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民国时期的社会习俗变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学习目标:

1、掌握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2、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播放上海世博会涉及到社会生活方面的图片,并伴随世博会主题曲。

教师过渡: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让我们见到了很多高科技的产品,体会到了城市确实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很美好。那么这节课我们穿越时空隧道,来看看百年之前人们的社会生活有哪些变化呢?

二、学案引导自主学习(我学习,我快乐)

阅读“社会习俗的变化”,探究以下问题:

1.历史诊断:(指出下列故事中出现的不可能发生的情形)

1919年某天,南京的张宏(南京政府官员)要去参加一次商会代表会,家里发生了如下情形:他们家的女佣跪在地上向张宏请安:老爷,我现在就为您去取翎顶补服出行吗?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要求用新式礼服代替过去的翎顶补服,还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取消“老爷”之类的称谓)三、聚焦主题,合作探究(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

探究一社会习俗的变化

活动组织学生表演短剧《体验民主》(课文中老盐商到南京拜见孙中山的场景)

【小组讨论】:

1.从短剧中看出,国民政府时,在中国还存在哪些方面未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

(跪拜礼等)

2.在孙中山接见老盐商的过程中,老盐商体验到的“民主”都包括哪些内容?

(孙中山不让他行跪拜礼、和他亲切谈话、派人用车送他回家等)

3.从以上社会习俗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精神文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挥,围绕“民主”即可)

4.通过短剧思考该如何将“民主”的观念日臻完善,并将其传承下去呢?

(略)

【归纳】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如剪辫、易服等,一些不好的习俗开始改变,但传统的习惯势力也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的,所以需要大家将“民主”的观念日臻完善。

附课堂归纳:

本课知识归纳

社会生活的的变化社会习俗的变化剪辫、易服、改称呼等

四、课堂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你认为黄兴见到孙中山时所行的礼节,不可能的是(D)

A.鞠躬 B.握手 C.点头 D.跪拜

2.课本中出现的军警为行人剪辫子这一现象应出现在(B)

A.鸦片战争后 B.辛亥革命后 C.戊戌变法后 D.洋务运动后

3.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的改变中,对今天中国成为世界体育强国关系最大的是(A)

A.女子停止缠足 B、男子易服 C.废除跪拜礼 D.取消“大人”称谓

(二).综合运用

1.回答问题

近代中国的大门北资本主义列强打开,我们的领土被割占、资源被掠夺。但同时欧风美雨也把世界创造的文明带来中国来。结合你所学到的知识,说说近代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①.交通方面:轮船和火车的发明和传入

②.通信方面:电报电话的传入

③.文化生活方面:照相、电影的传入;新闻报纸出现;印刷出版机构出现

④.社会习俗方面:装束变化:剪辫、易服、废止缠足;礼节变化:鞠躬、握手礼代替跪拜礼;称谓变化:平等的称呼代替有等级观念的称呼

2.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变革有哪些促进作用?

点拨:此题旨在通过让学生了解辛亥革命后社会风俗(社会生活)的变革,来说明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而且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与生活方式的改变。

答案:使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剪发辫、改称呼、易服饰,还有废跪拜礼、禁止妇女缠足等,从而促进了社会向民主平等的方向发展

五、总结梳理整合提高

1、你还有什么疑惑?

2、知识总结:通过本课学习,我们了解了近代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对近代的交通通讯的发展有了初步认识,知道了最早的中文报纸,对当时的一些社会习俗也有了很好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