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与生态学:第3篇 系统分析-规划篇 第16章 生态城市理论及规划

合集下载

生态城市的发展历程和哲学内涵概要

生态城市的发展历程和哲学内涵概要

城市规划理论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理念”
(霍 因华 解 决德 城的 市田 过园 大城 产 生市 的 问 题 而 生 ) 发展极限 有机平衡 动态管理
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 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 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 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 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 一委员会受托掌管。
第四部分:
总结
“生态”的定义
狭义:
自然生态
广义:
包含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经济生态等多个 方面的整体生态
“生态”一词的起源
“生态”(Eco-)源于古希腊字,意思是指家(house)或者我们的环 境。简单的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 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
“生态”的本源是它的广义解释,亦即阐述本体 与其周边整体环境的共生关系,它的核心内涵 就是“关系的和谐”。
朴素理念: 田园城市理论、芝加哥古典生态学理论、有机疏散理论 正式概念: 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 相关阐述: N· 扬诺斯基(N· Yanitsky,1984)、理查德· 瑞杰斯特(RichardRegister,1987)、 罗斯兰(Roseland,1997)、黄光宇(1992)、马世骏、王如松(1994)、 沈清基(1998)
“生态城市”的概念和提出过程
“生态城市”不同于“绿色城市”,它是以“人 与自然和谐共存”,“经济、社会、环境协调” 为价值取向,实现既能满足今世后代生存与发 展的需要、又能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复合生态 系统。
英文说法:
eco-city,ecological city,ecopolis,ecoville,eco-village
可推广的“生态建筑”必须是经济上廉价的(长期运营 的经济、环境、能源总成本最低)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10个知识点1、城市形成和发展根本动因: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

2、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6个理论1)区域理论: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发展是不均衡的.1950年佩鲁提出增长极核理论:城市通过极化效应、扩散效应的发展,是区域经济趋于均衡,然后进入下一轮极化、扩散的发展阶段。

2)经济学理论:城市产业分基础产业(城市发展的关键)、服务业产业。

3)人文生态学理论:互相依赖、互相竞争是人类社区空间关系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

4)交通通讯理论:1962年迈耶《城市发展的通讯理论》5)经济全球化理论6)城市进化理论:绝对集中、相当集中、相当分散、绝对分散。

3、城市物质环境的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公共领域:主导、为非公共领域的开发提供可能性、约束性。

物质环境优化表现为可达性、外部效应。

4、城市社会基本特征及其与农村社会的主要差别基本特征: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生活闲暇化.城市社会的异质性高于农村社会。

5、城市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1)英:费希尔、克拉克三部类:第一、二、三产业2)美:贝尔三个历史时期: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6、城市化含义定义: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7、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城市化前期主要表现为工业化的进程,要求并促进人口向城镇积聚。

城市化后期主要表现为较高的城市化水平所直接带来的生产集约化、生活集约化、管理科学化和文教科技的进步等。

8、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美英格尔斯 :现代化社会的指标都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实现的。

9、城市与区域的相互关系1)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城市发展必然要开发和利用周围地区的各类资源,因而城市与区域的发展条件、发展前景密切相关,互为牵制。

中心城市的发展与区域内其他城镇相互影响,应重视区域规划。

生态城市规划

生态城市规划

新加坡
• 新加坡乊所以能够成为丐界瞩目的“花园城市”,不人们对自然的关 爱和人不自然的和谐共处、追求天人合一的观念是分丌开的。“园林 城市”和“花园城市”的本质应是 “天人合一”,而非人为第一位, 无限制地向自然索取。人类社会的繁荣发展应同自然界物种的繁衍迚 化协调迚行,最终创造一个人不自然相和谐的城市。 新加坡城市规划中与门有一章“绿色和蓝色规划”,相当于我国 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该规划为确保在城市化迚程飞速发展的条件下, 新加坡仍拥有绿色和清洁的环境,充分利用水体和绿地提高新加坡人 的生活质量。在规划和建设中特别注意到建设更多的公园和开放空间; 将各主要公园用绿色廊道相连;重视保护自然环境;充分利用海岸线 幵使岛内的水系适合休闲的需求。
成功乊处
弗莱堡的成功之处,就在 于对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 改造的理念先进及其决策意识 的超前,“绿色之都”则代表 了可持续性城市发展。就城市 的资本而言,一是大自然,二 是市民居民的参与,三是环境 保护的政策。
老城改造
• 弗莱堡老城改造更新还有以下特点: • (1)针对小地块阶段性改造,改造项目都会进行公开投标,在 改造中有居民的积极协作与参与。 • (2)社区性的改造更新时,居民、房主与企业等都会共同参与 改造,同时规划部门和社区委员也会提供信息和咨询指导。 • (3)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以中期改造项目计划为主。 • (4)法律规定的改造过程时间一般为8 年(不超过10 年),准备 性调查和实施通过公开投标,委托给合格的设计事务所或公司。
面的参与和合作 •在所以的学校内开展的生态扫盲教育计划 •“爱护环境免费大学”
生态启示
一、公交导向式的城市开发规划
①土地利用与公共交通一体化
②混合土地利用开发的方式 ③走廊式开发 二、实行垃圾回收项目 三、对市民进行环境教育

城市生态学—第一讲 课程介绍

城市生态学—第一讲 课程介绍

又被称为“ 德克萨斯垃圾带” 又被称为 “ 德克萨斯垃圾带 ” , 是因为 这个“ 海洋垃圾带” 这个 “ 海洋垃圾带 ” 的面积和得克萨斯 州面积相当。 州面积相当 。 得州是美国内陆面积最大 的一个州, 70万平方公里 万平方公里。 的一个州 , 约 70 万平方公里 。 由于垃圾 带仍在不断扩大, 带仍在不断扩大 , 很可能已经超过了得 这里的漂浮垃圾估计多达上亿吨, 州 。 这里的漂浮垃圾估计多达上亿吨 , 以塑料为主,还包括玻璃、金属、 纸等。 以塑料为主 , 还包括玻璃 、 金属 、 纸等 。
二、北太平洋环流 亦称北太平洋垃圾漩涡, 亦称北太平洋垃圾漩涡 , 是由一亿公吨 塑料垃圾和瓶盖组成的旋转岛, 塑料垃圾和瓶盖组成的旋转岛 , 按顺时 针方向由夏威夷向日本旋转。 针方向由夏威夷向日本旋转 。 据估计它 的面积相当于德克萨斯州。 的面积相当于德克萨斯州 。 上图为一只 莱桑岛的信天翁给小鸟一个瓶盖。 莱桑岛的信天翁给小鸟一个瓶盖。
紫金矿业有毒废水泄露
2010年7月3日福建紫金矿业紫金山铜矿湿法厂 发生铜酸水渗漏事故,事故造成汀江部分水域严重 污染,紫金矿业直至12日才发布公告,瞒报事故9 天。总共有9100立方米废水流入汀江,导致汀江两 岸居民用水困难,汀江流域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伊始至今 不足半个月时间,地球已经发生了超过100 年伊始至今,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伊始至今,不足半个月时间,地球已经发生了超过100 多起重大自然灾害事件! 多起重大自然灾害事件! 其中6级以上地震20余起,半个月里发生大小地震100多次; 20余起 100多次 其中 6 级以上地震 20 余起 , 半个月里发生大小地震 100 多次 ; 全球各地飞鸟无 故坠落事件6 死鸟超过30000多只;死鱼以及鲸鱼自杀事件5 30000多只 故坠落事件6起,死鸟超过30000多只;死鱼以及鲸鱼自杀事件5起,死亡超过百万 其中有三个大洲发生洪水泛滥事件,从德国、罗马尼亚、菲律宾到斯里兰卡、 数 。 其中有三个大洲发生洪水泛滥事件 , 从德国 、 罗马尼亚 、 菲律宾到斯里兰卡 、 受灾人数超过二百多万,受灾超过三个法国面积; 日开始,全球超过5 受灾人数超过二百多万,受灾超过三个法国面积;1月5日开始,全球超过5座知名 活火山相继开始喷发,其中西西里岛埃特纳火山、印尼喀拉喀托火山、 活火山相继开始喷发 , 其中西西里岛埃特纳火山 、 印尼喀拉喀托火山 、 勘察加半 岛 Kizimen 火山 、 莫拉比等巨型活火山相继喷发 , 火山灰影响面积超过 40 万平方 Kizimen火山 莫拉比等巨型活火山相继喷发,火山灰影响面积超过40 火山、 40万平方 公里。巴西连续暴雨导致300多人丧生;澳大利亚五分之一面积陷入百年一遇的洪 公里。 巴西连续暴雨导致300多人丧生; 300多人丧生 美国惊现夏季才有的特大龙卷风;俄罗斯出现零下60度低端严寒。 60度低端严寒 灾 ; 美国惊现夏季才有的特大龙卷风 ; 俄罗斯出现零下 60 度低端严寒 。 北半球连 续出现各种奇怪天文现象,地陷、天坑、陨石坠落,神秘UFO等事件20余起, UFO等事件20余起 续出现各种奇怪天文现象,地陷、天坑、陨石坠落,神秘UFO等事件20余起,全球 各地泥石流、极端冰冻死亡人数5000余人。 各地泥石流、极端冰冻死亡人数5000余人。 5000余人

注册城乡规划师相关知识第八篇

注册城乡规划师相关知识第八篇

注册城乡规划师相关知识第八篇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第八篇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本篇特点:1、本篇在历年考题中(de)考查重点在于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保护措施.2、本篇内容在考试中占多项选择题(de)比例较大,因此要格外注意积累、记忆多选题考点.3、本篇总体内容和知识点数量适中.历年分值:第一章生态学及城市生态学(de)基本知识本章要点:1、了解生态学(de)主要研究内容2、了解生态系统(de)基本功能3、熟悉城市生态系统(de)构成要素与基本功能第一节生态学(de)基本概念与生态系统(de)基本功能知识点一:了解生态学与生态系统(轮换考点)1、生态学研究(de)基本对象是两个方面(de)关系:其一为生物之间(de)关系,其二为生物与环境之间(de)关系.因此,生态学可以简洁地表述为:是研究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de)相互关系(de)科学.2、主要生态因子及其功能任何一种生物都不可能脱离特定(de)生活环境,也称生境,生境指(de)是在一定时间内对生命有机体生活、生长发育、繁殖以及对有机体存活数量有影响(de)空间条件(de)总和.生物存在尽管有各种各样(de)条件,但归根到底不外乎是物质和能量两个方面.组成生境(de)因素称生态因子.生态系统(de)成分,不论是陆地还是水域,或大或小,都可概括为非生物和生物两大部分;生物环境又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种成分,其中非生物环境是地球生命(de)支持系统,而生物部分则是生态系统(de)功能基础.3、生物与生物之间(de)相互关系(1)种群种群(de)基本概念:指在一定时空中同种个体(de)总和,也就是在特定(de)时间和一定(de)空间中生活和繁殖(de)同种个体所组成(de)群体.种群是物种存在(de)基本单位,是生物群落(de)基本组成单位和生态系统研究(de)基础.个体与种群(de)区别:1)个体生物(de)特征主要为:出生、生长、发育、衰老及死亡等;而种群特征则表现为: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结构、性别比、社群关系和数量变化等.2)生物个体(de)特性是每个个体皆具备(de),而种群(de)特性则是个体水平及层次上不具有、只有在组成种群以后才出现(de)特征3)种群具有完整性和统一性,反映了生物作为一个整体所具有(de)特征.(2)群落1)基本概念生物群落简称群落,指一定时间内居住在一定空间范围内(de)生物种群(de)集合.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各个物种(de)种群,共同组成生态系统中有生命(de)部分.2)群落(de)一些特点(了解)3)群落(de)类型群落可简单地分为以下三大类: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和微生物群落也可分为:陆生生物群落与水域生物群落两种.4、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基本功能(1)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指包括特定地段中(de)全部生物和物理环境(de)统一体具体说:生态系统是一定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de)循环、能量(de)流动和信息(de)交换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构成(de)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2)生态系统(de)基本功能生态系统(de)基本功能是由生态系统(de)生命物质——生物群落来实现(de).1)生物生产——包括初级生产和次级生产两个过程.2)能量流动3)物质循环4)传递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营养信息与行为信息.5、生态系统服务及其意义(1)生态系统服务(de)概念生态系统服务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de)所有惠益,包括四方面:供给服务,指由生态系统生产(de)或提供(de)服务;调节服务,指由生态系统过程(de)调节功能所得到(de)益惠;文化服务,指由生态系统获取(de)非物质益惠;支持服务,指生态系统为提供其他服务而必需(de)一种服务功能.(2)自然生态系统服务性能(de)四条基本原则1)生态系统服务性能是客观(de)存在;2)系统服务性能与生态过程密不可分地结合在一起,它们都是自然生态系统(de)属性;3)自然作为进化(de)整体,是生产服务性功能(de)源泉;4)自然生态系统是多种性能(de)转换.6、生态系统(de)特征(了解)第二节城市生态系统(de)构成要素与基本功能知识点一:了解城市生态系统(de)构成与功能(轮换考点)1、城市生态系统基本结构及其相互关系(1)城市生态系统(de)基本结构一般将城市生态系统分为社会、经济、自然三个一级子系统(亚系统).自然生态亚系统是基础,经济生态亚系统是命脉,社会生态亚系统是主导.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导致了城市复合体(de)矛盾运动.(2)城市生态系统(de)构成城市生态系统是由城市人类及其生存环境两大部分组成(de)统一体.城市人类是由不同(de)人口结构、劳力结构和智力结构(de)城市居民所组成(de);城市人类生存环境是由自然环境、生物环境和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以及技术物质环境组成(de).2、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包括以下四方面:1)生产功能:包括初级生产、次级生产、流通服务、信息生产.2)生活功能:应能满足城市居民(de)基本需求、发展需求及自我实现(de)需求.3)还原功能:即保证城市自然资源(de)永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环境(de)协调发展(de)能力.4)区域主导功能:具体包括城市(de)经济主导功能、城市(de)政治主导功能、城市(de)社会文化主导功能、环境主导功能.3、城市生态系统(de)基本特征(了解)(1)城市是以人为主体(de)生态系统(2)城市是具有人工化环境(de)生态系统(3)城市是流量大、容量大、密度高、运转快(de)开放系统(4)城市是依赖性很强,独创性很差(de)生态系统(5)对城市生态系统(de)研究必须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第三节城市生态学研究内容与目(de)知识点一:了解城市生态学研究内容与目(de)(轮换考点)1、城市生态学研究对象城市生态学研究(de)对象是城市生态系统,即人类活动密集(de)城市.2、城市生态学研究内容(了解)探讨城市(城市生态系统)(de)结构、功能和调节控制(de)生态学机理和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城市规划、管理和建设中去,探讨城市环境、经济(de)持续发展和居民(de)生活质量(de)提高(de)对策.3、研究目(de):为城市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de)改善提出对策,努力促进城乡人与自然关系(de)和谐发展.例题1下列关于人工植物群落(de)表述,哪项是正确(de)()a.比自然群落具有更强(de)生命力b.能够比自然群落提供根据丰富(de)生态系统服务c.总是趋向于通过自然演替改变种类组成d.具有比自然群落更高(de)稳定性例题2下列哪项不属于城市生态系统(de)基本功能()a.生产功能b.消费功能c.调节还原功能d.物质循环功能解析城市生态系统(de)基本功能包括生产功能、生活(消费)功能、还原(调节)功能、区域主导功能.第二章城市环境问题本章要点:1、熟悉环境问题(de)类型2、熟悉影响城乡环境质量(de)主要因素3、了解城乡主要环境问题形成原因与解决途径第一节环境(de)概念与环境构成要素知识点一:环境(de)概念与基本构成要素(轮换考点)1、环境(de)概念城市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研究(de)环境是以人为中心(de),其含义是地球生命支持系统,是地球人类生存条件或要素(de)总和.2.环境(de)构成要素环境(de)构成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1)自然环境,包括:物质、能量、自然现象.(2)社会环境,分为:物理社会环境、生物社会环境、心理社会环境.知识点二:城市环境(de)概念与构成要素(轮换考点)1.城市环境(de)概念城市环境是指影响城市人类活动(de)各种自然(de)或人工(de)外部条件.狭义(de)城市环境主要指物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及人工环境广义(de)城市环境除了物理环境外还包括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以美学环境.2.城市环境(de)构成要素城市自然环境城市人工环境城市社会环境城市(de)经济环境城市景观环境第二节环境问题(de)概念、类型与环境问题(de)发展历史知识点一:环境问题(de)概念(轮换考点)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影响周围环境,环境又反作用于人类,产生危害人体健康、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影响人类生活、生产等.狭义(de)环境问题是指环境污染.广义(de)环境问题除此外还包括各种自然资源(de)破坏、枯蝎、短缺,以及人类定居和城市发展所引起(de)种种环境问题.知识点二:环境问题(de)类型(轮换考点)可分为两类: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知识点三:环境问题(de)发展简史(轮换考点)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生态环境(de)早期破坏2.近代城市环境问题3.当代环境问题阶段知识点四:影响全球可持续发展(de)环境问题(轮换考点)1.全球气候变暖2.臭氧层破坏和损耗3.生物多样性减少4.淡水资源危机和海洋环境破坏5.土地荒漠化6.森林破坏7.酸雨污染知识点五:环境问题(de)成因(轮换考点)(1)人类自身发展膨胀;(2)人类活动过程规模巨大;(3)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变化效应;(4)人类影响(de)自然过程不可逆改变或者恢复缓慢.第三节城市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知识点一:城市环境容量(轮换考点)城市环境容量是指环境对于城市规模及人(de)活动提出(de)限度城市环境容量包括:城市人口容量、自然环境容量、城市用地容量以及城市工业容量、交通容量、建筑容量等.1.城市人口容量即在特定(de)时期内,城市这一特定(de)空间区域所能相对持续容纳(de)具有一定生态环境质量和社会环境质量水平,并具有一定活动强度(de)城市人口数量.2.城市自然环境容量城市自然环境容量包括: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土壤环境容量其中尤以前二者更为重要.知识点二:城市环境影响因素(轮换考点)1.影响大气环境(de)因素(1)地理因素主要包括:1)地形(de)影响2)局地气流(de)影响“热岛效应”(de)形成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其一,大量(de)生产、生活燃烧放热;其二,城市建成区太部分被建筑物和道路等被硬质材料所覆盖,植物覆盖低,从而吸热多而蒸发散热少;其三,空气中经常存在大量(de)污染物,它们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和反射能力较强.(2)气象因素气象条件是影响大气污染(de)主要因素之一.主要考虑风和湍流、温度层结、逆温、不同温度层结下(de)烟型等气象因素.(3)其他因素1)污染物(de)性质和成分;2)污染源(de)几何形态和排放方式;3)污染源(de)强度和高度.2.影响水体环境(de)因素(1)水体自净作用(2)水体稀释作用(3)水体中氧(de)消耗与溶解(4)水中(de)微生物3.影响土壤环境(de)因素土壤(de)性质、土壤环境背景值、土壤自净作用(de)强弱、土壤污染(de)类型及强度、土壤酸碱性、土壤质地、土壤结构等因素知识点三:城市环境污染(轮换考点)1.城市环境污染(de)类型及特点(1)废气污染废气指在矿物燃料燃烧、工业生产、垃圾和工业废物燃烧以及汽车行驶过程中排出(de)气体.(2)废水污染废水指人类在生产活动、生活活动过程中排出(de)使用过(de)水,类型包括:1)生活污水:居民日常生活所产生(de)污水,是浑浊、深色、具恶臭(de)水,微呈碱性,一般不含毒物.2)工业废水:指工矿企业生产过程排出(de)废水.是生产污水和生产废水(de)总称.工业废水中(de)主要污染物质(了解)(3)土壤污染进入到土壤中(de)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de)自净能力,就是会造成土壤污染.土壤污染物种类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4)固体废物污染主要类型有:1)工业有害固体废物2)城市垃圾.3)污泥.(5)噪声污染主要包括:1)交通噪声.2)工业噪声.3)建筑施工噪声.4)社会生活噪声.(6)电磁辐射污染(7)光污染光污染是包括白亮污染、人工白昼污染和彩光污染.(8)放射性污染随着放射性物质和射线装置广泛应用于民用用途,放射性泄漏事故近几年时有发生.2.城市主要污染源城市污染源指城市内产生污染物(de)设备、装置、场所和单位根据分布特点可分为固定性和移动性两类污染源;根据排放方式可分为脉冲式及持续式污染源以及点源和面源根据产生部门可分为工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知识点四:城市环境保护(轮换考点)包括对城市中及城乡结合部(de)自然生态系统(de)保护,以及生物多样性(de)保护等.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一般包括:城市环境宏观分析、影响城市环境质量因素分析、制定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措施三个方面.1.城市大气污染综合整治(1)概述大气污染综合整治主要措施有:①减少或防治污染物(de)排放,采用无污染和低污染能源.②治理排放(de)主要污染物.③发展植物净化.④利用大气环境(de)自净能力(2)城市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宏观分析主要内容包括:1)影响城市大气质量(de)因素分析2)确定大气污染综合整治(de)方向和重点(3)城市大气污染综合整治措施包括:1)合理利用大气环境容量.2)以集中控制为主,降低污染物排放量.2.城市水污染综合整治(1)城市水污染综合整治主要措施有:①减少废水和污染物排放量.②发展区域性水污染防治系统.③综合考虑水资源规划、水体用途、经济投资和自然净化能力,运用系统工程,对水污染控制进行系统优化.(2)城市水污染综合整治宏观分析(de)主要对象有1)水污染综合整治主要相关因素.2)确定水污染综合整治(de)方向和重点.(3)城市水污染综合整治措施包括:1)合理利用水环境容量2)节约用水,计划用水,大力提倡和加强废水回用3)强化水污染治理4)排水系统(de)合理规划5)建设流域污染综合防治工程6)去除饮用水(de)污染7)加强雨洪水利用与管理8)综合整治、整体优化3.城市固体废物综合整治(1)固体废物可分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有毒有害固体废物、城市垃圾及农业固体废物.(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整治措施固体废物综合整治(de)重点就是综合利用,发展企业问(de)横向联系,促进固体废物重新进人生产循环系统.固体废物综合整治应把重点放在综合利用上,对凡有条件综合利用(de),要尽量综合利用;对目前没有条件综合利用(de),要处理处置、存放,待条件成熟时再作为原料重新利用.(3)有毒有害固体废物(de)处理措施包括:1)焚化法2)化学处理法:酸碱中和法、氧化还原处理法、沉淀化学处理法、化学固定等.3)生物处理法:活性污泥法、滴沥池法、气化池法、氧化塘法和土地处理法等.此外还可以采用安全存放方法,主要是掩埋法.(4)城市垃圾(de)综合整治城市垃圾综合整治(de)主要目标是“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一般包括如下步骤:1)制定城市垃圾(de)收集和输送计划2)制订城市垃圾(de)处理计划(综合利用、堆肥、填埋和焚烧等)4.城市噪声污染综合整治(1)控制噪声源(de)措施有两类:①通过改进设备结构,提高部件加工精度和装配质量,采用合理(de)操作方法等来降低声源(de)噪声发射功率;②采用吸声、隔声、减振、隔振等措施以及安装消声器等来控制声源(de)噪声辐射.传声途径(de)控制措施主要有:①增加声源离接受者(de)距离;②控制噪声(de)传播方向(或发射方向);③建立隔声屏障或利用天然屏障;④应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使声能转变为热能;⑤在城市建设中采用合理(de)防噪声规划.(2)区域环境噪声控制措施1)制定噪声控制小区建设计划,逐步扩大噪声控制小区覆盖率2)规定工厂和建筑工地与其他区域(de)边界噪声值,超标(de)要限期治理(3)交通噪声综合整治措施5.城市环境污染综合整治整体分析内容(了解)(1)大气降水对城市地面水(de)污染(2)大气污染治理工程对水体(de)污染(3)固体废物(de)处理处置对地下水、地表水(de)污染(4)固体废物(de)堆存对大气污染(de)影响(5)水污染(de)处置造成(de)固体废物污染(6)气、水、渣处理对城市噪声(de)影响2013年真题下列关于光污染(de)表述,哪项是错误(de)()a.钢化玻璃反射(de)强光会增加白内障(de)发病率b.镜面玻璃(de)反射系数比绿草地约大十倍c.光污染误导飞行(de)鸟类,危害其生存d.光污染对城市植物没有影响解析本题考查(de)知识点是光污染(de)表现和特点.显然d项“光污染对城市植物没有影响“错误扩展记忆:废气污染、废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电磁辐射污染、放射性污染(de)形式和特点.例题1下列哪项是影响水环境容量(de)主要因素()a.水质标准b.产业类型c.水污染物浓度d.污水处理率解析水环境容量与水体(de)自净能力和水质标准密切相关.例题2下列哪项不是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de)原因()a.矿物燃料燃烧b.大面积砍伐森林c.臭氧层破坏d.汽车拥堵例题3城市自然环境是().a.构成城市环境(de)基础,为城市提供了一定(de)空间区域,是城市赖以存在(de)地域条件b.实现城市各种功能所必需(de)物质基础设施c.城市生产功能(de)集中体现,反映了城市经济发展(de)条件和潜力d.城市形象、城市气质和韵味(de)外在表现和反映解析各类城市环境(de)特点:(1)城市自然环境是构成城市环境(de)基础;(2)城市人工环境是实现城市各种功能所必需(de)物质基础设施;(3)城市(de)社会环境体现了城市这一区别于乡村及其他聚居形式(de)人类聚居区域在满足人类在城市中各类活动方面所提供(de)条件;(4)城市(de)经济环境反映了城市经济发展(de)条件和潜力;(5)城市景观环境(美学环境)则是城市形象(de)反映.第三章环境影响评价本章要点:1、熟悉环境影响评价(de)目(de)与内容2、了解环境影响评价(de)程序与基本方法第一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e)目(de)与内容知识点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目(de)(必考点)一是明确开发建设者(de)环境责任;二是对建设项目(de)环保设计提出具体要求和科学依据;三是为环保行政管理部门实行对建设项目(de)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具有约束力(de)文件.知识点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e)内容(必考点)按评价要素可以分为:大气环境影响评级、水环境影响评价、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人群健康影响评价等根据开发建设活动(de)不同可以分为:单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区域开发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我国对建设项目(de)环境保护实施分类管理:1)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de),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生(de)污染和对环境(de)影响进行全面、详细(de)评价.2)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de),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生(de)污染和对环境(de)影响进行分析或专项评价.3)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de),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知识点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特征与环境影响评价注意事项(必考点)1.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de)特征(1)对环境有不利影响,但可以采取措施补救;(2)对环境有不利影响,虽可采取人工控制措施,但投资大,或需长期努力才可见效果;(3)对环境(de)影响,目前尚不大清楚或不能下结论(de).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注意事项(了解)(1)加强建设项目多方案论证(2)重视建设项目(de)技术问题(3)重视环境预测评价(4)避免环境影响评价(de)滞后性(5)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de)科学性和可行性知识点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舒缓措施(必考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舒缓措施如下:1.基于环境特点及其保护要求(de)舒缓措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保护、恢复、补偿和建设.2.基于工程建设特点(de)舒缓措施主要包括替代方案、生产技术改革、环境保护工程措施和加强管理几个方面.3.体现环境特点(de)措施和体现工程特点(de)措施(de)组合关系知识点五: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e)程序与基本方法(必考点)1.环境影响评价丁作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进行初步(de)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de)工作等级.第二阶段为正式阶段:进一步做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环境影响.第三阶段为报告书编制阶段:为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到(de)各种资料、数据,得出结论,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de)编制.2.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参与方式:建设单位通过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de)意见,特别是征求项目所在地有关单位和居民(de)意见.第二节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知识点一:战略环境影响评价(de)目标与内容(常考点)1.战略环境影响评价(de)概念:是指对政策、规划、计划及其替代方案(de)环境影响进行系统(de)和综合(de)评价过程.2.战略环境影响评价(de)目(de):通过评价,提出相应(de)环境保护对策或修正战略、调整建议,以避免或降低由于决策失误带来(de)环境影响,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环境(de)协调,全面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3.战略环境影响评价(de)特性(了解)知识点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de)程序(常考点)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根据评价(de)范围、内容,工作程序差别非常大,一般仍可以参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进行.知识点三: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常考点)(1)区域环境影响评价(de)内容(了解)1)区域开发活动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开发区域选址合理性分析.3)开发区域总体布局合理性分析.4)开发区域规模与区域环境承载力分析.5)区域开发土地利用与生态适宜度分析.6)拟定开发区域环境管理体系规划.(2)区域环境影响评价(de)应用包含三方面:1)区域环境承载力分析.2)区域土地利用(de)生态适宜度分析.3)环境容量估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例题1下列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e)表述,哪项是错误(de)()a.重视项目多方案(de)比较论证b.重视项目(de)技术路线和技术工艺不属于评价范畴c.重视建设项目对环境(de)累积和长远效应d.重视环保措施(de)技术经济可行性解析。

第3章:环境规划学的理论基础(2)

第3章:环境规划学的理论基础(2)

一、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观
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自然资源永续利用为前提的可持续发展 模式 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技术 做到环境资源商品化,促进可持续发展Biblioteka 一、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
强调持续性 体现公平性 追求协同发展 推崇人与自然和谐
可持续发展作为时代的最强音,它既要 作为环境规划的指导思想,又要成为环 境规划的最终目标。对持续发展的最求, 应贯穿于环境规划的始终。
第三节
复合生态系统
一、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二、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三、复合生态系统的特性 四、复合生态系统与环境规划的关系 五、复合生态系统对环境规划的指导作 用
一、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环境问题的实质都是生态问题; 现在人们生活的环境明显不同于自然环境, 它受人类活动的太多的影响――单纯的生态 学理论不完全适用于这个人类生存的环境。 因此我国生态学家马世骏1981年提出复合生 态系统理论:人类社会是以人的行为为主导, 自然环境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体 制为经络的人工生态系统,人类赖以生存的 社会、经济、自然三大系统是一个整体,是 个复合生态系统。
一、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一)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
社会、经济、自然三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子系统共同构 成一个庞大的复合生态系统。 自然子系统以生物结构及物理结构为主线,以生物环境的协 同共生及环境对人类生活的支持、缓冲及净化为特征,它是 复合生态系统的自然物质基础; 社会子系统以人口为中心,包括年龄结构、智力结构和职业 结构等,通过产业系统把它们组成高效的社会组织; 经济子系统和物质的输入输出,产品的供需平衡以及资金积 累速率与利润 ,是促进社会进步环境保护的必要条件。 这种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即构成 了复 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它决定着复合生态系统的运行机构和发 展规律。

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

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

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复习资料要点第一章生态学概论1、生态学:生态学就是研究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得相互关系得科学。

(P3)2、生境:指在一定时间内对生命有机体生活、生长发育、繁殖以及对有机体存活数量有影响得空间条件及其她条件得总与。

生境(生物得生活环境)包括:物理环境(非生物环境);生物环境。

(P6)3、生态因子:组成生境得因素称生态因子。

生态因子有两方面因素所组成: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

(P12)4、种群:在一定时空中同种个体得总与(P17)种群得基本特征:空间特征、数量特征、遗传特征。

种群得动态参数: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入与迁出、年龄结构与性别比、种群内禀增长率。

种间关系:种间竞争关系、种间捕食与寄生关系、种间合作与互利共生关系。

5、种群增长模式:内禀增长率(A)、实际增长率(B)、环境阻力(C):A—B=C(P20)6、生态位:有机体在生物群落中得功能与位置。

(P22)7、群落(即生物群落):就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居住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得生物种群得集合。

(P24)群落得特征:a)群落中得优势种;b)群落得物种多样性;c)群落得种间关联性;d)群落得交错区与边缘效应;e)群落得安定性。

(P25-26)8、生态系统:就是一定空间内生物与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得循环、能量得流动、信息得交换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构成得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P29)9、生态系统得组成成分:a)生产者;b)消费者;c)还原者;d)非生物环境(P29)生态系统得结构:空间结构、物种结构、营养结构。

10、生态系统得基本功能:a)生物生产;b)能量流动;c)物质循环;d)信息传递;(P35-39)11、破坏生态平均得因素: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P42)12、生态系统平均得调节机制:1)反馈机制;2)抵抗力;3)恢复力(P43)13、生态系统有两大部分(生物环境、非生物环境),四个基本成分(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非生物环境)14、简述生态系统得基本特征及类型?答:(1)生态系统得基本特征:a)生态系统就是动态功能系统;b)生态系统具有一定得区域特征;C)生态系统就是开放得“自持系统”;d)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功能。

环境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理、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寄运用生态学理论,阐明人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

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1.在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理和规律2.生态系统受损程度的判断3.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保护4.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对策环境生态学的根本目的:维护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并使之协调发展环境生态学的主要任务:运用生态学理论,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和治理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城市环境生态学:以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城市人类活动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

研究内容:1.以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为基础的城市环境生态学的基本原理2.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保护和调控3.城市人口的结构、密度、变化速率和空间分布,以及与城市环境的相互关系4.城市物流与能留的特征和速率5.城市生态系统与环境质量的关系6.城市环境质量与居民健康的关系、社会环境对居民的影响7.城市生态系统对城市发展的制约条件8.城市的景观和美学环境9.城市生态规划、环境规划,城市各环境质量与标准10.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生态对策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人类环境从人类和环境相互作用的角度,由近及远,由小到大可分为聚落环境、地理环境、地质环境和星际环境聚落环境可分为院落环境、村落环境和城市环境环境要素(环境基质):构成人类生存环境整体和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机泵物质组分。

环江要素的基本属性:1.最小因子限制律2.等值性3.整体性大于各个体之和4.互相联系及互相依存环境的功能:1.空间功能2.营养功能3.调节功能环境的特性:1.环境自身的特性:a.环境平衡b.复杂性导致稳定性c.子系统的协同作用2.环境对于干扰所具有的特性:a.整体性b.有限性c.自净性d.不可逆性e.隐显性f.持续性g.灾害放大性第一环境问题:由于自然力引起的环境问题第二环境问题: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

生态学书籍

生态学书籍

转自北师大资源学院生态论坛01城市生态学、生态旅游与景观生态学书籍中国生态旅游-走进大自然-高峻-2001中国生态特色旅游-章采烈-1996住区一绿色生态住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01全国高等林业院校试用教材景观生态学-徐化成-1996全国高等林业院校试用教材-景观生态学-徐化成-1996城市景观生态-董雅文-1993城市植物生态学-冷平生-1995城市生态学-于志熙-1992城市生态学-杨小波吴应书等-2000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孔繁德等-2001城市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0882127城市生态规划研究一承德市城市生态规划-薛兆瑞等-1993城市生态调控方法-王如松等-2000城市科学前沿丛书生态与环境: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调控新论-张鸿雁-2000城市绿地与环境-徐乃雄-2002□本公共艺术生态-刘俐-2002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俞孔坚-1998景观生态学-徐化成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傅伯杰等-2001环渤海三角洲湿地的景观生态学研究-肖笃宁等-2001生态与可持续建筑-夏云等-2001生态与环境: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调控新论-张鸿雁-2000生态建筑一面向未来的建筑-周浩明等-2002生态旅游的绿色实践-杨桂华-2000都市生态走廊-曹鉴燎等-200102动物生态学书籍EcologicalEntomology-CarlB.HuffakerINSECTECOLOGY(THIRDEDITION)-PeterW.Pnce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实验指导-耿济国等-1991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昆虫群落生态学-庞雄飞等-1996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昆虫群落生态学-庞雄飞等-1996动物污染生态学-杨明宪-1988动物生态学-(口)伊藤嘉昭动物生态学原理第一版-孙儒泳-1987动物生态学原理第二版-孙儒泳动物生态学实验与实习方法-高中信等-1992动物生态学浅说-林育真-1982动物繁群生态学-单国桢-1983动物遗传标记-张细权等-1997啮齿动物生态学-方喜业-1981小家鼠生态特性与预测-朱盛侃等-1993当代科学丛书-动物的生态又寸策-陆建身-1989昆虫化学生态学-[美]W•J・Bell-1990昆虫数学生态学-丁岩钦-1994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第二版)-张孝羲-1985昆虫生态学-[美]Pete】W-Puce-1981昆虫生态学-邹健琳-1980昆虫生态学实验昆虫生态学的常用数学分析方法(修订版)-郭祥光-1963-1985昆虫种群数学生态学原理与应用昆虫种群生态学分析方法-[英]G.C.瓦利等1974-李祖荫等1981珍宝岛地区主要吸血蚊螃生态及其防制措施的研究专辑1982-1984(1984)生态学研究方法一适用于昆虫种群的研究-[英]T.RE索思伍德1978-罗河清等1984种群的科学管理与数学模型一动物的盛衰兴亡-孙儒泳-1985粘虫生理生态学-林昌善-1990行为生态学-尚玉昌-1998高等学校试用教材动物生态学(上、下册)-华东师大等-1981、1982鱼类生态学-殷名称-199303普通生态学书籍世界环境与生态系统监测和研究网络-曹月华等-1997中国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I-关键科学问题与研究发展战略-唐启升等-2000中国生态学发展战略研究(第一集)_马世骏中国红树林生态系-林鹏-1997亚洲中部湖泊水生态学概论-加帕尔・买合皮尔-1996人与生物圈-阳含熙什么是生态学-劳伦斯・W•麦克康门斯信息生态学研究第一集-张新时等-1997内陆水域污染生态学一原理与应用-黄玉瑶-2001农林昆虫生态学-邹运鼎等-1989化石生态学(图解指南)-[英]W・S•麦克鲁-1986古生态学研究指南[苏]P.①.盖格尔园林生态学-冷平生地理学与生态学-[苏]I.P.格拉西莫夫李世圻等译-1990更合生态系统元素循环一海河流域案例研究-庄亚辉等-1996工业生态学-[瑞士]苏伦•埃尔克曼-1999恢及生态学导论-任海彭少麟-2001放射生态学一核能与环境-[美]F.W.魏切尔等-1991数学生态学(第二版)-[加拿大]E.C.皮洛数学生态学导论-余世孝数学生态学引论-EC皮洛普通生态学-孙儒泳李博等编普通生态学-尚玉昌等-上普通生态学-尚玉昌等-下普通生态学一原理、方法和应用-郑师章等普通生态学实验手册-[美]G_W_考克普通高等教育地质矿产类规划教材生态地层学原理-陈源仁-1992植物与人-高鸿昌气候变化的证据、原因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章基嘉-1995水生生物及水生态系统的辐射效应-宋妙发水生生物移植驯化理论与实践-[苏]A•中•卡尔彼维奇海洋浮游生物生态学文集-郑重海洋生态学(第二版)-沈国英等-2002海洋生态学导论-[英]R・S・K・巴恩斯等海洋生态系统结构-[英]J.H.斯蒂尔淡水生态学-[英]布赖恩•莫斯淡水生物学(下册)(淡水生态学部分)漫谈生物圈-[苏]n.n.弗托罗夫等牛津生态学词典-[英]阿勒比现代生态学透视-马世竣理论生态学-[美]R_M_梅理论生态学研究_0生命的起源与进化-赵玉芬生态学-[联邦德国]H・雷默特生态学-[英]A.麦肯齐等生态学-常杰葛潼-2001生态学-张雨川生态学-李博-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生态学-李振基生态学」)生态学原理-[英]D•V•阿格尔-1981生态学原理和野外生物学-[美]R-L・史密斯生态学基础-[美正•P•奥德姆生态学基础-金以圣生态学引论一一害虫综合防治的理论及应用-赵志模-1984生态学概论-[比利时]P•迪维诺生态学模型-[英]J.M.史密斯生态学漫笔-尚玉昌生态学电视讲座教材-中国重庆学学会生态学的信息-余谋昌生态学知识-霍凤元生态学简明教程-周光裕生态学野外及实验室实验手册-[英]S_D_雷坦等生态材料导论-洪紫萍等-2001生态材料导论」0466858生态系统浅说-祝廷成生态系统生态学-蔡晓明生态边界原理与方法-王汉杰等-1999生态遗传学-[美]D・J•梅里尔-1991生态遗传学-吴国凯等-1992生物与地理教育-陈鹏赵小鲁生物地理和土壤地理研究生物地理学一一生态和进化的途径-:[英]C・B•科克斯生物地理统计学一生物种群时空分析的方法及其应用-周国法等-1997种群动态-[英]ME所罗门系统分析及其在生态学上的应用-[英]JohnN.R.杰弗斯[清晰版]系统分析及其在生态学上的应用-[英]JohnN•R•杰弗斯[快速版]紫外线辐射生态学-李元绿色与环保:“21世纪论坛一'2001”会议文集-2002群落与生态系统-[美退H怀梯克群落生态学中的多元分析-HG小高奇群落生态学原理与方法-赵志模郭依泉英汉双解生态与环境词典(第3版)英汉汉英生态学词汇-王孟本-2001英汉生态学词汇-王梅炯-1986草地生态学-[英]C.R.W.斯佩丁-1983草地生态学(草原畜牧专业用)-周寿荣-1996西藏50年-生态卷-徐凤翔-2001论生态平衡近代的生态学-孙儒泳等-1986近岸水域生态学-[加]K-H•曼长兴岛复合生态系统研究-宋永昌-1991青海省生物研究所丛刊第1号青海省生物研究所丛刊第1号生态学文集第一集-1977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及优化利用模式_0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第4集-1995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夏武平高级生态学-王业遵04生物多样性书籍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综述-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1994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1998保护中国的生物多样性-1997保护生物多样性-张维平-2001保护生物学-陈道海钟炳辉-1999国家生物多样性规划指南-1998生物多样性的理论与实践-王献溥生物多样性科学-原理与实践-陈灵芝马克平-2001绿色文丛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研究-田家怡等-1999西藏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JennySpiinger-200005生态学相关文学作品书籍世界传统居民一生态家屋-荆其敏等-1996伐木者,醒来!■徐刚-1997净化环境的蜕螂-王景林危机与出路一一人类生态环境问题透析与可持续发展_0原荒纪事-[美]奥尔多・利奥波德-unknown-1996只有一个地球-巴巴拉-沃德等-1972-1976哲学-生态学-宇航学-[苏]IO.A.什科连科-1988大自然的隐语-袁和平天人合一(儒学与生态环境卜张云飞-1995守望家园:北京电视台三北生态纪行-北京电视台-2001寂静的春天-[美]R.卡逊-1962-1979封闭的循环-[美]巴里-康芒纳-1974-1997我们的家园一地球一为生存而结为伙伴关系-施里达斯•达夫尔-unknown-1993最后的绿洲-(美)波斯泰尔-1992-1998来自地球村的报告一一文化・生态-经济_0濒临失衡的地球:生态与人类精神-[美]戈尔-1997-1997物种进化战争-[美]莱威-1999-2002猫痢言说关于文学、精神、生态的思考-鲁枢元-2001珍惜地球-[法]C.J.阿莱格尔-1990-1992瓦尔登湖-[美]享利•梭罗-1937-1997生命之网一生态平衡趣谈-刘允洲李绪萱-1988生态与我们-陶家祥-1995生态扩张主义-[美上克罗斯比(Crosby,A.W.)生态智慈论-余正荣生态:家园故事-1991自然王国探奇-张荣大蓝色的星球-人与生态-[德]赖希霍尔夫蓝色的星球-人与生态-[德]赖希霍尔夫(Reichholf,J.H.)-2001视野少年百科全书-探索生态的秘密(意]卡洛・龙迪尼-2001超载极限:正视全球性崩溃,展望可持续的未来-unknown-2001逝去的伊甸园:人类生存环境的状况及其变化-1991-2001重读大黄河:12集生态伦理电视专题片文学脚本-孙荔等-1999青少年生物百项科技活动丛书-生态06环境科学与环境生态学书籍21世纪初期中国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陈传宏等-2001三峡工程与生态环境-三峡工程与河口生态环境-罗秉征等-1994三峡工程与生态环境-三峡工程与环境污染及人群健康-黄时达等-1994三峡工程与生态环境-三峡工程与长江中游湖泊洼地环境-濮培民等-1994三峡工程与生态环境-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陈国阶徐琪三峡工程与生态环境-三峡库区的植物与复合农业生态系统-陈伟烈等-1994三峡工程与生态环境-三峡库区移民环境容量研究-徐琪等-1993三峡工程与生态环境-长江三峡库区水土流失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杜榕桓等-1994世界环境与生态系统监测和研究网络_0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带的人口、经济和生态环境-胡焕庸-1989中国林业生态环境评价、区划与建设-张佩昌等-1996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1995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培训教材-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监督管理司-2000中国环境生态学一中国人||、经济与生态环境关系初探-鲁明中中国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沈国舫-2001中国生态环境补偿费的理论与实践-1995中国脆弱生态环境类型分布及其综合整治-赵跃龙中国脆弱生态环境类型分布及其综合整治-赵跃龙-1999中国西北地区气候与生态环境概论-丁一汇等-2001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刘江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刘江-1999典型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化及生态效应-徐晓白等-1998内陆水域污染生态学一原理与应用-黄玉瑶农药与生态环境保护-林玉锁等-2000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余课昌-1997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_0化学污染物与生态效应-王俊等-1993化肥与生态环境保护-崔玉亭区域水污染控制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司全印等-2000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徐春-2001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徐春-20011未命名地表生态系统污染物质迁移转化及模拟软件」0466253塑料农膜与生态环境保护-杨惠娣-2000太湖环境生态研究(一)_0干旱荒漠生态研究专集未来环境科学-吴文智等-2002横断山脉水环境管理一一第二次全国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文集-国家环境保护局污染管理司-1991汉英环境科学词汇-胡汉升-1993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张从等-2000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沈德中-2002污染生态学-孙铁雨污染生态学-王焕校洼地整治与环境生态-程维新-1993环境、资源与发展:生态产业研究、乡镇企业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自然保护区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李周等-2000环境与贸易一生态、经济、体制和政策-ThomasAndeissonetal-1998环境与资源经济学-陈大夫-2001环境保护丛书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原理和方法-高荣松-1989环境保护工作全书-1997环境保护知识读本-曲格平-1999环境化学教程-邓南圣吴峰-2000环境和植物生态学-[英]J.R.埃塞林顿环境学-陈英旭-2001环境工程学-周律-2001环境工程导论-第3版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周群英等-2000环境工程设计基础-金毓崟等-2002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规划-程胜高-1999环境影响评价典型实例-北京市环境保护研究院-200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国家环境保护局-1998环境微生物学-贺延龄等-2001环境教育简明教程-孙方民-2000环境法-周珂-2000环境生态学生物圈、生态系统和人环境生态学导论环境生态学导论-刘云国等-2000环境生物学环境生物学-孔繁翔环境生物学-熊治廷-2000环境生物技术及应用-张景来等-2002环境监测-刘德生-2001环境科学基础教程-关伯仁等-1997环境科学导论环境科学导论-李焰-2000环境管理学-朱庚申-2000环境评价概论-丁桑岚-2001环境资源法论丛.第1卷-韩德培-2001现代环境生物技术生产实践与生态文明一关于环境问题的哲学思考-张海源生态•环境知识读本一生态的恶化与环境治理-王豪-1999生态安全的系统分析-杨京平-2002生态环境保护概论-李爱贞-2001生态环境保护概论_0生态环境可持续管理-指标体系与研究进展-曹志平-1999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论-毛文永-1998生态环境材料-王天民生态环境研究与可持续发展_0生态的恶化与环境治理-王豪生物与环境-林昌善尚玉昌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正在消失的森林正在侵蚀土地的沙漠-国际人道主义问题独立委员会-1987科技英语选读生物技术•环境科学-陈大明等-2000花粉•环境・人类西部生态-奚国金等-2001西部生态大扫描-梅忠堂-2001贡嘎山高山生态环境研究第2卷-陈富斌等-1998酸沉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生态恢更-冯宗炜等-1999长江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影响及其对策研究论文集-1987长江流域土壤与生态环境建设-席承藩等-1994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金属-许嘉琳等-1995面向21世纪的环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2000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高等学校科学素质教育丛书环境科学导论-李焰-200007自然保护与自然保护区书籍中国自然保护区名录-1998湖南武陵源自然保护区水生生物-黎尚豪自然保护区探胜-唐锡阳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徐海根-2000自然保护生物学一进化生态学展望-[美]M.E.索莱自然环境保护概论-钟章成等西域明珠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保护区-张天来西藏自然保护区-刘务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科研论文集第一集面向新世纪的生态挑战——自然保护文件汇编-199808社会生态学与人文生态学书籍人文生态学人类生态学一种面向未来世界的文化-陈敏豪-1988人类生态学初探-夏伟生-1984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樊浩-2001危机与出路一人类生态环境问题透析与可持续发展-毛德华-1999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0390143教育生态学-吴鼎福梵净山神一黔东北民间信仰与梵净山区生态-章海荣-1997生态伦理学-雷毅-2000生态保护-孔繁德等生态哲学生态大众健康一公共卫生从理想到实践-[澳]CoidiaChuRodSunpson-1997生态学与人类.孙儒泳生态扩张主义生态文化与文明前景-陈敏豪-1995生态文明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走向-刘宗超-1997生态文明观与全球资源共享-刘宗超等-2000社会生态学社会生态学-[苏]I。

《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网课答案

《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网课答案

第1章问题:构成城市的三个要素是()。

答案:地理、人口、文化问题:城市生态学概念由美国芝加哥学派创始人帕克于()年提出。

答案:1925问题:相较于乡村环境,城市的主要问题不包括()。

答案:自然环境丰富问题: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主要研究对象是城市,不涵盖自然生态的部分。

()答案:错误问题:城市即是环境污染的策源地,也是生态文明的发源地。

()答案:正确第2章问题:城市是一种以()占绝对优势的新型生态系统。

答案:人类问题:下列关于城市系统,说法错误的是()。

答案:以政治为基础问题:下列不属于城市化标志的是()。

答案:城市基础建设提升问题:城市公园属于城市生态系统,大学不属于城市生态系统。

()答案:错误问题:城市生态系统是指特定地域内人口、资源、环境等通过各种相生相克的关系建立起来的人类聚居地或社会、经济、自然复合体。

()答案:正确第3章问题: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的研究对象是()。

答案:城市生态系统问题:城市生态系统的驱动力是()。

答案:太阳问题: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不包括()。

答案:自我维持能力强问题:城市生态系统本身是开放的,所以复杂程度较低。

()答案:错误问题: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主要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

()答案:正确第4章问题: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的特点不包括()。

答案:实时性问题:下列规划中属于生态城市规划框架下的专项规划的是()。

答案:城市基础设施规划问题:关于城市生态与环境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答案:应该是单一的、非交叉的学科问题: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具有决策性,与政府的决策息息相关。

()答案:正确问题: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主要强调城市的环境与生态,不强调研究与周围农村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

()答案:错误第5章问题:自然生态学中不强调()。

答案:物质输出输入的不均衡规律问题:城市生态位是由()决定的。

答案:政府问题: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遵循的原理不包括()。

答案:系统局部功能最优的原理问题:自然生态系统中,自然生态位是根据自然属性确定的。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李㊀洁摘㊀要:生态环境已经成为目前社会发展的重点关注问题ꎬ对于传统的城市建设ꎬ人们往往忽视了生态保护ꎬ更多的关注城市经济发展ꎮ对生态环境的忽略ꎬ短时间不会影响人们的生活ꎬ但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ꎮ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ꎬ融入经济建设㊁政治建设㊁文化建设㊁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ꎮ改善城市生态环境ꎬ提高城市生态承载力ꎬ扩大城市的环境容量ꎮ大力发展以森林资源为依托的绿色产业ꎬ壮大绿色经济规模ꎬ促进城市转型升级和绿色增长ꎮ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ꎬ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城市模式ꎬ坚持尊重自然㊁顺应自然㊁保护自然ꎬ保证城市在可持续的道路上不断发展ꎮ关键词:城市规划ꎻ生态城市ꎻ原则ꎻ措施一㊁引言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之一ꎬ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 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ꎮ绿水青山既要求优良的环境质量ꎬ也需要生态健康的保障ꎮ 在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推动城市转型发展ꎬ通过开展城市双修ꎬ来建成一批生态宜居㊁富有活力㊁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ꎮ对于传统的城市建设ꎬ人们往往忽视了生态保护ꎬ更多的关注城市经济发展ꎮ对生态环境的忽略ꎬ短时间不会影响人们的生活ꎬ但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ꎮ因此ꎬ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种种 城市病 ꎬ对城市规划提出了全新的要求ꎬ运用生态学的原理ꎬ对城市建设进行进一步的规划ꎬ让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统一步伐ꎬ保护与开发并举ꎬ生态与发展共赢ꎬ可称为生态城市的建设规划ꎮ整个过程从基础入手ꎬ先帮助人们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和提升的重要性ꎬ再融入生态环境理念ꎬ有效地完成城市规划ꎬ最后结合相关技术创新研究ꎬ综合的保证生态环境保护效益最高化ꎮ二㊁生态城市的设计原则(一)整体性 科学规划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ꎬ遵守整体性原则的统筹规划能够保证其经济效益㊁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得到更好的发挥ꎬ最大限度地满足其实际的建设需求ꎮ具体开展工作可以从以下两个阶段入手:第一ꎬ要做好整体与局部之间的相互协调ꎬ对城市建设当中的各个因素都要进行认真的调查和分析ꎬ然后进行统筹规划和操作安排ꎬ这样能够保证生态环境的整体质量不被影响ꎻ第二ꎬ需要做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同管理ꎬ使用科学有效的手段来保障各种工作的开展ꎬ不断提升城市的环境建设质量ꎬ确保其能够做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ꎬ确保居民生活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统一规划协调ꎬ才能够使整个生态城市的整体性得到保障ꎮ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城市体系ꎬ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ꎬ为生态建设注入强大动力ꎮ在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ꎬ把生态城市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性㊁系统性工程ꎬ科学持续的推进ꎮ(二)可持续性 资源节约城市建设和生态发展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对资源全面的保护ꎬ资源包括土地资源㊁水资源㊁矿产资源㊁林木资源㊁生物资源等ꎮ每个国家的资源都是有限的ꎬ部分资源是不可再生的ꎬ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了城市发展最关键的问题ꎬ同时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过度浪费也是需要迫切改变的问题ꎮ为此在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ꎬ应当遵守可持续发展原则ꎬ遵循生态优先ꎬ一方面ꎬ城市规划人员避免资源的过度开发ꎬ以防生态环境和资源本体受到严重的破坏ꎮ另一方面ꎬ坚持把绿色发展㊁循环发展㊁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ꎬ提高资源的利用率ꎬ使资源得到高效循环的利用ꎮ同时将公众参与和市场操作相结合ꎬ让资源的流动处于一种动态平衡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ꎬ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㊁生活方式ꎮ(三)针对性 因地制宜生态城市的实现需要坚持因地制宜的思想ꎬ结合城市的自然条件㊁资源条件㊁地理条件㊁文化资源等特色ꎬ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ꎬ以国家重大战略㊁区域主体功能区划㊁城镇化发展布局等为指导ꎬ对城市进行科学的区划布局ꎬ确定建设重点和发展区域ꎮ在自然生态方面ꎬ根据自然因素的变化做出实时动态化指标的制订ꎬ对开展生态环境恢复和治理的工作进行针对性指导ꎬ并且因时因地变化ꎬ确保指标科学ꎬ目标可实现ꎮ在人居环境方面ꎬ在进行城市空间设计工作的过程中ꎬ从尺度㊁节点㊁布局㊁路径等多个方面ꎬ对相关空间做出针对性的设计ꎬ从而规划出最适宜的空间提供给居民ꎬ使人们在空间应用的需求得到满足ꎮ三㊁生态城市建设的策略(一)关注环境保护与治理守护好白云蓝天㊁青山绿水㊁良田沃土ꎬ通过加强水㊁大气㊁土壤环境以及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ꎬ完成国家下达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性指标ꎮ把城区绿化与乡村绿化统筹考虑㊁同步推进ꎬ对城乡生态建设二元结构的改变ꎬ逐渐消除城乡人居环境差距ꎬ为城乡居民提供平等的生态福利ꎮ提升城市园林绿化环境ꎬ增加城市绿化率水平ꎮ搞好城市内部绿化ꎬ使城市适宜绿化的地方都绿起来ꎬ搞好城市周边的绿化ꎬ充分利用不适宜耕作的土地开展绿化造林ꎮ在实际的规划建设上应当做到以人为本ꎬ根据不同的城市特点和人群需求来完成具体的规划设计ꎬ绿植设计与种植安排要符合其实际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特点ꎮ顺应人民群众对生态幸福的美好追求ꎬ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态需求ꎬ人民群众既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直接受益者ꎬ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推动者和参与者ꎬ加强对城市环保的科普宣传ꎬ提升人民环保意识ꎬ更好的增强环境保护效果ꎮ(二)改变城市产业模式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生态产业ꎬ能实现当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互促互进ꎬ保障 绿水青山 与 金山银山 同在ꎮ通过对生态产业发展进行规划和引导ꎬ改变落后低效的生产生活方式ꎬ支持传统工业转型升级ꎬ促进工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ꎬ积极发展新产业㊁新业态㊁新模式ꎬ加强产业分工㊀㊀㊀(下转第230页)确保老年人能够符合实际的发展需求ꎮ(二)现有住宅空间改造设计针对当前的住宅空间设计来说ꎬ第一ꎬ需要保证老年群体的睡眠质量能够符合实际要求ꎬ整体的空间设计上要从实际的角度入手ꎬ如老人会对声音比较敏感ꎬ所以在日常休息和生活上都会对声音比较敏感ꎬ容易受到声音的实际影响ꎮ第二ꎬ老年人本身也会出现起夜的情况ꎬ而老年夫妻都是会选择分床居住ꎬ因此对于原有的居住条件来说ꎬ卧室的整体结构应当出现合理的拜年话ꎬ可以将双人床改变为两张单人床ꎬ使得卧室能够得到合理的使用ꎬ同时ꎬ也更加的具有明确性ꎮ第三ꎬ在建筑物的建设上ꎬ应当设计扶手和夜间灯等进行合理的操作ꎬ更好的保证起夜等实际的安全性ꎬ综合的改变老年人的实际生活质量ꎮ在建筑物的建设上可以使用相关的科学技术方式ꎬ综合的引入智能系统ꎬ简单来说如果能够使用声音控制或者手势等便捷控制的方式ꎬ如此能够全面的保证老人对各种功能使用的便捷性ꎬ同时ꎬ应当有效的使用各种现代化的监控技术ꎬ综合的通过大数据来完成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程度进行监督ꎬ如此能够有效地保证每位老年人群体生活质量的提高ꎬ综合对老年群体的生命安全都进行合理的保护ꎬ最大限度地满足其实际的发展需求ꎮ四㊁结语综上所述ꎬ在当前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应当根据老年人的实际情况都进行更好的设计ꎬ综合地对居住空间的适老化设计要求都完成实际的操作和建设ꎬ最大限度地提升相关的老年化设计质量ꎬ并且针对目前的空间设计来说ꎬ具体开展过程中要完成人口老龄化设计和安排ꎬ最大限度提升整体的建筑和设计效果ꎮ参考文献:[1]杨骥.居住空间室内环境设计:评«居住环境设计»[J].环境工程ꎬ2019(12).[2]李雷立ꎬ张宇奇.环境心理学视角下寒地城市老年人居住环境分析[J].安徽建筑ꎬ2019(2).[3]王娟.城市老旧楼房居住环境改造设计[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ꎬ2019(3).[4]倪强.老年居住环境的规划设计及建筑设计研究[J].产业科技创新ꎬ2019(26).[5]陈自开. 微更新 视角下屯溪老街传统商业建筑再利用研究[J].安徽建筑ꎬ2019(6).[6]周安奇.城市商业建筑发展历程对现代商业建筑设计的启示[J].住宅与房地产ꎬ2019(24).作者简介:李磊ꎬ南京金海设计工程有限公司ꎮ(上接第228页)协作ꎬ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合作ꎬ巩固提升绿色食品加工业㊁绿色能源产业等传统优势产业ꎬ加快发展生物医药㊁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ꎮ聚焦服务业重点领域和发展短板ꎬ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ꎬ加快发展以现代商贸物流业㊁健康服务业㊁房地产业㊁金融保险业等服务业作为未来产业开发的重点ꎬ加强公益性㊁基础性服务业供给ꎮ(三)加强绿色交通规划城市交通也是对城市环境影响不可忽略的因素ꎬ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ꎬ私家车的数量骤增ꎬ因此对于城市建设来说ꎬ需要综合的解决私家车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ꎬ建设一个低碳环保的交通体系ꎮ通过交通网点的科学合理规划ꎬ方便大众出行的交通网络体系构建ꎬ从而提高公众出行使用公共交通的频率ꎮ推动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ꎬ加强自行车专用道和行人步道等城市慢行系统建设ꎬ加快城市轨道交通㊁公交专用道㊁快速公交系统(BRT)等大容量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ꎬ增强绿色出行吸引力ꎮ加快新能源与节能汽车技术发展与应用推广ꎬ降低对石油资源的依赖ꎬ从源头上节能减排ꎬ实现 零污染 ꎬ给人们带来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ꎮ通过规划使出行变得便捷化ꎬ在实际使用中逐渐改变人们的出行习惯ꎬ鼓励人们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出行ꎮ(四)合理规划人口容量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ꎬ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到城市中ꎬ过多的人口带来的资源消耗给城市的生态带来压力ꎬ人口数量快速增长ꎬ而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ꎬ对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ꎮ所以在实际的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当中ꎬ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ꎬ通过经济模型的统一建立ꎬ全面地对城市的交通㊁公共设施和空间布局进行综合规划ꎬ按照空间均衡的理念ꎬ探寻人口㊁经济㊁资源环境的平衡点ꎬ人口规模㊁增长速度不能超出当地水土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ꎮ规划人口在符合环境承载力的要求下ꎬ更有效化的分配城市的各种资源ꎬ减少碳排放量ꎬ达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ꎮ四㊁结语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㊁改善人民生活质量㊁提升人民幸福感的基础和保障ꎬ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ꎮ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ꎬ融入经济建设㊁政治建设㊁文化建设㊁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ꎮ改善城市生态环境ꎬ提高城市生态承载力ꎬ扩大城市的环境容量ꎮ大力发展以森林资源为依托的绿色产业ꎬ壮大绿色经济规模ꎬ促进城市转型升级和绿色增长ꎮ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ꎬ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城市模式ꎬ坚持尊重自然㊁顺应自然㊁保护自然ꎬ保证城市在可持续的道路上不断发展ꎮ参考文献:[1]黄齐名.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健康生态城市规划探索[J].城市建筑ꎬ2019(24).[2]牛中峰ꎬ周丽丽.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探索[J].智能城市ꎬ2019(14).[3]关聪聪.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探索[J].建材与装饰ꎬ2019(19).[4]胡园ꎬ于超.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ꎬ2019(26).[5]白效平.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关系的探讨[J].居舍ꎬ2019(22).作者简介:李洁ꎬ金埔园林股份有限公司ꎮ。

城市生态规划理念、步骤和方法

城市生态规划理念、步骤和方法

❖3.从人的生产、生活活动与自然环境和自 然生态过程的关系出发,追求城市整体的优 化、总体关系的和谐和各部门、层次之间的 和谐。
❖ 4.强调经济发展的高效性和持续性,而不 是简单的高速度。城市的发展是城市社会、 经济与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与提高,系统自 我调控能力与抗干扰能力的提高,旨在全面 改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城市生态规划理 念、步骤和方法
城市生态规划
❖第一节 城市生态规划的概念 ❖第二节 城市生态规划的原则 ❖第三节 城市生态规划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城市生态规划的步骤与方法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
认为:山水格局是连续体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
❖明皇朝曾明令禁止北京西山上的任何 开山、填河工程,以保障京都山水龙 脉不受断损。
❖景观生态学认为要防止“自然景观基 质的破碎化 ” (Naveh and Lieberman, 1984; Forman and Godron, 1986; Forman, 1995)
故宫
❖ McHarg指出:“生态规划是在没有任何有害的情 况或多数无害条件下,对土地的某种可能用途进 行的规划。”
2. 与环境规划
❖环境规划强调规划区域内大气、水体、噪声及 固体废弃物等环境质量的监测、评价和调控管 理;
❖而城市生态规划则强调运用生态系统整体优化 的观点,在对规划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的研究基 础上,提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和生 态建设的规划,
❖它与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紧密结合、相互 渗透,是协调城市发展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 手段。
生态功能分区规划
城市基础设施
市政基础设施
给排水系统
道路系统
通讯系统等
生态基础设施
城市绿地
林业系统
农业系统

城市环境与生态学:第3篇 系统分析-规划篇 第13章 城市生态规划

城市环境与生态学:第3篇 系统分析-规划篇 第13章 城市生态规划
排涝等系统 ④ 污染物汇:水、固
13.5.5 生态补偿规划
① 生态补偿是调整换环境保护相关主体利益 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
② 形式上:支付费用、形态修复或异地重建
13.6 城市生态规划的类型、技术方 法与指标体系
类型:专项型城市生态规划、城市类生态规 划(以整个城市为对象的)
技术方法:P317,了解 指标体系:自然、人口、社会、经济
第13章 城市生态规划
13.1 城市生态规划的定义 13.2 城市生态规划的特性 13.3 城市生态规划的原则 13.4 城市生态规划的步骤 13.5 城市生态规划的内容 13.6 城市生态规划的类型、技术方
法与指标体系
13.1 城市生态规划的定义
城市生态规划是以生态学为理论指导,以实 现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为 目的,通过调控“人-资源-环境-社会-经济 -发展”的各种生态关系,促进城市可持续 发展,促进人居环境水平和人的发展水平 不断提高的规划类型。
关于城市核电的讨论?
13.2 城市生态规划的特性
① 生态性-理论 ② 人本性-基础 ③ 系统性-系统观点 ④ 可持续性-发展与公平 ⑤ 应用性-效果 ⑥ 层次性-尺度 ⑦ 融贯性-各类保护规划的融贯
13.3 城市生态规划的原则
① 自然原则 ② 经济原则 ③ 社会原则 ④ 复合生态原则:自然-经济-社会系统

评审阶段 实施阶段
政府决策部门
13.5 城市生态规划的内容
13.5.1 城市生态支持系统规划 13.5.2城与乡、城市与区域协调生态规划 13.5.3 生态安全格局规划 13.5.4 城市生态功能区划 13.5.5 生态补偿规划
13.5.1 城市生态支持系统规划
① 城市生态支持系统:以城市为中心,以城市 及周边的水、气、土、能、林、生物等资源与 环境为基础,为城市提供发展支持和生态调控 的自然生态系统。

生态城市的基本理念与规划原理和方法

生态城市的基本理念与规划原理和方法

收稿日期:2007-10-19作者简介:毛锋,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区域发展规划。

生态城市的基本理念与规划原理和方法毛 锋 朱高洪(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871)摘要 生态城市是当今国内外众多城市发展的新追求,而以何理念和规划方式促进其健康发展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从系统学角度探讨了生态城市的基本理念与目标要求,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所须遵循的基本原理;利用系统生态学方法论,构建了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模拟模型;进而,形成了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的内容、过程和方法综合集成体系,较好地解决了生态城市或区域综合协同发展的科学规划问题。

关键词 生态城市;基本理念;建设规划;模型方法中图分类号 Tu 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8)01-0155-05随着城市生态环境的普遍恶化和区域生态支撑能力的持续衰退,建设生态城市成为当代城市发展的一种新理念追求。

国外诸多城市和都市区纷纷开展了生态城市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如美国的伯克里、克里夫兰和波特兰都市区,丹麦的哥本哈根市,澳大利亚的怀阿拉市等。

国内已有14省(区)百余座城市编制了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其他省份也逐步将生态城市建设纳入其发展议程。

虽然生态城市的理论与实践均已取得了蓬勃发展,但迄今全球尚未有一个公认的生态城市,甚至对于生态城市也没有一个完整而清晰的概念。

纵观国内城市编制的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其所依据的思维观念、基本原理和采用的模型方法多有缺失和弊端。

因此,完善生态城市的概念内涵,探究规划编制的基本原理和适宜的模型方法,乃是当前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1 生态城市的基本理念与目标要求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城市是一个人为改变了自然结构、物质循环和部分能量转化的、受人类生产活动和消费需求影响的人工生态系统。

她以人为本,即以人的生存、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为核心[1],通过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界,且能与之和谐相处的社会 经济 自然复合系统。

《环境保护概论》习题参考答案

《环境保护概论》习题参考答案

《环境保护概论》习题参考答案目录《环境保护概论》部分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生态学基础 (9)第三章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 (17)第四章环境与人体健康 (22)第五章大气污染及防治 (26)第六章水体污染及防治 (35)第七章土壤污染及防治 (42)第八章固体废物污染及防治 (49)第九章物理性污染及防治 (54)第十章环境管理 (59)《环境监测》部分第一章绪论 (66)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 (69)第三章空气和废气监测 (75)第四章固废和土壤监测 (80)第十章噪声监测 (82)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环境: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2、自然环境:环绕生物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3、聚落环境:人类进行聚居生活的场所。

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与人类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的生存环境。

4、人工环境: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在自然物质的基础上,通过人类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加工和改造自然物质,创造物质生产体系,积累物质文化等所形成的环境体系。

5、环境要素:环境要素也称作环境基质,是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6、环境容量:是指一个特定的环境或一个环境单元所能容纳某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7、环境自净:正常情况下,受污染的环境,经一些自然过程及在生物参与下,都具有恢复原来状态的能力,称此能力为环境的自净作用。

8、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限度。

9、环境问题: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问题。

10、环境科学:研究人类生存的环境质量及其保护与改善的科学。

二、单项选择题1、A2、B3、B4、D5、A6、B7、B8、C9、A 10、C11、A 12、A 13、D 14、C 15、B16、B 17、A 18、D 19、D 20、A三、简答题1、什么是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一般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生态城市及案例分析

生态城市及案例分析

推进全域景区、景观建 组成部分、国际环境科
打造生态农业高地
注重农业标准化、产业 化、组织化、品牌化、 科技化发展,提升生态 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农业资源利用率达到世
推制能术提动造化,高长向生提土兴智产高地海造线全利洋转和员用装型绿劳效备,色动率基推造生,地广船产改由智技率善,设景全旅旅,和链文融推产条体合动品拓联”旅向展动的游环,,大供境加打旅给与强造游从服会“格风务商多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将“生态城市”作为 一个重要概念提出。
什么是生态城市?
从广义上讲,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 刻认识的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 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 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 生活方式。狭义地讲,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 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 居环境。
关系 协调
关系协调是 指人和自然 协调,城乡 协调,资源, 环境胁迫和 环境承载能 力协调。
2.生态城市的建设标准
社会 经济 自然
原则:以人为本,满足人 的各种物质和精神方面的 需求,创造自由、平等、 公正、稳定的社会环境;
原则:保护和合理利用一 切自然资源和能源,提高 资源的再生和利用,实现 资源的高效利用,采用可 持续生产、消费、交通、 居住区发展模式;
恢复的河道
沿街的树木
设置城市溪流管理委员会以及 “溪流保护法令”,呼吁人们保护 溪流
投入城市基金保护溪流,减税法 案提高私有土地主继续照看和保护 河道的积极性
完善的基础: 设施
污水处理系统:伯克利拥有长达400英里的主要污水处理管道,通过 建立专门基金库进行管道的周期性维护。建立“管理信息系统检测、 修理管道

生态学绪论

生态学绪论

《生态学》第一讲
课上请跟上老师的上课思路,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课下结合教材复习。
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
图1 2021年全球不同灾害类型发生频次与损失统计图
《生态学》第一讲
课上请跟上老师的上课思路,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课下结合教材复习。
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
图2 1991-2020年全球自然灾害历史年均直接经济损失与2021年对比(单位:亿美元)
人类环境问题按成因的不同,可分为自然的和人为的 两类:
前者是指自然灾害问题,如火山爆发、地震、台风、 海啸、洪水、旱灾、沙尘暴、地方病等所造成的环境破 坏问题,这类问题在环境科学中称为原生环境问题 ( original environmental problem )或第一环境问 题( primal environ - mental problem )。
《生态学》第一讲
课上请跟上老师的上课思路,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课下结合教材复习。
环境问题的历史回顾
19世纪30年代以后,电机的产生、电能的利用以及汽车和飞机
相继问世,形成了第二次产业革命,人类进人了电气时代。人类对自 然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因能源的大量消耗而达到了空前的程度。60年代 后,化学工业,尤其是有机化学工业的迅速崛起,合成了大量的化学 物质以替代某些天然物质,其中不少化学物质对人类及生物资源具有 直接的或潜在的危害,成为这个时期主要环境问题的根源。从20世纪 30年代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开始,震惊全世界的污染公害相继发生。 在工业发达的国家里,大气、水体、土壤以及农药、噪声和核辐射等 污染都达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人类第一次感觉到了自然的生存安全 受到了挑战。
1. 环境问题的概念与产生
学 习 2. 理解生态学是环境科学的理论基础 目 标 3. 生态学的定义及其发展过程

生态学在城市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生态学在城市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态学在城市环境保护中的应⽤⽣态学在城市环境保护中的应⽤内容提要:由于⼈类⽣产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态学有了较⼤的发展与应⽤。

⽣态学不仅在⾃然科学⽅⾯得到应⽤,同时也被⼴泛的应⽤于社会科学。

如⼈类⽣态学,⼈⼝⽣态学,城市⽣态学等。

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空⽓质量下降,河流浑浊,⼟地硬化等⼀系列环境问题影响着我们的⽣活。

城市⽣态学出世,被应⽤于城市环境管理中。

本⽂试论在⽣态学的应⽤中,我们的城市环境管理如何做到最优。

关键词:城市⽣态系统,城市规划,⽣态思想,城市资源,城市问题,⾃然环境;1.城市⽣态学与⽣态系统(1)城市的概念从不同的⾓度,城市有不同的概念;1. ⾏政管理:⼈⼝集中,有⼀定社会、政治、经济的组织形式,并具有⼀定边界和管辖范围的⾏政单元;2. “乡村”的相对概念:⾮农业⼈⼝集中,以从事⾮农业⽣产活动为主的居民点,是区别于⽐较单⼀⽽分散的农村居民点的社会空间细形式;3. 经济学观点:城市是⼀个经济单位,劳动分⼯就是城市经济组织的基础······可以把城市(包括它的地域、⼈⼝,也包括那些相应的机构和管理部门)看作⼀种有机体,看作⼀种⼼理—物理过程(psychophysical mechanism)。

4. 社会学:“城市是⼀种⼼理状态,是各种礼仪习俗和传统构成的整体,是这些礼仪习俗中所包含并随传统⽽流传的那些统⼀思想和感情所构成的整体。

城市绝⾮简单的物质现象,绝⾮简单的⼈⼯构筑物,它已同居民们的各种重要活动密切联系在⼀起,它是⾃然的产物,尤其是⼈类属性的产物”(Park et al.1925)。

(2)城市⽣态系统的概念沼⽥真(1984)认为不能把⽣态系统看成是由⽣物因素和⾮⽣物因素简单相加的系统,⽽应该把它看成是⼀个以⽣物为中⼼的环境系统(biocentric environmental system),每⼀种⽣态系统都是以某⼀类⽣物为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 Hahn(1991) • 尊重生命与社会伦理 • 强化人与人的关系 • 回归自然与精神层面 • 混合型社会结构 • 控制建设密度 • 重视本地文化传统 • 生态效益与经济社会效益并重 • 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16.3.1 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原则
② Richard(1993)
• 恢复退化的土地 • 与当地生态条件相适应 • 平衡发展 • 优化城市能源 • 发展经济 • 提供健康和安全 • 鼓励共享 • 促进社会公平 • 尊重历史 • 丰富文化景观 • 修复生物圈
16.3.2 生态城市的演进步骤
现有城市如何向生态城市迈进?
•1 •2
16.5 生态城市的规划性质与规划目标
16.5.1 生态城市的规划性质 16.5.2 生态城市的规划目标
16.5.1 生态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规划性质
① 科学性-生态性-经济性-社会性的结合 ② 与生态城市建设相关 ③ 强调协调性 ④ 专业性与综合性(城市学科群) ⑤ 相对完善性:P401,表16.5
16.1 生态城市的概念及特征
16.1.1 生态城市的概念 16.1.2 生态城市的特征
16.1.1 生态城市的概念
① 生态城市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O) 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中首次提到:从 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等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 分融合技术和自然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
② 生态城市(Roseland,1997):变革和解 决社会和城市问题各种理论的综合与实践。
第16章 生态城市理论及规划
16.1 生态城市的概念及特征 16.2 生态城市的标准与类型 16.3 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原则与演进步骤 16.4 生态城市及规划的理论基础 16.5 生态城市的规划性质与规划目标 16.6 生态城市规划的内容与程序 16.7 生态城市规划方法与技术 16.8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16.9 生态城市规划案例
16.5.2 生态城市的规划目标
① 自然生态系统规划目标 ② 经济生态系统规划目标 ③ 社会生态系统规划目标
P402,表16.6
16.6 生态城市规划的内容与程序
16.6.1 生态城市的规划内容 16.6.2 生态城市的规划程序
16.6.1 生态城市的规划内容
• 基于不同的社会经济和自然的背景和目标 ,不同城市的生态规划内容存在差异。
• 具体的规划内容需要结合规划目标及本地 实际情况展开
16.6.2 生态城市的规划程序
① 思路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评 价反馈
② 思路二:明确目标-确定规划标准-制定方 案-实施方案-效果评估
③ 案例参考:P405,图16.2
生态城市概念的多元性!
16.1.2 生态城市的特征
① 生态性 ② 自律性 ③ 正向演替性 ④ 可持续性 ⑤ 理想性
16.2 生态城市的标准与类型
16.2.1 生态城市的标准 16.2.2 生态城市的类型
16.2.1 生态城市的标准
问题:生态城市有没有全球(全国)范围内的 统一标准?为什么? 一. 联合国环境署对生态城市的标准的指导意见 二.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城的建设标准 三.《生态城市的衡量标准》研究组的理解
一. 联合国环境署对生态城市的标准的指导意见
① 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制定城市发展的战略规划 ② 实现工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③ 发展生态农业 ④ 以人为本 ⑤ 重视历史、文化、古迹和自然资源的保护(与传承) ⑥ 大力发展绿化,将城市融入自然
二.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城的建设标准
空气、水体、固废、土壤、能源、物质、生 物量、生物多样性、食物、生境、气候变化 等
16.3.1 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原则
③ Register(1996)
• 修改土地利用开发的优先权 • 修改交通建设的优先权-就近出行(步行、自行车
、公共交通、私家车、货车) • 修复被损坏的城市自然环境 • 建设和谐生态的混合居住区(配套、人与人等) • 培育社会公正与平等性 • 支持地方化的农业 • 循环与回收 • 自然与经济、社会效益统一 • 提倡自觉的简单化生活方式 • 宣传与教育
16.2.2 生态城市的类型
① 分类一:新建型生态城市与再生型生态城市 ② 分类二:西瓜型(重环境轻经济社会)、
青少年型(面临瓶颈需突破)、 健康型(协调发展)
16.3 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原则与演进步骤
16.3.1 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原则 16.3.2 生态城市的演进步骤
16.3.1 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原则
三.《生态城市的衡量标准》研究组的理解
① 自然生态标准:生态学原理、地质地貌、 水文、气候、人与自然等
② 经济生态标准:清洁能源、低排放、高产 出、循环可持续等
③ 社会生态标准:基础设施、文化遗产、自 然平等公正和平、居民的自觉生态与环境 意识与公共意识、法律政策与管理等。
低碳城市与生态城市的区别与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