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近现代大学理念评析
文化视界下的西方大学理念解读
发展 阶段 , 大学理念 的表 达形 式和 内容 有所 区别 , 可以 也 说是逐步演进 或发展的。 洪堡大学理 念的着 眼点是科学, 核 心 内容为三大原则 : 第一 , 独立 、 自由、 合作相统一 的原则 ; 第 二 , 教学 与研究相 统一 ” “ 的原则 ; 三 , 学统 一 的原 第 科
大学运动相继在许多 国家轰轰烈烈地开展 , 大学理念发展 进入 了发展知识与传授知识并重的阶段 。二十世纪 , 社会
文 明 的演 进 达 到 了空 前 的 程 度 ,人类 取得 了 巨 大 的 成就 。
这 些 成 就 的取 得 是 科 学 技 术 快 速 发 展 的结 果 , 科 学 技 术 而
4具体而言学术自由是学者在不受学术以外的因素干扰的情况下理智地决定自己的研究教学学习计划和事务的权利学术自由对于学者来说就是一种自由自主自觉的权利即确保学术人员在进行学术活动时忠实于他们自己的探究而不依赖外在政治的哲学的宗教的或认识论的意见和信念保证学者们不受限制地表达他们在各自专业领域内所发现的真理
21年 O 0 1 6月 总 第 17期 第 o 期 6 6
黑 河 学 刊
Heh o r a ieJ u n l
J n2 1 u .0 1
S ra . .6 e ilNo 1 No0 67
文化视 界下的西方大学理念解读
⑧ 陈 晓敏
( 东莞 理工学院 , 广东 东莞 .2 8 8 5 30 )
随着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英 国的产业 革命 , 职业教育逐
渐 进 入 大 学 的 殿 堂 , 之 后 来 以发 展 知 识 为 主 旨的 柏 林 大 加
款 ,而 在大学不断获 得经济资助 的同时人们也逐渐认识
弗莱克斯纳的现代大学观述评
弗莱克斯纳的现代大学观述评作者:郭姗娜徐辉来源:《科教导刊》2012年第28期摘要《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一书成于1930年,弗莱克斯纳在书中以大学的本质及职能为切入点,阐述了他的现代大学理念。
全书脉络清晰,分析有理有据,是一部极有价值的著作,书中提出的很多观点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依旧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本质职能现代大学理念弗莱克斯纳在《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一书中论述了他的很多高等教育思想,对其进行分析总结,主要有两点,大学是什么和大学做什么,即大学的本质和大学的职能。
1 大学是什么大学是学问的中心,学术自由是其精神本质之所在。
弗莱克斯纳指出:“大学是学问的中心,致力于保存知识,增进系统的知识,并在中学之上培养人才。
”①大学里有最优秀的学者、顶尖的科学家和孜孜求学的学生,他们汇集于此进行高深学问的研究,他们是大学的生命力,是精神财富产生的源泉。
而要保持大学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开展学术探讨和研究,就离不开学术自由。
弗莱克斯纳通过对美、英、德大学的研究,指出当时的一些大学为迎合社会的需要,盲目开设五花八门的课程,大学已不再是学术机构,而泛化为“公共服务机构”,学术精神严重缺失;大学还热衷于创设名目繁多的研究院,由此带来的繁杂的行政管理和过度组织使学者丧失了个人自由,阻碍了学术的发展;另外,大学教师的近亲繁殖也严重干扰了大学的学术自由。
大学如何实现学术自由,弗莱克斯纳在书中提出了很多观点,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点:首先,大学应具有崇高的理念和理想,从事具有内在智力和精神价值的活动,自觉排除与学术机构无关的低水平活动。
其次,合理利用资源,科学设置机构,保障学者的学术自由。
弗莱克斯纳认为,大师对大学的发展至关重要,大学应合理利用各方资源,为学者们提供先进的设施和丰厚的待遇,保证其教学和研究充足的物质条件。
大学不应盲目开设研究所,避免过多的行政管理干扰教师的学术自由。
再次,严格选拔教师。
西方大学理念
西方近现代大学理念评析张岂之1,谢阳举2①(1.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9;2.西北大学环境哲学暨比较哲学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69)摘要:在西方历史上,康德首次提出了近代理性化大学理念,为现代大学的科学探索与人文理性的结合奠定了基础。
洪堡的大学理念实际上是康德大学理念的实践。
以后,纽曼提出了通识教育和智育是大学之本质的理念。
二战前后的贾斯珀,首次提出了比较系统的、以存在哲学为基础的大学理念,其最突显之处在于强调大学应实现人的精神全面发展的整体性。
二战后的美国在大学理念上颇有建树,虽声调不一,但总体上是力求实现人的发展,其指导思想是现代人文主义。
关键词:大学理念康德纽曼贾斯珀中国大学的历史比较短,才100余年。
在西方,欧洲中世纪就有大学,后来逐渐向近代大学转变。
开始是意大利和法国,随后是英国和德国,至少从20世纪开始,美国后来居上,已建成全世界瞩目的高等教育体系。
我国的大学不能不受西方大学理念的影响。
这就需要对西方近现代大学理念进行一些评析。
本文的“大学理念”相当于“大学教育哲学”范畴。
一、康德:大学的理性化在历史上,第一个对现代大学的学术目的、性质和秩序给出理念层次上规定的,可能是德国哲学家康德(Immannuel kant,1724—1804)。
有关内容见《学部冲突》(也可译为《学科之争》)。
该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哲学部与神学部的冲突”;第二部分是“哲学部与法律部的冲突”;第三部分是“哲学部与医学部的冲突”。
这三个部分完成于不同的时间。
作为一位哲学家,康德声称纯粹哲学必须探讨三大难题,即我能知道什么(形而上学);我应当做什么(道德哲学);我能希望什么(宗教哲学)。
他的《纯粹理性批判》研究第一个问题;《实践理性批判》研究第二个问题,并为第三个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基础。
可是从批判理性出发,将性质上如此不同的问题放在一起解决,显然步履维艰。
因此就有“两个康德”,一个是理性的康德,他反对任何虚假独断的教条,他说只有在受必然规律统治的物质世界,人类才能认识自然,纯粹理性不能证明上帝存在、灵魂不朽和意志自由;另一个是非理性的康德,承认有理性无能为力的精神世界,有不可思议的物自体世界,从道德至善上讲,有必要相信上帝的存在,必须要讲灵魂不死,相信意志自由。
西方名校的办学理念及启示
西方名校的办学理念及启示西方名校的办学理念及启示(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学习研讨报告会第一场)主讲人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施小光题目:西方高等教育思想变化对我们今天的办学有什么启示选择这个题目的原因:1 个人对高等教育思想感兴趣,这几年一直在作这方面的探讨;2 目前高等教育的研究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非常热点的问题,1992年中国高等教育会议召开之后,定的总的指导思想是两方面工作:一是体制改革;二是教学改革。
当时提出的口号是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
1994年进行体制改革,包括五种规范形式:合校、共建、协作等。
1995年底,体制改革同时不忘教学改革,后来全国进行教学改革,包括出台面向二十一世纪计划。
1997年我在国家教育部帮忙时遇见一件事,在有些重点大学,如清华和南京大学率先在学校搞起更新教育思想观念的大讨论。
可以说前面的教育改革和体制改革都是从教育部倡导的由国家领导的一场运动,此次教育改革和思想观念的大讨论,是出乎教育部领导的意料的,是由底下高校自发搞起来的,这样的事件也提醒了中央领导和教育部领导来看反思整个改革的过程当中的做法,就提出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教师,包括一些学生来进行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呢?后来他们总结认为,实际上在改革的过程当中,不管是体制改革也好还是教育改革也好,最关键的还是思想先导的问题,所以说这场讨论仍然在进行当中,且越来越成为全国高校界同仁的共识,我们要想办好学院,要从好教,最关键的还是解决思想观念的问题..我今天讲的大学理念、大学是非常宽泛的概念,当然包括大学、高等院校、学院。
今天回过头再看思想观念大讨论的问题,至少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讲是非常有意义的,首先从理论上来讲,我觉得我们研究高等教育思想的问题,实际上,我们从理论上和理性上来看待什么是大学或什么是高校,高校是干什么的,或者是怎样去办高校,从理论上回答这样一个问题,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因为现在无论国内、国外,尤其是从国外经验来看,一所学校要办好,它实际上有三个指标,或者从四个层面上来思考学校的发展问题:第一个层面叫物质层面。
西方大学理念
问题:西方大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经典的大学理念,这些理念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极大的影响,试对它们做以论述,并结合我国实际,反思我国当下大学存在的问题。
答:纵观西方大学理念的发展,从中世纪大学产生之前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大学理念的萌芽,到中世纪大学的产生,到西方近代洪堡对近代大学理念的开拓与完善、纽曼对古典大学理念的坚守、范·海斯的“威斯康星理念”、再到20世纪弗莱克斯纳的现代大学理念诠释、赫钦斯对传统及经典大学理念的捍卫、克拉克·克尔对大学理念的当代调和。
西方大学理念的发展有一个不断探索与坚持的过程,而在这其中,可以总结出西方经典大学理念的构成要素和核心观点:1.大学自治克拉克主编的《国际高等教育百科全书》使用institutional autonomy,其意为“高等院校自治”,内涵包括机构管理、资金控制、教职员聘任、招生、课程和评价六个方面,这代表了学术界的共识。
大学并非天生享有自治的特权,而是办好大学的内在规律使然。
《世界高等教育宣言》明确指出: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是 21 世纪大学发展的永恒原则。
大学要健康发展、成长壮大,自治不可或缺。
“失去了自治,高等教育就失去了精华”。
2.通识教育通识教育与人们常说的“普通教育”、“博雅教育”、“自由教育”、和“人文教育”等属于同一范畴,是与专业教育及职业教育相对应的,以启迪人性之健全和谐发展的教育。
从中西方都有着通识教育传统,中国的古代的“四书”、“五经”教育,西方古希腊、罗马时期“四艺”、“七艺”的传授;乃至到近现代,这种传统受到科学教育及职业技术教育的挑战,但人们并不能忽视通识教育的意义。
人们之所以要重视通识教育,是因为通识教育是最能通晓人性之教育,从根本上促进人格健全和谐发展,是培养人们所期望人才之根本。
3.学术自由西方的学术自由传统自西方大学产生之初就被确立。
洪堡系统地对其加以阐述。
他认为,大学的学术自由和国家的利益实际上是一致的,因为学术自由能促进大学的繁荣,而繁荣的大学和发达的科学正是国家的利益所在。
浅析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理念及其启示
浅析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理念及其启示作者:朱剑鸿来源:《群文天地》2011年第02期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Abraham Flexner,1866-1959)是美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
他在教育实践上颇有建树,曾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出任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并筹建管理了著名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他在教育理论上也著作颇丰,代表作《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更是现代大学理论研究的经典之作,对现代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此书中,作者通过对当时美英德三国多所著名大学的特点和现状进行深刻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当时大学发展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弗莱克斯纳的现代大学理念(一)大学的本质首先,大学是一个有机体。
作为一个有机体,弗莱克斯纳特别强调理念或理想在大学中的作用,他说大学是由相同理念构成的富有生命力的有机体。
作者认为“一所真正的大学是一个有机体,其特点是有高尚而明确的目标,能够做到精神与目的的统一。
”而当时美国的一些大学,“即使是最好的,也显然不是一个有机体。
它们只是行政的集合体”,“这种集合体即使有大学的名称”,也没有大学的特质,“……大学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已经解体”。
其次,大学是学术自由的学人乐园。
弗莱克斯纳明确指出,大学“应该是一个学者的自由社会——之所以是自由的,乃是因为为学术目的所激励的成熟的人,可以独立地以自己的方式追求自己的目的。
”他十分推崇德国大学的自由氛围,这种自由既是教的自由,又是学的自由。
德国的教师对其所要授课的内容,授课方式,研究的课题等都有完全的选择自由,别的任何组织机构都不会对其进行监督;同样,学生也享有同等的自由,他可以自由地选择大学,选择教师,可以接受指导,也可以不接受指导等等。
当然,“大学的自由并不意味着教授不关心学生,或学生一开始就应独立地承担一项研究工作。
恰恰相反,虽然学生有自由,但他需要经历一段艰难的学徒期后才能获得独立地位”。
因此,大学就是要给学人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让教师拥有独立自主的权力,给学生创造适合发展的条件,使得教授者与学习者都能自由地选择符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国外对高校建筑设计的理念
国外对高校建筑设计的理念国外高校建筑设计理念,融合传统与现代,打造学习与生活的理想空间。
在国外,高校建筑设计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与传统的教学楼相比,现代的高校建筑设计理念更加注重融合传统与现代,打造学习与生活的理想空间。
这种理念不仅体现在建筑的外观和结构上,更体现在建筑内部的功能和氛围上。
首先,国外高校建筑设计理念注重融合传统与现代。
这种理念体现在建筑外观上,一些高校的建筑外观融合了当地的传统建筑风格,同时又融入了现代的设计元素。
这种设计理念既能够体现高校的历史底蕴,又能够展现现代化的教学理念,给人一种融合传统与现代的美感。
在建筑结构上,一些高校建筑采用了现代化的材料和技术,同时也保留了一些传统的建筑结构和元素,使得建筑更加具有文化底蕴和历史感。
其次,国外高校建筑设计理念注重打造学习与生活的理想空间。
在建筑内部的功能设计上,高校建筑不仅仅是教学楼,还包括了图书馆、学生宿舍、休闲区等多种功能。
这种设计理念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方位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他们在校园内能够得到全面的成长和发展。
在建筑内部的氛围设计上,一些高校建筑注重营造轻松、舒适的氛围,通过设计绿化、景观、采光等元素,使得学生在校园内能够感受到自然与文化的融合,提升学习和生活的品质。
总的来说,国外高校建筑设计理念融合了传统与现代,打造了学习与生活的理想空间。
这种设计理念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教学和生活的需求,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升校园文化氛围。
希望国内的高校也能够借鉴这种设计理念,为学生打造更加优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西方国家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西方国家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西方国家的大学生一直以开放、自由、包容的精神而著称。
他们所坚守的核心价值观念不仅体现在学术和思想上,也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这个多元文化共存的时代,西方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不断地受到挑战和重新定义,但却始终保持着他们的坚韧和活力。
本文将就西方国家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进行深入探讨。
西方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便是自由。
自由是西方文化中最为重要的核心价值之一,它渗透在西方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
他们享有言论自由、宗教自由、选择职业自由等权利,这使得他们在思想和行动上有更大的空间和可能性。
在西方大学校园里,学生们不仅可以进行自由的探讨和争论,同时也可以选择自己的专业和兴趣,发展个性并追求理想。
这种自由精神培养了西方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他们在未来的社会生活和工作中能够更为从容和自如。
包容是西方大学生所推崇的另一个核心价值观。
西方国家一直以多元文化而著称,不同种族、宗教、性取向的人们在这里和谐共存。
西方大学校园同样也是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地方,学生们之间的友好相处、互相尊重和包容正是他们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之一。
在这里,学生们不但能够结识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还能够接触各种不同文化的思想和观点,这无疑促进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国际视野的形成。
除了自由和包容,西方大学生还重视公平和正义。
在西方社会,法治是最为严谨的,人们普遍有着较高的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
西方大学生也深受法治精神和社会公平的影响,他们对于正义和公平的认同感很强。
在他们看来,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社会应该公正地对待每一个人。
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促使他们更加关心社会的公共事务,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为社会和环境的改善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西方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还涵盖了创新和进取精神。
作为世界科技和文化发展的领先地区,西方国家的人们一直以创新精神而自豪。
在大学校园里,学生们更是受到这种精神的激励和影响,他们鼓励个人创新,提倡不断进取,在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中不断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美国高等教育的理念及启示
美国高等教育的理念及启示摘要本文介绍了美国的高等教育的理念和模式,以及我们从中汲取到的对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启示。
关键词高等教育培养启示改革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策。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教育问题,特别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
其中,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素质的各类人才的重要手段,是优质人才资源形成的主要途径。
现今,美国经济、科技的繁荣强大,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科学完善的教育制度,尤其是在高等教育方面的研究和投入。
总体上看,美国的教育与中国现有的教育在目的、模式、方式方法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首先,美国的教育是培养创造能力的教育。
强调“少学多悟”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的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美国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鼓励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权威性的质疑能力,对知识的拓展、创新能力和批判继承的精神。
第三,美国的教育鼓励学生跳跃式发展。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自主、自理的精神,提供给学生非常多的发展机会和广阔的空间,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
当然,美国学生的基础教育相对薄弱,有数据表明美国的小学教育在世界上的排名30多名,但是到了大学阶段就发生了变化,世界排名前10名的大学,美国就占了7所,每年60多万的外国学生到美国接受高等教育,这种现象充分表现其高等教育的优势,美国的高等教育的理念对我国高校正在进行中的改革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一、美国高等教育的理念(一)入学方面。
与其他国家不同,美国的高等学校的入学选拔可谓独具特色。
美国高校的入选标准并非统一,他不设置一个全国统一的入学选拔考试,50个州各州政府独立负责本州的教育事物。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同时自由申请一所或几所希望就读的大学,然后参加诸如sat、act或gre等各种形式的考试。
其考试并不是检验学生对高中所学知识的掌握的情况,而是综合能力的检测。
考试的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生物、化学、社会学等众多领域,知识面之广完全依靠学生要平时的积累为不是死记硬背。
浅谈西方大学教育理念的与发展,教育理论范文
浅谈西方大学教育理念的与,教育理论—中世纪的状况为大学的产生提供了土壤。
大学就是在分权的、相互冲突又相互平衡的“权力夹缝”中产生的.它赋予大学诸多特性,使大学的精神和制度成为可能.中世ﻭ纪的行会、教会、修道院对大学的有重要影响。
行会包括商人和手者行会(Uversitas),是中世纪大学的原型。
其中有两种行会,一种是学生的行会-——由意大利波罗尼亚从事法律研究的学生组成,另一种是学者的行会—--主要由巴黎的从事神学研究的教师和学者组成.学者行会的出现带来两个效应:一是保护学者团体的利益,二是使学术研究成为集体行为。
ﻭ一、中世纪大学的教育理念及其影响ﻭ(一)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ﻭ中世纪学者行会的深刻影响使大学、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理念滋长并确立.但学者行会对大学的保护是脆弱的,大学需要寻求一种制度性的保护。
教会是中世纪最大权力的拥护者,寻求教会的保护是大学的关键。
教会对大学的保护和支持主要是通过颁发特许状、设置XX、教产补助等。
中世纪教会认为**类知识具有内在联系,故致力于使**种知识兼收并蓄,并把它们转化为对完整生活的认识。
它既促进了专门知识(如法律、神学、医学和艺术)的产生,又追求知识的综合化。
修道院旨在献身研究工作,它是由对生活进行思索和ﻭ祈祷的人所组成。
其特点是脱离直接的生活,与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培养人才是中世纪大学的“副产品”,传播知识与研究学术是根本任务。
中世纪大学力求使自己成为不受外界干扰,不屈服于实用主义压力的自由探讨知识和传播的“知识之都”。
大学以追求与传播知识为目的,在人才培养与学术方面,以传播知识、学术为第一要务.露丝海霍认为大学是历代所积累的知识的储放中心,那里培养学者纯粹是为了学问。
大学通过学术研究增进知识,通过人才培养传授知识。
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布鲁贝克认为:“自治是高深学问的最悠久的传统之一。
无论它的经费来自私人捐赠,还是国家补助,也不管它的正式批准是靠教皇训令、皇家特许状,还是国家或省的立法条文,学者行会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
弗莱克斯纳的现代大学理念及启示
弗莱克斯纳的现代大学理念及启示作者:潘懿璐李家艳来源:《文教资料》2019年第23期摘; ; 要:本文通过对弗莱克斯纳大学观进行解读与阐述,揭示出现代大学陷入的误区,由此给我国现代大学的改革和发展带来现实启示。
关键词:弗莱克斯纳; ; 现代大学理念; ; 现代大学弗莱克斯纳在《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一书中,通过对美国、英国和德国三个国家的多所著名大学进行考察与研究,阐述大学理念。
研读其相关著作,梳理诠释其大学理念,有助于了解时代发展过程中大学应该如何与现代世界和谐共融,还对我国现代大学的变革与发展极具借鉴价值。
1.弗莱克斯纳的现代大学理念1.1大学应紧跟时代潮流,既与时俱进,又相对独立。
客观反映时代特点和需求是现代大学的使命,当大学意识到应该与社会保持密切联系的时候,又应该相对在一定程度上独立于社会。
弗莱克斯纳认为:“大学是时代的表现,是对现在和未来都会产生影响的一种力量。
”[1]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大学会产生一系列变化,“应是一种根据需求、事实和理想所做的明智的变化”[2]。
因此,大学必须以一定的价值核心为基础,以客观批判的态度为关键,对社会风尚加以选择和抵制,既能紧跟时代的步伐、满足社会的需求,又能保持大学本色、进行研究。
1.2大学职能有二:教学与研究。
虽然教学与研究均作为大学的职能,但是研究的重要性显然大于教学。
弗莱克斯纳认为一所大学真正应该追求的是科学和学术的工作,对此,他对待学术研究的态度是严肃且坚决的,不容许有一星半点的弄虚作假,各种偏离学术研究的行为都只会使大学每况愈下。
在谈到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时,他提倡大学应该通过进行学术性的研究工作服务社会,而不是直接参与问题解决。
1.3大学培养博闻强识、具有批判精神的人。
弗莱克斯纳说:“专业是学术性的,因为它深深扎根于文化和理想主义的土壤,拥有体现一种理想的准则。
专业首先具有客观的、理智的和利他的目的。
”[3]在他看来,家政服务业、商业、新闻业等都是职业性的工作领域,都不能叫作“专业”,而且专业教育不仅仅是简单地等同于狭隘的专业训练,因此现代大学都不应该涉足这些领域,该领域人才的培养也不应该是大学的工作和任务。
走进英国高校感受现代教育理念
1583年成立的爱丁堡大学有25000名学生,教职工18000人,其中教师4000人,其他行政管理和后勤支撑人员4000人。建于1900年的伯明翰大学现有在校学生26000人;教职工6000人,其中教师3000人,行政管理和后勤支撑人员3000人。2009年进入世界大学名第四位、在英国仅次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伦敦大学学院有22500名学生,教职工8500人,其中教师4500人,行政管理和后勤支撑人员4000人。
二、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融入学校的整体工作范畴
在英国高校,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学校具体工作环节之中,自然地反映在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各项工作中。
伯明翰大学强调:“大学教育的关键,不在于老师怎么教,而在于学生怎么学。”其学习文化建立在“学以质问”的哲学思想之上,提出“以研至教,以疑至学”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欣赏学生,并从学生那里获得灵感和动力推动大学的发展。凡是与学生有关的委员会,如课程设置、考试评估、权益保障等委员会都有学生代表席位,目的就是了解学生在学什么,在想什么。爱丁堡大学的学术发展与质量保障体系非常强调学生的作用,学生的评价占了很大的权重,在质量提高框架中除了学科级别的内部评价外,强调广泛的学生参与。爱丁堡大学提出,学校应该培养创新人才,而不是培养能掌握技术的人才。他们鼓励学生有创新思想,鼓励不同想法的存在,鼓励学生自由地研究,敢于与权威对话,在学术上挑战权威,强调不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学习能力。
英国是近现代世界高等教育的发源国,著名的牛津大学1168年建立,至今已有842年的历史。在几百年的发展演变中,英国高等教育始终引领着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为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提供着坐标和方向。由于时间短暂,虽然难以深刻领会和全面掌握英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脉络和成功的经验,但是通过对英国高校零距离和全景式的考察学习,窥一斑而见全豹,对于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澄清认识、明确方向都有很大的帮助和作用。
中西大学传统和现代大学的理念
中西大学传统和现代大学的理念赵敦华中国和西方的高等教育都经历了古代、中古和现代三个阶段。
中国古代最高学府以汉朝开始的/太学0和后来的/国子监0为代表;宋朝以后形成的民间/书院0则代表了中古教育的传统;20世纪初建立的国立大学和教会大学则是中国最早的大学。
就西方而言,柏拉图开创的/学园0 (Acade my)可以说是古代教育的最高形式;罗马时期的文法学校是普及型的中等教育,在罗马帝国灭亡之后一度消失,公元九世纪卡罗林王朝文化复兴时期,在各级教堂里重建了此类学校。
中世纪早期的学校传授的/七艺0基本上沿袭了罗马文法学校的教学内容,但除此以外,还把神学作为高级课程。
直到十三世纪,才出现了以/大学0 (universitas)为名称的教育场所。
对于欧洲中世纪的大学,我曾给予这样的评价:/欧洲的大学建制是中世纪教育制度绽放的最绚丽的花朵,大学的诞生是中世纪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
0¹我当时是就中世纪大学对于哲学发展的意义说这番话的。
现在看来,中世纪大学对于现代大学的意义,怎么评价也不为过。
但是,西方自启蒙运动以后所形成的关于/大学的理念0的话语º,却集中于大学的现代精神,而遗忘了大学的现代精神与中世纪大学传统之间的联系。
在我们中国也有相似的情况。
人们普遍以为大学是西方的产物,而忘记了我们也有自己的大学传统;这样,在建设中国现代大学的时候,中国古代大学传统的资源还没有被充分注意和利用。
只要我们能够面对现实,尊重历史,我们就必须承认,不管是外国的现代大学,还是中国的现代大学,继承的都是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建制;西方现代思想家们提倡的/大学的理念0也都受到了中世纪大学传统的影响。
因此,把中国现代大学的起源追溯到清朝皇家的/国子监0,甚至说中国现代大学的前身是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汉朝的/太学0,这不是实事求是的说法。
但是,在中国谈论大学的传统和现代大学的理念,也不能忽视中国的文化传统。
如果全盘否定中国古代有大学的传统,那也不是实事求是的说法。
西方近代教育思想总结
西方近代教育思想总结西方近代教育思想是指18世纪以来西方国家在教育领域中涌现的一系列理论与观念。
这些思想的出现标志着西方教育由传统的宗教教育向为全民普及的国家教育体系的转变。
西方近代教育思想的发展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和哲学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启蒙运动、工业革命以及社会进步的需求等。
以下将对西方近代教育思想进行总结。
1. 教育的普及和平等:18世纪的启蒙运动倡导教育的普及和平等。
启蒙思想家如洛克认为每个人都有天赋的理性和平等的权利,并主张以教育来培养人的智慧和品德。
因此,教育不再仅限于贵族和富人阶层,而应为所有人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
2. 社会效益:洛克、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个体的发展,更是为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他们强调教育应培养公民的理性、自治和批判思维能力,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3. 个性发展:德国哲学家康德对教育的关注主要是个性发展。
他主张教育应该培养人的智力、道德和审美能力,使其成为自由和独立的个体。
4. 实用主义:19世纪后期的实用主义者们强调教育应该与实际生活和工作相关。
他们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实用技能和有用知识,以满足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5. 学生中心:乔瓦尼·金贝诺和约翰·杜威等教育家强调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兴趣和能力。
他们主张教育应该是个体化的、体验式的,并提倡学生的参与和主动学习。
6. 社会工程:在20世纪初,教育成为塑造社会的工具之一。
教育家如爱德华·李·思克曼认为,通过改革教育体系可以改变社会的结构与价值观,从而实现社会变革和进步。
7. 多元文化主义:20世纪后期,随着移民和全球化的加剧,教育的多元文化主义受到更多关注。
这一思想强调教育应该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宗教和价值观,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和尊重。
总结起来,西方近代教育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从教育的普及和平等,到个性发展、实用主义、学生中心,再到教育成为社会工程和多元文化主义的转变。
西方国家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西方国家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西方国家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是指在个人行为和社会交往中,西方国家大学生所坚持和崇尚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和原则。
这些价值观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于西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参与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西方国家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简要描述。
1. 自由:自由是西方国家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西方国家大学生追求个人自由和思想自由,强调个人权利和自主选择。
他们相信每个人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和自由发展的空间,反对任何形式的压迫和限制。
2. 平等:平等是西方国家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他们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平等对待,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他们关注社会公平和正义,追求公正的法律和制度,反对任何形式的歧视和不公正现象。
3. 多元文化:多元文化是西方国家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他们欢迎和尊重不同文化、种族和宗教的存在,并认为文化多样性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他们倡导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反对文化冲突和排他性观念。
4. 知识与智慧:知识与智慧是西方国家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他们崇尚科学、理性思维和智慧的追求,认为知识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他们追求全面的教育和学术自由,关注教育的质量和创新。
5. 成功和竞争:成功和竞争是西方国家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他们重视个人努力和竞争力,注重个人成就和职业发展。
他们追求创新和卓越,注重实用性和结果导向,崇尚创业和领导能力。
6. 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是西方国家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有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关心环境保护和社会公益事业。
他们鼓励公民参与和社会活动,追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公共利益。
7. 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是西方国家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他们追求个人目标和梦想的实现,注重个人发展和创造力的发挥。
他们鼓励个体追求个人幸福和自我满足,追求拥有丰富的人生经验和自我提升的机会。
西方国家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表达了他们对于自由、平等、多元文化、知识与智慧、成功和竞争、社会责任以及自我实现等方面的追求和理念。
西方高等教育的理念及实践
r
t
F
• 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 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 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 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 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 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 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 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 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 的人。为了获得对别人和对集体的 适当关系,他必须学习去了解人们 的动机、他们的幻想和他们的疾苦。 t
t
F
洪堡(1767~1835)
Humboldt,Karl Wilhelm von 德国教育家,语言学家,政治 家。1809年任普鲁士内务部教育 厅厅长。
1810年,洪堡和J.G.费希特创 建了柏林大学。这所新型大学充 分体现了洪堡提倡学术自由、强 调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办学思想, 对欧美各国的高等教育产生了深 远影响。教育论著有《关于人的 教育理论》。
– 大学成为工业研究和开发的核心, 以便为该校毕业生提供在本地区 就业的机会以及使该大学和工业 联合起来为地区性经济增长做出 贡献。 – 把大学的财力、物力集中用业吸 引第一流的研究人员,而他们所 从事的二级学科应当是将来能为 “成长工业”做出贡献的。 – 基本的思想:保持继续不断的大 学——工业合作关系是大学的传 统职责,是为学术的高水平和为 公共服务而努力的补充。
r
t
F
查里斯· 范海斯校长(1904-1917)
威斯康辛大学(1848)
– 实践拉福莱特州长的进步主义构想 – 不允许他们的大学在学术空想中迷失方向 – 州立大学的生命力在于她和州的紧密联系中。州 需要大学来服务,大学对于州负有特殊的责任。 教育全州男女公民是州立大学的任务,州立大学 还应促进与本州发展有密切关系的知识的迅速成 长。州立大学教师应用其学识专长为州做出贡献, 并把知识普及于全州人民。
中西方大学理念的比较与思考
中西方大学理念的比较与思考摘要:大学是每一个社会的产物,大学理念更是具体社会之下的思想产物。
作为社会重要系统的教育系统,大学更是其主要形式,如何去理解大学的理念并使其成为一个大学发展的风向标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本文在了解大学及理念相关概念、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中西方不同时期的大学理念的比较,旨在发现不同社会背景下大学理念对大学发展的不同作用,并对大学理念提出几点思考,以供更好的发现大学理念指引大学发展的规律。
关键词:大学理念、比较一、大学理念的含义1.大学大学,在费希特看来,大学就是使人的理性、人的文化得以发展和提高的教育机构,以让所有人都做到能够掌握一定程度的科学,达到一定程度的自我理解,它是为人类实现完善提供了讨论、研究、创造、提高文化的活动场所。
在洪堡看来,首先,大学是一个学者的社团,其次,大学是高等学术机构,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最后,大学是享受国家保护却拥有独立自主地位的学术机构。
纽曼曾说,“大学要么指学生而言,要么指学科而言”。
[1]认为大学是探索普通学问的地方,是接着来自各地的人的彼此间的交流来沟通和传播思想的地方。
2.理念关于理念,最早提出并对其进行初步论述的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他在《对话》中提出:“理念作为模型存在于自然之中”;“每个理念只是我们心中的一个思想,所以只有单一的理念”;在柏拉图看来,“理念”是独立于个别事物和人类意识之外的、永恒的精神实体,是万事万物的本原;个别事物只是完善的理念的不完善的“影子”或“摹本”。
所有事物都有它相应的理念。
无数的“理念”组成一个井然有序的世界,即“理念世界”。
[2]3.大学理念理念一词的英文是idea,大学理念属于大学教育哲学的范畴,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看,大学理念应是一个形而上的概念,它是大学教育本质、功能、规律的最高抽象理论表征。
大学理念就是能够指引大学朝向某个学术方向或对大学人才培养进行导航的一种思想或精神实体。
二、大学理念的特点1.具有理想性,是立足现实,以现实的蓝本为基础,最终超越现实。
西班牙的高等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
⼤学,进⾏⾼等教育的场所,⾸要任务是培养⼈才和精英,同时努⼒朝着普及⾼等教育的⽅向发展。
从整体来讲,西班⽛国⽴⼤学主要为本地区培养⼈才,所以每所⼤学都具有浓厚的地⽅⾊彩。
那么,地⽅政治、经济、⾦融、科技和⽂化越发达,⼤学在全国乃⾄欧洲的排名也就越靠前,因为⼤学与社会发展存在着⾮常紧密的、互相依存的关系。
下⾯从四个⽅⾯来介绍西班⽛⼤学的办学理念。
1. 创新与创造能⼒的培养 从传统的概念来讲,⼤学是学⼦来求知识、获得技能的殿堂,⼤学的责任是传授知识和技能,⼤学的氛围可以培养情操,陶冶性情,形成⼀个⼈的思想观和⼈⽣观,所以,⼤学是主体,⽼师是主⾓,学⽣是被传授知识的对象,是配⾓。
管理⼤学、组织教学等等⼀系列⼤学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个基本模式展开的。
⾄于学科建⽴和教学内容,可以因时代、社会、科技和⽂化的变迁和发展⽽作相应的调整和充实,但是,⼤学的基本模式,最近⼀个世纪以来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
西班⽛⼤学,从教会兴办和皇室⽀持创办⼤学开始,⾄今七、⼋百年历史,⽆论是公⽴和私⽴或教会⼤学,都是按照这样的基本模式建⽴并发展⼤学。
如果没有欧盟其他国家推动“博洛尼亚进程”的话,西班⽛⼤学还是会沿着这样⼀个传统的模式继续发展下去。
按照这样的模式,西班⽛⼤学历年来也已经培养了⼏千万的⼈才,⾄今还在继续培养着社会所需要各类⼈才。
但是,⼆⼗⼀世纪的社会发展,需要更加具有主体意识和创新思维的⼈才。
这给⼤学带来了巨⼤的挑战,也就是说,⼤学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模式,将学⽣视为⼤学的主⾓,知识的主⼈,⼤学不是灌输知识给学⽣,⽽是帮助学⽣获取知识和技能。
⽼师不再是学⽣创新的绊脚⽯,⽽是学⽣获取知识、进⾏创意和创新的引路⼈。
2.学⽣选择⼤学 兴办现代⼤学的理念是尽可能多地为学⽣提供学科选择,同时努⼒提⾼每门学科的教学质量和国际知名度,综合起来就会形成⼤学整体形象与整体国际知名度。
每个学⽣必须根据⾃⼰的智商特长,个⼈爱好以及社会对⼈才的需求来决定要学习专业。
西方国家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西方国家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1. 自由:自由是西方国家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大学生们认为个人有权利自由地表达
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职业和信仰等。
自由的概念也被应用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包括自由市场经济和言论自由。
2. 平等:另一个重要的价值观是平等。
大学生们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平等对待,
无论他们的种族、性别、性取向、宗教信仰或社会地位如何。
平等的概念还包括对待身体
上和心理上的残疾、疾病和其他不同能力的人。
3. 多样性:多元文化主义与包容性文化的重要性一致,这主张不同的文化、宗教和
生活方式可以和睦共处并相互交流。
大学生们接受和推崇多元文化,认为每个文化都有价值,应该得到尊重。
4. 人权:人权是不可削减的权利,这些权利究竟是什么,因人而异,包括自由、平等、言论和思想自由等等。
人权概念的核心是个体的尊严和自我决定权。
5. 创新:西方国家的大学教育也强调创新,这意味着鼓励学生提出新的思想、技术、产品、方法或服务。
创新是现代科学和技术的驱动力,对于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这五个价值观构成了西方国家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它们同样适用于其他国家的大学
教育,是在全球化时代的全球价值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近现代大学理念评析张岂之1,谢阳举2①(1.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9;2.西北大学环境哲学暨比较哲学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69)摘 要:在西方历史上,康德首次提出了近代理性化大学理念,为现代大学的科学探索与人文理性的结合奠定了基础。
洪堡的大学理念实际上是康德大学理念的实践。
以后,纽曼提出了通识教育和智育是大学之本质的理念。
二战前后的贾斯珀,首次提出了比较系统的、以存在哲学为基础的大学理念,其最突显之处在于强调大学应实现人的精神全面发展的整体性。
二战后的美国在大学理念上颇有建树,虽声调不一,但总体上是力求实现人的发展,其指导思想是现代人文主义。
关键词:大学理念;康德;纽曼;贾斯珀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4203(2003)0420001208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w estern university ideology of modern timesZH ANG Qi2zhi1,XIE Y ang2ju2(1.Institute o f Chinese Thoughts and Culture,Northwestern Univer sity,Xi’an710069,China;2.Center o f Comparative Philosophy Research,Northwestern Univer sity,Xi’an710069,China)Abstract:In western history,K ant firstly proposed the rationalized university ideology of m odern times,which establishe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combination of the scientific exploration and humanism reas on of m odern universities.Humboldt’s university ideology in nature is the practice of that of K ant. Later,Newman delivered the ideology that general education and intellectual education are the essence of university.Jasper at around the time of W orld War II firstly proposed a relatively systematic university ideology,which is based on the existence philos ophy.The outstanding feature of Jasper’s ideology lies in its em phasis on human spirit and globality of all2round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A fter the W orld War II,the United States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university ideology.Although there are different views,on the whole it focuses on the realization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its guideline is m odern hu2 manism.K ey w ords:university ideology;K ant;Newman;Jasper 中国大学的历史比较短,才100余年。
在西方,欧洲中世纪就有大学,后来逐渐向近代大学转变。
开始是意大利和法国,随后是英国和德国,至少从20世纪开始,美国后来居上,已建成全世・1・2003年7月第24卷 第4期 高等教育研究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Jul.,2003V ol.24 N o.4①收稿日期:2003205225作者简介:张岂之(1927—),男,江苏南通人,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华中科技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思想史和大学人文教育研究;谢阳举(1965—),男,安徽合肥人,西北大学环境哲学暨比较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专史(中国思想史)博士,从事中国思想史和中西比较哲学研究。
界瞩目的高等教育体系。
我国的大学不能不受西方大学理念的影响。
这就需要对西方近现代大学理念进行一些评析。
本文的“大学理念”相当于“大学教育哲学”范畴。
一、康德:大学的理性化在历史上,第一个对现代大学的学术目的、性质和秩序给出理念层次上规定的,可能是德国哲学家康德(Immannuel kant,1724—1804)。
有关内容见《学部冲突》(也可译为《学科之争》)。
该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哲学部与神学部的冲突”;第二部分是“哲学部与法律部的冲突”;第三部分是“哲学部与医学部的冲突”。
这三个部分完成于不同的时间。
作为一位哲学家,康德声称纯粹哲学必须探讨三大难题,即我能知道什么(形而上学);我应当做什么(道德哲学);我能希望什么(宗教哲学)。
他的《纯粹理性批判》研究第一个问题;《实践理性批判》研究第二个问题,并为第三个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基础。
可是从批判理性出发,将性质上如此不同的问题放在一起解决,显然步履维艰。
因此就有“两个康德”,一个是理性的康德,他反对任何虚假独断的教条,他说只有在受必然规律统治的物质世界,人类才能认识自然,纯粹理性不能证明上帝存在、灵魂不朽和意志自由;另一个是非理性的康德,承认有理性无能为力的精神世界,有不可思议的物自体世界,从道德至善上讲,有必要相信上帝的存在,必须要讲灵魂不死,相信意志自由。
以上两方面就是冲突、矛盾。
康德至少在1793年就开始关注大学学部的现实冲突。
1793年,他在《仅仅理性限度的宗教》一书的第一版前言中简要地讨论了这一问题,同年他在给学生的回信中说,哲学与神学的和平不过是一种假象,并对哲学家关于教义神学的所谓“理解”和沉默表示不满,他相信争论总有一天会来临。
1794年10月前,70岁的康德完成了《哲学部与神学部的冲突》。
1795年,有关方面禁止任何教授在大学讲授康德的宗教哲学,直至腓特烈・威廉二世国王死后的第二年,即1798年,康德将前述三个部分放在一起,出版了最后一本著作:《学部冲突》。
[1]大学是由各种不同学科的学者通过劳动分工而从事学术大生产的组织。
简言之,大学是一个“学术共同体”(Learnd community)[2]。
然而,在康德时代的普鲁士大学里,这样的学术共同体却难以发挥正常功能,因为在那里不允许自由讨论学术问题。
而《学部冲突》就是为探讨冲突的深刻原因而写作和结集出版的,它旨在解决冲突,建立合乎历史进步的真正学术意义上的大学,这在教育史上是有开创之功的。
康德所论及的重要内容有如下两点。
1.按照知识的划界(demarcation)标准确立学部的关系。
众所周知,科学与知识的划界问题(被称为康德问题)在其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
康德按传统划分法,称大学中有三个高级部:神学第一,法律第二,医学第三;一个低级部:哲学部。
“部”(faculty),康德指的是大学中较小的学术分支、团体。
康德说高级部旨在保证人民的长期福利、公民权利与健康长寿,与政府效能及其权威性息息相关,所以不能与低级部混同,两者应保持距离。
高级部需要维护自己的公共形象,确保自己应有的庄严持重。
什么是低级部呢?简言之,在康德那里指的就是哲学部。
康德说仅仅由于它依赖于理性,而理性是在人性之中,是人自己的事情,所以它被称为低级部。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哲学”与狭义上的哲学分支不同。
康德说哲学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关于历史性知识(含历史、地理、语言学、人文学,以及所有自然科学的经验知识),另一部分则指纯粹理性的知识(纯粹数学和纯粹哲学、自然与道德的形而上学)。
他在书中声称:哲学部“在大学里必须建立;换句话说,一个大学必须有哲学部”。
[3]2.大学的品性:真理与理性。
人有人的品性,比如正直、节制、仁慈等等;国家或制度也有其品性,评论一个国家或制度时,我们经常要看它是不是正义的。
那么,一个大学的品性应该是什么呢?在《学部冲突》一书中,康德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大学学术共同体中包含一个教学独立于政府支配之外的学部(按:康德指的是哲学部)是绝对必要的①;没有任何外界对它下达指示,它可以自由评估一切。
它仅关心那门科学自身的利益,也就是说仅关心‘真理’;在这样的学部中,理性有权公开立说,没有这种学部,‘真理’不会呈现;理性按基本性是自由的,在‘真’的问题上它不承认任何外在的命令。
”[4]根据这段话,“真”是哲学部的核心价值,哲学部涵盖的各门学科的问题只能诉诸理性的规则来解决,而不是绝对地相信政府指示或命令。
哲学部相信人能够依赖理性实现人世幸福的构想。
正因为如此,康德主张哲学部的学术活动完全凭借批判理性自决。
大学应独立,学术应自由,这是康德关于大学的直截了当的主张。
在《学部冲突》一书中,康德没有就真理与理性作重复论述,这两者之所以在全书的阐述过程中被作为无须说明的东西反复运用,是・2・因为它们是康德哲学体系中实质内容的一部分,康德已就此在其他著作里详细论述过。
然而对于读者,不能就此书论此书,而要把这里的论述与康德的整体思想连接起来理解。
正是基于此,我们说康德理想的大学的品性就在于自由和理性。
《学部冲突》一书可以称为现代德国式大学的独立宣言,因为它揭橥了近代理性化大学理念,奠定了现代大学科学探索与人文理性结合的基础。
康德相信人有杰出的理性能力,理性实际上是惟一的武器和最高裁判,人的理性自由应当是大学存在的前提和发展动力。
在历史上,该书发挥了其应有的实践作用。
1804年,康德去世。
1809年1月,洪堡(Von Hum2boldt,1767—1835)受命出任普鲁士教育部长。
7月,他敦请腓特烈・威廉三世创建柏林大学(创建于1810年)。
洪堡的大学理念包括:(1)大学是以纯学术研究为任务的教育机关。
大学应该实施普遍人性与个性化教育,要向社会提供具有完美人性的人(这一点他受到好友席勒的影响)。
(2)大学应兼顾研究与教学两方面。
(3)大学不应受政府和教会等外界势力的干扰,而应享有充分的学术自由和学校自治。
这些理念实际是康德理念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