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促进中心应成为中小企业的助推器
加快推进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建设 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
务 体 系,对推进 合 芜蚌 自主创新 综合 的 5 - 93 %,具有 大专以上 学历的 1 1 项 , 成果 5 0 02 科研 10多项 。 试 验 区建设 。加 快皖江城 市带承接 产 人 . 占总数的 8 %: 1 累计联 系和服务企
3建立生产力 促进 中心 服务 网络 .
截至 目前 ,我省 已初步形成 了国
l 一T O …。 ’ AH C NE ~C N L G I决策参 考 …—SI— i E H O Y I NU … C & 一 E一
萋墼 垫 塑 I
加快推进生产力促进中 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
竺 坚
( 安徽 省科 学技 术厅 )
生产 力促进 中心是 国家创 新体 系 展 ” 的原则 , 大力推进全省 生产 力促
了京东方 、 鑫吴等平板显示制造 商 , 多下游家 电厂商也 很 和销售主体还是要 留在合肥。”
2 1 年 1 月 , 中组 部公布 的首批 13 “ 年千 01 1 在 4名 青
在 2 1 年 1 月底举行 的合芜蚌 自主创 新 重大政 0i 1 的新发展 目标 , 成“ 即建 创新 资源聚集 之地 、 果高效转 成 化之地 、 高端发展之地 、 产业 文化高度 自觉之地” 将合 芜 。
● ・
. .. .
-I . ’ ・… -l-々” ●_ . t.-_●● ・ - t..II… .・ J . ●・ , I_..・●'..・● ~ .I_. ‘ _ ●_ -_ . .I . - . _ ・r I .._●・ ..__ 1● .・● f I - ・. - ・.
阔, 该公 司近 一年来 不 断接到 深圳 、 苏州 等 地条 件优 厚 生的活力 与魅力 , 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已初步 显现。 的邀 请 。 安徽 省政府 认为 , 当前相对 于沿海地区 , 安徽 的创新 宏 晶公 司负责人刘伟说 ,公 司员 工原本 都是 国内外 资源仍显 不足 , 用市场配置创新资源 的能力相对不 强。 运
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业务规范1总则
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业务规范 1总则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基本要求 25 服务内容 26 说明事项 2附录A (资料性附录)说明事项 3前言生产力促进中心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科技界与企业界的桥梁,是政府推动企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助手,是培育企业创新和创业人才的摇篮,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智囊团和技术后盾;其基本功能是:集成社会资源,为企业提供全程、综合服务。
生产力促进中心是在原国家科委的推动下,借鉴国际上成功经验,于1992年开始逐步建立的一种与国际接轨的新型社会化科技服务组织。
各生产力促进中心成立的背景不尽相同,走过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并在为中小企业提供各种服务的实践中不断创新,形成了许多特色服务,但相同的使命使生产力促进中心逐步形成了一些共性的服务,例如:信息与信息化服务、咨询服务、培训服务等。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要建立、健全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技术、信息服务的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技术服务机构”和《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要尽快制定和完善关于科技中介服务组织的法规,规范其行为”、“逐步实现中介服务的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 的精神,为规范各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的行为,强化其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功能,保障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服务业务规范。
SZ/T 1《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业务规范》分为四个部分:——第1部分:总则——第2部分:信息与信息化——第3部分:咨询——第4部分:培训本部分为第1部分。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业务规范第1部分:总则1 范围SZ/T 1的本部分规定了生产力促进中心开展服务业务的基本要求和有关服务内容。
本部分适用于各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业务。
其他机构开展有关业务时也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SZ/T 1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国家科委关于印发《国家科委关于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的若干意
国家科委关于印发《国家科委关于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函【法规类别】科学研究与科技项目【发文字号】国科发工字[1996]196号【发布部门】科学技术部【发布日期】1996.05.13【实施日期】1996.05.13【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印发《国家科委关于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函(1996年5月13日国科发工字[1996]19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及单位:在我国创建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工作已近四年,这项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及研究院和企业等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数量从最初的十家试点发展到现在的近百家,增长速度不断加快。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提出的“要建立、健全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信息服务的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服务机构”的精神,我们在总结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研究了在新形势下推动这项工作健康的发展的有关问题,提出了《国家科委关于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的若干意见》,并制定了《“九五”期间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规划纲要》、《生产力促进中心暂行管理办法》和《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评价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工作,参照执行。
为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提出“要建立、健全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技术、信息服务的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服务机构”的要求,推动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在“九五”期间有更大的发展,在数量上、规模上、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内部管理等方面上一个新台阶,形成一个布局合理、精干高效的中小型企业技术服务网络,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的紧迫性与必要性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稳步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关于如何发挥基层生产力促进中心职能作用的思考
关于如何发挥基层生产力促进中心职能作用的思考[摘要]生产力促进中心是致力于提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化、综合性、公益性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它是国家技术创新支撑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作为基层生产力促进中心,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大多数生产力促进中心成立时间较短,还存在着投入不足、缺乏人才,发育不成熟等问题,本文将就解决以上问题做出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生产力促进中心;作用;探讨生产力促进中心是致力于提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化、综合性、公益性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它是国家技术创新支撑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1992年国家建立首批7个试点中心以来,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迅速,初步实现了生产力中心的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发展目标,成为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技术创新服务机构。
1.基层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现状及存在问题随着生产力促进中心的不断发展,服务范围越来越广泛。
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围绕企业服务层面,主要开展企业策划,管理、技术咨询;产品开发、技术攻关;人才引进、人才培训;专利申请、信息服务;项目申报;企业融资;质量体系咨询认证;国际合作;闲置设备利用等等。
二是围绕政府服务层面,主要开展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咨询评估,高新技术企业及产品认证,科技统计等。
目前,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服务范围及对象已经从制造业工业企业扩大到了农业领域,且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和社会效果。
主要有如下表现。
1.1对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投入不足。
由于地方政府的投入不足,因而基层生产力促进中心基础设施和工作条件较差,资源严重不足,既没有建立起各种资源数据库,也没有相应的知识积累和案例积累,自身基础建设和能力建设达不到规定的要求,因而服务水平较低,业务不能正常开展。
1.2缺乏专业人才队伍。
尽管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学历、高技术职称人员不断增加,但生产力从业人员中相当部分未经过专业培训,特别是参加过高层次专业培训的人员较少,专业能力较差,知识单一,既对生产力促进中心本身了解不多,对生产力业务的开展知之甚少,又缺乏从事管理、技术咨询和企业运作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发展目标及思路
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发展目标及思路发布时间:2005-8-3信息来源:黄科舫进入新世纪,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与发展将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更加严峻的挑战。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对企业和生产力促进中心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世界各国经济上的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与配置,使得每一个企业都置身于全球性竞争的大格局中,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竞争中,对信息、咨询、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服务需求势必不断增长,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能力要求必将进一步提高,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与发展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紧迫的摆在我们面前。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把大力发展服务业作为今后五到十年必须着重研究和解决的重大战略性、宏观性、政策性问题,明确提出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对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具有重大意义,为生产力促进中心提供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1.生产力促进中心以“围绕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增强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核心服务能力,大力提升中小企业的生产力水平和竞争力”为指导思想。
坚持以下几个发展原则:(1)坚持数量增长与质量提高相结合,以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的原则数量是生产力促进中心组织网络化、服务产业化的基础,但在目前政策法律不配套、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数量的快速增长,势必影响到生产力促进中心质量的提高,因此“十五”期间,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应以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
(2)坚持突出重点,带动全局的原则在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的前提下,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集成有限资源,重点培育出一批符合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的、能参与国际竞争的生产力促进中心,通过它们的辐射作用,带动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整体服务能力与水平的提高。
(3)坚持政府推动与自我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各级政府要在营造外部环境上对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建设与发展进行引导与扶持,对生产力促进中心所承担的社会公益性的服务给予经费支持。
生产力促进组织面向中小企业的服务创新
生产力促进组织面向中小企业的服务创新发布时间:2005-6-26信息来源:佚名生产力促进组织是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专业服务机构,针对大型成熟企业、中型发展企业和小型创业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其创新服务功能应该有不同的内容、方式和手段。
同时,在不同的地区,由于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历史和社会资源条件的差异,其服务功能也应有所不同。
深圳市是我国最年轻的大中型城市,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在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技术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并因而形成了一套具有自己特色的产业分布形态和企业运作规则。
由于投资模式基本上是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建立起来的,与内地很多城市主要是在国家的重大项目投资的基础上发展的道路不同,深圳的企业几乎可以说全部是中小企业或是在中小企业的基础上快速发展起来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将深圳视作是一个大型的创业孵化器。
所以建立起一种能够适应这种“创业孵化器”特点的中小企业服务机制,不断进行服务创新,是深圳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的中心任务之一。
一、按照“功能社会化、组织网络化、服务产业化”的发展要求,根据本地的实际,积极推动自身的机构建设。
服务产业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中介服务组织的基本运作法则;没有服务产业化就难于实现生产力组织机构的网络化发展;而不建立起分工合理、协调有序的服务组织网络,就无法实现生产力中心的社会化服务功能。
其中组织网络化应根据各地的社会经济环境和产业结构的不同,制订不同的体系建设规划。
与上海等我国传统的工商业中心城市相比,深圳的中小企业表现为企业创业发展轨迹同质化,行业和产业特点突出,信息化应用水平相差不大,缺乏企业文化积淀,企业资产积累较少,核心能力突出,地理分布差异化概念不明显等。
这些既是我市中小企业的优势,同时,有些因素又是我们的劣势。
根据这些特点,深圳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组织网络化建设不能也不需要按照一般的行政地理区划建立自己的服务网络,而必须将着眼点放在同质性比较明显的行业、产业或专业领域。
关于进一步加快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的意见
附件:关于进一步加快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的意见为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完善科技服务体系的有关精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科学技术部《关于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机构的意见》,现就进一步加快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快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生产力促进中心作为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桥梁和纽带,是先进生产力的传播者,肩负着提高中小企业生产力水平的历史使命。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生产力促进中心对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2.在各级政府及其科技行政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十多年来生产力促进中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蓬勃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遍布全国的生产力促进服务体系,成为推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一面旗帜。
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薄弱、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服务能力仍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3.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不仅为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对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各地方要充分认识加快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摆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位置,切实予以加强。
二、新形势下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的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4.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奋斗目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为依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机制创新为动力,鼓励多种模式的探索和实践,通过积极发展解决前进中存在的问题。
5.总体目标:造就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组织、开拓能力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带头人,培养一支能够满足服务市场需求的、高素质的从业人员队伍;加强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建设,培育一批具有较强核心竞争能力、能跻身于国际竞争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及其联盟,形成服务规范、特色鲜明、开放协作、高效运行的生产力促进服务体系,把生产力促进中心逐步建设成全国科技中介机构的骨干力量。
发挥联盟优势 助力企业创新创业
门要大 力支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产力促 进联盟的建设 ,充分 发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产力促 进联 盟优 势 ,打造 区域 性、专 业化 、产业化服务 品牌 ,促进主导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和技术创 新 ,实现全 区生产力促进 中心 的资源整合、系统集成、优 势互 补 、业务联动 、共同发展和绩效显著的 目标 ,力争把广西北部 湾经济 区生产力促进联盟打造成西南乃至全国同行界中的知名
那么 ,广西北部 湾经济 区生产 力促进联盟的发展 目标是什 么 ,它将以怎样 的模式服务于广西北部湾经济 区建设?
联 盟 的发 展 目标 通 过 打 造 形 象统 一化 、组 织 网络 化 、服 务 标 准 化 、质 量 一
联盟成 背景
20 0 8年 1月 ,国务院正式批 准实施 《 广西北 部湾经济 区 发展规姗 ,标 志着广西北部湾经济 区开放开发纳入国家战略。
生产 力促 进 中心 是 我 国科 技 创 新 体 系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是 推 动 中小 企 业 技 术 创 新 、 实 现 科 技 与 经 济 紧 密 结 合 的 重 要 力
量。经过 多年的发展 ,广西生产力促进 中心体系 已经成为政府 宏观决 策的有力支撑 ,成 为广西 中小企业有力的技术后援 ,成 为科技成果转化 的助推器 。一直为广西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提
实现企业创业创新 ,帮助失业返乡农 民工成功创业 ,有望成为
推 动 广 西 经济 发 展 的 新 生 力 量 。
进 ,以结盟发展 的形式力求在经济建设主战场建功立业。据了
解 ,广 西 北 部 湾 经 济 区生 产 力 促 进 联 盟 由广 西 生 产 力 促 进 中心
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概况
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概况一、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发展历程生产力促进中心是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发逐步发展起来的。
国外、境外生产力促进机构起步较早,1955年中国香港就成立了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同年11月中国台湾生产力中心成立。
1992年4月原国家科委根据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在成都召开研讨会,第一次提出“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概念,同年7月经原国家科委工业司批准成立了全国第一家生产力促进中线—山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
1993年4月原国家科委在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生产力促进中线工作会议;同年7月印发了《关于建立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若干意见》。
1994年下半年,原国家科委工业科技司开始筹建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1995年4月经民部正式批准成立。
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信息服务的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技术服务机构”;同年9月第二次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会议暨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
1996年5月,原国家科委印发《关于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的若干意见》。
1997年7月原国家科委印发《生产力促进中心管理办法》;8月第三次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同时开始了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认定工作,10家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
1999年4月启动扩大体系建设重点省行动计划;同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提出,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逐步实现中介服务的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
1999年10月生产力促进中心统计工作正式纳入国家统计局科技专项统计计划。
2001年11月第四次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同时启动西部生产力促进行动。
同年12月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发布《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业务规范》。
2002年6月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任免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地位,在第三十条中规定:“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规划、用地、财政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推动建立各类技术服务机构,建立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科技企业孵化基地,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信息、技术咨询和技术转让服务,为中小企业产品研制、技术开发提供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企业技术、产品升级。
浅谈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224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学 术 论 坛1 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历史沿革生产力促进中心是由当时的国家科委于1992年在部分省市开始创建的,它借鉴国际上类似生产力促进组织的经验(如香港的生产力发展局),在深化科技体制的改革中不断发展壮大,这些年通过试点和示范推广已延伸至县市级及各行业部门,在地方经济建设和技术进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经过19年的发展,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从无到有,由小变大,发展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呈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成为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实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支撑。
但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与配置等,使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既面临着新的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同时,在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建设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还有一些因素制约着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发展。
打造一支精良的队伍,建设一支生产力促进的大军,将是对我国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巨大的支持。
因此,进一步加快我国生产力中心建设,是摆在当代“生产力人”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结合理德斯普公司对北京生产力促进服务体系的深入研究,对照国家对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的要求及相关法规,阐述对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和作用的认识和理解,并对新形势下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1.1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发展历程(1)试点阶段(1992.7~1993.3)主要是借鉴国外科技中介机构建设的成功经验,在一些省市试办生产力促进中心。
1992年7月,经原国家科委工业司批准,全国第一个试点单位——山东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山东威海市成立。
不久,江苏、四川、北京等地也开始了试点工作,生产力促进中心很快扩大到了10个。
(2)培育阶段(1993.3~1995年)1993年4月,原国家科委在南京召开了第一次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会议。
创新服务体系的中坚力量-生产力促进中心
优化服务体系结构
未来,生产力促进中心需要进一 步优化服务体系结构,完善服务 流程和服务标准,提高服务质量 和服务效率,为企业提供更加优 质的服务支持。
强化政策支持与资 金保障
政府应加大对生产力促进中心的 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力度,鼓励 和支持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发展, 为创新服务体系提供更加稳定和 可持续的支撑。
协助企业申请各类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降 低企业运营成本。
解读政策法规,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服务。
提供企业管理咨询服务,帮助企业优化管理 流程和提高效益。
03
生产力促进中心的优势
专业知识丰富
具备深厚的行业知识和专业技术背景,能够提供专业的技术咨询和解决方案,帮 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提高服务质量与效果
生产力促进中心应不断提高服务 质量和效果,以满足不断变化的 市场需求。例如,通过建立完善 的评价体系和反馈机制,及时发 现和解决问题,提高服务效果。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
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创 新服务体系中的核…
作为创新服务体系的中坚力量,生产 力促进中心在推动科技创新、提高企 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 着重要作用。
THANKS
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展览、论坛等活动,拓展市场和 商机。
协助企业了解政策法规,避免市场风险。
资源整合
整合内外部资源,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协助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拓展业务渠道。
组织企业间交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提供人才、资金等支持,帮助企业解决资源短缺问题 。
政策咨询
帮助企业了解政策支持方向和申请条件,提 高项目成功率。
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发 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 展,生产力促进中心呈现出多元化、 专业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为创新 服务体系提供了更加强有力的支撑。
创建生产力促进中心推动中小企业发展
创建生产力促进中心推动中小企业发展
佚名
【期刊名称】《科学与管理》
【年(卷),期】1997(017)003
【总页数】2页(P53-5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9.243
【相关文献】
1.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J], 徐禄平
2.推动区域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组织者——略论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发展 [J], 马云波
3.贵阳生产力促进中心助推中小企业发展 [J],
4.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小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J], 刘俊麟
5.为中小企业发展生产力铺路架桥--前进中的白银市生产力促进中心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内外生产力促进机构发展对广东的启示
国内外生产力促进机构发展对广东的启示张寒旭【摘要】生产力促进机构是科技服务业的中坚力量,是发展创新型经济的重要支撑.国内外生产力促进机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通过分析国内外典型生产力促进机构的发展特点,为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体系建设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期刊名称】《云南科技管理》【年(卷),期】2016(029)004【总页数】4页(P5-8)【关键词】生产力促进机构;生产力促进体系;创新驱动;广东省【作者】张寒旭【作者单位】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广东广州51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4.3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生产力促进中心作为推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科技服务机构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
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支持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机构创新服务模式、开展网络化、集成化的科技咨询和知识服务。
生产力促进机构正迎来发展机遇期。
广东经过20多年的积累和发展,逐步建立了完善的生产力促进体系,为推动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统计,2015年全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共服务企业42 254家,实现总收入15.7亿元,为企业增加销售额114.49亿元,增加利税16.3亿元,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50 317个。
为进一步发挥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体系对创新驱动的支撑作用,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生产力机构的有效经验,提出相关建议。
生产力促进事业自20世纪中叶以来逐渐兴起,一批以从事企业服务为代表的生产力促进机构应运而生,逐渐成为推动企业成长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涌现出一批典型的生产力促进机构。
1.1 德国史太白转移中心1971年在巴符州经济部倡议下,成立非营利公益组织史太白经济促进基金会。
基金会在巴符州的应用技术大学里设立了16个咨询处,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1983年基金会进行一系列改革,将高校咨询处调整为技术转移中心,并实行市场化运作,为中小企业提供咨询、研发、培训与训练、评估与专业报告和国际技术转移等,成为当今著名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
生产力促进中心
生产力促进中心摘要生产力促进中心作为一个为企业提供支持和培训的机构,在当前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功能及其对企业和社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生产力促进中心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率。
引言生产力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提高生产力能够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
而生产力促进中心作为一个专门支持企业提高生产力的机构,通过为企业提供培训、技术支持等服务,帮助企业实现持续增长。
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功能生产力促进中心的主要功能包括:1.提供培训计划:生产力促进中心针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需求,设计并提供专业的培训计划,帮助企业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工作效率。
2.技术支持:生产力促进中心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绩效评估:生产力促进中心通过对企业生产过程的数据分析和评估,帮助企业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生产力。
生产力促进中心的重要性生产力促进中心对企业和社会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升企业竞争力:通过生产力促进中心提供的培训和技术支持,企业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
2.促进产业升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可以帮助企业引进先进生产技术,推动产业技术升级和转型,提高整个产业的水平。
3.推动经济增长:提高企业生产力可以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率,推动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如何提升企业生产力通过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升生产力:1.投资培训:企业应该加大对员工的培训投入,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
2.积极引进技术:企业应该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绩效评估和改进:企业应该定期进行生产绩效评估,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改进,持续提高生产力。
结论生产力促进中心作为一个为企业提高生产力的重要机构,在当前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力推服务方略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生机盎然
力推服务方略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生机盎然发布时间:2008-8-30信息来源: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经过15年的发展,“探索了在科技体制改革过程中大院大所、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的可能性”。
未来5年,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将提升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水平,力争成为国内一流、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科技服务中介机构。
“与其他生产力促进中心相比,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有其本身的特殊之处。
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属于企业性质,没有任何行政职能,没有一分钱拨款,因此,必须依照市场规律运作,所有经济来源必须从市场中获取。
严峻的现实迫使我们必须要树立市场意识,培育竞争能力。
”日前,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副主任邱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我国首批10家试点生产力促进中心之一、全国首家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首批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和首批重点支持的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试点单位,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自成立以来,在业务领域坚持服务优先的市场策略和发展导向,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
以服务促发展据邱城介绍,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经过15年的发展,走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程。
该中心的发展,“探索了在科技体制改革过程中大院大所、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的可能性”。
15年来,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注重发挥行业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积极主动地为政府服务,扎扎实实地为企业服务,扩大了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影响。
积极参与国家、行业和区域发展战略和规划的研究,承担了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研究工作,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集群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特别是“十五”期间,在我国“神六”飞船、“三峡工程”、“西气东输”和“南水北调”等重大项目中,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承担了部分研究开发和技术推广服务工作。
另外,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充分利用技术和人才优势,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强技术交流,在国际合作方面有实质性进展,在服务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
在为政府提供行业发展战略和规划咨询服务方面,该中心在对外开展工作过程中,注重发挥行业资源优势,积极主动地为政府服务,提供行业发展战略和规划方面的咨询建议。
生产力促进中心
生产力促进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是由当时的国家科委于1992年在部分省市开始创建的,它借鉴国际上类似生产力促进组织的经验(如香港的生产力发展局),在深化科技体制的改革中不断发展壮大,这些年通过试点和示范推广已延伸至县市级及各行业部门,在地方经济建设和技术进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建设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还有一些因素制约着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发展。
良莠不齐,功能单一,有些甚至还未能或不能完全履行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职责与作用,原因不尽相同,但这样的状况在一些地方确实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打造一支精良的队伍,建设一支生产力促进的大军,将是对我国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巨大的支持。
本文将结合实践,对照国家对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的要求及相关法规,阐述对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和作用的认识和理解。
一、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性质和定位生产力促进中心是一种非盈利性的科技服务实体。
以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组织科技力量(技术、成果、人才、信息)进入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以各种方式为企业提供服务,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它可以是事业单位法人,也可以是企业法人,在业务上接受国家科技部的指导,各有关部委和各级科技局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
在《生产力促进中心管理办法》总则第二条中明确指出,生产力促进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推动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社会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生产力促进中心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自身核心服务能力建设,走专业化、规范化和国际化的道路,逐步实现“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和服务产业化”。
其主要业务是:(一)信息服务。
根据企业需求,向其提供科技、经济、政策法规、市场、人才等方面的信息服务。
(二)咨询服务。
为企业提供技术、管理、政策法规等咨询服务与顾问服务。
(三)技术服务。
为企业导入先进适用的技术,并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 鼓 舞 了 全 国 各 地 的 生 产 力 促
进工作者 。
试 点 工 作 的 经 验 ,明 确 生 产 力 促
进 中 心 的 任 务 是 在 科 技 与 经 济
之 间架 设 一 座 桥 梁 ,生 产 力 促 进
19 9 6年 , 国家 科 委 ( 技 部 ) 科 将 生 产 力 促 进 中 心 工 作 纳 人 国
战 略 的措 施 之 一 。这 是 我 国生 产
山 东 生 产 力 促 进 中 心 。 不
久 , 点 中 心在 江 苏 、 试 四川 、 京 北 等地 扩 大 到 1 0个 。 9 3年 4月 。 19 国 家 科 委 在 南 京 召 开 第 一 次 生 产 力 促 进 中心 工 作 会 议 ,交 流 了
面 旗 帜 。在 生 产 力 促 进 中 心诞
生 十 周 年 之 际 ,总 结 回顾 生 产 力
促 进 中 心 十 年 来 走 过 的 光 辉 历 程 ,研 讨 在 新 形 势 下 如 何 更 好 地 推 进 这 项 事 业 ,具 有 十 分 重 要 的
意义 。
上 世 纪 九 十 年 代 初 ,面 对 世 界 上 新 一 轮 科 技 革 命 的 兴 起 和 党 的 十 四 大 决 定 在 中 国 建 立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体 制 ,以宋 健 同 志 为 首 的 国 家科 委 领 导 人 ,高 瞻
学 技 术 进 步 的 决 定 》 中 明 确 提 出 ,要 大 力 推 动 与科 技 进 步 相 关 的 第 三 产 业 的 发 展 ,在 鼓 励 大 中
1 0
远 瞩 ,果 断 决 策 ,借 鉴 国外 发 展
科 技 中介 机 构 的 成 功 经 验 ,在 一
中国科技产妲 20. 《 028 总第 1 8 O) 5 y J
生 产 力 促 进 中 心 的 迅 速 崛
起 , 到 中 央 的关 注 。 9 5年 , 受 19 中
创 建 活 动 和 生 产 力 促 进 中 心 建
设 重 点 省 行 动 , “ 五 ” 间 我 对 九 期
国 生 产 力 促 进 中 心 的快 速 发 展 ,
共 中 央 、国 务 院 在 《 于 加 速 科 关
维普资讯
生 产 力 促 进
生 力 避 心 威 中J g 产 德 中 鹿 为 , t t . J / 1 aj J
科 技 部 高新 技 术 发 展 及产 业 化 司 司长 李 健
今 年 是 我 国 生 产 力 促 进 中 心诞 生 十 周 年 。在 党 中 央 、国务 院 的 正 确 领 导 和各 级 党 委 、政 府 的关 心 支 持 下 ,经 过 历 时 十 年 的 辛 勤 耕 耘 ,生 产 力 促 进 中心 作 为
一Hale Waihona Puke —些 省 市 试 办 生 产 力 促 进 中心 。 19 9 2年 7月 , 国家 科 委 工 业 司批 准 成 立 第 一 个 生 产 力 促 进 中 心
—
型 企 业 建 立 技 术 开 发 机 构 的 同
时 ,加 快 建 设 主 要 为 中小 型 企 业
提 供 技 术 服 务 的 生 产 力 促 进 中 心 ,将 其 列 为 贯 彻 落 实 科 教 兴 国
确 实起 到 了很 大作 用 。 19 9 9年 , 国 技 术 创 新 大会 全
S IN E& T C N L G N U T C C E E H O O YID S RYO H N FC IA
维普资讯
生 产 力 促 进
召 开 ,对 生 产 力 促 进 工 作 又 是 一 次 巨大 推 动 。 中共 中央 、 国务 院
种 与 国 际 接 轨 的 主 要 为 中 小
力 促 进 中 心 发 展 史 上 的 一 个 重 要 里 程 碑 。 该 决 定 的 颁 发 ,极 大
企 业 提 供 社 会 化 服 务 的 科 技 中 介 机 构 ,已经 在 中华 大地 扎 下 了 根 ,在 不 少 地 方 开 花 结 果 ,为 推 动 科 技 与 经 济 的 结 合 ,提 高 企 业 特 别 是 中 小 企 业 的 技 术 创 新 能
要大 力发 展科 技 中介 服务 机构 , 并 对 包 括 生 产 力 促 进 中心 在 内 的 科 技 中介 服 务 机 构 ,提 出 了组 织
力 和 市 场 竞 争 力 ,做 出 了重 要 贡
献 ,被 誉 为科 技 中 介 服务 机 构 的
一
中 心 的 主 要 服 务 对 象 是 中 小 企 业 。在 这 次 会 上 ,国 家 科 委 常 务 副 主任 李 绪 鄂 同志 反 复 强 调 ,生 产 力 促 进 中 心 是 一 项 大 事 业 ,其 意 义 不 在 星 火 计 划 和 火 炬 计 划 之 下 。经 过 三 年 试 点 ,生 产力 促 进 中心 逐 渐 形 成 一定 气 候 ,在 推 动 中 小 企 业 技 术 进 步 方 面 的 作
培训 人 员 3 4万 人 次 ,引 进 人 才 32 2 9个 , 人 新 技 术 1 6 导 0 6项 , 累
技 人 员 ,不 少 中 心 已形 成 在 当地
乃 至 全 国有 较 大 影 响 的 主导 业 务 和精品服务 。
在 《 于 加 强 技 术 创 新 , 展 高科 关 发 技 , 现 产业 化 的 决 定 》 , 调 实 中 强
用 日益 凸 显 。
家技术创新工 程 ,制定 了 《 关于 加 强 生 产 力 促 进 工 作 的 若 干 意
见》 ,相 继 推 出 国 家 级 生 产 力 促 进 中 心 创 建 活 动 和 生 产 力 促 进 中心 建 设 重 点 省 行 动 。 当 时 任 国 家 科 委 副 主 任 的 徐 冠 华 同 志 提 出 ,要 通 过 建 设 1 0家 国家 级 的 0 生 产 力 促 进 中心 ,带 动 全 国生 产 力 促 进 中 心 上 规 模 、上 水 平 。实 践 证 明 ,国家 级 生 产 力 促 进 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