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防治成就现代植保

合集下载

现代农业植物保护工作研究

现代农业植物保护工作研究

现代农业植物保护工作研究
现代农业植物保护是指对农作物进行有效的病虫害防治、营养管理和施肥等措施,以
确保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提高。

随着现代化科技的发展,农业植物保护也得到了极大
的进步和发展,其中包括机械化、化学和生物控制等新技术的应用,为农作物的安全生产
提供更加完善和高效的保障。

机械化是现代农业植物保护的基本措施之一。

它采用各种农业机械设施实现对农作物
的各种管理和保护,例如定向喷洒、开沟挖渠、土地平整、割草除杂等。

这些机械设备的
运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减少了劳动力的使用,使这些工作可以更加全面和精细地完成。

化学控制也是现代农业植物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

它通过使用农药、肥料等化学药品,对农作物进行干预和调控,从而达到防治病虫害和提高作物产量的目的。

使用化学药品的
优点在于能够快速地消灭病害和害虫,同时也能够有效地预防农作物的损失。

但是,化学
药品也有一些弊端,例如药物残留、污染环境等问题,因此在使用化学药品时需要把控好
使用剂量和方法。

生物控制是一种新兴的农业植物保护措施。

它采用天然的生物措施来保护农作物,例
如使用天敌、寄生蜂、诱集杀虫素等,来控制害虫和病害。

生物控制的优点在于它是从自
然资源中获取的,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没有任何伤害,同时也能够长期稳定地维护和提高农
作物的健康和生产力。

综上所述,现代农业植物保护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同时考虑到机械化、化学和
生物控制等方面的应用。

只有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法,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对农作物的
保护和管理,使它们能够顺利地生长发育,并取得更好的生产效益。

坚持创新发展 积极推进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

坚持创新发展  积极推进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

坚持创新发展积极推进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张军勇Z h o n g f e i n o n g y a o 近年来,商丘市高度重视,拓展思路,积极创新,紧紧围绕农业“四优四化”发展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局,努力推进农作物主要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进一步延伸植保社会化服务链条,不断推进农药减量控害,最大程度减少土壤农业面源污染,全方位服务“创建美丽乡村战略”,为确保商丘市农业经济发展与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主要经验做法如下:一、依托技术创新,积极促进航空植保技术示范应用今年以来,市农业局在下发《商丘市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商丘市2016-2018年农药减量增产技术示范推广实施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宣传,扩大影响,积极落实,强化监管,千方百计促进新型植保技术水平的应用和提高,最大程度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使用量。

市、县(区)植保站继续利用宣传车、举办培训班以及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积极意义和目标要求,全市开展电视专题宣讲17期次,举办植保技术培训班12期,培训技术骨干人5500人次,张贴标语125条,利用手机短信和网络微信宣传122期次,宣讲群众10.2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1.25万份,举办新型植保药械机防手培训会12场,培训人员1820人次。

各县、区植保部门高度重视航空植保技术新型发展,积极促进现代航空植保机械的示范应用,截至目前,全市拥有航空无人机77架,利用购买无人机用于防治面积29.9万亩,其中小麦病虫害统防统治21.6万亩,玉米3.6万亩,其它作物4.7万亩,平均每亩作业成本9.6元,无人机生产企业分别为大疆植保无人机、安阳全丰航空植保科技有限公司。

另外,租用无人机防治面积合计14.4万亩万亩,每亩租用无人机成本费用平均7.7元,通过实施飞防,一般每天进度420-460亩,平均可提高防治效果10-14.5%,一般减少农药使用量约25%以上右,对生态环境较为安全。

植保工作总结报告

植保工作总结报告

一、前言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植物保护工作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单位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农业生产需求,积极开展植保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现将一年来的植保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回顾1. 加强植保队伍建设过去的一年,我单位高度重视植保队伍建设,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选拔优秀人才等方式,全面提升植保队伍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目前,我单位已拥有一支业务能力强、服务意识高的植保队伍。

2. 严格病虫害监测与预警针对各类病虫害的发生趋势,我单位加强病虫害监测工作,定期发布病虫害预警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同时,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的合作,开展病虫害防治技术攻关,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

3. 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在植保工作中,我单位积极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农药残留,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通过实施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农业防治等措施,有效降低了病虫害发生频率。

4. 强化病虫害防治服务针对农业生产中遇到的病虫害问题,我单位及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病虫害防治技术服务。

通过现场指导、技术培训等方式,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

5. 加强植保法律法规宣传为了提高农民的植保意识,我单位加大植保法律法规宣传力度,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普及植保知识,引导农民科学防治病虫害。

三、工作成效1. 病虫害发生频率明显降低通过实施绿色防控技术和病虫害监测预警,病虫害发生频率较去年同期降低了30%以上。

2. 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障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和病虫害防治服务的加强,有效降低了农药残留,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3. 农民植保意识显著提高通过植保法律法规宣传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服务,农民的植保意识得到显著提高,科学防治病虫害的积极性明显增强。

四、存在问题1. 植保队伍建设仍需加强虽然我单位已拥有一支业务能力较强的植保队伍,但与实际需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顺应现代农业需要推进植保专业化防治

顺应现代农业需要推进植保专业化防治

1 0 份 ; 5 0 编写 出版《 0 植物保护实用指南》 书籍 5 0 0册 , 0 免费发放 《 农药安全使用知识科学选购农 药挂 图》 0 8 0 0
份。市农委、 市植保站开通了专家咨询服务电话热线 , 这
综合 防控 方案 , 取得了 良好的生态效益 、 生产效益 和社
会 效 益 。2 1 年 全市 各 种示 范 园 面积 达 8 4 万 h 0 1 .1 2 m。 5 .应 急专 业 队防 治
需要时将他们组织起来统一进行应急防治 , 控制大的病
虫草 害。如尧都 区 2 1 年 4月组织应 急防治 队对贾得 0 1 镇、 县底镇小麦红蜘蛛重发村进行 了统一 防治 , 防治面
积达 07 7万 h 。 .3 m
二 、 作 措 施 工
技术信息手机短信服务平 台 , 受众 达 1 0 余人 , 2 0 0 受众
其 中全 程 承 包 防治 面积 达 6 万 亩 次 。 防治 作 物 涉 及 小 8
2 .为农 作 物病 虫 害专 业 化 防 治 队伍 提 供 物 资 技 术 支 持
麦、 玉米、 棉花 、 果树 、 蔬菜等作物。
4 .专 家指 导 下 防治
20 年 以来 , 、 07 市 县两级农业部 门共免 费支持农作 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队伍机动喷雾机 1 0 0台、手动喷 2 雾器 80台、 0 烟雾机 3 架。 0 市植保站专 门编写印发了《 小 麦主要病虫 草害防治 历挂 图》 《 、 玉米 主要病 虫草 害防 治历挂 图》 无公 害苹果病虫 害综合 防治历挂 图》 和《 共
( )04年在临汾电视 台设 立了 “ 120 农作物病虫害预
报” 目, 节 每周 1 , 期 复播 1 , 次 做到 了栏 目固定 、 出时 播 良好

现代农业中植物保护技术的运用

现代农业中植物保护技术的运用

现代农业中植物保护技术的运用植物保护技术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护农作物免受病害、虫害、杂草的侵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的现代化,现代农业中植物保护技术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发展。

一、化学药剂的应用化学药剂是传统的植物保护技术之一,广泛用于杀虫、杀菌和除草。

化学农药有广谱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不同种类,能够针对不同种类的病害、虫害和杂草进行防治,用药效果较好。

化学农药使用不当也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在农业生产中需要合理使用和控制农药的使用量。

二、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生物防治技术是利用天敌、寄生虫和微生物等生物因素进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技术。

引进天敌控制害虫的增长和繁殖,或者使用昆虫病毒和细菌等微生物对农作物进行治疗。

与化学药剂相比,生物防治技术具有可持续性、环保性和安全性等优势,对野生生物和生态环境影响较小,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三、遗传改良的应用遗传改良是通过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对农作物进行基因改造,使其具有抗病虫害的能力或者提高其抗逆性。

通过遗传改良,可以培育出对特定病害、虫害具有抗性的新品种,有效减少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遗传改良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解决传统农药使用过多的问题,还可以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减少环境污染。

四、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智能化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也为植物保护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利用无人机进行农田巡查和施药,可以实时监测作物的生长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

通过精准农业技术,可以根据不同地块的需求进行适量施肥和灌溉,提高植物的抵抗力,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现代农业中植物保护技术的运用多样化和综合化,涵盖了化学药剂、生物防治、遗传改良和智能化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还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合理使用这些技术,遵循科学规范,保护农产品的安全性和人体健康。

2024年植保工作总结

2024年植保工作总结

2024年植保工作总结一、工作概述2024年是植保工作的关键年份,面临着气候变化、病虫害防治、农药使用安全等多方面的挑战。

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按照“农业农村现代化”战略部署,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坚决落实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通过加强组织领导、科技支撑和人才培养,我们顺利完成了植保工作的主要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科技创新2024年,我们注重科技创新,在植保技术研究和创新应用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首先,我们加强了对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通过建立遥感监测系统和病虫害数据库,及时发现和报告植物病虫害的发生情况。

同时,我们积极探索和应用生物防治、微生物制剂等绿色环保的植保技术,大大减少了对传统农药的依赖,提高了防治效果。

三、农药使用安全农药使用安全一直是植保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2024年,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对农药使用的管理和指导,制定并严格执行农药使用的规范和标准。

通过定期开展农药安全培训,提高农民的农药使用技能和安全意识,减少了农药残留和污染的风险。

与此同时,我们加强了对农田水质、土壤和农产品的监测,确保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四、农民培训和服务为了提高农民的植保意识和技能,我们加强了农民培训和服务工作。

通过开展植保知识普及、田间示范和技术指导,帮助农民掌握科学合理的植保技术,提高植保效益和农产品质量。

此外,我们建立了植保服务网络,提供植保咨询和技术支持,解决农民在植保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一站式的服务。

五、示范推广为了提高植保工作的质量和效益,我们积极开展示范推广工作。

通过选派优秀植保人员组建植保示范队伍,结合农田实际,开展植保技术示范和展示,向农民展示植保新技术和新成果。

同时,我们加强了与农业科研院所、大学、技术推广站等机构的合作,开展植保技术交流和培训,提高植保人员和农民的专业水平。

六、成果与收益通过2024年的植保工作,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和收益:1. 病虫害防治效果明显提高,减少了农田损失和农产品质量问题。

树立“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科学植保”理念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发展

树立“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科学植保”理念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发展

刊首语树立“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科学植保”理念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发展张明祥“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科学植保”是新时期植保工作的基本方针。

“绿色植保”就是在抓植保工作的同时还要注重环境保护,注重生态平衡,注重食品安全,实现绿色发展。

“公共植保”就是植保工作既是植保部门的事业,也是政府、社会的共同责任,具有社会公益性。

当流行性、迁飞性、检疫性病虫害大发生时,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完成防控工作。

“科学植保”是确保粮食安全及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大举措,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力源泉,能够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国家粮食安全基本保障。

专业化统防统治是整体解决病虫防控有效措施,是植保工作的重要抓手。

可以达到全面防控、精准防控、农药减量防控、绿色防控之目的。

目前,农村大量劳动力进城务工,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老年人,农业组织化、集约化程度不高。

面对分散的千家万户病虫害防治,谁来防治?谁来打药?唯有专业化统防统治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办法。

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统防统治服务尤显重要。

近几年来,在各级植保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省统防统治工作有了很大发展。

到2018年全省统防统治服务组织达到2464个,拥有植保无人机1284台,自走式喷雾机1020台,其它小药械168630台,从业人数43359人。

为全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做出了巨大贡献。

可以这么说:统防统治促进了专业化防治市场的形成,促进了植保药械的技术进步,实现了田间管理向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的发展,实现农药减量增效,是一项利民、利社会、利环境的大好事。

我省的统防统治工作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发展还不平衡,地方政府支持的力度还不够,对“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科学植保”理念的认识不足。

需要政府加大支持力度,解决千家万户解决不了的问题。

需要各级农业植保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加大组织协调,加大技术指导。

共同抓好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

植保人就是农作物的“护花使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植物保护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植物保护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植物保护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植物保护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随着人们对农业生产的依赖度越来越高,对产品质量与安全的要求也日益提升。

而植物保护的作用就是保护作物,预防与控制病虫害,研究与开发安全有效的农业防治措施,为保障作物的安全与稳定提供了必要的措施与手段。

植物保护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障农作物的生产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风吹雨打、气候变化、病虫害侵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都可能导致作物生长受阻、减产或者死亡,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

而植物保护正是为了保障农作物的生产而存在,通过科学合理的农业防治技术,研发出各种专业化防治措施,有效地预防与控制作物受害情况的发生,从而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也越来越重视。

而植物保护的另一个作用,就是保障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

在防控病虫害的过程中,植物保护采用的是绿色无毒的防治方式,避免了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保证了农产品的安全可靠,提高了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

三、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农业生产离不开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

然而,病虫害造成的损失不仅会导致农业生产的停滞甚至倒退,也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而植物保护的有效实施,可以防止这些浪费的发生,从而节约了资源投入,保护了环境资源,减轻了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风险。

四、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植物保护是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一环。

科技发展的进步,使得植物保护逐渐向着智能化、自动化等方向发展,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特别是电子技术、生物技术、化学技术等领域的发展,为植物保护的实现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推动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五、提高农民收入农产品的生产需要耕种、施肥、灌溉、采摘等多项工作,其中病虫害防治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

而植物保护技术的不断革新,使得防治措施更加科学、精准和高效,有效地降低了劳动投入成本,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宝应县沿湖村植保专业化服务工作措施及成效

宝应县沿湖村植保专业化服务工作措施及成效

宝应县沿湖村植保专业化服务工作措施及成效摘要介绍了宝应县山阳镇沿湖村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现状,总结了其工作措施,并对其取得的成效进行分析,以期促进该村植保社会化服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关键词植保专业化服务工作;措施;成效;江苏宝应;山阳镇沿湖村组建村级植保防治组织,实施专业化防治,是推进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的重要措施[1-2]。

宝应县山阳镇沿湖村结合本村实际,积极组织实施和开展植保专业化服务工作,积极为农户提供植保防治服务,服务面积不断扩大,服务组织不断完善,群众认知、接受程度不断提高。

1 组织现状沿湖村于2009年6月组建成立植保专业化服务队,吸纳成员10人,并任命1名村经济合作社副社长任服务队队长,专门负责开展专业化防治工作。

2010年,为适应大面积防治的需要,对专业队成员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现有成员23人,其中弥雾机手22人,拥有植保机械20台。

2010年服务面积达233.3 hm2,其中小麦100.0 hm2,水稻133.3 hm2。

2011年小麦服务面积达166.7 hm2。

2 工作措施2.1 强化宣传植保是农业生产中十分重要的环节,特别是对重大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性强,专业要求高,防治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作物产量,而且直接关系到农产品质量安全。

村支部、村委会人员及早进行研究、谋划,召开群众代表会、生产组会议,分析、总结近年来病虫防治工作的得失,使群众认识到病虫危害损失大的原因主要在于药剂品种不对路、不统一,用药时间不一致、不适时,农户分散防治用药质量不一,效果难保证。

通过广泛宣传和发动,赢得群众的支持和认可,保证专业化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规范运作一是签订服务协议。

先由镇植保专业合作社与各村植保服务队签订服务协议,明确各自工作职责;再由村植保服务队根据各生产组登记的面积与各农户签订服务协议,明确服务收费标准,每次统防时按照小麦60元/hm2、水稻75元/hm2收取机防服务费,防治药剂费用按照批发价加运送费用(低于市场零售价)与农户进行结算。

植保专业化防治

植保专业化防治

植保专业化防治第一篇:植保专业化防治植保专业化防治的思考长期以来,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是农业生产中的热点、重点及难点,是农业丰收的最后保障。

在秀山县病虫防治实践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组织化程度低。

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导致农民千家万户小规模分散防治,农民缺乏病虫害防治知识,防治水平较低,造成病虫防治成本过高;二是农药源头问题较多,农药市场混乱,经营渠道多,农民对农药品种缺乏了解,科学用药知识缺乏,导致农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三是植保部门基础力量薄弱。

植保人员严重不足,加之地方财政匮乏,基础设施简陋、经费缺乏、人员技术更新慢等,导致植保技术部门服务工作力度和深度不够,技术入户率较差。

在这种背景下,植保工作要确保全县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积极进行植保服务新机制的探索。

一、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的优势秀山县农作物病虫害种类多、发生频繁,农民缺乏科学防治技术,农药市场药剂质量参差不齐,加之农村劳力大量转移,田间管理粗放,严重影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效果。

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具有明显的优势,可有效地解决了病虫防治难、防效差的问题,起到节本增效的效果,是新形势下服务于农业、服务于农民的现实需要,为全县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探索了新路子、新机制。

1.提高防治效果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开展统防统治,在统一的时间、统一的配方、统一的施药操作下,由植保技术人员根据当时当地的病虫发生实况,对症下药,可显著提高病虫防治效果,同时也避免了药害的发生。

2.降低防治成本专业化防治组织可成批量从厂家或经销商处购买农药,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农药的价格,同时也保证了农药质量。

统一配方也避免了农民乱用药,打“保险药”而导致成本增加的问题。

3.省工省时,提高工效在劳动力大量转移的广大农村,劳力不足是近年来的普遍现象。

专业化防治组织在缓解喷药用工矛盾,及时控制病虫危害方面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从近年来防治实践看,每台机动喷雾器每天可施药40~50亩,是普通防治的10倍以上。

植保站专业化防治工作汇报PPT

植保站专业化防治工作汇报PPT

分析当前专业化防治工作 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 防治技术落后、农民意识 不强、资金投入不足等,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 建议。
展望植保站未来在专业化 防治工作方面的发展规划 和目标,包括技术创新、 队伍建设、资金筹措等方 面的计划和措施。
CHAPTER 02
植保站专业化防治工作现状
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
合作与联动机制
部门间合作
植保站积极与农业、林业、气象 等相关部门建立合作关系,实现 信息共享和资源互补,共同应对
病虫害问题。
社会化服务
植保站通过开展技术指导、培训等 活动,提高农民和农业企业的病虫 害防治能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 的防治格局。
应急响应机制
建立健全病虫害应急响应机制,确 保在病虫害暴发时能够迅速启动应 急预案,及时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 扩散和危害。
专业化防治队伍
培训与考核机制
植保站已建立一支由专业技术人员组 成的防治队伍,具备丰富的病虫害防 治经验和专业知识。
为提高防治队伍的专业素质,植保站 定期开展培训活动,并对队员进行考 核,确保防治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明确职责分工
防治队伍内部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包 括病虫害监测、诊断、防治方案制定 和实施等各个环节。
详细介绍本地区主要农作 物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包 括病虫害种类、发生时间 、危害程度等,以及针对 这些病虫害所采取的专业 化防治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
汇报植保站在专业化防治 技术推广和应用方面的工 作进展,包括新技术、新 方法的引进、试验、示范 和推广情况,以及农民对 专业化防治技术的接受程 度和应用效果。
更新设备
及时更新老旧的防治设备,引进 先进的植保机械和设备,提高防 治效率和效果。
增加设备投入

植保站专业化防治工作汇报PPT

植保站专业化防治工作汇报PPT

经验二
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掌握和运 用绿色防控技术的能力。
经验一
政府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高农民对绿色 防控技术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05
农药减量使用措施执 行情况回顾
农药减量使用背景和意义阐述
1 2
生态环境保护
农药的过量使用对土壤、水源和生态环境造成污 染,减量使用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药残留超标会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减量 使用有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
3
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药减量使用有助于推动农业向绿色、生态、可 持续的方向发展。
具体执行措施描述及实施效果评价
推广生物防治
通过释放天敌、使用生 物农药等措施,减少化 学农药的使用量,实施 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 害虫密度。
实践锻炼
通过参与实际防治项目,让专业技术人员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 技术水平。
考核评估
建立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评估机制,对技术水平、工作实绩等方面进行 考核,激励其不断提升技术水平。
团队协作和沟通机制建立
团队协作
我们倡导团队协作精神,鼓励专业技术人员 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完成防治任 务。
沟通机制
04
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 用情况分析
绿色防控技术简介及优势阐述
绿色防控技术定义
利用生物、物理和化学等多种 手段,以环保、可持续为目标 ,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综合防
治。
优势一
降低化学农药使用,减少对环 境和生态的破坏,提高农产品 质量安全。
优势二
促进生态平衡,保护天敌和自 然敌虫,维持农田生物多样性 。
加强农民培训
通过开展农民培训,提 高农民对农药减量使用 的认识和技能水平,实 施效果良好,农民参与 度较高。

现代农业中植物保护技术的运用

现代农业中植物保护技术的运用

现代农业中植物保护技术的运用植物保护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它是一项涉及化学、生物、物理多个学科知识的综合性技术,旨在通过对有害生物、植物病害、杂草等生态因子的识别、预警、监控和治理,达到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植物保护技术的运用,能够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目前,主要的植物保护技术包括化学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病毒诊断技术等。

化学防治技术是目前运用最广泛的植物保护技术。

化学农药具有毒杀迅速、效果持久、适应性广等优点,能够有效地控制各种昆虫害、病害和杂草。

但是,化学农药存在着病毒抗药性、残留和污染等问题,不得不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因此,化学防治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科学用药、合理施用、减少人为污染,保障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安全。

物理防治技术是一种通过物理因素对有害生物进行控制的技术,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电磁辐射、超声波、红外线等新型的物理防治技术也在逐步发展。

物理防治技术主要适用于仓储保鲜、风险区域病害防治、园艺等领域,优点在于不会导致农药残留或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无害。

病毒诊断技术是一种通过检测农作物病毒的DNA或RNA片段,对病毒进行早期诊断和鉴定的技术,它可以帮助农民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避免病毒损失和扩散。

目前,采用PCR等技术进行病毒检测及确定病毒分类和鉴定已成为常规工作。

总之,植物保护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随着科技的发展,将有更多的新技术不断涌现,为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植物保护服务,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农业中植物保护技术的运用

现代农业中植物保护技术的运用

现代农业中植物保护技术的运用植物保护技术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预防和控制农作物病虫害及野生植物的病害,以保障植物的正常生长和产量稳定,同时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的技术。

在现代农业中,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提高,植物保护技术逐渐得到广泛的运用并不断创新。

本文将对现代农业中植物保护技术的运用进行阐述。

一、化学植保技术化学植保技术是利用化学农药来预防和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一种技术。

化学农药的使用能够迅速有效地杀灭农作物上的害虫和病菌,从而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效益。

但是,由于化学农药的使用具有长期积累和复合毒害效应,频繁使用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现代农业中的化学植保技术运用必须要遵循科学规范,从源头控制农药对大气、水源和土壤的污染,并且开展管理监测,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生物植保技术是利用生物控制方法,如利用昆虫、病毒、真菌等天然剂来预防和控制作物病虫害的一种技术。

与化学植保技术相比,生物植保技术具有较低的污染风险,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农作物上的害虫和疾病,还可以促进农作物生长和增加农作物的抗病力,是可持续发展的优选技术之一。

目前,生物植保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使得农业生产实现了有机化、绿色化和生态化,为环保和健康提供了更有利的保障。

三、基因工程植保技术基因工程植保技术是指利用基因工程的手段对作物进行基因修饰,增加其抗病能力,以此达到预防和控制植物病虫害的反应。

基因工程植保技术创新革命性地改变了植物保护的理念和手段,逐步从被动防御向主动防御、从点对点防御向全面防御转化,提高了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稳定性,从而对全球粮食安全和土地保护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但是,基因工程技术的运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安全性和生态性等问题,需要加强研究和安全评估。

总体来说,现代农业中植物保护技术的运用已经从单一的化学植保技术向多种技术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创新。

但是,不同的技术运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和协调,达到更好的环境、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构建现代植保体系提高农业防灾减灾水平

构建现代植保体系提高农业防灾减灾水平

构建现代植保体系提高农业防灾减灾水平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现代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植保已经成为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提高农业防灾减灾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构建现代植保体系已经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议题。

构建现代植保体系是指以科学技术为基础,从病虫害预警、防治技术研发、防治经验积累等多方面入手,全面提升植物保护水平的体系。

其目的在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减少灾害损失,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实现现代植保体系的关键在于提高植保技术水平。

首先,需要加强病虫害的预警工作。

通过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监测设备,及时采集和分析相关的数据信息,制定出更为准确和有针对性的防治方案。

其次,还需要加大防治技术的研发力度。

涉及到农药、生物制剂、植物营养调理剂等方面的技术研发,不断提高防治效率和减少农药使用量及其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还要开展相关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防治能力和意识。

此外,对于灾后防治或应急处理,还需建立灾后植保应急体系。

要实现现代植保体系的构建,还需要政策法规、金融支持等多方面的配合。

政府需要加大植保技术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农民积极开展防治工作,同时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金融机构则需要增加对农业生产的信贷支持,为农户提供必要的财务保障,保证植保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总之,构建现代植保体系对于提高农业防灾减灾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只有共同加强科技创新、充分发挥政策支持和金融资助的作用,才能够实现植保技术的现代化,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安全性,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植保专业化防治体系建设

植保专业化防治体系建设

植保专业化防治体系建设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耕作制度的变化,农作物病虫害呈多发、重发的态势,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很大威胁。

2010年的中央1号文件提出“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要求,对加快植保专业化防治体系建设,开展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治,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安全、质量安全以及生态环境安全产生了深远影响。

意义:(一)推进植保专业化防治体系建设,是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

病虫害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灾害,减轻病虫害损失,是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作物耕作制度和种植结构的变化,导致常发性病虫害频繁发生,面积不断扩大,突发成灾频率明显提高。

特别是水稻“两迁”害虫、小麦条锈病、蝗虫、草地螟和玉米螟等重大病虫,具有发生范围广、暴发性强、传播快、危害重的特点,对防治时效性和防治技术要求非常高。

通过专业化防治队伍实施统防统治,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控制病虫危害,实现“虫口夺粮”,是实现防灾减灾、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

(二)推进植保专业化防治体系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

纵观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都是通过健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的。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和城市转移,农业生产者老龄化和女性化的问题日益突出,对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力不从心,难以做到科学安全、经济有效地控制病虫害。

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采用先进、高效的植保机械,不仅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防治效果,更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三)推进植保专业化防治体系建设,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1态环境安全和农业生产者安全的有效手段。

病虫害防治的技术要求高,多数农民缺乏相关的植保知识,导致盲目、过量用药,不仅破坏农田生态环境,而且容易造成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和施药者安全事故。

通过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可以实现安全、科学、合理用药,有利于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可追溯制度,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利于农药废弃包装物的回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有利于减少施药人员中毒几率,保护施药者人身安全。

现代农业中植物保护技术的运用

现代农业中植物保护技术的运用

现代农业中植物保护技术的运用植物保护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病虫害的防治、杂草的控制以及土壤保护等方面。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农业中植物保护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现代农业中运用了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寄生虫、微生物及昆虫捕食食草等方法控制病虫害的一种手段。

相比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生物防治技术更加环保、有效,并且不会产生农药残留问题。

利用寄生蜂控制某些害虫的繁殖数量,或者利用苦楝树提取的苦楝碱来对抗病虫害。

生物防治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还能够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现代农业中采用了无公害农药和微量化学控制技术。

无公害农药是指对环境和人体无毒副作用,且不会对农作物产生残留的农药。

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无公害农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运用。

微量化学控制技术则是利用微量化学物质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控制的方法。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农药的使用量,还可以减少对环境和生物的污染。

通过运用这些技术,可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现代农业中广泛应用了遗传改良和转基因技术来提高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通过遗传改良和转基因技术,可以将具有抗病虫害能力的基因导入到农作物中,使其具备抗病能力。

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农作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减少对农药的依赖。

还可以克服传统育种的不足,使品种的抗病虫害能力更强,产量更高。

对于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也需要加强风险评估和监管,确保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现代农业中还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和无人机技术来监测和控制农作物的病虫害情况。

通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对农田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无人机技术不仅可以对农田进行全面的巡查,还可以通过喷施农药来控制病虫害的蔓延。

这些技术的运用可以减少对人力资源的依赖,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植物保护问题。

现代农业中植物保护技术的运用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通过生物防治技术、无公害农药和微量化学控制技术、遗传改良和转基因技术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和无人机技术等手段的综合运用,可以更加有效地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构建现代植保体系提高农业防灾减灾水平

构建现代植保体系提高农业防灾减灾水平

构建现代植保体系提高农业防灾减灾水平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农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灾害风险,如干旱、洪水、病虫害等。

因此,构建现代化的植保体系,提高农业防灾减灾水平是当务之急。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科技创新现代植保体系的重要性在于其强大的科技支撑。

农业科技创新在防灾减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例如,开发高效农药,针对传统的病虫害开发新的治理方案,并且积极发展作物抗病性良好的品种,这些都是现代农业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广生物防治技术,通过生物防治与传统杀虫剂综合运用的方式,不仅能够减轻环境污染,还可以保证农产品的安全性。

二、多方协同现代植保体系的构建需要多方协同。

政府部门、企业、科研机构和农民等应共同参与,并合理分配各方面的资源。

政府可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农业防灾减灾的支持力度,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基础保障环境。

同时,科研机构应加强对农业防灾减灾的研究,掌握行业动态,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企业则应当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为创新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而农民,则需更多地了解防灾减灾的科技手段和农业政策,积极参与农业灾后恢复工作。

三、预警预测面对自然灾害,预警预测显得尤为重要。

现代技术的应用使得天气预报的精度得到显著提升。

另外,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可以及时判断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趋势,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对于很多传统农作物病害的防治,实际上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科技手段来完成。

四、综合防治农业防灾减灾工作不应局限于一两种防治手段,而应综合运用现代化的防治手段和措施,以达到最佳防护效果。

例如,在病虫害防治方面,不仅可以使用化学药剂,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性信息干扰、药物PME治理技术、物理治理等方式,以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综上所述,构建现代植保体系,提高农业防灾减灾水平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要想正确应对灾害风险,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多方协同,实现预警预测和综合防治。

通过加强科技的研究和发展,以及改善农业灾后恢复条件,从而使农业生产更稳定,为社会和人民谋福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化防治成就现代植保
——第六届中国农药高层论坛侧记
近日,由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农药高层论坛在辽宁省大连市召开。

本次论坛以“改革·创新·发展”为主题,围绕现代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农药创新与应用、农药管理改革、农资物联网等热点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创新是世界潮流,只有改革创新才能前进。

”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会长刘坚在开幕式上指出,“我们要认真研究农药创新过程中有哪些问题、解决哪些政策、有哪些好的经验,现代植保体系的创新、农药管理的创新、农药本身的创新都是当今农药行业的重要问题。


减灾就是增产现代植保为粮食丰产保驾护航
我国是一个病虫害多发、频发、重发的国家,植保防灾减灾成效显著,为促进粮食“九连增”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叶贞琴在做主旨报告时指出,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防针,提出了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三大理念,不断完善政府主导、属地管理、联防联控三大机制,分作物、分品种、分阶段地打赢了区域性重大病虫害歼灭战、局部性重大病虫害突击战、重大疫情阻击战三大战役,实现了重大疫情不大面积暴发成灾、不蔓延的防控目标,有效地减轻了损失。

“今年夏粮、早稻两季又获增产,秋粮丰收在望,尽管遭受了南旱北涝的灾害,但总体长势不错。

这个成绩来之不易,其中‘虫口夺粮’保丰收的作用值得充分肯定。

”叶贞琴表示,确保粮食安全、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迫切需要现代植保防灾控灾的能力,减灾就是增产。

植保工作是发展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措施,必须加快推进从传统植保向现代植保跨越式发展。

谁来治虫子?
专业化统防统治解难题
植保工作事关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农民增收,发展现
代农业对现代植保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迫切需要提升现代植保社会化服务能力。

当前农村劳动力结构农业副业化、农村老龄化的现象愈演愈烈。

“谁来治虫子?”已成为一大难题,迫切需要探索政府支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病虫害防治服务有效形式,而大力发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是解决这一难题的良方。

专业化统防统治可以促进一家一户的分散防治向集中防治转变,是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的重要条件。

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药械处副处长赵清在论坛上给出数据:“各地实践表明,专业化统防统治每季可减少防治次数1~2次;降低农药使用量近20%;提高作业效率5倍以上;防治效果提高10%以上;水稻减损增产每亩达50公斤以上;小麦减损增产每亩达30公斤以上。

”叶贞琴司长也在论坛上感慨道:“这些年来植保工作最大的亮点,就是基层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发展,从微观层面上确保了我国植保工作的落实。


大会指出,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发展方向是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要通过专业的组织、专业的机防人员、专业的机械设备、专业的植保技术来开展规范的防治服务。

同时要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让更多的社会主体、社会资本了解和便利地进入并开展工作,合理调配社会资源,而不是由农业部门单独承担。

除此之外,农业生产有需求、市场空间大,要尊重市场规律办事,营造市场公平竞争机制,让公司、专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承担,政府扶持但不包办。

测报是防灾之首病虫害测报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在数字信息时代,重大病虫害测报同样需要信息化建设。

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病虫测报处处长刘万才在论坛上说:“目前我国的重大病虫害测报已迈上新台阶,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国家平台初步建成。

从2009年起,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逐步建成并全面投入应用,在提高重大病虫害的监测预警快速反应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刘万才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已建成了国家级病虫测报数据库,目前数据库有关水稻、小麦、棉花、玉米等病虫害测报资料数据近500多万条。

在传统的预报发布基础上,大力发展探索“电视—手机—互联网”三位一体现代病虫预报发布新模式,使病虫害测报在指导重大病虫防治、提高防治效果、减轻灾害损失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加强预测体系建设还面临体系不全、队伍不稳、经费不足三大困境。

这就需
要增加站点数量,完善机构体系,稳定测报队伍,提高人员素质,增加测报投入,确保其更好地运转。

”刘万才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