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体制场规训视域下的“伤痕小说”书写

合集下载

第一节伤痕小说

第一节伤痕小说

3、伤痕小说出现的原因
(1)契合现实中人们普遍的社会 情绪:宣泄悲愤之情 (2)契合政治上的拨乱反正的运动, 与政治互相声援。
二、创作内涵及代表作
描述知青、知识分子、受 迫害官员和农民在文革中 的生活苦难和精神创伤
1、表现知青的人生悲剧
卢新华《伤痕》
孔捷生《在小河那边》 反映了一代知青的心灵创伤和精神 困惑。采用两极对立的结构模式, 在激烈的政治与道德对抗中表现人 物性格,理念化、概念化较明显。
4、表现文革中农村生活真相 和农民的人性世界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描写了变幻不定的政治风云戕害了农民 (许茂)的性格和灵魂,而许秀云的悲 剧既呈现了社会的苦难,也反映了对人 的主体精神和自由意志的顽强追求。
三、伤痕小说的创作价值
促使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回归, 坚持直面人生悲剧、批判社会
弊端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开
2、审视知识分子在文革中的灵 魂世界和人性的异化
冯骥才《啊!》 吴仲义 吴仲义为了平安无事蜷缩在精神重负的 阴影中,压郁与恐惧,丧失应有的理性 精神和自由意志。他的悲剧命运隐喻了 整个知识分子层的沉沦,揭示出文革时 期整个社会理性和道德危机的原由。
3、揭示受难干部的悲剧命运
“大墙文学” 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 葛翎 真实再现文革中冤狱遍地、人妖颠 倒的历史现实,人物的性格具有崇 高美的悲剧意义。但人物形象过于 理想化。
启了新时期人道主义文学思潮。
四、创作不足
受主流话语束缚,“一体化”思想痕迹 较重。以全知全能的叙述者身份介入作 品,直白抒发主观情感。内容缺乏思想 深度和历史厚重感,艺术手法单调、粗 稚。


一、“伤痕小说”的出 现 1977-1980
1、“伤痕小说”的定义 正面描写文革对社会和人们 造成的创伤,揭示内乱所造 成的种种悲剧的小说。

《当代文学50年》笔记

《当代文学50年》笔记
中国式现代派小说:“文革”结束当西方新的文学思潮开始涌入中国时,一部分作家开始大胆地吸收这些新的创作观念,借鉴其创作方法,在融会中西两种文学形态的道路上努力前行。由于这一吸收、借鉴的过程,表现为如何将异域的审美意识“中国化”的探索过程,因而被称之为“中国式现代派小说”。
新历史小说:是一种产生于90年代,以新历史主义为其主要历史观的文学形式。传统的历史主义在承认客观历史事实存在的前提下,认为历史学家可以通过认真的研究考察,最终完成对于历史真相的真实还原,即我们所阅读的历史是完全真实可信的。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虽然新历史主义的理论也承认有客观历史的存在,但这些理论家们却认为所有的历史书写都不可能真正地达到还原历史真相的目的。
简答
与伤痕小说对比反思小说小说的反思性体现在哪里?
与“伤痕小说”相比,“反思小说”显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首先,“反思小说”在内容上更加丰富、主题上更加开阔;其次,“反思小说”具有更加明晰的理性色彩。
第一,“反思小说”反思的重点内容首先是建国以来发生的历次重大历史事件,如1957年的反右斗争,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等。
1是具有江南柔和温暖气息和款款袅娜情调的小说。如江苏女作家பைடு நூலகம்小青的《栀子花开六瓣头》《文火炖肥羊》《还俗》《清唱》《顾氏传人》,陆文夫的《小贩世家》《美食家》等作品,以江南小镇常见的小桥、流水、人家作为叙事对象,在“同一扇大门里,合一方小天井”的市民生活的细细描述中,透露出丝丝缕缕的古文化气息,且俗且雅,使得他们的小说在民俗风情的描绘中生发出一种幽远的文化意味。
写实小说:就是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文学,而是近几年小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倾向。这些新写实小说的创作方法仍是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

伤痕文学调查报告3000字

伤痕文学调查报告3000字

伤痕文学调查报告3000字“伤亵文学”从20世纪70年代末在中国大陆产生之后,就一-直成为中国的文学家和批评家关注的焦点之一。

新时期小说是以“伤痕文学”为开端的。

粉碎“四人帮”后,作家敏锐地感应着人民的意愿和历史的要求,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文学的使命,通过真实的描写、大胆的揭露、愤怒的鞭挞、由表及里地触及到了“文化大革命”的实质。

1977年11月,刘心武在《人民文学》上发表的短篇小说《班主任》是“伤痕文学”的发端之作,继而卢新华发表了处女作《伤疫》,形象地概括了“文革”给人们造成的严重的心灵创伤,从而激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

接着-一大批拇露批判林彪,”圆人帮”极左路线和封建法西斯专制主义的文学作品,以一发不可收拾的势头冲决了种种思想禁锢,冯就才的《啊!》、宗璞的《我是谁?》、张贤亮的《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等伤痕小说都搏露出“文化大革命”的专制主义性质。

关于“伤痕文学”的研究,本文认为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关于“伤痕文学”的研究主要围绕着社会主义能否出现“暴露文学”和悲剧以及现实主义的大讨论展开的。

如陈恭敏的《伤痕文学小议》"王继志的《“现代迷役”和悲剧-----谈《权》的思想意义》张奇虹的《搓剧的生命力与时代精神》'等等,这些研究都没有眺出“暴露文学”和悲剧大过论的框架。

以下是“伤痕文学”研究的具体分析: 以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为先导的“伤瘾文学”发表之后引起巨大的反响与讨论。

黄安思将掏露、控诉、批判“四人帮”的文艺作品称为“向后看的文艺创作”,他认为此类作品的“方兴未艾”,同三中全会摁出的“团结一致向前看,团结一致搞四化”的口号很不协调,他主张应当“提出文艺向前看的口号,提侣向翦看的文艺”。

随后李剑在《“歌密”与“缺德"》中指出:“那些暴露林彪、‘四人帮’的罪爰都应归人‘缺德”之列”;而且他认为“把洋人的擦脚布当作领带挂在脖子上,大叫大嚷我们不如修正主义、资本主义的人,虽然没有‘歌德’之嫌,却有‘缺德’之行。

新时期小说之伤痕小说

新时期小说之伤痕小说
伤痕文学或伤痕小说的命名来自于卢新华的小说 《伤痕》。
“伤痕小说”以刘心武1977年11 月在《人民文学》上发表的短 篇小说《班主任》为发端,它 成为新时期文学的真正开端, 同时标志着现实主义在当代文 学中的复归。
《班主任》写的是光明中学初三班 主任张俊石老师要接受流氓少年宋 宝琦进班,在班里引起热议之事, 塑造了在“文革”中长大的两种类 型的“畸形儿”——宋宝琦和谢惠 敏,揭露了“文革”对“相当数量 的青少年的灵魂”的“扭曲”所造 成的“精神的内伤”,发出了“救 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时代 呼声,与当年鲁迅在《狂人日记》 中发出的救救被封建礼教毒害的孩 子的呼声遥相呼应,使小说产生了 一种深刻的历史感,充满了一种强 烈的启蒙精神。
5、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召开的第四次全国文 艺工作者代表大会,是一个重要事件,它标志着文艺 界的全面“解冻”。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对大会的祝 辞,提出了一系列的有关文艺的新的观念原则。《祝 辞》指出: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艺为 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坚持 百花齐花、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 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 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对文艺的 “行政命令必须废止”,作家“写什么和怎样写”, “不要横加干涉”。这对新时期文学在恢复期里大步 走向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79年4月,《上海文学》评论员文章《为文艺正名——驳 “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
这些文章,从文艺的发展规
律、古今中外文学发展历史等方 面,对“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 ”这一观点进行了有力的辩驳, 并认为这是极“左”文艺思潮的 基本根源,文艺界的正本清源, 必须从观念上彻底解决这些根本 性问题。

第二章 伤痕小说..

第二章  伤痕小说..

《大墙下的红玉兰》
• “伤痕小说”的代表作。 • “大墙文学”的开山之作、 • 是描写特定历史时期监狱生活的第一篇。描写的 是1976年早春发生在监狱大墙内的一幕悲剧:一 位公安局老局长在“文革”期间被关进监狱,受 尽折磨,最后惨遭杀害。 • 作者选择“大墙”这个特定的社会环境,通过一 群被抛进“大墙”的“犯人”的悲惨遭遇,揭露 了“文革”人妖颠倒,是非混淆的现实。
• 4、刘心武小说的特点
• ①关注社会问题,着力描写身边的世相人生,具 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作家的敏感。 • ②热忱地赞美人性,呼唤人道主义,关注小人物 的命运,表现出宽广博爱的胸怀。 • ③始终保持理性思考和启蒙意识,以写实风格对 社会现象冷静地剖析。
三、从维熙的小说
• 从维熙(1933年-),当代作家。曾任小学教师,报社记 者。1956年开始专业创作。 •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到劳改农场、矿山做工。 • 1978年重返文坛。曾任北京市文联专业作家、作家出版社 社长兼总编辑。 • 1950年发表处女作《战场上》。 • 1955年出版第一部散文小说集《七月雨》。
• 2、“伤痕小说”的代表作品
• • • • • • • • • • 刘心武《班主任》 卢新华《伤痕》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莫应丰《将军吟》 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 韩少功《月兰》 张贤亮《邢老汉和狗的故事》 郑义《枫》 张洁《从森林里来的孩子》 王亚平《神圣的使命》
• 3、“伤痕文学”的 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进行系列讲座,对红学在民间 的普及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 2、刘心武的“伤痕小说”创作
• 《班主任》:发表于《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 • 《醒来吧,弟弟》、《爱情的位置》、《我爱每 一片绿叶》、《如意》等。

场域理论下的“伤痕文学”书写——论“伤痕文学”书写的制约因素

场域理论下的“伤痕文学”书写——论“伤痕文学”书写的制约因素

“ 场域” 理论认为 , 文学场被权力场包 围, 处在被支配地位 , 文学场受制于政治。 新时期初期文学带有浓厚的政治特性, 政治
话语主导着文化语境的形态和性质 , 也主导着“ 伤痕文学” 书写。
政治话语对“ 文革 ” 的历史与政治定位影响了“ 伤痕文学” 书
写。 十一届三中全会 因 未及时“ 伤痕文学” 的研究已有3 0 多年历史 , 既有研究主要 体现在对其价值与意义及缘起 、 内涵等方面。 1 9 7 7 ~1 9 8 7 年勃兴 期的研究侧重对具体作家作品的解读与争论; 1 9 8 8 1 9 9 8 年“ 伤 痕文学” 逐渐淡 出学界视野 , 此期研究大都是从文学史角度 , 从 宏观上论述作为新时期文学开端 的“ 伤痕文学” 现象 , 同时涉及 到对其兴起、演进及文学意义的探讨 ; 1 9 9 9 年至今, “ 伤痕文学”
约对文 学场起支 配作用 ; 文 学 体 制 场 在 主 流 意 识 形 态 的 要 求 下 借 助 文 学政 策 、 文学批评 、 文 学 出版 、 文 学 评 奖 等 制 度 层 面 以“ 规训” 的 方 式 引 导和 规 范 着 “ 伤痕 文学” ; “ 伤痕 文学” 作 者 的使 命 感 和 对 意 识 形 态 规 约 无 意 识 的认 同 , 使 他 们 自觉 认 同 于 主 流 政 治 话 语 对 “ 文革” 书 写 的规 约 。
创伤的同时, 也揭示了红卫兵这一特殊群体遭受的创伤。《 许茂
和他的女儿们》 等小说关注乡土社会 , 展示了“ 文革” 给普通农民
这种斗争状态也决定 了 场域的结构 口 " 。 文学场是一个关系系
统, 文学创作场、 文学接受场、 文学体制场等都属于文学场的行动
者。 文学场的母场域是权力场或社会场, 对文学场起支配作用 。 文 学场的行动者之间的斗争及母场域的支配引起 了权力结构的变

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涵义概说刘心武刊发于《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的《班主任》。

当时评论界认为这一短篇的主要价值是揭露了“文革”对“相当数量的青少年的灵魂”的“扭曲”所造成的“精神的内伤”,有的认为该篇发出的“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时代呼声,与当年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发出的救救被封建礼教毒害的孩子的呼声遥相呼应,使小说产生了一种深刻的历史感,充满了一种强烈的启蒙精神。

发展源流然而“伤痕文学”的名称,则源自卢新华刊登于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的短篇小说《伤痕》。

它也在“反映人们思想内伤的严重性”和“呼吁疗治创伤”的意义上,得到当时推动文学新变的人们的首肯。

随后,揭露“文革”历史创伤的小说纷纷涌现,影响较大的有《神圣的使命》、《高洁的青松》、《灵魂的搏斗》、《献身》、《姻缘》等知青创作,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等大墙文学,以及冯骥才早期在“伤痕文学”中艺术成就相对较高的《铺花的歧路》、《啊!》、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为代表的农村“伤痕文学”等。

"伤痕"一词在学术界被用来概括文学思潮,最早可见于旅美华裔学者许芥昱的《在美国加州旧金山州立大学中共文学讨论会的讲话》一文。

许芥昱认为,中国大陆自1976年10月后,短篇小说最为活跃,并说:"最引大众注目的内容,我称之为'Hurts Generations',即'伤痕文学',因为卢新华有篇小说叫做《伤痕》,很出风头。

"有人曾对这个概括性的词汇提出过异议,认为不如使用"暴露文学"切合这个阶段的文学实质,但由于此词已于是被学术界大多数研究者所接受,因此在这里我们延用之。

举例较早在读者中引起反响的“伤痕文学”是北京作家刘心武刊发于《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的《班主任》。

1977年10月,《人民文学》编辑部召开了短篇小说创作问题座谈会,会上对沉闷的创作现状进行了分析,表示了要突破公式化、概念化的强烈愿望。

伤痕书写的阎连科模式

伤痕书写的阎连科模式

上, 如《 受活》 中带领村民 “ 退社 ” 的茅枝婆 的“ 红 四”身份及 1 9 3 6 年这个年份的选取 、 《 坚硬如水》
中高 爱 军 宣布 程 天 青 “ 罪状” 时“ 上 纲上 线 ” 的“ 虚 判” , 还 有多 部小 说 中出现 的人 鬼对 话 和多 声 部叙 述包括“ 絮言” 结 构 造 成 的叙事 线 索 的迟 疑 等 等 。 此外 还 有态 度 和技 术上 暖 昧手 法 ,比如他 赞 赏马
昧: 借鉴革命 的思想资源却不完全信任革命 、 理解 乌托邦 逻辑但怀疑乌托 邦思维模式 的普遍有效
性、 厌弃却又留恋传统文化 、 与毛传统多处吻合却
作者简介 : 艾翔 , 天津社会科学 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 文学博士。
1 43
拒 不委 身 、 对农 民和农 村 的批 判揭 露 与亲 近 融洽 、
中图分类号 : 1 2 0 7 . 4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7 — 9 1 0 6 ( 2 0 1 6 ) 1 1 - 0 1 4 3 — 0 5
根据 自己近年所做的当代文学历史化的研究 工作 , 程光炜教授反复强调“ 文学史研究 , 并不完
全 认 同一 个作 家 对 自己创 作 千 奇百 怪 的解 释 。针
克奖提名 , 2 0 1 4 年获得卡夫卡文学奖 , 都迫使我们 重新认 真 阅读他 的作 品 。
“ 暧昧的缱 绻 ”
尔克斯暖昧的半因果 ,使用普遍性 的寓言化效果 时仍然保持卡里斯马人物的主体地位 ,将达到极 限 的苦 难残 忍 叙事 与笑 的风格 捏在 一 起 ,热 衷 于 写卑微人物的崇高美感 ,寻求荒诞 与真实 的辩证 法, 在 同一 口锅 里 倒 人强 攻 击 性 、 弱 攻 击性 、 言 此

“伤痕小说”的经典化与新时期文学叙述的起点--以《人民文学》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奖为例

“伤痕小说”的经典化与新时期文学叙述的起点--以《人民文学》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奖为例

“伤痕小说”的经典化与新时期文学叙述的起点——以《人民文学》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奖为例黄璐,毕文君【摘要】摘要:作为特定历史环境下出现的“伤痕小说”,其经典化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经过时间锤炼的“经典”,而是经由一整套文学生产机制诸如国家意识形态、出版、评奖、接受等各个环节的筛选和过滤形成的。

“伤痕小说”作为新时期文学的第一个潮流,它顺应了政治思潮、社会心理和文艺模式等一系列以“新时期”命名的历史诉求,它也为其后文学创作的审美本体回归开创了道路。

【期刊名称】宜宾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5【关键词】经典化;“伤痕小说”;《人民文学》;新时期文学;评奖【文献来源】https:///academic-journal-cn_journal-yibin-university_thesis/0201234498987.html20世纪70年代末,“四人帮”被一举粉碎,“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

一度被禁锢的小说创作和整个文坛重复生机,涌现出一批以揭露“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创伤”、谴责极左路线的破坏为核心的小说,也就是“伤痕小说”。

作为特定历史环境下出现的“伤痕小说”,它是“文化大革命”的见证者,“这些作品反映了我们一个特定时代的悲剧,是时代的烙印、时代的足迹,确实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心声,是无法否定的。

这些作品,大多是许多青年作家带着愤怒的心情跨进文学界,投入战斗的第一枪”[1]。

1978年《人民文学》评奖是新时期文学界恢复文艺“双百方针”后的第一次文学评奖,“伤痕小说”是这次评奖中最大的“文学赢家”。

因此,有必要从1978年获奖的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入手来探究“伤痕小说”的经典化过程以及“伤痕文学”顺势发展成为新时期文学叙述起点的历史诉求。

一文学史叙述视点下的“伤痕小说”1976年10月,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五四”新文学传统和知识分子期受压抑的精英意识开始复苏。

在文革后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文艺界依然没有摆脱文革话语。

名词解释伤痕小说

名词解释伤痕小说

名词解释伤痕小说
伤痕小说是一种文学体裁,主要描写人们在社会、家庭、战争等各种环境中所遭受的伤害、痛苦和挣扎。

伤痕小说以真实的事件和经历为基础,通过描写主人公的身心伤痕以及他们与社会互动的方式,展示人类生活的残酷和无奈。

这种小说形式常常涉及到一些不为人知或割席不掩目的事实,以引发读者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关注。

伤痕小说往往以个人或团体的痛苦经历为主线,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呈现出人们在各种压力下受到的伤害,包括身体上的创伤和心理上的痛苦。

这些伤害可以来自战争、贫困、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家庭暴力等多个方面。

同时,伤痕小说也呈现了主人公们面临困境时的抗争和反抗。

通过对主人公的情感、思想和行动的刻画,读者可以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成长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社会和人类。

伤痕小说在文学界有着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不仅能够向人们揭示社会存在的问题,也能够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通过触动人们的同情心和公义感,伤痕小说可以引起社会的关注和改变。

同时,伤痕小说的题材广泛,可以包括不同性别、种族、社会地位和年龄的人们的经历,因此它具有广泛的受众和普适性。

总之,伤痕小说是一种以真实为基础、描写人们在困境中受伤和挣扎的文学体裁,通过对个人痛苦经历的描写,唤起读者的共鸣和社会的关注,展示了人类生活的残酷和无奈。

伤痕反思文学题目模板

伤痕反思文学题目模板

摘要:伤痕反思文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它以揭示社会历史伤痕、反思人性与社会问题为特征。

本文旨在探讨伤痕反思文学的题材、主题、艺术手法及其在当代文学中的地位与影响,通过对伤痕反思文学的深入分析,以期引发对当代文学创作及社会现实的思考。

一、引言伤痕反思文学作为一股文学思潮,其兴起源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当时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

伤痕反思文学作家们以敏锐的洞察力,揭示了社会历史伤痕,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从而引发了人们对历史、现实与未来的思考。

本文将从伤痕反思文学的题材、主题、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伤痕反思文学的题材1. 历史题材:伤痕反思文学作家们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揭示了历史伤痕,如《南京!南京!》、《红高粱家族》等作品。

2. 现实题材:作家们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如贫富差距、社会不公、道德沦丧等,如《活着》、《平凡的世界》等作品。

3. 亲情题材:以亲情为切入点,揭示人性中的善与恶,如《我与父辈》、《妈妈》等作品。

4. 女性题材:关注女性在历史与现实中的处境,如《红楼梦》、《平凡女子的故事》等作品。

三、伤痕反思文学的主题1. 人性的反思:伤痕反思文学作家们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如《白鹿原》、《尘埃落定》等作品。

2. 社会现实的批判:作家们关注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社会不公等,对现实进行批判,如《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等作品。

3. 历史责任的反思:作家们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反思历史责任,如《南京!南京!》、《红高粱家族》等作品。

4. 亲情与爱情的探讨:伤痕反思文学作家们关注亲情与爱情,如《红楼梦》、《平凡女子的故事》等作品。

四、伤痕反思文学的艺术手法1. 内心独白:通过人物内心独白,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活着》、《平凡的世界》等作品。

2. 象征手法:运用象征手法,使作品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如《白鹿原》、《尘埃落定》等作品。

悖谬的“伤痕”文学共识——《班主任》与《伤痕》的裂隙及其弥合

悖谬的“伤痕”文学共识——《班主任》与《伤痕》的裂隙及其弥合

谈及伤痕文学,研究者大多将刘心武《班主任》与卢新华《伤痕》共同看作伤痕文学滥觞之作(有的更指认刘心武为“伤痕文学之父”),这一文学“共识”也被文学史固定下来作为习见常识传授。

如洪子诚著《中国当代文学史》,在阐述“历史创伤的记忆”章节中,认为《班主任》与《伤痕》都表达了“对个体生命的关切”,并引用当时批评家观点,指出二者都揭露了“文革”对“相当数量的青少年的灵魂’的‘扭曲’所造成的‘精神的内伤’”。

[1]陈晓明著《中国当代文学主潮》指出,“伤痕文学的先驱当推刘心武”(但又谈及刘心武“伤痕文学之父”说并未得到公认)。

[2]贺绍俊、巫晓燕著《中国当代文学图志》称《班主任》是“‘伤痕文学’的发端之作”[3]。

有所不同的是,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对此表述呈现出一种内在裂隙。

陈著将《班主任》与白桦《曙光》、徐迟《哥德巴赫猜想》“三只报春的燕子”并列,随后沿着时间逻辑排演当时文学事件,指出1978年9月2日《文艺报》组织座谈会“讨论《班主任》和《伤痕》,‘伤痕文学’的提法开始流传”[4],表明对伤痕文学起源共识的一种犹疑。

穿越这一文学史罅隙,我们需要追问,《班主任》真的和《伤痕》一样,是伤痕文学发端之作吗?如果是,率先发表《班主任》的《人民文学》为何退稿《伤痕》(据卢新华自述)?退稿后,《人民文学》又为何在自己组织的新时期首次全国小说评奖中让《伤痕》获奖?如何解释这种尴尬的、前后反差极大的文学筛选行动?我们有必要摆脱文学史的知识惯性遮蔽,将二者对照解读,恢复《班主任》与《伤痕》两个文本在20世纪70年代末历史现场的应有状态,透析这一文学史“共识”的政治弥合因素,返回并细究伤痕文学起源共识的政治话语场。

一、主题差异与经验驱动作为“新时期”起源的伤痕文学,其核心主题在于“文革”“亲历者讲述的创伤记忆”,[5]且这种身心双重创伤是无法修复的,伤痕文学(乃至于陈宜明等连环画《枫》、高小华油画《为什么》、程丛林油画《1968年×月×日雪》等典型的伤痕美术作品)显而易见致力于此主题阐述。

略论新时期的“伤痕”小说

略论新时期的“伤痕”小说

作者: 王福湘
作者机构: NULL
出版物刊名: 中国文学研究
页码: 104-112页
主题词: 伤痕文学 “伤痕”小说 作品 文革 中篇小说 红卫兵 “四人帮” 短篇小说 文化大革命 题材
摘要: <正> 新时期文艺复兴的第一个浪潮是伤痕文学,其中创作成绩最大的是小说,首先是短篇小说。

伤痕文学从产生之日起就被一些受极左错误影响思想僵化的人横加指责和非难,这个名称原来就是当时否定者所加的恶谥,后来才被多数人赋予肯定的含义,而成为对这一文学现象的虽然界限模糊却又约定俗成的概括。

今天,我们的认识应该趋于更加冷静、明确、合理。

大体上,凡以反映十年动乱时期的生活为题材范围,以揭批文化大革命极左路线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罪恶为主要目的,以现实主义描写的真实性和悲剧性为艺术特征的作品,都可以称。

文秘写作之后伤痕时代的伤痕写作

文秘写作之后伤痕时代的伤痕写作

后伤痕时代的伤痕写作摘要:卢新华在后伤痕时代的伤痕写作,本文以《伤魂》为个案,结合其创作历程,在叙事层面上采用嵌套叙事,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两个时间的叙述者展开对话;在受述者上以个人命运变迁为主体线索而展开;在个体生命的显叙事之下还有个人疯癫的狂人式叙事来揭示其复杂性与丰富性。

关键词:伤魂叙事分层个体生命疯癫叙事新时期的“伤痕文学”发端于卢新华的同名小说《伤痕》,自从小说《伤痕》发表后,作者卢新华成为当时文学界轰动一时的人物,引发了关于“文化大革命”的悲惨记忆叙述和对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揭批,由此开启新时期文学的拨乱反正和对于以往历史的平反和修复工作,其创始性意义不言而喻。

但是随着对于伤痕书写的落幕,《伤痕》作者卢新华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对于其以后的文学作品评论和研究锐减,本文拟对其《伤魂》中的写作,来展开与《伤痕》叙事的对话,从作者在新世纪以来对于记忆叙事的新文本来对其创作做出一番整体性审视和评价,特别是对于其后伤痕时代的书写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期更为全面完整地把握其创作实践和写作历程,推动人们对于卢新华小说的认识水平。

笔者试图以《伤魂》为例,来探析卢新华在后伤痕时代对于个人记忆中伤痕的叙事,从而对于其叙事的基本逻辑进一步予以关照,把握历史记忆与个人记忆之间复杂纠葛关系的内在里路。

一、叙事分层中叙述“伤痕”记忆的对话机制在小说中,叙事者以第一人称的回忆口吻,追忆我与龚合国“不是冤家不聚头”的人生历程。

在隐含作者层面“有时命运真的是难以捉摸”的无常感和偶然性之外,重要的在于叙事时间和故事时间中叙事者“我”的不断对话和多重面向的叙事者塑造,在这种过去时空和现在时空的对话和参照之下,我们获得一种游动的叙事视角,对于作者对官场中权力对人性的腐蚀有了更好的了解,“他希望小说中触及到的权谋文化的泛滥能够真正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

叙事者在现在已经作为一位功成名就的记者和有钱商人,自然不会再耿耿于怀“龚合国”早年对自己的打压,但是“我这位冤家的魂儿似乎又缠上了我”,尽管有今日的成功使得共享对比之下相形见绌,但是青春年少的记忆仍然会不断出现,对于创伤性记忆不断回避和修复,加工与遮蔽,极力回忆造成的痛苦与不愿回忆和好奇放不下自己心事的矛盾纠结状态成为选择叙事分层的重要动力机制之一。

《伤痕》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小说叙事伦理的转型

《伤痕》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小说叙事伦理的转型

㊃文学研究㊃D O I :10.3969/j.i s s n .1003-0964.2019.04.024‘伤痕“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小说叙事伦理的转型周建华(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西赣州341000)摘 要:作为一种文学思潮,伤痕文学虽早已远去,但其影响却远未消逝㊂‘伤痕“是伤痕文学的标志性作品之一,它的影响意义深远㊂‘伤痕“的影响不在于它的 伤痕 描述,而在于它所开创的叙事伦理㊂‘伤痕“叙述了王晓华在组织与母亲之间的艰难选择以及由此带来的严重精神创伤,这个精神创伤通过对王晓华个人生活的娓娓叙述凸显出来,‘伤痕“改写了过去近30年小说宏大叙事的主体缺失历史㊂‘伤痕“引领了伤痕文学个人生活叙事的潮流,伤痕文学不再提供普遍的集体化的道德原则,凡俗人等的生活悲歌取代过去的英雄赞歌成为常态㊂伤痕文学开启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个体生存伦理取代家国生活伦理㊁悲剧取代喜剧的新型叙事伦理,为之后的先锋叙事㊁解构叙事铺平了道路㊂关键词:‘伤痕“;伤痕小说;80年代;叙事伦理O S I D :中图分类号:I 207.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0964(2019)04-0132-05 作为文学潮流,伤痕文学已经远去,其影响却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经过时间的沉淀,它的一些过去未能被人及时察觉的新质慢慢又吸引了研究者们㊂有的学者在谈到卢新华的‘伤痕“时曾说:四分之一个世纪过去了㊂回头来看,一篇艺术上比较稚嫩,思想上也欠深刻的小说,为什么能够产生如此巨大的社会影响呢?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㊂ [1]这篇小说的本质就是个人话语对畸形的集体话语的一次成功的反动[2]㊂学者们对伤痕文学一些典型文本的重新关注显然已非其兴起时的热点话题,而是时间沉淀后的新体认,有着更为宏阔的文学史视野㊂ 眼下 伤痕文学 这股浪潮虽然已经相当遥远,但是今后任何一位文学史家也无法否认,这正是新时期文学的真正起点和整个新生的文学观念的最初萌动[3]㊂学者们对伤痕文学的重新关注提醒我们,隐藏于伤痕文学血泪控诉㊁政治诉求背后的,除了题材和审美观念等的延续性外,其所蕴含的一些新的质素应是我们予以关注的重点㊂而正是在叙事伦理这个最为关键的 文学节点 上,伤痕文学逸出了原有的轨道,催生出新的 文学品质 ,推动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小说叙事伦理的深刻变革㊂‘伤痕“是这个节点上的一个典型文本,通过对它的叙事伦理分析,可以为我们更好地揭开伤痕文学叙事伦理的整体性变革及其所产生的影响㊂一㊁‘伤痕“:伦理的秘密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发表了卢新华的小说‘伤痕“,随即引起巨大轰动㊂它 和之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光明日报“的发表,如同平地炸响的两声春雷,引发了思想界㊁文学界,乃至全国民众对十年 文革 的集体反思㊂ ‘伤痕“发表后,报社和卢新华个人收到了总共近3000封读者来信[4]㊂一篇普普通通的小说为何具有这么大的魔力,是像它的读者们所说小说主人公的命运引起了他们的强烈共鸣,还是像有些学者所言在于它的政治性影响,抑或有其他什么原因呢?这些都有一定道理,但又都不十分准确㊂‘伤痕“发表前后,类似的作品并不少,但引起评论界高度关注的就这么几篇,‘伤痕“即位列其中㊂‘伤痕“讲述的故事具有普遍性,它对故事的建构却具有自己的独特性㊂‘伤痕“讲述的是当时看似普通的人们耳熟能详的 文革 悲剧故事:女主人公王晓华为了追求进步与 叛徒 母亲决裂,一个人偷偷下乡到临近渤海湾的一个村庄,9年多的时间里她一直拒绝母亲的任何来信㊂打倒四人帮后,母亲告诉王晓华自己平反的消息而王晓华不敢相信,母亲病逝时王晓华未能见上母亲最后一面,造成终生遗憾㊂故事采用伤痕小说常见的叙事模式,即灾难之前 灾难降临 意外转机 脱离灾难㊂但正如许子东所说: 每个叙述者都以青收稿日期:2019-05-10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 十三五 规划项目(17WX 13);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4C Z W 011)作者简介:周建华(1969 ),男,江西吉安人,文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㊂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 o u r n a l o fX i n y a n g 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第39卷 第4期 2019年7月 (P h i l o s .&S o c .S c i .E d i t .)V o l .39N o .4J u l .2019春㊁伤逝㊁甚至死者的名义担保他们的故事的真实,但读者却分明在不同的故事中看到不同的 文革 历史㊂ [5]6作为一篇引领时代风骚的作品,在看似大同小异的悲剧控诉中,读者分明可以在‘伤痕“中读出其与众不同的故事意涵,而解开这个故事意涵的密钥就在小说中几对伦理关系的处理上㊂‘伤痕“大致勾勒了这么几对伦理关系:王晓华与母亲㊁王晓华与男友苏小林,这是两对显性的人伦关系;实际上还有三对隐性的人事关系,即王晓华与组织㊁母亲与组织㊁苏小林与组织㊂这两组五对错综复杂的关系编织起了‘伤痕“复杂的伦理架构,完成了它由 十七年 和 文革 小说之伦理叙事向新时期小说叙事伦理的转向㊂‘伤痕“继承了 十七年 及 文革 时期英雄传奇将革命伦理与世俗生活伦理交织,并在两者的纠缠与冲突中彰显革命英雄主义的叙事策略,将家庭亲情伦理置于革命斗争伦理的故事架构下,但又在两者冲突的裂隙中寻找到了突破的节点㊂在‘伤痕“的故事表层,年仅16岁的王晓华背着母亲远赴东北,忍受9年多的身心煎熬,最终连母亲最后一面都未能见到,造成终生遗憾,这是一个 犯错 的孩子遭受惩罚的故事㊂整个受罚过程中,作者设置了几个小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入团遇挫㊂经过近4年的拉锯战,总算入了团,但她此时的心理状态已经从一颗火热的心 至此已经有些灰冷了 ㊂第二个小环节是:因为王晓华的身份问题,男友苏小林调县委宣传部工作的事黄了,她只好 关上爱情的心窗 忍痛疏远苏小林㊂因为接连受挫,王晓华对自己的出身更加厌恶,内心更为敏感,心扉关得更紧了,对母亲也更为疏离㊂疏离的结果是,母女之间既没有生离也未能死别,王晓华旧恨未去又添新痛㊂这个疼痛是王晓华和母亲之间人伦之痛,是一个女儿为革命忤逆母亲导致的无可挽回的亲情难圆之痛㊂在革命伦理与家庭亲情伦理的二难选择中,卢新华通过王晓华人生选择故事的叙述,已经告诉了读者他的选择㊂但卢新华并不满足于这个,他说: 但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无论 红五类 还是 黑五类 ,心头多多少少都刻下过伤痕㊂ 他希望能够 从思想路线㊁理论体系上厘清 四人帮 的极 左 路线和 使人得到全面发展 的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区别 [4]㊂‘伤痕“要揭示的不是伤痛本身,而是探寻究竟是什么东西给王晓华留下心灵的伤痛㊂这个任务落在故事发展的第二条线索,即王晓华与母亲关系产生裂痕的思想逻辑上㊂过去的革命伦理问题表现在王晓华与母亲的关系上,是王晓华选择哪一个 母亲 的问题,即组织母亲与生身母亲的伦理问题㊂‘伤痕“设置了追求进步的青年王晓华是响应党的号召与 叛徒 母亲决裂,还是继续与 叛徒 母亲为伍这一尖锐矛盾㊂像大多数青年一样,王晓华选择了前者㊂选择之前,王晓华遭遇了一系列的困难㊂母亲被定为 叛徒 身份后,王晓华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先是失去了最要好的同学和朋友,接着是被迫住进了黑暗的小屋,再接下来是她红卫兵身份被撤销㊂在鲜明的阶级洗礼与舆论导向中,党 妈妈 战胜了生身母亲,王晓华与母亲决裂下乡渤海湾农村㊂令她意想不到的是,与母亲的决裂并不能洗脱她身上的 黑 颜色,不断的遇挫反而加剧了她的耻辱感㊁绝望感㊂这又进一步扩大了王晓华与母亲之间的情感裂隙,以致错失与母亲相见的最后机会㊂故事叙述至此,似乎沿着 决绝 怀疑 痛苦 的思想与情感线索平淡无奇地推进㊂但是,王晓华真正的痛苦还有一个令她无法释怀的原因,那就是9年多来她对母亲的决绝原来是一场 误会 ㊂令她产生误会的是另一个 母亲 ,而这个 母亲 是不会有错的㊂在两个 母亲 的拉锯战中,王晓华的选择构成了小说叙事的巨大张力㊂小说结尾,王晓华拉着小苏 朝着灯火通明的南京路大步走去 ,故事却没有完㊂‘伤痕“一扫过去革命英雄传奇文学中常见的圆满结局,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㊂王晓华离开江边时, 心中低低地㊁缓缓地㊁一字一句地说道: 妈妈㊂亲爱的妈妈,你放心吧,女儿永远也不会忘记您和我心上的伤疤谁戳下的 ㊂王晓华没有放下心中的伤痛,清晰地看见母亲额上深深的皱纹中隐映着的一条条的伤疤,她无法忘记病危的母亲期盼与女儿相见的迫切而痛苦的心,还有那无法褪去的 颜色 给自己带来的深重精神创伤㊂相比同时期的‘班主任“等其他伤痕小说,卢新华‘伤痕“最大的特征不是以描绘主人公的悲剧人生取胜,而是在那个年代里王晓华遭遇的普遍又略带个人特色的故事里,勾画出了她的悲剧心理,在组织与亲情之间如何选择的重大伦理课题面前,营构了自己的道德意识与伦理诉求㊂钱理群曾经感慨, 在我们的历史视野里,只有历史事件而无人,或者有历史伟人(大人物)而无普通人(小人物),有群体的政治,而无个人的心灵世界 [6]172㊂在这个意义上,‘伤痕“的出现标志着一种新的叙事伦理的出现㊂所谓 叙事伦理 ,是指 在叙事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以 对生命的热爱与人格的尊重 为核心的人文关怀 [7]㊂它的质料是一个人的生活记忆, 通过叙述某一个人的生命经历触摸生命感觉的一般法则和周建华:‘伤痕“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小说叙事伦理的转型人的生活应遵循的道德原则的例外情形,某种价值观念的生命感觉在叙事中呈现为独特的个人命运 [8]4㊂王晓华的人生经历就是一个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鲜明个人特质的 例外情形 ㊂卢新华在‘伤痕“的创作谈中承认, 但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无论 红五类 还是 黑五类 ,心头多少都刻下过伤痕㊂而现实中,我确实也看到或听到过大量发生在 王晓华们 身上的故事 [4]㊂‘伤痕“的惊心动魄之处不在于构建了王晓华遭受的双重精神打击,而是即使在对母亲做出绝情的选择时,王晓华也难掩内心的痛苦㊂她压抑住对母亲的思念,然而想起自己的一切就 止不住心上又是一阵伤痛 ㊂与苏小林的爱情冲淡了王晓华心头的伤痛却难掩脸上时常出现的忧郁,当她发现母亲以改换地址的方式给自己寄信时,几度想拒绝,但还是 止不住读了下去 ,不敢相信母亲的话是真的,梦中却不断浮现母亲的身影㊂这是过去英雄传奇中少见和屡遭批判的个人主义情感㊂‘伤痕“突破了 十七年 文学关于民族国家的革命叙事拘囿,将个体㊁家庭及日常引入叙事框架并作为支配性的隐性线索主导故事发展走向㊂王晓华最终遵从自己的生命感受,血缘伦理超越组织伦理,在 文革 甫一结束这个历史的节点上,‘伤痕“的叙事令人耳目一新㊂二㊁ 伤痕 与叙事伦理的突围如果说王晓华人生选择的血缘回归以及最后并不那么十分令人放心的表态预示着某种突破的话,那么‘伤痕“之后,‘我该怎么办“‘重逢“‘枫“‘我是谁“‘将军吟“和‘飞天“等一个接一个伤痕故事的联袂推出则直接推动了当代小说叙事伦理的突围㊂叙事伦理学非常注重讲故事,而且是 讲述个人经历的生命故事 ,它通过叙事 编织出另一种时间和空间,给个人的生命被遗弃的长夜带来光亮,构造出玻璃般的言语世界将恐怖隔离开 [8]3㊂伤痕文学讲述个人的生活经历,也是个人在那个时代里的痛苦生活记忆㊂它编织的故事时间和空间不是个人可以依照自身意志和价值意愿自由支配的世界,而是记忆犹新㊁令人感慨嘘唏的梦魇过去㊂但是,伤痕叙事依然给人们带来了亮光,它让人重新认识了世界并逐渐找回了自己的生命感觉㊂漫漫长夜之后,伤痕文学率先以真情来感动读者,在真实的人物受害故事中来纾解㊁抚慰那些曾经受伤的心灵,给他们以温暖㊂ 文革 给予社会最大的伤害不是政治㊁不是经济,而是社会心理,是人与人之间难以逾越的心理鸿沟㊂如何填平这个鸿沟,使温暖重归人间,抚慰那些曾经受伤的心灵是当时最为急迫的一项工作㊂伤痕文学自觉担起了这个重任,它自觉地将人物受难故事作为自己书写的重心,除了‘伤痕“那样以展现主人公严重心灵创伤为主的作品,不少小说还描绘了主人公的血和泪的遭遇,如在‘我该怎么办“中薛子君的家破人亡㊁在‘飞天“中飞天的屈辱和与海离子的阴阳两隔㊁在‘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中许茂女儿们的苦难与屈辱等㊂在那些作品中,主人公们的血泪很容易让有着类似经历的读者联想到自己身历或亲见的悲剧人生,激起他们对造成那场灾难的始作俑者的愤怒㊂但与此同时,那似曾相识的影子所引发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同病相怜无疑为他们长期的积郁打开了缺口㊂在叙事视角上,伤痕叙事多以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展开,叙述者和见证人总是以感同身受的方式来处理故事,不少段落几乎就是叙述者的心理感受和内心独白,如 她痛苦地摇摇头,晶莹的泪珠又在她略向里凹的眼窝里滚动,然而她终于没有让它流出来,只是深深地呼出一口气,两只胳膊肘支在茶几上,双手捧起腮,托着微微向前突起的下巴,又重新将视线移向窗外 ㊂王晓华在返回上海探望母亲途中的这一段神态描写,读者分明能够感受到叙述者所感受的痛苦与忧伤㊂伤痕小说叙述的是一些 落魄 英雄,或单纯 英雄 的故事,他们内心有波澜㊁情感有忧郁,也更加注重叙事技巧的运用,在多视角多维度中传达叙述者复杂或者隐秘的内心情感㊂在形式各异又似曾相识的各种人生困境中不再提供普遍的集体化的道德原则,是伤痕小说叙事伦理的另一个突围㊂ 十七年 文艺思想的指针是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文艺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这架机器上的齿轮和螺丝钉㊂ 作家在观察和描写生活的时候,必须以党和国家的政策为指南㊂他对社会生活中的任何现象都必须从政策的观点来加以估量㊂作家必须表现政策在群众生活中所产生的伟大力量 [9]㊂梁生宝㊁刘雨生㊁李双双等一批坚定地走合作化道路,一心为公的新型社会主义英雄脱颖而出,奠定了 十七年 和 文革 时期社会主义英雄的基本范型与道德原则㊂伤痕文学未能从根本上摆脱 十七年 文学创作的政治惯性,但已经孕育着新的质素:个体取代集体逐渐成为主要的价值取向㊂首先,政治不再完全正确,而且错误政治给社会㊁家庭及个体造成灾难;其次,在个体生命历程中,伤痕文学不再将个体命运安排置于政治正确性之下,主人公命运在看似圆满的结局中总是存在着缺憾甚或隐患㊂伤痕小说与 十七年 小说和 文革 时期小说有第39卷第4期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7月着共同的理论前提,即文学的真实性,但是,真实性的内涵却在人们的不知不觉中有了变化㊂它不再是从政治正确出发, 反映出整个社会各阶级的关系和斗争㊁各个阶级的生活行为和思想动态㊁各个阶级的命运 ,而是 从生活出发,从实际出发,透过生活现象去揭示生活的本质,使生活的真实㊁艺术的真实㊁政治的真实统一起来 [10]㊂谁揭示了生活的本质,谁就获得真实的发言权㊂在 十七年 和 文革 时期小说中路线㊁阶级斗争的真实在伤痕小说中轻而易举地进行了转换甚至被消解了,主人公不再是生活中高不可攀的英雄,而是错误路线的受害者乃至实践者,他们的善良与努力不仅没有为自己挣得正常的生活待遇和政治待遇,反而加剧了自身的悲剧命运㊂控诉取代赞颂,过去英雄的赞歌如今成为凡俗人等的生活悲歌,伤痕文学实现了叙事伦理的第三个突围㊂文革 结束之后,作家们如何叙说他们的 文革 经验,整理他们的 文革 记忆,这不只是涉及态度问题㊁视角问题,也涉及叙述的方式问题㊂在各种形式的 文革 叙述中,小说依然是非常重要而且反响较大的一种㊂在类似的遭遇和文学经验中,作家们不约而同地采用了相似的叙事模式,许子东将它概括为 初始情景 情景急转 意外发现 结局 的 文革 叙事模式㊂在这个模式的诸种类型中,又以 契合大众审美趣味与宣泄需求的 灾难故事 [5]168与伤痕文学相契㊂伤痕小说中的灾难故事源于体制却并不反思体制缺陷,写出了人生悲剧却很少做人性的思考,而是将精力集中于关注人物的悲剧命运及悲剧命运制造者的政治批判与道德批判㊂从它们所能提供的思想的高度层面来说,伤痕小说确实不具备深远的思想史意义,但从叙事的层面上来说,尽管叙事对象仅仅着墨于受难者的悲剧人生㊁ 四人帮 及其爪牙的丑恶行为上,但它却开了当代文学政治控诉的先河,为后来对错误政治的校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㊂三㊁ 伤痕 与叙事伦理的转型在当代文学的历史链条中,伤痕文学究竟有着怎样的文学史意义?通常意义上,伤痕文学指的是 以揭露林彪㊁ 四人帮 罪行及其给人民带来的严重内外创伤的文学作品 [11]540㊂相比 十七年 文学,伤痕文学在题材㊁主题等传统领域里肩负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并且在价值立场选择㊁叙事技巧运用等方面有新异的表现,成为开启当代个体生存伦理叙事取代家国生存伦理叙事的先声㊂在故事伦理层面上,伤痕小说实现了叙事话语㊁思想承载及伦理价值三个方向的转型㊂ 伤痕 文学之前,小说叙事话语创作总体上是一种革命话语㊂从伤痕文学始,人道主义话语重新进入作家视野,小说从专注于英雄形象的塑造转移到关注小人物的命运,为他们遭受极 左 政治的捉弄而痛苦㊂ 小流氓 宋宝琦㊁四姑娘许秀云㊁知青娟娟等都是小人物,他们有别于梁生宝这样的英雄,他们命运的多舛或生命的毁灭给人以心灵的震撼,让读者意识到人的尊严与生命的可贵㊂‘过把瘾就死“‘顽主“‘我的帝王生涯“‘现实一种“及‘废都“等一改过去习惯,表达对 历史 的终结,自觉疏离 宏大 题材,躲避崇高㊂它们超越了伤痕小说个体生活叙述的情绪化流弊,蕴含着更多的生存意义上的思考,推动了叙事伦理的深层次发展㊂伦理价值方面,故事伦理的家国导向被对个体生存与生活的关注所取代㊂在这个向度上,‘伤痕“的积极意义毋庸置疑㊂王晓华在火车上的痛苦回忆㊁想跟妈妈道歉而不能的心理描写带给读者的震撼力,远远超越了故事末尾王晓华那个 朝着灯火通明的南京路大步走去 的身影㊂显然,在王晓华难以压抑的 积愤 与南京路的 灯火通明 之间,文本留下了一个巨大的裂隙㊂这个裂隙为先锋小说率先抓住,它以 一种充满创造欲望的前卫艺术姿态 表现着对既成社会规范和艺术传统的叛逆或超越企图 [12]221㊂马原以 马原的叙事圈套 玩着 文字游戏 ,赵毅衡却在他的作品中分明感觉到 鬼气森然的 文革 影子㊂余华和苏童等则以‘十八岁出门远行“‘现实一种“‘古典爱情“及‘我的地王生涯“等 发言玄远 的小说表达他们对荒诞世界的拒斥与批判㊂在 回到文学自身 把人的主体性作为中心来思考等观念影响下,先锋文学开启了反主体㊁反权威㊁反历史的与主流意识形态迥异的个体化指向㊂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市场经济全面展开等因素的影响下, 文学作品和文学写作的商品性质已是人所共见的事实 [13]387,作家们基本不再将写作视为一种精神承担,不喜欢再做读者的精神导师,而是习惯于在爱河欲海中展现人物的爱与恨㊁欲望与禁忌㊁欢乐与痛苦㊂故事叙述层面,伤痕小说也在酝酿着艺术观念和方法的变革㊂‘伤痕“给予了我们这方面充分的信息㊂它叙述的是女知青王晓华疏离母亲㊁回归母亲㊁伤别母亲的悲情故事,在众多的伤痕故事中它并不十分特别,但它的叙事却具有代表性㊂为了加强故事的悲剧性,作者运用了一些小技巧㊂首先,它采用了倒叙的方法㊂小说开篇,通过在朦胧㊁温馨的春天里王晓华在闪闪泪光中对往事的痛苦回忆制造不和周建华:‘伤痕“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小说叙事伦理的转型谐的异常氛围,定下小说整体的情感基调㊂其次,加大了描写的力度,通过场景描写强化情感的逼真性和导向性㊂例如小说第6段对小女孩的梦境描写, 妈妈 的呓语刺激了王晓华别母伤母的内心剧痛㊂再次,叙述者的主观介入性叙事㊂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叙述视角,这原本是一个比较客观的叙述视角,但叙述者深入到王晓华的内心世界,想王晓华所想㊁痛王晓华所痛,与场景描写一起营造了文本浓郁的感伤氛围㊂从王晓华时代性的生活遭遇到庄之蝶(‘废都“)个体私生活的混乱,从通过王晓华个人遭遇反映一个时代的灾难到凝视庄之蝶等知识分子个体生存状态的痛苦,在这个过程中,关注个体生存的叙事伦理越来越强大,既有的家国叙事伦理似乎越来越边缘化,仅仅在那些新红色经典叙事中是一种醒目的存在㊂但是,无论是前进还是退却,这两种叙事伦理却始终相互依存㊁互为前提㊂也许正是长期以来家国叙事伦理的支配性存在,才促成了伤痕小说个体生存叙事伦理的意外突围㊂然而,事情的发展又往往遵循着自己的逻辑,当个体生存叙事伦理以先进者的姿态否定和排斥家国叙事伦理的时候,它自己本身可能已经沦为了一种意识形态化的工具㊂正如意大利美学家艾柯所说: 对意义的探索过程亦即发现二项对立的过程,事实上在哪儿发现二项对立就在哪儿掉入了意识形态之中㊂ [2]矫枉过正必然引起反弹,况且家国叙事伦理从来就没有从小说叙事中退却㊂从‘狼图腾“到‘天高地厚“㊁从‘蛙“到‘炸裂志“,当我们静下心来打量新世纪小说时,已经很难简单地对它们做出区分,哪部是表现个体生存叙事伦理的,哪部主要是家国伦理叙事的㊂抛开政治话语拘囿和意识形态化解读,我们才能够真正感受到一部小说的叙事魅力,这也许是伤痕文学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小说所做的最大贡献㊂参考文献:[1]丁东,谢泳.重说卢新华‘伤痕“的意义[N].中国青年报,2004-09-01(B2).[2]贺桂梅.新话语的诞生 重读‘班主任“[J].文艺争鸣,1994(1):17-20.[3]李洁非,张陵.被唤醒的美学意识[J].文学评论,1986(2):92-99.[4]倪自放.卢新华讲述‘伤痕“出炉的幕后故事[N].齐鲁晚报,2008-11-23(A03).[5]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 解读50篇文革小说[M].北京:生活㊃读书㊃新知三联书店,2000. [6]钱理群.重建家园:我的退思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徐岱.叙事伦理若干问题[J].美育学刊,2013(6):31-46.[8]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9]周扬.为创造更多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而奋斗1953年9月24日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人民文学,1953(11):7-20. [10]刘心武.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N].光明日报,1978-10-03(04).[11]朱寨.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1987.[12]王嘉良,颜敏.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2004.[13]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T h eW o u n d e da n d t h e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o fN o v e lN a r r a t i v eE t h i c s s i n c e t h e1980sZ HO UJ i a n h u a(C o l l e g e o fL i b e r a lA r t s,G a n n a n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G a n z h o u341000,C h i n a)A b s t r a c t:A s a l i t e r a r y t r e n d,t h eW o u n d e dL i t e r a t u r e i s l o n gg o n e,b u t i t s i n f l u e n c e i s f a r f r o m g o n e.T h eW o u n d e d i s o n e o f t h e i c o n i cw o r k s o f t h e S c a r L i t e r a t u r e,a n d i t s i n f l u e n c e i s p r o f o u n d.T h e i m p a c t o fT h eW o u n d e d l i e s n o t i n i t s"w o u n d e d"d e-s c r i p t i o n,b u t i n t h en a r r a t i v e e t h i c s i t p i o n e e r e d.T h eW o u n d e dn a r r a t e s t h e d i f f i c u l t c h o i c e b e t w e e n W a n g X i a o h u a's o r g a n i z a-t i o na n dh i sm o t h e r a n d t h e s e r i o u sm e n t a l b r u i s e i t b r i n g s.T h i sm e n t a l b r u i s e h i g h l i g h t s t h r o u g h t h e n a r r a t i o no fW a n g X i a o-h u a's p e r s o n a l l i f e a n d r e w r i t e s t h eh i s t o r y o f t h e l a c ko f s u b j e c t i n t h e g r a n dn a r r a t i v e o f t h e p a s t t h r e e d e c a d e s.T h eW o u n d e d l e a d s t h e t r e n do f p e r s o n a l l i f en a r r a t i o n i nw o u n d e d l i t e r a t u r e.T h eW o u n d e dL i t e r a t u r en o l o n g e r p r o v i d e s c o mm o nc o l l e c t i v-i s m m o r a l p r i n c i p l e s,s u c h a s c o mm o n p e o p l e l i f e e l e g y p r a i s e t o r e p l a c e t h e p a s t h e r o e s b e c o m e s t h e n o r m.I t o p e n s a n e wt y p e o f n a r r a t i v e e t h i c s s u c ha s t h e i n d i v i d u a l s u r v i v a l e t h i c s t o r e p l a c e t h e c o u n t r y's l i f e e t h i c s,t r a g e d y i n s t e a do f c o m e d y s i n c e t h e 1980s,p a v i n g t h ew a y f o rV a n g u a r dn a r r a t i v e a n dd e c o n s t r u c t sn a r r a t i v e.K e y w o r d s:T h eW o u n d e d;T h eW o u n d e dL i t e r a t u r e;t h e1980s;n a r r a t i v e e t h i c s(责任编辑:韩大强)第39卷第4期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7月。

伤痕书写与精神补白

伤痕书写与精神补白

伤痕书写与精神补白作者:李莹莹来源:《美与时代·下》2021年第08期摘要:邓湘子的儿童小说以现实主义为基调,从历史洪流下的乡村取材,将儿童本位观与乡土特色结合。

乡土承载历史,历史难避伤痕,作品以“伤痕”叙事为切入点,一方面将宏大的历史记忆融于底层乡村中,使精神的失落浮现在身体的伤痕与病痛之上;另一方面淡化了“伤痕”小说中的政治倾向与乐观倾向,站在新世纪儿童作家的立场上反观历史浩劫下的乡村面貌,呈现出乡村儿童在艰苦时期顽强生存、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宝贵品质。

邓湘子精心编织着具有历史广度与人文深度的乡村世界,以期增厚儿童文学的历史质感,塑造未来民族性格。

关键词:邓湘子;伤痕叙事;儿童文学;现实主义邓湘子的儿童文学作品取材于农村,具有鲜明的乡土色彩与宏阔的历史感。

乡土承载历史,而历史难避“伤痕”,“文革”后期的“伤痕”小说“保持着对历史理性的乐观与坚持,信奉历史唯物主义的进步论”[1]。

邓湘子承接了“伤痕”小说勇于反观历史、反思历史的精神内核,同时又站在新世纪儿童作家的立场上瓦解了“伤痕”小说坚信的历史“偶然性”,将淡化了政治意识和说教意味的历史复位于儿童的记忆中,不避疾病、历史、死亡,凸显儿童与乡民面对内忧外患时的真实状态。

丰厚的文化底蕴与历史折影融于乡村文化审美空间中,呈现了“伤痕”叙事折射的乡村变迁图景,在增厚新世纪儿童文学的历史质感的同时,更补白了当代儿童的忧患精神与历史精神。

一、再现与复归——遗忘的历史新时期的“伤痕”文学是典型的反思文学,在反拨“文革”浩劫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局限性,多以个人乐观的表象和对政治立场的拥护规避对“伤痕”心理的恐惧。

邓湘子的儿童小说承接了“伤痕”文学的叙事风格,再现了历史视域下遭受政治与时代盘剥的农村图景。

而他并未沉溺于历史的伤痛中,“当一个作家对自己的童年生活、民族身份认同有种文化的自觉之后,作家更会从文化史迹、文献史实、人文印记中找寻甚至挖掘写作素材,建构自己的文学世界”[2]。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柯在《 规训 与惩 罚 》 一 书 中描 述 了 1 7世 纪 新 兵 在
经 历 漫 长 而 统 一 的 塑 造 。 直 到 拥 有 军 人 所 具 备 的 标 志
1 9 8 0年 召 开 的 剧 本 创 作 座 谈 会 上 。 时 任 党 中 央 主
席的胡 耀邦 就肯定 了 “ 文 革”之 后三年 中揭鼹 林 彪 、
要 说 获 奖 了 。在 这 一 环 节 中 , 文 学 出 版 起 着 很 大 的 制 约
作用 。
《 班主任 》 是 在《 人 民文学》 杂 志社 的 策 划 下 , 为 了
方 向。
会上 . 时任 全 国 文 联 党 组 副 书 记 、 文 化 部 副 部 长 的 陈 荒
煤认为 : “ 林彪 、 ‘ 四 人 帮 ’ 对 青 年 的 危 害 必 须 要 在 文 艺
上 反 映 出来 。揭 批 ‘ 四人 帮 ’ 的小 说 要 大 力提 倡 。” [ 2 1 新 时 期 初 期 的 文 学 政 策 可 以 看 作 是 国 家 政 治 意 识 形 态 对 文 学 的一 种 权 力 化 表 达 。 “ 伤痕小 说” 大 都 响 应
的规 训 . 进 而考察对 “ 伤 痕 小说 ” 书 写 的制 约 因素 。 关键 词 : 文 学体制场域 ; 文 学创 作 场 域 ; “ 伤痕 小说” 书写 ; 制 约 因 素
中图分类 号 : 1 2 0 6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8 — 7 2 5 7( 2 0 1 4) 0 4 — 0 0 4 9 — 0 3
2 01 4年 l 2月
焦 作 大 学 学 报
J OURNAL OF J I AOZ UO UNI VE RS r I Y
N o . 4 De c . 2 O1 4
第 4期
文 学体 制场 规训 视 域 下 的 “ 伤 痕 小说 ’ ’ 书 写
王 茂
( 信 阳 师 范 学 院 华 锐 学 院 中 文 系 ,河 南 信 阳 4 6 4 0 0 0)
塑造 而成 . “ 规训 ” 的过 程 也 就 完 成 了 。在 文 学 领 域 , 由
于 受 国家 意 识 形 态 的 约 束 , 4 0年 代 的 解 放 区 文 学 、 “ 十 七 年” 文 学 以及 “ 文 革” 都 是采用看 得见 的“ 惩罚 ” 外 在 暴 力形 式 和看 不 见 的 “ 规训 ” 内 在 方 式 来 实 施 。对 于 “ 伤
1 .文 学 政 策 的 诉 求
“ 文革 ” 结 束后 。 国 家 各 项 工 作 的 恢 复 与 展 开 都 是
以 揭批 “ 四人 帮 ” 、 反思 “ 文革” 为 开 端 。文 学 秩 序 的 恢 复
着 文 艺 政 策 的 号 召 ,虽 然 在 题 材 选 择 和 内 容 表 现 上 有
摘要 : “ 伤 痕 小说 ” 书 写 受 多种 因素 的 制 约 , 其 中 文 学 体 制 是 影 响 较 大 的 制 约 因素 。 文 章 通 过 分 析 文 学 体 制 场 内 的 文 学政 策 、 文 学 出版 、 文 学批 评 和 文 学评 奖 等 各 个 子 场 域 对 文 学 创 作 场
代 表 的 是 政 治 意 识 、 国 家 和 政 党 意 志 在 文 艺 方 面 的 政
范 和 引 导 下 规 约 着 作 家 的 写 作 内 容 与 写 作 策 略 。 文 学
形 态 始 终 处 于 文 学 制 度 的 塑 造 和 规 约 之 下 , 如 果 不 按
策性表述 . 代 表 了政 治 权 威 话 语 的公 开 宣 布 , 权 威 性 和 威慑力不容置疑 。 也不可抗拒 。 文学政策是文艺与政治互动关系的中介 , 是 政 党 实 行 意 识 形 态 控 制 的重 要 方 式 ,反 映 的 是 国家 政 治 意 识 形 态 对 文 学 创 作 的 愿 望 和 要 求 。 文 学 政 策 对 意 识 形 态 的合 法 性 起 着 建 构 和 维 护 的作 用 ,实 现 了对 文 学 的直
接 制 约 和 主 导 , 引 导 和 规 范 着 作 家 的 创 作 内 容 和 创 作
照 这 种 制 度 的 规 约 去 写 作 , 写 出 来 的 作 品 得 有 机会 发 表 , 然 而 能够 被 刊登 在 譬 如《 人 民文学 》 一 类 刊 物 上 的几 率 更 是 微 乎 其 微 , 更 不
“ 四 人 帮 ” 倒 行 逆 施 的 小 说 对 推 动 历 史 前 进 起 到 的 作
用 …( 嘲 。 时任中宣部副部长 、 文 化 部 部 长 的 黄 镇 在 中 国 文 联 三 届 三 次 会 议 上 强 调 文 艺 界 当 前 和 今 后 一 个 时 期
性“ 符 号” ( 即职业习惯 ) 之后 , “ 理想士 兵” 的 形 象 就 被
所不 同. 但 都 是 在 按 照 政 策 规 约 的 方 向 进 行创 作 。
2 . 文 学 出版 的 干 预
新 时 期 初 期 的 文 学 生 产 在 官 方 主 流 意 识 形 态 的 规
与 调 整 也 不 例 外 。新 时 期 初 期 召 开 的一 系 列 文 学 会 议
是 这 种 秩 序 调 整 和转 换 的 标 志 。会 议 “ 讲话” 或“ 报告 ”
的第一要务仍 然是揭批“ 四人帮 ” 。 中 国 作 协 也 分 别 在 北 京 和 上 海 召 开 了 短 篇 小 说 创 作 座 谈 会 。北 京 的 座谈
痕小 说 ” 而言 。 国家 意识 形 态 对 文 学 的 要 求 则 更 多 地 体
现在内在的“ 规训 ” 手 段 。这 种 内在 的 “ 规训 ” 主 要 体 现 在 文 学 体 制 的层 面 , 如 文 学会 议 及 制 定 的 文 学 政 策 , 文 学批 评 、 文学出版 、 文学评奖等方面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