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四单元《有无相生》优秀教学设计(4页)-教育文档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有无相生教案4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学校提供的在线学习管理系统(LMS),如Moodle或Blackboard,用于发布课程资料、作业和进行讨论。
-电子版的《先秦诸子选读》教材和相关阅读材料。
3.信息化资源:
-网络搜索引擎,用于查找和验证相关信息。
-相关在线学术资源,如学术论文数据库、哲学论坛等。
-教育视频网站,如Khan Academy、TED-Ed等,提供相关的教学视频。
-庄子相对观:大小、长短、高低等都是相对的,万物皆平等。
-庄子辩证法:事物的对立统一,相互转化。
3.庄子哲学的其他重要观点
- “道”的概念:万物运行的根本原理,无形无象,变化无常。
- “德”的概念:个体顺应大道的表现,内在的道德品质。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可能对庄子的独特哲学思想和人生观感兴趣,尤其是“逍遥游”中的自由与限制、大小、有无等相对论观点。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以便分析和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此外,学生还需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运用庄子的思想观察和认识世界。在学习风格方面,学生应注重合作与交流,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感悟,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真人境界:庄子理想中的最高境界,摆脱世俗,与道合一。
6.庄子的美学思想:
-万物皆美:庄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美好之处,需用心去感受。
-自然之美:庄子崇尚自然之美,反对人工的矫揉造作。
-审美态度:庄子主张以审美的心态看待世界,超越功利。
7.庄子的方法论:
-直观感知:庄子认为认识事物需直接感知,而非依赖理性分析。
(2)点评与反馈:教师应及时向学生反馈作业评价结果,指出作业中的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针对作业中的错误,教师可为学生提供正确的解答和解释,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案:第四单元 有无相生 含答案
_无_相_生对应学生用书P76[基础·夯实]一、识记字音1.车毂(ɡǔ) 2.埏埴(shān zhí) 3.户牖(yǒu)4.不彰(zhānɡ) 5.自矜(jīn) 6.不长(zhǎnɡ) 7.赘形(zhuì) 8.易泮(pàn)二、通假字1.自见者不明同现,表现2.死而不亡者寿通妄,荒谬3.其脆易泮通判,分离4.起于累土通蔂,一种盛土的工具三、古今异义1.跨者不行古义:走不远今义:不可以对应学生用书P78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评析] 天下都知道什么是美,就知道什么是丑了;都知道什么是善,就知道什么是不善了。
这段话集中鲜明地体现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他通过日常的社会现象,阐述了世间万物的存在都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论说了对立统一的规律,确认了对立统一的永恒的、普遍的法则。
2.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评析] 以“无为”的态度作为,以不生事的态度做事,以恬淡无味为滋味。
大生于小,多起于少,用恩德来报答怨恨,从难事的容易处入手来解决它,从大事的细小处入手来完成它。
天底下的难事一定产生于一件件容易的事,天底下的大事一定产生于一件件细小的事。
这段话旨在阐发“无为而无不为”的道理,提醒人们做任何事情都是由小到大,由少至多,由易到难的,希望人们从客观实际情况出发,一旦条件成熟,水到渠成,事情也就做成了。
这也是一种朴素辩证法的方法论,暗合着对立统一的法则,隐含着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的法则,也是老子的一种处世哲学。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评析] 张开两臂才能合抱得过来的大树,是从极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很高很高的台子,是从一筐土开始建起来的;很遥远的行程,是从脚下那一小步走出来的。
从“大生于小”的观点出发,老子阐述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说明了事情都是从“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为开端的,形象地证明了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同时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能成就大事业。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四单元有无相生教案1Word版含解析
《有无相生》教课方案教材剖析本文为高中《先秦诸子选读》第四单元选文, 《先秦诸子选读》是高中选修课程系列中的“文化论著研读”系列中的一个模块 , 其主旨是经过向学生讲解先秦诸子的一些经典散文 , 启迪和指引学生陶冶身心 , 修养德行 , 提升学生对我国文化传统的认识 , 加深学生对优秀文化传统的热爱 , 加强学生阅读和剖析古文的基本功 , 培育学生掌握各样社会人生问题的能力。
《老子—有无相生》既包括了大批的文言知识 , 又包含深沉的感情要素 , 其句式参差不齐、骈散联合 , 大概有韵 , 几近诗歌 , 显示出浓烈的诗性特点 , “有无相生”的辩证思想乃是我国先秦期间辩证思想萌芽的主要表现之一。
鉴于以上剖析 , 本文的教课我确定了以下四个关注点:1、学习掌握相关的文言字词。
2、经过朗读涵泳体会老子语言的诗性之美。
3、剖析理解老子“有无相生”的辩证思想。
4、领会老子虚静、让步、纤弱的美学特质。
学情剖析《先秦诸子选读》的教课是在高二必修教课结束以后进行 , 学生已经拥有必定的文言阅读能力, 并且本文课下说明详细, 因此文言字词的梳理交由学生合作达成 , 教师总结增补 , 不占用讲堂教课的主要时间, 这也表现出选修教课与必修教课的差别。
对于老子和《老子》中的文章 , 学生比较陌生 , 初中和高中必修学段都没有接触过 , 因此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讲学生缺少必定的基础。
学生对辩证思想的理解有必定的困难。
教课目的1、累积、掌握本文重要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及特别句式2、朗读课文 , 领会《老子》句式参差不齐、骈散联合的声韵美3、剖析理解老子“有无相生”的辩证思想4、领会老子虚静、让步、纤弱的美学特质。
教课重难点1、剖析理解老子“有无相生”的辩证思想2、领会老子虚静、让步、纤弱的美学特质。
教法设计1、合作研究 , 调换学生参加对文本的解读2、联系学生的现实人生问题, 加深对文本的理解3、朗读课文 , 领会文章的声韵美课前准备1、部署学生查阅认识老子其人及主要思想2、联合课下说明 , 分组整理本文重要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及特别句式课时安排: 1 课时教课过程一、检查预习 :学生展现 PPT,介绍老子其人及主要思想(教师做适合增补)二、导入 :清华大学自主招生某年有这样一道试题:“假如老子和孔子打斗 , 你会帮谁?” , 各位同学你们的建议呢?学生畅所欲言教师总结三、梳理全文 , 整体感知学生疏组 , 每组负责一则 , 从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别句式四个角度整理相应的文言字词, 并口头翻译相应文段。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四单元 有无相生 教案 Word版含解析
《有无相生》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2、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
3、体会老子关于事物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培养客观看待问题的精神。
学习重点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学习难点体会老子关于事物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平时人们求神问卦时总是说:天灵灵,地灵灵,太上老君快显灵,那么你们知道太上老君是谁吗?他就是我们这个单元要认识的道家创始人:老子。
那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老子的是何许人也?他都有些什么思想?有什么著作传世?二、老子及《道德经》1、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约生活在春秋末年公元前580年~500年之间,《史记》载“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
楚国苦县厉乡,即现今的亳州市涡阳县闸北郑店。
老子曾担任“周藏室之史”,深懂周朝的图书典籍,学问渊博,见周王室衰微,弃官西去,至函谷关遇见关令尹喜。
尹喜请求他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最终成了隐士,“莫知所终”。
(《史记》)春秋时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教奉为教主或教祖,尊为“道德天尊”,列三清尊神之一。
《老子西升化胡经.序说第一》:“以为圣人生有老容,故号为老子”。
老子出生老子既是神灵,他的降生也不同于一般的凡人。
河上公《老子道德经章句序》:老子“当周时李氏女妊之八十一,部左腋而生”。
(敦煌本《玄言新纪明老部》引)葛玄《老子序诀》说:“周时复托神李母,部左腋而生,生即皓然,号曰老子”。
《列仙传》说:“老子母扶李树而生老子。
老子生而能言,指李树曰:以此为姓”。
(《事类赋》卷26引)葛洪《神仙传·老子》说:“其母感大流星而有孕,虽受气天,然见于李家,犹以李为姓”。
老子的形貌及其世系。
老子是2500多年前的人,历史上只说他是个寿者,具体的面貌形像,后代人也是无从知道的。
但在葛洪《神仙传·老子传》里说:老子黄白色,美眉、广颡、长耳、大目、疏齿、方口、厚唇,额有三五达理,日角月悬,鼻纯骨、双柱,耳有三漏门。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有无相生教案7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 项目导向学习:让学生选择一个诸子思想进行深入研究,通过项目形式展示研究成果。
2. 教学活动设计:
-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诸子思想的代表人物,进行课堂对话,展现不同思想观点的交锋。
- 实验活动:设计实验来模拟诸子思想的某些理论,如儒家的礼制实验,道家的无为实验等。
2. 思维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学生的分析、综合和评价思维能力将得到锻炼和提升。他们能够从多角度审视问题,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3. 文化理解与传承:学生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增强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4. 语言能力:通过解读《先秦诸子选读》中的经典文章,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将得到提高。他们能够理解并运用文中的成语、典故和修辞手法。
题目: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有无相生”思想在个人成长中的应用。
答案:在个人成长过程中,有无相生思想体现在努力与回报之间的关系。比如,通过努力学习,获得好成绩,进而获得表扬和奖励,这就是有无相生的体现。
3. 例题三:《有无相生》的对比分析
题目:比较儒家和道家的“有无相生”思想,并指出其异同。
答案:儒家强调礼义道德的有,道家的无为思想则是无的境界。相同点在于都认识到有和无的相互依存性。不同点在于儒家更注重社会秩序和个人道德修养,而道家更注重自然和个人的自由发展。
(3)文章观点的提炼和表达能力:学生需要能够从文章中提炼出主要观点,并能够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是一个挑战。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 教学方法:
- 讲授法:用于阐述诸子思想的基本概念和主要观点,以及文章的背景知识。
- 案例研究:通过分析具体的诸子思想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儒家、道家等思想的实际应用。
【精编】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四单元有无相生教案6
《有无相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理解老子思想核心“道”德含义;2、掌握相关实词、虚词,句式等文言现象。
3、把握老子的人生智慧及启示意义。
【教学重点】在诵读的基础上梳理课文,积累掌握掌握各类文言知识。
【教学难点】体会老子关于事物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把握《老子》中的人生智慧及启示意义。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现实生活入手,先引导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追求智慧的自主意识。
二、老子及《老子》老子,春秋末期人,姓李名耳字聃,道家创始人。
生卒年月不可考,约生于公元前580年,约死于公元前500年。
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道家学派创始人。
相传他母亲怀了九九八十一年身孕,从腋下将他产出,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
在道教中,老子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
史载,曾任周王室史官,孔子曾经向他问礼。
晚年见周王室日趋没落,便骑青牛而去,回故乡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过着隐居生活。
传世的《老子》(又名《道德经》)一书,成于老子后学之手,一共有八十一章,分上、下篇,集中表现了老子的思想。
“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
“道”就是自然,路,道理,法则,规律。
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认为世间一切皆有道生出,道是万事万物的本源。
老子的主张是“无为”,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2020高中语文最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材:第四单元 有无相生 教案7
《有无相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选文第1、2、3、4则;2、掌握相关实词、虚词等文言现象;3、体会老子关于事物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4、把握老子的人生智慧及启示意义。
【教学重点】在诵读的基础上梳理课文,积累掌握掌握各类文言知识。
【教学难点】体会老子关于事物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把握《老子》中的人生智慧及启示意义。
【方法指导】诵读法:《老子》行文含蓄隐晦,必须熟读成诵,方能解读思想。
概括法:本节文选涉及到许多相反、相对概念,应加以概括。
拓展法:通过联系现实,举出实例,体会《老子》当中的人生智慧及其启示意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做人如水,你高,我便退去,决不淹没你的优点;做人如水,你低,我便涌来,决不暴露你的缺陷;做人如水,你动,我便随行,决不撇下你的孤单;做人如水,你静,我便长守,决不打扰你的安宁。
这很容易让我们想到一位古圣贤人的语句:“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位圣贤是谁呢?我们先来一起了解一下。
二、老子及《老子》老子的有关情况在教材第3页和第73页均有介绍,请同学们自己阅读,并勾画出主要的信息点。
老师介绍以下情况。
1、简介老子老子,春秋末期人,姓李名耳字聃,道家创始人。
生卒年月不可考,约生于公元前580年,约死于公元前500年。
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道家学派创始人。
相传他母亲怀了九九八十一年身孕,从腋下将他产出,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
在道教中,老子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
史载,曾任周王室史官,孔子曾经向他问礼。
晚年见周王室日趋没落,便骑青牛而去,回故乡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过着隐居生活。
传世的《老子》(又名《道德经》)一书,一共有八十一章,分上、下篇,集中表现了老子的思想。
2、简介《老子》思想(1)思想的核心是“道”,即“道”就是自然,路,法则,规律。
(2)政治思想主张“无为而治”,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3)哲学精髓是朴素辩证法,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辅相成的。
《有无相生》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有无相生》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目标:1. 理解《有无相生》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掌握并应用文中的论证方法和修辞手法。
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重点:1. 理解《有无相生》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2. 分析并评价文章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1. 理解和应用文中的辩证法思想。
2. 分析和评价文章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和教学材料。
2. 学生准备课本和相关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课学习的内容,总结先秦诸子的主要思想和观点。
2. 提问学生对于“有无相生”这一主题的理解和看法。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阅读《有无相生》这篇文章。
2. 教师提问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观点的认同程度。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三、论证方法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论证方法。
2. 学生举例说明文章中的论证方法和修辞手法,并进行小组讨论。
3. 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四、修辞手法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
2. 学生举例说明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并进行小组讨论。
3. 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五、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培养(15分钟)1. 教师提出与文章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 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进行小组讨论。
3. 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引导学生培养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论证方法分析、修辞手法分析和思辨能力培养等环节,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有无相生》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点评讲解,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六、文本深入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和论述。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文章中的深层含义和主旨。
3. 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四单元 有无相生 教案4
《有无相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结合注释,掌握本文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探究课文,理解老子的思想及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理解老子思想及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老子思想及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两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一、借老子个人简介导入。
老子,春秋末期人,姓李名耳字聃,道家创始人。
生卒年月不可考,约生于公元前580年,约死于公元前500年。
史载,曾任周王室史官,孔子曾经向他问礼。
晚年见周王室日趋没落,便骑青牛而去,回故乡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过着隐居生活。
《老子》一书,集中表现了老子的思想。
“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
“道”就是自然,路,道理,法则,规律。
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认为世间一切皆有道生出,道是万事万物的本源。
二、生齐读第1.2.3.4小节,读准字音,师纠正读音。
三、生自由读1-4小节,要求:采用圈点批注法,读懂含义,读出自己的见解。
四、学习第一小节。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理解难点词语。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斯:就恶:就知道丑形:对照,比较盈:充满和:应和2、如何理解“由易生难,由难生易”?师点拨:结合“相生、相成、相形、相盈、相和、相随”理解。
天底下困难的事一定产生于一件件容易的事。
比如人们常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做一件好事这是“易”,无数个做一件好事加在一起,或者说一辈子做好事,这就难了——也正因为很难,所以更加可贵。
这个例子就显示了“易”生成“难”的道理。
在面对某个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人们由于把解决这一问题看得很难,就更加谨慎更加用心更加用力地去面对它,结果问题反倒容易解决;相反,人们由于把解决这一问题看得很容易,不够慎重不够用心不够用力地去面对它,结果问题反倒难以解决了。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四单元《有无相生》优秀教学设计(3页)
《有无相生》教学设计安徽省芜湖一中汪贲教材分析本文为高中《先秦诸子选读》第四单元选文||,《先秦诸子选读》是高中选修课程系列中的“文化论著研读”系列中的一个模块||,其宗旨是通过向学生讲授先秦诸子的一些经典散文||,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性||,提高学生对我国文化传统的认识||,加深学生对优良文化传统的热爱||,增强学生阅读和分析古文的基本功||,培养学生把握各种社会人生问题的能力||。
《老子—有无相生》既包含了大量的文言知识||,又蕴含深厚的情感因素||,其句式参差错落、骈散结合||,大体有韵||,几近诗歌||,显示出浓郁的诗性特征||,“有无相生”的辩证思想乃是我国先秦时期辩证思维萌芽的主要表现之一||。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的教学我确立了以下四个关注点:1、学习掌握有关的文言字词||。
2、通过诵读涵泳体味老子语言的诗性之美||。
3、分析理解老子“有无相生”的辩证思想||。
4、体会老子虚静、退让、柔弱的美学特质||。
学情分析《先秦诸子选读》的教学是在高二必修教学结束之后进行||,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文言阅读能力||,而且本文课下注释详尽||,所以文言字词的梳理交由学生合作完成||,教师总结补充||,不占用课堂教学的主要时间||,这也体现出选修教学与必修教学的差异||。
关于老子和《老子》中的文章||,学生比较陌生||,初中和高中必修学段都没有接触过||,所以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讲学生缺乏一定的基础||。
学生对辩证思维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1、积累、掌握本文重要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及特殊句式2、诵读课文||,体会《老子》句式参差错落、骈散结合的声韵美3、分析理解老子“有无相生”的辩证思想4、体会老子虚静、退让、柔弱的美学特质||。
教学重难点1、分析理解老子“有无相生”的辩证思想2、体会老子虚静、退让、柔弱的美学特质||。
教法设计1、合作探究||,调动学生参与对文本的解读2、联系学生的现实人生问题||,加深对文本的理解3、诵读课文||,体会文章的声韵美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查阅了解老子其人及主要思想2、结合课下注释||,分组整理本文重要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及特殊句式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学生展示PPT||,介绍老子其人及主要思想(教师做适当补充)二、导入:清华大学自主招生某年有这样一道试题:“如果老子和孔子打架||,你会帮谁?”||,各位同学你们的意见呢?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三、梳理全文||,整体感知学生分组||,每组负责一则||,从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四个角度整理相应的文言字词||,并口头翻译相应文段||。
《先秦诸子选读》第四单元《老子》选读《有无相生》讲学稿,(学生版)导学案一等奖(人教版高二选修)
反馈机制
学生提交作业 后,教师及时 批改并给出具
体反馈
根据学生的作 业情况,教师 进行集体讲解
和个别辅导
学生在课堂上 展示自己的学 习成果,其他 同学给予反馈
教师定期组织 课堂讨论,鼓 励学生互相交
流、评价
改进措施
针对学生理解不足之处,加强讲解和引导 增加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针对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加强课后作业和辅导,巩固学生的知识点
《先秦诸子选读》 第四单元《老子》 选读《有无相生》 讲学稿
汇报人:
添加目录标题
课程背景与目 标
教学内容与安 排
教学重点与难 点
教学评价与反 馈
教学资源与工 具
教学反思与总 结
添加章节标题
课程背景与目标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先秦诸子是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源头,对后世产 生了深远影响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老子》选读,了解先秦诸子的思 想体系,掌握其核心观点,提高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理解《有无相生》的基本思想,掌握老子的哲学思想体系。 理解《有无相生》中的辩证思维,培养学生的哲学思辨能力。 理解《有无相生》中的教育意义,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掌握《有无相生》中的实践应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与安排
教学内容
《有无相生》的原文解读 老子思想的核心内容 《有无相生》在《老子》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反思与总结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的反思:是否符合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需求 教学方法的反思:是否有效,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 教学进度的反思:是否合理,是否需要调整 教学效果的反思: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是否需要改进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四单元《有无相生》课堂实录(4页)
《有无相生》课堂实录霍邱一中赵仁宏(课前准备)学生查阅有关老子及其《道德经》的有关资料,初步了解老子思想。
熟读本课所讲的七则内容,做到提前把握大意。
一、导入新课师:“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
与善仁,言善信。
正善治,事善能。
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这是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讲的做人的最高境界,因为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于世无争,这种状态接近于道德境界。
正可谓“上善若水任方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老子的另一种思想:有无相生有非无。
二、作家简介师:关于老子,同学们了解有多少呢?生: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有《道德经》(师展示板书)师:张颖说得很好,老子姓李名聃,今山东曲阜人。
传说他的母亲因吃了河上飘来的一个李子感而受孕,生下了白眉毛、白胡子的老子。
因为他显老,母亲就给他取名为老子。
他自己指着院中的一棵李树对母亲说:“李树是我的姓。
”孔子在周游列国时问礼于老子,回来后他的学生问起老子。
孔子说:“龙,它腾云驾雾、直上九天,我不知道怎么形容他了。
我今天所见到的老子,他就是一条龙啊!”由此可见,孔子对老子的钦佩之情。
(展示教学目标,明确本节课学习重点)三、整体感知师:同学们快速浏览节选片段,思考两个问题。
一是把握大意,理清结构层次;二是掌握重要的文言词句。
(学生通读全文,感知选段内容)师:我们首先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教师展示,学生回答)师:这些都是文中重要的通假字,同学们要掌握。
下面我们再来掌握词类活用的现象及特殊句式。
(接着老师展示选文中的重要词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并强调重难点。
)师:下面同学们把缺少的句子填出。
(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及简析历年来考题动向)四、品味探究师:同学们阅读第一则,看看这则中写了哪些对立面?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生:美与丑(互知),善与恶(互知),有与无(相生),难与易(相成),长与短(相形),高与下(相盈),音与声(相和)(学生齐声回答)师:恒也,老子说这是永恒的规律。
《有无相生》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有无相生》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有无相生》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2)能够分析并理解文章中的重点难点词语和句式。
(3)能够运用文章中的哲理思想来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3)通过课堂讲解,培养学生倾听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先秦诸子思想的兴趣和认识,拓宽知识视野。
(2)培养学生尊重传统文化,正确认识和评价古代文化的态度。
(3)培养学生学会从传统文化中吸取有益于现实生活的智慧。
二、教学重点1. 文章的主旨和基本内容。
2. 文章中的重点难点词语和句式。
三、教学难点1. 文章中的哲理思想如何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2. 如何正确理解和评价先秦诸子的思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简要介绍《先秦诸子选读》这本书的背景和内容,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文章《有无相生》。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要求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主旨,并勾画出文章中的重点难点词语和句式。
3. 合作探究: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自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办法。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讲解,重点讲解文章中的重点难点词语和句式,以及文章的哲理思想。
5. 实践运用:教师提出一些与文章哲理思想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文章中的思想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文章的哲理思想和现实意义。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讲解,整理并抄写文章中的重点难点词语和句式。
2. 结合文章的哲理思想,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并写成短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地复述文章的主旨和基本内容,对重点难点词语和句式有清晰的理解。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有无相生教案5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有无相生教案5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选自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有无相生”教案5,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章节。内容包括《老子》中“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哲学思想,以及《庄子》中“逍遥游”的人生态度。这些内容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先秦诸子关于“有”与“无”的哲学辩论,探讨其与现代生活的联系。
2.能力层面的影响:学生的思维能力直接影响他们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教师应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
3.素质层面的影响:学生的素质水平决定了他们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和投入程度。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他们对哲学思想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能力层面:
-学生在分析、综合、评价等方面的思维能力逐渐成熟,但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有待提高。
-学生具备一定的自பைடு நூலகம்学习能力,但部分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和哲学思考可能存在恐惧心理,需要教师引导和鼓励。
-学生在团队合作和交流表达方面有一定的能力,但部分学生可能较为内向,课堂参与度不高。
3.素质层面:
-学生在道德品质方面表现良好,尊重师长和同学,但部分学生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可能表现出较低的承受能力。
2.辅助材料:
-准备与《老子》和《庄子》哲学思想相关的图片、图表、名言警句等,以便于学生直观地理解抽象的哲学概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有无相生教案2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有无相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方法目标: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情感目标:体会老子关于事物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培养客观看待问题的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难点:体会老子关于事物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教材分析:作为语录体《老子》中的篇目大多言简意赅,但丰富多样的语言形式着实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就是从辩证法的角度,精选了《老子》中七个章节的部分内容,引导学生对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进行思考。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在中国的人物传奇故事中,有一个人充满了神话的色彩,人们在求神问卦的时候都会口中高喊:天灵灵,地灵灵,太上老君来显灵。
太上老君就是---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
(打出PPT介绍老子,在神话传说中走近老子)材料补充:老子出生的传说据传,被道教奉为太上老君的老子是彭祖的后裔,在商朝阳甲年,公神化气,老子寄胎于玄妙王之女理氏腹中。
一天,理氏在村头的河边洗衣服,忽见上游飘下一个黄澄澄的李子。
理氏忙用树枝将这个拳头大小的黄李子捞了上来。
到了中午,理氏又热又渴,便将这个李子吃了下去。
从此,理氏怀了身孕。
理氏怀了81年的胎,生下一个男孩。
这男孩一生下就白眉白发,白白的大络腮胡子。
因此,理氏给他取的名子叫“老子”。
老子生下来就会说话,他指着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树,说:“李就是我的姓”。
老子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是一个显赫的人物。
在《封神演义》中,洪均老祖亲传的三大弟子——原始天尊、老子、通天教主分别创立阐、道、截三教,老子为道教教主。
当时三位教主共立封神榜,后来通天教主大摆诛仙阵,老子应邀闯阵,在阵中与通天教主一场大战,酣战中,老子把青牛一拍,跳出圈子来,把鱼尾冠一推,只见头顶上三道气出,化为三清,少顷,从东、南、北方向来了上清、玉清、太清三个道人,俱各霞光万道、鹤发童颜,将通天教主团团围住,混战中,通天教主中了老子几扁拐,落荒而逃。
「精品」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四单元 有无相生 教案5-精品
《有无相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重点学习选文第1、3、4、5、6则; 2 、掌握相关实词、虚词,句式等文言现象;3、把握老子的人生智慧及启示意义。
【教学重点】在诵读的基础上梳理课文,积累掌握掌握各类文言知识。
【教学难点】体会老子关于事物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把握《老子》中的人生智慧及启示意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宇宙中各个部分都可以分为相互对立的两半:地分为高山和平原,水分为淡水和咸水……气候分为冬和夏、春和秋”,“没有那些非正义的事情,人们也就不知道正义的名字”。
与此相仿,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也有一位哲学家提出过类似的观点:“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大家知道这位哲学家是谁吗?(老子)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老子>选读》中的《有无相生》这篇课文。
二、老子及《老子》老子的有关情况在教材第3页和第73页均有介绍,请同学们自己阅读,并勾画出主要的信息点。
老师介绍以下情况。
老子,春秋末期人,姓李名耳字聃,道家创始人。
生卒年月不可考,约生于公元前580年,约死于公元前500年。
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道家学派创始人。
相传他母亲怀了九九八十一年身孕,从腋下将他产出,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
在道教中,老子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
史载,曾任周王室史官,孔子曾经向他问礼。
晚年见周王室日趋没落,便骑青牛而去,回故乡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过着隐居生活。
传世的《老子》(又名《道德经》)一书,成于老子后学之手,一共有八十一章,分上、下篇,集中表现了老子的思想。
“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
“道”就是自然,路,道理,法则,规律。
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认为世间一切皆有道生出,道是万事万物的本源。
老子的主张是“无为”,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有无相生》
⑶请大家举出生活中相互依存关系的事例。
(学生举例,教师总结)“恶”与“美”相对,“美”与“善”并提,美与丑,善与恶本来都是相对而生的,一如“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无”语出《庄子.秋水》。所以天下都知道什么是美,也就都知道什么是恶了,天下都知道什么是善,也就都知道什么是不善了。其中的道理正是:“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其中,“有无相生,长短相形,高下相迎,声音相和,前后相随”都不难理解,可“难易相成”,应该怎么理解呢?大家可以看看第五则选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老子的立身处世的智慧。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3.研读第一则选文。
⑴请同学们大声朗读第一则选文,并且认真翻译。看看选文中列举了哪些对立项。
《老子》把很多社会人生现象提炼为一系列的对立项,比如没与丑,善于恶,有于无难与易大于小,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等等。
⑵在这些对立项中,你有什么样的启发?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保护生态环境,还有当下的疫情,人类为满足贪婪的口舌之欲,最终会惹来祸患,在杀害生命的同时,我们自身深陷困境。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5.借鉴一、五则的学习方法,学生两人一组研读其它选文,理解老子关于事物“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
(明确)第六则的启示
这一则所言,意思不止一层:
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是说我们要做事有预见,注意事物的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及时处理好事件,不要等到出了问题再去想办法处理它。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引导学生从选文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尽量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人生问题,启发学生智慧的把握社会人生中一系列相反相成的方面。学生因为涉世未深,接触的事件单一,情绪容易激动,所以在处理类似相反相成事件中,总是容易钻牛角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秦诸子选读---有无相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方法目标: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情感目标:体会老子关于事物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培养客观看待问题的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难点:体会老子关于事物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教材分析:作为语录体《老子》中的篇目大多言简意赅,但丰富多样的语言形式着实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就是从辩证法的角度,精选了《老子》中七个章节的部分内容,引导学生对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进行思考。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在中国的人物传奇故事中,有一个人充满了神话的色彩,人们在求神问卦的时候都会口中高喊:天灵灵,地灵灵,太上老君来显灵。
太上老君就是---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
(打出PPT介绍老子,在神话传说中走近老子)材料补充:老子出生的传说据传,被道教奉为太上老君的老子是彭祖的后裔,在商朝阳甲年,公神化气,老子寄胎于玄妙王之女理氏腹中。
一天,理氏在村头的河边洗衣服,忽见上游飘下一个黄澄澄的李子。
理氏忙用树枝将这个拳头大小的黄李子捞了上来。
到了中午,理氏又热又渴,便将这个李子吃了下去。
从此,理氏怀了身孕。
理氏怀了81年的胎,生下一个男孩。
这男孩一生下就白眉白发,白白的大络腮胡子。
因此,理氏给他取的名子叫“老子”。
老子生下来就会说话,他指着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树,说:“李就是我的姓”。
老子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是一个显赫的人物。
在《封神演义》中,洪均老祖亲传的三大弟子——原始天尊、老子、通天教主分别创立阐、道、截三教,老子为道教教主。
当时三位教主共立封神榜,后来通天教主大摆诛仙阵,老子应邀闯阵,在阵中与通天教主一场大战,酣战中,老子把青牛一拍,跳出圈子来,把鱼尾冠一推,只见头顶上三道气出,化为三清,少顷,从东、南、北方向来了上清、玉清、太清三个道人,俱各霞光万道、鹤发童颜,将通天教主团团围住,混战中,通天教主中了老子几扁拐,落荒而逃。
这就是著名的“老子一气化三清”的故事。
后人有诗赞曰:“函关初出至昆仑,一统华夷属道门;我体本同天地老,须弭山倒性还存。
”老子出关老子最后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弱了,衰败得不像样子了。
他决定出走了,要远走高飞了。
这要说到老子出关的事了。
老子要到秦国去,到西域去,这就得经过函谷关。
另外一种说法是大散关。
函谷关大概原来在今天的河南灵宝县,后来关口移到了今天的河南新安县。
这里两山对峙,中间一条小路,因为路在山谷中,又深又险要,好像在函子里一样,所以取名为函谷关。
守关的长官是尹喜,称关令尹喜。
这一天他正站在城关上了望着,只见关谷中有一团紫气从东方冉冉飘移过来。
关令尹喜是一个修养与学识极其高深的人。
他一看到这种气象,心里一顿,这是有圣人来了!只有圣人来才会有这样的云气,今天一定有圣人要经过我的城关了,不知是哪一位。
不多一会儿,就见到一位风骨非凡、仙风道骨的人,骑着一头青牛慢慢向关口行来。
竟然是老子!关令尹喜知道他要远走高飞了,就一定要让这位当代最著名的思想家留下他的智慧来,于是缠着他,要他写一点著作,作为放他出关的条件。
那时老子沉思默想,将他的智慧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在了简牍上,先写了上篇,又接着写了下篇,据说写了几天。
写完了一数,共有五千来字,取名为《道德经》,上篇叫《道经》,下篇叫《德经》,又分成八十一章。
于是一部“五千言”的惊天动地的伟大著作诞生了!据说,关令尹喜读到这样美妙的著作,深深地陶醉了,被吸引了。
他对老子说:“读了您的著作啊,我再也不想当这个边境官了,我要跟您一起出走了。
”老子莞尔一笑,同意了。
据说,关令尹喜真的跟着老子出走了,后来还有人看到他们两人一起在西域流沙那儿呢,而且都活了好长好长的岁数!还有一种说法:老子当年出关去到了印度,后来到了迦毗罗卫国,迦毗罗卫国的贤圣乔达摩·悉达多闻讯前去向老子求道,后来得老子点化,居然悟道成佛了. 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
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主张是“无为而治”。
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
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从《列仙传》开始,老子就被尊为神仙。
有趣的是老子骑坐的“青牛”也成了道教文化中的一个著名的意象,青牛后来成了神仙道士的坐骑了。
到后来,“青牛”也成了老子的代名词了,老子又被称为“青牛师”、“青牛翁”等老子是一位出色的智者,他所撰的《道德经》是一个知识宝库,如同孕育了三千年的中国心灵鸡汤,内藏的哲理使不少迷茫的心灵得到洗涤、得到解脱,今天我们就一起从老子选章《有无相生》中感受他的哲理、学习他的智慧。
二、研读文本1.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分清句读2.精读课文初读之后,大家对文本有了个大概的了解,但是其中也一定有些不懂的语句,所以我们需要精读,再读,请大声地朗读课文(至少读三遍),并把你结合注释仍然不理解的字,词,句圈点勾画起来,一会我们小组讨论共同解决。
3.小组合作,梳理文言基础知识1、通假字自见者不明(现)死而不亡者寿(妄)2 其脆易泮(判)起于累土(蔂)2、词类活用自是者不彰(意动,认为……正确)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意动,把……当作有为,把……当作事业,把……当作有味)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形作名)夫轻诺必寡信(使动,使……减少)多易必多难(意动,把……看得容易;使动,使……增多)是以圣人犹难之(意动,认为……难)其未兆易谋(名作动,显露迹象)常于几成而败之(使动,使……失败)慎终如始(形作动,慎重对待)3、古今异义埏埴以为器(来做)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走不远;不能明理)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做事;差不多成功)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柔软;僵硬)4、文言句式自知者明/自胜者强(宾语前置)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状语后置)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状语后置)千里之行(宾语前置)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被动句)5.翻译三、讲授课文。
1、学习第1则、第2则、第6则、第7则。
2、讲授第1、2则:第一则:在理解上有两个难点。
第一是“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本句解释众说纷纭。
课下注释解说为其一,“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就知道什么是丑了。
”其二,“天下人都知道美为什么是美,丑的观念就形成了。
”其三,“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是美,那是由于有丑的存在。
”第二是“难易相成”,应该怎么理解呢?建议从两个角度做解释:其一,由“易”生“难”,比如一个人做一件好事是容易的,但是一辈子做好事就很困难了。
这就是“易”生成“难”的道理。
其二,由“难”生“易”,比如面对一个问题,人们把解决这个问题看得很难,会更加谨慎更加用心更加用力地去面对它,结果问题反倒比较容易解决。
这就是“难”生成“易”的道理。
本则集中阐述了世间万物是相反相成,又是互相转化的道理第二则:举例说明“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为用的;无形的东西能产生很大的作用,只是不容易被一般人所觉察。
他特别把“无”的作用向人们显现出来3、拓展思维(1)学生运用所学,在生活中找出一些对立事物相互转化的例子:这种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交流一下。
例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乐极生悲、否极泰来、居安思危等等。
失败是成功之母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错误可以成为正确的先导吃一堑,长一智老子的这种“有生无,无生有”的观点正是我们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简单点说:就是“凡事无绝对。
”(2)在艺术领域找鲜活的例子,来领悟一下老子的智慧吧。
列如: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生接(化作春泥更护花)那满地的落花,看似已经无情地离开了,然而当它萎顿腐化成春泥之后,还能继续供给养分,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哪!“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秋末冬初,荷叶败尽,菊花枯萎,好像什么都没有了,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
这时候,你也不要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事实上,这景象也意味着最美的景色——初冬的橙黄桔绿的时节也就到来了!看似“无”,实又“有”,这就是老子的“有无相生”了。
还有小说(红楼梦),绘画(留白)。
第六则:不可忽略小的事物或问题,大的事情或问题都是从小开始的。
做事要有预见,人及时处理好事件,不要等到出了问题再去想办法处理它。
“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因为“无祸患常积于忽微”。
第七则:柔弱胜刚强。
老子主张贵柔、处弱。
4、学生自由诵读其余语段。
(每则语段至少读三遍)思考:如果毕业在即,你要送给同学几句临别赠言,在这几句中选一个,你会送给谁?为什么?(给学生3分钟思考,5分钟探讨)同学们一听到“哲学”二字总会觉得很玄虚高深,觉的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符号。
哲学,在拉丁文中的原意是“爱智慧”。
只要试着把哲学问题还原到鲜活的日常现实生活中来,做个善于观察、思索的有心人,今天我们读老子,读哲学经典,也就有了温暖的感觉。
四、课堂小结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他们的作品及思想每每风神独具、美不胜收;而老子给人的整体感觉是,他是一位低头沉思的哲人,他的话不多,却总是那么新颖独特、别开生面。
就像夜空中的北极星,为人们指引方向,并无始无终的闪耀出人类智慧文明的光芒。
学完本课,希望大家对待生活、学习中的问题,要全面地看待,而不应片面地夸大一方面,要客观地看到世间万物都是从毫末起始,而后才能成为“大”,所以要学会做小事,学会积累,还要持之以恒。
板书设计: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有和无相互依存相互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