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名词解释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名词解释

1.电流强度:在电场的作用下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导体的截面的电量 .2.电阻:导体对于它所通过的电流呈现一定的阻力 ,这种阻力称为电阻 .3.电容:电容器储存电荷的能力称为电容 .4.敏感元件:直接影响被测变量,并将它转换成适于测量形式的元件或器件 .5.变送器:输出为标准信号的传感器 .6.显示仪表:指示、记录被测量值大小的仪表 .7.调节阀:由控制信号调整流体通路的口径 ,以改变流量的执行器 .8.绝对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 .9.精度:反映误差大小的术语 ,精度越高,误差越小.10.灵敏度:仪表在稳定状态下输出的变化量与最小输入的变化量之比值 .11.压力:垂直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力 .有时也称压强 .12.流量:在单位时间内,流体流过管道中某截面的数量 .13.料位:固体、粉状或颗粒物在容器中堆积的高度 .14.校验:检查和试验仪表或部件是否符合规定技术性能的过程 .15.信号:一种载有信息的物理变量 .16.量值:由数值和单位所表示的量的大小 .17.测量上限:仪表能按规定精度进行测量的被测变量的最高值 .18.电动势:在外力作用下,单位正电荷从电源的一端移到另一端所做的功,称为该电源的电动势.19.电压:单位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从电场的一点移到另一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定义为这两点间的电压 .20.摄氏温标: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纯水的冰点为零摄氏度,沸点为一百摄氏度 .将水银温度计此两点间的长度分为 100 等分,每等分代表 1 摄氏度.21.表压:绝对压力与大气压力的差值称为表压 .22.真空度:当绝对压力低于大气压力时,大气压力减去绝对压力所得之差称为真空度 .23.变差: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条件下,仪表对某一参数进行正反行程测量时,仪表的示值之差叫变差.24.报警器:用声、光或两者同时显示不正常状态,以引起人们注意的仪表 .25.调节器:根据被测参数的测量值与给定值的偏差,以一定的规律运算以后,向执行器发出调节信号,使被调参数稳定在给定值上的仪表设备 .26.数字调节器:以微处理机为核心器件的新型调节器 .27.工艺流程图:描述从原料投入到生产出产品的全过程示意图 .28.回路联校:从现场一次表送入模拟信号观察控制室二次表的显示、报警以及从调节器输出信号到调节阀的全过程是否符合要求的试验过程 .29.反馈:把对象的输出量送到输入端并与输入量进行比较的过程称为反馈 .30.调节阀的流通能力:当调节阀全部打开,阀门前后压力差为 0.1MPa ,流体重度为1t/m3 时,每小时所通过流体的立方米数 .31.安全火花:火花的能量不足以引燃周围可燃性介质的火花 .32.弹性特性:弹性元件的线位移或角位移变形和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33.复现性:在同一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测量时,其示值不一致的程度 .34.稳定性:仪表示值不随时间和使用条件变化的性能 .35.连锁系统:当生产过程出现某些危险或非正常情况时,由检测仪表自动发出指令信号,使其各个保护环节产生一系列的响应动作,从而避免发生事故的自动保护系统 .36.热电效应:把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连接成闭合回路,如果将两个节点分别置于温度不同的热源中,则在该回路中产生热电动势,这种现象叫热电效应 .37.稳定:在规定的时间内,量值、速率、周期、振幅等特性的变化都可以忽略不计的状态.38.动态特性:输入输出随时间变动的关系称为动态特性 .39.灵敏度限:仪表能响应的输入信号的最小变量 .40.串级调节:由一个调节器的输出值作为另一个调节器给定值的组合调节方式 .41.比例带:衡量比例调节作用的范围和强弱的数 ,其值等于比例放大倍数的倒数 .42.积分作用:输出变量的变化率与输入变量对应的值成比例的连续作用 .43.微分作用:输出变量之值与输入变量的变化率成比例的连续作用 .44.漂移:在一段时间内,不是由外界影响而产生的仪表输出与输入关系非所期望的逐渐变化.45.程序:机器解题的工作顺序 .46.指令:迫使机器执行给定运算和操作的控制信号 .47.负向迁移:如果测量的起始点由零变为某负值时称为负向迁移 .48.自动跟踪:当系统处在外部手动操作时 ,调节器的自动输出始终能自动地与执行机构的输入保持同步 .49.两位作用:输出变量为两个值得位式作用 .50.系统:为实现规定功能以达到某一目的而构成的一组相互关联的单元 .51.调节阀的可调比:调节阀所能控制的最大流量与最小流量之比 .52.输入阻抗:仪表输入之间的阻抗 .53.负载阻抗:与仪表输出端连接的所有装置及连接导线的阻抗的总合 .54.调制器:把直流信号转换为交流信号的器件 .55.扰动:过程中出现的非所期望的,难以预料的对被控变量产生不利影响的变化 .56.滞后:在调节对象中,被调参数的变化落后于干扰的变化,即输出量的变化落后于输入量的变化称为对象的滞后 .57.死区:输入变量的变化不致引起输出变量有任何可察觉的变化的有限区间 .58.标准节流装置:有关计算数据都经系统试验而有统一的图表,按统一标准规定进行设计制作的,不必经过个别标定就可使用的节流装置 .59 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流体流过阀门的相对流量与阀门的相对开度之间的关系 .60.集中分散型综合型控制系统 :以微处理机为核心器件,实行分散控制和集中显示操作管理的综合控制装置 .。

测试技术的名词解释

测试技术的名词解释

测试技术的名词解释测试技术在软件开发和质量控制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是一种系统和全面的方法,用于评估软件产品的可靠性和功能。

测试技术通过识别和纠正软件缺陷,帮助开发人员提供更稳定和可靠的软件产品。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测试技术进行解释,以增加对测试过程的理解。

1.单元测试(Unit Testing):单元测试是一种测试技术,用于验证软件中最小单位(通常是函数或模块)的功能是否正常。

它通常由开发人员编写,并在编码过程中使用。

单元测试可以检测到代码中的错误并加以修复,帮助确保软件的基本功能正常工作。

2.集成测试(Integration Testing):集成测试是将多个独立单元组合在一起进行测试的过程。

它的目的是测试系统各部分之间的交互是否正常。

通过集成测试,我们可以发现在组合单元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数据传递错误或系统间通信的故障。

3.验收测试(Acceptance Testing):验收测试是在软件开发的最后阶段进行的一种测试技术。

它的目的是确保软件满足用户需求和规范要求。

验收测试由最终用户或客户执行,以验证软件是否符合其预期的功能和性能。

验收测试对于确保软件交付给客户之前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4.性能测试(Performance Testing):性能测试是评估软件系统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性能表现的一种测试技术。

这种测试可以测量系统的响应时间、吞吐量和资源利用率等指标,以确保软件能够在实际使用情况下具有良好的性能。

通过性能测试,我们可以发现系统的性能瓶颈并加以改进。

5.安全测试(Security Testing):安全测试是为了评估软件系统的安全性而进行的一种测试技术。

它通过模拟恶意攻击、漏洞扫描和安全漏洞测试等方法,发现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和风险。

安全测试帮助开发人员保护用户数据和系统的完整性,并确保软件在面临潜在威胁时能有效应对。

6.自动化测试(Automation Testing):自动化测试是通过使用专门的工具和脚本来执行测试的一种测试技术。

自动化中设定值的名词解释

自动化中设定值的名词解释

自动化中设定值的名词解释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深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家庭到工业生产,从交通到医疗,无不受益于自动化系统的高效运行。

而在这些自动化系统中,设定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自动化中设定值的概念进行解释,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设定值的概念设定值是指在自动化系统中人为设定的参考数值,在控制系统中起到指导和调整工作的作用。

设定值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参数,如温度、湿度、速度、位置等。

通过设定值,人们可以规定自动化系统的工作目标,并通过适当的控制手段将其实现。

设定值是通过对系统性能和运行环境的分析确定的,旨在实现最佳控制效果。

它不仅具有具体的数值,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需求进行动态调整。

设定值的选择应考虑到系统的可行性、稳定性和经济性等多个因素,以提高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性能。

二、设定值的应用1. 工业自动化方面:在工业生产中,设定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温度控制系统为例,设定值可以用来控制流程中的温度。

通过设置适当的设定值,系统可以自动调整工艺参数,以使温度保持在预定范围内。

这在化工、电子、制造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2. 房屋自动化方面:随着智能家居技术的发展,设定值也成为家庭自动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在智能灯光控制系统中,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灯光亮度和色温的设定值。

通过智能控制器的调节,系统可以根据设定值自动调整灯光的亮度和色彩,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3. 交通自动化方面:设定值在交通自动化系统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例如,在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中,设定值可以帮助确定车辆通过路口的时间间隔和绿灯持续时间。

通过优化设定值,可以提高交通流量的效率和安全性,减少交通拥堵。

4. 医疗自动化方面:在医疗领域,设定值对于监护设备和手术系统的正常运行十分关键。

例如,在心率监测器中,设定值可以用来判断心率异常,并触发相应的警报或治疗措施。

通过设定合理的参数,可以提高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提高医疗质量。

热工仪表自动化复习题(带答案)

热工仪表自动化复习题(带答案)

热工仪表自动化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冶金生产过程自动化的概念。

答:自动化就是在工业生产的设备上配备自动化装置以代替工人的直接劳动,从而使生产在不同程度上自动地进行。

那么,这些用自动化装置来管理和控制生产过程的方法则称为自动化。

而用相应的自动化装置来管理和控制冶金生产过程的则称为冶金自动化。

2.生产过程自动化主要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答:1)自动检测系统2) 自动信号和联锁保护系统3)自动操纵及自动开停车系统4) 自动控制系统3.自动调节系统主要由哪几个环节组成?答:㈠自动化装置1测量元件与变送器2自动控制器3执行器㈡被控对象4.自动调节系统的最大偏差的概念。

答:最大偏差是指在过渡过程中,被控变量偏离给定值的最大数值。

在衰减振荡过程中,最大偏差就是第一个波的峰值。

5.什么是自动调节系统的余差? 答:当过渡过程终了时,被控变量所达到的新的稳态值与给定值之间的偏差叫做余差,或者说余差就是过渡过程终了时的残余偏差。

6.测量仪表的理论上的绝对误差和工程上的绝对误差有什么不同?答:理论上的绝对误差是仪表指示值与被测量的真值的差值;工程上的绝对误差被校表的读数值与标准表的读数值的差值.因为真值无法得到7.测量仪表的相对误差的定义?000x x x x y -=∆=x :被校表的读数值,x 0 :标准表的读数值8.测量仪表的指示变差的概念。

答:变差是指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用同一仪表对被测量在仪表全部测量范围内进行正反行程(即被测参数逐渐由小到大和逐渐由大到小)测量时,被测量值正行和反行所得到的两条特性曲线之间的最大偏差。

9.测压仪表主要有哪几类?答:1.液柱式压力计2.弹性式压力计3.电气式压力计4.活塞式压力计10.生产过程检测中,主要的工艺参数是什么?答:温度、压力、流量、物位二.简答题1.仪表的选型原则,尤其是压力仪表的选择时,其量程范围的确定原则是什么?%100max ⨯-∆=测量范围下限值测量范围上限值δ相对百分误差δ答:量程范围的确定原则:根据“化工自控设计技术规定”:1)测量稳定压力时,最大工作压力不应超过测量上限值的2/3;2)测量脉动压力时,最大工作压力不应超过测量上限值的1/2;3)测量高压压力时,最大工作压力不应超过测量上限值的3/5;4)为保证测量值的准确度,量程还不能选的过大,即测量值不能太接近于仪表的下限值,一般被测压力的最小值不低于仪表满量程的1/3为宜。

期末资料化工仪表自动化 名 词 解 释

期末资料化工仪表自动化 名 词 解 释

名词解释1、自动控制答:自动控制就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干预的情况下,利用自动控制装置时被空对象的工作状态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由相互制约的各部分按一定规律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称为自动系统。

自动系统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其控制作用了全套自动化装置,对于常规仪表来说,它包括检测元件及变送器,控制器、执行器等;另一部分是受自动化装置控制的被控对象。

2、节流现象答: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在节流装置前后的管壁处,流体的静压力产生差异的现象称为节流现象。

其中节流装置包括节流件和取压装置。

节流件是使管道中的流体产生局部收缩的元件。

在管道通路上安装孔板、喷嘴或文丘利管等节流件。

当流体流过节流元件时,流束局部收缩。

其流速增加,静压降低,使节流元件前后产生静压差。

3、热电效应答:热电偶是由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A 和B 焊接而成,当组合成闭合回路,若导体A和B的连接处温度不同,则在此闭合回路中就有电流产生,也就是说回路中有电动势存在,这种现象叫做热电效应。

4、热电势答:热电偶是由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A 和B 焊接而成,当组合成闭合回路,若导体A和B的连接处温度不同,则在此闭合回路中就有电流产生,也就是说回路中有电动势存在,这个电动势叫热电势。

5、零点迁移问题答:在使用差压式变压器测量液位时,一般压差△P与液位高度H之间的关系为:△P=Hgρ.这就是一般的"无迁移"的情况。

当H=0时,作用在正、负压室的压力是相等的。

实际应用中,由于安装有隔离罐、凝液罐,或由于差压变送器安装位置的影响等,使得在液位测量中,当被测液位H=0时,差压变送器的正、负压室的压力并不相等,即ΔP≠0,这就是液位测量时的零点迁移问题。

6、简单控制系统答:由一个测量元件、变送器、一个控制器、一个控制阀和一个对象所构成的单闭环控制系统。

也称单回路控制系统。

7、复杂控制系统答:在单回路控制系统基础上,再增加计算环节、控制环节或其他环节的称之为复杂控制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名词解释

办公自动化系统名词解释

办公自动化系统名词解释
办公自动化系统(Office Automation System,简称OAS)是在进行单位内部或多个单位的消息交换、文件共享等工作时,将一切工作都集中在一个统一的网络框架内进行数据存储、传输处理和管理,以减少人力和金钱投入,提高效率,改善管理能力,减少工作量的专业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通常包括3个基本组成部分:计算机网络,多媒体,及各种应用软件。

计算机网络使办公室中各种电子设备可以与服务器连接,以实现信息交换及资料共享;多媒
体包括宣传资料、技术资料等,为办公室人员提供更多的便利;应用软件是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基础,比如多媒体创作软件、数据库管理软件等,为企业构建新型管理模式提供技术保障。

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范围广泛,可支持从办公室的自动化到电子通信的电子收发,通过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发布、报表生成和信息查询,以及多用户在线操作。

它能有效提高机构的财务管理水平,让管理人员以更高的质量和更低的成本,更快地完成任务,更有效率地收集、传送及管理数据。

办公自动化系统是企业提升工作效率和建立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重要途径。

OAS能快速反映经理的指令,解决经理手中一件握拙、不可兼顾的繁重工作,更大程度的激活外部资源,减少内部的缝缝补补,可大大改善企业的信息处理能力,节省企业的人力、物力和成本,
提高单位的综合管理水平,使企业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使用。

机械自动化技术名词解释

机械自动化技术名词解释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一、名词解释参考答案
1.机械化执行制造过程的基本动作是由机器(机械)代替人力劳动来完成
2.PLC 可编程序控制器
3.自动化操纵机器(机械)的动作也是由机器来完成的过程
4.开环控制系统的输出量对系统的控制作用没有影响的控制方式
5.物流物料的流动过程
6.模型系统的抽象形式
7.闭环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对系统的控制作用具有直接影响的控制方式
8.RGV 有轨导向小车
9.机器人能完成通常由人才能完成工作的一种自动装置
10.适应控制系统本身能够随着环境条件或结构的不可预计的变化,自行调整或修改系统参量的控制系统
11.AGV 自动导向小车
12.集成将被称为系统的有机整体再次彼此之间协调而形成一个更大的有机整体的方式13.设备诊断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做出判断
14.NC 数控机床
15.MC 加工中心
16.FMC 柔性制造单元
17.FMS 柔性制造系统
18.CIMS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19.CNC 计算机数控
20.FTL 柔性自动线
21.ATC 自动换刀装置
22.AE 声发射
23.FAS 柔性装配系统
24.AI 人工智能
25.ES 专家系统
26.CAPP 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
27.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各个要素组成且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28.程序控制按照预定的程序来控制各执行机构,使之自动进行工作循环的系统29.在线测量指在设备运行、生产不停顿的情况下,对设备和加工过程运行状态的信息数据进行采集的方式
30.仿真利用模型对实际系统进行实验研究的一种方法。

自动化系统工作原理

自动化系统工作原理

自动化系统工作原理
自动化系统是通过应用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过感知、判断、决策和执行等过程,实现对生产、工程或其他系统的监测、控制和操作的系统。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感知:自动化系统通过传感器或仪表,获取系统的输入信号。

这些输入信号可以是温度、压力、湿度等物理量,也可以是来自其他系统的控制信号。

2. 信号处理:感知到的输入信号经过信号处理器进行处理,以便提取有用的信息并进行相应的转换。

信号处理可以包括放大、滤波、模数转换等操作,以保证信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判断与决策:经过信号处理后,系统对输入信号进行判断和决策。

这通常通过将输入信号与事先设定好的条件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采取相应的行动。

判断与决策过程可以由硬件电路或软件算法来实现。

4. 控制与执行:根据判断与决策结果,自动化系统通过执行器或执行机构,对被控制对象施加控制信号,来实现对目标系统的控制。

执行器可以是电动机、阀门、电磁铁等,用于实现对物理设备的操作。

5. 反馈:自动化系统会不断地对系统状态进行检测和监测,以便及时地反馈实际情况给控制系统。

反馈信号可以用来修正控制策略,以提高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

以上是自动化系统的一般工作原理,不同的自动化系统可能会有相应的修改或扩展。

自动化系统的关键在于通过感知、判断、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实现对目标系统的智能化监测和控制,提高生产力和工作效率,减少人为干预和错误。

调度自动化名词解释

调度自动化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 、主保护:满足系统稳定和设备安全要求,能以最快速度有选择地切除被保护设备和路线故障的保护。

2、高频闭锁距离保护:利用距离保护的启动元件和距离方向元件控制收发信机发出高频闭锁信号,闭锁两侧保护的原理构成的高频保护。

3、二次设备:是指对一次设备的工作进行监测、控制、调节、保护以及为运行、维护人员提供运行工况或者生产指挥信号所需的低压电气设备。

4 、重复接地:将零线上的一点或者多点,与大地进行再一次的连接叫重复接地。

5、距离保护:是利用阻抗元件来反应短路故障的保护装置。

因阻抗元件反应接入该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U/I=Z),即反应短路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的阻抗值,而路线的阻抗与距离成正比,所以称这种保护为距离保护或者阻抗保护。

6、零序保护:在大短路电流接地系统中发生接地故障后,就有零序电流、零序电压和零序功率浮现,利用这些电量构成保护接地短路的继电保护装置统称为零序保护。

零序电流保护就是常用的一种。

7、后备保护:是指当某一元件的主保护或者断路器拒绝动作时,能够以较长时限(相对于主保护)切除故障元件的保护元件。

8、高频保护:就是故障后将路线两端的电流相位或者功率方向转化为高频信号,然后利用输电路线本身构成一高频电流通道,将此信号送至对端,以比较两端电流相位或者功率方向的一种保护。

9 、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是指防止电力系统失去稳定和避免电力系统发生大面积停电的自动保护装置。

10、电力系统事故:是指电力系统设备故障或者人员工作失误,影响电能供应数量和质量并超过规定范围的事件。

11、谐振过电压:电力系统中一些电感、电容元件在系统进行操作或者发生故障时可形成各种振荡回路,在一定的能源下,会产生串联谐振现象,导致系统某些元件浮现严重的过电压。

12、断路器失灵保护:当系统发生故障,故障元件的保护动作而断路器操作失灵拒绝跳闸时,通过故障元件的保护作用于本变电站相邻断路器跳闸,有条件的还可以利用通道,使远端有关断路器同时跳闸的接线称为断路器失灵保护。

自动化名词解释与简答

自动化名词解释与简答

1. 机械化:执行制造过程的基本动作是由机器(机械)代替人力劳动来完成的。

2. 自学习控制系统:如果计算机能够不断地根据受控对象运行结果积累经验,自行改变和完善控制规律,使控制效果愈来愈好,这样的系统即为自学习控制系统。

3. AGV:一种有蓄电池驱动,装有非接触导向装置,在计算机控制下,自动完成运输任务的物料运载工具。

4. 在线测量:指在设备运行,生产不停顿的情况下,对设备和加工过程运行状态的信息数据进行采集的方式。

5. 自动化制造系统:在较少人工直接或间接干预下,将原料加工成零件并组装成产品,在加工过程和装配过程中实现工艺过程自动化。

6. 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各个要素组成且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

7. FMS:在计算机统一控制下,有自动装卸与运输系统将若干台数控机床或加工中心连接起来构成的一种适合多品种,多小批量生产的先进制造系统。

8. 物流系统:对工件、工具和配套装置及材料进行与存储的系统,主要完成物料的存储、输送、装卸、管理等功能。

9. 制造过程检测自动化:利用各种自动化检测装置,自动检测被测量对象的有关参数,不断提供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和数据。

10. 结构工艺性:指产品和零件在保证使用的前提下,力求能够采用生产率高,劳动量小,材料消耗少和生产成本低的方法制造处理。

1.什么叫工艺过程自动化?答:一个工艺过程通常包括若干个工序,如果不仅每一个工序都自动化了,并且把他们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得整个工艺过程都自动进行,而工人只是对这一整个工艺过程做总的操纵和监督,从而形成了某一加工工艺的自动生产线。

2.为什么说加工设备的自动化是实现零件加工自动化的基础?答:加工设备是机械制造的基本生产手段和主要组成单元,单台机床或加工设备的自动化,能满足零件加工过程中某个或几个工序的加工半自动化和自动化的需要,为多机床管理创造了条件,是建立自动生产线和过渡到全盘自动化的必要前提。

3.简述一下车削中心与数控卧式车床的主要区别?答:车削中心的转塔刀架上带有能使刀具旋转的动力刀座;车削中心的主轴具有按轮廓成型要求的连续(不等速回转)运动和进行连续精确分度的C轴功能,并能与X轴或Z轴联动;车削中心可发展出车磨中心、车铣中心等多工序复合加工的机床。

公共管理学名词解释

公共管理学名词解释

公共管理学——名词解释B1. 办公自动化:是指在行政机关工作中,以计算机为中心,采用一系列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和先进的通信技术,广泛,全面,迅速的收集,整理,加工,存储和使用信息,为科学管理和决策效劳,从而到达提高行政效率的目的.2.办公自动化系统:是指为提高办公效率而建立的,面向特定工作部门,支持其综合办公业务的集成化信息系统.3.不确定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都不清楚,决策目标也不够明确,对决策的结果也不能控制和预测.4,标杆管理:是指公共组织通过瞄准竞争的高目标,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标杆,追求卓越,成为强中之强组织创新和流程再造的过程.C1,层次管理:是指公共组织内部划分管理层次的数额.2.层级制:又称分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层级组织构造,不同等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一样,但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却随着等级降低而逐渐变小的组织类型.3.财政支出:也称为公共支出或政府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将筹集与集中的资金,进展有方案的社会在分配的过程.4.创新型组织:认为通过持续学习创新是一种组织功能,而不是创意活动和脑力激荡.创新应该成为组织流程,并能产生持续的新价值.创新应该是在每个部门进展,整个组织就像爵士乐队一样发挥即兴演奏的效果.5.程序性决策:也叫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先例可参考的构造性较强,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进展的决策.D1.地方政府体制:是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 2,地方分权制:也称多元制和别离制.它是指中央政府将一些行政权授予下级政府,地方政府有较大的自治权和自主权的行政体制3.单向沟通:是一种一方只发出信息,另一方只接收信息而不反应信息的沟通.故亦称无反应沟通.4.电子政府:是指在政府内部采用电子化和自动化技术的根底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起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系统,并利用这个系统为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方便,高效的政府效劳和政务信息.F1.非正式沟通:是一种通过正式规章制度和正式组织程序以外的其他各种渠道进展的沟通.2.非程序性决策:也叫非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无先例可供参考的决策,是非重复性的,非构造性的决策.3.非营利组织:是指组织的设立和经营不是以营利为目的,且净盈余不得分配,由志愿人员组成,实行自我管理的,独立的,公共或民间性质的组织团体.4.分权制:是指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给予下级充分的自主权,下级可以单独进展决策和管理,上级不予干预的公共组织类型.5.别离制:又称多元领导制,是指一个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的各个组织部门或同一组织部门,隶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组织或行政首长领导,指挥和监视的组织类型.6.法制监视:又称对行政的监视,是指有监视权的国家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合法正确的行使职权所进展的监视与控制.7.风险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比拟清楚,也有比拟明确的决策目标,但是实现决策目标必须冒一定的风险.G1.公共组织构造:是指公共组织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由法律所确认的各种正式关系的模式.2.公共组织绩效评估:公共组织通过一定的绩效信息和评价标准,对公共组织所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效劳的效率和质量进展全面的控制和监测活动,是公共组织的一项全面的管理措施.3.公共行政学:是研究公共组织依法处理政务的有效性,公平性,XX性的规律的穿插性与综合性学科.4.公共行政环境: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或影响公共组织,行政心理,行政行为和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5.公共财政:指的是仅为市场经济提供公共效劳的政府分配行为,它是国家财政的一种具体存在形态,即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6.公文: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产生的,按照严格的,法定的生效程序和标准的格式制定的具有传递信息和记录作用的载体.7.公文管理:就是对公文的创制,处置和管理,即在公文从形成,运转,办理,传递,存贮到转换为档案或销毁的一个完整周期中,以特定的方法和原那么对公文进展创制加工,保管料理,使其完善并获得成效的行为或过程.8.公开招标采购:是指采购方通过公开程序,以招标公告的形式,邀请所有有兴趣的,不确定的供给商参加投标的采购方式.9.公众监视:是指让公民参与到司法机关,检察机关,政府机关及其他事业机关的相关事务之中去,充分发挥公民的监视作用,实现权利制约权力以防治腐败.10.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11.国家公务员的任用:是指用人单位根据用人条件和用人标准,按照法定的程序和原那么,采用一定的方式,选拔和任用国家公务员的过程.12.国家公务员的调配:是指行政组织基于工作培养人才的需要或其他法定的原因,依据法定的管理程序和方法,改变国家公务员的隶属关系或工作岗位,以激发组织活力并达成人事相宜目的的人事管理制度.13.国家公务员的培训:就是通过有关的培训机构,由具有实际行政工作经历和行政科学理论知识的人员,教诲政府公务员掌握和提高行政工作所需的特定知识和技能的过程.14.国家公务员的辞职:是指国家公务员按照一定的法定程序,主动的提出解除与其所效劳的行政机关工作关系的申请,并经过有关部门批准而辞去所担任的行政职务的制度.15.国家公务员的辞退: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据有关法律,按照一定的法定程序和事实,由有关行政机关批准,解除国家公务员与国家行政机关工作关系的制度.16.国家公务员的退休:是指当国家公务员因年老或其他原因而不适宜继续工作时,由政府机构发给该国家公务员一定的退休金,并使之退出政府公务职位的制度.17.国家公务员的考核: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按照法定管理权限,根据国家公务员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确定的考核内容,原那么,方法,形式和程序对所属国家公务员进展的考察与评价制度.18.国家公务员的奖励: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按照规定的标准,条件和程序,对在公务活动中成绩突出的公职人员给予物质,精神嘉奖的人事管理活动.19.国家公务员的福利:是国家和单位为解决国家公务员生活方面的共同需要和特殊需要.在工资之外给予经济上帮助和生活上照顾的制度.20.国家公务员的回避:是指在国家行政机关中,为了防止国家公务员出于某种亲情关系或个人利益,不能秉公执行公务,直至徇私王法,以权谋私,而对其任职和执行公务等做出的事前限制性措施.21.国家预算制度:是国家政权内部立法机构与行政机构划分财政权限,并且由立法机构对行政机构的财政行为予以根本约束和决定的一种制度.22.国家决算:是按照法定程序编制,用以反映国家年度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由决算报表和文字说明两局部组成.23.管理层次:是指公共组织内部划分管理层级的数额.24.管理幅度:是指领导机关或领导者直接领导下属的部门或人员的数额.25.广义的行政监视:是指政党,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社会组织,社会舆论和公民以及行政系统内部的专门监视机关,依法对政府和行政人员的履行职责行为的合法性,公平性和有效性的监察和催促.26.广义的公共组织:不仅指政府及其执行部门,而且包括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工厂,企业,学校,医院,教会,军队,政党等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管理行政事务的机构.27.个人决策:在进展行政决策时,由行政领导者一个人所作出的决策.J1.机关行政:就是指综合办事机构对机关的日常事务,规章制度和工作秩序等所进展的自身事务管理.2.机能制:又称职能制,只指公共组织在横向上按照不同职能目标划分为不同职能部门的组织类型.3.具体行政环境:是指组织内部的环境.具体公共行政环境包括组织文化和管理对象.4,具体环境:也叫组织环境,是指具体而直接地影响和作用于公共组织,行政行为和组织凝聚力的公共组织和内部与外部环境和总和.5.集权制:室指行政权力集中在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手中,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有决策,指挥和监视的权力,下级处于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被动地位,一切行政行为要按照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的指令来行动,自主权很少.6.集体决策:是指在进展行政决策时,由行政领导集体所作出的决策.7.经历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认识与分析,以及对决策方案的选择,完全凭借决策者在长期工作中所积累的经历和解决问题的惯性思维方式所进展的决策.K1.科学决策:是指决策者凭借科学思维,利用科学手段和科学技术所进展的决策.2.考任制:是指由专门的机构根据统一的,客观的标准,按照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的程序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L1.领导:是指社会组织中承当主管职能的个人或集体在一定原那么的指导下,依据法律或组织规章制度,行使其职权,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有效的影响部属,以共同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过程.M1.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正确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P1.聘任制:是指根据工作需要,通过签定合同的方式选用外部人员在一定的任期内担任一定的行政领导职务的制度.Q1.确定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能够确定,决策目标也非常明确,对句册实施的结果也能确定.2.企业家政府:是指具有企业家精神的行政管理者,用企业的管理方式,以低本钱,高产出为目标,敢于冒风险,敢于创新,敢于打破僵化官僚体制,取得高绩效的政府.R1.人事行政:国家的人事机构为实现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通过各种人事管理手段对公共行政人员所进展的制度化和法制化的管理.2.人事行政机关:是指根据人事管理职责,按照一定的组织原那么建立起来的专门承当人事行政业务的组织构造.3.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劳动人口的总和.S1.市场体制:是不经过中央指令而凭借交易方式的相互作用,实现在全体社会范围内对人的行为进展协调的一种制度.2.市场失效:是指因为市场局限性和缺陷所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或无效率,并且不能解决外部性问题以及社会公平问题.3.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定标准,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而形成的一种特定的分配关系.4.税收制度:它是标准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税收分配关系的各种法律,法规,条例,实施细那么和征收管理制度的总称,是国家税收政策的具体化.5.事前监视:指的是在某中公共行政管理活动开展之前,监视部门围绕公共行政管理主体的行政行为进展的监视检查.6.事中监视:是指对监视对象在执行法律或实施决策,方案过程中履行职责情况进展的监视检查,也叫跟踪监视.7.事后监视:是对行政行为完毕以后所进展的监视活动,是对行政行为结果的监视.8.首长制:又称独立制,一长制或首长负责制.它是指行政首长单独掌握决策权和指挥权,对其管辖的公共事务进展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并完全负责的组织类型.W1.委员会制:是指国家最高行政权不是集中掌握在总统或总理手中,而是由议会产生的委员会集体行使的政府体制.2.委员会制:是指在公共组织中,由两个以上掌握决策权和指挥权,按照多数原那么进展决策的公共组织类型.3.委任制亦称任命制,是指由立法机关或其他任免机关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4.完整制:又叫一元统属制,是指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或同一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完全承受一个公共组织或同一位行政首长的领导,指挥和监视的组织类型.5.危机决策:是指领导者在自然或人为的突发性事件后,迅速启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大胆预测,作出决定的过程.X1.行政执行:是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依法实施行政决策,以实现预期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的活动的总和. 行政执行行政指挥:是行政领导者在行政执行过程中,按照既定的决策目标和实施方案,对其部属进展领导,指挥和调度的管理活动.2.行政指挥:指行政领导者运用一定的控制手段,按照目标标准衡量行政决策的执行情况,及时纠正和调节执行中的偏差,以确保实现行政目标的活动.4.行政沟通:是指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在政府各个部门和各个层级之间以及各种人员之间所进展的政务信息的交流与传递.5.行政协调:是指调整行政系统内各机构之间,人员之间,行政运行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以及行政系统与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提高行政效能,实现行政目标的行为.6.行政评估:是指对行政执行活动的进展情况和效果进展评价和总结,包括行政执行过程评估和行政执行效果评估两个方面.7.行政道德:是指国家公务员在行使公共权,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中,处理自身与工作对象之间,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以及公私,得失等关系时,所应当遵循的原那么精神和标准.8.行政立法:一般是指立法机关通过法定形式将某些立法权授予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得依据授权法(含宪法)创制法规和规章的行为.9.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标准性文件的总称.10.行政规章:是指特定的行政机关根据法律和法规,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标准性文件的总称.11、行政方法:是指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为了达成行政目标,从公共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和管理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一定的行政管理思想和管理原那么的指导下而采取的各种措施,手段,方法和技术等的总称.12.行政程序:是指公共组织处理各种公共事务所必须遵循的时间顺序和步骤或环节,把办理每件事务按照时间的顺序,划分为前后衔接的假设干环节或步骤的过程的行政行为.13.行政方案:是指行政机关为了实现行政目标和公共利益,益发制定行动方案. 行政改革:是指政府为了适应社会环境,或者为了高效公平的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调整内部体制和组织构造,重新进展权力配置,并调整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过程.14.行政效率:是指公共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16.行政体制:是指政府系统内部行政权力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17,行政监察管辖:是指对某个监视对象确定由哪一级或者哪一个行政监察机关实施监视和哪一级或者哪一个行政监察机关对哪些特定监视事项有权进展管辖的法律制度.18,行政诉讼管辖:是确定各级人民法院之间以及同级人民法院之间的权限划分.19.行政区化体制:是指根据一定的原那么将全国领土划分为假设干局部和假设干层次的管理区域,并设置相应的行政机关的组织体制.20.行政机关档案: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保存备查的文字,图表,音像等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21.行政领导;是指在公共组织中,经选举或任命而享有法定权威的领导个人或领导集体,依法行使行政权力,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有效的影响部属,以实现行政目标的行为过程.22.行政领导者:是指在行政系统中有正式权威和正式职位的集体或个人.23.行政领导权力:是指行政领导者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利用其合法地位以不同的鼓励方式和制约方式,引导下属同心协力达成行政目标的影响力.24.行政领导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违反其法定的义务所引起的必须承当的法律后果.25.行政领导者的素质:是指行政领导者所具备先天的心理和智力,经过后天教育与实践所形成的行政领导者必须具备的价值取向,心理特点,文化修养,智慧,能力和品德的综合条件.26.行政决策:是指行政领导者在处理政务时,从公共利益和公平与公平原那么出发,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作出决定的行政行为.27.行政决策体制:是指由承当各项任务的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所组成的一个组织系统.28.行政决策参与:是指行政领导者个人或集体在行政决策时,专家学者,社会团体,公民等参与行政决策是现代行政决策体制的重要内容,也是行政XX化和政治XX化的重要内容.29.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展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行为.30.行政复议范围: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可以向行政复议机关请求重新审查的行为.31.行政诉讼:就是公民或法人对行政机关或行政人员就XX行政行为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32.行政诉讼管辖:是确定各级人民法院之间以及同级人民法院之间的权限划分.33.行政追偿:是指行政赔偿义务机关代表国家向行政赔偿请求人支付赔偿费用以后,依法责令有成心或重大过失的公务员,受委托的组织和个人承当局部或者全部赔偿费用的法律制度.34.行政赔偿:也叫行政赔偿责任追究,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XX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的,国家负责向受害人赔偿的制度.35.行政赔偿请求人:是指受XX行政行为侵害,依法有权请求行政赔偿的人.36.行政赔偿义务机关:是指代表国家承受行政赔偿请求,参加行政赔偿诉讼,履行行政赔偿义务的机关,其与行政侵权行为人不同,前者专指承受行政赔偿请求,旅行行政赔偿义务的机关,而后者那么指执行公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具体行政赔偿义务机关机关及其工作人员.37.行政赔偿程序:是指行政赔偿请求人向行政赔偿义务机关请求行政赔偿,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处理行政赔偿申请,以及法院解决行政赔偿纠纷的步骤,方式,顺序和时限的总和.38.行政监察管辖:是指对某个对象确定由哪一级或者哪一个行政监察机关实施监视和哪一级或者哪一个行政监察机关对哪些特定监视事项有权进展管辖的法律制度.39.狭义的行政监视:是指行政系统上下级组织间回哦监察机关,依法对行政系统自身旅行职责行为的合法性,公平性和有效性的监察和催促.40.狭义的公共组织:是指政府及其执行部门,以及具有行政授权的社会组织.41.选择性招标采购:是指通过公开程序,邀请供给商提供资格文件,只有通过资格审查的供给商才能参加后续招标.42.选任制:是指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选举制度选举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43.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个体,团体学习和组织学习,结合工作不断学习,不断改变观念和不断创新的过程.44.限制性招标:是指不通过预先登载公告程序,直接邀请一家或两家以上的供给商参加投标.45.西方国家公务员:是指通过非选举程序而被任命担任政府职务的国家工作人员.Y1.一般行政环境:是指公共行政系统外部的宏观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2.一般行政监视:是基于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各级政府对其工作局部和工作人员的监视.3.舆论监视:是指公民或社会组织通过公共论坛批评包括权力腐败在内的不良现象.广义的舆论监视是指对社会一切不良现象的监视.狭义的意指通过在公共论坛的言论空间中所抒发的舆论力量对政府机构和政府官员滥用权力等不当行为的监视与制约.Z1.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应起的作用.换句话说,就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行使行政权力的范围,程度和方式.2.政府再造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绩效根本性的转型.大幅度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改革组织目标,组织鼓励,责任机制,权力机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3.政府采购:是指政府机构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以购置,租赁,委托或雇佣等方式获取货物,工程或效劳的活动.4.政府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全员参与的,以各种科学方法改良公共组织的管理与效劳的,对公共组织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效劳进展全面管理,以获得顾客满意为目标的管理方法,管理理念和制度.5.自然地理环境:指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6.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一定的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全体公共组织成员所共同信奉和遵守的价值观,并支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那么.7.中央政府体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最高国家行政权力和政府职能的划分,政府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等制度的总称.8.侦查监视:是指对公安机关和国家平安机关的刑事侦查实行的法律监视,即监视公安机关和国家平安机关的刑事侦查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9.职务犯罪监视:是指检察机关针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所实施的监视.10.正式沟通:是一种通过正式的组织程序和组织所规定的正式渠道进展的沟通,是沟通的一种主要形式.11.招标性采购:是指通过招标的方式,邀请所有的或一定范围的潜在的供给商参加投标,采购主体通过某种事先确定并公布的标准从所有投标供给商中评选出中标供给商,并与之签定合同的一种采购方式12.战略管理:是指对公共组织在一定时期的全局的,长远的开展方向,目标,任。

公共管理学名词解释

公共管理学名词解释

1.办公自动化:是指在行政机关工作中,以计算机为中心,采用一系列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和先进的通信技术,广泛,全面,迅速的收集,整理,加工,存储和使用信息,为科学管理和决策服务,从而达到提高行政效率的目的.2.办公自动化系统:是指为提高办公效率而建立的,面向特定工作部门,支持其综合办公业务的集成化信息系统.3.不确定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都不清楚,决策目标也不够明确,对决策的结果也不能控制和预测.4,标杆管理:是指公共组织通过瞄准竞争的高目标,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标杆,追求卓越,成为强中之强组织创新和流程再造的过程.C1,层次管理:是指公共组织内部划分管理层次的数额.2.层级制:又称分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层级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却随着等级降低而逐渐变小的组织类型.3.财政支出:也称为公共支出或政府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将筹集与集中的资金,进行有计划的社会在分配的过程.4.创新型组织:认为通过持续学习创新是一种组织功能,而不是创意活动和脑力激荡.创新应该成为组织流程,并能产生持续的新价值.创新应该是在每个部门进行,整个组织就像爵士乐队一样发挥即兴演奏的效果.5.程序性决策:也叫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先例可参考的结构性较强,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进行的决策.D1.地方政府体制:是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2,地方分权制:也称多元制和分离制.它是指中央政府将一些行政权授予下级政府,地方政府有较大的自治权和自主权的行政体制14.电子政府:是指在政府内部采用电子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起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系统,并利用这个系统为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方便,高效的政府服务和政务信息.F1.非正式沟通:是一种通过正式规章制度和正式组织程序以外的其他各种渠道进行的沟通.2.非程序性决策:也叫非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无先例可供参考的决策,是非重复性的,非结构性的决策.3.xx组织:是指组织的设立和经营不是以营利为目的,且净盈余不得分配,由志愿人员组成,实行自我管理的,独立的,公共或民间性质的组织团体.4.分权制:是指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给予下级充分的自主权,下级可以独自进行决策和管理,上级不予干涉的公共组织类型.5.分离制:又称多元领导制,是指一个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的各个组织部门或同一组织部门,隶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组织或行政首长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6.法制监督:又称对行政的监督,是指有监督权的国家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合法正确的行使职权所进行的监督与控制.7.风险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比较清楚,也有比较明确的决策目标,但是实现决策目标必须冒一定的风险.G1.公共组织结构:是指公共组织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由法律所确认的各种正式关系的模式.2.公共组织绩效评估:公共组织通过一定的绩效信息和评价标准,对公共组织所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监测活动,是公共组织的一项全面的管理措施.4.公共行政环境: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或影响公共组织,行政心理,行政行为和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5.公共财政:指的是仅为市场经济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它是国家财政的一种具体存在形态,即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6.公文: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产生的,按照严格的,法定的生效程序和规范的格式制定的具有传递信息和记录作用的载体.7.公文管理:就是对公文的创制,处臵和管理,即在公文从形成,运转,办理,传递,存贮到转换为档案或销毁的一个完整周期中,以特定的方法和原则对公文进行创制加工,保管料理,使其完善并获得功效的行为或过程.8.公开招标采购:是指采购方通过公开程序,以招标公告的形式,邀请所有有兴趣的,不确定的供应商参加投标的采购方式.9.公众监督:是指让公民参与到司法机关,检察机关,政府机关及其他事业机关的相关事务之中去,充分发挥公民的监督作用,实现权利制约权力以防治腐败.10.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11.国家公务员的任用:是指用人单位根据用人条件和用人标准,按照法定的程序和原则,采用一定的方式,选拔和任用国家公务员的过程.12.国家公务员的调配:是指行政组织基于工作培养人才的需要或其他法定的原因,依据法定的管理程序和方法,改变国家公务员的隶属关系或工作岗位,以激发组织活力并达成人事相宜目的的人事管理制度.13.国家公务员的培训:就是通过有关的培训机构,由具有实际行政工作经验和行政科学理论知识的人员,教导政府公务员掌握和提高行政工作所需的特定知识和技能的过程.14.国家公务员的辞职:是指国家公务员按照一定的法定程序,主动的提出解215.国家公务员的辞退: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据有关法律,按照一定的法定程序和事实,由有关行政机关批准,解除国家公务员与国家行政机关工作关系的制度.16.国家公务员的退休:是指当国家公务员因年老或其他原因而不适宜继续工作时,由政府机构发给该国家公务员一定的退休金,并使之退出政府公务职位的制度.17.国家公务员的考核: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按照法定管理权限,根据国家公务员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确定的考核内容,原则,方法,形式和程序对所属国家公务员进行的考察与评价制度.18.国家公务员的奖励: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按照规定的标准,条件和程序,对在公务活动中成绩突出的公职人员给予物质,精神嘉奖的人事管理活动.19.国家公务员的xx:是国家和单位为解决国家公务员生活方面的共同需要和特殊需要.在工资之外给予经济上帮助和生活上照顾的制度.20.国家公务员的回避:是指在国家行政机关中,为了防止国家公务员出于某种亲情关系或个人利益,不能秉公执行公务,直至徇私王法,以权谋私,而对其任职和执行公务等做出的事前限制性措施.21.国家预算制度:是国家政权内部立法机构与行政机构划分财政权限,并且由立法机构对行政机构的财政行为予以根本约束和决定的一种制度.22.国家决算:是按照法定程序编制,用以反映国家年度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由决算报表和文字说明两部分组成.23.管理层次:是指公共组织内部划分管理层级的数额.24.管理幅度:是指领导机关或领导者直接领导下属的部门或人员的数额.25.xx的行政监督:是指政党,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社会组织,社会舆论和公民以及行政系统内部的专门监督机关,依法对政府和行政人员的履行职责行为的合法性,公平性和有效性的监察和督促.行政事务的机构.27.个人决策:在进行行政决策时,由行政领导者一个人所作出的决策.J1.机关行政:就是指综合办事机构对机关的日常事务,规章制度和工作秩序等所进行的自身事务管理.2.机能制:又称职能制,只指公共组织在横向上按照不同职能目标划分为不同职能部门的组织类型.3.具体行政环境:是指组织内部的环境.具体公共行政环境包括组织文化和管理对象.4,具体环境:也叫组织环境,是指具体而直接地影响和作用于公共组织,行政行为和组织凝聚力的公共组织和内部与外部环境和总和.5.集权制:室指行政权力集中在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手中,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有决策,指挥和监督的权力,下级处于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被动地位, 一切行政行为要按照上级政府或行政首长的指令来行动,自主权很少. 6.集体决策:是指在进行行政决策时,由行政领导集体所作出的决策.7.经验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认识与分析,以及对决策方案的选择,完全凭借决策者在长期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惯性思维方式所进行的决策.K1.科学决策:是指决策者凭借科学思维,利用科学手段和科学技术所进行的决策.2.考任制:是指由专门的机构根据统一的,客观的标准,按照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的程序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L1.领导:是指社会组织中承担主管职能的个人或集体在一定原则的指导下,3M1.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P1.聘任制:是指根据工作需要,通过签定合同的方式选用外部人员在一定的任期内担任一定的行政领导职务的制度.Q1.确定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能够确定,决策目标也非常明确,对句册实施的结果也能确定.2.企业家政府:是指具有企业家精神的行政管理者,用企业的管理方式,以低成本,高产出为目标,敢于冒风险,敢于创新,敢于打破僵化官僚体制,取得高绩效的政府.R1.人事行政:国家的人事机构为实现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通过各种人事管理手段对公共行政人员所进行的制度化和法制化的管理.2.人事行政机关:是指根据人事管理职责,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建立起来的专门承担人事行政业务的组织结构.3.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劳动人口的总和.S1.市场体制:是不经过中央指令而凭借交易方式的相互作用,实现在全体社会范围内对人的行为进行协调的一种制度.2.市场失效:是指因为市场局限性和缺陷所导致资源配臵的低效率或无效率,并且不能解决外部性问题以及社会公平问题.3.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定标准,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4.税收制度:它是规范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税收分配关系的各种法律,法规,条例,实施细则和征收管理制度的总称,是国家税收政策的具体化.5.事前监督:指的是在某中公共行政管理活动开展之前,监督部门围绕公共行政管理主体的行政行为进行的监督检查.6.事中监督:是指对监督对象在执行法律或实施决策,计划过程中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也叫跟踪监督.7.事后监督:是对行政行为结束以后所进行的监督活动,是对行政行为结果的监督.8.首长制:又称独立制,一长制或首长负责制.它是指行政首长独自掌握决策权和指挥权,对其管辖的公共事务进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并完全负责的组织类型.W1.委员会制:是指国家最高行政权不是集中掌握在总统或总理手中,而是由议会产生的委员会集体行使的政府体制.2.委员会制:是指在公共组织中,由两个以上掌握决策权和指挥权,按照多数原则进行决策的公共组织类型.3.委任制亦称任命制,是指由立法机关或其他任免机关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4.完整制:又叫一元统属制,是指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或同一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完全接受一个公共组织或同一位行政首长的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5.危机决策:是指领导者在自然或人为的突发性事件后,迅速启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大胆预测,作出决定的过程.X1.行政执行:是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依法实施行政决策,以实现预期行政目4调度的管理活动.2.行政指挥:指行政领导者运用一定的控制手段,按照目标规范衡量行政决策的执行情况,及时纠正和调节执行中的偏差,以确保实现行政目标的活动.4.行政沟通:是指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在政府各个部门和各个层级之间以及各种人员之间所进行的政务信息的交流与传递.5.行政协调:是指调整行政系统内各机构之间,人员之间,行政运行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以及行政系统与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提高行政效能,实现行政目标的行为.6.行政评估:是指对行政执行活动的进展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包括行政执行过程评估和行政执行效果评估两个方面.7.行政xx:是指国家公务员在行使公共权,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中,处理自身与工作对象之间,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以及公私,得失等关系时,所应当遵循的原则精神和规范.8.行政立法:一般是指立法机关通过法定形式将某些立法权授予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得依据授权法(含宪法)创制法规和规章的行为.9.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10.行政规章:是指特定的行政机关根据法律和法规,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11、行政方法:是指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为了达成行政目标,从公共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和管理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一定的行政管理思想和管理原则的指导下而采取的各种措施,手段,方法和技术等的总称.12.行政程序:是指公共组织处理各种公共事务所必须遵循的时间顺序和步骤或环节,把办理每件事务按照时间的顺序,划分为前后衔接的若干环节案.行政改革:是指政府为了适应社会环境,或者为了高效公平的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调整内部体制和组织结构,重新进行权力配臵,并调整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过程.14.行政效率:是指公共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16.行政体制:是指政府系统内部行政权力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臵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17,行政监察管辖:是指对某个监督对象确定由哪一级或者哪一个行政监察机关实施监督和哪一级或者哪一个行政监察机关对哪些特定监督事项有权进行管辖的法律制度.18,行政诉讼管辖:是确定各级人民法院之间以及同级人民法院之间的权限划分.19.行政区化体制:是指根据一定的原则将全国领土划分为若干部分和若干层次的管理区域,并设臵相应的行政机关的组织体制.20.行政机关档案: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保存备查的文字,图表,音像等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21.行政领导;是指在公共组织中,经选举或任命而享有法定权威的领导个人或领导集体,依法行使行政权力,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有效的影响部属,以实现行政目标的行为过程.22.行政领导者:是指在行政系统中有正式权威和正式职位的集体或个人.23.行政领导权力:是指行政领导者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利用其合法地位以不同的激励方式和制约方式,引导下属同心协力达成行政目标的影响力. 24.行政领导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违反其法定的义务所引起的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5xx,xx,能力和品德的综合条件.26.行政决策:是指行政领导者在处理政务时,从公共利益和公平与公平原则出发,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作出决定的行政行为.27.行政决策体制:是指由承担各项任务的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所组成的一个组织系统.28.行政决策参与:是指行政领导者个人或集体在行政决策时,专家学者,社会团体,公民等参与行政决策是现代行政决策体制的重要内容,也是行政民主化和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内容.29.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行为.30.行政复议范围: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可以向行政复议机关请求重新审查的行为.31.行政诉讼:就是公民或法人对行政机关或行政人员就违法行政行为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32.行政诉讼管辖:是确定各级人民法院之间以及同级人民法院之间的权限划分.33.行政追偿:是指行政赔偿义务机关代表国家向行政赔偿请求人支付赔偿费用以后,依法责令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公务员,受委托的组织和个人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的法律制度.34.行政赔偿:也叫行政赔偿责任追究,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违法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的,国家负责向受害人赔偿的制度.35.行政赔偿请求人:是指受违法行政行为侵害,依法有权请求行政赔偿的人.赔偿请求,旅行行政赔偿义务的机关,而后者则指执行公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具体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37.行政赔偿程序:是指行政赔偿请求人向行政赔偿义务机关请求行政赔偿,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处理行政赔偿申请,以及法院解决行政赔偿纠纷的步骤,方式,顺序和时限的总和.38.行政监察管辖:是指对某个对象确定由哪一级或者哪一个行政监察机关实施监督和哪一级或者哪一个行政监察机关对哪些特定监督事项有权进行管辖的法律制度.39.狭义的行政监督:是指行政系统上下级组织间回哦监察机关,依法对行政系统自身旅行职责行为的合法性,公平性和有效性的监察和督促.40.狭义的公共组织:是指政府及其执行部门,以及具有行政授权的社会组织.41.选择性招标采购:是指通过公开程序,邀请供应商提供资格文件,只有通过资格审查的供应商才能参加后续招标.42.选任制:是指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选举制度选举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 43.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个体,团体学习和组织学习,结合工作不断学习,不断改变观念和不断创新的过程.44.限制性招标:是指不通过预先刊登公告程序,直接邀请一家或两家以上的供应商参加投标.45.西方国家公务员:是指通过非选举程序而被任命担任政府职务的国家工作人员.Y1.一般行政环境:是指公共行政系统外部的宏观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2.一般行政监督:是基于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各级政府对其工作部分和工6良现象.广义的舆论监督是指对社会一切不良现象的监督.狭义的意指通过在公共论坛的言论空间中所抒发的舆论力量对政府机构和政府官员滥用权力等不当行为的监督与制约.Z1.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应起的作用.换句话说,就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行使行政权力的范围,程度和方式.2.政府再造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绩效根本性的转型.大幅度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改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机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3.政府采购:是指政府机构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以购买,租赁,委托或雇佣等方式获取货物,工程或服务的活动.4.政府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全员参与的,以各种科学方法改进公共组织的管理与服务的,对公共组织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进行全面管理,以获得顾客满意为目标的管理方法,管理理念和制度.5.自然地理环境:指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臵和自然状况.6.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一定的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全体公共组织成员所共同信奉和遵守的价值观,并支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7.中央政府体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最高国家行政权力和政府职能的划分,政府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等制度的总称.8.侦查监督:是指对公安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刑事侦查实行的法律监督,即监督公安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刑事侦查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9.职务犯罪监督:是指检察机关针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所实施的监督.10.正式沟通:是一种通过正式的组织程序和组织所规定的正式渠道进行的沟通,是沟通的一种主要形式.中评选出中标供应商,并与之签定合同的一种采购方式12.战略管理:是指对公共组织在一定时期的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以及资源调配作出的决策和管理艺术.1、公共管理是指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为有效地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名词解释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名词解释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名词解释系统:通过执行规定功能来实现某一给定目标的一些相互关联单元的组合。

自动:在一个限定任务内自行动作(无需操作人员)。

自动化:采用自动装置改进设备以减少人的干预。

控制:在系统中,为某一特定目的而执行的操作。

在变电站中控制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的操作,变压器分接头的调节、保护定值修改,特殊控制。

监控:通过对系统或设备进行连续或定期的监测来核实功能是否被正确执行,并使它们的工作状况适应于变化的运行要求。

自动控制:无需人去直接或间接操作执行装置的控制方式。

自动控制装置:由一个或多个继电器或逻辑元件组合在一起,预定完成某项规定自动化功能的设备。

自动切换装置:在变电站中按照规定的程序预定起动操作断路器和或隔离开关的自动控制装置。

信息:人们根据表示数据所用的约定而赋于数据的意义。

信息容量:调度中心、主站或子站可处理的各种远动信息的总和。

状态信息:双态或多态运行设备所处状态的信息。

监视信息:将子站设备的状态或状变传送到主站的信息。

事件信息:有关运行设备状态变化的监视信息。

遥信信息:指发电厂、变电站中主要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位置状态信号,重要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的动作信号,以及一些运行状态信号等。

遥控信息:指通过远程指令遥控发电厂或变电站中的各级电压回路的断路器、投切补偿装置、调节主变压器分头、自动装置的投入和退出、发电机的开停等。

通信:在信息源和受信者之间交换信息。

串行通信:两台设备之间(或称点对点之间)通过单一通道串行传输信息的一种方式。

并行通信:两台设备之间(或称点对点之间)通过多个通道并行传输信息的一种方式。

光纤通信:在光导纤维中传送信息的一种有线通信方式。

告警:当发生某些不正常状态,需提醒人们注意而使用的信息。

总告警:全部单独告警汇总成的告警。

成组告警:若干单独告警汇总成的告警。

遥测:指运用通信技术传输所测变量之值。

遥信:指对状态信息的远程监视。

遥控:指具有两个确定状态的运行设备进行的远程操作。

技能性知识中的自动化阶段名词解释

技能性知识中的自动化阶段名词解释

技能性知识中的自动化阶段名词解释含义:知识是指主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知识的类型:
1、根据反应活动的深度:
感性知识:关于事物外表特征、外部联系的知识。

如苹果是红色、甜的。

理性知识:关于事物本质特征、内在联系的知识。

如苹果是一种水果。

2、根据知识的表述形式:
陈述性知识:描述性知识,能用语言直接陈述的知识,关于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的知识。

为什么下雨,某个人长得怎样。

程序性知识:是-种经过学习自动化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


于做什么、怎么做的知识。

如在游泳、做题时表现出来的知识。

表征方式(选择):表征是知识在头脑中的存储方式。

陈述性知识:
命题是知识的最小单位,用语言表述的一句话。

命题网络多个命题组合在一起形成命题网络。

如那个痞痞的帅男孩在弹吉他,表象事物不在眼前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像。

自动化新闻名词解释(二)

自动化新闻名词解释(二)

自动化新闻名词解释(二)自动化新闻名词解释1. 自动驾驶•定义:自动驾驶是指无需人类干预,车辆可自主进行导航、感知和控制的技术。

•示例:谷歌的自动驾驶汽车项目是目前最为知名的自动驾驶示例,它利用激光雷达、摄像头和其他传感器来感知道路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2. 机器学习•定义:机器学习是一种人工智能(AI)的分支,通过使用算法使计算机能够从数据中学习并自主地进行预测和决策。

•示例:机器学习在自动化新闻中的应用包括利用算法自动分类和标记新闻文章,以及根据用户的偏好和行为推荐相关新闻内容。

3. 自然语言处理(NLP)•定义:自然语言处理是研究计算机如何理解和处理人类语言的领域,它涉及到文本分析、情感分析、机器翻译等任务。

•示例:自然语言处理在自动化新闻中的应用包括自动摘要生成,利用机器学习算法从大量新闻文章中提取关键信息,并生成简洁的摘要。

4. 数据挖掘•定义:数据挖掘是从大量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中自动发现模式、关系和信息的过程。

•示例:在自动化新闻中,数据挖掘可以用于分析用户行为数据以了解用户喜好和需求,从而优化新闻推荐和个性化服务。

5. 机器视觉•定义:机器视觉是使计算机能够理解和解释图像和视频的技术,包括图像识别、物体检测等任务。

•示例:机器视觉在自动化新闻中的应用包括自动识别和分类新闻图片,以及监测和提取视频中的关键帧。

6. 智能推荐系统•定义:智能推荐系统根据用户的兴趣、历史行为和其他因素,使用机器学习算法自动推荐个性化的内容或产品。

•示例:智能推荐系统在自动化新闻中的应用包括根据用户的点击和浏览行为推荐相关新闻文章,以及将用户分群并为其推送适合的新闻内容。

以上是一些与自动化新闻相关的名词及其解释,这些新兴技术的应用正在为新闻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通过自动化技术,新闻内容的生成、分发和个性化推荐等环节将更加高效和智能化。

新闻机构和新闻从业者应积极探索和应用这些技术,以适应日益变化的媒体环境。

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

公共行政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办公自动化是指在行政机关工作中,以计算机为中心,采用一系列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和先进的通信技术,广泛、全面、迅速地收集、整理、加工、存储和使用信息,为科学管理和决策服务,从而达到提高行政效率的目的。

标杆管理:标杆管理技术指公共组织通过瞄准竞争的高目标,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标杆,追求卓越,成为强中之强组织创新和流程再造的过程。

组织实施标杆管理有许多理由,但是一个最主要原因是组织设定目标。

层级制:又称分级制,是指公共组织在纵向上按照等级划分为不同的上下节制的层级组织结构,不同等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却随着等级降低而逐渐变小的组织类型。

程序性决策:也叫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先例可参考的结构性较强,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进行的决策地方分权制:亦称多元制和分离制。

指中央政府将一些行政权授予下级政府,地方政府有较大的自治权和自主权的行政体制。

分权制又分为联邦分权制和单一分权制。

地方政府体制:地方政府体制是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和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

地方政府体制可分为:自治体地方政府、行政体地方政府、民主集中制地方政府。

电子政府:是指在政府内部采用电子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起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系统,并利用这个系统为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方便、高效的政府服务和政务信息。

法制监督,又称对行政的监督,是指有权国家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合法正确地行使职权所进行的监督与控制。

非程序性决策也叫非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决策的问题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无先例可供参考的决策,是非重复性的、非结构性的决策。

分离制:又称多元领导制,是指一个公共组织的同一层级的各个组织部门或同一个组织部门,隶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组织或行政首长领导、指挥和监督的组织类型。

风险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比较清楚,也有比较明确的决策目标,但是实现决策目标结果必须冒一定风险。

实验室自动化合并名词解释

实验室自动化合并名词解释

实验室自动化合并名词解释1. 引言实验室自动化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自动化系统,实现实验室工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实验室工作的日益复杂,传统的实验室操作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的需求,因此实验室自动化成为实验室管理和工作效率提升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对实验室自动化合并名词进行详细解释,包括实验室自动化的概念、合并名词的定义、实验室自动化合并名词的应用和优势等。

2. 实验室自动化概述实验室自动化是将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应用于实验室工作中,通过自动化设备和系统实现实验室工作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

实验室自动化可以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实验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实验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处理、实验室环境的自动调节等。

实验室自动化的核心是自动化设备和自动化系统。

自动化设备包括各种实验仪器、设备和机器人等,通过自动化系统的控制和指令,实现对实验设备的自动操作和控制。

自动化系统由软件和硬件组成,软件负责控制和管理实验设备,硬件则负责实现软件的指令和控制。

实验室自动化的目标是提高实验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减少人为操作的误差和风险,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 合并名词的定义合并名词是指将两个或多个名词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名词,表示一种新的概念或事物。

合并名词的形成可以通过复合、缩略、删减等方式实现。

实验室自动化合并名词是指将实验室自动化与其他相关概念或技术进行结合,形成新的名词,表示实验室自动化在特定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4. 实验室自动化合并名词的应用实验室自动化合并名词在实验室管理和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提高实验室工作的效率、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实验室自动化合并名词及其应用:4.1. 实验室自动化仪器实验室自动化仪器是指将自动化技术应用于实验仪器中,实现实验操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例如,自动化分析仪器可以通过自动进样、自动调节参数和自动记录数据等功能,实现对样品的快速分析和实验数据的自动采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数控机床:是用数字代码形式的程序控制机床,按指定的工作程序、运动速度和轨迹进行自动加工的机床FMC:柔性加工单元FMS:柔性加工系统CIMA: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计算机集成制造FLT:柔性制造自动线ATC:自动换刀装置AE:声发射信号FAS:柔性装配系统AI:人工智能MRPII:制造资源计划仿真:分散控制:在这种控制中,指令存储和控制装置按一定程序分散布置,各控制对象的工作顺序及相互配合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

集中控制:具有一个中央指令存储和指令控制装置,并按时间顺序连续或间隔地发出各种控制指令的控制系统,称为集中控制或时间控制。

数字控制:采有数控装置以二进制数码形式编制加工程序,控制各工作部件的动作顺序,简称数控。

计算机控制:用电子计算机作为控制装置,实现自动控制的系统。

液压控制:是利用液体工作介质的压力势能实现能量的传递及控制的一种控制方式。

气动控制:是以压缩空气为工作介质进行能量和信号传递的一种控制方式。

DNC:直接数字控制或分布式数字控制。

CNC:计算机数控机床。

自动线:是一组运输机构联系起来的由多台自动机床(或工位)、工件存放装置以及统一自动控制装置等组成的自动加工机器系统。

组合机床:是一种按工件加工要求和加工过程设计和制造的专用机床。

自动冲模:具有自动进给、自动出件等功能的冲模称为自动冲模。

TSG:镗铣类数控机床用工具系统。

BTS:车床类数控机床用工具系统。

FAC:柔性装配单元。

FML:柔性制造自动线。

AM:敏捷制造。

LP:精良生产。

CE:并行工程。

简答题什么是车削中心的C轴功能?答:C轴功能即通过位置控制使主轴在不同角度上定位。

C 轴分度定位后,还要有夹紧机构,以防止主轴转位。

C轴能控制主轴连续分度,同时与刀架的X或Z轴联动来铣削各种曲线槽、车螺纹等,也可以定向停车。

按导向方式的不同可将自动导向小车(AGV)分为哪三种类型?并简述各自特点。

答:线导小车:线导小车是利用电磁感应制导原理进行导向的。

它需要在行车路线的地面下埋设环形感应电缆来制导小车运动光导小车:光导小车是采用光电制导原理进行导向的。

它需要在行车路线上涂上能反光的荧火线条,小车上的光敏传感器接受反射光来制导小车运动,这样小车线路易于改变,但地面的要求高。

遥控小车:没有传送信息的电缆,而是以无线电发送接收设备来传送控制命令和信息。

它的活动范围和行车路线基本上不受限制,与线导、光导小车相比柔性最好。

机械加工的在线检测一般可分为哪些?答:自动尺寸测量;自动补偿测量;安全测量三种方法联琐在电气控制中的作用是什么?答:保证生产设备在运行中,各动力部件的动作相持严格的相互关系。

目前对各种刀具破损和磨损的监测有哪二种方法?答:直接法和简接法。

直接法包括:光学图像法、接触法、放射法。

间接法包括:切削力法、切削温度法、声发射法等数控车床具有高精度;数控车床能实现多种工序复合的全部加工;数控车床具有高柔性。

工业机器人的驱动系统主要有哪四种方式?答:机械式驱动系统;液压式驱动系统;气压式驱动系统;电气式驱动系统简述磁粉无损探伤的基本原理。

答:基本原理是基于通电导体周围产生磁场时的电磁感应现象来进行检测的。

简要描述卧式加工中心的B轴功能。

答:回转工作台是卧式加工中心实现B轴运动的部件,B轴的运动可作为分度运动或进给运动。

简述积放式通用悬挂输送系统中滑架小车的特点。

答:积放式其特点是牵引链上的推头与挡块不固定联接,牵引链和滑架小车各自在牵引轨道和承重轨道上运行,由于推头与滑架小车可以脱开或结合,使滑架小车能从一条输送线上转换到另一条输送线上。

滑架小车可以在各种复杂的输送系统上向前运动。

论述题试分析组合机床自动线与通用机床自动线的主要不同点?(①每台机床的加工工艺都是指定不变的;②工件的输送方式除直接输送外,还可以利用随行夹具进行输送;③线的规模较大,多达几十台机床;有比较完善的自动监视和诊断系统,以提高开动率等;④主要用于加工箱体类零件和畸形件;一般情况下,工件先加工好基准后再上线,以便输送和定位。

)刀具管理一般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答:包括:装配、输送、交换、存储、预调和管理等内容。

图解P36(1)此图为数控车床的转塔刀架驱动图。

动力装置为液压马达。

结构包括:液压马达、液压缸、小齿轮、中心齿轮、中心轴、弹簧、齿盘、编码器齿轮、编码器。

动作过程如下:当数控系统发出指令,需要换刀时,接到指令,液压缸进油,中心轴左移,压缩碟弹簧,定位齿盘与固定齿盘脱离,液压马达转动,通过小齿轮与中心齿轮使刀盘逻辑选位达到规定工位,由于中心齿轮同时经编码器齿轮将转位信号传给编码器,分度到位后,编码器发出信号给数控装置,使转位停止,活塞后退,定位齿盘能过碟形弹簧右移,使齿盘定位夹紧。

P42(2)此图为带转塔的钻削加工中心主传动系统图。

包括:主电动机、齿轮系、蜗杆副、转位电机、滑移齿轮、主轴、液压缸等。

工作过程如下:由交流调速电动机驱动,并通过齿轮传动轮系和两组滑移齿轮使变速范围扩大,共有7种变速。

同进转塔头由转位电动机驱动蜗杆副、槽轮机构实现转位。

在转位前,先由液压缸使定们齿盘脱开,转位后再使期夹紧。

这时滑移齿轮与工作位置上的主轴齿轮是相啮合的。

P77(3)此图螺纹机床自动供料装置,现为完成一次供料循环的位置。

当下一次供料循环开始,机械手返回80度,上料机械手碰到挡块,螺钉使夹持器张开;此时液压缸活塞未碰到限位销,摆轴继续转动10度,摆杆压下碰杆,隔料器轩动30度,工件滚动进入夹持器中;与此同时,下料机械手转至机床加工位置,加工后的工件落入下料机械手夹持器中,摆轴回转90度,上料机械手将工件送到加工位置,下料机械手把已加工完的工件送入下料料道。

P78图3-11(4)此图为移料装置。

具有提升和平移功能。

吸盘升降气缸固定在移动气缸上,吸盘吸住的板料由升降气缸提升到一定高度时,移料气缸带动提升气缸向右移动,当板料达到规定位置时将其释放。

P78图3-12(5)此图为斜刃夹持式送料装置。

图中斜楔通过滚轮推动活动斜刃座向右移动,此时斜刃在板料表面摩擦作用下,绕轴沿顺时针方向摆动,斜刃对板料不产生夹持作用;当斜楔回升时,活动斜刃座在弹簧的作用下向左移动;此时斜刃在扭簧作用下,绕轴逆时针摆动,斜刃尖端楔住板料向左推进,当需回抽板料时,可转动手柄使斜刃脱离板料。

P84图3-21(6)此图为摆杆步伐式传送带装置。

输送摆杆在驱动液压缸的推动下向前移动,其上的挡块卡着工件移动到下一个工位。

输送摆杆在后退运动前,在回转机构的作用下作回转摆动,以便使棘爪和挡块回转到脱开工件的位置,当返回后再转到原来位置,为下一步伐做好准备。

P95图3-39(7)此图为自动导向小车的自动导向原理图。

由导向感应线圈、交流电压放大器、整流器等组成。

原理如下:在小车行车路线的地面开设一条宽3-10毫米深10-20毫米深的槽,槽内铺设导线直径为1毫米的绝缘电线。

表面用环氧树脂灌封。

导向线提供低频、低压、电流约为200-400毫安的交流电流,在导线周围形成交变磁场。

小车导向轮的两侧装有导向感应线圈,随导向轮一起转动。

当导向轮偏离导向线或导向线转弯时,由于两个线圈偏离导向线的距离不等,所以线圈中感应电动势不相等,两个电动势经比较,产生差值,再经电压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和整流环节,控制直流导向电动机的旋转方向,以达到导向的目的。

P96图3-41(8)此图为自动导向小车的控制系统。

小车上对称设置两个导向传感器,它接收到地面导向线路的电磁感应信号,两导向传感器信号经比较放大处理后得到了反映自动导向小车偏差方向和偏差量。

此综合信号经微分处理后得到反映自动导向小车偏角的量,再微分处理后得到反映偏角变化速度的量。

将偏差、偏角和偏角变化速度三个量加权放大后,用以控制和驱动自动导向小车的转向系统,使它能实时地消除车体与导向线路的偏离。

P109图4-5、4-6(9)在图4-5中,为模块式工具系统的结构图。

分别应用到不同的机床。

图a为与机床相联的工具锥柄,其中带夹持V形槽的适用于加工中心机床,可供机械手快速装卸锥柄用;;图bc为中间接杆,以保证工具各部分有所需的轴向长度和直径尺寸;图de为用于装夹镗刀的中间接杆,内有微调镗刀尺寸的装置,图f为另一种接杆,它的一端可联接不同规格直径的粗、精刀头或面铣刀、弹簧夹头等。

另一端则可直接与锥柄或其他中间接杆联接。

图4-6为利用这些模块组成的刀具系统。

图a为可以实现通孔加工,图b为粗镗—半精镗——精镗及倒角;图c镗阶梯孔;图d镗同轴孔及倒角;图e钻—镗不同孔等的组合加工。

P117图4-16(10)此图为带刮板式排屑装置的处理装置。

工作过程如下:切屑和切削液一起沿斜槽进入沉淀池的接收室,大部分切屑向下沉落,顺着挡板落到刮板式排屑装置上,随着将切屑排出池外;切削液流入液室中,再通过两层网状隔板进入另一液室中,这已是净化的切削液了,即可由液压泵通过吸管送入压力管路,以供再次使用。

这种方法适用于切削液冲洗切屑而在自动线上不使用任何排屑装置的场合。

P127图5-6此图为激光测径仪原理图。

氦氖激光器光束经平面反射镜射到安装在同步电动机转轴上的的多面棱镜上,当棱镜由同步电动机带动旋转之后,激光束就成为通过透镜L4焦点的一个扫描光束,这个扫描光束通过透镜之后中,形成一束平行运动的平行扫描光束。

平行扫描光束经透镜L5后,再聚焦到光敏二极管上。

如果两透镜之间没有钢管或钢棒,光电二极管的接爱信号将是一个方波脉冲。

并且脉冲宽度与电动机转速、透镜焦距等有关。

如果有被测元件,脉冲的宽度就会发生改变,其与被测件的大上成正比。

P156图6-2此图为改进自动装配工艺性示例表。

重要,或许有新题型就可能出在这里。

读图题是新题,大家一定要注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