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三年级三年级上册数学测量第一课时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三年级毫米.分米的认识
生说估计的结果
生交头接耳动手测量
生:数学书厚不到1厘米,只有6个小格。长不到19厘米,
生:疑惑,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合作解决问题,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
探究新知识(20分钟)
建立1毫米的概念,认识厘米与毫米的关系。
(1)观察自己的直尺,你能发现什么呢?
(2)除了厘米刻度外,1厘米中间还有更小的格,有多少个呢?每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找一找尺子上面的小格。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会用毫米做单位进行测量,1厘米=10毫米,知道单位之间的换算。
难点
知道1毫米的实际长度,估测出何时用毫米。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1、通过复习旧知识(米与厘米),引出本节课继续进行长度单位的学习,较短长度或精确测量时用厘米以不合适由此引出-毫米。
2、通过实际测量课本的长、宽、高让同学们自己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适时介绍毫米,同学们会很快接受毫米,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会养成估测选择合适单位的好习惯。
(3)一个小格一个小格地数(一毫米一毫米地数),10个小格就是1厘米。所以1厘米中有10个1毫米。(板书:1厘米=10毫米,1cm=10mm)。
(4)考考你:3小格是多少毫米?7小格是多少毫米?比1厘米多2格,是多长?
(5)填一填:2厘米=()毫米5厘米=()毫米70毫米=()厘米
(6)你能测量出书本的厚度是多少毫米?
同桌交流
生动手找有很多个1厘米。
生:一个小格中有10个小格
生:3毫米、7毫米、12毫米
生:自己动手完成“填一填”
生动手测量
学生用手实际摸,切身感受1毫米的长度
第一单元测量(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一单元测量(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测量长度的基本方法,能够正确使用直尺进行测量。
2. 培养学生准确读取测量结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长度的测量方法2. 直尺的使用方法3. 测量结果的读取和记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测量长度的基本方法,能够正确使用直尺进行测量。
2. 教学难点:准确读取测量结果,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直尺、测量对象(如书本、铅笔等)2. 教学材料:教学PPT、测量记录表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关注测量长度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测量长度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认识直尺,并了解直尺的使用方法。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测量活动,使用直尺测量书本、铅笔等物体的长度,并记录测量结果。
4. 结果分享:学生分组展示测量结果,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总结测量长度的方法和技巧。
5. 巩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测量练习题,巩固测量长度的方法和能力。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测量长度的方法和技巧。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测量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测量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评价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 检查学生在测量练习题中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测量长度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
以上是根据标题“第一单元测量(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所编写的教案,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用直尺测量
用直尺测量课题用厘米量课型微课学习目标1.初步学会用尺子量长度是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2.正确使用直尺测量,了解没有0刻度线时怎样测量。
学习重点正确用直尺测量物体的方法。
学习难点没有0刻度线时应该怎样测量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尺子学具准备:学生尺课时安排10分钟教学环节一、联系实际、激趣导入。
(1分钟)1.古时候的测量。
2.课件演示,引导学生认识0刻度、刻度线,知道厘米用“cm”表示。
尺子上有:长短不一的刻度线,有数字、而且是从小到大连续的数字。
观察直尺,倾听老师的介绍,理解刻度0、刻度线及cm表示的意义。
二、探究新知。
(4分钟)1.直尺上的刻度(1)引导学生在尺子上找到1厘米。
(2)还有哪段是1厘米?你还有什么发现?(3)引导学生在尺子上分别找出2cm、4cm。
2.用直尺量。
课件演示,怎样用直尺。
一端对齐0刻度线,读出另一端的读数。
1.直尺应该怎么放?2.小明和小丽谁量的对?3.下列物体的长是多少?1.(1)同桌交流得出:先找到刻度“______”,从刻度“0”到刻度“1”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2)观察、交流。
生1:0~1,1~2,2~3……都是1厘米。
生2: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
生3:有几个大格,就有几厘米。
三、巩固练习、提高能力。
(3分钟)1.讨论:小明想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可他只有一把断尺,没有0刻度,他该如何测量?2.辨一辨,这样的测量方法对不对?课件展示练习题1.小组交流、汇报、总结:把铅笔的一端对准断尺的任意一个较小的刻度,再看铅笔的另一端对准了哪个刻度,用较大刻度减去较小刻度,就得到这把小刀的长。
四、小结(1分钟)儿歌小结点名谈表现和收获:我学得_____________,我认识了__________________,我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_。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三年级计量单位的整理和复习
计量单位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建立本学期所学的时间、长度、质量等计量单位的概念,掌握各单位之间的进率,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换算,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知识梳理的过程,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时间、长度、质量单位的概念及进率,能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教学难点:时间、长度、质量单位的区别,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喜欢动物吗?动物世界有许许多多很奇妙的东西,今天我就来考考大家,看看哪一位是我们班的动物小博士,好吗?(出示动物信息)①驼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它不能飞,但奔跑迅速,一步可迈出7( )。
②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蓝鲸,体重相当于35头大象的重量,光它的一条舌头就重约3( )。
③刺猬熟睡时,几乎不呼吸,把它扔到水里,过30( ),再捞上来,它仍然睡着,一个冬眠期能睡200多( )。
(请1人回答)2、小结并揭题:小动物的本领可真大啊!刚刚我们填写这些小动物的本领的时候都用到了我们学过的什么?(单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整理和复习已经学过的这些单位。
(板书:计量单位的复习)我们这学期都学习了哪几种计量单位?谁来说说?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一)自主整理,给单位找家同学们,你们能够快速地给这些单位找到自己的家吗?请一位同学上台摆一摆,给单位找家。
①时间单位:时、分、秒。
②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③质量单位:吨、千克、克。
(二)基础知识梳理1、时间单位我们先去时间家族里做客,时间家族里一共有三名成员,哪位同学知道在他们家族里谁是老大?谁是老小啊?(学生回答)总结:在时间家族里,最大的是时,其次是分,最小的是秒。
谁知道这三位成员之间的关系?(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非常棒,看来同学们对他们很了解嘛。
出示课件,填空。
(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
(教师举例:跑50米、写一个词语…你还能举出以秒做单位的例子吗?)(2)上一节数学课,吃饭、煮饭,做作业等通常用()做单位。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复习测量、时分秒-人教新课标-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复习测量、时分秒-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测量长度的基本单位,能够正确使用尺子进行长度测量。
2. 使学生理解时间的基本单位,能够正确读取和书写时分秒。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复习测量长度的基本单位,包括米、分米、厘米和毫米。
2. 学习使用尺子进行长度测量,注意尺子的摆放和读数方法。
3. 复习时间的基本单位,包括时、分、秒,学习读取和书写时间。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老师出示一些长度不同的物品,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长度。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准确地测量长度?从而引入测量的重要性。
二、新课讲解1. 讲解长度单位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2. 示范使用尺子进行长度测量的方法,让学生跟随操作,注意摆放和读数。
3. 讲解时间单位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4. 示范读取和书写时间的方法,让学生跟随操作,注意时间的表达方式。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分组进行长度测量练习,互相检查并纠正错误。
2. 让学生分组进行时间读取和书写练习,互相检查并纠正错误。
四、总结与拓展1.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复述一遍。
2. 出示一些生活中的测量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评价:1. 在课堂练习环节,观察学生使用尺子进行长度测量的准确性。
2. 在课堂练习环节,观察学生读取和书写时间的准确性。
3. 在总结与拓展环节,评估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了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基本方法。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注重评价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附录:练习题:1. 用尺子测量课本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2. 用尺子测量课桌的高度,并记录下来。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三年级《测量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测量解决问题》教学设计黄泥中心小学郑小华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运用列表方法解决问题,学会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通过观察、比较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通过列表枚举的方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积累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二、教学重难点1、运用列表法解决问题。
2、感受列表法的有序性和解决问题的完整性。
三、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可爱的美美想买这支11元的钢笔,她带了的钱都是5元的、1元的,她会怎么样付钱给售货员阿姨呢?(课件演示)你想到了哪些付钱的方法?学生思考后,汇报结果,有以下三种情况:1.2张5元,1张1元。
2.1张5元,6张1元。
3.11张1元。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常常需要运用各种策略。
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学习运用策略来解决一些问题。
(二)探究新知出示课本例91.明确题意(1)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两辆车要运8吨煤,一辆载重量2吨,一辆载重3吨,每次每辆车要装满,)(2)提出的问题是什么?(怎样派车正好能把8吨煤运完?)(3)“恰好运完8吨煤”是什么意思?(不能少运,也不可超出,即少于8吨或超过8吨都不合题意。
)2.探究策略(1)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
①提问:如果只用2吨的车运,要运几次才能运完?如果只用3吨的车运呢,几次才能运完?②学生交流列式并汇报。
(2)引导学生探寻不同方案。
①同桌讨论:还有其他的方案吗?能否将两辆车同时派出来运呢?②全班交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3)指导学生列表呈现方案。
①如何让大家的对这些方案一目了然呢?请看表格,课件出示表格。
(先出示空白表,表头可带学生边看边呈现)②让学生说说表格第一行可以怎么填写合适。
(只用1辆车运完的情况)如下表:③学生独立完成其它方案。
(教师提示:可以怎样有顺序地表示出派车方案呢?)④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孩子进行适时点拨。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三年级测量估算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估计长度例6》教案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龙王镇:李国庆学习内容:估计长度例6学情分析:例6及“做一做”安排的是估测活动,这一部分内容,是学生在例4的基础上展开的,意在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学习目标1.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千米、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初步建立 1千米(公里)长度的观念。
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测量1千米的方法。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二、学习重点:使学生认识1千米的长度,掌握1千米和1米的关系。
三、学习难点:让学生亲自体会生活中测量1千米的方法。
四、学习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提问:同学们我们都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出示课件学生回答)你们能用手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吗?(找学生比一比)1厘米、1分米、1米呢?1、如果测量铅笔的长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测量教室的长度呢?(出示课件复习题填上合适单位)铅笔的长度()旗杆的高度()硬币的厚度()椅子的高度()(二)、合作探究学习新课1.估计长度如果描述比较近的距离,可以用卷尺测量。
有时候,我们身边没有尺子,又想知道两地之间的距离大约有多远?就有用估测的方法来估一估。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长度千米的估算。
1、课件,我们估计一下教室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小组交流,整理资料(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估计结果情况)各小组汇报交流,师生一起进行评议。
2.测量一下学校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跑几圈是 1000米?那么,几个100米是1千米?你们知道1千米和1米之间的关系吗?(板书;1千米=1000米)学习例6:估一估,从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
(出示课件)估一估,想一想,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1)1米有多长?50米有多长?100米有多长?1千米的长度?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反馈时,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进行补充,将学生估计的结果板书在黑板上。
第一单元测量(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一单元测量(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一个单元——测量。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数学》三年级上册。
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长度单位的认识,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测量物体长度;面积单位的认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测量物体面积。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长度和面积的基本单位,能够运用这些单位进行物体长度的测量和面积的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尺子、卷尺、练习本等教具,学生需要准备尺子、练习本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的长和宽,思考如何测量它们。
2. 知识讲解:介绍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以及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3. 例题讲解:以黑板为例,测量黑板的长和宽,引导学生运用长度和面积单位进行计算。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自主测量课本的长和宽,计算其面积。
5. 知识巩固:通过小组合作,测量教室的长和宽,计算其面积。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测量家中的床的长和宽,计算其面积。
答案:床的长为2米,宽为1.5米,面积为3平方米。
2. 作业题目:测量教室的讲桌的长和宽,计算其面积。
答案:讲桌的长为1.2米,宽为0.6米,面积为0.72平方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掌握了长度和面积的基本单位,能够运用这些单位进行物体长度的测量和面积的计算。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对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同时,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和计算家中其他物体的长度和面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对于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这些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并不是很清楚。
11三年级上册数学测量第一课时
课题
毫米的认识
制作时间
9月1日
执行时间
9月4日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1.通过使学生经历猜测、探索、验证的过程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
2.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作业
1.测量自己身边的物品长度。
2.同步解析2--6题
板书设计
毫米的认识
1厘米=10毫米
量比较短的物体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准时,可以用(mm)作单位。
估计
实际测量
数学书的长
数学书的宽
数学书的厚
2.认识毫米
导
同学们估得准确吗?用尺子量量看!(PPT第5页)
(学生在表述时,会涉及到“厘米之间的刻度之间的小格”也有的学生可能说到“毫米”)
(1)在这里遇到不到整厘米数时怎么办?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是或者要求量得比较准确时,可以用毫米(mm)表示。从而引出课题:毫米的认识。
重点
使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难点
怎样正确使用毫米、分米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法
创设情境、先扶后放。
学法
自主合作
教学设计
设计环节
设计过程
预
1.同学们想一想,通常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一般用哪些工具?
2.回忆一下,我们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
我们已经认识了米和厘米,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其他的长度单位.
(2)1毫米是直尺上的1小格,显示1小格就是1毫米。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3)观察自己的直尺,你也能在直尺上找到这样的1小格吗?用手指一指。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三年级鞋子的秘密(长度的测量活动课)
两只小船,无桨无蓬, 十个小孩,分坐船中, 白天来来去去, 晚上人去船空。
成人鞋码对照表
厘米 尺码 厘米 尺码 21.5 33 26 42 22 34 26.5 43 22.5 35 27 44 23 36 27.5 45 23.5 37 28 46 24 38 28.5 47 24.5 39 29 48 25 40 29.5 49 25.5 41 30 50
测量要求 1.选出小组长,并由组长进行分工 2. 小组成员之间要互相帮助。 3. 尽量小声交流,不要影响他人。 4.认真记录好数据,并分析数据,思考讨论后面的 问题。 5.每个小组选一个同学进行汇报。
这身高246厘米的塔奇乌拉,不是世上最高的人,但他的 左、右脚打破世界纪录,各长达1英尺3英寸(38.1厘米)和 1英尺2.76英寸。
姓名 脚长(厘米) 对应的鞋码 实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鞋码
选择合适的鞋码
姓名
脚长(厘米)
对应的鞋码 实际的鞋码 脚宽(厘米)
想一想:
通常,脚宽的人要选大一码的鞋。
对应的鞋码和实际的鞋码相同吗?为什么?
1.我的脚长是14厘米,我要穿(
25 )码的鞋。
2.我忘记了刚才测量的结果,我穿35码的鞋,我的 脚长大约是(
22 )厘米?。
36 )码
3.我的脚长是22厘米,我的脚很宽,该选( 的鞋。
成人鞋子的尺码=脚长×2-10
有一个商场被盗了,警察在现场发现了 一个大大的脚印,经测量后发现,脚印的 长是29厘米,你能推测出犯罪嫌疑人的穿 的鞋子大约是( 48 )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教案
陆显峰
第一单元测量
第一课时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言
二、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
师: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后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
估计实际测量
数学书的长
数学书的宽
数学书的厚
生1:数学书的长大约是21厘米、宽大约是14厘米、厚有1厘米。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因为1厘米大约有一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长大约就有21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宽有14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厚有1个指甲长那么厚。
……
三、学生动手测量实际长度
1、让学生用学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
2、让学生先在小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
四、揭示课题:
板出:毫米的认识
五、建立1毫米的概念
1、认识尺度上的1毫米有几长。
2、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
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米,你发现了什么?
3、举例子说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
六、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1 厘米长度有几个小格,然后汇报小结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
板出:1厘米=10毫米
七、巩固发展
1、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一、第二题。
3、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
八、全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