溶酶体3.(2019·大庆四中高一期末)一颗猕猴桃能提供一个人一日维生素C需求量的两倍多,被誉为“维C之王”,吃起来酸甜可口,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

这些酸甜物质主要存在于猕猴桃细胞的()A.细胞壁 B.细胞质C.液泡 D.叶绿体4.葡萄糖穿越细胞膜进入红细胞的运输速率存在一个饱和值,该值的大小取决于()A.细胞内的氧浓度B.细胞膜外的糖蛋白数量C.细胞膜上相应载体蛋白的数量D.细胞内外葡萄糖浓度差值5.如图是真核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物质。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②③在细胞膜上都不是静止的B.细胞识别与①有关C.②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D.③的单分子层面积等于该细胞所有膜面积的两倍6.生物膜上的蛋白质称为膜蛋白。

下列有关膜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部分膜蛋白具有催化作用B.膜蛋白在细胞膜内外两侧对称分布C.载体蛋白的种类决定细胞主动运输物质的种类D.膜蛋白的种类和含量决定了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7.实验表明细胞膜、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中有一类相同的蛋白质,而且这类蛋白质在细胞膜中含量较少,在内质网中含量较多,在高尔基体中的含量介于两者之间。

据此判断正确的是()A.细胞膜是由内质网膜直接转化而来的B.同一细胞中不同生物膜的成分、结构相同C.高尔基体能够对蛋白质进行加工D.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8.如图为物质运输方式的概念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①所示过程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B.②所示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物质C.需要消耗细胞中能量的过程是①②③D.蜜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②有关9.科学家研究蚕丝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时,取得了下表中的数据。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练习及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练习及答案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一、选择题1.将下列细胞或细胞器置于蒸馏水中,不会破裂的是()A.红细胞B.叶绿体C.线粒体D.洋葱表皮细胞2.下图表示某植物相邻的3个细胞,其细胞液浓度依次为甲>乙>丙,正确表示它们之间水分子渗透方向的是()A B C D3.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B.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C.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4.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排布有下述特点,其中描述细胞膜基本骨架特征的是()A.膜两侧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不尽相同B.磷脂排布成双分子层C.蛋白质分子附着和镶嵌于磷脂双分子层中D.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5.维生素D比水溶性维生素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 A.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作为基本骨架B.磷脂双分子层内不同程度地镶嵌着蛋白质C.细胞膜是选择性透过膜D.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6.红细胞吸收甘油与吸收葡萄糖相同的是()A.低浓度→高浓度B.载体蛋白协助C.高浓度→低浓度D.消耗能量7.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易吸收葡萄糖,却难吸收相对分子质量比葡萄糖小的木糖,原因是()A.细胞膜上无木糖载体B.细胞膜上的磷脂排列紧密C.木糖的浓度太低D.木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太小8.实验表明,K+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但如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的缬氨霉素(含12个氨基酸的脂溶性抗生素)时,K+则可以通过膜从高浓度移向低浓度处,这种物质通过膜的方式是()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吞作用9.若用呼吸酶抑制剂处理小肠绒毛上皮,则会明显影响其细胞吸收的物质是()A.氧气、甘油B.脂肪酸、水C.葡萄糖、水D.钾离子、氨基酸10.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积累K+ 需消耗能量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D.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二、非选择题1.下图表示细胞某一部分的亚显微结构,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示示意的是的亚显微结构;(2)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化学物质名称分别是、、和;(3)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其生理特性是;(4)②、③在①上的排布方式是。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2019新教材)第1节被动运输1.下列关于选择透过性膜与半透膜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具有半透性必然具有选择透过性②具有选择透过性必然具有半透性③活的生物膜才具有选择透过性④只有活的生物膜才具有半透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鱼鳔膜的通透性。

实验开始时漏斗内外液面等高,实验中观察到漏斗内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再上升。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漏斗中液面上升速率逐渐减小B.水分子只能由鱼鳔膜外进入膜内C.液面静止时,鱼鳔膜内外溶液浓度相等D.实验结果表明鱼鳔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3.(多选)如图甲、乙为两个渗透装置。

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时的初始状态,乙图是较长时间之后通过漏斗内外的水分子达到动态平衡时的状态。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③为半透膜,水分子能自由通过B.图甲中溶液②的浓度小于溶液①的浓度C.图乙中溶液①的浓度与溶液②的浓度相等D.图甲中溶液①和②浓度差越大,则图乙中的水柱越高4.蔗糖不能透过红细胞的细胞膜。

将红细胞分别浸入高浓度的蔗糖溶液和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细胞形态发生的变化是()A.皱缩、涨破B.涨破、皱缩C.皱缩、皱缩D.膨胀、膨胀5.当你连续嗑带盐的瓜子时,口腔和唇的黏膜会有干涩的感觉。

其原因是() A.口腔和唇的黏膜细胞质浓度大于细胞外溶液浓度,细胞失水B.口腔和唇的黏膜细胞质浓度小于细胞外溶液浓度,细胞失水C.口腔和唇的黏膜细胞质浓度大于细胞外溶液浓度,细胞吸水D.口腔和唇的黏膜细胞质浓度小于细胞外溶液浓度,细胞吸水6.(多选)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置于生理盐水中,下列不能发生的现象是() A.细胞失水皱缩B.细胞吸水膨胀C.水分子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D.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发生分离7.右图表示植物细胞渗透作用的图解。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两层半透膜B.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才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渗透失水或吸水C.当外界溶液甲的浓度>细胞液乙的浓度时,细胞发生渗透失水D.当外界溶液甲的浓度=细胞液乙的浓度时,水分子也能进出细胞8.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之所以用已经成熟的洋葱外表皮细胞作实验材料,是因为这样的细胞具有()A.伸缩性很小的细胞壁B.功能完善的细胞膜C.能够流动的细胞质D.大而醒目的液泡9.(多选)下图中甲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乙、丙两曲线图的横坐标代表时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半透膜内溶液a的浓度变化可用图乙表示B.水分子由半透膜外进入半透膜内的速率变化可用图乙表示C.玻璃管内的液面高度变化可用图丙表示D.半透膜内外溶液的浓度差的变化可用图乙表示10.如图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一种方式。

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一第4章过关检测(附答案)

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一第4章过关检测(附答案)

第4章过关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人红细胞的渗透压与x浓度的食盐水相当,而浸在y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破裂,浸在z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皱缩。

则这三种食盐水的浓度大小依次为()。

A.x>y>zB.y>x>zC.z>y>xD.z>x>y答案:D2.观察在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发现中央液泡逐渐变小,说明()。

A.细胞壁相当于一层半透膜B.洋葱表皮细胞是活的C.此时蔗糖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D.细胞壁收缩导致中央液泡失水答案:B3.小麦根毛细胞和根尖分生区细胞都不适合用作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材料,主要的理由是()。

A.前者没有细胞壁,后者没有中央大液泡B.前者没有中央大液泡,后者没有细胞壁C.前者细胞液颜色浅,后者没有中央大液泡D.前者原生质层是全透性的,后者原生质层是全透性的答案:C解析:细胞有细胞壁和中央大液泡、细胞是活的(原生质层有选择透过性)都是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

作为观察质壁分离的材料,其细胞液必须有颜色以便于观察液泡体积的变化。

小麦根毛细胞是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中央大液泡,能发生质壁分离,但由于其细胞液颜色浅,不易观察。

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中央大液泡,不会发生质壁分离。

4.胆固醇、小分子脂肪酸、维生素D等物质可以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

A.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C.细胞膜的结构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D.细胞膜上镶嵌有各种形态的蛋白质分子答案:C解析:物质具有相似相溶的性质,胆固醇、小分子脂肪酸、维生素D都属于脂质,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也是脂质,因而它们可以优先通过细胞膜。

5.下列能够反映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的实例是()。

①白细胞吞噬病菌②不能吸收蛋白质③变形虫的变形运动④水分子能自由进出细胞A.①②③B.①③C.①④D.①③④答案:B6.下列对于生物模型建立的完整过程的认识,错误的是()。

(完整word版)生物必修一第四章测试(附参考)

(完整word版)生物必修一第四章测试(附参考)

精心整理第4章测试〔基础过关卷〕〔时间: 60 分钟,总分值: 100 分〕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每题 3 分,共 60 分〕1.〔原创〕下图字母分别表示扩散、浸透作用和水分子的转运。

对〔〕A .a、b、c 依次表示扩散、浸透作用和水分子的转运B.a、 b、 c 依次表示浸透作用、扩散和水分子的转运C.a、 b、 c 依次表示水分子的转运、浸透作用和扩散D.a、b、c 依次表示扩散、水分子的转运和浸透作用2.〔原创〕比较酒精分子和氧气的跨膜运输,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都属于自由扩散B.都属于浸透作用C.前者只属于自由扩散、后者只属于浸透作用D.前者只属于浸透作用、后者只属于自由扩散a、 b、 c 的判断正确的选项是〕3.若是把成熟的植物细胞看作浸透系统,那么相当于半透膜的结构是〔A .细胞膜B.液泡膜 C.叶绿体膜D.原生质层〕4.人体中, K +很简单穿过细胞膜,但好多细胞内部K +的浓度比外面K +的浓度要高,如人++A .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被动运输 D.主动运输5.把数条 5cm 长的马铃薯条分别浸在蒸馏水和不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每隔一段时间测量马铃薯条的长度。

以以下图显示马铃薯条在不同样浓度溶液中长度改变的百分率。

以下相关表达错误的是〔〕A .马铃薯条经过浸透吸〔失〕水改变其长度B.在 0.10g mL·-1蔗糖溶液中马铃薯细胞质壁分别C.马铃薯细胞液浓度相当于 0.30g mL·-1的蔗糖溶液D.在 0.40g mL·-1蔗糖溶液中马铃薯细胞失水皱缩6.将紫色洋葱在完满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撕取表面皮,先用浓度为- 1的蔗糖溶0.3g mL·液办理。

细胞发生质壁分别后,马上将表面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

在该实验中,蔗糖溶液办理前表面皮细胞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表面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那么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出入细胞的方式为〔〕A .甲 <乙,被动运输B.甲 >乙,被动运输C.甲 >乙,主动运输D.甲=乙,主动运输7.一位科学家发现,当温度高升到必然程度时,细胞膜的厚度变小而面积增大,这是由于细胞膜的什么特点所决定的?〔〕A .不牢固性B.拥有必然的流动性C.拥有专一性D.拥有运输物质的功能8.以下相关生物膜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细胞膜与细胞内的膜在成分上的主要差异是细胞内的膜中糖类含量高B.线粒体内膜与外膜在成分上的差异是内膜含有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比外膜多C.生物膜的流动性专指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处于不断运动的状态页脚内容B.细胞膜和细胞器膜都不会出现 B、C、 D 所示排列方式C.C 表示细胞膜, A 、C、D 表示细胞器膜D.细胞膜和细胞器膜均为 C 排列方式10.类囊体膜也属于生物膜,其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分别是〔〕A .有色素分子、进行光反响B.有多种酶、进行暗反响C.拥有必然的流动性、拥有选择透过性D.拥有半透性、拥有必然的流动性11.不属于核膜成分的是〔〕A .磷脂分子B.载体蛋白 C.酶 D.DNA12.在办理污水时,人们设计出一种膜结构,有选择地将重金属离子阻截在膜的一侧,以降低重金属离子对水的污染。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4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4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

第4 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D2.【答案】D【解析】从图1 可以看出,葡萄糖可以通过半透膜,而淀粉不能通过半透膜;图2 左图中半透膜两侧是清水和淀粉溶液,存在浓度差,发生渗透作用,刚开始导致水柱a 升高,到一定高度后,由于液面高度差的存在,导致水柱a 不再升高;右图中半透膜两侧是清水和葡萄糖溶液,存在浓度差,也发生渗透作用,刚开始导致水柱b 升高,当半透膜两侧的水分子达到动态平衡后,葡萄糖也能通过半透膜,并且也要在半透膜两侧达到动态平衡,所以又使水柱b 下降。

3.【答案】B【解析】细胞液是否有颜色不能决定质壁分离和复原能否发生,③错误;外界溶液的浓度要适中,不是任何浓度都可以,⑥错误。

4.【答案】B【解析】据图分析,图中①是细胞壁,②是原生质体,③是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的间隙,里面填充的是蔗糖溶液。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③处充满的是蔗糖溶液,A 项错误;①表示细胞验,B 项正确;图示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因此②的体积比实验初始时小,C 项错误;②的颜色比实验初始时深,D 项错误。

5.【答案】D【解析】据图分析,气孔是由保卫细胞组成的,当保卫细胞吸水时,气孔张开;当保卫细胞失水时,气孔闭0.3 g mL 1 的合。

A 滴加清水,保卫细胞吸水,气孔逐渐开启;B 滴加质量浓度为KNO 溶液,保卫细胞失3水,气孔关闭,随着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NO和K,当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外溶液浓度时,细胞又能渗3透吸水,所以保卫细胞质壁分离后会自动复原,气孔开启。

6.【答案】D【解析】与a 点相比,b 点时细胞内液泡体积增加,液泡颜色变浅,A 项错误;与b 点相比,c 点时细胞液浓度降低,细胞的吸水速率降低,B 项错误;c 点时细胞膨胀,液泡内水分子进出处于动态平衡,C 项错误;b 点到c 点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速率降低,受细胞壁的影响,D 项正确。

7.【答案】C【解析】根据表格分析,甲地该植物在浓度为0.10 mol L 1 的溶液中不分离,而在浓度为0.15 mol L 1 的溶液中刚好发生质壁分离,而细胞液浓度范围等于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刚刚发生质壁分离的外界溶液的浓度范围,说明该植物的细胞液浓度为0.10 ~ 0.15 mol L 1 。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4章 章末检测试卷(四)含答案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4章 章末检测试卷(四)含答案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4章章末检测试卷(四)含答案章末检测试卷(四)(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是骨髓、脾等免疫器官B.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C.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D.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答案C2.下列对非特异性免疫特点的表述,错误的是()A.是人生来就有的天然防御功能B.其包括三道对付病原体的防线C.皮肤、黏膜是其第一道防线D.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其第二道防线答案B解析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遗传下来的,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的功能,它包括人体皮肤、黏膜等组成的第一道防线,以及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的第二道防线。

3.(2022·北京西城高二期末)在免疫调节中,不具有特异性的是()A.巨噬细胞吞噬病菌B.抗原呈递细胞活化辅助性T细胞C.抗体抑制病原体对人体细胞的黏附D.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杀死被感染的靶细胞答案A4.下列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B细胞激活的信号来自抗原和辅助性T细胞B.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可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C.激活的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D.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可与细胞内、外的抗原结合答案D5.去除垂体后,大鼠淋巴细胞的数量和细胞因子的活性明显下降。

垂体、下丘脑与免疫细胞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联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X在骨髓中发育成熟B.细胞Y还能产生细胞因子增强免疫能力C.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控制管理免疫活动D.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细胞Y能迅速分裂增殖答案A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细胞X是B细胞,细胞Y是浆细胞,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A项正确;浆细胞只能产生抗体,不能产生细胞因子,B项错误;下丘脑通过分泌激素影响免疫活动,C项错误;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可直接刺激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分裂增殖,D项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必修一第四章单元测试题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__ 姓名_______ 得分_______(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下列关于ATP、ADP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动物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大量ATP的阶段需要氧气参与B.ATP与ADP的组成元素相同,都只含有C、H、O、N、P五种元素C.ATP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多,是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2.(2010·新课标全国卷)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C.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3.(2011·上海高考)下列细胞中,其呼吸过程会产生乙醇的是() A.缺氧条件下的马铃薯块茎细胞B.剧烈运动时的人骨骼肌细胞C.酸奶生产中的乳酸菌D.受涝的植物根细胞4.关于叶绿体色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色素与ATP的合成有关B.叶绿体色素参与A TP的分解C.叶绿体色素与O2和[NADPH]的形成有关D.叶绿体色素能吸收和传递光能5.将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的叶片均分4块,置于不同的试管中,按下表进行实验,着色最浅叶片所在的试管是()注:A.①B.②C.③D.④6.(2010·天津高考)在叶肉细胞中,CO2的固定和产生场所分别是()①叶绿体基质②类囊体薄膜③线粒体基质④线粒体内膜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7.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O转移的途径是() A.葡萄糖―→丙酮酸―→水B.葡萄糖―→丙酮酸―→氧C.葡萄糖―→氧―→水D.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8.关于真核细胞呼吸正确的说法是() A.无氧呼吸是不需氧的呼吸,因而其底物分解不属于氧化反应B.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C.无氧呼吸的酶存在于胞质溶胶和线粒体D.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胞质溶胶、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9.在自然条件下,有关植物细胞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中间产物丙酮酸必须进入线粒体B.高等植物只能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C.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D.有氧呼吸的强度白天一定比晚上强10.下列关于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叶片反射绿光故呈绿色,因此日光中绿光透过叶绿体的比例最小B.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含有自身光合作用所需的各种色素C.光照下叶绿体中的ATP主要是由光合作用合成的糖经有氧呼吸产生的D.光合作用强烈时,暗反应过程直接将3个CO2分子合成一个三碳化合物11.光能转化成骨骼肌细胞内ATP中的能量,需经过的主要生理过程依次是()①光合作用②细胞呼吸③消化吸收④主动运输A.①③④②B.①②③④C.②①④③D.④①③②12.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片从幼到老光合作用强度不变B.森林或农田中植株上部叶片和下部叶片光合作用强度有差异C.光合作用强度是由基因决定的,因此是固定不变的D.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各种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相同13.有氧呼吸全过程的物质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①C6H12O6―→丙酮酸+[H];②丙酮酸+H2O―→CO2+[H];③[H]+O2―→H2O。

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第③阶段反应极易进行,无需酶的催化B .第②阶段无ATP 生成,第③阶段生成较多的ATPC .第①②阶段能为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D .第①阶段与无氧呼吸的第①阶段不同 14.下列关于ATP 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由于ATP 是唯一的高能化合物,所以其与生物体内能量的流通关系最密切B .ATP 在植物体内与动物体内的来源相同C .几乎所有生物都以ATP 为直接能源物质,这是生物界的共性D .植物叶肉细胞内线粒体数目少于动物肌细胞内线粒体数目,证明植物细胞叶绿体也为叶肉细胞的很多生命活动提供A TP15.酵母菌发酵产生CO2的摩尔数为N 。

在安静情况下,人消耗同样数量的葡萄糖可以产生的CO2量是( )A.13N mol B .3N mol C .6N molD .12N mol16.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相同之处是( )A .都以太阳能作为能源B .都需要环境中的物质氧化释放的能量C .都可以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D .都是高等生物的代谢类型17.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在供试植物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时突然停止光照,并在黑暗中立即开始连续取样分析,在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和C5化合物含量的变化是( ) A .C3和C5都迅速减少 B .C3和C5都迅速增加 C .C3迅速增加,C5迅速减少 D .C3迅速减少,C5迅速增加18.(2011·福建高考改编)下图是夏季晴朗的白天,玉米和花生净光合速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9:30~11:00之间,花生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碳反应过程减缓B.在11:00~12:30之间,花生的单位叶面积有机物积累量比玉米的多C.在17:00时,玉米和花生的单位叶面积释放O2速率相同D.在18:30时,玉米既能进行光反应,也能进行碳反应19.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鲜B.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C6H12O6分解成CO2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 D.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20.(2010·上海高考)右图中①代表新鲜菠菜叶的光合色素纸层析结果,则A.水培的洋葱叶B.生长的柳树幼叶C.培养的衣藻D.秋冬的银杏落叶生物必修一第四章单元测试题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__ 姓名_______ 得分_______(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选择题答题卡(每题3分,共60分):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8分)(2011·广东高考改编)观赏植物蝴蝶兰可通过改变CO2 吸收方式以适应环境变化。

长期干旱条件下,蝴蝶兰在夜间吸收CO2并贮存在细胞中。

(1)依图a 分析,长期干旱条件下的蝴蝶兰在0~4 时______(填“有”或“无”)ATP和[NADPH]的合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此时段____________(填“有”或“无”)光合作用的碳反应发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6 时无明显CO2 吸收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

(2)从图b 可知,栽培蝴蝶兰应避免________,以利于其较快生长。

此外,由于蝴蝶兰属阴生植物,栽培时还需适当________。

22.(10分)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

作出假设: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有影响。

实验步骤:(略)实验结果:某植物在不同条件下单位时间内O2释放量(mL)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并回答下列问题:(1)作出上述假设的依据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方案中确定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除实验材料外必须控制的主要无关变量是__________。

(3)某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在种植蔬菜时,棚内还种植了一些蘑菇,结果发现蔬菜的产量有了明显提高。

请依据上述实验结果说明其中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表中测得的O2释放量并非光合作用实际产生的氧气量,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为某植物25℃时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作用强度曲线。

若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请在图中画出30℃下(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相应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关系的大致曲线(要求在曲线上标明与图中a、b、c三点对应的a′、b′、c′三个点的位置)。

23.(10分)图中甲、乙分别是探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回答:(1)A瓶内应加入________(溶液),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装置应做如何处理?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瓶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与F瓶连通。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E瓶内进行化学反应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2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