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水稻二化螟的发生情况及防治方法
试论水稻二化螟的发生与防治
这个时期对剩余稻草进行 白僵菌封垛处理 ,这样可以消灭 大部分越冬虫源 , 减轻 当年病害 的发生。
2灯 光 诱 蛾 : 、 利用 二 化 螟 成 虫 的 趋 光性 ,选 用 物 理 方 法 引 进频 振式
头幼可危 害 3 5 — 株水稻 。
2形 态 特 征 、
成蛾雌体长 1— 1.m 翅展 2- 2 mm, 4 6 m, 5 3 6 触角丝状 ,
于 2 ℃地 区 5 6代 。 以 4龄 以 上 幼 虫 在 稻 桩 、 草 中或 其 4 - 稻
治效果较差 。二化螟幼 虫从孵化到蛀人茎秆需要 大约半个
月 时 间 , 以 在这 段 时 间 防 治 能 达 到理 想 的效 果 。 所 二化 螟 的 防治 重 点 在 时 间 的 把握 上 ,掌 握 好 施 药 时 间是 田 问化 学 药 剂 防治 二 化 螟 效果 好坏 的关 键 。 因此 , 须 及 时 做 好 预测 预 必
4 化 学 防 治 、 化 学 防 治 是 当 前 控 制 水 稻 二 化螟 为 害 的 重 要 措 施 , 由 于二 化 螟 是 钻 蛀性 害虫 , 旦 幼 虫蛀 入茎 杆 内 , 般 药 剂 防 一 一
至浅黄褐色或褐色。 区 3 —4代 ,O 4C 区 4 5 , 2 一2 q地 — 代 高
头 幼 虫 , 者 可 达数 十头 甚 至 过 百 头 , 内虫 粪 较 多 。一 般 多 杆
一
作造成 了一定 的困难 , 以 , 所 防治水 稻二化螟要 以“ 预防为
主, 合防治” 综 为原 则 。 1稻 草处 理 : 化 螟 的 越冬 虫 源 主 要 来 自稻草 , 此 稻 、 二 因 草 处 理 是 防治 二 化 螟 的关 键 。 前一 年 的稻 草 处 理 掉 , 在 将 或
吉林省水稻二化螟的发生情况及防治方法
螟 的防 治提 供 参考 。 关键 词 水稻二化 螟 ; 害症状 ; 态特征 ; 生 习性 ; 治方 法 ; 为 形 发 防 吉林 省
中 图分类 号 ¥ 3 .l 4 51 2. 1 文献 标识 码 B 文章 编号 1o— 79 2 1)30 9一 1 0 7 5 3 ( 0 10 — 1 4 O
量 影响 也大 。
2 形 态特征
水 渍状 黄 斑 , 经 7 1 , 再 ~ 0d 出现 成 片火 黄色 , 有时 叶尖 发 黄 , 叶 身 也变 赤 枯 , 时 通称 “ 鞘期 ”2龄 后 部 分幼 虫 钻 入稻 这 枯 。 茎, 3龄后 幼 虫 开始 转移 扩 散 。 蛀人 茎 秆 。 在 孕穗 期 蛀 茎 . 如 形 成枯 穗 ; 穗 后蛀 茎 , 未伤 害穗 茎 节 , 称 “ 伤株 ” 穗 抽 如 则 虫 ;
23 , ~ 块 每块 有卯 7 ~ 0粒 , 期 1 ~ 2d 成 虫喜在 稀 植 、 O8 卵 0 1 。 茎 粗、 叶宽 大 、 浓绿 的稻 田里 和 这 类 水稻 品 种 上产 卵 。 盛 色 在
渍状 斑 , 片青枯 。— 叶 1 2龄幼 虫群 集 在 内 , 一般 一处仅 有 2 3 ~
Wa e) l r属鳞 翅 目、 k 螟蛾 科 (ya d e , P r ia ) 又名 钻 心 虫 、 心 虫 、 l 蛀
有少 数在 叶 鞘 内侧化 蛹 。 冬 幼虫 化蛹 的地 方 有稻 草 、 根 越 稻
的茎秆 处 。
3 发 生 习 性
截虫等, 分布 各 国各 地口 近年 来水 稻 二化螟 发 生 日趋 严 重 , I 。
伤株 。 早期 出现 的虫 伤株 , 叶尖 枯 黄 、 变死 色 , 鞘上 有水 穗 叶
水稻二化螟防控
水稻二化螟防控水稻二化螟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它会危害水稻的生长,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水稻二化螟的防控工作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水稻二化螟的生活习性、危害特点和防控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以供大家参考。
一、水稻二化螟的生活习性水稻二化螟是一种以水稻为宿主植物的害虫,主要分布在中国华南、华中、西南等地区。
它的成虫是一种中小型的飞蛾,翅膀呈淡黄色,前翅有一道深褐色的斜纹。
成虫主要在夜间活动,白天则躲藏在植物茎叶中。
水稻二化螟的幼虫是其危害水稻的主要阶段,它们主要以水稻叶片为食,会造成水稻叶片被蛀食,甚至整片叶子被吃光。
水稻二化螟的生命周期大约为30-50天,根据不同的气温和环境条件,其发育周期会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下,水稻二化螟在4-5月份开始孵化,6-7月份达到成虫期,8-9月份开始产卵,10月份左右成虫逐渐减少,随后进入越冬季节。
水稻二化螟的防控主要集中在夏季水稻的生长季节。
二、水稻二化螟的危害特点水稻二化螟的危害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大量食叶。
水稻二化螟的幼虫会在水稻叶片上产卵并孵化,随后大量幼虫爆发并开始食叶,导致叶片被蛀食,严重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降低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2. 传播病害。
水稻二化螟在食叶的过程中,可能携带并传播一些水稻病原菌,如细菌性叶斑病、病毒病等,进一步加剧了水稻病害的危害程度。
3. 形成虫害链。
水稻二化螟的危害会引起水稻的衰老和凋零,从而为其他害虫提供了滋生的环境,形成虫害链,加剧了水稻的病虫害发生。
由于水稻二化螟危害特点的突出,因此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防控是十分重要的。
三、水稻二化螟的防控方法在控制水稻二化螟方面,我们可以采取多种综合防控措施,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下面就分别来介绍这几种防治方法。
1. 物理防治物理防治主要是通过改变种植结构、加强管理和采用物理手段来减少水稻二化螟的滋生和传播。
具体措施包括:(1)合理种植密度。
研究表明,适宜的水稻密植方式可以减少水稻二化螟在田间的滋生和传播,因此农民在种植水稻时应选择合适的种植密度。
水稻二化螟的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
水稻二化螟的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摘要】水稻二化螟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对水稻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本文旨在探讨水稻二化螟的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以提高水稻产量和保障粮食安全。
首先介绍了水稻二化螟的生命周期,发生现状和危害特点,然后分析了目前常用的防治措施及其效果评价。
在提出了对水稻二化螟防治工作的建议,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有效防治水稻二化螟,提高水稻产量,保障粮食安全,为农业生产做出贡献。
【关键词】水稻二化螟、发生现状、危害性、防治对策、生命周期、危害特点、防治措施、防治效果评价、防治工作建议、研究意义、展望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水稻二化螟的危害性水稻二化螟是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危害性极大,给水稻生长与产量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水稻二化螟的幼虫主要以水稻叶片为食,造成叶片损伤、叶片卷曲、叶面变黄,严重时可导致叶片干枯脱落,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进而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
水稻二化螟的成虫主要为害水稻的茎部和穗部,导致茎秆内部被蛀,穗部结实不良,甚至导致水稻减产甚至绝收。
除了直接危害水稻植株外,水稻二化螟还是水稻病毒病传播的重要媒介。
水稻二化螟叮咬感染了病毒的水稻植株后,可将病毒通过唾液注入健康植株内,从而传播病毒,加重水稻生长的困难。
水稻二化螟的危害性不仅仅体现在直接损害水稻植株,还在于其对水稻生长环境的破坏以及对水稻病毒病的传播。
有效防治水稻二化螟对于保障水稻产量和质量,确保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意义水稻二化螟是水稻上一种常见的害虫,其危害性极高,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对水稻二化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而水稻二化螟的危害会导致水稻减产、品质下降,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粮食供应。
研究水稻二化螟的发生规律、防治方法对于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水稻二化螟的研究还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水稻二化螟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水稻二化螟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作者:隋永林来源:《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年第10期由于受耕作制度变化、气候条件和害虫抗药性等因素的影响,水稻二化螟的发生与危害日趋严重,给水稻生产造成了较大的损失。
一、二化螟的危害特点二化螟以幼虫在稻草、稻桩及其它寄主植物根茎、茎杆中越冬。
越冬幼虫在春季化蛹羽化。
由于越冬场所不同,1代蛾发生极不整齐。
螟蛾有趋光性和喜欢在叶宽、秆粗及生长嫩绿的稻田里产卵,苗期时多产在叶片上,圆秆拔节后大多产在叶鞘上。
初孵幼虫先侵入叶鞘集中为害,造成枯鞘,到2~3龄后蛀入茎秆,造成枯心,白穗和虫伤株。
初孵幼虫,在苗期水稻上一般分散或几条幼虫集中危害;在大的稻株上,一般先集中危害,数十至百余条幼虫集中在一稻株叶鞘内,至3龄幼虫后才转株危害。
二化螟幼虫生活力强,食性广,耐干旱、潮湿和低温等恶劣环境,故越冬死亡率低。
二、二化螟的发生条件1、农药使用不当,加重了二化螟的危害自80年代初期推广杀虫双大粒剂和水剂防治螟虫,80年代亩用18%杀虫双水剂200毫升,防效可达80%以上,而近两年亩用18%杀虫双水剂500毫升,防效也仅达30%左右。
由于20余年单一使用此药剂,抗性增强,虫口基数猛增,加重了危害。
2、水稻品种一般情况下,有芒品种重于无芒品种,叶片长而宽、秆高、分蘖多的品种易比叶片狭而短、秆矮、分蘖一般的品种受害重,另外,水稻植株体内淀粉含量多,米粒带香味的品种,受害也比较重。
3、小麦、油菜的免耕稻草覆盖栽培,为二化螟峰期增多提供了条件小麦、油菜免耕稻草覆盖栽培,一方面对稻桩无机械损伤,因而对二化螟亦无机械损伤;另一方面,稻草覆盖可提高二化螟环境温度,且气温越低,保温效果越好,冬至日测定,稻草覆盖下二化螟的环境温度较非覆盖高4℃,这样对于各龄期二化螟幼虫提供了安全越冬的条件。
4、气候因素暖冬气候特点,有利于二化螟安全越冬。
暖冬降低了二化螟越冬死亡率,有利于二化螟安全越冬,增加了虫口基数。
水稻二化螟防治方法
水稻二化螟防治方法
水稻二化螟是一种危害水稻的害虫,主要为害水稻叶片、茎和穗部,造成叶片黄化、枯萎、穗减少甚至全失,影响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以下是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加强水稻种植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枯死叶和杂草,保持土壤湿润,避免积水。
选择适合水稻生长习性的农药,如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农药等,喷雾防治。
2. 药剂防治:根据二化螟的生物学特性和危害症状,选择适当的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常用的药剂有:阿维菌素、氟虫胺、甲氨基阿维菌素、四氟乙烯、嘧啶核苷酸等。
在使用药剂时,要注意合理用药时间、用药量、用药方式等,避免过度用药和产生不良反应。
3. 虫口控制:利用灯光或药剂进行虫口控制,减少二化螟的种群数量。
灯光防治是利用水稻灯光吸引二化螟,然后利用药剂将其杀死。
药剂防治可以使用含有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成分的喷雾剂,如嘧啶核苷酸、阿维菌素等。
4. 物理防治:利用天敌进行防治,如鸮鸟类、蜘蛛、蚂蚁等。
在水稻生长期间,可以通过捕捉、捕杀等方式控制这些天敌种群数量,从而减少二化螟的发生。
水稻二化螟的防治需要综合考虑农业防治、药剂防治、虫口控制和物理防治等方法,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和水稻种植情况,选择最合适的防治方法。
同时,要注意合理用药,避免过度用药和产生不良反应,保障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水稻二化螟的习性与防治措施
水稻二化螟的习性与防治措施
(1)生活习性:二化螟除了为害水稻外,还为害玉米、谷子、蒋白、油菜等。
也寄生在禾本科杂草上,以老熟幼虫在稻茬、稻草和其他寄主植物的根茬、茎秆中越冬。
成虫白天潜伏在植株下部,晚上出来活动,有趋光性和喜在嫩绿植株上产卵的习性。
在水稻分蘖前,卵块多产在叶片正面的中上部;圆秆拔节后,则多在近水面的叶鞘上产卵。
一头雌娥可产二三块卵,140粒--250粒。
卵扁椭圆形,排列成鱼鳞状长方形卵块。
初孵出的蚁螟多集中在叶鞘内侧,稍大些才分散转株。
每头幼虫能为害8株--10株水稻,造成枯叶鞘、枯心或枯孕穗、白穗、老熟后在茎秆基部或叶鞘间化蛹。
(2)防治方法:应采用多种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①压低虫源。
秋收割稻尽量齐泥处割下,以杀死部分幼虫和和破坏越冬场所,提高越冬幼虫的死亡率。
螟虫为害严重的稻田,安排冬种绿肥或早熟冬作物,余5月上中旬翻犁灌深水淹浸3天-4天。
②白穗出现初期,大量的幼虫还在植株上部为害,要尽早将白穗植株连根拔出,带离稻田,以减少幼虫转株为害和降低越冬虫源。
③结合拔除田间杂草,摘去卵块。
④农药防治。
搞好预测预报,在螟虫孵化高峰期施药。
药剂可选用杀虫单、杀虫双、特杀螟、三唑磷等。
- 1 -。
水稻二化螟防治技术
水稻二化螟防治技术水稻二化螟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对水稻生长和产量造成严重的威胁。
为了有效地控制水稻二化螟,我们需要采用科学的防治技术。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稻二化螟的生活习性和危害,以及针对该害虫的防治技术,帮助农民朋友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方法。
一、水稻二化螟的生活习性和危害1. 生活习性水稻二化螟是一种夜间活动的害虫,白天隐藏在植株叶片的鞘内。
成虫以叶片为食,幼虫在叶片内进行啃食。
水稻二化螟的种群密度受气候的影响较大,温暖潮湿的环境更有利于其生长繁殖。
2. 危害水稻二化螟主要危害水稻的叶片和叶鞘,啃食叶片和叶鞘会导致叶片变黄枯萎甚至死亡,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和餐饵物质的合成,严重时会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无公害的防治方法,通过引入天敌、天敌昆虫或用微生物剂等对害虫进行控制。
针对水稻二化螟的生物防治措施主要有引入天敌和使用昆虫病毒。
(1)引入天敌可采取人工引入的方式,引入天敌昆虫来控制水稻二化螟的数量。
常用的天敌有寄生蜂、瓢虫等,这些天敌主要通过寄生、捕食等方式来控制水稻二化螟的数量。
(2)使用昆虫病毒可利用水稻二化螟的天敌白僵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剂,对水稻二化螟进行防治。
这些微生物剂能感染水稻二化螟,通过破坏其体内器官或生理机能来达到控制害虫的效果。
2.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目前控制水稻二化螟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使用杀虫剂来杀死害虫。
但是在使用化学防治的也需要注意安全用药,避免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针对水稻二化螟的化学防治,可以选择具有高效低毒、环境友好的杀虫剂,比如环境友好型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苯妥胺等,来喷洒在水稻田中,达到控制水稻二化螟的目的。
3. 技术防治技术防治是指利用农田和种植结构、机械器械等手段来控制害虫。
针对水稻二化螟的技术防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混播作物在水稻田中适当混播一些其它作物,如豆科蔬菜、香芋、丝瓜等,以增加田间生态多样性,吸引种群天敌,减轻水稻二化螟的发生。
二化螟防治时间
二化螟防治时间
二化螟又称钻心虫,是为害水稻的主要害虫,会蚕食水稻秸秆,造成枯心和白穗,导致水稻严重减产。
那么,二化螟如何防治?防治时间是什么时候?
一、二化螟如何防治
其实二化螟防治方法很简单,首先需要及时处理水稻周边的杂草,然后将水稻里的水全部排出,2~3天的时间里尽量寻找可发现的二化螟虫孵将其处理,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二化螟对水稻的危害。
等待2~3天后重新向水稻中灌水,防止影响水稻生长,然后适当的施加有机肥,增加水稻的抗病能力。
除杀二化螟最常用的药剂有:杀虫双、杀虫单、三唑磷等,一般药效时间为5~7天,每隔一周喷洒一次,连续使用2~3次即可。
除此之外,可以在稻田里放一些青蛙、蜻蜓、赤眼蜂等昆虫。
这些昆虫是二化螟的天敌,可以有效消灭二化螟,使水稻生长得更好,减少二化螟对水稻的危害,增加其产量即可采收更多稻谷。
二、二化螟防治时间
二化螟一般在每年的7月到8月之间进行防治,这个时间是二化螟孵化的最佳时间段。
可以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以及化学药剂防治。
其中,在水稻分叶末期及孕穗前期各防治一次效果最佳。
以上就是二化螟的防治时间和方法的介绍,病虫害防治
对于作物生长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粮食最终的产量,因此一定要引起重视。
水稻二化螟防控
水稻二化螟防控水稻二化螟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营养素,它的危害非常严重,也是农民们防治的重点。
本文将介绍水稻二化螟的生命周期、危害和防治措施。
一、生命周期水稻二化螟名为螟蛾科二化螟,也叫作水稻螟蛾,其生命周期一般为一个月左右。
在高温季节,发育期缩短,成虫数量大。
一般来说,雌虫较多,寿命较长,大量孵化后,雄虫数量就会增加。
二、危害1.幼虫吞噬叶片水稻二化螟的幼虫主要通过吞噬水稻叶片来进食。
由于幼虫的吞食力极强,会导致叶片受损,降低叶片的光合作用,严重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
2.寄生虫危害水稻二化螟还是一种重要寄生虫的宿主,对水稻产量把控有很大的影响,导致水稻的产量下降,影响农民的收益。
三、防治措施1.药物防范水稻二化螟主要是在春季和夏季出现,可以通过喷洒农药防治。
常用的农药有防止螟蛾、飞爪螨和咪唑酰等多种产品。
2.生物防治除了传统的农药防治,农民可以选择利用蜘蛛和寄生昆虫等生保方式进行防治。
蜘蛛是主要的捕食者,对二化螟的控制效果很好。
3.农业生态措施采用科学管理库,适时施肥、保温保湿,配合整地、整水、除草等复合技术控制病害。
还要注意环境清洁卫生,不同深耕、深翻,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病害发生。
4.化学管理应按照标准化生产的规格,选择合适比例的农药种类,用农机等器具统一喷洒。
在密度和实效管理上,要注意防风,减择化性污染。
综上所述,要想有效防治水稻二化螟,必须采取多种防治措施,综合施策,加强产业链顶端的监管管理,同时提高农民的技术和专业水平,增强农民的防治病虫害的意识,才可以有效控制二化螟的危害,保障农民的经济收益。
水稻二化螟的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
水稻二化螟的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1. 引言1.1 水稻二化螟简介水稻二化螟,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主要危害水稻的叶片和穗部。
水稻二化螟的学名为Chilo suppressalis,属于蛾科昆虫。
成虫体长约1.5厘米,翅展约3厘米,体色呈暗褐色,前翅具有深褐色纵纹和数个白色椭圆斑。
幼虫体白色或淡黄色,头部较宽大,体侧有黑色斑点。
水稻二化螟主要危害水稻的叶片和穗部,造成植株生长迟缓,叶片出现褐化斑点、半透明斑点和黄白色线条,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黄、干枯,穗部受害则影响水稻的结实和产量。
水稻二化螟以幼虫为害虫,在水稻生长季节内,幼虫在叶片、叶鞘和穗部内取食,造成植株养分丧失和机械破坏。
水稻二化螟的繁殖力强,一年可发生多代,且在水稻种植区域普遍存在。
及时有效地防治水稻二化螟对保障水稻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在正文部分将介绍水稻二化螟的生命周期、发生现状以及防治方法,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1.2 水稻二化螟的危害水稻二化螟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其危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危害水稻叶片:水稻二化螟主要取食水稻叶片的叶肉,造成叶片出现黄斑、褐斑及枯黄病斑等病害,严重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和叶片的营养供给,导致水稻生长受阻,减产甚至绝产。
2. 危害水稻茎秆:水稻二化螟也会在水稻茎秆上产卵孵化,幼虫取食茎秆内部,导致茎秆虚弱易折断,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严重时会导致倒伏现象发生。
3. 危害水稻籽粒:水稻二化螟成虫也会吸食水稻籽粒上的汁液,导致籽粒变形、发育不全,降低籽粒的品质和产量。
水稻二化螟的危害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保障水稻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水稻二化螟的生命周期水稻二化螟的生命周期通常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首先是卵,水稻二化螟雌虫在水稻植株上产卵,卵呈淡黄色到深黄色,椭圆形,表面有细微纵向的网状纹理。
卵一般在7-10天内孵化,孵化后为幼虫。
水稻二化螟防控
水稻二化螟防控水稻二化螟是水稻上的重要害虫之一,其危害主要表现为幼虫在水稻叶片内部取食,导致叶片出现大片黄化、枯黄及倒伏等现象,降低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控工作十分重要。
下面将从预防、监测、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预防1. 种植良种。
选择抗性、免疫力强的水稻品种,可以有效减轻二化螟的危害程度。
注意选择适应当地生长条件的优质种子进行播种。
2. 合理施肥。
科学施肥可以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减少虫害的发生。
施肥过量会使水稻生长过旺,易受二化螟危害,因此要遵循合理施肥原则。
3. 合理密植。
适度的密植可以减少水稻二化螟的危害,因此在种植水稻时要按照建议的密植比例进行播种。
4. 合理田间管理。
及时除草、病虫害防治和间断浇水等都是预防二化螟危害的有效手段。
5. 科学轮作。
合理的轮作种植,可以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机会,降低水稻二化螟的发生率。
二、监测1. 定期巡田。
定期对水稻田地进行巡查,观察水稻植株的生长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2. 黄板监测。
利用黄板监测水稻二化螟的数量和分布,为后续的防治提供重要数据。
三、化学防治1.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在二化螟大量繁殖期间,可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农药进行防治。
选择低毒、无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
2. 注意农药的选择。
选择对水稻二化螟有较好防效的农药进行使用,同时注意掌握农药的使用方法和使用量。
3. 注意安全施药。
在使用农药时,注意安全用药,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的健康。
四、生物防治1. 合理利用天敌。
水稻二化螟的天敌有很多,利用这些天敌来控制二化螟的数量是一种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
2. 使用生物制剂。
生物制剂是一种生物防治的有效手段,可以选择对水稻二化螟有很好控制效果的生物制剂进行使用。
3. 人工干预。
在大面积水稻种植区域,可以进行人工的干预,比如释放天敌昆虫等来控制水稻二化螟的数量。
水稻二化螟的防控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从种植开始就做好预防工作,并且在监测、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方面都要有针对性的措施。
吉林省水稻二化螟的发生情况及防治方法
吉林省水稻二化螟的发生情况及防治方法李殿明(吉林市龙潭区金珠镇农业服务站,吉林吉林132104)[摘要]水稻是吉林省的主栽农作物之一,在吉林省的农业经济发展和粮食生产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以及水稻种植模式和品种的不断更新,水稻病虫害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水稻二化螟是吉林地区最常见的水稻虫害之一。
基于此,通过对水稻二化螟的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的分析,总结出一套绿色有效的水稻二化螟防治措施,以供在水稻种植实践中应用。
[关键词]二化螟;发生习性;防治措施;吉林省[中图分类号]S435.112.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7909(2016)24-82-1水稻二化螟俗称蛀秆虫、钻心虫,是危害水稻的主要病虫害之一,属鳞翅目螟蛾科。
近年来由于气候的变化以及水稻种植模式和品种的不断更新,加之农民在田间防治中农药使用不规范导致二化螟产生抗药性,使得二化螟的发生日趋严重,防治难度加大。
1发生习性及危害规律二化螟以幼虫为害,老熟幼虫在田间稻茬内、稻草茎秆内越冬。
在第2年温度达到适宜生长的温度时开始复苏活动,气温达11℃时开始化蛹,蛹期为7~11d ,随着温度的上升,在15~16℃羽化成虫。
二化螟的幼虫一般为6龄,刚孵化出来的蚁螟,在孕穗期和分蘖期,都聚集在叶鞘内以取食内壁组织为害,幼虫发育至2龄后,开始蛀食稻茎,二化螟在水稻不同的生育期,为害的症状不同。
在水稻的生长前期,蛀食水稻形成枯心、枯鞘,表现为叶鞘外有黄斑,叶鞘枯黄后,叶片边缘逐渐死亡,蛀入稻茎后,蛀孔外虫粪较少,剑叶变黄,严重时水稻的心叶逐渐枯黄,茎秆遇风或大雨便会折断;二化螟为害水稻生长的后期,则会造成水稻的白穗、虫伤株、枯孕穗,遇大风易倒折,稻穗的瘪粒增多,严重的整穗全白。
受二化螟为害的水稻,易倒伏,减产严重。
幼虫在秋收后,在稻茎或叶鞘内侧化蛹,或稻茬内化蛹越冬,成为第2年的发生虫源。
2水稻二化螟的综合防治方法水稻的品种、生长期管理情况,对二化螟的为害程度都有很大的影响,种子纯度差、管理不善的稻田二化螟受害较严重。
水稻二化螟防治技术
水稻二化螟防治技术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是水稻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害虫的侵袭,其中水稻二化螟就是水稻生产中的常见害虫之一。
水稻二化螟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它主要危害水稻的叶片和花穗,给水稻产量和品质带来严重的威胁。
为了有效防治水稻二化螟,我们需要掌握一些相关的防治技术,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技术。
一、生物防治技术1. 天敌饲养与释放在水稻田中,可以人工培育例如蚜茧小蜂、蚜绵茧小蜂、蚜茧姬小蜂等二化螟的天敌,然后将其释放到水稻田中,这些天敌可以有效地控制水稻二化螟的数量。
通过大面积的天敌饲养和释放,可以有效地降低水稻二化螟的危害程度。
2. 断根法在水稻田中可以采用断根法防治水稻二化螟,其方法是在水稻田中将水稻的茎秆截成数段,将其浸泡在水中,然后散布到田间,利用二化螟在夜间活动的特性,诱使其藏伏茎秆中,然后用水一浇即可彻底肃清。
3. 放飞天敌的技术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进行天敌的放飞技术,这种技术通常是在正常的农田作物中培育一些天敌,然后将其放到水稻田中,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水稻二化螟的数量,降低其对水稻的危害。
1. 农药防治针对水稻二化螟,可以使用一些专门针对该害虫的农药进行喷洒,例如毒死蜱、敌敌畏等多菌灵、粘板等杀虫剂,可以在出现害虫危害时进行喷洒,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
2. 灌浆间喷洒在水稻灌浆期时,水稻二化螟数量会急剧增加,可以通过喷洒专门的杀虫剂来控制害虫的数量。
3. 灭蛾灯防治技术可以在水稻田中安装一些灭蛾灯,在夜间吸引水稻二化螟前来,然后通过光波辐射等方式将害虫直接灭杀。
1. 种植抗病害的品种选择具有较高抗虫能力的水稻品种进行种植,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水稻二化螟的危害。
培育和选育出抗性较强的水稻品种,可以有效地减少对农药的依赖,降低农药残留对环境的污染。
2. 合理的田间管理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例如及时灭螟、测报灸田、间断田间施肥、过熟粒之间留下槽沟排水等综合措施可以很好地预防和防治二化螟病害。
二化螟防治措施
二化螟防治措施
二化螟是水稻等农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有效的防治措施包括以下几种:
1. 生物防治:引入天敌或寄生性昆虫,如牛眼蜂、蚜小蜂等,来控制二化螟的数量。
2. 化学防治:使用合适的农药喷洒,根据作物生长阶段和二化螟的密度选择有效的农药,进行定期喷洒。
3. 土壤管理:采用深翻土壤和彻底清除残茬等措施,减少二化螟的滋生和繁殖条件。
4. 轮作和间种:合理进行轮作和间种,避免连作和单作,减少二化螟的滋生和传播途径。
5. 发生预测和监测:及早发现二化螟的发生情况,进行准确的监测和预测,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
6. 化学调控:根据二化螟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生理特点,使用合适的药剂和喷药方法进行化学调控,如使用性别信息素等。
7. 机械防治:采用捕捉器具和陷阱等机械装置,吸引并捕杀二化螟。
8. 加强农田管理:合理施肥,加强农田排水和灌溉管理,提高作物的抗病虫能力,减少二化螟的发生和危害。
需要注意的是,防治二化螟时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和二化螟的种类选择适合的防治措施,并且要遵守环境保护和农药使用的相关法规。
水稻二化螟防治技术
水稻二化螟防治技术
水稻二化螟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对水稻的影响很大。
为了有效防治水稻二化螟,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
一、生物防治技术
1. 天敌引入:引入天敌来控制水稻二化螟的种群数量。
例如引入巨大食蚜蝇、鸟类
等天敌,来主动寻找并捕食水稻二化螟。
2. 壮苗栽培:通过合理的育苗技术,促进水稻苗期的健壮生长,提高植株的抗虫能力。
如在育苗盘中添加菌剂,利用盘中生物制剂的生物杀虫活性来抑制水稻二化螟的发
生。
3. 种植抗虫性水稻品种:选择抗虫性较强的水稻品种进行种植,降低水稻二化螟的
危害程度。
例如选用抗虫性好的杂交稻品种,通过育种手段提高水稻的抗虫能力。
1. 机械捕虫:利用人工或机械手段,捕捉水稻二化螟。
如设置黄色粘虫板或灯源陷阱,在水稻田中吸引和捕捉水稻二化螟。
2. 覆盖网栽培:在水稻田中搭设覆盖网,阻挡水稻二化螟的入侵。
覆盖网可以增加
水稻田间的气温和湿度,对水稻二化螟的生长和繁殖产生不利影响。
1. 农药喷洒:使用合适的农药喷洒在水稻田中,杀灭水稻二化螟。
农药的选择应考
虑农田环境和水稻生长的特点,选择低毒、高效、环境友好的农药。
2. 施肥技术:通过科学合理的施肥技术,提高水稻植株的抗虫能力。
合理施肥可以
提高水稻的鲜重和养分含量,增强水稻对病虫害的抵抗力。
防治水稻二化螟需要综合运用生物、物理和化学防治技术。
通过引入天敌、选择抗虫
性强的水稻品种、机械捕虫、覆盖网栽培和农药喷洒等手段,可以有效地减少水稻二化螟
的危害,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水稻二化螟防控
水稻二化螟防控水稻二化螟是水稻上重要的害虫之一,其虫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非常大。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要及早发现二化螟的虫害,并采用有效的防控方法进行防治。
一、二化螟的特征二化螟的幼虫体长1.2-1.5厘米,身体黑褐色。
成虫身长约1厘米,前翅灰黑色,具有深色纵纹。
二化螟一年多世代,其越夏蛰伏于土壤中或附近的草丛中,随着温度升高于春季初期孵化。
幼虫初孵时约2毫米长,白色透明,随着食物的摄取逐渐变成黑褐色,约在15天的时间里,幼虫便会完成发育,然后爬到水稻植株上栖息,吃食植株的叶片、叶鞘和穗轴,导致水稻斑枯、版斑及穗小粒或空壳。
二、二化螟的防治方法1. 农业防治措施定植前将田间所有枯草及杂草清理干净,消除蛰伏虫的栖息条件;同时实行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在水稻种植前施底肥,并及时进行中耕、松土,保持田面干燥,消除昆虫的营养生长条件。
利用寄生昆虫、食蚜鸟和捕食性昆虫和病原菌等,可以对二化螟进行生物防治。
其中,寄生蜂是一种效果较为明显的生物防治方式。
建议,在种植水稻时,可以在孵化期间用天敌寄生蜂对水稻上的二化螟进行控制。
这些控制措施可以通过购买生物防治产品来实现。
除了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之外,还可以使用杀虫剂进行化学防治。
使用杀虫剂的时候,必须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施用。
使用杀虫剂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时期和药剂,以及正确的施药方法和浓度。
化学防治时,应尽量避免二化螟对杀虫剂的耐药性和抗药性的产生。
总之,为了保障水稻产量和品质,防治二化螟虫害是必要的。
在防治的过程中,要注意采取综合措施,兼顾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力求不断提高防治效果和水稻产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水稻二化螟的发生情况及防治方法
李殿明
(吉林市龙潭区金珠镇农业服务站,吉林吉林132104)
[摘要]水稻是吉林省的主栽农作物之一,在吉林省的农业经济发展和粮食生产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以及水稻种植模式和品种的不断更新,水稻病虫害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水稻二化螟是吉林地区最常见的水稻虫害之一。
基于此,通过对水稻二化螟的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的分析,总结出一套绿色有效的水稻二化螟防治措施,以供在水稻种植实践中应用。
[关键词]二化螟;发生习性;防治措施;吉林省
[中图分类号]S435.112.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7909(2016)24-82-1
水稻二化螟俗称蛀秆虫、钻心虫,是危害水稻的主要病虫害之一,属鳞翅目螟蛾科。
近年来由于气候的变化以及水稻种植模式和品种的不断更新,加之农民在田间防治中农药使用不规范导致二化螟产生抗药性,使得二化螟的发生日趋严重,防治难度加大。
1发生习性及危害规律二化螟以幼虫为害,老熟幼虫在田间稻茬内、稻草茎秆内越冬。
在第2年温度达到适宜生长的温度时开始复苏活动,气温达11℃时开始化蛹,蛹期为7~11d ,随着温度的上升,在15~16℃羽化成虫。
二化螟的幼虫一般为6龄,刚孵化出来的蚁螟,在孕穗期和分蘖期,都聚集在叶鞘内以取食内壁组织为害,幼虫发育至2龄后,开始蛀食稻茎,二化螟在水稻不同的生育期,为害的症状不同。
在水稻的生长前期,蛀食水稻形成枯心、枯鞘,表现为叶鞘外有黄斑,叶鞘枯黄后,叶片边缘逐渐死亡,蛀入稻茎后,蛀孔外虫粪较少,剑叶变黄,严重时水稻的心叶逐渐枯黄,茎秆遇风或大雨便会折断;二化螟为害水稻生长的后期,则会造成水稻的白穗、虫伤株、枯孕穗,遇大风易倒折,稻穗的瘪粒增多,严重的整穗全白。
受二化螟为害的水稻,易倒伏,减产严重。
幼虫在秋收后,在稻茎或叶鞘内侧化蛹,或稻茬内化蛹越冬,成为第2年的发生虫源。
2水稻二化螟的综合防治方法水稻的品种、生长期管理情况,对二化螟的为害程度都有很大的影响,种子纯度差、管理不善的稻田二化螟受害较严重。
所以,在水稻生长期中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案十分重要。
2.1农业防治①选择早熟、高产、抗逆性强的优质水稻品种可以有效抑制水稻二化螟的发生。
②二化螟越冬的主要藏匿位置是稻茬、稻茎及田间杂草中,对稻草进行处理,是消灭二化螟虫源的有效手段。
可将水稻根茬、茎秆在前一年秋季或当年春季集中烧毁,消灭大部分越冬虫源,减轻当年的为害;也可以利用秋整地,将藏匿的幼虫翻入土中,以减少虫源越冬基数。
③应做到及时观察虫情,如果发现受害的稻苗、稻秧,应及时拔除,以防止二化螟转株传染。
2.2物理防治
可以利用二化螟性诱剂诱杀雄蛾,可减少受精卵数量,从而降低孵化率。
也可以利用二化螟成虫的趋光性,在成虫羽化盛期设灯诱杀,可减少当年落卵量。
2.3生物防治
稻田二化螟各类寄生、捕食性天敌较多,螟卵有稻螟赤眼蜂、澳洲赤眼蜂、螟黄赤眼蜂等寄生性天敌;幼虫有寄生蜂、线虫等天敌;另外,还有蜘蛛、青蛙、蜻蜓等捕食性天敌。
在防治二化螟的同时,应防止对天敌的伤害,提高天敌对二化螟的控制作用。
2.4化学药剂防治
化学防治是当前控制水稻二化螟为害的重要措施,由于二化螟是钻蛀性害虫,幼虫钻蛀到稻茎内,很难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掌握好施药时期是田间化学药剂防治二化螟效果好坏的关键,要做好田间的二化螟的预测预报,二化螟的化蛹、羽化、卵孵化盛期到蛀入稻茎内需要约15d ,所以这段时间药剂防治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2.4.1防治时间判断。
二化螟多发生在距离稻田池埂边1m 处。
观察茎秆在水面上10cm 左右位置,叶鞘有不规则变黄现象,重者伴有褐色条纹,这时扒开叶鞘,在叶鞘内发现二化螟幼虫,此时是二化螟防治的最佳时期,一般在7月5—20日。
2.4.2防治药剂。
20%杀虫双水剂150~200g/667m 2兑水喷雾或甩施,也可拌土撒施;5%杀虫丹颗粒剂1000g/667m 2撒施;20%三唑磷乳油100~150mL/667m 2兑水喷雾;50%杀螟松乳油50~100mL/667m 2兑水喷雾。
使用上述药剂应保持72h 不排灌,3~5cm 浅水层,可同时兼防稻水象甲第1代幼虫。
村
乡科技
XIANGCUN KEJI 82XIANGCUN KEJI 2016年8期(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