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图书馆空调系统节能措施的应用与分析

合集下载

学校教学图书馆空调制冷装置节能建议

学校教学图书馆空调制冷装置节能建议

学校教学图书馆空调制冷装置节能建议摘要:近年来大型图书馆建筑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新建的大型图书馆, 大都引入了模数式图书馆的设计理念, 由于进深较大而广泛地采用了中央空调系统, 空调系统的能耗一般占到图书馆总能耗的40 -60 %, 因此空调系统能否节能成为降低图书馆建筑能耗的关键因素。

本文想通过对我校的逸夫图书馆空调装置的节能技术探讨,以节约能耗,提高效率。

关键字:空调制冷装置热泵技术制冷剂节能1.制冷方法采用水源热泵,它是成熟的空调技术,通过输入少量电能,实现低温位的热能向高温位转移。

水源热泵技术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输入少量电能,实现低温位的热能向高温位转移。

通俗来说就是,在夏季将建筑物中的热量通过设备“取”出来,释放到水体中去,由于夏天水源温度相对室内环境较低,所以可以高效地带走热量,以达到夏季给建筑物室内制冷的目的;而冬季,水源温度变化不大,所以通过水源热泵机组,从水源中“提取”热能,送到建筑物中采暖。

水体的作用就是承担我们室内产生的冷和热,使我们生活的环境更加舒适。

与传统空调能耗比较,水源热泵技术为最环保,最节能的空调技术。

水源热泵是目前空调系统中能效比最高的制冷、制热方式。

运行费用仅为普通中央空调的40~60%。

同时,水源热泵冬天是利用了地球水体所储藏的太阳能资源作为热源,夏天利用地球水体自然散热后的低温水作为冷源。

地表土壤和水体收集了47%的太阳辐射能量,而且是一个巨大的动态能量平衡系统,自然地保持能量接受和发散的相对均衡。

所以说,水源热泵是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的技术。

第三,水源热泵机组运行对环境非常友好。

水源热泵机组以地表水为冷热源,但其实不消耗水资源,不会对其造成污染;供热时省去了燃煤、燃气、燃油等锅炉房系统,无燃烧过程,避免了排烟、排污等污染;供冷时省去了冷却水塔,避免了冷却塔的噪音、霉菌污染及水耗。

第四,维护方便。

水体的温度一年四季相对稳定,其波动的范围远远小于空气的变动,所以水源热泵机组运行更可靠、稳定,采用全电脑控制,自动程度高。

某图书馆中央空调系统改造及节能效果分析

某图书馆中央空调系统改造及节能效果分析

79536 图书馆管理论文某图书馆中央空调系统改造及节能效果分析1工程概况湖北省地区某图书馆总建筑面积30850m2,空调面积27503m2。

建筑总高度46.8m,地下1层,地上9层。

馆内拥有报告厅、目录大厅、展览厅、编目室、接待室、阅览室、基本书库、辅助书库、休息厅、研究箱等办公用房。

2改造前图书馆中央空调系统设置冷热源:本图书馆空调冷源为4台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单台制冷量1200kW,对应设置有4台冷冻水泵、4台冷却水泵和8台冷却塔。

每台螺杆式冷水机组由3个小螺杆机并联组成,同时机组设有高性能PC控制器,可设定进出水温度并针对温度实现机组的加载和卸载控制。

制冷站位于地下一层。

冷却塔位于大楼屋面。

热源由校区燃油锅炉房的3台10T燃油锅炉提供。

水系统:冷冻水系统分4个区,分别为北侧1~6层,北侧7~9层,南侧1~6层,南侧7~9层。

冷冻水管路为冬夏共用,通过4个阀门切换冬/夏季工况。

各分区水系统竖向采用同程式,水平部分同程,部分异程。

实际运行中,冷冻水泵的实际流量远远高出额定流量,冷却水泵的实测值与额定值相差均在10%以内。

风系统:图书馆末端主要采用空气处理机组,及风机盘管+新风机组。

地下一层的报告厅及1~5层主要为卧/立式空气处理机组;6~9层阅览室为吊式空气处理机组,办公室及研究箱为风机盘管+新风系统。

新风通过空气处理机组或吊式新风机组取自室外。

数据机房设置净化分体空调;个别办公、电梯机房、地下报告厅、地下配电室及机房等处设置分体空调。

3图书馆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改造方案3.1水系统改造(1)空调冷水机组进出水管上只安装了手动控制阀,无电动二通开关阀,部分负荷时冷水机组存在水流旁通问题。

本次改造将冷水机组回水管上手动控制阀更换为电动蝶阀并增加相应的温度传感器;冷水机组供水管增设水流开关、温度传感器;冷冻水供水总管增设插入式电磁流量计,供回水总管增设温度传感器。

(2)该集中空调冷冻水系统为多泵并联定频运行,且管路系统未进行调试平衡,水泵实际流量及功率远远大于额定值。

某图书馆中央空调系统改造及节能效果分析

某图书馆中央空调系统改造及节能效果分析

某图书馆中央空调系统改造及节能效果分析【摘要】某图书馆中央空调系统改造及节能效果分析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从背景介绍和研究目的入手,探讨了中央空调系统改造方案、节能效果分析、能源消耗情况对比、节能成本效益分析以及实施效果评估等内容。

通过对改造前后的能源消耗情况进行比对,分析了改造后节能效果的实际作用。

结论部分总结了改造对节能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改造的可行性及推广前景。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其他类似建筑的节能改造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图书馆,中央空调系统,改造,节能效果,能源消耗,成本效益,实施效果评估,可行性,推广。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目前,图书馆中央空调系统存在一些老化和能效较低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老旧的设备运行效率较低,能源消耗较高,且对环境的影响也较大。

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图书馆决定对中央空调系统进行改造。

通过对中央空调系统进行改造,图书馆希望能够在保证读者在舒适环境下阅读的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本研究将对图书馆中央空调系统改造的方案进行分析,并评估改造后的节能效果,从而为实现节能减排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某图书馆中央空调系统的改造及节能效果分析,探讨如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运行成本,实现绿色环保的目标。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分析目前中央空调系统存在的能源消耗情况及问题,探索改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制定中央空调系统改造方案,结合最新的节能技术和设备,优化系统运行,降低能源消耗;3.评估改造后的节能效果,比较改造前后的能源消耗情况,验证改造效果;4.对改造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评估改造的经济可行性;5.总结改造后的实施效果,分析改造对节能效果的影响,探讨改造的可行性及推广前景。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旨在为图书馆及其他类似建筑提供节能改造的方向和参考,推动绿色建筑和低碳发展。

2. 正文2.1 中央空调系统改造方案1. 能源分析和评估:首先对现有中央空调系统进行能源消耗情况的分析和评估,包括能源来源、能耗结构、耗能设备等方面的详细调查。

图书馆空调系统说明

图书馆空调系统说明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广东工业大学图书馆(图文信息中心)工程。

总建筑面积为47241m2(地上41083 m2,其中首层架空层4655 m2,地下6185 m2),建筑高度35.65m。

地下为提存书库、学术报告厅、国际会议厅、后勤办公既其它设备用房;首层为人事、馆长、总务、消防控制室等办公用房;二层为目录检索、咖啡餐饮、展览厅、门厅等;三层为学生自修室、读者服务区;四层为报刊阅览室、大型多媒体阅览室等;五层为多媒体阅览室、检索、基本书库等;六层为参考工具书阅览区及基本书库等;七层为基本书库和办公用房等。

设计参数1.室外计算参数:根据广州大学城建筑设计通则,要求一般功能房间设夏季空调,冬季不设空调。

夏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33.5℃空调计算湿球温度27.7℃通风计算干球温度31℃空气调节日平均温度30.1℃大气压力1004.5hpa主导风向东南平均风速 1.8m/s2.夏季空调房间室内设计参数房间名称温度℃相对湿度%新风量m3/h允许噪声级dB(A)气流平均速度m/s学生自修室26~28 ≤70 25 ≤45 ≤0.3 电子阅览室24~28 ≤70 25 ≤45 ≤0.3基本书库26~28 ≤70 ≤0.3展览厅26~28 ≤70 25 ≤40 ≤0.3 国际会议厅24~28 ≤70 25 ≤35 ≤0.3 学术报告厅24~28 ≤70 25 ≤35 ≤0.3提存书库24~28 ≤70 ≤0.3 办公26~28 ≤70 25 ≤45 ≤0.3目录厅、出纳厅24~28 ≤70 25 ≤45 ≤0.3空气调节1.冷源及冷负荷冷源来自区域供冷系统冷冻水,本建筑内不另设冷冻机房。

一次冷水为3/12.5℃(考虑温升,入口处按3.5/13.5℃设计),经板式交换器换成6.5/13.5℃的二次水供空调末端使用。

本工程冷负荷为4817KW,空调面积为23003㎡,空调冷指标为180.1W/㎡。

2.空调方式及系统设置本工程除地下室办公用房和首层的空调房间采用新风加风机盘管的空气-水系统外,其它空调房间均采用集中式空调系统。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在图书馆建筑中的节能运用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在图书馆建筑中的节能运用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在图书馆建筑中的节能运用关键词:地源热泵;图书馆;节能我国当前的大多数中央空调主要采用煤和油等化石能源进行供应,环保性较差,不利于环境保护,无法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而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利用了地下土壤巨大的蓄热蓄冷能力,冬季地源把热量从地下土壤中转移到建筑物内,夏季再把地下的冷量转移到建筑物内,一个年度形成一个冷热循环,具有稳定性强、寿命长和舒适度高等特点。

湖北省图书馆新馆作为湖北省“十一五”期间文化建设的重点工程,中央空调冷热源系统采用地源热泵与冰蓄冷系统相结合的方式,空气处理系统采用大温差低温送风系统,空调水系统采用大温差变流量系统,计算机房、特藏书库等采用独立恒温恒湿机组,该系统和常规的空调系统相比大约节能30%。

一、地源热泵空调前期准备之桩埋管系统桩埋管是地源热泵一种新的埋管方式,桩埋管换热器将地源热泵系统地埋管换热器的PE管安装在建筑物混凝土桩基中,使其与建筑结构相结合,代替传统的地埋管换热器,桩埋管地热换热器中的灌注桩相当于竖直埋管换热系统中的钻孔回填材料。

由于桩埋管的回填材料完全是混凝土,混凝土的导热性能相比于其他材料较好,并且埋管与桩、桩与土壤接触紧密,减少了熱阻,强化了循环介质与土壤之间传热,使得它的换热效果比起其他回填材料要好。

而且桩与桩之间距离较大,换热管的相互影响较小,地下换热器的换热工况更为稳定。

湖北省图书馆新馆地埋管系统以双U型垂直管为主,辅以工程桩埋管形式。

地下侧埋管钻孔间距为5m×5m,孔径Φ150,有效利用深度为90m,共钻孔996个;工程桩内埋管208根(104对),有效深度为19m,夏季排热量为6123kW,冬季吸热量为3680kW。

地埋管采用二级集水器单井的分块连接方式,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地埋管的接头数量和热熔连接操作次数,提高地埋管地下换热系统的可靠性。

为保持地下埋管换热器冬夏热平衡,本系统同时配置2台闭式冷却塔,单台散热量为2050kW。

空调节能技术在上海某区图书馆设计中的应用

空调节能技术在上海某区图书馆设计中的应用


● ●
中 图 分 类 号 :T 8 U3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号 :0 6 8 4 ( 0 7 0 — 0 1 0 1 0 — 4 9 2 0 )6 0 5 — 3
0 引 言
我 国 建筑 用 能 已 经超 过全 国 能 源 消 费 的 1 , / 并 4 将 随着 人 民生 活水 平 的提 高逐 步增 加 到 1 / 3以上 。在
全球 对 能 源节约 越来 越关 注 和重视 的今 天 ,建筑节 能 已经是 我们 面I 临的严 峻课题 。空调 节能 的实 现可 以有
各 项 节能技 术 的综合 应 用 。
1 工 程概 况
上海 某 区 图书馆 是 一幢 1 的高 层 公 共建 筑 , 8层 见
效 地减 少建 筑耗 能 。尤其 是公 共建 筑采 暖空 调耗 能特 别 高 , 能潜 力 也 最 大 。因此 , 公 共 建筑 川 调设 计 节 在 空 中各项 节 能措施 的有 效结 合 和综合 应用 ,对于改 善公 共建筑 室 内环境 、 高能 源利 用效 率 十分必 要 , 提 对于促
进社会 和经济 可持续 发展 意 义重 大 。

图 1 作 为某 区 的文化 中心 , 。 内设 多功能 厅 、 阅览 室 、 资 料室 、 室等 , 教 还有 10 座位 的大 报告 厅 ( 场 ) 0 0人 会 。 该 楼总 建 筑 高度 8.m, 建筑 面 积 3 7 m , 75 总 320 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上 程 议 i- 4
空调节能 技术在 上海某 区图书馆设 计中的应用
戈海 燕
( 江 省 建 筑 设计 研 究 院 , 州 3 0 0 浙 杭 1 0 2)

某图书馆空调系统节能措施的应用与分析

某图书馆空调系统节能措施的应用与分析

某图书馆空调系统节能措施的应用与分析摘要:近年来,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国家大力倡导发展绿色建筑,鼓励应用节能新技术,并出台了一系列标准来规范和支持建筑设计对节能技术的运用。

空调系统是公共建筑中的能耗大户,如何更好地运用节能措施,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节能效果。

本文以广州某学校图书馆为例,结合相关节能规范,对其空调系统节能措施作简要分析探讨。

关键字:全热回收;可调新风比;绿色建筑;IPLV;CO2监测装置;焓值比较;1 工程概况本项目为广州市某职业学院图文信息及行政中心,建筑面积约为23000平方米,建筑高度为49米。

地下一层为车库及设备用房,地上七层,主要功能为借藏阅一体图书阅览室以及行政办公楼。

2中央空调系统构成根据各功能场所及房间的使用功能,对空气调节区域进行逐项逐时冷负荷计算,其中图书馆夏季计算冷负荷为1292KW,行政办公楼夏季计算冷负荷为1034KW。

按照大楼的性质与规模,根据建筑使用功能要求,本建筑大型会议室、报告厅与一体化图书借阅室共用一套集中式中央空调系统,选取两台制冷量为500KW风冷螺杆式冷水机组作为冷源,制冷主机及相应的水泵设置于裙楼天面层。

夏季冷冻供回水温度为7°C/12°C。

行政办公区按层为单元设置多组直流变频多联式空调系统,空调室外机设于天面层,不影响建筑外观。

3 空调方式简述大报告厅、大会议室、借藏阅一体化书库等大空间区域,均设置空调机房,采用全空气送风系统,末端选用组合式全热回收空气处理器,低风速集中送风,气流组织上送上回。

行政办公区域采用直流变频多联机空调系统,空调室内机根据各功能房间的实际情况选用风管机或天花机,新风采用热泵型全热回收新风机组,经排风能量回收及独立处理后送到空调房间内。

4 节能措施的应用与分析本项目按绿色建筑三星标准设计,并于2014年取得绿色建筑三星设计评价标识,现选取本工程设计中的一些主要节能措施作分析探讨。

空调系统节能措施分析

空调系统节能措施分析

空调系统节能措施分析摘要:文章介绍了空调系统的能耗组成,阐述了空调系统节能措施,当系统配置确定后,主要从运行方式和加强管理方面实现节能。

关键词:空调系统;装机容量;能耗;节能措施跟据统计资料,集中空调系统的能耗约占建筑物总能耗的60%以上,在能源紧缺的今天,如何结合实际情况实现空调系统节能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课题。

文章从空调系统的能耗结构着手来探讨节能途径。

一、空调系统的能耗构成集中空调系统的能耗由必要能耗和额外能耗组成,而额外能耗由显性额外能耗与隐性额外能耗组成,空调节能就是要尽量减小这两种额外能耗。

(一)必要能耗必要能耗为空调系统供热、供冷所耗能量之和。

其计算过程包括:(1)求出标准年逐时气象资料;(2)进行空调房间动态负荷模拟,计算建筑逐时负荷;(3)空调处理系统模拟;(4)装置能耗模拟,计算逐时能耗。

因此,必须建立负荷模型、空气处理模型及装置能耗模型三个数学模型。

掌握制冷机、风机、水泵等设备的动态特性就能进行设备能耗模拟,进而计算出空调系统的装机容量和全年必要能耗。

(二)额外能耗装机容量过大造成的额外能耗与系统在运行中由于各种干扰因素而造成的额外能耗都属于显性额外能耗。

在空调冷媒水及冷却水系统中,由于密封工艺不够好或疏于管理,常使大量的水流失,由此带来的能耗即所谓隐性额外能耗。

隐性额外能耗增加的同时导致大量水资源的浪费,而这方面往往被忽视。

二、空调系统主要耗能因素装机容量过大。

据统计,目前国内空调系统普遍存在装机容量过大的问题, 制冷主机长期在部分负荷下运行,这些空调系统一般都在35%~55%负荷下工作,造成大量的额外能耗损失,且工作效率低。

三、空调系统节能途径(一)制冷主机的节能运行在空调系统中,主机能耗占总能耗60%以上,因此制冷主机的节能运行是重要环节。

在空调系统设计中主机都要按最大负荷进行选择,而实际工作时多处于部分负荷工况,当工况处于制冷机高效工作范围内时能耗较小。

因此控制主机在高效率范围内工作,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图书馆空调系统节能措施的应用与分析
发表时间:2016-08-09T14:42:17.767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11期作者:陈浩[导读] 近年来,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 510060 摘要:近年来,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国家大力倡导发展绿色建筑,鼓励应用节能新技术,并出台了一系列标准来规范和支持建筑设计对节能技术的运用。

空调系统是公共建筑中的能耗大户,如何更好地运用节能措施,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节能效果。

本文以广州某学校图书馆为例,结合相关节能规范,对其空调系统节能措施作简要分析探讨。

关键字:全热回收;可调新风比;绿色建筑;IPLV;CO2监测装置;焓值比较;
1 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广州市某职业学院图文信息及行政中心,建筑面积约为23000平方米,建筑高度为49米。

地下一层为车库及设备用房,地上七层,主要功能为借藏阅一体图书阅览室以及行政办公楼。

2 中央空调系统构成
根据各功能场所及房间的使用功能,对空气调节区域进行逐项逐时冷负荷计算,其中图书馆夏季计算冷负荷为1292KW,行政办公楼夏季计算冷负荷为1034KW。

按照大楼的性质与规模,根据建筑使用功能要求,本建筑大型会议室、报告厅与一体化图书借阅室共用一套集中式中央空调系统,选取两台制冷量为500KW风冷螺杆式冷水机组作为冷源,制冷主机及相应的水泵设置于裙楼天面层。

夏季冷冻供回水温度为7°C/12°C。

行政办公区按层为单元设置多组直流变频多联式空调系统,空调室外机设于天面层,不影响建筑外观。

3 空调方式简述
大报告厅、大会议室、借藏阅一体化书库等大空间区域,均设置空调机房,采用全空气送风系统,末端选用组合式全热回收空气处理器,低风速集中送风,气流组织上送上回。

行政办公区域采用直流变频多联机空调系统,空调室内机根据各功能房间的实际情况选用风管机或天花机,新风采用热泵型全热回收新风机组,经排风能量回收及独立处理后送到空调房间内。

4 节能措施的应用与分析
本项目按绿色建筑三星标准设计,并于2014年取得绿色建筑三星设计评价标识,现选取本工程设计中的一些主要节能措施作分析探讨。

(1)合理选用空调系统
就暖通专业而言,空调制冷系统有多种不同的形式,合理选用空调系统对建筑节能起到重大作用。

因此,在方案设计阶段,应该根据建筑物的构成、使用功能等因素,进行方案比对,根据该地区建筑物特点和气候特点选择适合的中央空调系统。

以本项目为例,图书馆和行政办公楼在建筑布局上相对独立,且使用功能不相同,使用时间也存在较大差异,图书馆晚上仍需要全部开放,以方便学生借阅及自修,而行政办公楼晚上则较少使用或只有部分使用。

因此,设计时考虑图书馆区与行政办公区分设独立的中央空调制冷系统,使用上互不干扰。

学校行政办公楼考虑到白天使用率不会很高以及晚上可能出现小部分使用的情况,选用了直流变频多联机系统,其特点是部分负荷时效率高,尤其适应使用率不高及需要考虑晚上加班的办公性质的建筑物。

(2)选用高效节能的设备产品
在设计选用设备产品时,应注意制冷机的能效比COP、IPLV值以及水泵、风机效率的选用,须满足相关节能规范要求。

目前,新版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已正式实施,相比旧版规范,对空调设备的能效要求有了较大的提升,要求趋于更严格。

(3)合理布置多联机室外机,减小冷量衰减现代建筑为了外立面的美观,一般要求多联机的室外机设置于天面层或中间设备层。

个别设计人员在设计时,未充分考虑室外机与室内机的高差,平面冷媒管布置得过长,造成冷量大幅衰减,实际运行中发现室内参数未能达到设计值,实质上造成另一种意义上的资源浪费。

本项目行政办公楼按层为单元,多联机室外机在天面多点多组布置,缩短冷媒管路服务半径,减小冷量衰减,最大限度利用多联机能效。

(4)回收排风能量对新风进行预处理,降低新风负荷本项目图书阅览室、会议室和报告厅等大空间区域,均采用组合式全热回收空气处理器,充分利用排风的余热,对室外新风进行预处理,降低新风负荷。

空调送风系统新风比可调,并设置焓值比较系统,当室外焓值低于室内设定焓值时,切换至可调新风比工况,使过渡季及冬季在采用新风更节能的情况下,加大新风比例,以达到节能的效果。

房间内设置CO2监测装置,实现浓度超标报警,通过调节新风比,使夏季在新风在满足卫生要求的情况下,保持较低新风比例,以达至节能之目的。

组合式全热回收空气处理器的送、排风机均采用变频控制。

行政办公楼新风采用热泵型全热回收新风处理机,回收排风能量,降低新风负荷。

全热回收效率均>60%。

(5)降低噪声和震动的传递
噪声和震动也是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里面重要的一项,在空调系统中,必须重视噪声和震动对室内外环境的影响。

本项目图书馆的风冷螺杆式冷水机组安装在裙楼天面,下面就是阅览室,噪声标准要求较高,考虑到噪声和震动的影响,设计时整个天面制冷机安装位置范围均设置了浮筑降噪减震层。

为了减小空调机房的噪声传递,除了在空调机房设置隔声措施外,空调送风、回风主管上均设置了消声器,送风端消声器长度为1.5m,回风管消声器长度为1.8m。

在平时设计时,需注意消声器长度的选择,如果消声器长度不够,消声效果会大打折扣。

同时应注意预留消声器的压力损失。

(6)合理布置系统管网,选择合适的水泵扬程在暖通空调设计过程中,还应注意风管、水管的合理布置,避免送风系统服务半径过大,导致风机压头过大,从而使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达不到规范要求,还会产生室内噪声超标,送风效果不理想等现象。

同时应该注意选用合适的水泵扬程,避免没有经过合理计算,盲目地加大扬程,这样会导致水泵功率过高,甚至可能出现水泵过流而烧毁电机的现象。

5 结束语
本项目申报绿色建筑设计标识时,还是按照旧版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执行,使用的是权重评价体系。

现在新版节能规范与评价标准均已正式实施,节能规范相对旧版有多处修改,如IPLV值,水泵耗电输冷比(原水泵输送能效比)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评价标准亦改为量化得分评价体系,这一系列的变化,对我们平时设计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应该引起设计人员的重视。

低能耗建筑已是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在设计中积极主动地运用合理的节能措施,是每位设计者的时代使命。

参考文献:
[1] 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M].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3]《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