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民国时期社会风俗的变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服饰的冲击
• 随着衣袖变短,手套、手笼开始兴起,中国大地 上刮起一股强劲的崇洋风,冲击着清末社会。
流行更广的则是西式皮鞋和东洋 发式,此外,眼镜、怀表、洋伞、 文明棍、手提包等,亦做为装饰 品为时髦女子所钟爱,还有西式 花边,西式钮扣等也流传很快。
“文明新装”的登台 • 1918年,从知识界传出了服装要归真的疾呼,提 出了“男子去长衫,女子去裙子”的口号。文明 新装由此诞生。这种新装首先在女学生中流行, 清纯、朴素的形象在当时十分引人注目。到“五 四”时期,白衣黑裙已成为学生典型的装束了。
的描绘:“席之陈设,男女主人必坐于席之两端, 客坐两旁,以最近女主人之右手者为最上,最近 女主人左手者次之,最近男主人左手者又次之, 其在两旁之中间者更次之……及进酒,主人执杯 起立,客亦起执杯,相让而饮……食时,勿使餐 具相触作响,勿咀嚼有声,勿剔牙。进点后,可 饮咖啡,食果物,吸烟,并取席上所设之巾,揩 试手指、唇、面,向主人鞠躬致谢。”
第二节 社会风俗的演变
• • • • • •
衣(外在形象) 食 住 行 礼仪 妇女解放
一、 服饰的革新
• 发式
• 与清初强迫汉人剃发相比较,辛亥革命也把头发看成是个 人的政治宣言,独立各省很自然地把标志汉人臣服于满清 朝廷的辫子作为革命目标,“剪辫子”立刻成为“革新” 的标志。 • “不剪发不算革命。并且也不算时髦,走不进大衙门去说 话,走不进学堂去读书。”
阳 民 国 建 筑
四、交通的革新
• 1、航运:虽成立轮船招商局,但外国轮船仍占橿 大优势。 • 2清末京张铁路修通后的北京西直门火车站站内场景( 、铁路:在甲午战后,为对抗外人攫取路权,加 1908年) 強兴筑。而到民初则速度较缓。 • 3、电报:(有线电报)自強运动時期,已建立若 干干线。(无线电报)最先于广州附近设立,但 限军用。
• 男子服装的变迁
“革命巨子,多由海外归来,草冠革履,呢服羽衣,已成惯 常,喜用外货,亦无足异。无如政界中人,互相效法,以为 非此不能侧身新人物之列” 。
在另一部《仇大娘》的戏剧中,周恩来再一次男扮女装,登台演出
周恩来在戏剧《一元钱》中男扮女装出演女主角孙慧娟
• 中山装:四口袋,和一种理 想 • 前襟四个口袋,代表国之四 维;前襟五个扣子,代表五 权分立;袖口三个扣子,代 表三民主义;两个倒笔架形 的胸袋,则表示革命要依靠 知识分子。
• 章绳以说:“东亚病夫之名,由来已久,讫今尚未除去, 最大原因在食物的营养不讲究。” • 徐珂说得更加直截了当:“饮食为人生之必要,东方人常 食五谷,西方人常食肉类。食五谷者,其身体必逊于食肉 类之人。……吾国人苟能与欧美人同一食品,自不患无强
盛一日。”
• 近代以来,西方饮食文化对中国饮食文化产生了 一定的影响,后者对前者既有吸收又有排拒:吸 收的是西方饮食文化中的“科学”、“文明”的 成分;排拒的是它“野蛮”的成分、不合中国民 俗的成分。
六、妇女的解放
• 由1890年代发端的女性解放思潮一直持续不断,现代社会 的种种萌发,也正肇端于女性开始走出家庭,寻求社会空 间和心灵解放。可以说,从晚清到民国,女性确实实现了 一个自己的“文艺复兴”。
• 倡女权(“天下兴亡,匹妇有责”-《民立报》) • 职业女性纷纷出现(教师、服务员、文员、空姐、 女警等) • 女性的才能及风采被认可。
• 上图;民国女警 • 左图;民国空姐
张 爱 玲
• 金陵大学女子运动会
燕京大学女子棒球队
• 民国影星 • 周璇 • 民国时装模特
袁世凯(宫保)电报套及电报译电
4、电话:首在南京兴设,后得到广泛发展。 5、邮政:初由海关兼办,后以各国商人在华办理邮 务,为维护邮权,总理衙门于光绪二十二年正式 设立邮政,仍由海关办。宣统年间,脫离海关独 立。 6、公路:建设较迟。 7、航空:开办航空学校,培养人才。
慈禧坐过的汽车 晚清烟台开埠期间的信封
• 一、清末新政 • 二、民国初年 • 三、20世纪30年代
一、清末新政
• 1902年2月1日,清政府颁布废除满汉通婚禁令的 “懿旨”,宣称“俯顺人情,开除此禁,所有满 汉官民人等,著准其彼此结婚,毋庸拘泥。”
满族新娘照
• 武昌起义后,清政府准官民自由剪发。 • 下诏劝禁女子缠足。 • 把女学纳入教育改革的进程,使女子教育获得合 法地位。
以“礼义廉耻”为中心准则,从改造国民的 日常生活着手。
食:食具须净,食物须洁; 衣:洗净宜勤,缝补残破,拔上鞋跟,扣齐纽扣; 住:剪甲理发,沐浴勤加,和洽邻里,同谋公益; 行:乘车搭船,上落莫挤,先让妇孺,老弱扶持;
• • • •
目标:三化。 “反粗野卑陋之行为,求国民生活之艺术化” “反争盗窃乞之行为,求国民生活之生产化” “反乱邪昏懦之行为,求国民生活之军事化”
• 蒋宋婚礼使白色婚纱风靡上海滩 • 集体结婚让人耳目一新
丧礼
• 近代中国承袭晚清惯例,称殡葬服务行业为杠业, 服务机构为杠房。店铺内备有丧车、丧杠、棺罩、 仪仗鼓吹、殡仪服饰等物,或租赁或出售,并承 办殡葬服务。 • 以土葬为主,丧事取儒佛道相混杂之礼仪。
• 西方殡葬服务方式传入,其中对中国殡葬领域影 响较大的是殡仪馆、火葬场和公墓的建立。 • 关于火葬,由于中国的文化传统,它受到禁止。 自西方文化传入,火葬又被从外输入。 • 在殡葬礼仪上,袁世凯政府于1912年8月17日发 布民国《礼制》,规定丧礼为脱帽三鞠躬,尔后 历代政府的官方丧礼均遵从之 。民间现仍 用叩头 礼。
三、20世纪30年代初
• 新生活运动
• 20世纪30年代,蒋介石和宋美龄联手发动了一场 声势浩大的“新生活运动”。 • 新生活运动,以“整齐、清洁、简单、朴素、迅 速、确实”为具体标准,以使“国民生活军事化、 生产化、艺术化”,“改造社会、复兴国家”。 • 新生活运动历时15年之久,是蒋介石最重要的政 治手笔。
为女子蓄意要模仿男子”。
二、饮食的革新
• 与西方的其他物质文明相比,最早接触西式 饮食的中国人对它的评价并不高。大体上说, 国人对西式饮食的印象有三:一是腥膻和生 冷;二是使用刀叉给人以一种“野蛮杀伐” 的印象;三是西方人对于吃过于随便,不够 “文化”。
• 同时,西式饮食文化中的“文明”的饮食礼 仪让国人耳目一新。《清稗类钞》对此有详细
晚清民国时期社 会风俗的变迁
移风易俗
• “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礼记· 乐记》 • “事异则事变,事变则时移,时移则俗易。” • 晚清以来,移风易俗汇集成近代社会思潮。
第一节 政府改良社 会风俗的举措
Leabharlann Baidu
• 移风易俗,由下而上与由上而下相结合。 • 近代史上,政府发动的大规模的移风易俗运动有 三次。
毛氏中山装
女子服饰的变迁
• 清末民初,女学兴起、女权运动也反映到了女子 服饰上。从秋瑾式女人男装的装扮,到蓝衣黑裙 的女学生制服,以及受留日女学生影响演变出现 的束腰紧身、元宝高领、微露小臂的“文明新 装”,女子服饰的发展冲破了封建樊篱对女子的 种种规范。
女扮男装
• 秋瑾在《敬告姐妹们》中指出,那种“足儿缠得小小的, 头儿梳得光光的”的生活是一种寄生生活,也是一种被奴 役的生活。
女学生职业服饰的出现
• 随着清末兴办女学,女学人数逐渐增加,加之女 权运动的兴起,同男子一样去读书成为当时城市 女性的新生活。具有一定职业特色的学生装走上 服饰舞台。 • 此时,大多数女学生的装束是:上身着没有任何 镶饰的窄袖袄,长裤,脑后垂一辫,时髦一点的 头戴鸭舌帽或者有帽檐的分瓣帽。女学生以新颖 统一的着装,成为当时社会最具有活力的一个群 体。
郑毓秀(1891年3月20日-1959 年12月16日),别名苏梅,女, 广东省广州府新安县(今属深圳 市)人,清末、中华民国革命家、 政治家、法官、律师。她曾多次 参与刺杀晚清政府要人,她还是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博士,第 一位女性律师,第一位省级女性 政务官,第一位地方法院女性院 长与审检两厅厅长。
蒋介石欲通过新生活运动恢复中国故有道德,求民族复兴 的目标未实现,但是对广大民众的生活方式、道德风尚和 卫生习惯产生了影响。
• 新生活运动负面标志人物——韩复渠
• 新生活运动推行到山东,山东王韩复榘奉令行事, 很快成立了新生活运动指导委员会。他想把山东 变成新生活的模范省。
• 公务员形象规定 • 妇女穿着不得有伤风化
五、礼仪的革新
• 中国人的人生礼仪中,以婚礼、丧礼最为隆 重。 • 婚礼
“文明结婚” :“戒指为定,大媒作见证人,最要 紧,结婚书呀,双方盖定”,“郎才女貌两情 愿”。
蔡元培主持制定《婚礼草案》 。
《婚礼草案》的中心是:矫正奢侈,消弭诈伪,破除迷信, 提倡质朴,并酌情采纳旧的礼仪制度中的可用部分。
• 营养搭配 • 饮食制作方式
三、建筑的革新
• 近代以来中国建筑出现西化趋向。在鸦片战争后 西式住房开始大量出现,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点。 • 由于受西式建筑风格的影响以及都市化程度的提 高,在一些通商口岸,中国人也开始建筑西式或 半西式住宅。
• 在天津,小洋楼渐渐取代北方的四合院而成为当地居室建 筑的新潮流;在沈阳“建筑宏丽,悉法欧西” ;在青岛, 上海里弄 “市内住屋多属欧式建筑” ;在上海除了兴建了大量西 天津民国旧居 式建筑外,还出现了西洋建筑风格影响下的中国民居—— 沈 里弄房屋。
• 当时一些女性活动家也常西装革履着男子服饰。 她们这样做都意在装束方面抛弃女性服饰打扮, 认同男性,追求男女平等。在革命者的影响下, 女扮男装成为女性风靡一时的流行装束。
• 据载,“光宣之间,沪上中人竞效男装,且有翻 穿干尖皮袍者”。大街上常有妇女披西式男大衣, 川 戴西式猎帽,“徒步而行,杂稠人中,几不辨其 岛 芳 为女矣”。 子 • 北京闻名一时的肃亲王善耆的大格格保书航, “常越闺范”,女扮男装,出现在各种公共场合。 • 一些青楼女子炫异矜奇,有的也“喜作男儿装 束”。沪妓赛月,“冬则狐裘风帽,秋则团扇轻 衫”,居然“空心大老官模样”,引得逐臭之夫, 趋之若鹜。
晚清女校的美丽大脚 女 子 学 堂
不缠足的满族老太太
二、民国初年
•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在存在的短短3个月中, 颁发了一系列扫除风俗之害的令示。 • 严禁买卖人口,禁止体罚,解放贱民,禁止赌博, 管制娼妓,改革历法,改变称谓,限期剪辫,劝 禁缠足,改革礼仪,树立新风。
晚 清 上 海 妓 女
• 废跪拜(代以鞠躬) • 禁止贩卖人口、”猪仔“,通令蛋户、惰民 等享有公权、私权。
其上衣多为腰身窄小的大襟衫袄,摆 长不过臀,袖呈喇叭型,长及肘下, 衣摆多为圆弧形,略有纹式。裙为套 穿式,裙上不施绣纹,初尚为黑色长 裙,长及足踝,后渐短缩短,取消褶 搁,有时有简单绣纹。
金陵女子学院的学生
旗袍的兴起
• 20年代最流行的女装就是旗袍。旗袍原本是“旗人”,也 就是满族人的传统服装,经过西方服装制作工艺的改良之 后,在20年代风靡上海。张爱玲《更衣记》曾说过:女人 穿旗袍“倒不是为了效忠于满清,提倡复辟运动,而是因
剪了辫子 的梅兰芳
• 皇帝倒了,辫子割了 • 以行政命令剪辫
短发林徽因
• 据1912年3月的《申报》记载,当时出现了“中国 人外国装,外国人中国装”,“男子装饰像女, 女子装饰像男”,“妓女效女学生,女学生似妓 女”,以及平民穿官服、官僚穿民服的现象。
• 民国临时政府和参议院颁发了第一个服饰法令, 即《服制》。该法令大胆地将西式服装引进中国, 将燕尾服确定为大礼服,西装也被定为民国男子 的半正式礼服。 • 西装革履与长袍马褂并行于民初的政治社交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