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民国时期传媒公共性的生成与演变_1815_1949_

合集下载

中国新闻事业史不同历史阶段重点知识归纳

中国新闻事业史不同历史阶段重点知识归纳

中国新闻事业史不同历史阶段重点知识归纳总结第一阶段:中国近代报业的产生和初步发展(1815—1872前后)对这一时期外人办报的分析和评价:(1)从实质上说,都是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舆论工具;一些外报中关于西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文化知识的内容,其根本目的不是为了中国独立自强,而是通过宣扬西方文化征服中国人高傲自大、敌视外人的心理。

(2)客观上起到了开阔国人眼界、启迪国人心智、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作用。

(3)新闻观念和报刊业务方面:1)报刊观念方面,外报将言论、出版自由等西方报刊观念引入中国。

2)报刊内容与版式方面,已形成新闻、言论、文艺(副刊)、广告四要素组成的近代报刊格局。

3)传播机构方面,近代报馆、通讯社在华出现。

4)物质技术方面,铅字、印刷机等引入中国。

(4)外人办报活动,“不自觉地”为国人自办报刊提供了借鉴。

第二阶段:国人办报历史的开端和维新运动期间的办报活动(1870—1898前后)这一时期的重要报人、记者:王韬、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维新派的新闻思想:(1)他们认为报刊有强烈的政治性,是宣传政治主张的有力工具;不讳言报刊的资产阶级党派性。

(2)他们对报刊的功能合作拥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十分重视报刊的宣传鼓动作用。

(3)通过办报,宣传政治主张,建立政治团体,推动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是维新派办报的主要目的。

维新派对近代新闻事业的贡献:(1)冲破封建言禁,为报刊赢得了实际上的合法地位。

(2)开中国报业史上政治家办报的先河,形成“政治家办报”的传统。

(3)重视政论,创造了新型的报刊政论文体——时务文体。

梁启超对“时务文体”特点的概括:1)纵笔所至,略不检束;2)务为平易畅达,使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3)条例明晰,笔锋常带感情。

第三阶段:辛亥革命前后的报业(1898—1910前后)这一时期的重要报人、记者:孙中山、陈少白、戢翼翚、章士钊、章太炎、于右任、黄远生、邵飘萍、林白水、刘少少、徐凌霄、胡政之。

清末民初新闻传播业的发展与管理

清末民初新闻传播业的发展与管理

清末民初新闻传播业的发展与管理【摘要】清末民初我国新闻报刊业的发展几经起伏,而且,清末与民初的新闻发展特点也不同,这些都与当时政府机构的新闻管理制度与管理方式有很大关系。

可以说,这一时期是我国现代新闻传播业发展的奠基期。

【关键词】清末民初;新闻传播业;发展与管理我国古代的官方信息传播系统,一般情况下都体现为封闭性、迟缓性、保密性和单向性的特点。

这种传播特点极大地影响了新闻信息的传播。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近代传播思想开始逐渐受到国人的注意。

综观整个晚清时期、国民党临时政府时期,袁世凯政府时期以及北洋军阀执政期间,我国的新闻传播业和新闻传播制度、管理方式都有所不同。

但总的来看,清末民初新闻业的发展为我国现代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清末民初新闻报刊业的发展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取消了对传教的禁令,一些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创办了大量的中文报刊,如《中外新报》(美国人玛高温、应思理1954年在宁波创办)、《六合从谈》(英国人伟烈亚力1957年在上海创办)、《中西新闻见闻录》(美国人丁韪良1872年在北京创办),以及《中外杂志》、《广州新报》、《闽省会报》等。

根据1895年基督教会李提摩太调查中国报刊出版情况时所做的统计,当时先后刊行的76种中文报刊之中,“十之六系教会报”。

1我国最初开始进行具有官办意识的办报实践,可以追溯到19世纪60年代。

1851年,御史张芾奏请以官报形式刊刻邸报并发行各省,但遭到咸丰皇帝的斥责,认为“所有刊发抄报,乃民间私设报房,转向递送,与内阁衙门无关。

” 若为官报,“不但无此例,且恐别滋弊端。

”2可见当时报业改革维艰。

中日甲午战争打破了洋务运动的迷梦。

清政府开始有所注意文化传播和制度等方面的重要性。

传教士在中国的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对康、梁一类的知识分子。

维新变法运动兴起后,康有为等人多次上书,提出创办官报的设想。

1898年,光绪皇帝听从康有为(化名宋伯鲁)的谏议,将要对在国内影响较大的《时务报》改为官报,并命令康有为督办,公开宣布“报禁”的法令,使民报和官报第一次同时获得自由办报的权利。

中国新闻传播史每章复习重点

中国新闻传播史每章复习重点

中国新闻传播史每章复习重点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资料系列(三)中国新闻传播史笔记说明:1、主要参考教材:《中国新闻事业简史》方汉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史论最重要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点,在此基础上,要形成清晰的纵向和横向的知识结构。

3、温故而知新。

4、答题要点分析:一、名词解释考察范围一般为重点报刊、新闻界主要人物、重要新闻事件、名作、名篇等,答题六七句即可。

(一)关于报刊:(1)对新闻媒介要评价、归类、基本定性、特点、如:第一……的报纸,某政党……报纸(2)(3)何年何地出版(一句话)(4)主办者、负责人、或是由某政党、团体创办(5)办报宗旨、宣传内容、特色(高度概括,三四句)(二)关于人物:(1)总体评价定性,理解基础上总体把握(一句话)(2)何时何地从事何种新闻活动(重要的、代表性的)(3)哪些活动(老板:办报活动;编辑记者:主编何种报刊,代表文章)(4)代表著作(三)关于事件:(1)定性,阐明何类性质事件(2)何时何地,涉及何人(3)起因、经过、影响二、论述题要求史论结合,既有史实,又有思想观点,以史实为主,占60%-80%,不少于20句话,400字以上,并且有头有尾,前后呼应,似小论文。

第一章古代新闻事业(脉络图略)一、名词解释1、木铎2、露布(99传名)3、开元杂报4、敦煌进奏院状5、进奏院状6、定本制度(00新名)7、邸报8、小报(90名)9、民间报房10、《急选报》(98名)11、《万历邸钞》(02名)12、《天变邸抄》13、揭帖14、旗报和牌报15、报房京报16、辕门抄二、简述题1、中国古代报纸产生于唐代的根据有哪些?(01新)2、中国古代报纸产生前的传播手段和传播载体。

(01传)3、中国古代报纸发展情况。

(99新)4、中国古代民间报房的产生和发展情况。

三、论述题1、中国古代官报的产生和发展情况。

第二章近代报刊的传入(1815-1873)(脉络图略)一、名词解释1、《察世俗每月统纪传》2、《蜜蜂华报》3、《广州纪录报》4、《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5、《香港公报》6、《德臣报》7、《孖刺报》8、《遐尔贯珍》(99新名)9、《香港船头货价纸》10、《字林西报》(99传名)11、《六合丛谈》12、《万国公报》13、《上海新报》14、《申报》15、《新闻报》16、《京津泰晤士报》17、《中西见闻录》二、简述题1、简述并评价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外人在华办报活动。

中国近代的传媒技术与政治社会变迁

中国近代的传媒技术与政治社会变迁

中国近代的传媒技术与政治社会变迁中国的传媒技术自古以来就不断发展。

然而,在近代之前,尽管有书籍和纸张的发展,但并没有出现像报纸、杂志和电视这样的现代传媒工具。

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刷技术和电信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型传媒工具开始进入中国社会。

虽然新的传媒技术为改变现有的政治和社会格局带来了希望,但是,在传媒技术的推动下,中国社会也经历了剧烈的动荡。

传媒技术的发展与新闻尚未成熟的刚刚起步有直接关系。

1902年,由于对新闻报道的需求,中国自行创办了《新闻报》。

同年,上海《申报》日报也开始出版。

这些报纸的出现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中非常受欢迎。

据报道,上海《申报》的发行量从1902年的每期10,000份增长到1910年的每期70,000份。

然而,尽管这些新型传媒带来了信息的快速传播,它们的发展也带来了中国社会的不安定。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民一直在追求民主和自由的政治环境。

然而,由于外族侵略和政治腐败,中国政治环境迅速恶化。

报纸的出现,让人们能够更方便地了解事实和意见,从而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所面临的政治和社会问题。

然而,这些问题往往被政府视为对其权力的威胁。

这导致了一系列政治斗争、起义和战争。

新型媒体的出现也影响了群体认同与文化。

20世纪上半叶,花灯市、戏园、讲史楼等底层文化逐渐在城市中崩溃。

而上层文化则开始不断进化。

报纸和杂志的出现使得文化和娱乐的交流变得更加方便,也加速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西化。

例如,在1912年五四运动前夜,新文化运动激发了政治和文化的自我意识,诗歌和小说写作也开始变得开放和反对封建道德。

1920年代,电影的兴起给社会带来了全方位的影响。

电影不仅成为了一种娱乐形式,也成为了呈现真实生活和批判社会现象的教育工具。

随着电影业的不断发展,中国社会文化的多元化也得到加强。

尽管传媒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诸多变化,但在国共内战和新中国成立后,传媒技术又受到了严格控制。

1958年到1962年,中国政府采取了“大跃进”策略,在此期间,媒体成为了宣传党和国家政策的工具,而不是独立的新闻和评论媒体。

浅谈民国时期传媒的公共性

浅谈民国时期传媒的公共性

【 关键词 】 民国
传媒
公 共性
社会责任

直 以来 ,传媒 的双 重 属性深 入人
对公众 开放 、 话语 公开 、 成为社 会公众 对
公 共 事 务 展 开理 性 批 评 的 平 台 , 务 于 公 服 共 利 益 。 度 方 面 的公 共 性 就 是 它 所 需 的 制 制 度 环 境 , 要 是 对 言论 自 由和 新 闻 自由 主
保持 一元钱 看三个 月 的廉价 报纸 的最低
价 格 ”。“ 曾 办 报 童 工 读 学 校 培 养 发 行 他
某种不 完 全的具 象的方 式存 在于 我们 的 传媒 中。 本文从 民国时期 著名报人 的实 践 和新 闻理 念来剖 析传 媒 的公共性 在 民 国
时 期 的 表 现 ,具 体 从 两 个 方 面 来 进 行 例
NSOD媒介纵横 E R WW LI
浅 谈 民 国时期传 媒 的公 共性
。严 洋 郭 静
【 摘
要】 传媒 的公共 性在世界上每 个 国家都是存在 的, 只不过他们具体 的表现 不 同。 在我 国, 传媒 的双重属性一直 占据 着主流 ,
但 是传 媒 的公共性早 已有之 , 我们可 以从很 多著名报人 的报 业实践 中找到传媒公共 性的影子 。 笔者 以民 国时期 比较 典型 的报 人 的实 践和新 闻思想为例, 分析传媒 的公 共性在 民国时期一些具 象。
币 制 社 会 经 济 有 根 本 变 动 外 , 们 当永 远 我
存 在真 正 的 “ 共领 域 ”, 公 因此 也就不 会
存 在 公 共 性 。 是 关 于 “ 共 性 ”的 含 义 但 公
有最 具普遍价值 的三个方面 : 普遍 的公开

论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论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在我国近代历史中,新闻事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历史阶段。

这三个阶段分别是嘉庆至光绪年间的新闻萌芽阶段、民国时期的新闻兴起阶段以及新我国成立后的新闻蓬勃发展阶段。

这三个阶段的发展轨迹和特点各不相同,但都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新闻萌芽阶段(嘉庆至光绪年间)在清朝嘉庆至光绪年间,我国新闻事业进入了萌芽阶段。

这一时期,我国的新闻事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在这段时期出现了一些传播文字信息的新型机构,如“上海申报”,但新闻传播的范围相对较窄,报刊发行数量有限。

由于当时社会制度的限制,新闻机构受到政府的广泛监管,新闻内容受到严格的审查和控制,使得新闻事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新闻事业的萌芽、传播范围有限、受政府监管。

二、新闻兴起阶段(民国时期)随着清朝的覆灭和民国的建立,我国的新闻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国的新闻事业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发展,出现了一大批新的报刊机构和新闻传媒,如《申报》、《新闻报》等,新闻传播的范围也更加广泛,新闻内容更加多元化。

与此新闻业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新闻工作者开始形成自己的专业化团体,新闻职业化程度有了明显提高。

然而,受社会动荡和政治因素的影响,新闻媒体在这一时期仍然受到一定的政治干预和限制。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新闻事业的兴起、传播范围扩大、专业化程度提高、受政治干预。

三、新闻蓬勃发展阶段(新我国成立后)新我国成立后,我国的新闻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

在这个阶段,我国的新闻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新闻传媒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新闻报道的形式和内容也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与此新闻媒体开始逐渐摆脱政府的严格控制,新闻工作者有了更大程度的和报道空间,新闻业的职业化水平大幅提高。

新闻科技的发展也为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新闻传播的速度和范围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新闻事业蓬勃发展、传播范围广泛、、专业化程度高、技术支持充足。

从这三个历史阶段来看,我国新闻事业从萌芽阶段逐步发展到兴起阶段,最终走向蓬勃发展阶段。

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一讲ppt课件

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一讲ppt课件
一、从口语传播到标识传播
(2)口语传播的延伸形式 勤劳、聪明的先民们后又发现了喇叭等原始扩音器。
在青海地区民和县阳山新石器时代后期遗存物的考古发掘中,曾发 现过距今约4千至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存下来的一只长约二尺 左右、形状与现代的喊话筒相似的陶制喇叭筒。
号角、木铎等
.
第一讲 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 要形式
.
第一讲 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 要形式
第二节 古代报纸的产生与发展
一、古代报纸的诞生 (1)概说
自唐代起,一种被后人称之为“邸报”的古代报纸开始出现。 这一封建王朝传播新闻信息传播形式,在性质上与近代意义上
的报纸最为相似,并随着这一新闻信息传播形式的不断发展 而日趋接近,直至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的覆灭 后才退出了历史舞台。
第一节 新闻传播活动的早期表现形式

声音传得再远,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是无法把它留住的, 稍纵即逝是其基本特性。因此,先民们又发明了一些标识 传播手段:
结绳、画图、雕刻等
烽烟、旗帜等
.
第一讲 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 要形式
第一节 新闻传播活动的早期表现形式
二、文字的出现与新闻信息传播活动的日趋成熟
第一讲 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 要形式
第二节 古代报纸的产生与发展
一、古代报纸的诞生 (3)唐代的进奏院状
– 唐朝中叶以后,藩镇割据势力形成。藩镇设在京都的邸实际上成了 情报机关,负责邸的官员被称为“邸务留后使”,由地方上的节度 使或观察使所委派。唐代宗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后改称为进奏 院,“邸务留后使”改称为“知进奏院官” 。
(1)概说 早在殷商时代,中国的文字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我

论传媒文化对晚清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

论传媒文化对晚清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


晚清传媒文化的特征
光学会 19 年出售书刊仅 87 次年升为 2 8 83 1 本, 26
本 ,86年 为 59 19 89本 ,87年 为 14 5本 ,8 8 19 55 19 年高达 14 7 ,89年有 2 39 ,92年达到 85 本 19 0 7本 10
售书量的最高点, 4 3 6 。 有 8 0 本昀
同的文 化特 征 与文化 形 态 , 社会 影响也 不尽相 对
发展。1 世纪 4一 o 9 o 9 年代, 西人在华先后共创办 中外文 报 刊 10种 ,约 占同期 我 国报 刊 总 数 的 7 9%, 5 其中绝大多数是 以西方教会或传教士个人 的名义创办的。 除了教会报刊以外 , “ 在中国各大 通商城市, 出现 了外国入主办以其 自身为对象 又 的外文 报纸 。这些 包括 英 、 、 、 、 葡 等文 法 德 俄 日、 种 的 各类报刊 总数约 在 10 以上 。” 其后 , 2种 醐 孙
第 5期
朱晓琴 : 论传媒文化对晚清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
为 了避 免清政 府 的查 禁 , 良派 、 命 派 的报 刊 改 革 都 是先在 国外 或香 港 出版发 行 。19 , 88年 梁启超
9 5 9 8两 , 39 0 两项指数分 别增长 了 7 %和 12 d3 9 7  ̄ 。 /1
11 年 为 2 9 。 “ 9 1 0 种厨 旨在广 为译著 有益书籍 ” 的
同。 晚清传媒文化主要是指报刊图书。 当时, “ 广 播、 电视 尚未 问世 , 刚诞 生 的电影 对 社会 影 响 刚 尚微, 作为社会大众传播媒介的主要手段是传送 印刷符号的书报。 特别是报刊, 它具有反映敏捷、 传播快速、 覆盖面广泛等特点。” 闭

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

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

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晚清至民初,中国经历了动荡的历史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个方面。

其中,媒介环境的变革对于文学的进步产生了深遥的影响。

本文将从晚清至民初的媒介环境背景出发,探讨媒介环境对文学变革的影响。

一、晚清至民初的媒介环境晚清至民初是中国媒介环境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出现了各种新的媒介形式,如报纸、杂志、书籍、影片等。

这些媒介形式的出现和进步,极大地拓宽了信息传播的途径和范围,使文学创作和传播得以更加广泛地开展。

1. 报纸的兴起随着中国近代报业的兴起,报纸成为了重要的新兴媒介。

早在晚清时期,上海就涌现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报纸,如《申报》、《大公报》等。

这些报纸不仅主张民主、科学、进步的理念,也成为了各类文学刊物和文学作品的重要承载者和宣扬者。

报纸的兴起,使得文学作品得以迅速传播,也增进了新文学的崛起和传统文学的转型。

2. 杂志的进步晚清至民初,杂志成为了推动文学变革的重要力气。

一些知识分子创办了具有特定主题和风格的文学杂志,如《新青年》、《谈艺录》等。

这些杂志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得文学创作者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观点。

同时,杂志也成为了文学思想沟通和碰撞的场所,各种不同的文学派别在这些杂志上进行了激烈的争辩和辩论,推动了文学思潮的多元化和多样化。

3. 书籍的广泛传播晚清至民初,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和出版业的兴起,大量的书籍开始广泛传播。

这些书籍不仅丰富了人们的阅读选择,也给了更多的作家和学者发表著作的机会。

在这一时期,诸如《红楼梦》、《围城》等经典之作相继问世,成为了影响世代的文学巨著。

书籍的广泛传播,使得文学的影响力不息扩大,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更多的标准和空间。

4. 影片的出现晚清至民初,中国开始引进和制作电影。

电影作为一种新兴媒介,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视觉和听觉体验,也成为了文学创作的重要资源和材料。

一些著名作家如鲁迅等,将自己的作品拍摄成电影,通过影片的媒介形式,将文学作品推广到更多的观众中去。

中国新闻传播史第六讲PPT优选版

中国新闻传播史第六讲PPT优选版

第二编 民族新闻事业的勃兴与全 面发展(1895-1927)
第五讲 国人办报高潮的兴起及其时代背景 第六讲 自由新闻体制与民族报业的职业化 第七讲 新闻事业在民初的全面发展 第八讲 报业在新文化运动中发展与无产阶级新
闻事业的兴起
第六讲 自由新闻体制与民族报业的全 面发展
第一节 自由新闻体制的确立与扭曲 第二节 民族报业的走向职业化 第三节 新闻报道工作的加强与名记者的出现

《中华民国临时约第法》二等法节律、民法令族的颁报行 业的走向
职业化 邵飘萍(1886—1926),原名振青,浙江金华人。
第一节 自由新闻体制的确立与扭曲
第六讲 自由新闻体制与民族报业的全
面发展
第六讲 自由新闻体制与民族报业的全
面发展
一、北洋军阀政府对自由新闻体制的扭曲
第(六3)讲汪自汉由溪新与闻《体一新制闻、与报民》政族报治业性报刊的由盛转衰
开拓广告、加强发行和更新技术设 备。
汪汉溪
第六讲 自由新闻体制与民族报业 的全面发展
第二节 民族报业的走向 职业化
二、企业化与商业性报 刊地位的上升
(4)《大公报》新记 公司
《大公报》在1926年由 吴鼎昌、胡政之、张 季鸾3人组成的新记 公司接办后,于 1926年9月1日复刊。
吴鼎昌独自 5万元并自 任社长,胡政之任经 理兼副总编辑,张季
吴鼎昌(上) 胡政之(左) 张季鸾(右)
第六讲 自由新闻体制与民族报业的全 面发展
第三节 新闻报道工作的加强与名记者的出现 一、新闻报道工作的加强 由于袁世凯和北洋军阀实行言禁 ,报纸、报
人生怕因言论而贾祸,各报在言论上已无所 作为,转而把精力集中在新闻报道上。 报纸上消息的比重加大,电讯增多,一些重要 的电讯还用大号字排出,并在字旁加圈加点 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夹叙夹议的新闻通讯这 种新的报道体裁开始走向成熟,深受读者欢 迎。一些报纸还刊出时事性插画或定期出版

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第13课 大众传媒的发展-北师大版

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第13课 大众传媒的发展-北师大版

时期
代表刊物
《中国丛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申报》《万国公报》
晚 清
社会办报
《昭文新报》《循环日报》 《中外纪闻》《时务报》《国闻报》 《中国日报》《民报》《国民日日报》
《西国近事》 政府办报 《北洋官报》《南洋官报》《政治官报》
社会办报
《民主报》《共和报》《女权》 《青年杂志》 《生活周刊》
1895.2,法国的卢米埃尔 兄弟为他们发明的“连续 摄影和放映的机器”申请 了专利。
1、电影业的发展
1905年11月,拍摄了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电影 ──无声京剧影片《定军山》,中国电影业诞生。
1931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渔光曲》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风云儿女》之所以著名,是因为该片的插曲── 《义勇军进行曲》,现在已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国歌。
1935年 《渔光曲》 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1935年 建国后
《风云儿女》
插曲后来成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地道战》 《地雷战》
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成为主要的 电影题材
改革开放 《卧虎藏龙》

《战狼》
中国电影走向辉煌
三、网络传媒
互联网发展大事记
20世纪60年代末
互 联 90年代 网
1994年
民 国
共产党办报
《共产党》《红色中华》 《新华日报》《解放日报》
《临时政府公报》
政府办报
《国民政府公报》《中央日报》
新 中
建国前期
《人民日报》《红旗》 《光明日报》《文汇报》
国 改革开放后 各种专业性、娱乐性报刊
特点
报纸的缺陷?
书面化特点——要求有一定的文化 水平;而且缺乏直观感染力。

高一历史大众传媒的变迁1.doc

高一历史大众传媒的变迁1.doc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报刊业走向繁荣一、晚清和民国初年1.概况⑴19世纪中期前后⑵19世纪70年代起⑶戊戌变法前后⑷新文化运动时期2.作用⑴传播了西方文明,促进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⑵发挥了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⑶推动了中国政治近代化和思想近代化★注意:1.《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

2.《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

二、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成立后)1.概况2.作用: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党报党刊⑴代表刊物:《人民日报》、《红旗》⑵作用: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2.其他类型的报刊⑴代表刊物:《光明日报》、《文汇报》⑵特点:在介绍学术文化、社会生活方面,内容比较丰富四、改革开放后,我国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表现为:①②③影视事业的发展一、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1.开始起步:1905年,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注意:《定军山》是我国第一部无声电影)2.走向成熟:20世纪20年代以后表现:在30~40年代,诞生了一批蜚声海内外的进步影片3.建国后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纷纷被搬上银幕,成为电影的主题⑵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表现:①②③★注意:1.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歌女红牡丹》,结束了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

2.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是《渔光曲》3.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即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二、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1.改革开放前⑴诞生: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注意:北京电视台是中央电视台的前身)⑵概况:①②2.改革开放后⑴电视逐渐普及①根本原因: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具体原因:必要性:群众精神生活的需要可能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购买力强科学技术的进步(电视机、传送技术)②具体表现:观众总人数越来越多电视机档次越来越高⑵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3.电视发展带来的影响⑴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⑵开阔了人们的视野⑶增加了信息量⑷在现代社会中,看电视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⑸总之,对社会产生很大影响互联网的兴起一、四大媒介1.报刊、电影、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均为大众传媒2.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都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被称为“四大媒介”。

清末上海民办报刊的兴起与公共领域的体制建构

清末上海民办报刊的兴起与公共领域的体制建构

第33卷第2期v01.33。

No.2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哪_Iald互瓠c}ljllqNo助aluniv∞ity(Pl】i10s叩hyandsocialscier耽s)2001年3月MaIch,2001清末上海民办报刊的兴起与公共领域的体制建构方平(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上海200062)摘要:清末十年闰,上海报刊业发展迅速。

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民办报刊比重大,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作为一种非官方的、制度化的公共媒介,民报的勃兴,是报刊经营趋于民间化的结果,它不仅对此一时期上海公共领域的体制建构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还使整个社会的舆论表达在传统模式之外又建立起一种新的报章代言一灌输模式。

这一模式及其所荷栽的公众舆论,具有独立性与自主性、公共性、批判性等特点。

关键词:报刊;民间化;公共领域;公众舆论;报章代言一灌输模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报刊业发展迅速,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其中,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报刊经营运作的民间化趋势逐步增强。

由此,促使一大批华资民办报刊快速崛起,并一举在报刊业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

作为一种非官方的、制度化的公共媒介,民报的勃兴,对此一时期上海公共领域的体制建构以及公众舆论的生成和表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拟就此略加论析。

一、报刊经营的民间化与民办报刊的勃兴近代上海因地处中西文化会通的前沿,信息流通便捷,加之政治生态环境特殊,报刊业的发展颇为引人注目。

19世纪50年代以后,一些外国传教士、商人相继在沪创办英文《北华捷报》(1850)、《字林西报》(1864),中文《六合丛谈》(1857)、《上海新报》(1861)、《万国公报》(1868)、《申报》(1872)等报刊,首开近代上海报刊业的先河。

自70年代起,陆续有国人自办报刊问世。

其中,最早的当推容闳与上海县令叶固之等人创办的《汇报》(1874);此后又有各省旅沪商帮在上海道冯竣光支持下所创办的《新报》(1876)等。

高考历史考点专项训练:大众传媒的发展

高考历史考点专项训练:大众传媒的发展

2021 年高考历史考点专项训练:群众传媒的开展群众传媒的开展1.1895﹣ 1911 年中国创办报刊1520 余种,其中政论性报刊约占88%,就连素为商业性报纸的?申报?也要经常发表与政治相关的文章.这折射了当时中国A.民众普遍认同西方民主政治B.经济变革向政治变革的转变C.走立宪道路成为历史的主流D.民主共和成为社会群众共识【答案】 B【解析】据材料“ 1895﹣1911 年中国创办报刊1520 余种,其中政论性报刊约占88%〞,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中国经济变革向政治变革的转变,故B正确。

民众普遍认同西方民主政治,过于绝对,故 A 排除。

材料无法表达走立宪道路成为历史的主流,故C 排除。

材料也不能说明民主共和成为社会群众共识,故 D 排除。

2.1929 年,三家上海影戏公司合并成联华影业制片印刷,公司以“提倡艺术、宣扬文化、启发民智、挽救影业〞为口号,开展“国片复兴运动〞,很快与老牌的电影公司“明星〞“天一〞形成鼎足之势。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中国电影业A.其开展应与社会需要相适应B.在旧中国以联合开展为主C.突出功能在于引导社会舆论D.已经实现开展模式的转型【答案】 A【解析】题干所述的联华影业制片印刷开展国片复兴运动的口号可以看出当时想要到达的目标是一方面为了电影艺术的开展,另一方面效劳于社会现实的需要,就是为中国的革命启发民智,引导社会舆论,据此选A而排除C,因为C的说法片面;A不能根据1929年的这一个事件就推论出B,题干也没有表达出D,故排除。

3. 2021 年在?新周刊?发起的年度汉字评选中“微〞脱颖而出。

如今,“微信〞、“微博〞、“微商〞、“微课〞等词已风行。

这主要得益子A.信息技术B.新能源技术C.国家干预经济2021 年高考历史考点专项训练:群众传媒的开展D.多极化趋势【答案】 A【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所学知识“微信〞、“微博〞、“微商〞、“微课〞主要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开展,故此题答案选 A 项; B 项错误,新能源与材料无关; C错误, 2002 年我国主要是市场经济了;D项与题干无关。

晚清政府是怎样管理媒体的

晚清政府是怎样管理媒体的

晚清政府是怎样管理媒体的?2013年01月18日来源: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作者:马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由《南方周末》改稿事件引发的“中国之春”遐想究竟会怎样继续发酵,引来怎样的故事,还有待于观察。

但从这件事情上,明显感觉到大陆的媒体传统管制手段面临着非改不可的处境。

怎样管理媒体,怎样看待媒体的意义,对通过革命获得政权的执政当局来说,可能还有学习提升的空间,历史上的经验教训,还值得重新研读。

对于中国来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只有几年时间;以报纸杂志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其实也不过百年,与西方相比为时甚短。

最早的中文报纸都是外国人创办的,至少在1894年甲午战争之前,真正属于中国人创办的报纸基本不存在。

在那之前的30年洋务时期,是凭借国家资本主义的力量获得高速发展,社会空间被挤压到最低限度,自由办报对于洋务时期的中国人来说根本不可想象,是一种权利奢侈。

甲午战败,中国人转身向东,学习日本,进入“维新时代”,全面释放社会。

报刊杂志仿佛一夜之间遍布中国,原来不知报纸杂志为何物的中国人,很快熟练利用报纸了解朝政,了解社会,了解国际大势。

甚至精明的商人也知道利用报纸了解各地物价、市场行情,报纸很快成为中国人生活中的寻常物品。

最初引领潮流的报纸,是政治类别的,最有名的是康有为主持的《强学报》。

这个报纸最初借用传教士主持的《万国公报》大名,是一个典型的山寨或克隆版。

经教会抗议,康有为等人将这个“冒牌”的《万国公报》更名为《强学报》。

《强学报》热衷于议论政治,开启了维新运动的言论新声,贡献极大。

但由于以议论政治为主要内容,也衍生许多问题。

一些守旧官僚相当恼火,只是因为报纸是个新生事物,朝廷支持,反对者只能用传统政治手段指控康有为等人结党营私,涉嫌经济犯罪或贪占,促使朝廷查禁。

由此反推,晚清政府此时还没有出台管理报纸的律例或办法,处于一种无法治的自然状态。

《强学报》北京版在反对声中关门大吉,康有为很快又在张之洞等维新大员支持下办了一个上海版。

中国近代报业时间范畴界定

中国近代报业时间范畴界定

中国近代报业时间范畴界定中国近代报刊的时间范畴,一般认为是从1815年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到1915年的《新青年》。

中国近代报刊产生的实质性标志应是康有为等人于1895年在北京创办的中国大陆最早的政论性杂志《中外纪闻》。

这是在先人们(包括外国人和中国人)创办报刊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自19世纪50年代起在香港、广州、上海、汉口、福州等地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批中文报刊,可以看作是中国近代报刊的开端,同时也是中国资产阶级报刊的萌芽。

自19世纪60年代起,中国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有了重要的发展,当时外国人出版中文报纸已有半个世纪之久,近代化报纸的模式和有关办报的基本知识已经传入中国,中国人自己办报的时代到了19世纪70年代终于到来了。

一张完全是自办的报纸,应拥有三权--文权,经济权和人事权。

依此看,中国人在国内创办的第一张报纸,很可能是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昭文新报》创办于1873年8月,但是该报格调不高,已经失传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批报纸我国第一批自办的报纸中,历史最为悠久影响最大的是王韬主编的《循环日报》。

该报创刊于1874年2月日,宗旨是:“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文化,振兴中华,抵御外患,进行爱国主义的自强宣传。

”该报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该报的文章曾被海内外报刊广为转载。

除《循环日报》外,中国人在香港所办的报纸还有《维新日报》和《粤报》(创刊于1885年)。

《维新日报》创刊于1880年,创刊不久就爆发了中法战争,该报积极支持抗法斗争,广泛刊载有关战争的胜利消息,受到社会的欢迎。

1912年停刊。

中法战争爆发以后,中国人便兴起在广州办报,其中有较大影响的是《述报》和《广报》。

《述报》创刊于1884年4月18日,是我国最早出版的石印日报(石印技术是从欧洲传入中国的),《述报》出版期间,70%的新闻版面都是有关这场战争的消息,这些新闻报道为后人研究中法战争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该报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而停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晚清民国时期传媒公共性的生成与演变(1815-1949)许鑫内容提要晚清民国时期,传媒公共性总体上在不断生长,但由于缺乏体制保障,传媒公共性生存艰难,传媒公共性是局部的、有限的、不稳定的,且随着舆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传媒表现出较强的政治性和批判性,政党报刊、商业报刊和同人报刊都具备一定的公共性。

近代传媒公共性的产生,同晚清民国时期的内外危机和政治结构密切相关,也深受我国古代文人崇尚清谈的传统和民本主义思想的影响,推动传媒发挥公共性的主要力量是士大夫阶层和知识分子,传媒公共性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传媒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公共意识。

一、引言传媒的公共性,从一般意义上讲,就是传媒作为社会公器为公共利益服务而体现出的一种属性。

传媒公共性与公共领域密切相关,公共性是公共领域的核心理念,包括公开性、公益性和理性批判性等含义,公共领域则是公共性发挥的场域。

传媒公共性就是传媒按照公共领域的规范要求展开其实践[1]。

只有当公众在传媒公共领域中就普遍利益问题进行公开、平等和理性的协商,形成公共舆论,公共性才能实现。

因此,传媒的公共性不是传媒与生俱来的固有属性,而是历史的、动态的存在,只有通过考察特定情境下的传媒实践,才能看清传媒公共性的“应然”与“实然”之间,或者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发现公共性实践的机制和限制,机械地照搬照套哈贝马斯等人对于公共性的经典论述,脱离中国现实的制度环境和媒介环境去讨论这一问题没有任何实质意义。

关于近代中国是否存在公共领域的问题,存在“肯定说”和“否定说”的对立,前者以肖邦齐(R.Keitnscnoppa)、罗威廉(William T.Rowe)、杜赞奇(Prasenjit Duara)、大卫·斯特朗(David Strand)、玛丽·兰金(Mary Rankin)、朱英、马敏、许纪霖等为代表,他们多以实证的方法,重点探讨了晚清民国时期以学校、商会、学会、通电、抗议游行、报刊书籍等为典型的公共领域或类似公共领域的存在形态,主张应用西方的公共领域理论解析中国社会。

“否定说”以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孔斐力(Philip Kuhn)、黄忠智(Philip C.C.Huang)、夏维中、萧功秦、曹卫东等为代表,认为中国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所形成的“强国家、弱社会”的传统使得在中国根本不可能存在和建构西方模式的公共领域。

不过,无论是持“肯定说”还是“否定说”观点的学者大都不否定公共领域理论的中国意义,只是在西方模式的公共领域理论是否具有中国解释力方面存在争议。

“肯定说”的学者往往简单套用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模式来分析中国历史,试图从中寻找“中国也有”的历史依据,“否定说”的学者则故步自封,根本否定公共领域在中国存在和建构的可能性,两派学者的共同之处则是认定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模式为唯一判准,存在明显的“西方中心主义”倾向。

公共领域本身存在多种模式,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t)、查尔斯·泰勒(Charles Taylor)、罗尔斯(John Rawls)、汤普森(J.Thompson)等许多学者都曾提出过公共领域设想,哈贝马斯本人也至少在三种含义上使用过公共领域概念:一是指公共权威领域,二是指资产阶级公共领域,三是指多元的、宽泛的公共领域,我国论者多采用哈贝马斯狭义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概念,将其从特定的“资产阶级”历史情境中抽离出来,套用于中国情境。

实际上,资产阶级公共领域代表的只是哈贝马斯的一种民主政治理想,就算在西方国家也从未真正实现过,但其蕴涵的平等开放、自由讨论、理性批判、关注普遍利益、达成共识等思想原则具有普世价值,并可被置于任一具体语境中进行探讨。

所谓公共领域在中国建构的困难,实际指的是哈贝马斯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在中国建构的困难。

中国的公共领域有自己的特点、产生机制和动力逻辑,因此必须结合中国的国家-社会关系和制度环境,将哈贝马斯资产阶级公共领域视为价值规范和“应然”理想,同时采用哈贝马斯后期的多元公共领域模式来检视中国式公共领域的“实然”状态,分析两者的差距并探索从“实然”走向“应然”的现实路径,进而建构中国情境下的公共领域理论,如此方可提升中国公共领域研究的学理和实践意义。

基于以上研究取向,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的思路,结合晚清民国时期的传媒制度和有关史料,对我国传媒公共性的生成与演变历程进行宏观描绘,探讨传媒公共性生成和演变的机制和逻辑,进而分析晚清民国时期传媒公共性的特殊性和限度。

二、晚清民国时期传媒公共性的生成与演变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目前有据可考的最早报纸是唐朝开元年间出现的邸报,后来又出现民营小报和京报。

不过,无论是邸报、小报还是京报,都与近代报刊有本质差别,其信息都比较单一,发行对象有限,内容都受到严格限制,无法满足社会各界的需要,办报人也没有独自采访消息的自由。

其“唯一目的,为遏止人民干预国政”[2]。

因此,中国古代报纸谈不上公共性。

(一)早期近代报刊:公共性的萌芽(1815-1894)1815年,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在马六甲产生,早期的中文报刊大都是外国传教士办的,其直接目的是传教和宣传西方科技文化,虽然后期内容有了明显变化,“由天国降至世俗”,《万国公报》等报刊开始鼓吹维新变法,但外人在华报刊,总体上是为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服务的,是列强侵略中国的舆论工具[3]。

比如中国本土最早的近代中文刊物《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主持人郭士立就曾宣称:“它的出版意图,就是要中国人认识我们的工艺科学和道义,从而清除他们那种高傲排外的观念。

”“这个月刊是为维护广州和澳门的外国公民的利益而开办的。

”[4]由此可见,外人在我国境内所办报刊大都服务于殖民者利益,充当殖民侵略的舆论工具,虽然有不少外人办的中文报刊为我国读者提供了各种信息,甚至也有报刊聘用中国人担任主笔或编辑的(如早期《申报》),但其所有权均为外人占据,不太可能代表我国公众的利益,更不可能成为我国公众的舆论公器,而类似《申报》这种以盈利为目的的外报,为了在清廷压迫下生存一般都持论保守,实行不偏不倚、轻言论重新闻的方针,不敢公开批评清廷当局。

在外报影响下,大约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国人自办报刊出现,艾小梅于1873年在汉口创办的《昭文新报》被认为是国人办报的开端。

不过,早期近代报刊中,外人报刊占据绝对优势,据统计,从1815年到1894年,国内总计出版230余种报刊,其中外国传教士和商人出版的中文报刊约有80多种,外文报刊约有130多种,而国人自办报刊只有约20种[5]。

这些报刊刊登的大多为宗教性、商业性和文化科技方面的内容,关注社会生活实际、注重思想启蒙的近代报刊极少,敢于公开讥评时事、揭露弊政的报刊更是凤毛麟角。

不过,早期报刊中,公共性的实践还是零星存在。

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数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王韬于1874年在香港创办的《循环日报》,该报也部分发行到内地,其宗旨是“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

”从其宣传内容来看,《循环日报》主要宣传变法维新,大量刊登政治评论是其特色,该报因此被称为中国最早的政论报刊,王韬也被称为中国第一个政论家。

《循环日报》的新闻和政论常涉及公共事务,对清廷政晚清民国时期传媒公共性的生成与演变(1815-1949)策也多有批评。

“在中国近代新闻业初期,出版报纸仅是为了获利,很少对某问题表态或影响群众舆论。

王韬的报纸却是少见的例外,经常刊登社论,且多出自王韬本人手笔。

”[6]不过,由于该报地处香港,全国影响有限。

有人认为,“报纸和学会是近代中国公共领域的核心组成部分,中国近代公共领域形成的重要标志,就是政论性报刊的出现”。

[7]从这一意义上看,《循环日报》是我国近代报刊文人论政的开端,可谓早期近代报刊公共性的代表。

不过,《循环日报》之所以敢公开议论时政,与该报地处香港有很大关系,相比之下,内地媒体言论就要受很多限制,国人办报也未获得合法性,在封建统治者钳制舆论的高压政策下,当时不少国人办的报刊都生存艰难,有的挂靠在外人名下出版以躲避清廷迫害,有的被迫不断改名,容闳创办的上海第一份中文报刊《汇报》就曾经多次改名。

总之,从报刊性质、办报目的、报刊结构、报刊内容、言论环境等方面来看,早期报刊的公共性只是零星呈现。

1815-1894年期间,我国近代报刊的公共性尚处萌芽状态。

(二)三次办报高潮:公共性的生长(1895-1926)维新运动前后,在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推动下,中国出现了第一次办报高潮,以《时务报》为代表,各类报刊纷纷创办。

据统计,从1896年8月到1898年9月两年多时间内,全国创办报刊达70余种,而从1873-1895年二十余年内国人自办报刊不过30种[8]。

第一次办报高潮以维新派政党机关报为主,还有各种行业报、专业报、白话报、官报和文艺报等等,报刊种类开始多样化,内容以政论为主,兼有新闻、文艺等等,报刊立场以宣传维新变法为主,也有持不同政治立场的报刊,“开通民智”、“浚导文明”、“改良风俗”成为各类报刊的主流意识。

“个人之思想,以言论表之;社会之思想,以报表之。

有一种社会,各有其表之之报。

会有若干之阶级,而报之阶级随之矣。

”[9]由于报刊性质、种类的多元化,不同性质的报刊往往就是不同社会群体和阶层的代表,表达不同利益集团的呼声。

社会舆论因此更多元化。

从报刊结构来看,1895年以前,外报和官报占据了绝对的垄断地位,维新运动以后,民营报刊增长迅猛,逐渐占据主流。

据统计,1905-1912年,全国发行报刊近六百种,其中大部分为民营报刊,清廷控制的不到10%[10],作为当时全国报业中心的上海,据粗略估算,民营报刊在全部中文报刊中的比例不低于90%[11]。

民营报刊大都从事商业经营,经济独立,使报刊从政治上、经济上与统治者拉开了距离,较能代表民间发声。

此外,1895-1911年,全国出版白话报刊约160种[12],白话报刊的大量出现,为报刊读者群的扩大创造了条件,报刊开始为普通市民阶层所接触。

维新报刊虽没有公开反对清廷统治,但其对西方政治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的介绍启迪了国人的思想,对社会陋习和弊端的揭露可谓振聋发聩。

最重要的是,维新派的办报活动实现了两个突破:突破了外报和官报的垄断,突破了清廷的言禁。

从梁启超主办《时务报》开始,一系列以维新宣传为主的报刊创办,从事实上打破了封建统治者长期以来实施的言论控制,最终在戊戌变法过程中,光绪皇帝下诏允许士民官绅办报,允许报纸“据实昌言,不必意存忌讳”,虽然变法失败后有关条例很快被废除,但国人办报的形势已经不可逆转,士民言论获得一定的自由空间,为报刊公共性的发挥创造了条件。

维新运动的领袖对于传媒的社会公器属性已经有所认识。

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二书》中说“清议时存,等于乡校;见闻日辟,可通时务”,并进而提出“设报达聪”的建议[13];梁启超认为,报刊是舆论机关,而舆论是“多数人意见之公表于外者”,报馆要造成健全的舆论必须具有五要素:一曰常识,二曰真诚,三曰直到,四曰公心,五曰节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