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安徽医大精品课程]生物化学第六章 生物氧化
生物化学课件 第六章 生物氧化
为体内各种生理活动提供能量,形成磷酸酯类中间 代谢物参与酶的共价修饰。
高能磷酸键与高能磷酸化合物 高能磷酸键:水解时释放的能量大于30.5KJ/mol的
磷酸酯键,常表示为 P。
高能磷酸化合物:含有高能磷酸键的化合物
(第二货币)
各种高能磷酸化合物的生成:
二磷酸核 苷酸激酶
CDP CTP
组成:黄素蛋白(Flavoprotein)
含FMN 铁硫蛋白(Iron-sulfur protein) 含铁硫簇
FMN:黄素单核苷酸(Flavin mononucleotide)
铁硫簇(Iron-sulfur cluster, Fe-S)
NAD+的结构和作用
NAD+的结构和作用
氧化还原反应时氮原子在五价和三价之间变换
ATP
ADP
肌酸
磷酸肌酸
ATP的生成和利用
ATP
肌酸
磷酸 肌酸
氧化磷酸化 底物水平磷酸化
~P
机械能(肌肉收缩) 渗透能(物质主动转运) 化学能(合成代谢) 电能(生物电) 热能(维持体温)
ADP
~P
五、通过线粒体内膜的物质转运
线粒体外膜通透性高,线粒体对物质通过的选择性 主要依赖于内膜中不同转运载体对各种物质的转运。
各种细胞色素的结构:
复合体 III (Complex III)
细胞色素c是移动的电子载体
4. 复合体Ⅳ------细胞色素C氧化酶
功能:将电子从细胞色素C传递给氧 组成:Cyta, Cyta3 (含2个铁卟啉辅基和2个铜原 子)
Cu+
Cu2+ + e-
功能:将电子从细胞色素C传递给氧
细胞色素
生物化学 第六章生物氧化
1生物化学第六章生物氧化生物化学第六章生物氧化1.相对浓度升高时可加速氧化磷酸化的物质是 A.FAD B.UTP C.NADPH D.NADP+ E.ADP2.线粒体中呼吸链的排列顺序哪个是正确的 A.NADH-FMN-CoQ-Cyt-O 2 B.ADH 2-NAD +-CoQ-Cyt-O 2 C.FADH 2-FAD-CoQ-Cyt-O 2 D.NADH-FAD-CoQ-Cyt-O 2 E.NADH-CoQ-FMN-Cyt-O 23.2H 经过琥珀酸氧化呼吸链传递可产生的ATP 数为 A.1.5 B.2.5 C.4 D.6 E.124.体内细胞色素C 直接参与的反应是 A.叶酸还原 B.糖酵解 C.肽键合成 D.脂肪酸合成 E.生物氧化5.大多数脱氢酶的辅酶是 A.NAD + B.NADP + C.CoA D.Cyt c E.FADH 26.电子按下列各途径传递,能偶联磷酸化的是 A.Cyt —Cytaa 3 B.CoQ--Cytb C.Cytaa 3—O 2D.琥珀酸--FADE.FAD —CoQ7.生命活动中能量的直接供体是 A.三磷酸腺苷 B.脂肪酸 C.氨基酸 D.磷酸肌酸 E.葡萄糖8.下列化合物不属高能化合物的是 A.1,3-二磷酸甘油酸 B.乙酰CoA C.AMPD.氨基甲酰磷酸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9.每mol 高能键水解时释放的能量大于 A.5KJB.20KJC.21KJD.40KJE.51KJ10.关于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错误的是A.ATP是生物能量代谢的中心B.ATP可转变为其他的三磷酸核苷C.ATP属于高能磷酸化合物D.ATP与磷酸肌酸之间可以相互转变E.当ATP较富余时,磷酸肌酸将-P转移给ADP生成ATP11.氰化物中毒抑制的是A.细胞色素 bB.细胞色素cC.细胞色素clD.细胞色素aa3E.辅酶Q12.氰化物的中毒机理是A.大量破坏红细胞造成贫血B.干扰血红蛋白对氧的运输C.抑制线粒体电子传递链D.抑制呼吸中枢,使通过呼吸摄入氧量过低E.抑制ATP合酶的活性-.CO中毒是由于A.使体内ATP生成量减少B.解偶联作用C.使Cytaa3丧失传递电子的能力,呼吸链中断D.使ATP水解为ADP和Pi的速度加快E.抑制电子传递及ADP的磷酸化14.下列化合物中除哪一项外都是呼吸链的组成成分A.CoQB.CytbC.CoAD.NAD+E.aa315.生物体内ATP最主要的来源是A.糖酵解B.TCA循环C.磷酸戊糖途径D.氧化磷酸化作用E.糖异生16.通常生物氧化是指生物体内A.脱氢反应B.营养物氧化成H2O和CO2的过程C.加氧反应D.与氧分子结合的反应E.释出电子的反应17.下列有关氧化磷酸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在氧化时伴有ADP磷酸北生成ATP的过程B.氧化磷酸化过程存在于线粒体内C.P/O可以确定ATP的生成数D.氧化磷酸化过程有两条呼吸链E.电子经呼吸链传递至氧都产生3分子ATP2生物化学第六章生物氧化18.体内CO2来自A.碳原子被氧原子氧化B.呼吸链的氧化还原过程C.有机酸的脱羧D.糖原的分解E.真脂分解19.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解偶联是意味着A.线粒体氧化作用停止B.线粒体膜ATP酶被抑制C.线粒体三羧酸循环停止D.线粒体能利用氧,但不能生成ATPE.线粒体膜的钝化变性20.各种细胞色素在呼吸链中传递电子的顺序是A.a→a3→b→c1→c→1/2O2B.b→a→a3→c1→c→1/2O2C.c1→c→b→a→a3→1/2O2D.c→c1→aa3→b→1/2O2E.b→c1→c→aa3→1/2O221.细胞色素b,c1,c和P450均含辅基A.Fe3+B.血红素CC.血红素AD.原卟啉E.铁卟啉22.下列哪种蛋白质不含血红素A.过氧化氢酶B.过氧化物酶C.细胞色素bD.铁硫蛋白E.肌红蛋白23.劳动或运动时ATP因消耗而大量减少,此时A.ADP相应增加,ATP/ADP下降,呼吸随之加快B.ADP相应减少,以维持ATP/ADP恢复正常C.ADP大量减少,ATP/ADP增高,呼吸随之加快D.ADP大量磷酸化以维持ATP/ADP不变E.以上都不对24.人体活动主要的直接供能物质是A.葡萄糖B.脂肪酸C.磷酸肌酸D.GTPE.ATP25.氰化物中毒时,被抑制的是A.Cyt bB.Cyt C1C.Cyt CD.Cyt aE.Cyt aa326.肝细胞胞液中的NADH进入线粒体的机制是A.肉碱穿梭B.柠檬酸-丙酮酸循环C.α-磷酸甘油穿梭3生物化学第六章生物氧化D.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E.丙氨酸-葡萄糖循环27.能直接将电子传递给氧的细胞色素是A.Cyt aa3B.Cyt bC.Cyt c1D.Cyt cE.Cyt b128.生物氧化的底物是A.无机离子B.蛋白质C.核酸D.小分子有机物E.脂肪29.2,4-二硝基苯酚抑制细胞的功能,可能是由于阻断下列哪一种生化作用而引起A.NADH脱氢酶的作用B.电子传递过程C.氧化磷酸化D.三羧酸循环E.以上都不是30.呼吸链的各细胞色素在电子传递中的排列顺序是A.c1→b→c→aa3→O2B.c→c1→b→aa3→O2C.c1→c→b→aa3→O2D.b→c1→c→aa3→O2E.b→c→c1→aa3→O231.下列哪种物质抑制呼吸链的电子由NADH向辅酶Q的传递:A.抗霉素AB.鱼藤酮C.一氧化碳D.硫化氢E.氰化钾32.下列哪个不是呼吸链的成员之一:A.CoQB.FADC.生物素D.细胞色素CE.Cyt aa333.ATP从线粒体向外运输的方式是:A.简单扩散B.促进扩散C.主动运输D.外排作用E.内吞作用34.生物体直接的供能物质是:A.ATPB.脂肪C.糖D.周围的热能E.阳光4生物化学第六章生物氧化35.肌肉中能量的主要贮存形式是下列哪一种?A.ADP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cAMPD.ATPE.磷酸肌酸36.近年来关于氧化磷酸化的机制是通过下列哪个学说被阐述的?A.巴士德效应B.化学渗透学说C.华伯氏学说D.共价催化理论E.中间产物学说37.线粒体呼吸链的磷酸化部位可能位于下列哪些物质之间?A.辅酶Q和细胞色素bB.细胞色素b和细胞色素CC.丙酮酸和NAD+D.FAD和黄素蛋白E.细胞色素C和细胞色素aa338.代谢中产物每脱下两个氢原子经典型呼吸链时产生A.水和释放能量B.一分子水和三分子ATPC.一分子水和两分子ATPD.一分子水和两分子ATP或三分子ATPE.乳酸和水39.何谓P/O比值A.每消耗一摩尔氧所消耗无机磷的克原子数B.每消耗一摩尔氧所消耗的无机磷克数C.每合成一摩尔氧所消耗ATP摩尔数D.每消耗一摩尔氧所消耗无机磷摩尔数E.以上说法均不对40.有关电子传递链的叙述,错误的是A.链中的递氢体同时也是递电子体B.电子传递的同时伴有ADP的磷酸化C.链中的递电子体同时也是递氢体D.该链中各组分组成4个复合体E.A+D41.在离体肝线粒体悬液中加入氰化物,则1分子β—羟丁酸氧化的P/O比值为A.0B.1C.2D.3E.442.甲亢病人,甲状腺分泌增高,不会出现:A.ATP合成增多B.ATP分解增快C.耗氧量增多D.呼吸加快E.氧化磷酸化反应受抑制43.呼吸链中的递氢体是A.尼克酰胺B.黄素蛋白5生物化学第六章生物氧化C.铁硫蛋白D.细胞色素E. 苯醌44.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剂是A.异戊巴比妥B.寡霉素C.铁鳌合剂D.COE.二硝基酚45.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抑制剂是A.异戊巴比妥B.寡霉素C.铁鳌合剂D.COE.二硝基酚46.可与ATP合成酶结合的物质是A.异戊巴比妥B.寡霉素C.铁鳌合剂D.COE.二硝基酚47.β-羟丁酸脱下的氢经呼吸链传递,最终将电子传递给A.细胞色素aa3B.H2OC.H+D.O2E.H2O+O248.ATP合成部位在A.线粒体外膜B.线粒体内膜C.线粒体膜间腔D.线粒体基质E.线粒体内膜F1-F0复合体49.体内肌肉能量的储存形式是A.CTPB.ATPC.磷酸肌酸D.磷酸烯醇或丙酮酸E.所有的三磷酸核苷酸50.细胞色素在呼吸链中传递电子的顺序是A.a→a3→b→c1→cB.b→a→a3→c1→cC.b→c1→c→aa3D.c1→c→b→a→a3E.c→c1→aa3→b51.运动消耗大量ATP时A.ADP增加,ATP/ADP比值下降,呼吸加快B.ADP减少,ATP/ADP比值恢复正常C.ADP大量减少,ATP/ADP比值增高,呼吸加快D.ADP大量磷酸化,以维持ATP/ADP比值不变E.以上都不对6生物化学第六章生物氧化52.对氧化磷酸化有调节作用的激素是A.甲状腺素B.肾上腺素C.肾皮质素D.胰岛素E.生长素53.线粒体内膜两侧形成质子梯度的能量来源是A.ATP水解B.磷酸肌酸水解C.电子传递链在传递电子时所释放的能量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E.磷酸酐54.氰化物中毒致死的原因是A.抑制了肌红蛋白的Fe3+B.抑制了血红蛋白的Fe3+C.抑制了Cyt b中的Fe3+D.抑制了Cyt c中的Fe3+E.抑制了Cyt aa3中的Fe3+55.细胞色素在呼吸链中传递电子的顺序是A.a→a3→b→c→c1B.a3→b→c→c1→aC.b→c1→c→aa3D.b→c1→c→aa3E.c1→c→aa3→b56.通常,生物氧化是指生物体内A.脱氧反应B.营养物氧化成H2O和CO2的过程C.加氧反应D.与氧分子结合的反应E.释出电子的反应57.CO和氰化物中毒致死的原因是A.抑制Cytc中Fe3+B.抑制Cytaa3中Fe3+C.抑制Cytb中Fe3+D.抑制血红蛋白中Fe3+E.抑制Cytc1中Fe3+58.能使氧化磷酸化减慢的物质是A.ATPB.ADPC.CoASHD.还原当量E.琥珀酸59.有关P∕O比值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指每消耗1mol氧分子所消耗的无机磷的摩尔数B.是指每消耗1mol氧分子所消耗的ATP的摩尔数C.是指每消耗1mol氧原子所消耗的无机磷的摩尔数D.P∕O比值不能反映物质氧化时生成ATP的数目E.P∕O比值反映物质氧化时生成NAD﹢的数目60.各种细胞色素在呼吸链中的排列顺序是A.c→b1→c1→aa3→O2B.c→c1→b→aa3→O2C.c1→c→b→aa3→O27生物化学第六章生物氧化D.b→c1→c→aa3→O2E.c→b1→b→aa3→O261.线粒体外NADH经α-磷酸甘油穿梭作用进入线粒体进行氧化磷酸化,产生几分子ATPA.0B.1C.2D.3E.4-.CO中毒是由于A.使体内ATP生成量减少B.解偶联作用C.抑制电子传递及ADP的磷酸化D.使ATP水解为ADP和Pi的速度加快E.使Cytaa3丧失传递电子的能力,呼吸链中断63.正常生理条件下控制氧化磷酸化的主要因素是A.O2的水平B.ADP的水平C.线粒体内膜的通透性D.底物水平E.酶的活力64.2H经过琥珀酸氧化呼吸链传递可产生的ATP数为A.1.5B.3C.4D.6E.1265.2H经过NADH氧化呼吸链传递可产生的ATP数为A.2B.2.5C.4D.6E.1266.线粒体中呼吸链的排列顺序哪个是正确的A.NADH-FMN-CoQ-Cyt-O2B.FADH2-NAD+-CoQ-Cyt-O2C.FADH2-FAD-CoQ-Cyt-O2D.NADH-FAD-CoQ-Cyt-O2E.NADH-CoQ-FMN-Cyt-O267.氰化物中毒时被抑制的细胞色素是A.细胞色素b560B.细胞色素b566C.细胞色素c1D.细胞色素cE.细胞色素aa368.细胞色素aa3除含有铁以外,还含有A.锌B.锰C.铜D.镁E.钾8生物化学第六章生物氧化69.呼吸链存在于A.细胞膜B.线粒体外膜C.线粒体内膜D.微粒体E.过氧化物酶体70.呼吸链中可被一氧化碳抑制的成分是A.FADB.FMNC.铁硫蛋白D.细胞色素aa3E.细胞色素c71.下列哪种物质不是NADH氧化呼吸链的组分A.FMNB.FADC.泛醌D.铁硫蛋白E.细胞色素c72.哪种物质是解偶联剂A.一氧化碳B.氰化物C.鱼藤酮D.二硝基苯酚E.硫化氰73.ATP生成的主要方式是A.肌酸磷酸化B.氧化磷酸化C.糖的磷酸化D.底物水平磷酸化E.有机酸脱羧74.呼吸链中细胞色素排列顺序是A.b→c→c1→aa3→o2B.c→b→c1→aa3→o2C.c1→c→b→aa3→o2D.b→c1→c→aa3→o2E.c→c1→b→aa3→o275.有关NADH哪项是错误的A.可在胞液中形成B.可在线粒体中形成C.在胞液中氧化生成ATPD.在线粒体中氧化生成ATPE.又称还原型辅酶Ⅰ76.下列哪种不是高能化合物A.GTPB.ATPC.磷酸肌酸D.3-磷酸甘油醛E.1,3-二磷酸甘油酸77.由琥珀酸脱下的一对氢,经呼吸链氧化可产生A.1分子ATP和1分子水B.3分子ATPC.3分子ATP和1分子水9生物化学第六章生物氧化D.2分子ATP和1分子水E.2分子ATP和2分子水78.呼吸链中不具质子泵功能的是A.复合体ⅠB.复合体ⅡC.复合体ⅢD.复合体ⅣE.以上均不具有质子泵功能79.关于线粒体内膜外的H+浓度叙述正确的是A.浓度高于线粒体内B.浓度低于线粒体内C.可自由进入线粒体D.进入线粒体需主动转运E.进入线粒体需载体转运80.心肌细胞液中的NADH进入线粒体主要通过A.α-磷酸甘油穿梭B.肉碱穿梭C.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D.丙氨酸-葡萄糖循环E.柠檬酸-丙酮酸循环81.丙酮酸脱下的氢在哪个环节上进入呼吸链A.泛醌B.NADH-泛醌还原酶C.复合体ⅡD.细胞色素c氧化酶E.以上均不是82.关于高能磷酸键叙述正确的是A.实际上并不存在键能特别高的高能键B.所有高能键都是高能磷酸键C.高能磷酸键只存在于ATPD.高能磷酸键仅在呼吸链中偶联产生E.有ATP参与的反应都是不可逆的83.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直接供应者是A.葡萄糖B.蛋白质C.乙酰辅酶AD.ATPE.脂肪84.参与呼吸链递电子的金属离子是A.铁离子B.钴离子C.镁离子D.锌离子E.以上都不是85.离体肝线粒体中加入氰化物和丙酮酸,其P/O比值是A.2B.3C.0D.1E.486.离体线粒体中加入抗霉素A,细胞色素C1处于A.氧化状态10生物化学第六章生物氧化B.还原状态C.结合状态D.游离状态E.活化状态87.甲亢患者不会出现A.耗氧增加B.ATP生成增多C.ATP分解减少D.ATP分解增加E.基础代谢率升高88.下列哪种物质不抑制呼吸链电子传递A.二巯基丙醇B.粉蝶霉素AC.硫化氢D.寡霉素E.二硝基苯酚89.关于细胞色素哪项叙述是正确的A.均为递氢体B.均为递电子体C.都可与一氧化碳结合并失去活性D.辅基均为血红素E.只存在于线粒体90.不含血红素的蛋白质是A.细胞色素P450B.铁硫蛋白C.肌红蛋白D.过氧化物酶E.过氧化氢酶91.下列哪种酶以氧为受氢体催化底物氧化生成水A.丙酮酸脱氢酶B.琥珀酸脱氢酶C.SODD.黄嘌呤氧化酶E.细胞色素C氧化酶92.下列哪种底物脱下的一对氢经呼吸链氧化生成水,其P/O比值约为3A.琥珀酸B.脂酰辅酶AC.α-磷酸甘油D.丙酮酸E.以上均不是93.高能磷酸键的贮存形式是A.磷酸肌酸B.CTPC.UTPD.TTPE.GTP94.参与构成呼吸链复合体Ⅱ的是A.细胞色素aa3B.细胞色素b560C.细胞色素P45011生物化学第六章生物氧化D.细胞色素c1E.细胞色素c95.参与构成呼吸链复合体Ⅳ的是A.细胞色素aa3B.细胞色素b560C.细胞色素P450D.细胞色素c1E.细胞色素c96.可与ATP合酶结合的是A.氰化物B.抗霉素AC.寡霉素D.二硝基苯酚E.异戊巴比妥97.氧化磷酸化抑制剂是A.氰化物B.抗霉素AC.寡霉素D.二硝基苯酚E.异戊巴比妥98.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是A.氰化物B.抗霉素AC.寡霉素D.二硝基苯酚E.异戊巴比妥99.细胞色素C氧化酶抑制剂是A.氰化物B.抗霉素AC.寡霉素D.二硝基苯酚E.异戊巴比妥100.体内细胞色素C直接参与的反应是A、叶酸还原B、糖酵解C、肽键合成D、脂肪酸合成E、生物氧化12生物化学第六章生物氧化。
第6章讲义生物氧化
精品jin
知识点 1
生物氧化(biological oxidation) 概念:营养物在生物体内氧化成H2O和 CO2,并释 出能量的过程称为生物氧化。
糖 脂肪 蛋白质
O2 CO2和H2O 能量
ADP+Pi
ATP 热能
生物氧化与体外氧化之不同点
生物氧 化
体外氧化
是在细胞内温和的环境中(体 温,pH接近中性);在一系列 酶促反应中,能量逐步释放有利 于有利于机体捕获能量,提高 ATP生成的效率。
图6-3
它是由NAD+接受多种代谢产物脱氢得到 的产物。NADH所携带的电子是线粒体呼 吸链主要电子供体之一。
图 6-3
图6-5
FMN/FAD的加氢和脱氢反应
维生素B2 的结构和功能
R
R
H
N
N
1
2H
图 6-4
N
N
1
5
N
N
5
N
N
H
氧化型
还原型
异咯嗪环共轭双键
铁硫蛋白
简写为(Fe-S)是一种 与电子传递有关的蛋 白质,它与 NADHCoQ还原酶的 其它蛋白质组分结合 成复合物形式存在。
铁硫蛋白(铁硫中心)
它主要以 (Fe2-S2) 或 (Fe4-S4) 形式存在。 铁硫蛋白通过Fe3+ Fe2+ 变化起传递电子的 作用。
铁硫蛋白
图6-6
S
Cys---S Fe Fe S--Cys
S
Cys---S
S--Cys
Fe 2 S 2
Cys --S
S--Cys
S
Fe
Fe
S
Cys---S
生物化学教案:第六章 生物氧化
一系列酶促反应逐步进行,能
量逐步释放有利于机体捕获
能量,提高 ATP 生成的效率
通过加水脱氢反应使物
物质中的碳和氢直接氧
质能间接获得氧,并增加脱氢 结合生成 CO2 和 H2O 。 的机会;脱下的氢与氧结合产
生 H2O , 有 机 酸 脱 羧 产 生 CO2。
二、生成 ATP 的氧化磷酸化体系 1、呼吸链
15 mins
教学主要内容
备注
高能磷酸键:水解时释放的能量大于 21KJ/mol 的磷酸酯键,常
表示为 P
高能磷酸化合物即含有高能磷酸键的化合物 5、线粒体内膜对各种物质进行选择性转运
25 mins
线粒体外膜通透性高,线粒体对物质通过的选择性主要依
赖于内膜中不同转运蛋白(transporter)对各种物质的转运。 胞液中 NADH 的氧化 转运机制主要有:
Cyt c1 ,
Cyt a
复 合 细胞色素 162
体Ⅳ
C 氧化酶
13 血红素 a, Cyt c(膜
a3,
间隙侧)
CuA, CuB
排列顺序:(1)NADH 氧化呼吸链 NADH →复合体Ⅰ→Q →复合体Ⅲ→Cyt c →复合体Ⅳ→O2
(2)琥珀酸氧化呼吸链 琥珀酸 →复合体Ⅱ →Q →复合体Ⅲ→Cyt c →复合体Ⅳ→O2
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是产生跨线粒体内膜的质子梯度
偶联机制:化学渗透假说
电子经呼吸链传递时,可将质子(H+)从线粒体内膜的基质侧
泵到内膜胞浆侧,产生膜内外质子电化学梯度储存能量。当质子顺
浓度梯度回流时驱动 ADP 与 Pi 生成 ATP。
质子顺梯度回流释放能量被 ATP 合酶利用催化 ATP 合成
06生物化学习题与解析--生物氧化
06⽣物化学习题与解析--⽣物氧化⽣物氧化⼀、选择题A 型题1 .下列对呼吸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复合体Ⅲ和Ⅳ为两条呼吸链所共有B .呼吸链中复合体Ⅰ、Ⅲ、Ⅳ有质⼦泵功能C .递氢体也必然递电⼦D .除 Cytaa 3 外,其余细胞⾊素都是单纯的递电⼦体E . Cyta 和 Cyta 3 结合较紧密2 .⼈体内⽣成 ATP 的主要途径是A .三羧酸循环B .氧化C .氧化磷酸化D .底物⽔平磷酸化E .糖酵解3 .呼吸链存在的部位是A .胞浆B .线粒体内膜C .线粒体内D .线粒体外膜E .细胞膜4 .细胞⾊素 C 氧化酶含有下列哪种⾦属元素A .鋅B .镁C .钙D .酮E .钼5 .下列哪种酶中含有硒元素A .乳酸脱氢酶B .⾕胱⽢肽过氧化物酶C .细胞⾊素 C 氧化酶D .过氧化氢酶A .两条呼吸链排列在线粒体外膜上B .两条呼吸链都含有复合体ⅡC .解偶联后,呼吸链就不能传递电⼦了D .通过呼吸链传递 1 个氢原⼦都可能⽣成 2.5 分⼦ ATPE .两条呼吸链的汇合点是辅酶 Q7 .能直接与氧结合的细胞⾊素类是A . CytbB . CytcC . Cytc 1D . Cytaa 3E . CytP 4508 .在线粒体内 NADH 进⾏氧化磷酸化的 P/O ⽐值为A. 1B. 1.5 C . 2.5 D. 4 E. 59 .电⼦按下列各式传递时能偶联磷酸化的是A .Cytc→Cytaa 3B .CoQ→CytbC .Cytaa 3 →1/2O 2D .琥珀酸→ FAD E. 以上都不是10 .关于化学渗透假说叙述错误的是A .必须把线粒体内膜外侧的 H + 通过呼吸链泵到内膜来B .需在线粒体内膜两侧形成电位差C .质⼦泵的作⽤在于存储能量D .由英国学者 Mitchell 提出E . H + 顺浓度梯度由膜外回流时驱动 ATP 的⽣成11 下列代谢物经过⼀种酶催化后脱下的 2H 不能经过 NADH 呼吸链氧化的是A . CH 3 CH 2 CH 2 CO~SCoAB .异柠檬酸C .α- 酮戊⼆酸D . HOOC-CHOH-CH 2 -COOHE . CH 3 -CO-COOH12 .影响氧化磷酸化的激素是A .胰岛素D .胰⾼⾎糖素E .肾上腺⽪质激素13 . NADH 和 NADPH 中含有共同的维⽣素是A . VitB 1 B . VitB 2C . VitPPD . VitB 12E . VitB 614 .体内能量存储的主要形式是A . ATPB . CTPC . ADPD .肌酸E .磷酸激酸15 .下列化合物中哪⼀个不是⾼能化合物A .⼄酰 CoAB .琥珀酰 CoAC . AMPD .磷酸激酸E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16 .体内 CO 2 来⾃A .碳原⼦被氧原⼦氧化B .呼吸链的氧化还原过程C .有机酸脱羧D .脂肪分解E .糖原分解17 .苹果酸穿梭系统需要下列哪种氨基酸参与A . GlnB . AspC . AlaD . LysE . Val18 .肌⾁中能量的主要存储形式是C . UTPD . CTPE .磷酸肌酸19 .氰化物中毒是由于它抑制了A . CytbB . CytcC . CytP 450D . Cytaa 3E . Fe-S20 .下述各酶催化的反应与 H 2 O 2 有关,但例外的是A .⾕胱⽢肽过氧化物B .触酶C . SOD D .黄嘌呤氧化酶E .混合功能氧化酶(⼆)B 型选择题A. Vit-PPB. Vit-B 12 C . Fe-S D. ⾎红素 E. 苯醌结构1. CoQ 分⼦中含有2. NAD + 分⼦中含有A. 核醇B. 铁硫蛋⽩C. 苯醌结构D. 铁卟啉类E. 异咯嗪环3. CoQ 能传递氢是因为分⼦中含有4. FAD 传递氢其分⼦中的功能部分是A. F 1B. F 0 C . α- 亚基 D. OSCP E. β- 亚基5. 能与寡酶素结合的是6. 质⼦通道是A. NAD + /NADHB. NADP + /NADPHE. CoQ/ CoQH 27. 物质氧化时,⽣成 ATP 数的依据是8. 调节氧化磷酸化运转速率的主要因素是A. CH 3 -CO-S~ CoAB. PEPC. CPD. GTPE. 1,3- ⼆磷酸⽢油酸9. 上述化合物不含⾼能磷酸键的是10. 属于磷酸酐的物质是11. 属于混合酸酐的物质是(三) X 型题1. ⽣物氧化的特点是A. 反应条件温和B. 有酶参加的酶促反应C. 能量逐步释放D. 不需要氧E. 在细胞内进⾏2. 脱氢( 2H )进⼊琥珀酸氧化呼吸链的物质是A. 琥珀酸B. β- 羟丁酸C. 线粒体内的α- 磷酸⽢油D. HOOC-CH 2 -CH 2 -COOH3. 以 NAD + 为辅酶的脱氢酶有A. α- 磷酸⽢油醛脱氢酶B. 异柠檬酸脱氢酶C. 琥珀酸脱氢酶D. 苹果酸脱氢酶E. 脂酰 CoA 脱氢酶4. 琥珀酸氧化呼吸链和 NADH 氧化呼吸链的共同组成部分是A. NADHB. 琥珀酸C. CoQ5. 下列含有⾼能键的物质有A. ATPB. AMPC. ⼄酰 CoAD. 磷酸肌酸E. 琥珀酰 CoA6. 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有A. NADH→CoQB. CoQ→Cyt b , cC. Cy t c→Cyt aa 3D. Cyt aa 3 → O 2E. FAD→CoQ7. 琥珀酸氧化呼吸链中氢原⼦或电⼦的传递顺序为A. 琥珀酸→FADB. FMN→CoQ→CytC. FAD→CoQD. b→c 1 →c→aa 3E. FAD→Cyt b8. 下列每组内有两种物质,都能抑制呼吸链同⼀个传递步骤的是A. 粉蝶霉素 A 和鱼藤酮B. BAL 和寡霉素C. DNP 和 COD. H 2 S 和 KCNE. 异戊巴⽐妥和 CO9. 脱氢需经过α- 磷酸⽢油穿梭系统的物质有A. 琥珀酸B. CH 3 -CHOH-COOHC. 3- 磷酸⽢油醛D. 柠檬酸E. 丙酮酸10. 线粒体内可以进⾏的代谢是A. 三羧酸循环B. 氧化磷酸化E. 酮体的合成11. ⽣物氧化中 CO 2 的⽣成⽅式有A. α- 单纯脱羧B. α- 氧化脱羧C. β- 单纯脱羧D. β- 氧化脱羧E. 以上都是12. 体内清除 H 2 O 2 的酶有A. 过氧化氢酶B. SODC. 过氧化物酶D. 加双氧酶E. 单加氧酶⼆、是⾮题1.NAD + 在呼吸链中传递两个氢原⼦。
第六章生物氧化 (2)
1.复合体Ⅰ(NADH-泛醌还原酶)
将电子从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reduced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NADH),传递给泛醌
NADH
e FMN
FeS
CoQ
H+
(1)辅酶Ⅰ和辅酶Ⅱ
NAD+(辅酶I,coenzyme I,Co I)与NADP+ (辅酶II,coenzyme II,Co II)是烟酰胺脱 氢酶类的辅酶,结构如下:
自学
第二节 其他氧化体系
自学
第六章 生 物 氧 化
掌握:呼吸链 NADH氧化呼吸链、FAD氧 化呼吸链,氧化磷酸化。
熟悉:ATP和其它高能化合物。 了解: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胞液中
NADH的氧化 胞液NADH的两种穿梭途径。
一般了解:其它氧化体系。
物质在生物体内氧化分解并释放出能 量的过程称为生物氧化。
与体外燃烧不同的是,生物体内的生 物氧化过程是在37℃,近于中性的含 水环境中,由酶催化进行的;反应逐 步释放出能量,相当一部分能量以高 能磷酸酯键的形式储存起来。
直接将底物分子中的高能键转变为ATP分 子中的末端高能磷酸键的过程称为底物水 平磷酸化。
底物水平磷酸化仅见于下列三个反应
⑴
1,3-二磷酸甘油酸+ADP 油酸+ATP
3-磷酸甘油酸激酶 3-磷酸甘
⑵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ADP 酸+ATP
丙酮酸激酶
烯醇式丙酮
⑶ 琥珀酰CoA+H3PO4+GDP +CoA+GTP
3.复合体Ⅲ(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
2Cytb + Cytc1 +(Fe-S)
生物化学第六章生物氧化
(还原剂) (氧化剂)
可写成 A2+ B3+
A3+
B2+
2019/11/23
生物化学教研室
9
第三节 生成ATP的氧化体系
一、呼吸链的概念
代谢物脱下的成对氢原子(2H)通过多种酶和辅酶所 催化的连锁反应逐步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由 于此过程与细胞呼吸有关,所以将传递链称为呼吸链, 也叫电子传递呼吸链。
氧化酶,而其它均为不需氧脱氢酶。其中a与 a3很难分开,常写为aa3。
在微粒体中主要为细胞色素b5、p450。p450作用 与aa3类似 。
2019/11/23
生物化学教研室
19
细胞色素的结构
2019/11/23
生物化学教研室
20
呼吸链复合体
人线粒体呼吸链通过上述5大类成分形成4个复合体。
2019/11/23
P/O比值:每消耗1摩尔原子氧所消耗的无机磷 原子的摩尔数。
2019/11/23
生物化学教研室
39
2、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制
内模胞浆侧
化 学 渗 透 学 说内膜基侧2019/11/23
生物化学教研室
40
ATP合酶(复合体Ⅴ)
由F1和F0组成。 F1 在线粒体内膜基质 侧形成颗粒状突起, 催化ATP的生成。 F膜0镶中嵌。在当线H+粒顺体浓内度 梯度经回流时,γ 亚基发生旋转,3个 β 亚基构象变化, 由紧密结合型变为 开放型,释放ATP。
根据呼吸链各组分的标准氧化还原电位测定(电位越 低越容易失去电子)、利用呼吸链特异性的阻断剂测 定其氧化和还原状态的吸收光谱及离体线粒体各组分 的氧化顺序等实验,确定了呼吸链各组分的排列顺序, 并发现体内存在两条主要的呼吸链。
生物化学-第六章生物氧化-精选文档
二.呼吸链分组成成分
1.烟酰胺脱氢酶类
S-2H NAD/NADP S NADH/NADPH
2.黄素脱氢酶类
NADH FMN NAD FMN2H
S-2H FAD S FAD2H
3.铁硫蛋白类 Fe3+ Fe2+
-----半胱------半胱----- S Fe S S S Fe S S
-----半胱------半胱-----
4.细胞色素类
细胞色素(简写为cyt. )是含铁的电子传递体,辅基为 铁卟啉的衍生物,铁原子处于卟啉环的中心,构成血红 素。各种细胞色素的辅基结构略有不同。线粒体呼吸链 中主要含有细胞色素a, a3,b, c 和c1等,组成它们的辅基 分别为血红素A、B和C。细胞色素a, b, c可以通过它们 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来鉴别。 细胞色素a, b, c 和c1是通过Fe3+ Fe2+ 的互 变起传递电子的作用的。 a3是通过Cu2+ Cu+ 的互 变起传递电子的作用的。
5.辅酶Q---泛醌 泛醌(简写为Q)或辅酶-Q(CoQ):它是电子传递链中 唯一的非蛋白电子载体。为一种脂溶性醌类化合物。
O CH3O CH3O O CH3 (CH2CH C CH2)nH CH3
n=6-10
NADH泛醌还原酶
NADHCoQ 还原酶 复合体
CoQ2H-CytC 还原酶复合体
1.呼吸链的组成成分 2.氧化磷酸化的机制
难点:
第一节、生物氧化概念及特点
一.生物氧化概念
有机物在生物体内彻底氧化生成CO2和H2O, 并放出能量的作用。也称细胞呼吸/组织呼吸。 包括物质分解和产能
O2 呼吸作用
细胞呼吸(微生物)
生化-第6章-生物氧化_2015年
第四节 非线粒体氧化体系 (自学)
一、微粒体中的氧化酶类 1、加单氧酶(monooxygenase)反应体 系 (1)概念:
催化一个氧原子加到底物分子上,另一 个氧原子被氢还原成水,又称混合功能氧 化 酶 (mixed-function oxidase) 或 羟 化
酶 (Hydroxylase)。
腺苷酸激酶的作用
ADP + ADP
ATP + AMP
第五十七页,共77页。
2. 生成磷酸肌酸
肌酸激酶的作用
磷酸肌酸作为肌肉和脑组织中能量的一种贮存形式。
第五十八页,共77页。
生物体内能量的储存和利用:以ATP为中心
氧化磷 酸化
~P
底物水平 磷酸化
ATP
肌酸
磷酸肌 酸
机械能(肌肉收缩等) 渗透能(物质运输)
存在。
Fe S 2 2 第十四页,共77页。
Fe4S4
Fe-S 作用: Fe2+ Fe3++e 单电子传递
第十五页,共77页。
泛醌(ubiquinone , Q) 亦称辅酶Q(Coenzyme Q , CoQ)
A、结构 1.脂溶性的醌类化合物 2.含有很多异戊二烯侧链 3.是电子传递体中唯一可游离存在的电子
第十页,共77页。
第十一页,共77页。
FMN黄素 单核苷酸
FAD黄素 腺嘌呤二 核苷酸
10 1
异咯嗪
D-核糖醇
第十二页,共77页。
FAD在此加入一分子 腺嘌呤核苷酸
第十三页,共77页。
铁硫蛋白
铁硫蛋白(简写为Fe-S)是一种与电子传递有关的蛋白 质,它与NADHQ还原酶的其它蛋白质组分结合成复 合物形式存在。它主要以 (2Fe-2S) 或 (4Fe-4S) 形式
生物化学第二版课件生物氧化
生物化学第二版课件生物氧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生物化学》第二版教材中第六章“生物氧化”部分。
具体内容涉及:1. 生物氧化的基本概念与特点;2. 生物氧化过程中的电子传递链;3. 酶在生物氧化中的作用;4. 生物氧化与能量产生;5. 生物氧化在生物体内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物氧化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2. 让学生了解生物氧化过程中的电子传递链和酶的作用;3. 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化学知识分析生物氧化过程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物氧化的基本概念、电子传递链和酶的作用。
难点:生物氧化过程中电子传递链的复杂性和酶的催化机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与生物氧化相关的实际案例,如肌肉运动时细胞的能量供应,引出生物氧化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5分钟):结合教材,详细讲解生物氧化的基本概念、特点、电子传递链、酶的作用等。
3. 例题讲解(15分钟):以一道典型的例题为例,讲解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物氧化过程。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生物氧化的概念、特点;2. 电子传递链的组成与功能;3. 酶在生物氧化中的作用;4. 生物氧化与能量产生;5. 生物氧化在生物体内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生物氧化的概念及其特点;(2)列举生物氧化过程中的电子传递链及其功能;(3)阐述酶在生物氧化中的作用。
2. 答案:(1)生物氧化是指在生物体内,通过氧化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其特点包括:能量释放逐步进行、能量利用率高、需要酶的参与等。
(2)生物氧化过程中的电子传递链包括:NADH脱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等。
它们的功能是传递电子,使氧化还原反应逐步进行。
(3)酶在生物氧化中的作用是催化反应,降低反应活化能,加速生物氧化过程。
大学生物化学第六章生物氧化笔记划重点
第六章生物氧化第一节名解:生物氧化:化学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氧化分解。
能够传递氢离子、电子.称为递氢体eg. NAD+/NADP+线粒体内膜上能够传递电子. 称为递电子体eg.铁硫蛋白NAD+或NADP+和NADH或NADPH的转变:氧化还原反应时变化发生在五价氮和三价氮之间。
NAD+/NADP+: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递氢体:FAD/FMN:发挥功能部位是异咯嗪环泛醌(辅酶Q):脂溶性.由10个异戊二烯连接形成较长的疏水侧链递电子体:铁硫蛋白和细胞色素蛋白:Fe2+ →Fe3+ +e-铁原子和硫原子等量:Fe2S2或Fe4S4以铁卟啉(血红素)为辅基根据吸收光谱不同分类名解:电子传递体(呼吸链):线粒体内膜上按一定顺序排列的多种酶(蛋白复合体)通过催化连续的氧化还原反应将代谢物脱下的电子、氢(以NADH和FADH2形式)传递给O2,O2接受电子变为O2-并和H+结合成H2O.分布:线粒体内膜组成:递氢体和递电子体(一)呼吸链的组成1、复合体Ⅰ:NADH-泛醌还原酶功能:接受来自NADH + H+的电子并将其传递给泛醌电子传递:NADH→FMN→Fe-S→泛醌质子泵出:复合体Ⅰ具有质子泵功能,每传递2个e-可将4个H+从内膜基质到胞液侧2、复合体Ⅱ:没有质子泵功能功能:将e-从琥珀酸传递给泛醌3、复合体Ⅲ:具有质子泵功能.2个电子将4H+从内膜基质侧泵到胞液侧QH2→b562→b566→Fe-S→Cyt c1→Cyt c(呼吸链中唯一溶于水的球状蛋白)方法:Q循环(实现了双电子传递体泛醌与单电子传递体细胞色素之间的电子传递)4、复合体Ⅳ:细胞色素c氧化酶功能:有质子泵功能,每传递2个e-可使2个H+向胞液侧转移Cyt c→O2三、呼吸链类型1、NADH氧化呼吸链NADH→复合体Ⅰ→Q→复合体Ⅲ→Cyt c→复合体Ⅳ→O22、琥珀酸氧化呼吸链琥珀酸→复合体Ⅱ→Q→复合体Ⅲ→Cyt c→复合体Ⅳ→O2呼吸链各组分排列顺序由以下实验确定(略)第二节氧化磷酸化和ATP生成名解:氧化磷酸化(机体产生ATP的主要方式):代谢物脱下的氢生成NADH和FADH2,经电子传递链传递逐步失去电子被氧化生成H2O,并释放能量驱动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又称欧联磷酸化。
生物化学第六章生物氧化
生物化学第六章生物氧化1生物化学第六章生物氧化生物化学第六章生物氧化1.相对浓度升高时可加速氧化磷酸化的物质是 A.FAD B.UTPC.NADPHD.NADP+E.ADP2.线粒体中呼吸链的排列顺序哪个是正确的 A.NADH-FMN-CoQ-Cyt-O 2 B.ADH 2-NAD +-CoQ-Cyt-O 2 C.FADH 2-FAD-CoQ-Cyt-O 2 D.NADH-FAD-CoQ-Cyt-O 2 E.NADH-CoQ-FMN-Cyt-O 23.2H 经过琥珀酸氧化呼吸链传递可产生的ATP 数为A.1.5 B.2.5C.4D.6E.124.体内细胞色素C 直接参与的反应是 A.叶酸还原 B.糖酵解 C.肽键合成 D.脂肪酸合成 E.生物氧化5.大多数脱氢酶的辅酶是A.NAD + B.NADP + C.CoA D.Cyt cE.FADH 26.电子按下列各途径传递,能偶联磷酸化的是A.Cyt —Cytaa 3B.CoQ--CytbC.Cytaa 3—O 2D.琥珀酸--FADE.FAD —CoQ7.生命活动中能量的直接供体是 A.三磷酸腺苷 B.脂肪酸 C.氨基酸D.磷酸肌酸E.葡萄糖8.下列化合物不属高能化合物的是A.1,3-二磷酸甘油酸B.乙酰CoA C.AMPD.氨基甲酰磷酸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9.每mol 高能键水解时释放的能量大于 A.5KJB.20KJC.21KJD.40KJE.51KJ10.关于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错误的是A.ATP是生物能量代谢的中心B.ATP可转变为其他的三磷酸核苷C.ATP属于高能磷酸化合物D.ATP与磷酸肌酸之间可以相互转变E.当ATP较富余时,磷酸肌酸将-P转移给ADP生成ATP11.氰化物中毒抑制的是A.细胞色素 bB.细胞色素cC.细胞色素clD.细胞色素aa3E.辅酶Q12.氰化物的中毒机理是A.大量破坏红细胞造成贫血B.干扰血红蛋白对氧的运输C.抑制线粒体电子传递链D.抑制呼吸中枢,使通过呼吸摄入氧量过低E.抑制ATP合酶的活性/doc/1d5415341.html,-.CO中毒是由于A.使体内ATP生成量减少B.解偶联作用C.使Cytaa3丧失传递电子的能力,呼吸链中断D.使ATP水解为ADP和Pi的速度加快E.抑制电子传递及ADP的磷酸化14.下列化合物中除哪一项外都是呼吸链的组成成分A.CoQB.CytbC.CoAD.NAD+E.aa315.生物体内ATP最主要的来源是A.糖酵解B.TCA循环C.磷酸戊糖途径D.氧化磷酸化作用E.糖异生16.通常生物氧化是指生物体内A.脱氢反应B.营养物氧化成H2O和CO2的过程C.加氧反应D.与氧分子结合的反应E.释出电子的反应17.下列有关氧化磷酸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在氧化时伴有ADP磷酸北生成ATP的过程B.氧化磷酸化过程存在于线粒体内C.P/O可以确定ATP的生成数D.氧化磷酸化过程有两条呼吸链E.电子经呼吸链传递至氧都产生3分子ATP2生物化学第六章生物氧化18.体内CO2来自A.碳原子被氧原子氧化B.呼吸链的氧化还原过程C.有机酸的脱羧D.糖原的分解E.真脂分解19.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解偶联是意味着A.线粒体氧化作用停止B.线粒体膜ATP酶被抑制C.线粒体三羧酸循环停止D.线粒体能利用氧,但不能生成ATPE.线粒体膜的钝化变性20.各种细胞色素在呼吸链中传递电子的顺序是A.a→a3→b→c1→c→1/2O2B.b→a→a3→c1→c→1/2O2C.c1→c→b→a→a3→1/2O2D.c→c1→aa3→b→1/2O2E.b→c1→c→aa3→1/2O221.细胞色素b,c1,c和P450均含辅基A.Fe3+B.血红素CC.血红素AD.原卟啉E.铁卟啉22.下列哪种蛋白质不含血红素A.过氧化氢酶B.过氧化物酶C.细胞色素bD.铁硫蛋白E.肌红蛋白23.劳动或运动时ATP因消耗而大量减少,此时A.ADP相应增加,ATP/ADP下降,呼吸随之加快B.ADP相应减少,以维持ATP/ADP恢复正常C.ADP大量减少,ATP/ADP增高,呼吸随之加快D.ADP大量磷酸化以维持ATP/ADP不变E.以上都不对24.人体活动主要的直接供能物质是A.葡萄糖B.脂肪酸C.磷酸肌酸D.GTPE.ATP25.氰化物中毒时,被抑制的是A.Cyt bB.Cyt C1C.Cyt CD.Cyt aE.Cyt aa326.肝细胞胞液中的NADH进入线粒体的机制是A.肉碱穿梭B.柠檬酸-丙酮酸循环C.α-磷酸甘油穿梭3生物化学第六章生物氧化D.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E.丙氨酸-葡萄糖循环27.能直接将电子传递给氧的细胞色素是A.Cyt aa3B.Cyt bC.Cyt c1D.Cyt cE.Cyt b128.生物氧化的底物是A.无机离子B.蛋白质C.核酸D.小分子有机物E.脂肪29.2,4-二硝基苯酚抑制细胞的功能,可能是由于阻断下列哪一种生化作用而引起A.NADH脱氢酶的作用B.电子传递过程C.氧化磷酸化D.三羧酸循环E.以上都不是30.呼吸链的各细胞色素在电子传递中的排列顺序是A.c1→b→c→aa3→O2B.c→c1→b→aa3→O2C.c1→c→b→aa3→O2D.b→c1→c→aa3→O2E.b→c→c1→aa3→O231.下列哪种物质抑制呼吸链的电子由NADH向辅酶Q的传递:A.抗霉素AB.鱼藤酮C.一氧化碳D.硫化氢E.氰化钾32.下列哪个不是呼吸链的成员之一:A.CoQB.FADC.生物素D.细胞色素CE.Cyt aa333.ATP从线粒体向外运输的方式是:A.简单扩散B.促进扩散C.主动运输D.外排作用E.内吞作用34.生物体直接的供能物质是:A.ATPB.脂肪C.糖D.周围的热能E.阳光4生物化学第六章生物氧化35.肌肉中能量的主要贮存形式是下列哪一种?A.ADP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cAMPD.ATPE.磷酸肌酸36.近年来关于氧化磷酸化的机制是通过下列哪个学说被阐述的?A.巴士德效应B.化学渗透学说C.华伯氏学说D.共价催化理论E.中间产物学说37.线粒体呼吸链的磷酸化部位可能位于下列哪些物质之间?A.辅酶Q和细胞色素bB.细胞色素b和细胞色素CC.丙酮酸和NAD+D.FAD和黄素蛋白E.细胞色素C和细胞色素aa338.代谢中产物每脱下两个氢原子经典型呼吸链时产生A.水和释放能量B.一分子水和三分子ATPC.一分子水和两分子ATPD.一分子水和两分子ATP或三分子ATPE.乳酸和水39.何谓P/O比值A.每消耗一摩尔氧所消耗无机磷的克原子数B.每消耗一摩尔氧所消耗的无机磷克数C.每合成一摩尔氧所消耗ATP摩尔数D.每消耗一摩尔氧所消耗无机磷摩尔数E.以上说法均不对40.有关电子传递链的叙述,错误的是A.链中的递氢体同时也是递电子体B.电子传递的同时伴有ADP的磷酸化C.链中的递电子体同时也是递氢体D.该链中各组分组成4个复合体E.A+D41.在离体肝线粒体悬液中加入氰化物,则1分子β—羟丁酸氧化的P/O比值为A.0B.1C.2D.3E.442.甲亢病人,甲状腺分泌增高,不会出现:A.ATP合成增多B.ATP分解增快C.耗氧量增多D.呼吸加快E.氧化磷酸化反应受抑制43.呼吸链中的递氢体是A.尼克酰胺B.黄素蛋白5生物化学第六章生物氧化C.铁硫蛋白D.细胞色素E. 苯醌44.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剂是A.异戊巴比妥B.寡霉素C.铁鳌合剂D.COE.二硝基酚45.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抑制剂是A.异戊巴比妥B.寡霉素C.铁鳌合剂D.COE.二硝基酚46.可与ATP合成酶结合的物质是A.异戊巴比妥B.寡霉素C.铁鳌合剂D.COE.二硝基酚47.β-羟丁酸脱下的氢经呼吸链传递,最终将电子传递给A.细胞色素aa3B.H2OC.H+D.O2E.H2O+O248.ATP合成部位在A.线粒体外膜B.线粒体内膜C.线粒体膜间腔D.线粒体基质E.线粒体内膜F1-F0复合体49.体内肌肉能量的储存形式是A.CTPB.ATPC.磷酸肌酸D.磷酸烯醇或丙酮酸E.所有的三磷酸核苷酸50.细胞色素在呼吸链中传递电子的顺序是A.a→a3→b→c1→cB.b→a→a3→c1→cC.b→c1→c→aa3D.c1→c→b→a→a3E.c→c1→aa3→b51.运动消耗大量ATP时A.ADP增加,ATP/ADP比值下降,呼吸加快B.ADP减少,ATP/ADP比值恢复正常C.ADP大量减少,ATP/ADP比值增高,呼吸加快D.ADP大量磷酸化,以维持ATP/ADP比值不变E.以上都不对6生物化学第六章生物氧化52.对氧化磷酸化有调节作用的激素是A.甲状腺素B.肾上腺素C.肾皮质素D.胰岛素E.生长素53.线粒体内膜两侧形成质子梯度的能量来源是A.ATP水解B.磷酸肌酸水解C.电子传递链在传递电子时所释放的能量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E.磷酸酐54.氰化物中毒致死的原因是A.抑制了肌红蛋白的Fe3+B.抑制了血红蛋白的Fe3+C.抑制了Cyt b中的Fe3+D.抑制了Cyt c中的Fe3+E.抑制了Cyt aa3中的Fe3+55.细胞色素在呼吸链中传递电子的顺序是A.a→a3→b→c→c1B.a3→b→c→c1→aC.b→c1→c→aa3D.b→c1→c→aa3E.c1→c→aa3→b56.通常,生物氧化是指生物体内A.脱氧反应B.营养物氧化成H2O和CO2的过程C.加氧反应D.与氧分子结合的反应E.释出电子的反应57.CO和氰化物中毒致死的原因是A.抑制Cytc中Fe3+B.抑制Cytaa3中Fe3+C.抑制Cytb中Fe3+D.抑制血红蛋白中Fe3+E.抑制Cytc1中Fe3+58.能使氧化磷酸化减慢的物质是A.ATPB.ADPC.CoASHD.还原当量E.琥珀酸59.有关P∕O比值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指每消耗1mol氧分子所消耗的无机磷的摩尔数B.是指每消耗1mol氧分子所消耗的ATP的摩尔数C.是指每消耗1mol氧原子所消耗的无机磷的摩尔数D.P∕O比值不能反映物质氧化时生成ATP的数目E.P∕O比值反映物质氧化时生成NAD﹢的数目60.各种细胞色素在呼吸链中的排列顺序是A.c→b1→c1→aa3→O2B.c→c1→b→aa3→O2C.c1→c→b→aa3→O27生物化学第六章生物氧化D.b→c1→c→aa3→O2E.c→b1→b→aa3→O261.线粒体外NADH经α-磷酸甘油穿梭作用进入线粒体进行氧化磷酸化,产生几分子ATPA.0B.1C.2D.3E.4/doc/1d5415341.html,-.CO中毒是由于A.使体内ATP生成量减少B.解偶联作用C.抑制电子传递及ADP的磷酸化D.使ATP水解为ADP和Pi的速度加快E.使Cytaa3丧失传递电子的能力,呼吸链中断63.正常生理条件下控制氧化磷酸化的主要因素是A.O2的水平B.ADP的水平C.线粒体内膜的通透性D.底物水平E.酶的活力64.2H经过琥珀酸氧化呼吸链传递可产生的ATP数为A.1.5B.3C.4D.6E.1265.2H经过NADH氧化呼吸链传递可产生的ATP数为A.2B.2.5C.4D.6E.1266.线粒体中呼吸链的排列顺序哪个是正确的A.NADH-FMN-CoQ-Cyt-O2B.FADH2-NAD+-CoQ-Cyt-O2C.FADH2-FAD-CoQ-Cyt-O2D.NADH-FAD-CoQ-Cyt-O2E.NADH-CoQ-FMN-Cyt-O267.氰化物中毒时被抑制的细胞色素是A.细胞色素b560B.细胞色素b566C.细胞色素c1D.细胞色素cE.细胞色素aa368.细胞色素aa3除含有铁以外,还含有A.锌B.锰C.铜D.镁E.钾8生物化学第六章生物氧化69.呼吸链存在于A.细胞膜B.线粒体外膜C.线粒体内膜D.微粒体E.过氧化物酶体70.呼吸链中可被一氧化碳抑制的成分是A.FADB.FMNC.铁硫蛋白D.细胞色素aa3E.细胞色素c71.下列哪种物质不是NADH氧化呼吸链的组分B.FADC.泛醌D.铁硫蛋白E.细胞色素c72.哪种物质是解偶联剂A.一氧化碳B.氰化物C.鱼藤酮D.二硝基苯酚E.硫化氰73.ATP生成的主要方式是A.肌酸磷酸化B.氧化磷酸化C.糖的磷酸化D.底物水平磷酸化E.有机酸脱羧74.呼吸链中细胞色素排列顺序是A.b→c→c1→aa3→o2B.c→b→c1→aa3→o2C.c1→c→b→aa3→o2D.b→c1→c→aa3→o2E.c→c1→b→aa3→o275.有关NADH哪项是错误的A.可在胞液中形成B.可在线粒体中形成C.在胞液中氧化生成ATPD.在线粒体中氧化生成ATPE.又称还原型辅酶Ⅰ76.下列哪种不是高能化合物B.ATPC.磷酸肌酸D.3-磷酸甘油醛E.1,3-二磷酸甘油酸77.由琥珀酸脱下的一对氢,经呼吸链氧化可产生A.1分子ATP和1分子水B.3分子ATPC.3分子ATP和1分子水9生物化学第六章生物氧化D.2分子ATP和1分子水E.2分子ATP和2分子水78.呼吸链中不具质子泵功能的是A.复合体ⅠB.复合体ⅡC.复合体ⅢD.复合体ⅣE.以上均不具有质子泵功能79.关于线粒体内膜外的H+浓度叙述正确的是A.浓度高于线粒体内B.浓度低于线粒体内C.可自由进入线粒体D.进入线粒体需主动转运E.进入线粒体需载体转运80.心肌细胞液中的NADH进入线粒体主要通过A.α-磷酸甘油穿梭B.肉碱穿梭C.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D.丙氨酸-葡萄糖循环E.柠檬酸-丙酮酸循环81.丙酮酸脱下的氢在哪个环节上进入呼吸链A.泛醌B.NADH-泛醌还原酶C.复合体ⅡD.细胞色素c氧化酶E.以上均不是82.关于高能磷酸键叙述正确的是A.实际上并不存在键能特别高的高能键B.所有高能键都是高能磷酸键C.高能磷酸键只存在于ATPD.高能磷酸键仅在呼吸链中偶联产生E.有ATP参与的反应都是不可逆的83.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直接供应者是A.葡萄糖B.蛋白质C.乙酰辅酶AD.ATPE.脂肪84.参与呼吸链递电子的金属离子是A.铁离子B.钴离子C.镁离子D.锌离子E.以上都不是85.离体肝线粒体中加入氰化物和丙酮酸,其P/O比值是A.2B.3C.0D.1E.486.离体线粒体中加入抗霉素A,细胞色素C1处于A.氧化状态10生物化学第六章生物氧化B.还原状态C.结合状态D.游离状态E.活化状态87.甲亢患者不会出现A.耗氧增加B.ATP生成增多C.ATP分解减少D.ATP分解增加E.基础代谢率升高88.下列哪种物质不抑制呼吸链电子传递A.二巯基丙醇B.粉蝶霉素AC.硫化氢D.寡霉素E.二硝基苯酚89.关于细胞色素哪项叙述是正确的A.均为递氢体B.均为递电子体C.都可与一氧化碳结合并失去活性D.辅基均为血红素E.只存在于线粒体90.不含血红素的蛋白质是A.细胞色素P450B.铁硫蛋白C.肌红蛋白D.过氧化物酶E.过氧化氢酶91.下列哪种酶以氧为受氢体催化底物氧化生成水A.丙酮酸脱氢酶B.琥珀酸脱氢酶C.SODD.黄嘌呤氧化酶E.细胞色素C氧化酶92.下列哪种底物脱下的一对氢经呼吸链氧化生成水,其P/O比值约为3A.琥珀酸B.脂酰辅酶AC.α-磷酸甘油D.丙酮酸E.以上均不是93.高能磷酸键的贮存形式是A.磷酸肌酸B.CTPC.UTPD.TTPE.GTP94.参与构成呼吸链复合体Ⅱ的是A.细胞色素aa3B.细胞色素b560C.细胞色素P45011生物化学第六章生物氧化D.细胞色素c1E.细胞色素c95.参与构成呼吸链复合体Ⅳ的是A.细胞色素aa3B.细胞色素b560C.细胞色素P450D.细胞色素c1E.细胞色素c96.可与ATP合酶结合的是A.氰化物B.抗霉素AC.寡霉素D.二硝基苯酚E.异戊巴比妥97.氧化磷酸化抑制剂是A.氰化物B.抗霉素AC.寡霉素D.二硝基苯酚E.异戊巴比妥98.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是A.氰化物B.抗霉素AC.寡霉素D.二硝基苯酚E.异戊巴比妥99.细胞色素C氧化酶抑制剂是A.氰化物B.抗霉素AC.寡霉素D.二硝基苯酚E.异戊巴比妥100.体内细胞色素C直接参与的反应是A、叶酸还原B、糖酵解C、肽键合成D、脂肪酸合成E、生物氧化12生物化学第六章生物氧化。
生物化学-第六章生物氧化
学习目的与要求:
1.生物氧化概念及特点 2.线粒体氧化体系氧化方式 3.生物氧化中能量转移与利用
重点:
1.生物氧化的特点 2.呼吸链的概念,组成成分及排列順序 3.ATP的生成方式 4.氧化磷酸化的机制 5.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
难点:
1.呼吸链的组成成分 2.氧化磷酸化的机制
第一节、生物氧化概念及特点 一.生物氧化概念
磷酸精氨酸
7.7千卡/摩尔
这两种高能化合物在生物体内起储存能量的作用。
3.硫酯键型
O R C SCoA
酰基辅酶A
NH2
N
N
O
OS O-
O
OP O-
NN OCH2 O
HH
H
H
OH OH
3’-磷酸腺苷-5’-磷酸硫 酸
4.甲硫键型
COO-
CH
N
H
+ 3
CH2
CH2 H 3C S + A
S-腺苷甲硫氨酸
呼吸链的概念线粒体氧化体系线粒体氧化体系呼吸链又叫电子传递体系或电子传递链它是代谢物上的氢原子呼吸链又叫电子传递体系或电子传递链它是代谢物上的氢原子被脱氢酶激活脱落后经过一系列的传递体最后传递给被激活的被脱氢酶激活脱落后经过一系列的传递体最后传递给被激活的氧原子而生成水的全部体系
生物化学-第六章生物氧化
在真核生物细胞内,它位于线粒体内膜上,原核生物中,它位于 细胞膜上。
线粒体呼吸链
二.呼吸链分组成成分
1.烟酰胺脱氢酶类
S-2H NAD/NADP S NADH/NADPH
2.黄素脱氢酶类
NADH FMN NAD FMN2H
S-2H FAD S FAD2H
3.铁硫蛋白类 Fe3+ Fe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泛醌(辅酶Q, CoQ, Q)
NADH+H+ NAD+
FMN FMNH2还原型F来自-S 氧化型Fe-SQ QH2
复合体Ⅰ的功能
复合体Ⅱ: 琥珀酸-泛醌还原酶
功能: 将电子从琥珀酸传递给泛醌
复合体Ⅱ 琥珀酸→ Fe-S1; b560; FAD; Fe-S2 ; Fe-S3 →CoQ
细 胞 色 素 细胞色素是一类以铁铁卟啉为辅基的催化电 子传递的酶类,根据它们吸收光谱不同而分类。
NADH氧化呼吸链
FADH2氧化呼吸链
◆
NADH氧化呼吸链
NADH →复合体Ⅰ→Q →复合体Ⅲ→Cyt c → 复合体Ⅳ→O2
◆
琥珀酸氧化呼吸链
琥珀酸 →复合体Ⅱ →Q →复合体Ⅲ→Cyt c → 复合体Ⅳ→O2
电子传递链
(二)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
线粒体离体实验测得的一些底物的P/O比值
底 物 β-羟丁酸 琥珀酸 抗坏血酸 呼吸链的组成 NAD+→复合体Ⅰ→CoQ→复合体Ⅲ →Cyt c→复合体Ⅳ→O2 复合体Ⅱ→CoQ→复合体Ⅲ →Cyt c→复合体Ⅳ→O2 Cyt c→复合体Ⅳ→O2 复合体Ⅳ→O2 0.88 0.61-0.68 1 1 细胞色素c (Fe2+) 1.7 2 P/O比值 2.4~2.8 可能生成的 ATP数 3
电子传递链及氧化 磷酸化系统概貌
ΔμH+ 跨膜 质子电化学 梯度;H+m 内膜基质侧 H+;H+c 内 膜胞液侧H+
三、通过线粒体内膜的物质转运
转运蛋白
α-酮戊二酸转运蛋白 酸性氨基酸转运蛋白 磷酸盐转运蛋白 腺苷酸转运蛋白 丙酮酸转运蛋白 三羧酸转运蛋白 碱性氨基酸转运蛋白 肉碱转运蛋白
功 能
电子传递链自由能变化
区段 电位变化 (⊿Eº ′) 自由能变化 能否生成ATP
⊿Gº ′=-nF⊿Eº (⊿Gº ′ ′是否大于30.5KJ)
NAD+~CoQ CoQ~Cyt c Cyt aa3~O2
0.36V 0.21V 0.53V
69.5KJ/mol 40.5KJ/mol 102.3KJ/mol
胞 浆 苹果酸 谷氨酸 H2PO4— H+ ADP 丙酮酸 苹果酸 鸟氨酸 脂酰肉碱 线粒体基质 α-酮戊二酸 天冬氨酸 H2PO4— H+ ATP OH柠檬酸 瓜氨酸 肉 碱
(一) 胞浆中NADH的氧化
转运机制
α-磷酸甘油穿梭
(α-glycerophosphate shuttle)
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
能 能 能
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
ATP
ATP
ATP
(三) 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理 1. 化学渗透假说(chemiosmotic hypothesis)
电子经呼吸链传递时,可将质子(H+ )从线粒 体内膜的基质侧泵到内膜胞浆侧,产生膜内外质子电 化学梯度储存能量。当质子顺浓度梯度回流时驱动
ADP与Pi生成ATP。
指在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中偶联ADP磷酸化, 生成ATP,又称为偶联磷酸化。
底 物 水 平 磷 酸 化 (substrate level phosphorylation) 是底物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生 成高能键,使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
◆
(一)呼吸链
定义 代谢物脱下的成对氢原子(2H)通过多种 酶和辅酶所催化的连锁反应逐步传递,最终与 氧结合生成水,这一系列酶和辅酶称为呼吸链 (respiratory chain),又称电子传递链(electron transfer chain)。
磷酸肌酸作为肌和脑组织 的一种能量贮存形式
ATP的生成和利用
ATP
肌酸 磷酸 肌酸 氧化磷酸化 底物水平磷酸化
~P
ADP
~P
生物体内能量的储存和利 用都以ATP为中心。
机械能(肌肉收缩) 渗透能(物质主动转运) 化学能(合成代谢) 电能(生物电) 热能(维持体温)
二、氧化磷酸化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NADP+
谷胱甘 肽还原酶 NADPH+H+
*
此类酶可保护生物膜及血红蛋白免遭损伤
四、微粒体中的酶类
(一)加单氧酶(monoxygenase)
* 催化的反应:
RH + NADPH + H+ + O2 ROH + NADP+ + H2O
故又称混合功能氧化酶(mixed-function oxidase) 或羟化酶(hydroxylase)。 上述反应需要细胞色素P450 (Cyt P450)参与。
一、ATP
NH2 N N N
O OH
O OH
O O CH2 N O
HO P O P O P
OH
OH OH
高能磷酸键
水解时释放的能量大于21KJ/mol的磷酸酯 键,常表示为 P。
高能磷酸化合物
核苷二磷酸激酶
ATP + UDP ATP + CDP ATP + GDP
ADP + UTP ADP + CTP ADP + GTP
线粒体内、外膜之间的接触位点 → 进入线粒体
基质 → 切除导向序列
第二节 其他氧化酶系
The Others Oxidation Enzyme
Systems
一、需氧脱氢酶和氧化酶
受氢体 不需氧脱氢酶 需氧脱氢酶 氧化酶 辅酶 O2 O2 FMN或FAD 含Cu H 2 O2 H 2O 辅酶(辅基) 产物
二、过氧化物酶体中的酶类
(一)过氧化氢酶(catalase)
又称触酶,其辅基含4个血红素
2H2O2
过氧化氢酶
2H2O + O2
(二)过氧化物酶(perioxidase)
以血红素为辅基,催化H2O2直接氧化 酚类或胺类化合物
过氧化物酶
R + H2O2
RH2+ H2O2
RO + H2O R + 2H2O
* 生物氧化与体外氧化相同点
氧化方式 消耗氧量、终产物(CO2,H2O)、释放的能量
反应条件:在细胞内温和的环 境中
生物氧化
一系列酶促反应逐步进行
能量逐步释放有利于ATP生成
进行广泛脱氢反应
脱下的氢与氧结合产生H2O
有机酸脱羧产生CO2
第一节 生成ATP的氧化体系
The Oxidation System of ATP Producing
* 泛醌 和 Cyt c 均不包含在上述四种复合体中
呼吸链各复合体在线粒体内膜中的位置
胞液侧
线粒体 内膜
基质侧
复合体Ⅰ: NADH-泛醌还原酶
功能: 将电子从NADH传递给泛醌 (ubiquinone)
复合体Ⅰ NADH→ FMN; Fe-S →CoQ N-1a,b; Fe-SN-4; Fe-SN-3; Fe-SN-2
(二)加双氧酶
此酶催化氧分子中的2个氧原子加到底 物中带双键的2个碳原子上。
例 如:
O NH2 COOH NH CHO
O 色氨酸吡咯酶 N H NH2
(O2)
2、呼吸链成分的排列顺序
由以下实验确定
① 标准氧化还原电位
② 拆开和重组
③ 特异抑制剂阻断
④ 还原状态呼吸链缓慢给氧
呼吸链中各种氧化还原对的标准氧化还原电位 氧化还原对 NAD+/NADH+H+ FMN/ FMNH2 FAD/ FADH2 Cyt b Fe3+/Fe2+ Q10/Q10H2 Cyt c1 Fe3+/ Fe2+ Cyt c Fe3+/Fe2+ Cyt a Fe3+ / Fe2+ Cyt a3 Fe3+ / Fe2+ 1/2 O2/ H2O Eº (V) ' -0.32 -0.30 -0.06 0.04(或0.10) 0.07 0.22 0.25 0.29 0.55 0.82
(malate-asparate shuttle)
1. α-磷酸甘油穿梭机制
2. 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机制
(二)腺苷酸转运蛋白
(adenine nucleotide
transporter)
参与ADP与ATP 反向转运
(三)线粒体蛋白质的跨膜转运
外膜表面解折叠 → 被位于外膜上的受体识 别 → 转移到总插入蛋白 → 从氨基端开始通过
2H 2H+ + 2e
1、 呼 吸 链 的 组 成
四种具有传递电子功能的酶复合体(complex)
复合体
复合体Ⅰ 复合体Ⅱ 复合体Ⅲ 复合体Ⅳ
酶名称
NADH-泛醌还原酶 琥珀酸-泛醌还原酶
多肽链数
39 4
辅基
FMN,Fe-S FAD,Fe-S 铁卟啉,Fe-S 铁卟啉,Cu
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 10 细胞色素c氧化酶 13
化 学 渗 透 假 说
2. ATP合酶
ATP合酶结构模式图
当H+顺浓度递度经F0中a亚基和c亚基之间 回流时,γ亚基发生旋转,3个β亚基的构象发生 改变。
ATP合酶的工作机制
(四)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
1. 抑制剂
◆
呼吸链抑制剂 解偶联剂 氧化磷酸化抑制剂
◆
◆
各种呼吸链抑制剂的阻断位点
不同底物和抑制剂对线粒体氧耗的影响
解偶联蛋白作用机制(棕色脂肪组织线粒体)
寡霉素(oligomycin)
阻止质子从F0质子通道回流,抑制ATP生成
寡霉素
ATP合酶结构模式图
(二)ADP的调节作用 (三)甲状腺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