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48.doc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20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20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部题型 3. 单项选择题4. 多项选择题5. 简答题7. 法条分析题8. 案例分析题单项选择题1.《刑法修正案(九)》属于( )A.狭义刑法B.单行刑法C.附属刑法D.司法解释正确答案:A解析:刑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刑法包含刑法典、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狭义刑法特指刑法典。
刑法典是指全面、系统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法典,刑法修正案是对刑法典部分内容的修正,属于刑法典的组成部分,因此属于狭义刑法。
本题选A。
单行刑法,是规定某一类犯罪及其后果或者刑法某一事项的法律,在1997年刑法典之后我国只颁行过一部单行刑法,即1998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
附属刑法,是指在经济、行政等非专门刑事法中附带规定的一些关于犯罪与刑罚或追究刑事责任的条款。
司法解释,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对于法院在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刑法问题所作的解释、最高人民检察院对于检察院在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刑法问题所作的解释。
知识模块:刑法学2.下列关于特殊人群的从宽处罚规定,说法正确的有( )A.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B.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减轻、免除处罚C.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处罚D.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正确答案:D解析:《刑法》第17条第3款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这一规定中的“应当”应理解为“必须”,即不允许有例外,凡是未成年人犯罪都必须予以从宽处罚。
A选项错误。
限制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人,是介于无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与完全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人中间状态的精神障碍人。
《刑法》第18条第3款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多项选择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多项选择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犯罪构成的重要意义体现在( )。
A.是成立犯罪的标准B.是成立一罪还是数罪的标准C.是区分此罪与彼罪的标准D.是判断犯罪既遂/未遂的标准正确答案:A,B,C,D解析:在刑法理论中,犯罪构成是刑法理论的核心和基础。
只有研究和掌握犯罪构成理论,才能正确地理解和掌握我国刑法关于犯罪的基本规定。
具体体现在:(1)犯罪构成是成立犯罪的标准。
在司法实践中,某人的行为事实完全具备犯罪构成,才成立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犯罪构成是成立一罪还是数罪的标准。
行为人的行为具备一个犯罪构成的,成立一罪;具备数个犯罪构成的,成立数罪。
(3)犯罪构成是区分此罪与彼罪的标准。
每一种犯罪都有其特有的构成要件,不同的犯罪,其犯罪构成是不同的。
(4)犯罪构成是判断犯罪既遂/未遂的标准。
犯罪人的行为完全实现了刑法分则条文所规定的全部犯罪构成事实的是犯罪既遂。
(5)犯罪构成是量刑的根据。
通过确定犯罪,一罪与数罪,此罪与彼罪,重罪与轻罪,为正确量刑提供根据。
因此,A、B、C、D四个选项均正确。
知识模块:刑法学2.刑法任务有哪些?( )A.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B.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C.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D.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正确答案:A,B,C,D解析:《刑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故应选A、B、C、D。
从考试的角度来看,该知识点只能以多项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从方便记忆的角度,结合刑法分则的各章不同类罪来记忆会相对简单一些,A项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对应,B项和侵犯财产权犯罪对应,C项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对应,D项和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对应。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9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9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刑法学刑法学本部分共30小题,满分75分。
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甲与一女子有染,其妻乙生怨。
某日,乙将毒药拌入菜中意图杀甲。
因久等未归且又惧怕法律制裁,乙遂玎消杀人恶念,将菜倒掉。
关于乙的行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犯罪预备B.犯罪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犯罪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五章第五节中的犯罪中止的概念和特征。
犯罪中止,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形态。
本题中,乙出于杀人的故意将毒药拌入菜中的行为属于准备工具的预备行为,之后乙放弃犯罪并积极阻止危害结果的发生,构成犯罪中止。
因此,乙成立犯罪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
故本题选B。
需要说明的是,乙出于杀人的故意将毒药拌入菜中的行为之所以属于准备工具的预备行为,而不是实行行为,因为不会对其丈夫的生命造成现实的紧迫的危险。
对于任何犯罪来说,“着手”行为都是对法益有现实、紧迫的危险的行为。
知识模块:刑法学2.甲将自己的汽车藏匿,以汽车被盗为由向保险公司索赔。
保险公司认为该案存有疑点,随即报警。
在掌握充分证据后,侦查机关安排保险公司向甲“理赔”。
甲到保险公司二楼财务室领取20万元赔偿金后,刚走到一楼即被守候的多名侦查人员抓获。
关于甲的行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保险诈骗罪未遂B.保险诈骗罪既遂C.保险诈骗罪预备D.合同诈骗罪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五章第四节中的犯罪未遂。
犯罪未遂,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形态。
本题中,甲的诈骗已经被识破,公安机关是为了获取证据才安排保险公司向甲“理赔”。
换句话说,甲获得理赔款不是保险公司被骗的结果。
只能构成保险诈骗罪未遂。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渎职罪)模拟试卷1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渎职罪)模拟试卷1(总分:4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刑法学(总题数:26,分数:48.00)1.刑法学本部分共30小题,满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的主体是( )。
A.法院工作人员B.司法工作人员√C.国家工作人员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是特殊的犯罪主体,限于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负有审判职责的人员,即司法工作人员。
4.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又受贿的,对其行为应当( )。
A.以徇私枉法罪论处B.以受贿罪论处C.以徇私枉法罪和受贿罪数罪并罚D.以徇私枉法罪和受贿罪中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根据《刑法修正案(四)》的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又受贿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不实行数罪并罚。
5.下列犯罪中,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的是( )。
A.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罪B.徇私枉法罪C.玩忽职守罪√D.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罪,徇私枉法罪,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的主观方面都是故意,而只有玩忽职守罪是过失犯罪。
6.徇私枉法罪发生的领域是( )。
A.刑事诉讼√B.行政审判C.行政执法D.民事审判徇私枉法罪只限于发生在刑事诉讼中,其不同于发生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的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注意两者发生领域的区别。
7.1999年4月4日,冯某因持刀抢劫被公安局依法逮捕。
冯某的父亲冯某某为使其儿子逃避法律制裁,找到派出所的民警李某,请李某帮忙想办法如何处理。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绪论)模拟试卷1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绪论)模拟试卷1(总分:5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刑法学(总题数:31,分数:52.00)1.刑法学本部分共30小题,满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不属于我国刑法存在形式的有(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B.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C.公司法中有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条款D.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刑法条文的立法解释√我国刑法存在形式有三种:刑法典、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
刑法修正案属于刑法典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刑法的存在形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是单行刑法;公司法中有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条款是附属刑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刑法条文的立法解释本身不是独立的刑法存在形式,而是对上述三种存在形式相关规定的解释,仍然可以归结在上述三种存在形式之中。
掌握本题应该结合法理学的相关知识。
4.下列不属于刑法特征的是( )。
A.调整范围的特定性√B.调整对象的专门性C.刑法制裁的严厉性D.刑法发动的补充性和保障性刑法保护的利益与调整的对象比较广泛,一切对社会生活至关重要的利益,从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秩序到公民个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都在刑法的调整范围内。
其他法律如民法、经济法、行政法可能仅涉及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或某一层面的利益与关系,严重违反其他法律的行为(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就有可能进入刑法的调整范围。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犯罪构成)模拟试卷3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犯罪构成)模拟试卷3(总分:4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刑法学(总题数:30,分数:48.00)1.刑法学本部分共30小题,满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司机小王,由于曾在特警队中训练过特技驾驶,对自己的开车技术深信不疑,且自恃技术高超,经常做些“高难动作”,从未失手。
一日途经一渡口时,为向朋友炫耀,违反渡口汽车应顺跳板缓行驶上渡船的规定,企图不经跳板直接从岸边“飞车上船”,导致汽车上船时渡船倾覆。
小王在实施上述行为时的主观方面是( )。
A.间接故意B.意外事件C.疏忽大意的过失D.过于自信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与疏忽大意的过失区分的关键在于是否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
小王作为司机已经预见自己的“高难动作”可能导致汽车上船时使渡船倾覆,但因自恃技艺高超认为可避免该结果发生,故其主观方面为过于自信的过失。
D正确。
4.肖某(男,28岁,初中文化,农民)于某日中午与妻子吵架,屋外已有不少人围观。
肖某对妻子进行辱骂,其妻一气之下拿出一瓶“1605”剧毒农药,并揭开瓶盖,声言要喝下农药死在肖某面前,肖某见此情景,急忙将其妻手中的药瓶夺下,顺手向屋外扔,结果瓶中药水撒在屋外观看的两个幼女的头、颈部,并流入口中,导致两名幼女中毒死亡。
肖某主观罪过为( )。
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疏忽大意的过失√D.过于自信的过失本题中肖某在情急之下将其妻手中的药瓶夺下后顺手扔向屋外,其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但因当时处于情急之下未顾及到,属于因疏忽大意而未能预见,故其主观方面为疏忽大意的过失。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9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9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刑法学刑法学本部分共30小题,满分75分。
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某甲因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
2009年1月1日,某甲主刑执行完毕。
2009年7月1日,某甲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某甲政治权利还应被剥夺多长时间?( )A.2年半B.5年C.8年D.7年半正确答案:D解析:某甲是在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间又犯新罪,根据刑法的规定,应当数罪并罚,即将后罪有期徒刑5年和剩余的剥夺政治权利2年半(主刑执行完毕后已经执行了半年)进行并罚,应决定执行有期徒刑5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2年半。
根据有关司法解释,前罪尚未执行完毕的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新罪的主刑有期徒刑执行之日起停止计算,并从新罪的主刑有期徒刑执行完毕之日或者假释之日起继续计算。
所以,2年半的剥夺政治权利在2009年7月1日起停止计算,并从5年有期徒刑主刑执行完毕后继续计算。
同时,根据刑法的规定,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施用于新罪的主刑执行期间。
所以,两者相加,某甲政治权利还应被剥夺7年半。
知识模块:刑法学2.行为人欲杀甲而向甲开枪,结果既杀死甲又伤害了乙,这属于( )。
A.继续犯B.想象竞合犯C.牵连犯D.连续犯正确答案:B解析:想象竞合犯,是指行为人基于一个犯罪意图所支配的数个不同的罪过实施一个危害行为,而触犯两个以上异种罪名的犯罪形态。
行为人的一个开枪行为,触犯了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或过失伤害罪)两个不同的罪名,符合想象竞合犯的条件。
故选B项。
知识模块:刑法学3.甲给乙5万元请乙“教训”丙一顿,乙给丁2万元让丁打丙,并带丁辨认了丙。
之后,甲感到害怕,又打电话给乙说不打了,并说愿意承担“违约”责任,只需乙退回2.5万元。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单选题)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单选题)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刑法学刑法学本部分共30小题,满分75分。
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想杀害其妻子,便劝说其妻子乘坐飞机外出旅游,希望飞机失事而致使其妻子死亡。
甲的妻子便乘飞机旅游,结果果然因飞机失事而死亡。
甲的劝说行为与其妻子死亡具有因果关系B.乙为抢劫而殴打李某,李某逃跑,乙随后追赶。
李某在逃跑时钱包不慎从身上掉下,乙拾得钱包后离开。
乙的暴力行为和取得财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C.赵某是死刑犯,在即将对赵某执行死刑时,丙夺走法警的手枪将赵某杀死,丙的行为与赵某死亡之间有因果关系D.丁为了盗窃钱财将王某的皮包窃走,打开皮包发现里面放的是一把手枪,丁的盗窃行为与王某枪支失窃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正确答案:C解析: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引起与被引起关系。
A项中,虽然甲的妻子按照甲的劝说乘坐飞机,但是由于飞机失事不是甲所能控制的,所以甲的行为与其妻子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B项中,乙获得的钱包不是其通过暴力行为而得到的,所以两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C项中,虽然赵某即将被执行死刑,但是丙的行为却是赵某死亡的客观原因,所以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D项中,因果关系是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客观联系,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丁虽然主观上没有盗窃枪支的故意,但是不影响因果关系的认定。
2.下列选项中应当数罪并罚的是( )。
A.甲2004年1月盗窃他人财物2000元,2005年1月盗窃他人财物3000元B.乙伪造商务部的批文后,利用该伪造的批文骗取某企业5万元C.丙是司法工作人员,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将判处4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缓刑后收受犯罪分子家属给的1万元D.丁因为抢劫他人财物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在刑罚执行期间发现其还有另外应当判处4年有期徒刑的漏罪没有判处正确答案:D解析:A项甲犯的是同种数罪,根据我国司法实践,对于同种数罪不并罚。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0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0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刑法学刑法学本部分共30小题,满分75分。
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依法不适用死刑。
对这一规定的理解,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关押期间人工流产的,属于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B.关押期间自然流产的,属于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C.不适用死刑,是指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但可适用死缓D.不适用死刑,既包括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也包括不适用死缓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有关司法解释,只要被告人在羁押期间怀孕的,不管判决时的状况如何,都不能适用死刑。
由于死刑缓期执行是死刑的一种执行方式,故对怀孕的妇女也不能适用死缓。
知识模块:刑法学2.刑法上的不作为是指( )。
A.静止行为B.消极且违反命令规范的行为C.消极不实施其可以实施的行为D.不实施其应实施的行为正确答案:D解析:刑法上的危害行为可以分为作为和不作为,其分类标准不是身体上的静止或者运动,而是行为人的行为所违反的法律规范的性质。
作为违反的是禁止规范,即不应当为而为;不作为违反的是命令规范,即应当为而不为。
故选D 项。
知识模块:刑法学3.《刑法》第94条关于“本法所称司法工作人员,是指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的规定属于( )。
A.论理解释B.司法解释C.学理解释D.立法解释正确答案:D解析:我国刑法理论认为,立法解释通常有以下三种情况:(1)在刑法中用条文对有关刑法术语所作的解释。
(2)在刑法的起草说明或修订说明中所作的解释。
(3)在刑法施行中如发生歧义所作出的解释。
《刑法》第94条的规定是立法解释的第一种情形。
故选D项。
知识模块:刑法学4.根据刑法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对( )负刑事责任。
A.制造毒品罪B.投放危险物质罪C.破坏交通工具罪D.走私毒品罪正确答案:B解析: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对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承担刑事责任。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6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6(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刑法学(总题数:36,分数:58.00)1.刑法学本部分共30小题,满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甲因绑架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
入狱后,甲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
根据《刑法》规定,对甲( )。
(2011年单选6)(分数:2.00)A.既可以减刑也可以假释B.可以减刑但不能假释C.可以假释但不能减刑D.既不能减刑也不能假释4.甲于2004年11月1日实施了引诱不满14周岁幼女卖淫的行为。
根据刑法规定,引诱不满14周岁的幼女卖淫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在不具备追诉时效中断或延长的情况下,对甲的行为的追诉时效是( )。
(2008年单选14)(分数:2.00)A.5年B.10年C.15年D.20年5.《刑法》第307条第1款规定:“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这种罪状形式属于( )。
(2008年单选15)(分数:2.00)A.简单罪状B.叙明罪状C.空白罪状D.引证罪状6.中国公民甲在境外被一外国间谍组织收买,接受该间谍组织指派,回国搜集某沿海军事基地情报。
甲的行为构成( )。
(2008年单选16)(分数:2.00)A.间谍罪B.为境外窃取、刺探国家秘密罪C.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D.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7.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通过电子邮件,将因工作便利获悉的国家经济秘密发送给某境外机构。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刑事责任、刑罚概述)模拟试卷1(题后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刑事责任、刑罚概述)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刑法学刑法学本部分共30小题,满分75分。
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法学根据是( )。
A.行为人的行为符合犯罪构成B.行为人实施了危害行为C.行为人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D.行为人的行为具有可责性正确答案:A解析:在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上,我国坚持哲学与法学根据说。
就法学根据而言,刑事责任的法学根据是行为人的行为符合犯罪构成,仅有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或者仅有犯罪构成,都不可能成为刑事责任的法学根据,只有它们密切结合形成犯罪构成事实即行为符合犯罪构成,才是刑事责任的法学根据。
可见,选A项。
知识模块:刑事责任2.就刑事责任在刑法理论中的地位而言,我围采取的比较可取的学说是( )。
A.罪、责平行说B.基础理论说C.罪、责、刑平行说D.犯罪构成说正确答案:C解析:就刑事责任在刑法理论中的地位而言,我国有罪、责平行说,基础理论说和罪、责、刑平行说三种学说。
基础理论说认为,刑事责任在价值功能上具有基础理论的意义,它所揭示的是刑法的基本原理,其具体内容应当有犯罪论、刑罚论和罪刑各论。
罪、责平行说认为,刑事责任是与犯罪相对应并发生直接联系的概念。
犯罪是刑事责任的前提,刑事责任是犯罪的法律后果,刑罚虽然是实现刑事责任的基本方式,但不是唯一的实现方式,非刑罚处理方法也是实现刑事责任的方式之一。
所以刑罚与非刑罚处理方法,同是刑事责任的下位概念。
罪、责、刑平行说认为,犯罪、刑事责任、刑罚是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三个范畴,刑事责任是介于犯罪与刑罚之间联结犯罪与刑罚的纽带。
刑事责任与犯罪的关系是:犯罪是刑事责任的前提,刑事责任是犯罪的法律后果;刑事责任与刑罚的关系是:刑事责任是刑罚的前提,刑罚是实现刑事责任的基本方式。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模拟试卷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模拟试卷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刑法学 2. 民法学刑法学本部分共30小题,满分75分。
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凡是发生在本国领域内的犯罪,不论犯罪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均适用本国刑法。
”其确定刑法管辖权的原则是A.保护原则B.属人原则C.属地原则D.普遍管辖原则正确答案:C2.甲赌博成瘾,欠乙赌债2万元,向丙借高利贷3万元,乙和丙多次催要未果,遂劫持了甲的妻子,并威胁称,如果甲再不还钱的话就强奸甲妻。
后乙趁丙出门时强奸了甲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丙构成绑架罪共犯,乙单独成立强奸罪B.乙、丙构成非法拘禁罪共犯,乙单独成立强奸罪C.乙、丙构成非法拘禁罪、强奸罪共犯D.乙、丙构成敲诈勒索罪、强奸罪正确答案:B3.危害社会的行为表现形式一般有A.作为、不作为与持有B.作为与持有C.作为与不作为D.不作为与持有正确答案:C4.刑法中的免除处罚是指A.宣告无罪B.作有罪宣告,由于犯罪情节轻微而免除其刑罚处罚C.免除任何性质的处罚D.免予判处重刑正确答案:B5.甲为了发财致富使用白糖和淀粉加工生产了300箱假“酵母片”,分6次售出,得赃款8万余元,甲的行为构成A.非法经营罪B.诈骗罪C.生产、销售假药罪D.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正确答案:D6.我国刑法规定:除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外,对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是A.对单位判处罚金B.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C.对主要负责人判处刑罚D.撤销法人资格正确答案:B7.甲系某村村民委员会主任,在协助镇政府处理土地征用事宜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利用作废收款收据等手段,套取征地补偿费9万元,据为已有。
甲的行为构成A.侵占罪B.贪污罪C.诈骗罪D.职务侵占罪正确答案:B8.甲因吸毒而债台高筑,一日,甲将村里一台正在使用的变压器偷走卖掉,以偿还部分赌债。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案例分析题)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案例分析题)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刑法学刑法学本部分共30小题,满分75分。
案例分析题第30小题,15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1.(1)《刑法》第201条的罪名是逃税罪。
逃税罪的构成特征为:1)侵犯客体是国家的税收征管制度。
2)客观方面表现为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的行为以及扣缴义务人采用上述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包括个人和单位。
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具有逃避纳税义务,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2)“虚假的纳税申报”是指纳税人或者扣缴义务人向税务机关报送虚假的纳税申报表,财务报表,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或者其他纳税申报资料,如提供虚假申请,编造减税、免税、抵税、先征收后退还税款的虚假资料等。
(3)“未经处理”是指纳税人或者扣缴义务人在一年内多次实施偷税行为,但每次偷税数额均未达到《刑法》第201条规定的构成犯罪的数额标准,且未受行政处罚的情形。
(4)纳税人即纳税义务人,是指按照税收征管的一系列法律规定,有义务向国家纳税的个人和企事业单位。
扣缴义务人,是指根据税收征管法律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具体包括代扣代缴义务人和代收代缴义务人。
(5)该规定是合理的,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第4款的前段体现了立法对初犯者宽的一面,行为人的行为尽管符合逃税罪构成要件,但是由于能够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弥补了国家税收损失,减轻了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并接受了行政处罚,实现了责任和处罚的统一,避免了刑罚的过度扩张。
但是行为人在五年内被税务机关给予两次以上行政处罚,说明其社会危险性大,给予行政处罚已经不足以遏制其犯罪,其行为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故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1)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财物的行为。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4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4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刑法学刑法学本部分共30小题,满分75分。
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下列哪一选项构成不作为犯罪A.甲到湖中游泳,见武某也在游泳。
武某突然腿抽筋,向唯一在场的甲呼救。
甲未予理睬,武某溺亡B.乙女拒绝周某求爱,周某说“如不答应,我就跳河自杀”。
乙明知周某可能跳河,仍不同意。
周某跳河后,乙未呼救,周某溺亡C.丙与贺某到水库游泳。
丙为显示泳技,将不善游泳的贺某拉到深水区教其游泳。
贺某忽然沉没,丙有点害怕,忙游上岸,贺某溺亡D.丁邀秦某到风景区漂流,在漂流筏转弯时,秦某的安全带突然松开致其摔落河中。
丁未下河救人,秦某溺亡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点为危害行为。
不作为,是指消极的行为,即行为人消极地不履行法律义务而危害社会的行为。
从表现形式看,不作为是消极的身体动作;从违反法律规范的性质看,不作为直接违反了某种命令性规范。
需要具备以下的前提条件:(1)行为人负有某种特定的义务;(2)行为人能够履行义务;(3)行为人不履行特定义务,造成或可能造成危害结果。
A选项中,甲只是一个在场的人,不是危险的制造人也没有法定的救助义务。
B选项中,乙没有法定救助义务。
C选项中,丙为显示泳技,将不善游泳的贺某拉到深水区教其游泳,丙自己先前的这种行为具有发生一定危害结果的危险,丙负有防止其发生的义务。
D选项中,负有法定救助义务的是风景区。
本题选C。
知识模块:犯罪构成2.乙基于强奸故意正在对妇女实施暴力,甲出于义愤对乙进行攻击,客观上阻止了乙的强奸行为。
观点:①正当防卫不需要有防卫认识②正当防卫只需要防卫认识,即只要求防卫人认识到不法侵害正在进行③正当防卫只需要防卫意志,即只要求防卫人具有保护合法权益的意图④正当防卫既需要有防卫认识,也需要有防卫意志结论:a.甲成立正当防卫 b.甲不成立正当防卫就上述案情,观点与结论对应正确的选项是A.观点①观点②与a结论对应;观点③观点④与b结论对应B.观点①观点③与a结论对应;观点②观点④与b结论对应C.观点②观点③与a结论对应;观点①观点④与b结论对应D.观点①观点④与a结论对应;观点②观点③与b结论对应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点为正当防卫的概念和成立条件。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刑法学刑法学本部分共30小题,满分75分。
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我国刑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
这一规定是我国刑法在空间适用效力问题上采取的( )。
A.保护管辖原则B.普遍管辖原则C.属地管辖原则D.属人管辖原则正确答案:D解析:我国刑法对空间效力的规定,有属地管辖、属人管辖、保护管辖和普遍管辖。
根据我国《刑法》第7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之外违反教国刑法的规定,如果该罪的法定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则可以不予追究;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违反我国刑法的规定的,都适用我国刑法,没有任何限制。
这显示了身份对定罪量刑的影响。
故选D项。
知识模块:刑法学2.甲贩运假烟,驾车路过一检查站时,被工商部门拦住检查,检查人员朱某正登车检查时,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朱某抓住汽车把手不放,甲为摆脱朱某,在疾驶后突然急刹车,朱某被摔在地上,头部着地死亡。
甲对朱某死亡的心理态度是( )。
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过于自信的过失D.疏忽大意的过失正确答案:B解析:主观罪过中间接故意的区分和辨别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历年考试均有涉及。
所谓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而放任这种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问接故意一般有三种情形:(1)行为人追求某种犯罪目的而放任另一危害结果的发生;(2)行为人追求一个非犯罪目的而放任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3)突发性的犯罪,不计后果,放任严重结果的发生。
故选B项。
知识模块:刑法学3.下列行为构成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的有( )。
A.甲为美国的军工厂窃取我国长征三号火箭的点火技术,经鉴定,该技术属于国家秘密B.乙接受国外间谍组织的指派,在我国境内收买经济情报C.出租车司机丙在公安机关进行查处卖淫嫖娼专项行动时,将相关信息透露给卖淫嫖娼者,导致专项行动失败D.计算机爱好者丁侵入教育部网站,获得即将开考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试题,自己使用,没有泄露给他人正确答案:D解析:甲的行为构成为境外窃取国家秘密罪。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多项选择题)模拟试卷14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多项选择题)模拟试卷14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关于正当防卫,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是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B.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是不法侵害行为即将发生或者正在进行。
特殊情况下,对已经结束的侵害也可以正当防卫C.防卫的目的是为厂保护合法权利免受不法侵害D.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正确答案:A,C,D解析: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实施侵害的人所采取的合理的防卫行为。
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是必须要有不法侵害行为的发生。
A选项说法正确。
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进行正当防卫。
不法行为即将发生和已经结束都不能进行正当防卫。
B选项说法错误。
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是必须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
不法侵害的主观条件是必须为了保护合法利益。
C选项说法正确。
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是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违反限度条件的构成防卫过当,应负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选项说法正确。
知识模块:刑法学2.关于刑事责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刑事责任因实施犯罪行为而产生B.刑事责任以刑事惩罚或单纯否定性法律评价为内容C.刑事责任只能由犯罪人自己承担D.刑事责任的哲学依据是行为人在实施犯罪时所具有的相对的意志自由正确答案:A,B,C,D解析:实施犯罪行为是刑事责任产生的前提,无犯罪则无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因实施犯罪行为而产生,这是刑事责任与其他法律责任在产生基础上的区别。
这体现了刑事责任包含对犯罪行为的非难性和对犯罪人的谴责性。
A选项正确。
刑事责任不是承受一般的负担,也不只是承受否定的道德评价。
所谓刑事处罚,主要指刑法规定的刑罚处罚;所谓单纯否定性法律评价,是指免予刑事惩罚,仅仅宣告犯罪人有罪。
刑事责任以刑事惩罚或单纯否定性法律评价为内容,可以说是刑事责任的本质特征,它体现了刑事责任的严厉性。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甲欲杀死乙,向乙喝水的杯子中投入毒药。
但是甲误把白糖当作了毒药,乙饮用后安然无恙。
结合案情,回答下列两道题目:1.这种情形属于( )A.对象错误B.意外事件C.手段错误D.客体错误正确答案:C解析:手段错误,指行为人对犯罪手段发生误用。
本题中,甲本想使用毒药杀害乙,但因为误认而错用了白糖(手段不能犯未遂),是手段错误。
知识模块:刑法学2.甲成立( )A.故意杀人罪未遂B.故意杀人罪既遂C.故意杀人罪中止D.故意杀人罪预备正确答案:A解析:甲错把白糖当毒药投人乙的水杯中,白糖不可能产生危害生命的后果,所以甲的行为属于不能犯未遂,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A项正确。
知识模块:刑法学3.洪某因失恋欲杀原女友黄某,一日早上上班时见无他人,便手持车间工具将黄某击昏,以为黄已死而锁门离去,后黄某遇来上班的同事相救未死。
洪某的行为属于( )。
A.意外未遂B.未实行终了的未遂C.不能犯未遂D.能犯未遂正确答案:D解析:从本题表述的情形看,洪某是能够将黄某杀死的,只不过以为黄某已经死亡而锁门离去,因此属于能犯未遂,选D项。
知识模块:刑法学4.甲是一大型涉外国有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经常接触到企业的商业秘密文件,在一次出国办公过程中,甲秘密会见该国的间谍组织(甲并不知道该组织的间谍性质)代理人,并且以高价将涉及军事秘密的商业文件出售给对方。
甲的行为构成( )。
A.间谍罪B.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C.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D.侵犯商业秘密罪正确答案:C解析:甲并不知道对方是间谍组织,甲仅仅是将国家秘密提供给境外组织,没有接受间谍组织任务的性质,故甲的行为不构成间谍罪,不选A项。
甲是将国家秘密卖给境外的机构组织,而不单纯是将国家秘密泄露出去,所以甲的行为符合为境外组织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故选C项。
甲出售的是涉及军事秘密的商业文件,虽然同样也属于商业秘密的范畴,但是相比侵犯商业秘密罪而言,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处罚更重,根据重法优于轻法,应以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定罪处罚,故不选D项。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刑法学 2. 民法学刑法学本部分共30小题,满分75分。
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关于罪刑法定原则及其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但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B.罪刑法定原则禁止司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但不禁止立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适用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但不禁止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D.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规范的明确性,但不排斥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正确答案:C解析:罪刑法定原则的具体要求如下:(1)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法律必须是立法机关制定的成文的法律,行政规章不得规定刑罚,习惯法不得作为刑法的渊源,判例也不应作为刑法的渊源。
(2)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
(3)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
(4)禁止绝对的不定刑与绝对的不定期刑。
(5)刑法的处罚范围与处罚程序必须具有合理性:只能将值得科处刑罚的行为规定为犯罪,禁止将轻微危害行为当做犯罪处理;处罚程度必须适应现阶段—般人的价值观念。
(6)对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规定必须明确:对犯罪构成的规定必须明确;对法律后果的规定必须明确。
(7)禁止不均衡的、残虐的刑罚。
故选C。
2.下列选项属于刑法中的犯罪行为的有( )。
A.甲被持枪的歹徒威胁,歹徒要求甲打伤乙,否则歹徒就把甲打死,甲别无选择将乙打伤B.甲女对欲实施强奸行为的乙男实行防卫,将乙男打死C.甲性格孤僻怪异,常常设想各种杀人的手段,并记录在日记中D.甲诱使自家养的恶犬将邻居咬成重伤正确答案:D解析:犯罪行为是指在人的意志或者意识支配下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静。
犯罪行为具有三个基本特征:(1)在客观上是人的具体行为,排除“思想犯”;(2)在主观上是在行为人的意识或者意志支配之下;(3)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48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选项中,属于单行刑法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
(C)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我国《刑法》第三十条的解释
(D)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
2 根据解释的效力,刑法解释可以分为( )
(A)文义解释、目的解释和体系解释
(B)比较解释、体系解释和扩大解释
(C)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
(D)当然解释、扩大解释和缩小解释
3 下列选项中,体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是( )
(A)刑法关于时间效力的规定
(B)刑法关于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的规定
(C)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罪的法定刑重于故意伤害罪的法定刑
(D)刑法关于享有外交特权的外国人刑事责任的规定
4 我国《刑法》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中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中国刑
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该规定体现刑法效力范围的根据是( )
(A)属地管辖原则
(B)属人管辖原则
(C)普遍管辖原则
(D)保护管辖原则
5 我国现行《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采取的是( )
(A)从新原则
(B)从旧原则
(C)从旧兼从轻原则
(D)从重原则
6 依照我国《刑法》第13条的规定,“不认为是犯罪”的条件是( )
(A)社会危害小
(B)主观恶性小
(C)情节轻微
(D)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
7 刑法理论的核心和刑法理论体系的基础是( )
(A)犯罪构成理论
(B)犯罪停止状态理论
(C)共同犯罪理论
(D)量刑理论
8 我国刑法分则将所有犯罪分为十大类,依据的是犯罪的( )
(A)一般客体
(B)同类客体
(C)直接客体
(D)特别客体
9 制造毒品罪中的毒品属于( )
(A)直接客体
(B)犯罪对象
(C)犯罪所生之物
(D)犯罪所用之物
10 甲路过河塘时,看到乙落入水中,但是甲不会游泳,所以没有救乙,最后乙溺水身亡。
甲的行为( )
(A)可能构成纯正的不作为犯
(B)可能构成不纯正的不作为犯
(C)不构成犯罪
(D)可能构成对象不能犯
11 在刑法理论中,狭义刑法是指( )
(A)刑法典
(B)单行刑法
(C)附属刑法
(D)刑法修正案
12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自《刑法修正案(九)》实施以来,从事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现象大幅减少。
这一变化反映了刑法的( )
(A)规制机能
(B)保护机能
(C)保障机能
(D)威慑机能
13 根据解释的方法,刑法解释可分为( )
(A)司法解释和立法解释
(B)立法解释和学理解释
(C)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
(D)学理解释和论理解释
14 下列犯罪中,应当认为在中国领域内犯罪的是( )
(A)甲乘坐外国船舶从外国港口出发,行至公海时实施犯罪
(B)乙乘坐外国船舶前往中国,行至公海时实施犯罪
(C)丙乘坐外国船舶,在中国停靠时实施犯罪
(D)丁乘坐外国船舶,途径中国,在行至公海时实施犯罪
15 我国《刑法》对犯罪的定义是( )
(A)形式定义
(B)实质定义
(C)阶级定义
(D)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定义
二、多项选择题
16 下列关于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B)犯罪对象和犯罪客体都是犯罪构成的一般要件
(C)任何犯罪都侵害犯罪客体
(D)在某些犯罪中,犯罪对象不一定受到侵害
17 下列选项中,属于不作为构成犯罪的条件的是( )
(A)行为人没有实施任何行为
(B)行为人负有某种特定的义务
(C)行为人能够履行义务
(D)行为人不履行特定义务,造成或可能造成危害结果
18 下列关于危害结果在刑法中的意义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所有的过失犯罪都要求发生法定的物质性危害结果
(B)危害结果是有些犯罪的既遂条件
(C)危害结果是某些犯罪加重处罚的条件
(D)行为犯不要求危害结果
19 刑法中因果关系的特点有( )
(A)客观性
(B)主观性
(C)必然性
(D)复杂性
20 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公民犯罪,适用中国刑法的条件是( ) (A)犯罪地国家与我国签有国际条约
(B)犯罪人所在国与我国签有国际条约
(C)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也应受刑法处罚
(D)我国刑法规定该罪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
21 下列关于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犯罪概念是犯罪构成的基础
(B)犯罪构成是犯罪概念的具体化
(C)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D)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22 下列选项中,属于犯罪客观方面的是( )
(A)直接客体
(B)危害行为
(C)犯罪的时间
(D)故意
23 不作为犯罪中,行为人的义务来源有( )
(A)法律上的明文规定
(B)行为人职务上、业务上的要求
(C)行为人的法律地位或法律行为所产生的义务
(D)行为人先前行为具有发生一定危害结果的危险的,负有防止其发生的义务
三、简答题
24 简述刑事责任的概念和特征。
25 简述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的行为方式。
26 简述刑事责任的解决方式。
四、法条分析题
27 我国《刑法》第140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
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请分析:
(1)本条规定的是什么罪名?如何理解“伪劣产品”?
(2)如何理解“生产者”、“销售者”?
(3)生产伪劣产品数额达到15万,但未来得及销售,应如何处理?
28 我国刑法第264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请分析:
(1)如何理解“数额较大”?
(2)如何理解“多次盗窃”?“入户盗窃”?
(3)如何理解“携带凶器盗窃”?如何理解“扒窃”?
五、案例分析题
29 甲乙共同出资成立了一家有限责任公司。
事实一:2015年初,该公司因行业不景气等原因导致资金紧张。
为了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营,甲乙商量,以高于银行利率5倍的利息向亲戚、朋友借款,承诺于2016年归还并支付高额利息。
甲乙的公司以此种方式募集巨额资金,并将其投入公司经营。
事实二:2015年底,甲乙见公司的经营状况依然没有好转,于是开始在国家规定的交易场所以外非法买卖外汇,意图赚取外汇差价,但由于缺乏经验,投入的资金全部亏损,导致公司因为缺乏资金而倒闭,借款人没有收回借款,更没有收到利息。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
(1)事实一所述行为构成何罪?
(2)事实二所述行为构成何罪?
六、论述题
30 试论共同犯罪与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