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射频识别_RFID_技术政策白皮书
2020年中国RFID行业市场分析: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元 物联网普及带来新发展机遇
2020年中国RFID行业市场分析: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元物联网普及带来新发展机遇1、物联网普及带来发展机遇近年来,随着物联网的逐渐普及,带动了一系列物联网相关产品市场的发展,RFID产品市场就是其中之一。
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
其原理为阅读器与标签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的数据通信,达到识别目标的目的。
RFID产品的应用非常广泛,典型应用有动物晶片、汽车晶片防盗器、门禁管制、停车场管制、生产线自动化、物料管理等等,同时,它也是物联网传感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RFID产品可以分为系统和软件两部分,其中系统包括标签及封装、读写机、软件和系统集成服务,软件包括中间件和应用系统。
据中国RFID产业联盟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标签及封装市场的比重约为33.1%,读写机约占22.9%;软件约占12.2%,系统集成服务约占31.8%。
2006年6月9日以来,国家相继颁布了《中国射频识别技术政策白皮书》、《800/900MHz频段试运行规定》等相关政策规定,表明国家已经开始RFID的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中国的RFID产业进入了加速发展的轨道。
RFID已经进入各行各业。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RFID在物流、零售、制造业、服装业、医疗、身份识别、防伪、资产管理、交通、食品、动物识别、图书馆、汽车、航空、军事等其他领域都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下图所示为目前我国RFID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市场占比情况,可以看出,金融支付占据21.2%的市场,成为了中国RFID行业市场第一板块。
其次在身份识别、交通管理和军事与安全的应用也占据了10%以上的市场份额。
随着RFID技术的成熟和普及,中国政府意识到应用RFID技术会给众多行业的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加快了制定相关政策、推动RFID产业发展的步伐。
我国形成了RFID低频和高频的完整产业链和京、沪、粤为主的空间布局。
近年来,中国有关政府部门对RFID的政策扶持力度持续加大,为RFID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中国物联网大事记
物联网这一基本概念由美国麻省理工的Sanjey Sarma和Davib Brock教授提出。其核心思想是应用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电子产品编码),就是为全球每一个物品提供唯一的电子标识符,运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完成数据采集,通过与互联网相连的软件和服务器达成信息共享。自1999年到2003年,Auto-ID中心完成了EPC应用方面三个阶段(货堆、货箱、单个物品)的示范实验,从实验室走向了实际应用。
12月8日,成都举办发展物联网产业专家研讨会。
12月11日,西安市科技局组织30余家企业召开西安市传感网会议。
12月16日,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无锡市人民政府在无锡滨湖区签署了共建“国家传感信息中心感知无锡示范工程”、“中国传感网创新研发中心”、“中国传感网产业园区”的合作协议。
12月19日,国内首届“物联网技术与产业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
厦门举行了“无线城市物联网高峰论坛”。
2月3日,山东省潍坊物联网研究院成立。
2月5日,上海28家单位共同签署《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合作协议》,预示着上海将在几年内致力打造一条完整、高端的物联网产业链。
同日,北京召开“感知北京”示范工程首批项目发布会,包括十大领域22个项目,重点包括城市管理、城市应急、城市运行等八大领域的物联网项目。
12月23日,无锡物联网产业院院长刘海涛当选2009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创新奖。
1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再次把物联网提到“占领新型产业的制高点,决定国家未来的高度”。
12月28日,福建省物联网年产值超过20亿。
2010年
1月2日,上海市商务委连发两项通知,将从2010年起实施物联网建设体系,政府出资带动,提升上海现代物流业的服务升级。
参考文献_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详解(第3版)_[共2页]
参考文献[1]RFID中国论坛[2]RFID世界网[3]中国物品编码中心[4]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5]EPCglobal标准化组织[6]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S].2006.[7]Klaus Finkenzeller(德).王俊峰,宋起柱,彭潇,马爱文等译.射频识别技术.6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8]刘礼白.特高射频识别技术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9]李全圣,刘忠立,吴里江.特高射频识别技术及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10]Dominique Paret(法).安建平,高飞译,薛艳明等译.超高频射频识别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11]单承赣,单玉锋,姚磊等.射频识别(RFID)原理与应用.2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12]章伟,甘泉.UHF RFID标签天线设计、仿真与实践[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13]武传坤等.物联网安全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14]张智文.射频识别技术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5]周晓光,王晓华,王伟.射频识别(RFID)系统设计、仿真与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16]樊昌信,曹丽娜.通信原理.7版[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5.[17]Pozar D M.张肇仪,周乐柱,吴德明译.微波工程.3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18]Reinhold Ludwig,Pavel Bretchko.王子宇,王心悦等译.射频电路设计-理论与应用.2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19]黄玉兰.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20]黄玉兰.ADS射频电路设计基础与典型应用.2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21]黄玉兰.射频电路理论与设计.2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22]黄玉兰.物联网传感器技术与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23]黄玉兰.电磁场与微波技术.2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24]黄玉兰.物联网核心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25]黄玉兰.物联网概论[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26]黄玉兰,梁猛.电信传输理论[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4.。
1条主线 6个转变 7个重点 4项措施——解读《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发展报告蓝皮书》
条主线个转变个重点项措施——解读《中国射频识别(R FI D)技术发展报告蓝皮书》特约记者李芳目前倍受关注的物联网概念是通过射频识别技术(R FI 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政策的引导,物联网势必将得到快速发展。
作为基础信息处理技术,R FI D 可以称得上是制约物联网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
11月3日,由国家科技部等15个部委和部门参与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电子标签蓝皮书——《中国射频识别(RF I D)技术发展报告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正式发布,这对推动包括RFI D应用在内的更大规模的物联网应用,无疑是一个促进与指导。
蓝皮书作用和意义推进创新、调整结构、扩大内需、保证增长是我国“后危机”应对各种困难与挑战的首要任务,也是加快构建创新型国家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
射频识别(RFI D)技术以其产业带动能力强、转型提升作用大、拉动就业效果好、创新关联范围广等特点,赢得了各国的高度关注。
深化RFI D应用,推进R FID技术与无线传感网络技术融合与创新,促进“感知中国、感知世界”全球物物互联的进程,对我国摆脱金融危机、实现经济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蓝皮书的编写,梳理了我国RFI D发展现状,使业界相关领导、专家、企业有了一个能充分对话、商谈我国R F I D发展战略的平台。
蓝皮书的形成蓝皮书于2009年4月20日启动。
由科技部主持,参加单位有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铁道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解放军后勤部、解放军总装备部、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信息产业厅、上海市科委、重庆市科委、上海浦东张江集团、中国物流和采购联合会等多个部委和部门共同参加了蓝皮书的编写启动会。
RFID基础知识与典型实际应用方案
RFID基础知识与典型应用一、何为RFID?在20世纪中,无线电技术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是科学技术发展最重要的成就之一.1948年哈里.斯托克曼发表的“利用反射功率的通讯”奠定了射频识别RFID的理论基础。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如今,RFID技术理论日趋成熟,产品种类也越来越丰富.从概念上来说,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的数据信息。
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达到识别目的并交换数据。
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1、RFID组成RFID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个标准是EPC标准,它将RFID系统分成了四个层次,包括物理层、中间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物理层是整个系统的物理环境构造,包括标签、天线、读写器、传感器、仪器仪表等硬件设备.中间层是信息采集的中间件和应用程序接口,负责对读卡器所采集到的标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预处理,然后将信息传送到网络层或应用层的数据接口。
网络层是系统内部以及系统间的数据联系纽带,各种信息在其上交互传递。
应用层则是EPC后端软件及企业应用系统。
在明晰的系统层次上,EPC标准还统一了数据的报文格式,并规范了输出传输流程。
这样,RFID系统的部署就会变的严谨有序。
通常我们所说的RFID产品处于物理层,其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包括:◆射频标签(或称射频卡、应答器等)射频标签也可称作射频卡,它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含有物品唯一的标识体系,包含著一系列的数据和信息,比如产地,日期代码和其他关键的信息等,这些信息储存在一个小的硅片中,利用阅读器,可以及时方便的了解精确的信息。
射频标签能储存从512字节到4兆不等的数据,由系统的应用和相应的标准决定,射频标签具有体积小、容量大、寿命长、可重复使用等特点,支持快速读写、非可视识别、移动识别、多目标识别、定位及长期跟踪管理等。
涉密信息载体在位监管系统建设方案
涉密信息载体在位监管系统建设方案陕西烽火通信集团北京烽火联拓科技有限公司一、项目意义和必要性近几年随着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涉密单位的传统保密方式已经远远跟不上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如何保证计算机及数据在应用中的安全,防止失泄密事件,已成了当前一项重要的任务。
尽管近年来政府在网络化、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一些成绩,但对涉密文件和敏感数据管理,以及信息安全共享方面仍是近段时间重点建设内容,也是急待彻底解决的问题。
在国家机关日常办公中,通常会产生大量的涉及国家安全、政府安全的涉密文件。
目前这些密级文件的区域内共享与利用是采用网络技术或电子数据载体进行传递的。
然而,近年来在国家、军队中失泄密案件频发,其中不乏给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恶性失泄密案件,结果显示导致办公文件失泄密最常见的途径是计算机网络、移动U盘、硬盘和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计算机信息载体。
人们在设计防范计算机网络失泄密技术外,如何有效加强对涉密移动信息载体,尤其是小型、便携、使用极为便利的移动存储介质管理是国家机关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
本项目涉及到的保密移动信息载体包括笔记本电脑、保密移动存储介质(U盘、移动硬盘)等资产。
结合信息保密、访问控制技术,将RFID技术、无线传感网技术、实时定位技术应用到政府的涉密移动信息载体管理中,综合利用网络管理和保密设备管理软件等手段,给信息安全增加更可靠的管理手段。
实现对各种涉密移动信息载体进行监控定位管理、指定区域、人员管理,使单位信息资产、涉密信息不被移动存储设备非法流失,真正实现移动存储设备信息安全的“五不”原则,即:进不来、拿不走、读不懂、改不了、走不脱。
“进不来”,是指外部的移动存储介质拿到单位内部来不能用;“拿不走”是指单位内部的存储介质拿出去使不了;“读不懂”是指只有授权的人才能解密阅读,任何未经授权的人都打不开其中的文件,这意味着即使存储介质丢失也不会造成泄密;“改不了”是指其中的信息篡改不了;“走不脱”是指系统对存储介质采用丢失报警,有效防止粗心造成的损失。
RFID技术论文
RFID技术摘要: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也许是发展前景很高的技术之一,有人认为它可以引领下一次技术热潮。
这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因为它给我们的生活确确实实带来了非常大的好处。
RFID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发展迅速,正在逐步走向成熟。
RFID所应用的领域涵盖了政府、物流行业、交通运输、通信业等多个行业。
RFID 是结合了无线电、芯片制造及计算机等多学科的新技术,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全新形式。
它以无线方式进行双向通信,而且它不进行接触就可实现批量读取和远程读取,有些超高频RFID可达到10米左右,可以无需人工干预完成识别工作。
可实现真正的“一物一码”,这就大大简化了物品的库存管理,满足信息流量不断增大和信息处理速度不断提高的需要。
关键字:RFID 前景信息方便安全RFID的基本技术原理起源于二战时期,最初盟军利用无线电数据技术来识别敌我双方的飞机和军舰。
战后,由于较高的成本,该技术一直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并未很快在民用领域得到推广应用。
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芯片和电子技术的提高和普及,欧洲开始率先将RFID技术应用到公路收费等民用领域。
到二十一世纪初,RFID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其在民用领域的价值开始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西方发达国家,RFID技术大量应用于生产自动化、门禁、公路收费、停车场管理、身份识别、货物跟踪等民用领域中,其新的应用范围还在不断扩展,层出不穷。
本世纪初,RFID已经开始在我国进行试探性的应用,并很快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2006年6月,中国发布了《中国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标志着RFID的发展已经提高到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层面。
到2008年底,中国参与RFID的相关企业达数百家,已经初步形成了从标签及设备制造到软件开发集成等一个较为完整的RFID产业链,据专家估计,2008年中国RFID相关产值达到80亿元左右。
直到现在我们国家还一直在FRID投入着巨大人力物力去发展它。
中国射频识别RFID0技术政策白皮书
中国射频识别RFID0技术政策白皮书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一、概述射频识别(RFID)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自动识别技术,已经成为物联网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在物流、零售、制造业、农业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为了推动RFID技术在中国的发展,提高技术水平、加强标准制定、推动应用创新,制定本政策白皮书。
二、政策目标1. 加强RFID技术研发:鼓励企业加大RFID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核心技术的突破,提升我国在RFID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
2. 完善RFID技术标准:加强与国际标准的对接,在RFID技术规范制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促进RFID技术在全球范围的互操作和互联互通。
3. 推动RFID技术应用创新:鼓励广大企事业单位在核心行业推动RFID技术的应用,积极探索RFID技术在新兴领域的可行性,并创造更多的应用场景。
三、政策措施1. 加大资金支持:增加RFID技术相关的科研项目资金投入,支持企业开展新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活动,促进技术成果转化。
2. 建立行业联盟:组织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共同成立RFID技术联盟,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技术创新。
3. 加强标准制定:加强与国际标准组织的合作,制定RFID技术的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提高我国RFID技术的国际竞争力。
4. 推动应用创新:在物流、零售、制造业、农业等重点领域,组织RFID技术的示范应用项目,鼓励企事业单位采用RFID 技术,推动应用创新。
5. 加强人才培养:加大RFID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创建RFID技术专业学科,建立RFID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提高国内人才的素质和数量。
四、政策效果评估为了评估本政策的实施效果,将建立相应的监测和评估机制。
定期评估RFID技术产业发展情况、标准制定情况、应用创新情况等,及时调整和优化政策措施。
五、政策落地本政策由相关政府部门负责具体的实施和落地工作。
相关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等应积极参与并支持政策的推进和落地。
rfid
摘要摘要无线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中间件是介于前端读写器硬件模块和后端数据库与应用软件之间的重要构件,屏蔽阅读器差异为数据处理的客户端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开发平台。
论文首先介绍了RFID系统组成和应用框架,对RFID中间件技术的概念、原理、功能、系统结构和标准等进行了研究。
通过对RFID读写原理、实现功能等的分析与设计,结合RFID中间件在事件处理机制方面的特点、流程和方法,依据事件过滤规则和数据挖掘的基本实现理论,提出一种基于划分投影数据库的改进FP-growth关联规则算法,即,Fproject算法,找出数据库中所有的频繁项集。
(……此部分省略了)投影数据库还有利于基于约束的关联规则提取。
在此基础上,针对RFID中间件事件层处理中的事件过滤与挖掘,提出一种多层OLAP(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联机分析处理)关联规则挖掘系统的构想,将OLAP关联规则挖掘的结构划分为三部分:数据仓库,OLAP引擎和关联规则挖掘引擎。
在改进FP(Frequent Pattern,频繁模式)增长模型的基础上构造多层关联规则挖掘算法,找出OLAP关联规则挖掘系统的各个结构层次的频繁项集,进而找出交叉层次的关联规则,实现了更加有效的RFID中间件事件过滤和事件挖掘。
关键字:RFID,中间件,多层关联规则, 过滤规则,事件挖掘,频繁项集,Fproject算法**事件过滤规则与**挖掘研究2摘要AbstractThe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middleware is an important part between the interrogator and the data process system in RFID systems, in which the RFID middleware can shield the difference of the various interrogators and supply a uniform interfac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background data process system. In this paper, we firstly introduced the RFID system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structure, and expounded the concept, theory, function, structure and criterion of the RFID middleware. By investigating the principle of read and write of RFID middleware and its practical application, and some important issues in event processing, we proposed an improved FP growth algorithm association rules, i.e, Fproject algorithm, based on partion projected dataware, to obtain all the maximal frequent itemsets in the dataware, after an analysis of the event filtering and event mining in the RFID middleware. Using the project dataware has some advantages. Firstly, it can solve the large amount of sources required for FP-growth algorithm; secondly, it is more effcient than FP-growth algorithm because it increase the visit effviency; finally it also helps to extract the association rules with constraints.Then we proposed a multilevel OLAP association rules mining system, which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dataware, OLAP engine and asscociate rules mining engine, based on the new FP-growth algorithm. New algorithm is employed to get the maximal frequent itemsets in different level and then intersectional levels, which is expected to get more efficient event filtering and event mining.Keyword:RFID; middleware;multi-level association rules; filtering rules; event mining; maximal frequent itemsets; FPproject**事件过滤规则与**挖掘研究4目录目录摘要 (1)ABSTRACT (3)第一章绪论 (7)1.1研究背景 (7)1.2研究内容与目标 (9)1.3论文组织结构 (11)第二章射频识别(RFID)与RFID中间件 (13)2.1RFID系统组成与框架 (13)2.2RFID工作原理与应用体系结构 (15)2.3RFID中间件的定义与功能 (17)2.4RFID中间件的系列标准 (18)第三章RFID中间件的平台结构与事件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900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设备无线电管理规定》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900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设备无线电管理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24.04.22•【文号】工信部无〔2024年〕76号•【施行日期】2024.11.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通信业正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900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设备无线电管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无〔2024年〕76号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青海、宁夏无线电管理机构,国务院有关部门无线电管理机构,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现将《900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设备无线电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年4月22日900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设备无线电管理规定第一条为促进无线电产业发展,加强射频识别(RFID)设备的管理,提高频谱使用效率,维护空中电波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无线电发射设备管理规定》等法规规章,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指通过对射频信号进行调制和编码,实现读写器与标签之间非接触式的数据传输,进而识别标签所含身份信息等数据的技术,主要应用于公共安全、生产管理与控制、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交通管理等领域。
本规定适用于920-925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无线电发射设备的研制、生产、进口、销售和使用。
第三条生产或者进口在国内销售、使用的射频识别(RFID)无线电发射设备应当符合“900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无线电发射设备技术要求”(见附件),并向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申请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
第四条设置、使用920-925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无线电发射设备,参照地面公众移动通信终端管理,无需取得无线电台执照。
物联网技术概论-RFID
2.1 RFID系统组成
根据不同的应用目的和应用环境,RFID系 统的组成会有所不同,但基本都是由电子标签 (Tag,即应答器)、阅读器(Reader)、数据 信息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数 阅读器 能 量 据 时 序 电子标签
数据库
耦合元件、天线
2.1 RFID系统组成
一、电子标签
超高频段的RFID标签的开发应用将成为主
流)——《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
皮书》,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等十五个部委,
2006年6月9日发布。
1.3 我国RFID技术发展的里程碑事件
4.国家工信部无委会对全国RFID使用频率的指
配——《800/900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技
术应用规定(试行)》。信部无[2007]205号,
整个智能卡系统分为三个层次:最底层为物理
层(即硬件CPU卡芯片),中间层为与硬件相关的
内核层,最上层为与硬件无关的功能层。 从智能
卡操作系统COS命令的流向上看,命令从外部终端
开始进入智能卡,一般需要四个过程的处理,通常
也可以说是COS中的四个功能模块:传输管理模块、
安全体系模块、命令处理模块和文件管理模块。
的距离范围内产生一个合适的能量场激励电子标签。
读写器负责将主机的读写命令加密后发送到电子标
签,将电子标签返回的数据解密后传送到主机。
2.1 RFID系统组成
三、天线
天线用于发射信号来形成有效的电磁场覆
盖区域和接收电子标签返回的信号。它由一个
或多个环状线圈组成,负责在应用所需的空间
范围内建立足够使标签芯片工作的电磁场。
磁耦合式。
4.按标签的基本功能分为:只读型标签和读/写 型标签两大类。
我国RFID技术发展战略初步确定
R I 业 链 逐 步 形成 FD产
据 了 解 , 一 条 完 整 的 R I 业 链 FD产 目前 已 经 在 我 国 逐 落 。 但 随 着 零 售 业 的 改 变 。在具 体 的操 作 上 ,作 为后 进 国
逐 渐成 熟 ,R I 技 术 应用 还 将在 2 1 家 ,可 供我 们 借鉴 的 经验 也 不 多 ,政 FD 00
年 再度爆 发 。
府 的角 色扮 演 还要 长 期摸 索 。当前 国 包 括 以 下 主 要 环 节 : 一 是 标 准 的 制
R I 术 战 略 、 中 国RFD技 术 发 展 点 ,R I 技 术显 示 出 巨大 的发展 潜力 作 为全 球 性 的制 造 中心 ,中国 已成 为 F D技 I FD 及优 先 应 用领 域 、推 进 产业 化 战 略和 与应 用 空 间 。有专 家预 言 ,它有 可 能 世 界 上 最 大 的 R I FD应 用 市 场 。 来 自 宏 观环境 建设 方案 。
维普资讯
M ARKET EW VI
d - 纛
¨
i
t^
鑫:
%
我 国RFD技术 发展 战略初步确 定 I
量 ,提 高企 业经 济 效益 ,加强 公 共安
新 加 坡 国 立 图 书 馆 系 统 因 其 图 书
R I 签技术将在未来2 5 FD标 — 年
逐 渐 大 规 模 应 用
随 着 R I 术 和 应 用 的 日趋 成 F D技 熟 ,快 速增 长 的中 国市 场 已成 为 国外
中国射频识别RFID0技术政策白皮书
中国射频识别RFID0技术政策白皮书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包括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智能交通、智能制造、医疗健康等领域。
随着RFID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中国政府也制定了相关政策以推动RFID技术的发展和利用其潜在价值。
首先,中国政府鼓励和支持RFID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政府鼓励企业加大对RFID技术的研究投入,并提供相关资金、场地和政策支持,以推动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政府还鼓励建立技术开放平台,促进技术交流和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提升国内RFID技术的水平和竞争力。
其次,政府积极推动RFID技术在关键行业的应用。
政府鼓励RFID技术在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关键行业的应用和推广。
通过推动RFID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改善数据管理等,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和现代化。
再次,政府加强RFID技术的标准化和监管。
政府制定和完善RFID技术的标准体系,加强对RFID技术的监管和规范,确保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政府还鼓励企业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用户的隐私和信息安全,防范和打击技术滥用和不当行为。
此外,政府加强RFID技术人才培养和交流。
政府鼓励高校和研究机构加强RFID技术人才培养,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提升国内RFID技术的研发和创新能力。
政府还鼓励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进行技术交流和合作,吸取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RFID技术在国内的应用和发展。
最后,政府加强RFID技术的市场推广和应用示范。
政府鼓励企业积极参与RFID技术的市场竞争,加大对RFID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的研发和推广力度。
政府还鼓励开展RFID技术的应用示范和推广活动,推动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提高社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综上所述,中国政府在推动RFID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加强标准化和监管,加强人才培养和交流,推动技术的市场推广和应用示范。
rfid标签
rfid标签电子标签即RFID标签,是RFID的俗称。
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电射频识别)的缩写。
沃尔玛、SAP、BEA、Intel、SensiTech、Swisslog等国际机构在各自行业中对射频识别技术的推广应用,证明和揭示了该项技术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RFID技术和因特网技术的有机结合更是全球IT行业最具革命性的增长点之一。
为了推动RFID技术在中国的普及应用,2006年6月9日中国科技部和信息产业部等15个部委联合颁布了《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
电子标签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来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作为条形码的无线版本,RFID技术具有条形码所不具备的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大、标签上数据可以加密、存储数据容量更大、存储信息更改自如等优点。
电子标签的编码方式、存储及读写方式与传统标签(如条码)或手工标签不同,电子标签编码的存储是在集成电路上以只读或可读写格式存储的;特别是读写方式,电子标签是用无线电子传输方式实现的。
RFID电子标签突出的技术特点是:可以识别单个的非常具体的物体,而不像条形码那样只能识别一类物体;可以同时对多个物体进行识读,而条形码只能一个一个地读;存储的信息量很大;采用无线电射频,可以透过外部材料读取数据,而条形码必须靠激光或红外在材料介质的表面读取信息。
组成部分(1)标签(Tag)。
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高容量电子标签有用户可写入的存储空间,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
(2)阅读器(Reader)。
手持或固定式读取(有时还可以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
(3)天线(Antenna)。
在标签和阅读器间传递射频信号。
工作原理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不复杂。
标签进入阅读器发出的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系统的信息处理中心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RFID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RFID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美国
疯牛病检查
2004年 北达科他州立大学(NDSU)用RFID检查疯牛病
动物结核病控制
美国农业部(USDA)2008年4月17日宣布开始为州动物 结核病控制项目提供上万个RFID耳标。USDA为支持多种动 物疾病控制项目,总共购买了1500万个RFID动物识别标签。
2008年5月,“肉牛生产全程质量安全追溯体 系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成果被鉴定
RFID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生猪及其肉产品质量安全追溯
“生猪及其产品质量全程跟踪与溯源技术集成与示范” 重庆启动了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数字化猪的研究与应 用”和“猪肉生产加工信息追溯系统开发与应用” “猪肉生产加工信息追溯系统开发与应用”项目(华 牧、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重庆大学和重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联合承担实施)
RFID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意大利
2007年6月 帕尔马RFID实验室启动猪肉跟踪试点项目
挪威
食品巨头Nortura采用RFID技术追踪鲜肉
西班牙
养猪生产及其肉产品
RFID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澳洲
2003年,全国畜产识别系统(National Livestock Identification System, NLIS) 追踪与监控牲畜,将疾病风险降到最低 每年都会保存约2500万头牛的跟踪记录 Northern Herd Development(NHD)利用RFID进 行牛群改良,提高奶产量 2008年,对绵羊管理测试RFID标签技术 维多利亚州农场设立六个试点地区: Casterton、巴拉腊特、本那拉、Euroa和天鹅山等
RFID简介
主要构成元素
标签(Tag) 阅读器(Reader) 计算机系统
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陈耀辉
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主讲人:陈耀辉2015.2.2一、物联网的起源物联网定义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
其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 (IoT)”。
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
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最初在1999年提出:即通过射频识别(RFID)(RFID+互联网)、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简而言之,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二、物联网概念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实现智能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三、物联网的用途(一)物联网的用途--物流自动化仓库自动检测物品的出入,向供货商自动发送订单自动化运输物品上的电子标签根据后台系统信息,自动选择合适路径供应链商业模式变化用户直接通过物联网向商品本身发订单。
用户不在是向一个生产商定购大宗的商品,而是按照用户的订单顺序从不同的生产商购买商品(二)物联网的用途--智能家居海尔--智慧之家,超出了单个产品的局限,从客厅到厨房,从黑电到白电,从生活电器到电脑和手机等移动终端,都不再是一个个孤单的产品,而是一个互联互通、人性化、智能化的整体一种未来的生活愿景:身在外,家就在身边;回到家,世界就在眼前。
智能家居,维持室内合适的温度和热水器水温,减少能源浪费,智能机器人自动完成清洁和维护等日常工作,房间的智能系统能学习主人的生活习惯,将室内环境调节为主人最适合的(三)物联网的用途--智能交通实时获取路况信息,监视和控制交通流量,可以实现车辆与网络相连,优化行车路线,可以无缝地检测、标识车辆并收取行驶费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等十五部委2006年6月9日前 言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一种利用射频通信实现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以下通称RFID技术)。
RFID标签具有体积小、容量大、寿命长、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可支持快速读写、非可视识别、移动识别、多目标识别、定位及长期跟踪管理。
RFID技术与互联网、通讯等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跟踪与信息共享。
RFID技术应用于物流、制造、公共信息服务等行业,可大幅提高管理与运作效率,降低成本。
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RFID产业将成为一个新兴的高技术产业群,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因此,研究RFID技术,发展RFID产业对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强公共安全与国防安全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具有战略性的重大意义。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RFID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将其应用于很多领域,并积极推动相关技术与应用标准的国际化。
近年来,中国已初步开展了RFID相关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工作,并在部分领域开始应用,但相对基础薄弱,缺乏核心技术,应用分散,不具备规模优势。
中国人口众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正成为全球制造的中心,RFID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市场。
当前RFID技术与应用发展迅速,但尚未成熟,中国有必要抓住这一时机,集中开展RFID核心技术— 1 —的研究开发,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技术标准,推动自主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促进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形成,使中国在该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发展RFID技术与应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众多行业和政府部门,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诸多方面,需要在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基础上实现自主创新,需要政府、企业、研发机构间的统筹规划、大力协同,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优势互补。
为此科技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商务部、信息产业部、交通部、海关总署、铁道部、公安部、教育部、建设部、农业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邮政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及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共同组织各部门的专家经历近一年的时间,编写了本白皮书。
白皮书本着科学性、前瞻性和指导性原则,为中国RFID技术与产业未来几年的发展提供系统性指南。
白皮书共分为五章,分别阐述RFID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中国发展RFID技术战略、中国RFID技术发展及优先应用领域、推进产业化战略和宏观环境建设。
— 2 —— 3 —目录第一章 RFID技术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1)1.1技术发展现状 (1)1.2标准现状 (3)1.3 发展趋势 (4)第二章中国发展RFID技术战略 (6)2.1 总体发展目标 (6)2.2 指导思想与原则 (7)2.3 发展途径和实施进程 (8)2.3.1 发展途径 (8)2.3.2 实施进程 (9)第三章中国RFID技术发展及优先应用领域 (10)3.1 关键技术 (10)3.1.1 共性基础及前瞻性技术 (10)3.1.2 RFID产业化关键技术 (11)3.1.3 RFID应用关键技术 (12)3.2标准与测试 (13)3.3 优先应用领域 (13)3.3.1 公共安全 (13)3.3.2 生产管理和控制 (14)3.3.3 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14)3.3.4 口岸进出口货物监管 (14)3.3.5交通管理 (15)3.3.6 军事应用 (15)3.3.7 重大工程与活动 (15)第四章中国推进RFID产业化战略 (16)4.1 指导思想 (16)4.2 发展途径 (16)4.3 实施进程 (18)第五章中国发展RFID技术的宏观环境建设 (19)第一章 RFID技术发展的现状与趋势1.1技术发展现状RFID技术最早的应用可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飞机的敌我目标识别,但是由于技术和成本原因,一直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近年来,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网络通信、信息安全等技术的发展,RFID技术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
由于具有高速移动物体识别、多目标识别和非接触识别等特点,RFID技术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应用空间,被认为是21世纪的最有发展前途的信息技术之一。
RFID技术涉及信息、制造、材料等诸多高技术领域,涵盖无线通信、芯片设计与制造、天线设计与制造、标签封装、系统集成、信息安全等技术。
一些国家和国际跨国公司都在加速推动RFID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进程。
在过去十年间,共产生数千项关于RFID技术的专利,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按照能量供给方式的不同,RFID标签分为有源、无源和半有源三种;按照工作频率的不同,RFID标签分为低频(LF)、高频(HF)、超高频(UHF)和微波频段(MW)的标签。
目前国际上RFID应用以LF和HF标签产品为主;UHF标签开始规模生产,由于其具有可远距离识别和低成本的优势,有望在未来五年内成为主— 1 —流;MW标签在部分国家已经得到应用。
中国已掌握HF芯片的设计技术,并且成功地实现了产业化,同时UHF芯片也已经完成开发。
目前RFID标签天线制造以蚀刻/冲压天线为主,其材料一般为铝或者铜,随着新型导电油墨的开发,印刷天线的优势越来越突出。
RFID标签封装以低温倒装键合工艺为主,也出现了流体自装配、振动装配等新的标签封装工艺。
中国低成本、高可靠性的标签制造装备和封装工艺正在研发中。
RFID读写器产品类型较多,部分先进产品可以实现多协议兼容。
中国已经推出了系列RFID读写器产品,小功率读写模块已达到国外同类水平,大功率读写模块和读写器片上系统(SoC)尚处于研发阶段。
在应用系统集成和数据管理平台等方面,某些国际组织提出基于RFID的应用体系架构,各大软件厂商也在其产品中提供了支持RFID的服务及解决方案,相关的测试和应用推广工作正在进行中。
中国在RFID应用架构、公共服务体系、中间件、系统集成以及信息融合和测试工作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建立国家RFID测试中心已经被列入科技发展规划。
中国已经将RFID技术应用于铁路车号识别、身份证和票证管 — 2 —理、动物标识、特种设备与危险品管理、公共交通以及生产过程管理等多个领域。
1.2标准现状RFID标准体系主要由空中接口规范、物理特性、读写器协议、编码体系、测试规范、应用规范、数据管理、信息安全等标准组成。
目前国际上制订RFID标准的主要组织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ISO/IEC JTC1负责制订与RFID技术相关的国际标准,ISO其他有关技术委员会也制订部分与RFID应用有关的标准,还有一些相关的组织也开展了RFID标准化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相关标准之间缺乏达成一致的基础,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在积极推动RFID应用层面上的互联互通。
中国在RFID技术与应用的标准化研究工作上已有一定基础,目前已经从多个方面开展了相关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
制定了《集成电路卡模块技术规范》、《建设事业IC卡应用技术》等应用标准,并且得到了广泛应用;在频率规划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试验;在技术标准方面,依据ISO/IEC15693系列标准已经基本完成国家标准的起草工作,参照ISO/IEC 18000系列标准制定国家标准的工作已列入国家标准制订计划。
此外,中国RFID标准体系框架的研究— 3 —工作也已基本完成。
1.3 发展趋势近年来,RFID技术已经在社会众多领域开始应用,对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加强公共安全以及提高社会信息化水平产生了重要影响。
根据预测,RFID标签技术将在未来2~5年逐渐开始大规模应用,到2008年RFID标签仅在全球供应链领域的市场需求将达到40亿美元。
在未来的几年中,RFID技术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
电子标签、读写器、系统集成软件、公共服务体系、标准化等方面都将取得新的进展。
随着关键技术的不断进步,RFID产品的种类将越来越丰富,应用和衍生的增值服务也将越来越广泛。
RFID芯片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是芯片功耗更低,作用距离更远,读写速度与可靠性更高,成本不断降低。
芯片技术将与应用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紧密结合。
RFID标签封装技术将和印刷、造纸、包装等技术结合,导电油墨印制的低成本标签天线、低成本封装技术将促进RFID标签的大规模生产,并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决定产业发展速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 4 —RFID读写器设计与制造的发展趋势是读写器将向多功能、多接口、多制式,并向模块化、小型化、便携式、嵌入式方向发展。
同时,多读写器协调与组网技术将成为未来发展方向之一。
RFID技术与条码、生物识别等自动识别技术,以及与互联网、通信、传感网络等信息技术融合,构筑一个无所不在的网络环境。
海量RFID信息处理、传输和安全对RFID的系统集成和应用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
RFID系统集成软件将向嵌入式、智能化、可重组方向发展,通过构建RFID公共服务体系,将使RFID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和利用更为深入和广泛。
— 5 —第二章中国发展RFID技术战略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以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必须实施有效的技术发展战略,加快RFID技术的自主创新,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将以应用为引导,带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的开发,促进中国自主RFID产业链的形成,实现RFID 技术的全面发展和提升;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突破RFID关键技术;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提出并建立中国的RFID 技术标准体系,重点在我国的编码体系、数据管理与交换体系以及频率配置等方面;推动成立技术及产业联盟,实现在国际合作和国际竞争大环境下技术和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2.1 总体发展目标中国发展RFID技术的总体目标为:通过技术攻关,突破RFID 一系列共性关键技术、产业化关键技术和应用关键技术,培养一支与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建立中国RFID技术自主创新体系,取得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以自主研发技术为基础,实施竞争前联合战略,通过组织产业联盟、产业基地等企业创新集群,形成联合、协同、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产业链,实现 — 6 —自主研制产品占市场主要份额;通过实施示范工程,创新应用模式,带动 RFID技术在行业的广泛应用,逐步形成大规模、辐射相关领域的公共应用;通过研究与制定相关的国家标准,形成中国RFID 标准体系。
2.2 指导思想与原则中国发展RFID技术的指导思想是:从国情出发,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自主发展模式;以示范应用为引导,突破RFID关键技术,推动RFID技术创新体系和产业链的形成;通过参照国际标准与自主制定标准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制定中国RFID标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