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临床常用方剂100首

合集下载

妇科良方_第八章 不孕症方

妇科良方_第八章 不孕症方

凡夫妇同居2年以上未孕者,或婚后曾怀孕流产后持续2年以上再未受孕者,即称不孕症。

前者称原发性不孕,后者称为继发性不孕。

引起不孕的原因,除外男方因素(如生殖细胞成熟缺陷、内分泌功能障碍、外生殖器畸形、精索静脉曲张、输精管道阻塞等)外,而原因在于女方者,又称女性不育症。

导致女性不孕的原因甚为复杂,常见因素有:①卵巢因素:包括卵巢先天发育不良、不排卵、黄体功能不全、卵巢功能衰竭或多囊卵巢、腮腺炎后并发的卵巢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而发生的巧克力囊肿等。

②输卵管因素:输卵管炎症、输卵管不通畅以及输卵管发育不全而影响卵精的结合。

以上两种因素是造成不孕的主要原因。

③子宫、宫颈因素:包括子宫先天畸形、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炎、宫颈粘液分泌异常等。

④阴道因素:阴道损伤后形成的粘连瘢痕性狭窄、处女膜闭锁、先天性无阴道、阴道横隔等。

⑤染色体异常:可引起性腺发育异常或生殖道异常,如睾丸女性化的假两性畸形等。

⑥免疫因素:近年来发现有20%不孕症与免疫因素有关,即由于生殖系统抗原的自身免疫或同种免疫所引起,如精子、精浆、卵透明带及卵巢内产生甾体激素的细胞均为特异性抗原,引起免疫反应,产生相应抗体,阻碍精子与卵子的结合及受精,而导致不孕。

不孕症的诊断,除应检查男方(如精液检查)外,女方检查包括:①询问病史,注意婚龄、月经及性生活情况。

有无盆腔感染或手术史;全身检查,注意体型及第二性征发育等情况;妇科检查,了解内外生殖器发育,有无畸形、炎症及肿块。

②辅助检查,了解排卵功能,应测量基础体温,检查阴道脱落细胞及宫颈粘液、月经期前子宫内膜活组织检查,以及垂体促性腺激素水平的测定;进行输卵管通气、通液及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等,以鉴定输卵管通畅度;经以上检查均无特殊异常者,可作性交后精子穿透力试验和进一步作免疫试验、染色体测定等,以确定不孕的发病原因。

中医学认为,妇人受孕的机理,主要在于肾中精气旺盛,阴血充足,任通冲盛,月经调和,两精相合,方能成孕。

妇科常用方剂100首

妇科常用方剂100首
小蓟饮子
小蓟饮子藕蒲黄,木通滑石生地襄。
归草黑栀惔竹叶,血淋热结服之良。
生地小蓟根滑石通草炒蒲黄
淡竹叶藕节山栀子炙甘草
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和解供,半夏人参甘草从。
更用黄芩加姜枣,少阳百病此方宗。
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生姜大枣甘草
逐瘀止崩汤
逐瘀止崩归芎七,没药灵脂二丹全,
艾胶乌贼龙牡蛎,行瘀止血本方灵。
生地大黄赤芍丹皮当归尾枳壳龟甲桃仁
五味消毒饮
五味消毒治诸疔,银花野菊蒲公英,
紫花地丁天葵子,煎加酒服效非轻。
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
顺经汤
傅氏女科顺经汤,当归熟地丹芍藏,
沙参茯苓黑荆芥,经来吐衄效验彰。
当归熟地白芍丹皮沙参茯苓
黑荆芥
丹栀逍遥散
逍遥散用归芍柴,苓术甘草姜薄偕。
疏肝养血兼理脾,丹栀加入热能排。
丹皮栀子当归白芍柴胡白术茯苓煨姜薄荷炙甘草
东垣方中有圣愈,四物汤内加参芪,
气血虚弱均能补,经期量多总能医。
人参黄芪熟地当归川芎白芍
左归丸
左归丸内山药地,萸肉枸杞与牛膝,
菟丝龟鹿二胶合,壮水之主方第一。
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川牛膝菟丝子鹿角胶龟甲胶
右归丸
右归丸中地附桂,山药茱萸菟丝归,
杜仲鹿胶枸杞子,益火之源此方魁。
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鹿角胶菟丝子杜仲当归肉桂制附子
天花粉
长胎白术散
长胎白术牡蛎苓,芎地川椒阿胶寻,
养血温宫孕中施,胎萎不长此方灵。
炙白术川芎川椒干地黄炒阿胶黄芪当归牡蛎茯苓
王氏清暑益气汤
王氏清暑益气汤,善治中暑气阴伤,
洋参冬斛荷瓜翠,连竹知母甘粳襄。
沙参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梗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

爱爱医资源中医验方偏方集锦汇编个电子书

爱爱医资源中医验方偏方集锦汇编个电子书
正骨密验方汇编(黑龙江高手祖传秘方).pdf
307
59
中医治疗冠心病的经验方.doc
129
59
医门验方拾彚.txt
111
54
编辑验方家秘(世传秘方)1.txt
85
52
民间家藏验方.doc
124
52
治疗鸡眼验方.pdf
122
52
偏方,秘方,验方整理(11-20).doc
139
51
偏方,秘方,验方整理(51-60).pdf
183
24
小儿哮喘经验方.doc
143
24
焦作市民间名中医捐献优秀秘方验方选编.txt
247
23
619-验方家秘.txt
181
22
097-验方新编.txt
174
21
治疗白发的偏方验方.doc
154
20
284-仙传外科集验方.pdf
146
18
十万金方 河北省中医中药展览会验方汇集 第三辑
341
18
十万金方 河北省中医中药展览会验方汇集 第四辑
186
10
十万金方 河北省中医中药展览会验方汇集 第七辑
194
10
小儿常见病外治偏方验方(邹馥馨).pdf
233
10
广州市中医验方选
108
9
三七治病验方.txt
147
9
治疗银屑病(牛皮癣)验方.txt
178
9
重订验方新编
276
9
河南省中医秘方验方汇编(续二)
91
8
秘方验方家传方2010-12-25 0815傅山秘方验方家传方.txt
400种病症民间验方.rar

中医妇科临床常用方剂100首

中医妇科临床常用方剂100首
清热凉血,止血调经
崩漏
033固本止崩汤
人参、黄芪、白术、熟地、当归、黑姜
补气健脾,摄血固冲
脾虚崩漏
034圣愈汤
人参、黄芪、当归、川芎、熟地、生地
益气补血,和营止痛
气血虚弱证
035调肝汤
山茱萸、巴戟天、当归、白芍、阿胶、山药、甘草
益肾养肝,缓急止痛
肝肾虚损
036大黄蛰虫丸
大黄、黄芩、甘草、桃仁、杏仁、白芍、干地黄、干漆、虻虫、水蛭、蛴螬、蛰虫
白术、黄芪、生龙骨、生牡蛎、生地、白芍、海螵蛸、茜草、续断
补气养血,固涩安冲
经水过多,漏下
097启宫丸
制半夏、苍术、香附、神曲、茯苓、陈皮、川芎
理气活血、祛痰除湿
不孕
098补肾安胎饮
人参、白术、杜仲、续断、阿胶、益智仁、艾叶、菟丝子、补骨脂、狗脊
固肾安胎
肾虚胎动不安
099阿胶养血汤
阿胶、生地、沙参、麦冬、女贞子、旱莲草、桑寄生
寒湿凝滞少腹
081内补丸
鹿茸、肉苁蓉、菟丝子、潼蒺藜、肉桂、制附子、黄芪、桑螵蛸、白蒺藜、紫草茸
温阳补肾
肾阳虚证
082通窍活血汤
赤芍、川芎、桃仁、红花、老葱、生姜、大枣、麝香、黄酒
活血通窍
妇人干血痨
083桃核承气汤
桃仁、大黄、桂枝、甘草、芒硝
破血下瘀
瘀热互结下焦
084易黄汤
山药、芡实、黄柏、车前子、白果
092小柴胡汤
柴胡、黄芩、人参、甘草、半夏、生姜、大枣
和解少阳
妇人热入血室
093当归建中汤
芍药、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当归、饴糖
温补气血,缓急止痛
产后腹痛
094良附丸

中医医院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总指南)

中医医院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总指南)

附件1中医医院妇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一、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妇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总结中医医院妇科建设与管理经验,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妇科管理者加强科室中医特色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妇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中医医院妇科应主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药物和技术开展妇科病诊疗工作,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妇科的指导和监督,中医医院应加强对妇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保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二、基本条件第六条中医医院妇科应具备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保障妇科疾病诊疗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七条中医医院应开设妇科门诊。

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医院应设立妇科专病门诊,并开设病房及提供妇科急诊服务。

第八条中医医院妇科门诊应设置候诊区、诊室、检查室、治疗室(含中医特色治疗室),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保护患者隐私。

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妇科应设置门诊手术室、专业B超室、阴道镜室。

建筑格局和设施应当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及妇科手术室相关规定。

中医医院妇科病房应设置检查室、治疗室、手术室,并符合相关规定。

有条件的可以设置中医特色治疗室(如音疗、导引、熏蒸、足浴、理疗等)。

第九条中医医院妇科应根据医疗需要及工作量,合理配备不同类别与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条中医医院妇科设备设施配置,应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在配备基本诊疗设备的同时,应配备超声中药导入治疗仪、针刺手法治疗仪、艾灸治疗仪、经络导平治疗仪、熏蒸(洗)设备、超声雾化熏洗仪、电磁治疗仪等有助于提高中医诊疗水平的设备;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应配备超声诊断仪、宫腔镜、腹腔镜、阴道镜;有条件的三级中医医院应配备超高频电波刀等。

古代的中医十大名方

古代的中医十大名方

古代的中医⼗⼤名⽅1、⼩青龙汤《伤寒论》概述:本⽅是治疗外感风寒,寒饮内停喘咳的常⽤⽅。

临床应⽤以恶寒发热,⽆汗,喘咳,痰多⽽稀,⾆苔⽩滑,脉浮为辨证要点。

因本⽅⾟散温化之⼒较强,应以确属⽔寒相搏于肺者,⽅宜使⽤,且视病⼈体质强弱酌定剂量。

组成:⿇黄(去节,10-15g)、芍药(10-15g)、细⾟(3-6g)、⼲姜(10-15g)、⽢草炙(10-15g)、桂枝(去⽪,10-15g)、五味⼦(3-6g)、半夏(洗,10-15g)。

来源:出处《伤寒论》伤寒表不解,⼼下有⽔⽓,⼲呕发热⽽咳,或渴,或利,或噎,或⼩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青龙汤主之。

伤寒⼼下有⽔⽓,咳⽽微喘,发热不渴。

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

⼩青龙汤主之。

功⽤: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寒⾥饮证。

恶寒发热,头⾝疼痛,⽆汗,喘咳,痰涎清稀⽽量多,胸痞,或⼲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体疼重,头⾯四肢浮肿,⾆苔⽩滑,脉浮。

(本⽅常⽤于⽀⽓管炎、⽀⽓管哮喘、肺炎、百⽇咳、肺⼼病、过敏性⿐炎、卡他性眼炎、卡他性中⽿炎等属于外寒⾥饮证者。

)2、⼤承⽓汤《伤寒论》概述:⼤承⽓汤,中药⽅剂,出⾃《伤寒论》。

主治(1)阳明腑实证;(2)热结旁流;(3)⾥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

出处:《伤寒论》。

分类:泻下剂-寒下。

组成:⼤黄(12克)、厚朴(15克)、枳实(12克)、芒硝(9克)。

主治:(1)阳明腑实证。

⼤便不通,频转⽮⽓,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硬,甚或潮热谵语,⼿⾜濈然汗出。

⾆苔黄燥起刺,或焦⿊燥裂,脉沉实。

(2)热结旁流。

下利清⽔,⾊纯青,其⽓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鞕有块,⼝⾆⼲燥,脉滑数。

(3)⾥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

3、⼩柴胡汤《伤寒论》来源:汉代张机(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治中》。

组成:柴胡(30g);黄芩(18g);⼈参(18g);半夏清,(18g);⽢草炙,(18g);⽣姜切,(18g);⼤枣擘,(12枚)。

主治:(1)少阳病证。

补血养血的经典名方

补血养血的经典名方

补血养血的经典名方————————————————————————————————作者:————————————————————————————————日期:贫血是全球最常见的女性营养性缺乏症。

女性天生有生理上的“磨难”——月经、怀孕、生育、哺乳,加上肩负着社会和家庭的双重重担,这些都会造成耗血与失血。

如果耗血与失血过多或是补血不足,都极易引起贫血。

因此,贫血女性是值得整个社会关注及特别需要关照的人群。

根据发病原因,医学上将贫血分为“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而以“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

“缺铁性贫血”中,女性的发病率高达66.27%。

贫血对身体有哪些影响人体红细胞具有较强的携氧功能。

体内氧与二氧化碳的输送是靠血液的运行来实现的。

人一旦贫血,体内血红蛋白减少,血液输氧能力就降低,造成组织缺氧,使身体不能得到足够的氧来维持生命的代谢活动。

贫血对身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本文开篇提到的那位靳女士出现的头昏、乏力、皮肤干燥,还有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心慌、气短、食欲减退、胃肠功能紊乱、月经不调、性功能减退等,严重时可引起贫血性心脏病,发生心功能衰竭。

青春期女子贫血,会导致月经稀少,颜色浅淡;孕妇贫血,胎儿在母体内发育迟缓;产妇贫血,乳汁稀少,婴儿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病菌……贫血对身体的危害很大,不容忽视,只要有轻微症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病因,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为什么会贫血人体以血为本,以血为用,男性如此,女性更是如此。

中医认为:血是一种赤色液体物质,按一定规律,沿一定方向,循环流动于经脉之中。

岳某正好30岁,两年前生了一个胖娃娃。

在育龄前月经量很多,更严重的是,生育时失血过多,原本判断有生命危险的,后经全力抢救,医生们硬是把她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

但是,从此身体越来越虚弱,尤其到了夏天,只要一干活就出汗,晚上睡觉也出虚汗,皮肤越来越干燥,工作越来越力不从心,不得已去看医生。

中医妇科临床常用方剂100首

中医妇科临床常用方剂100首
补益肝肾、养血调经
肝肾阴虚证
019人参养荣汤
白芍、当归、陈皮、黄芪、桂心、人参、白术、炙甘草、熟地、五味子、茯苓、远志
补血益气,养血调经
气血亏虚证
020加减一阴煎
生地、熟地、白芍、麦冬、知母、地骨皮、炙甘草
滋阴润燥、益精通经
阴虚血燥证
021血府逐瘀汤
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甘草、桔梗、川芎、牛膝
疏肝解郁,养血理脾
不孕症
067桂枝茯苓丸
桂枝、茯苓、赤芍、丹皮、桃仁
活血化瘀,缓消癥块
瘀阻胞宫证
068艾附暖宫丸
艾叶、香附、白芍、吴茱萸、川芎、黄芪、续断、生地、官桂、当归
暖宫温经,养血活血
妇人子宫虚冷
069香棱丸
木香、丁香、三棱、枳壳、莪术、青皮、川楝子、小茴香
行气导滞,活血散结
气滞癥瘕
070龙胆泻肝汤
熟地、山药、菟丝子、枸杞、山茱萸、牛膝、鹿角胶、龟板胶
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真阴不足证
030大补阴丸
熟地、龟板、黄柏、知母、猪脊髓
滋阴降火
阴虚火旺证
031苍附导痰丸
苍术、香附、胆星、枳壳、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姜
化痰除湿,通络调经
痰湿蕴结证
032清热固经汤
黄芩、焦栀子、生地、地骨皮、地榆、阿胶、生藕节、陈棕炭、制龟板、牡蛎粉、甘草
092小柴胡汤
柴胡、黄芩、人参、甘草、半夏、生姜、大枣
和解少阳
妇人热入血室
093当归建中汤
芍药、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当归、饴糖
温补气血,缓急止痛
产后腹痛
094良附丸
高良姜、香附子
行气疏肝,祛寒止痛
气滞寒瘀通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芪、当归
补气生血
血虚发热证
026八珍汤
白芍、当归、川芎、熟地、人参、白术、白茯苓、甘草
益气补血
气血两虚证
027泰山磐石散
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续断、糯米、黄芩、砂仁
益气健脾,养血安胎
堕胎,滑胎
028六味地黄丸
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
滋阴补肾
肾阴虚证
029左归丸
妇科临床常用方剂100首
方剂
组成
功用
主治
001清经汤
地骨皮、丹皮、白芍、大熟地、青蒿、白茯苓、黄柏
清热养阴,凉血调经
血热证
002丹栀逍遥散
丹皮、栀子、当归、白芍、柴胡、白术、茯苓、炙甘草、煨姜、薄荷
疏肝解郁,清热调经
肝郁血热证
003两地汤
生地、地骨皮、玄参、白芍、阿胶、麦冬
滋阴清热,养血调经
虚热证
004补中益气汤
补益肝肾、养血调经
肝肾阴虚证
019人参养荣汤
白芍、当归、陈皮、黄芪、桂心、人参、白术、炙甘草、熟地、五味子、茯苓、远志
补血益气,养血调经
气血亏虚证
020加减一阴煎
生地、熟地、白芍、麦冬、知母、地骨皮、炙甘草
滋阴润燥、益精通经
阴虚血燥证
021血府逐瘀汤
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甘草、桔梗、川芎、牛膝
清热凉血,止血调经
崩漏
033固本止崩汤
人参、黄芪、白术、熟地、当归、黑姜
补气健脾,摄血固冲
脾虚崩漏
034圣愈汤
人参、黄芪、当归、川芎、熟地、生地
益气补血,和营止痛
气血虚弱证
035调肝汤
山茱萸、巴戟天、当归、白芍、阿胶、山药、甘草
益肾养肝,缓急止痛
肝肾虚损
036大黄蛰虫丸
大黄、黄芩、甘草、桃仁、杏仁、白芍、干地黄、干漆、虻虫、水蛭、蛴螬、蛰虫
经期超前
015胶艾汤
阿胶、艾叶、当归、川芎、白芍、熟地
养血止血、调经安胎
冲任虚损,胎漏下血等
016清肝止淋汤
当归、白芍、生地、丹皮、黄柏、牛膝、制香附、黑豆、阿胶、红枣
清利湿热
湿热下注
017逐瘀止血汤
生地、大黄、赤芍、丹皮、当归尾、枳壳、龟板、桃仁
化止血
血瘀
018归肾丸
熟地、山药、枸杞、山茱萸、茯苓、当归、杜仲、菟丝子
乌药、砂仁、木香、延胡索、香附、甘草、槟榔
开郁行气,和血调经
肝郁气滞之痛经
008大营煎
当归、熟地、枸杞、炙甘草、杜仲、牛膝、肉桂
温经祛寒,养血调经
009逍遥散
柴胡、当归、茯苓、白芍、白术、炙甘草、煨姜、薄荷
疏肝解郁,和血调经
肝郁血虚证脾弱证
010固阴煎
人参、熟地、山药、山茱萸、远志、炙甘草、五味子、菟丝子
丹参、赤芍、桃仁、三棱、莪术
活血化瘀,消癥杀胚
异位妊娠
052寿胎丸
菟丝子、桑寄生、续断、阿胶
固肾安胎,佐以益气
胎漏,胎动不安
053胎元饮
人参、当归、杜仲、白芍、熟地、白术、陈皮、炙甘草
补气养血,固肾安胎
胎漏,胎动不安
054生化汤
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炙甘草
活血化瘀,养血止血
堕胎,小产
055安奠二天汤
健脾益气,化湿调经
脾虚经行泄泻
041健固汤
党参、白术、茯苓、薏苡仁、巴戟天
温肾扶阳,暖土固肠
肾虚经行泄泻
042八物汤
当归、川芎、芍药、熟地、延胡索、川楝子、炒木香、槟榔
理气行滞,活血化瘀
气滞血瘀证
043杞菊地黄丸
熟地、山药、山茱萸、泽泻、丹皮、茯苓、枸杞、菊花
养阴清热,柔肝熄风
阴虚阳亢
044趁痛散
当归、白术、黄芪、炙甘草、桂心、独活、牛膝、生姜、薤白
活血通络,散寒化瘀
血瘀经行身痛
045清肝引经汤
丹皮、栀子、当归、白芍、生地、黄芩、川楝子、茜草、牛膝、白茅根、甘草
疏肝清热,引血下行
肝经郁火证
046顺经汤
当归、熟地、沙参、白芍、茯苓、黑荆芥、
滋肾润肺,引血下行
肺肾阴虚
047安老汤
党参、黄芪、白术、熟地、山茱萸、当归、阿胶、制香附、木耳炭、黑荆穗、甘草
健脾调肝,安冲止血
脾虚肝郁
048完带汤
人参、白术、山药、白芍、车前子、苍术、陈皮、柴胡、黑荆芥、甘草
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肝郁脾虚,湿浊带下
049萆薢分清饮
益智、萆薢、石菖蒲、乌药
温暖下元,利湿化浊
虚寒白浊
050止带方
猪苓、茯苓、车前子、泽泻、茵陈、赤芍、丹皮、黄柏、栀子、牛膝
清热利湿止带
湿热下注
051宫外孕Ⅱ号(经验方)
人参、黄芪、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炙甘草
健脾益气、摄血调经
脾胃气虚证
气虚下陷证
气虚发热证
005温经汤
人参、当归、川芎、白芍、桂心、莪术、丹皮、甘草、牛膝
温经散寒、行血调经
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
006大补元煎
人参、山药、熟地、杜仲、当归、山茱萸、枸杞、炙甘草
补气生津,养血调经
气虚血弱证
007加味乌药汤
行气破瘀,软坚消癥
气滞血瘀证
037三棱煎
制半夏、青橘皮、莪术、三棱、麦芽
豁痰除湿,活血化瘀
痰瘀互结
038柴胡疏肝散
柴胡、枳壳、炙甘草、白芍、川芎、香附、陈皮
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肝气郁滞证
039一贯煎
麦冬、沙参、当归、生地、川楝子、枸杞
滋肾养肝,理气通络
肝肾阴虚证
040参苓白术散
人参、白术、扁豆、茯苓、甘草、山药、莲肉、桔梗、薏苡仁、砂仁
活血理气、祛瘀通经
血瘀气滞证
022丹溪治湿痰方
苍术、半夏、滑石、茯苓、白术、香附、川芎、当归
健脾除湿、化痰通经
痰湿内阻证
023右归丸
肉桂、附子、山药、枸杞、熟地、杜仲、山茱萸、鹿角胶、菟丝子、当归
温补肾阳、益精填髓
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证
024四物汤
当归、川芎、白芍、熟地
补血和血
营血虚滞证
025当归补血汤
补肾益气,固冲调经
011举元煎
人参、炙黄芪、炒升麻、炒白术
补气固冲,摄血调经
气血虚弱
012约营煎
生地、白芍、甘草、续断、地榆、黄芩、槐花、炒荆芥穗、乌梅
清热凉血,止血调经
血热迫血妄行
013失笑散
炒蒲黄、五灵脂
活血化瘀、止血调经
瘀血停滞
014桃红四物汤
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
活血化瘀、养血调经
杜仲、熟地、枸杞、党参、白术、山药、山茱萸、扁豆、炙甘草
补肾健脾,益精养血
滑胎
056温土毓麟汤
巴戟天、覆盆子、人参、白术、山药、神曲
温肾补脾养胎
胎萎不长
057天仙藤散
天仙藤、香附、陈皮、甘草、乌药、生姜、木瓜、紫苏叶
理气行滞、化湿消肿
妊娠肿胀
058桔梗散
熟地、山药、菟丝子、枸杞、山茱萸、牛膝、鹿角胶、龟板胶
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真阴不足证
030大补阴丸
熟地、龟板、黄柏、知母、猪脊髓
滋阴降火
阴虚火旺证
031苍附导痰丸
苍术、香附、胆星、枳壳、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姜
化痰除湿,通络调经
痰湿蕴结证
032清热固经汤
黄芩、焦栀子、生地、地骨皮、地榆、阿胶、生藕节、陈棕炭、制龟板、牡蛎粉、甘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