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案例:
刚接手二(2)班不久,我就发现学生小津写字特别慢,每次写作业都不能按时完成,别的学生用一节课完成的作业,他三节课也完不成。通过观察,我发现主要是他写字太慢,再加上不专心造成的,写字的时候总是用橡皮擦,写的时候看一画写一画,字也结构松垮,一点也不严谨。另外,小津有多动的毛病,上课不能集中精神,总是玩弄手里的东西,他始终不能让自己静下心来听课。老师总是停下课来提醒他认真听讲,他的特殊行为也影响到班里其他同学的听课,这点让老师非常头疼。
在这个案例中,孩子的表现的确让我很担忧,这么小的孩子就如此行为,等他长大了,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后果不堪设想。那么,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让孩子变成了这样的呢?
一.个案基本情况:
小津,男,民族:汉族,出生年月:2001年9月22日
二.个案背景
小津的父亲是运输司机,经常不在家,平常家中只母亲和他两人。母亲负责照顾他的生活以及对他的学习进行辅导和督促。母亲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在一家工厂上班,家庭经济收入一般。但由于是独子,祖辈和母亲对他非常宠爱,对他爱护有加,什么事都顺着他,所以造成小津对母亲的依赖,做什么事都依靠母亲,养成甚至写作业时要母亲陪着,有时要母亲写了他再写的坏习惯。由于父亲很少在家,因此小津跟父亲的沟通和交流很少,小津的父亲文化程度也较低,平时只要小津犯错误或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就会用粗暴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把孩子打一顿来解决问题。父母亲常常因为教育孩子的问题而产生矛盾,可以说小津生活在一个溺爱但不够和谐的家庭环境中。
三.个案分析
事实上,孩子出现这样的问题,多半是源自家庭的环境。家庭环境中父母过多溺爱孩子,孩子逐渐形成依赖的坏习惯。什么事都不要他做,所以小津没有自理的能力,也不会控制自己。
仔细分析案例还可以发现,当孩子表现出错误倾向时,家长没有去寻找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不是溺爱孩子就是将孩子痛打一顿以解决问题,这样的办法根本没有效果。原因在于父母亲没有让孩子心服口服。以暴力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孩子习以为常,不再引以为然。所以当孩子表现出错误倾向时,重要的是寻找问题产生的根源,从源头上给予疏导和正确的引导,使孩子心悦诚服地接受我们的指导,改正自己的错误。
四.个案指导
(一).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找到根源,我先找来孩子的母亲谈话,与她讲清楚孩子存在的缺点,讲明问题的严重性,将来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与她的教育息息相关,要给孩子倾诉的机会,和孩子有效地沟通,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解决问题。
(二).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再也没有什么比习惯养成更重要了。父母如果不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无疑是在葬送孩子美好的未来。
1、一切从习惯培养开始
养成教育是关乎孩子一辈子的教育。智育是良好的思维习惯,德育是细小的行为习惯。大量事实证明,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孩子的一切都要从习惯培养开始。
2、习惯养成绝非一日之功
习惯是个大问题。良好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其主要原则是: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多活动,求变化,快反馈,勤矫正。习惯养成关键在头三天,决定在一个月。父母要逐渐培养孩子的自立和自理能力,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3、通过习惯培养铸造品格
教育犹如海上行船,必须按正确的航线行驶,否则,船越大越有触礁沉没的危险。人的品质,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家庭教育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但人格的培养问题通常很难落实到具体操作上来。不过,习惯与人格相辅相成,习惯影响人格,人格更会影响习惯。正派、诚实、责任心、爱心、合作精神、讲究效率等品格都可以通过习惯培养来铸造。
五.个案指导成果
小津形成这样的性格不是一两天养成的,让他在短期内完全改变,那是不可能的。针对以上特点,我逐步采取措施来改正他的坏习惯。首先,我把他的座位调到前面,上课时刻督促他专心听讲,加快写字速度。上课只要他有进步就表扬他,只要他举手就叫他回答问题,还奖给他小红花鼓励他。再者和家长商量好每天监督写作业,有时间限制,否则惩罚。经过一段时间,目前他的情况改变了许多,写字速度明显加快,也能在一节课内完成作业,虽然写的字还不够好。笑容也渐渐地增多了,和一部分同学的关系也还不错,我想,这是学校家庭合力教育的结果。
六.结论与反思
通过个案,我意识到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小津的家庭溺爱导致孩子问题的产生也就不足为奇了,儿童青少年学习行为习惯与家庭教育气氛、父母教育方式及心理环境等密切相关,任何一个学生的心理偏差以至于最终的行为偏差都可能从家庭的教养方式和家庭人际关系中找到某些直接或间接的根
源。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重视和解决,不仅会对学生的学业产生负面的影响,严重的还会制约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因此,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把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作为一种责任,以此让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整合,共同雕塑具有完美人格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