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图版)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课件(46张) (共46张PPT)
“他接过一个扶木犁的穷国,却 留下了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强国”。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对斯大林的经典评价
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 “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苏联高度 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的形 成。
“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 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 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 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 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 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 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2、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1)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 创历史新纪元;
2)巩固政权,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毕生努力 3)为世界人民指明新方向
列宁的贡献: ①一个政党: ②一个国家: ①缔造俄国共产党— —布尔什维克党 ②领导十月革命,创 立社会主义俄国 ③发展马克思主义, 形成列宁主义 ④实行新经济政策, 探索俄国发展道路
假设你是当时的苏联领导人,在当时 苏联的国情下,有什么好的办法使苏联重 工业快速发展起来?
提示:物力、财力、人力严重匮乏;国外敌视;
用行政手段来指挥经济,建立从中央到地方高度集中 的体制,轻工业和农业必须适应重工业发展,为它提供资金
“斯大林模式”与中外其他制度的比较
斯大林模式
生产资料 所有制
公有制 优先发展重工业 全盘集体化
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 战争的破坏;自然灾害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的失误
苏俄国民经济濒临崩溃
工人、农民不满
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经济和 政治危机
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
对比一下,新经济政策有什么特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24张幻灯片)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新经济政策
背景: 国内战争结束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教训 特点: 多种经济并存, 发展商品经济 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影响:
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内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农业方面
实行余粮收集制, 按规定价格征收农 民的一切余粮
D、这个模式形成的背景如何? 当时苏联外有帝国主义的包围,领导国家 的权力需要集中起来,才能有效对付外部 的挑战。同时由于当时苏联的国内经济、 文化相对落后
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3、斯大林模式
D、这个模式有哪些弊端?
① 、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 状态; ②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 产品品种少、质量差; ③ 、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损害了农民的 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长期停滞不前。 ④ 、经济发展粗放,经济利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 资源
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列宁逝世
(1870——1924)
参 加 瞻 仰 的 群 众
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924年1月 列宁逝世 苏联进 入斯大林 时代
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924年1月 列宁逝世 苏联进 入斯大林 时代
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社会主义工业化
苏联为从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变成先进的工业 国采取了哪些措施? 1928~1937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 放弃新经济政策,转而进行第一、第二个 五年计划建设,集中力量重点发展重工业, 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二)、苏联成立——1922年 俄罗斯联邦
1922 年苏联成立 1940 年加入的有 1929 年加入的有 1925 年加入的有 爱沙尼亚 俄罗斯联邦 哈萨克 拉脱维亚 外高加索联邦 乌兹别克 塔吉克 立陶宛 乌克兰 土库曼 吉尔吉斯 摩尔多瓦 白俄罗斯
2017春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
从毛主席的话语中,我们就可以看
出这个农业集体化的优缺点。分析一下 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客观结果?
这种过粗、过大的方式,必然会产生一 些负面影响,从而不利于苏联今后经济的继 续发展。
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 “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苏联高度 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
1.苏联的工业化
列宁逝世以后,以斯大 林为首的联共(布)领导人 民为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 化进行斗争。1928开始,苏 联开始在全国实行五年计划 经济建设。
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继续
他们的经济建设, 1928——1937 年, 他们进行经济建设采取了什么步骤呢?
在这十年中,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第 二个五年计划。 重点是发展重工业。
苏联在进行工业化过程中优先发 展重工业,为什么呢?在这两个五年计 划中,他们都采取了什么样的做法? 这 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的经济是什 么样的呢?
两个五年计划完成 之后,苏联由农业国变成 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超过 德、英、法,跃居欧洲第 一位,世界第二位。工业 生产占世界工业生产的比 重,由沙皇时代的2.6% 上升到1937年的13.7%。
邓小平说过:“社会主义究 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 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 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 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 模式僵化了。”同学们怎样理 解 “列宁的思路”和“后来苏 联的模式”?
斯大林模式的 作用以及由此产生 的弊端是什么?为 什么会形成这种模 式?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具有 怎样的特点?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第聂伯河上的大坝
2.农业集体化
如何使广大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如何 使农业适应国家工业化的发展,联共(布)确 定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新人教版
邓小平为什么评价说“列宁的思路比较好”?“ 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中的模式指的是哪一模式 ?为什么说“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肩负的 责任
在我心目中,还有比我本 人更重要、比苏联更重要的 东西,这就是人类,这就是 人类的命运、人类的文化。
——纪德《访苏归来》
苏联的探索之路,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道
2
1937年
在世界 2
在欧 洲
1
机器制造业
4
4
2
1
2
1
拖拉 机
无
4
2
1
2
1
载重汽车
无
11
6
4
2
1
电力
15
10
7
4
3
2
石油
2
3
2
1
2
1
表中的1913、1928、1932、1937年各有什么含 义?此表格说明了什么?
评价斯大林模式
材料四: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 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 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理想中起航的俄国梦
材料一:
1920年苏俄群众示威游行
材料二: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1917-1918 1918-1919 1919-1920 粮食征购量
粮食Hale Waihona Puke 量材料三: 新经济政策前的苏俄
俄国的农民说,你们把土地分给我们,粮食 属于你们;把森林分给我们,木材属于你们;把 河流分给我们,河里的鱼属于你们。农民们提出 “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口号,各地纷 纷发动针对苏维埃政权的暴动。1921年3月,曾 经作为十月革命先锋队的喀琅施塔得工人和水兵 爆发起义,组织了临时革命委员会,希望把起义 推向首都。他们要求通过秘密投票的方式改选苏 维埃,提出“自由苏维埃”和“没有共产党人的 苏维埃”的口号。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共53张PPT)
新经济政策:
(1)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 1.背景: 入和平建设时期。 (2) 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 务是恢复经济。 (3) 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强烈不满。 2.内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农业方 面
实行余粮收集制
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农民交粮食税后,余粮归自 己支配
工业方 面
中小型企业国有 化
提出的,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联经济 得到了恢复。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 他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 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 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 了!”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新经济政策
(二)、苏联的成立
一 只 篮 子 两 只 鹅 , 外 加 一 条 索
请指出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地理位置
请注意区别: 三个不同时期的俄国名称:
沙俄(1547年—1917年)
苏俄(1917年—1922年)
苏联(1922年—1991年)
扶木犁的穷国
虽然新经济政策使苏联得到复苏,但直到 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 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 机,99%的耕种靠畜力、人力完成。
革命胜利了,怎 样进行经济建设 才能满足民众的 需求?于是,列 宁开始了对社会 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新经济政策
制定新经济政策的背景
1920年苏俄发生了反对苏维埃政权的示威游行
制定新经济政策的背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农业 余粮收集制 工业 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流通 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社会必需品由国家集中 分配 想一想 如果你是俄国农 民,你对余粮收 集制是否满意?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学习目标:1.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2.概述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学习指导:1.阅读教材“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目,解决下列问题。
(1)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做的探索是什么?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的?当时苏维埃政权的首要任务是什么?这一探索是何时开始的?(2)从农业、工业、贸易三个方面列表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区别。
从中可以看出“新经济政策”的“新”主要体现在哪儿?起到了什么作用?(3)说说苏联建立的时间、全称、最初加盟的共和国名称及后来扩大的数量。
看看“苏联的标志”图片。
2.阅读教材“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目,解决下列问题。
(1)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者是谁?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他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什么影响?在农业方又面采取了什么措施?说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2)“苏联模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这一模式又称什么?其典型特点是什么?(3)说说“苏联模式”在经济、政治方面的特点及其形成的背景。
(4)谈谈“苏联模式”的弊端。
简要说说“苏联模式”的影响。
强化练习:第一部分选择题1.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创新主要体现在()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行新经济政策C.颁布苏联新宪法D.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2.在1922年的苏俄不可能出现的是()A.喀秋莎在市场上卖土豆B.资本家可以租用部分国有企业C.安娜到商店购买日常生活生活用品D.农民家中没有剩余粮食3.下列三个国名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正确的一项是()A.沙俄—苏俄—苏联B.沙俄—苏联—苏俄C.苏联—苏俄—沙俄D.苏俄—沙俄—苏联4.目前我国各行各业都在实施第十一个“五年计划”。
以“五年计划”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短期规划是受哪个国家的影响()A.美国B.苏联C.德国D.英国5.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成为强盛的工业国是在()A.十月革命后B.新经济政策实施后C.两个五年计划后D.苏联卫国战争后6.社会主义在苏联建成的标志是()A.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完成B.工业化的完成C.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7.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留给我们许多启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比例要协调发展B.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资源的消耗C.应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D.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计划经济8.20世纪30年代,正值西方经济大危机,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人教版九下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课件(28张)
列宁
斯大林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检测反思
让我们巩固一下本课的学习吧!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1924年,列宁逝世,家住莫斯科的小姑娘尼娜给在 国外的父亲写信告之此事,她在信封寄信人的地址栏 上应写的国名是 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苏联 D.俄罗斯
2.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是在 A.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后 B.新经济政策实施后 C.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时 D.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结合视频想一想:列宁及时调整政策对 我们进行经济建设有什么启示?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启示: 经济政策的制定要从实际出发,要符合
客观的经济规律,要实事求是。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思考: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有什么作用?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战
新
时
经
共
争结束后
发展商品经济
展。
苏联成立
1922年底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 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 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 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1.斯大林执政期间,苏联有哪些成就与教训?
2.这些成就与教训对我们的建设有什么启示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合作释疑
同学们,一起讨论一下不确定的问 题吧!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展示提升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迎接挑战吧!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 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照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 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用九下第一单元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共39张PPT)
个 一二 政 战月 权 灾革 同 难命 时
十 月 革 命
并
存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三年国内战争 时期,在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政策?
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这一政策的实施结果如何?
在极端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中,有效地集中全国 人力物力,最终战胜了敌人。但是,也引起了人民群 众尤其是农民的不满,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生
产下降,社会不稳定。
列宁是为了谋求劳苦大众的 解放而领导革命斗争的。革命 胜利前主要通过政治上、军事 上的探索。如今革命胜利了, 怎样实行经济建设才能满足民 众的需求?于是,列宁对社会 主义道路开始了新的探索。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列宁曾说:“我们计划……用无产 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 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 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请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 指的是什么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列宁说这话时,苏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战国争内战破争坏已国经结民束经,战济时共产经主义济政危策机集中全国
人力物力战胜敌人的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进入和平
建战设时时期共后,产战主时共义产不主适义政合策经对人济民要群众求尤其是农
中小型企业国有 化
除大型企业仍为国家管理外, 一些中小企业,允许私人和 外国资本家经营
取消自由贸易, 由国家集中分配 一切生活必须品 和食品。
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 恢复自由贸易。
说出下图俄国发展情况出现的原因
120
100
80
1913年
1920年
60
1925年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32张)
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余粮收集制
新经济政策 粮食税
企业全部国有化 大型企业国家管理,中小企 业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取消自由贸易
恢复自由贸易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材料一 :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
项目
年份
1921年 1923年
PPSH(波波沙)41冲锋枪,共产六 百万枝
喀秋莎火箭炮在怒吼
莫斯科地铁站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作用
两个五年计划完成之后,苏联由传统的农业 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 工业总产值超过德、英、法,跃居欧洲第一位, 世界第二位。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 重的经济危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 了1/3以上,贸易总额缩减了2/3。对比苏联的 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你有何认识?
国家用指令性计划管理一切经济活动
政治方面:
权力高度集中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原因
外: 帝国主义的包围
内: 国内经济、文化落后
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发挥过积极作用; 但这一模式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 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 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 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 已拥有核武器。”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不注重民生 ③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品 种少、质量差; 发展不科学
④ 经济发展粗放,经济利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资源
追求短时效果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 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 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 式僵化了。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共26张PPT)
重点
发展重工业
意义/结果/成果 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 国防力量大为加强,为以后打败德国法西 斯奠定基础
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共建成六千多个大 型工矿企业,建立起飞机、汽车、拖拉机、 化工、电力、机器制造等部门,形成了比 较完备的工业体系。1940年工业总产值超 过德、英、法,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 二位。
3、右图是一幅反映苏联经济发展严重失 衡的漫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行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赫鲁晓夫改革
4.列宁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 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 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主要得益于( ) A.农业集体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土地法令》的颁布 E.斯大林模式
2. 实行农业集体化
(1937年完成)
(方式、完成时间)
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
在集体化过程中由于急于求成,出现了一些不当 的行为,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使其产生不满的 情绪,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导致国民经济发 展不平衡。
政治方面: 3. 颁布苏联新宪法 时间: 1936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内容: 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意义: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 治体制的形成(即斯大林模式形成) 思考: 什么是斯大林模式?其显著特点是? 形成的标志是?
评价斯大林模式 积极:
斯大林模式是在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 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在 一定历史阶段发挥过积极作用 (使苏联迅速 发展成为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大大加强, 为以后打败德国法西斯奠定基础)。
九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苏联的标志
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示意图
苏联国歌 —— 《牢不可破的联盟》
请注意区别: 三个不同时期的俄国名称:
沙俄(1547年—1917年) 苏俄(1917年—1922年) 苏联(1922年—1991年)
三、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时期)
1、社会主义工业化
①特点:执行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
②过程:1928-1937年,完成两个五年计划。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的尝试
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适应和平时期,不能继 续实行了。
2、措施: 1921年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3、内容: P7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新经济政策——逐步过渡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农民交粮食税后,余粮归自 己支配
③成果: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 量大为增强。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一: 第聂伯河上的大坝 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
两个五年计划完成之后, 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 系。1940年,工业总产值 超过德、英、法,跃居欧 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但苏联的人均国民生 产总值,仍落后于欧美主 要资本主义国家。
第 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复习提问:
为了打击敌人,保卫革命的胜利果实,在党和列宁的 领导下,苏维埃俄国在经济上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呢?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①主要措施是实行余粮收集制,征集农民手中的粮食和 其他农产品; ②对中小型企业实行国有化; ③取消自由贸易,由国家集中分配一切生活必须品和食 品。
2.右图描绘的是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后发表演说, 他的演说中不可能出现的内容是 A.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B.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C.要和平与面包 D. 坚决让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胜 3.俄国十月革命后,最受农民欢迎的革命措施是 A.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 B.颁布《土地法令》 C.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一战 D.迁都莫斯科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共37张PPT)
帝国主义就是战争,他们包围着我们;要获取生存,就必 需有强大的重工业,奠定国防建设。 斯大林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一: 第聂伯河上的大坝
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
T-34型坦克,作为二战中性能最 好的坦克之一,共生产了四万辆 PPSH(波波沙)-41 冲锋枪,共产六百万 枝
喀秋莎火箭炮在怒吼
苏联仅用十多年的时间走完了资本主义国家用几十年,甚 至上百年时间走完的道路。苏联国力增强,为二战打败法 西斯奠定了基础。
材料: 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 1940年,苏联的工业产值已经 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用不到2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 方资本主义国家过去用了50年 到100年所走过的道路。
光芒背后
到斯大林逝世的时候,人
均粮食产量、人均肉类产量还 没有达到沙皇时代的水平。
──这就是鲜明的对比
三、国之患--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材料一:苏联的五年计划建设
名 称 时 间 主 要 成 就
一五计划 1928 --1932
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农业国 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 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二五计划
1933--1937
积极作用:使苏联快速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为卫国战争和二战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材料二:
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农、轻、重发展状况 农业产值 1937年比1928年的增长率 8.1%
轻工业产值 重工业产值
21% 55%
弊端1: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 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材料三: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 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 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 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 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下蛋,又不给它米 吃,又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世 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1 新人教版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经济上:新经济政策
列宁的 探索
对社会主 义道路的
探索
政治上:
经济上: 斯大林 的探索
政治上:
背景 时间 内容 作用
新经济政策
背景:①国内战争结束,进入和平时期; ②苏维埃政权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 ③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适应和平时期, 不能继续实行了。
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列宁说: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 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 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 杖走动了!”
感悟:制定政策要从国情出发.
背景
经济上:新经济政策
列宁的 探索
时间 内容 作用
对社会主 义道路的
1921年新经济政策。因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 的恢复和发展。
B、“后来苏联的模式”是什么?有何特点? 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C、这个模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 家”,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
(3)列宁意识到“我们错了”后,又是如何改正的?
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 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5、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 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 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A、“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比 较好?
背景
经济上:新经济政策
列宁的 探索
时间 内容 作用
对社会主 义道路的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共18张PPT)
⑴¾ 国土被敌人控制,反革命活动猖獗 ⑵工厂停工,人民挨饿 ⑶外国干涉军和国内武装叛乱的联合进攻
形势严峻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农业 余粮收集制
工业
大中小企业全部收 归国有
取消商品贸易,一 流通 切社会必需品由国
家集中分配
强制劳动,实行 分配 “不劳动者不得食”
的原则。
想一想 如果你是俄国 农民,你对战 时共产主义政 策是否满意?
国内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下图为苏俄(苏联)1913—1925 年粮食作物产 量示意图。其中 1913—1921 年粮食作物产量下 降的原因是
升 旗 仪 式 讲 话稿: 注重文 明规范 、抵制 不良习 惯、争 当文明 学生、 创建文 明校园 亲 爱 的 老 师 ,同学们 :
对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苏联的某种政治 经济模式,有学者认为:从富国强兵的 角度来说,成绩是辉煌的,但从社会的 全面发展来说,是不成功的。该模式是 指: A.战时共产主义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 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 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B)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
2.苏联成立
说出苏联的全称、最早的加盟共和国和总数。
1547-1917沙俄 1917-1922苏俄 1922-1991苏联
1924年列宁逝世后,代之而 起的是一位“钢铁般的人”
斯大林:意为“钢铁般的人”, 他出生于格鲁吉亚一个鞋匠家庭。 20岁时候,就成为了一位职业革 命家。1905年,他第一次见到列 宁,从此成为了列宁的支持者。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开始领导苏 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2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新人教版
轻、重比例严重失调的最终结果必然是人民生活得不到改善甚至发
生饥荒、社会矛盾加剧、工业发展失去应有的保证,国家难以长治
久安。
整理课件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这是一组与农业集体化有关的宣传画。中间的画面是斯大林在联共 (布)大会上发言,谈有关农业集体化问题。左侧的图中,一名集体农庄女 庄员开着拖拉机在田野上播种,远处是漂亮的农户住宅。右侧的画面是一 名女庄员在收割麦子,她的身后远处有一台马拉收割机在工作,背景上有 一些车辆在运输刚割下来的麦子。
整理课件
1924年1月21日下午6时50分,列宁因病 在莫斯科附近的哥尔克村与世长辞,终年54岁。 1月22日, 斯大林等全体俄共中央委员前往哥 尔克村致哀。23日下午,列宁灵柩移往莫斯科, 由苏联党和国家举行追悼仪式。四天之内先后 有数百万各界人士冒着严寒、日以继夜地向列 宁遗体告别。
列宁的逝世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都是 一个重大损失。
集中力量重点发展重工业。
2、成效:(1)两个五年计划完成之后,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工业总产值超过德、英、法,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2)
提高人民自信心和苏联的国际地位,为卫国战争提供了物资基础
[分析]苏联工业化中存在哪些弊端?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苏联重工业的迅速发展是在牺牲农民利益的基础上进行的,农、
工业化的资本主要依靠农民的“贡税”,所以斯大 林从1929年开始掀起了整农理课业件 全盘集体化运动。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如何使广大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如何 使农业适应国家工业化的发展,联共(布)确 定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整理课件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到 1937 年 , 全 国 基 本 完 成 工 业 集体化,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占 全国农户的93%,耕地面积达99%, 从而使社会主义成份在苏联的整个 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
中图版九年级历史下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知识点
中图版九年级历史下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知识点知识点一、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及启示1、经济上:实行新经济政策:(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
(2)领导人:列宁。
(3)实施时间:1921年1924年。
(4)内容(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5)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到1927年,国家经济恢复到战前1913年的水平。
(6)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基本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
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政治上:苏联成立:(1922-1991)(1)时间:1922年底;(2)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当时加入苏联的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二、(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1、经济上: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特点重点发展重工业。
作用: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
2、政治上:1936年新宪法颁布。
①内容: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②意义: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形成(即斯大林模式形成);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确立。
3、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1)积极作用:在一定历史阶段对苏联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
(2)存在严重弊端:①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
③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④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因此,从长远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
启示:国民经济比列要协调发展,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发展经济要保障农民的利益。
课后练习1.下列关于俄国1917年二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B.二月革命造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C.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二月革命是一场社会主义革命2.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C )A.六月革命B.巴黎公社革命(1871年3月18日革命)C.十月革命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3.20世纪初,人类历史进入新纪元的标志是(D)A.巴黎公社的成立B.俄国二月革命C.第一次世界大战D.俄国十月革命4.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从本国国情出发,制定政策;
④要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协调发展;
⑤要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改革经济管理体制;
⑥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资源消耗。
邓小平说过:“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 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 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如何理解 “列宁的思路”和“后来苏联的模 式”?
两个五年计划 (1928-1937)完成 之后,苏联由农业国 变成工业国,工业总 产值超过德、英、法, 跃居欧洲第一位,世 界第二位。工业生产 占世界工业生产的比 重,由沙皇时代的 2.6%上升到1937年 的13.7%。
主要内容
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目的、作用
1922年.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
社会主义工业化
——1928年开始 重点发展重工业
农业集体化
如何使广大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如何使农业适应国家工业化的发展,联共 (布)确定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
到1937年,全国基本完成工业集体化,参加 集体农庄的农户,占全国农户的93%,耕地面积 达99%,从而使社会主义成份在苏联的整个国民 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
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
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
主要内容 (1917-192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农业 实行余粮收集制 材料二 1920年奥格涅茨省的一个农民在信 工业 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 中写道:“与穷凶极恶的资产阶级强盗的斗争已 商业贸易 取消自由贸易 经3年了,这需要国家做出巨大的牺牲和忍受极 分配形式 平均主义实物配给制 度的痛苦,而这一切都给我们带20年余粮征集额的增加,是我们无力负担的,农 村缺少鞋子、衣服和日用品。
1922年12 月最初入盟 的是俄罗斯 联邦、外高 加索联邦、 乌克兰和白 俄罗斯。
沙俄
苏俄
苏联
(1547年—1917年) (1917年—1922年) (1922年—1991年)
领导十月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推行新经济政策,恢复发展苏联经济。
主要内容
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目的、作用
列出1917~1936年苏俄(苏联)历史大事年表? 1917年3月
1917年11月 1918-1920年 1921年 1922年底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国内战争,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 策 实施新经济政策 苏联成立 完成两个五年计划 通过新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 在苏联的确立。
1928-1937年 1936年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说:“苏 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 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 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 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 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 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 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1936年苏联宪法 ——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1921年苏俄波罗的海舰队彼得格勒驻地 喀琅施塔得军港水兵起义 喀琅施塔得水兵曾是十月革命最重要的支柱,其中 1/10是布尔什维克,曾被誉为十月革命的“荣光和骄 傲”。1921年3月喀琅施塔得2.6万水手、士兵和一 些平民发起反喀琅施塔得布尔什维克事件,在3月2日 的集会上士兵谴责“毁灭的三年”, 要求“没有布尔什 维克的苏维埃”。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 策损害了人民经济利益,引起了不满。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 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 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 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 我们错了。 ──列宁
主要内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农 工 业 实行余粮收集制 业 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
材料一
长达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3年的外国武装干涉 和国内战争,苏俄国民经济已濒于破产。农业产 值仅为战前的2/3,农业耕地面积缩小了25%, 粮食严重不足。工业处于倒闭状态。1920年大 工业产值比战前减少85%以上,轻工业的产量等 于战前 的12.3%。运输上,近7万公里的铁路遭 到破坏,交通瘫痪,燃料奇缺,企业开工不足。
1922年.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
要把苏联从一个输入机器装备的国 家变成生产机器装备的国家,变成 由新技术装备起来的工业强国。
主要内容
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目的、作用
1922年.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
社会主义工业化
——1928年开始 重点发展重工业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第聂伯河上的大坝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 (1917-1921) 苏维埃国家发展道路 (1921-1924) 苏维埃国家建设道路 (1924-1936)
战时“共产主义”
新经济政策
工业化、农业集体化 (斯大林模式)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怎样的 特点?
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总的 特点是道路曲折。先后出现过两次重大 转折。第一次发生在列宁时期,即由战 时共产主义政策转为新经济政策;第二 次发生在斯大林时期,即放弃新经济政 策,实行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两次转 折的结果和影响是不同的。
主要内容
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目的、作用
1922年.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
社会主义工业化
——1928年开始 重点发展重工业
农业集体化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 体制——斯大林模式
高度集中统一的政治经济体制
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中国应该从苏 联“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中吸取怎样的教训(启 示)呢?
商业贸易 取消自由贸易
分配形式 平均主义实物配给制
新经济政策 实行粮食税 中小企业允许私人经营 允许自由贸易 实行按劳分配
主要内容 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 策” 目的、作用
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经济) 作用:促进国内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指明了建设 社会主义的方向,是苏俄发展的重大转折点。 1922年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