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当代教育
浅谈当代中学生诚信养成教育
浅谈当代中学生诚信养成教育
诚信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诚信行为习惯的教育,是德育的根基。中学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中学生进行诚信养成教育促使其人格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当代中学生诚信方面的不足
中学生大多时间都在校园内与人相处,客观上与社会接触较少,因而在对待社会诚信上考虑比较表面,但也暴露出他们在诚信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根据问卷调查发现,有如下几点不足:
(1)对当今社会的诚信现状的满意度不高,对塑造诚信社会信心不够。(2)同学之间诚信交往受物质利益影响日益严重。(3)对父母,老师的诚信度有下降趋势,沟通显然存在问题。(4)校园不诚信行为仍较明显。(5)中学生个体对诚信实践较少,往往只存在于口头表面上
二、中学生诚信养成教育的对策
养成和塑造当代中学生的诚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既注重结果,更贵在平时。
(一)学校方面
首先,着力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正确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高他们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形成良好人际关系,增强他们对社会的信任。例如,教师要深入学生实际,主动了解他们所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增加互信;组织学生观看优秀电影电视片,听心理专家报告会等。
其次,教师要“以身作则,身正为范,”率先树立诚信榜样。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以诚育人,以诚待人,以诚服人,逐步确立诚信意识和行为的形成,教师的一言一行要处处讲究“诚信”,形成榜样作用,做到“润物细无声”。
最后,培养当代中学生“感恩”意识及社会适应能力。不能让受骗的中学生,孤立无援,做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切实让不诚信举动无立锥之地;要进行“感谢父母”、“感谢学校”、“感谢生命”等感恩活动,树立责任意识,大力开展社会现象讨论研究活动,提高他们辩别是非善恶的能力。
浅谈当代青少年社会教育现状及对策
浅谈当代青少年社会教育现状及对策
摘要:当代青少年的社会教育问题普遍是社会大多数人群所关注的问题。现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不管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出行方式,还是学生的教育方式
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很多人对当代青少年社会教育提出了质疑。当
代青少年所接触的教育是否能够适应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与时代教育完成后
青少年是否有充足的社会知识可以让他们应对社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些基本
问题引起了大多数人士的思考。本文针对当代青少年社会性教育现状提出了几点
想法,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青少年;社会教育;教育现状;解决对策
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我国对于青少年的教育需要得到足够重视,青少年的教
育不应该仅局限于语数外三大主科以及各个副科的学习内容当中,还应该有足够
的社会教育,使青少年在进入社会的时候可以快速的适应现在的社会发展形势,
青少年是作为国家的后起之秀,未来的中流砥柱的存在。因此,不管何时都不能
忽略对于青少年的社会教育。社会教育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我国未来几十年的社
会发展方向。因此我国能否继续健康顺利的发展与当代青少年的社会教育是密不
可分的。
一、当代青少年社会教育现状
(一)家庭教育现状
孩子的启蒙老师通常都是自己的父母。但是,每个家庭针对于孩子的家庭教
育都有很大的差别。当代的青少年被父母保护的都很好,所以普遍没有经历过社
会的波折。而且父母的繁重工作使他们与孩子沟通的机会较少,对他们进行普遍
家庭教女的内容也较少。虽然现在人普遍的教育水平都有所提高,但是家庭对于
子女的影响并不是十分的明显。家长对于子女进行家庭教育用的时间也很少。所
浅谈当代中国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
间相互的交往而发展 的。儿童 良好的行为是从 “ 模仿开始的 , 而模
仿最好 的对象是儿童伙伴 ” , 这种作用是成人所代替不 了的。大多
特别是游戏 , 通过集体教育他们尊重他 物质基础是 由经济基础来决定的 , 更好的物质基础决定更好的 数孩子是喜欢集体生活的, 不执拗任性 , 与小朋 友友好相处 , 互相商量 、 谦让 。 因此 , 家长要 家庭 教育 , 使得 孩子们能够享受更好的教育和生活 , 让孩子可 以无 人 , 培养强烈 的 自主精神 , 这种能力 忧。 一般条件下 , 一个孩子的家庭 , 孩子会得 到更好 的照顾 , 让孩子 放心地让孩子到小伙伴 中去锻炼 ,
关注 、 重视。
一
子的智力和能力 。因此 , 父母 就要抽出时间让孩子进行各方面的全
、
健康的青少年成长 的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 的
方位 的培养 , 如旅游、 做公益活动, 参加兴趣小组 、 夏令营等等。 让孩
健康 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最初接受 的, 最重要 的 , 我们必须 当好 子可以接触这个世界, 感理越 世} 界, 为将来可以更好地发展打好基础 。
观、 最有模仿性的。家庭 中父母 的一言一行、 生活方式 、 处事 风格 、 个人 素质 , 在家里 点点滴滴 的耳濡 目染中 , 深深地刻在孩子的骨子
代的位 置。
1 . 改变观念 , 摆正家长与独生子女 的关系 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正确态度 , 应该是爱而不宠 、 养而不骄 。爱
我对当下中国教育的看法
我对中国当下教育的看法
13015014
陈猛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华夏古国,自尧舜禹开始,我想教育便已经出现,只是当时没有文字记录下来。最早的文字现在普遍认为是甲骨文。商周时期甲骨文中出现过“教”的形态,可见我国的教育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从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有教无类”,到现在21世纪“科教兴国”的思想,我国教育的发展从未间断过。但是,21世纪的中国教育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教育从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出发,可以讲教育形态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那么,目前我们国家这三种教育现状是什么样的?
“教育者”,简而言之就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在大多数人眼中,“教师”这个职业被认为是最普遍的教育者。从我们刚步入校园的那一刻起,教师就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陪我们玩耍,教我们读书、认知。在我国古代历史中,有很多师生佳话的美谈,比如孔子对座下弟子因材施教,还有著名的“程门立雪”的故事。现代社会,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感动大家的老师,像2013年感动中国人物——为救学生而自己致残的最美教师张丽莉,2014感动中国人物——悬崖边上的护梦人格桑德吉等等,好多好多。但是,21世纪的中国社会,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社会了。比如一些老师在班级给学生排座也不是按照个子的大小排座,而是看哪个学生送的“礼”多,或者将学习好的
学生放在眼睛底下继续严加看管,而成绩差一点的学生就放在班级后面,任其“自生自灭”。这在一些人眼中似乎没什么,他们认为好学生就应该好好管、多管,而坏学生怎么管都是管不好的,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他们身上就是浪费时间。但是,我认为这已经严重背离了学校教育的根本意图。
浅谈当代大学生生态素质教育
项 紧迫 性 、 基础性 、 长期性 、 巨性 的工作 , 艰 高
和谐 发展 , 这对 于大学 生本身的健 康成长 、 尚 高
情操 的培养 以及 实现社会 的和谐 和可持续发展 ,
校教育工作任重道远 , 保护环境 , 利在 当代 , 功在 千秋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 , 对大学生进行
则、 道德规 范从社会领域扩展到 自然领域 , 导人 指 们科学 地认 识人和 自然的关 系及人在 生物 圈中 的正确地位。大学生所处 的知识层次以及影 响范 围对于建设和谐的社会发展关系重大 , 是社会 文 明化 、 高素质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对校 园进行绿色文化建设 , 使受教 育者综合 素质得到提高。 其教育 目标包括情感 、认知和技 能, 体现如下: 1 . 高校对学科和学院布局的调 整, 包括 建设新 校 区、 成立新 学院、 中办新专业等, 都是进一步优化
生 态素质教育 纳人到高校 思想政 治教 育 当 中, 赋予了教育学新 的内容 。 高校生态素质教育的
最 终 目的 是 培 养 大 学 生 良好 的 行 为 习 惯 和 生 活
地。 形成 良 好的氛围和德育养成环境 , 对当代 的大 学生来说 , 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品德教育。 要充
分发掘第二课 堂的教育潜力 . 努力营造尊重 自然 、 爱护生 态 、 保护环境 、 节约 资源的校园文化氛围 , 潜移默化地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生态素质观。 3随着高校后勤社会 化的改革 。 . 大学生住校 制的全 面实施 ,大学生公寓生活 已经成为校 园文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素质教育的重要 阵地。 学
浅谈当代中小学家庭教育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浅谈当代中小学家庭教育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1. 引言
1.1 当代家庭教育面临的挑战
当代家庭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其复杂性和严峻性不容忽视。随
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家庭教育的方式和内容也在发生着变化,但在这
一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家庭教育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变得愈发焦虑和紧张,他们往往陷入功利性教育的误区,只关注孩子的成绩和成就,而忽视
了培养孩子的综合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
互联网和新媒体等新兴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家庭教育面临着前
所未有的挑战。孩子们沉迷于网络世界,家长们也难以控制和引导孩
子正确使用新媒体,导致家庭教育失衡。
一些家庭存在着家长缺乏教育知识和方法的问题,他们缺乏科学
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技巧,导致了家庭教育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当代家庭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寻找有
效的对策,以促进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家庭教育。【引言:当代家庭教育面临的挑战】。
1.2 为什么家庭教育问题突出
当代家庭教育问题突出的原因有多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社会发展的快速变化导致了家庭教育观念的混乱。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家庭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是许多家长还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缺乏对当代教育理念的了解和认同,导致教育方式滞后于时代发展。
家庭教育时间和精力不足是家庭教育问题突出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社会的竞争日趋激烈,许多家长为了工作和生活压力过大,导致无法花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教育成长,从而出现家庭教育不足的情况。
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也是问题突出的原因之一。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缺乏系统的方法和策略,导致教育效果不佳,不能有效地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浅谈以人为本的当代中学生德育教育
摘 要: 以人 为本是 现代教 育和 管理 中的一个重要 的指导 思想 , 考 当前德 育教 育绩 效差的 原因 , 思 主要是 德育课教 学 目标、 内容远 离学生 实际 , 方法 陈旧 、 单一 , 有真正从 学生的 角度 出发 , 实现 以人 为本 的德育 目标 。 育教 育应该 强化 学生主体 意识 , 没 来 德 强调德 育教 育的实 效性 , 因材施教 , 创建一个 民主和 谐 的育人环境 , 改 变德 育现 状 的关键 。 是 关键 词 : 以人 为本 中学生 德育 中图分类 号 : 3 G I 6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7 —9 9 ( 0 ) 5 c一 1 l 1 I 3 7 5 2 1 o () 0 一0 6 o 6 纵 观 教 育 改 革 的 历 史 , 有 成 功 的 经 既 验 又 有 深 刻 的 教 训 , 一 线 的 德 育 教 学 工 在 作 者一直都 在追 求着理想 的教育模 式 , 使 德 育教 育成 为一 种 新 的教 育理 念 且 日渐 被 人 们 认 可 , 人 们 真 正 认 识 到 培 养 中学 生 使 德 育 工 作 的 重 要 性 。 育 教 育是 教 育 者 根 德 据 社 会 要 求 对 受 教 育 者 所 进 行 的培 养思 想 品 德 的 活 动 , 何 学 校 都 需 要 培 养 青 少 年 任 的 德 行 , 为 在 青 少 年 的 身 心 发 展 中 , 想 因 思 品 德 的 发 展 既 决 定 着 青 少 年 身 心 发 展 的 方 向 , 是 青 少年 身心 发展 的 动 力 , 决 定 青 又 而 少 年 身 心 发 展 方 向的 不 是 知 识 与 智 力 , 而 是 思 想 品 德 、 想情 操 等 , 理 由思 想 品 德 的 发 展 方 向决 定 他 们 做 出 造 福 于 人 民 , 是 危 还 害 社 会 的 行 为 , 之 青 少 年 时 期 是 思 想 品 加 德发展的最 佳时期 , 受感染 , 塑性 大 。 易 可 所 以 , 学 生 的 品 德 教 育 至 关 重 要 , 就 现 对 但 阶 段 的教 育现 状 来 看 , 在 一 些 问 题 。 面 存 下 得 科 技 教 育 在 学 校 教 育 课 程 中 的 比 重 正 在 膨 胀 , 部 分 教 师 认 为 培 养 学 生 的 科 技 教 有 育 更 重 要 。 是 有 理 性 的 教 育 学 家 都 一 致 但 肯 定 德 育 教 育 的 价 值 性 , 定 道 德 教 育 在 肯 全 部 教 育 中 的 核 心 地 位 , 当 今 科 技 教 育 在 发 展 的 今 天 , 师 们 更 应 该 重 新 强 调 教 育 教 据 学 生 的 特 点 , 着 “ 人 为 本 , 学 生 为 本 以 以 本 ” 精 神 , 知 识 传 授 的 同 时 , 发 他 们 的 在 启 学 习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 必 要 性 与 目的 , 理 从 论 的 角 度 帮 助 学 生 弄 懂 一 些 道 理 , 高 政 提 治觉悟 。
浅谈中国当代教育
浅谈中国当代教育
学校:河南师范大学
学院:小学教育
班级:1班
学号:
姓名:韦祎
教育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大家对教育并不陌生,教书育人,从小我们就接受着教育。我国是一个传承5000多年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家,从孔子到现在的教育事业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们的教育事业也跟着时代的步伐,不断地、改革、发展、创新、进步……
但是,就像双刃剑一样,每个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教育的发展也是其两面。
不可忽视,教育的发展有很多好的方面。
我国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好现象。从隋唐隋炀帝开始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的诞生以来,中国就开始注重读书,甚至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一说。梁启超先生也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孩子是中国的未来,中国对教育的重视就是对中国未来人才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为了能让更多的孩子走进学校,接受教育,国家提出了九年义务教育;为了能让所有的孩子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国家提供了助学贷款;为了祖国的下一代更强更好,国家大量投入资金发展教育,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一切的一切,可以看出,中国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而且,不光是国家,在进入2000年的新世纪以后,我们能够深刻体会到,整个中国从家庭到社会对教育的投入日益壮大,尤其是家庭方面的投入,能看出每个家长越来越希望孩子能通过上大学实
现自己年轻时代未完成的梦想,所谓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也成风,高考就成为了一个最重要的途径。
浅谈当代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
在 给 某 学 校 作报 告 时 , 到 这 样 一案 例 “ 谈 有 2. 社会 上 各种 不 良或 腐败 风 气 的影 响 3
教 育 内 容 和 先 进 典 型 , 一 步 增 强学 生 的 进
法制观念 。
同 学 们 在 下 面 哄 堂 而 笑 , 导 员 问 其 中一 辅
位 学生 为何 而 笑 , 回答 说 , 劫 了 8 , 抢 抢 次 才
手 段 , 行 劫 去 公 私 财 物 的 行 为 。 罪 不 仅 强 此 年 人 身心 健 康 的 内容 。
3. 开展 灵 活 多样 的法 制教 育第 二 课堂 5
法 治 社 会 , 律 的 作 用 无 处 不 在 , 现 法 在 实 生 活 中 , 人 每 时 都 自觉 或 不 自觉 地 与 每
…
I
I
U u
科 教 论 坛
Ch n Edu t on l o ti H a d id oa l nn va on er l
来自百度文库
浅 谈 当代 中小 学 生 的 法 制 教 育
陈 萍 霞 ( 韩集 乡 中心小学 甘肃 会宁 7 0 1 ) 3 7 8
摘 要: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 , 民族的希望, 国家的栋梁, 是社会主 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法制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 内容, 同
中 图分类 号 : 6 . G 2 0 2
浅谈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多元取向及发展趋势
浅谈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多元取向及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21-04-20T10:14:23.590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下作者:杜娟
[导读] 我国的现代化社会经济建设进程不断推进,在新时期背景下,教育心理学研究也发生了改变,呈现出了全新的发展态势,运用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强调系统化的研究内容,呈现出生态化的研究情境。本文对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多元取向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山东烟台经济学校杜娟 264000
摘要:我国的现代化社会经济建设进程不断推进,在新时期背景下,教育心理学研究也发生了改变,呈现出了全新的发展态势,运用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强调系统化的研究内容,呈现出生态化的研究情境。本文对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多元取向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当代;教育;心理学;多元取向;趋势
前言:教育心理学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不仅仅是心理学理论的延伸教学,而是研究人类社会的现实,运用心理学实现深入的研究,是一项全新的教学研究活动。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向着多元化的方向逐步深入,对于教育心理学的实践起着指导作用,是当代教育心理学建设中的重要内容。结合构建主义、后现代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行为主义取向,进行对当代教育心理学的深入探索。
一、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多元取向分析
(一)建构主义取向
建构主义取向在当代的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是具有代表性的多元取向之一,建构主义是在解决活动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促进教育心理学长期、稳定的发展。其中经常使用到合作和协商学习的模式,打破了单一的理论模式,融入到了教育心理学的培训活动和教育模式以及课程设计中,体现了较强的代表性。
浅谈当代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危机
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当代 中 国高 等 艺 术教 育 的危 机
刘 文 正
( 江西 科 技 师范 大 学 , 江西 南 昌 3 3 0 0 1 3 )
摘 要: 自改革开放 以来, 我 国的教 育事业取得 了万众瞩 目 的成果 . 但是在取得这些成果的 同时也 面临着严重的 问题 , 这些 问题甚至 已经严重影响到教育的正常发展 。本文通过对 当代 高 等 美术 教 育 的分 析 , 理 清 高等 美 术教 育所 面 临 的 问题 并 加 以分 析、 阐述这些 问题 的根源所在 。整合 目前 已知的改革经验 , 提出 些 可供 参 考 的 当代 艺 术教 育 改革 的可 能性 。 关键 词 : 中国; 高等 美 术教 育 ; 危机
一
9 0年代 , 市场经济的进入在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多种可能 的 同时, 也 在 大 学 的教 育 思想 和观 念 上造 成 了 混乱 , 大 学 教 育 的社 会与 文 化 意义 正 被 无 孔不 入 的 市场 大 潮 所侵 蚀 。 中 国 当代 大 学 越来 越 趋 于专 业 化 、 技术化 、 企业 化 和 商业 化 。而作 为大 学 教 育 的首 要 原 则 、 核 心 和立 足 之本 — — 学 术 却 日渐 衰 微 , 人文 学 科 弱 化 。特 别 是在 最 近 2 0年 中 , 这 些 问题 甚 至 已 经严 重 影 响 到 了整 个 教育 的正 常 发展 。 1 国 家政 权 对教 育的 干 涉和 支 配 国家政 权 对 教育 的干 涉 支 配 着 大 学 的发 展 模 式 , 大 学 在 国 家 政权 的干 涉 下各 自按 照 国家 的 愿望 和 目的在 一 个 统一 的模 式 下 发展 , 在这 种 发 展模 式 下 大学 的个 性 化 和 多 样 化 则 受 到 严 重 削弱。艺术教育在大学教育 中的独特性更要求教学 自由、 开放 。 而 自由作 为 决 定艺 术 教 育 发展 乃 至 整个 大 学教 育 发 展最 重要 的 个 因素 却 严 格受 国家 政权 的控 制 。古 希腊 艺 术 之 所 以 能取 得 高度繁荣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 自由。近代陈寅恪在其美 学教 育 思 想上 也 倡 导 “ 独 立之 精 神 , 自由之 思 想 ” 的 美 学 思 想 。 我 国 的 艺 术 教育 自《 延安文 艺座谈会》 以来 就 严 格 的受 政 治 的 管 制 和 支 配一 即 文艺 服 务 于政 治 , 这 必 然导 致艺 术 的 发 展 严 格 受 政 治 的约 束 和支 配 , 深 深地 束 缚 了传 统 文 化 中 的文 化 和艺 术 的发 展 , 在 这 种思 想 模 式 下 引进 了 西 方 艺 术 史 中 的 所 谓 “ 写 实主义” 而 拒 绝 了 中 国传 统艺 术 和 西 方 现 代 艺 术 的文 化 积 累 。在 这 种 “ 写 实主义” 的艺 术 观 和 苏 联 模 式 的融 合 和 吸 收 , 改 造 中重 建 “ 红、 光、 亮” 的风 格模 式 和 “ 高、 大、 全” 的艺 术 形 象 , 以达 到歌 颂 光 明 和 政 治理 想 主 义 的 目标 。 艺术 为 政 治服 务 远 远高 于 自身 的 学 术 价值 , 成 为 政 治意 识 形 态 后 的另 一 种 意 识 形 态 。在 这 种 特 定 的 艺术模式下 , 艺术个性消失于一种集体风格 中。共 同的创造 了 个虔诚 的宗教世界 , 而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 。 2 艺 术 教 育模 式 的 落后 我 国的 现代 高 等 艺术 教 育 的教 学 思 想 和教 学 理念 自建 国以 来 一 直 还在 沿 用 欧 洲 1 9世 纪 或 2 O世 纪 5 O年 代 由俄 罗 斯 传 人 中国的艺术教育体系。而美国早在 2 0 世纪六 、 七十年代 已大胆 的将 对 材料 的认识 , 对对 象 的观察 方 法 , 个 人 的体 验 及 表 达 个 人 情 感 的训 练放 在 首位 , 这大 大 提 高 了学 生 的独 立 精 神 , 自由思 想 和创 新 能 力 。而 我 国 的 艺 术 教 育 还 是 停 留 在 对 造 型 能 力 的 重 现, 对 基 本 技 能 的强 化 的教 育 模 式下 。在 这样 的教 学 模 式 下 , 老 师只是注重对学生基本造型( 在绘 画中, 指对固体形象或向后退 缩 的一个个平面做立体表现 ) 能力的训练 , 而作为艺术最重要的 创新能力和思维方法却显得相形见绌。艺术教育不仅仅是传统 技 法 的教 授 , 而是 要 开 发 和 扩 展 学 生 智 慧 的 复 杂 系 统 工 程 。这 就要 求 除 了掌 握 技 法之 外 还 要 提高 自身 的艺 术 修养 。对 艺 术 发 展史 的 了解 , 对艺 术 欣 赏 的趣 味 和艺 术 评 价 敏 锐 的 洞 察 力 。 同 时对 哲 学 、 诗歌 、 社会 学 、 文 学 等 等其 他 学科 的 了解 , 对 当下 社 会 现象 引发 的思 考 , 都 是 艺 术 教 育 至关 重要 的 方 面 。 而 大 学 教 育 逐步 趋 向于专 业 化 、 技术化 、 商 业 化 和 企业 化 , 在 很 长 一 段 时 间 里鉴 于 中 国教 育 资 源 的 局 限 和 社 会 需 要 的迫 切 , 他 仍 然 是 一 个 可 以被 人 接受 的艺 术 教 育 模 式 , 但 是 随着 世 界 一体 化 和 经 济 全 球化 的进 程 , 中 国社 会 逐 步融 入 到世 界 的潮 流 中 , 原 有 的艺 术 教 育模 式 已经不 能 促 进 当 前 艺 术 的发 展 状 况 , 而 培 养 出 的 毕 业 生 也不 能 促 进 当今 信 息快 速 发 展 的世 界 。这可 以从 最近 几 年 中毕 业生 的就 业情 况 可 以清 晰 的看 出 。 3 教 育的 投 入 引发 的 现 象
浅谈当代大学生教育
取 向混乱 、 思想 困惑 、 道德错位、 心理适应能力差等情况。 针对 当代 大学生的这些现 实问题 , 必须加 强相应的教育 , 改 变教育模 式, 才 能 引导大学生健康成 长。 [ 关键词 ] 价值观 大学生 思想教 育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 编号 ] 2 0 9 5 — 3 4 3 7 ( 2 0 1 3 ) 1 5 — 0 0 3 2 — 0 2 [ 中图分类号 ] G 4 5 5
的, 从教育 内容 、 方式等多方面加 以改进 , 对症下药。
( 一) 从 多方面、 多层 次进行 思想教 育
的心 等也暴露 出大学生价值观 的偏失 。
( 三) 心 理 素质 不稳 定
大学生是 国家 的未来 , 承载着 国家 的希望 , 因此 , 理
想信念教育 、 爱 国主义教育是必不可少 的 。学校可 以利
的一个过程 , 同时也认为 其是为以后找到好工作及获得
今天 , 人们普遍接受 了大学 的多职 能论 、 认为教 学 、
科研 、 社会服务 是大学职 能 , 随之而来 的专业 教育在 大
学教育 中占主导 地位 。人文科 学受到冷落 , 导致 大学生
好生 活的一个 阶梯 ; 他 们既赞成 “ 人生 的最大 价值在 于 奉献 ” , 也认 同“ 主观为 自己, 客观为别人 ” 等。 信息化是 当代社会的一大特征。网络 已经成为影响 大学生道德及思想 的非常重要 的媒介 。网络 中不健康的 思想及 观点也 是造成 大学生思 想 的困惑与道 德错位 的
浅谈我国当代高职数学教育课程改革
浅谈我国当代高职数学教育课程改革摘要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高职教育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许多不足,尤其是高职数学教育。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职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具有应用性的策略,以期有效的促进高职数学教育的课程改革。
关键词高职数学教育现状策略
随着一次次教育改革浪潮的来袭,高等教育改革的呼声也日益高涨,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已成功的由精英式教育转型为大众化教育,而作为高等教育的分支——高职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提倡,有着极好的发展前景。但是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一直是社会议论的热点话题,人们普遍对高职教育存在偏见,因此高职教育面临巨大挑战,尤其是高等数学教育。目前高职数学教学深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存在严重不足,与社会现实需要相脱节,导致培养出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如何改革高职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高职数学教学的现状
1、高职学生数学基础不均衡。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主要面临的是生源的质量问题。随着逐年高考的扩招,且进入高职院校的志愿又没有任何限制,故考进高职院校的学生总体水平不高,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以普高生来说,入校条件还算可以,但仍有文科理科之分,这就不免产生差异。至于三校生,正是因为初中毕业考不上高中,才进了三校,而三校
生既学基础文化课又学专业课,因而不可能有较好的文化基础,甚至有些内容还是空白,再加上部分五年制的学生,更是直上大学,没有高考的压力,学习质量较差,想要学好高等数学,对他们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2、对高职数学的定位不足。
浅谈当代教师的素质教育
性 ,兴趣 ,优缺 点 ,工 作能 力 及所 负 担 的角色 。不 少教 师 在 工作 中的压 力 是对 自己缺 乏 了解 ,教 学 工 作不 能 从实 际 需 要 出发 , 目标 定得太 高 或者 过于 理想 化 , 最 终 难 以避 免挫 败 ,导致 付 出 与成 功 不 相 符 ,心 理 失 去平 衡 。此 外 ,教 师 要充 分 发挥 自己的 个性 优 势 ,在 教育 教 学 工 作 中扬 长避 短 。
圜墼垦壁
__
宣
浅 谈 当代 教 师 的素 质 教 育
⑧ 周 静
长沙 4 00 1 0 4) ( 湖南 女子 职 业大 学艺 术设 计 系 , 南 湖
【 摘
要 】 本 文 从 加 强 教 师 角 色 责 任 、加 强 教 师 职 业 道 德 建 设 、维 护 教 师 心 理 健 康 ,促 进 教 师职 业 发展 三
方 面 探讨 当 代 教 师 的 素 质 教 育 。
【 键 字1 素 质 教 育 ; 当代 ;教 师 关
随着社会的变迁,知识的不断更新, 社 会对 教师 角色 的要求 不 再是单 纯 的“ 传 道 ,授 业 ,解 惑 ” 师只 有 了解 自己所 。教 处 的 角色 情 景 ,具 备 良好 的 心理 素 质和 职 业 适应 能 力 ,才 能 成 为一 名合 格 的 教 育工作者。 加 强教 师角 色责 任 教 师作 为现 代 社会 中的 一 员, 心理 状 态或 多或 少受 到社会 各种 思潮 的 影响 。 特 别 是 市场 经济 的 变革 ,使 教师 传 统 的 人 生 观 、价 值观 不 断 面 临新 的挑 战 , 同 时 也影 响着 教师 的角 色期 望和职 业 态度 。 尤 其 是商 品 意识 不 断对 教 育 的影 响 和渗 透, 教师固有的道德价值观开始动摇、 解 体 ,教师 行 业 出现 不 安心 工 作 、人 员流 动 、跳 槽等 现 象就 不 足 为怪 了 。我 们 很 难 肯 定 目前 从事 教 师这 一 职 业 的人 ,都 是 热 爱本 职 工 作 ,能够 担 负 起 教师 角 色 责 任 的 人 。因此 ,学校 在 全 面落 实 素质 教 育 的 过程 中 要将 教 师 的职 业适 应 和 社 会 适应 作 为建设 教师 队伍 的先 决条 件 。 ( ) 现代 教育 理念 充 实教 师的 头 一 用
对于中国当代教育的看法
对于中国当代教育的看法
1. 中国当代教育存在过于注重应试教育的问题。学校通常只关注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而忽视了学生的潜能和兴趣发展。这种教育模式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容易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2. 当代教育中存在知识点过于繁杂的问题。学生需要背诵大量知识点,但却缺乏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培养。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对应试一时得利,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却束手无策。
3. 当代教育中缺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机会和环境。学校更注重学生的接受和记忆能力,而缺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实践课程。这使得学生在面对复杂的现实问题时,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当代教育中存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一些发达地区的学校拥有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而相对贫困地区的学校条件相对较差。这导致了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加剧,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5. 当代教育中缺乏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学校通常只注重学生的学术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德育、体育和艺术等方面的培养。这导致了学生在一些综合素质方面的欠缺,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6. 当代教育中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教育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使得学
生在毕业后面对真实的工作环境时,缺乏实际操作的能力,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浅谈当代高校“中国梦”教育的途径和方式
华 人 民共 和 国 主 席 习近 平 同 志 在 第 十 二 届 全 国人 民代 表 生 都 把 个 人 梦 想和 “ 中 国梦 ” 紧 密 融 合在 一 起 , 把 个人 价 值 大 会 第 一 次 会 议 上 发表 重要 讲 话 , 进 一 步 诠 释 了这 一 梦 想 与社会价值紧密结合在一起 ,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 的 内涵 。 之 后 , 为 深入 学 习贯 彻 党 的十 八 大 和 中 央 领 导 同 联 系在一起 , 努力成为对国家、 对社会 、 对人民有用的人才。 志 系列 讲 话 精 神 , 教育部在北 京召开 了高等教育 系统“ 中 2“ 中国梦 ” 宣传教育的途径 国梦 ” 教 育 活 动 座 谈会 。 座谈会上 , 教 育 部 副部 长杜 玉 波 提 2 . 1学 习历 史 , 明确 梦 想 学 习历史 知 识 , 能 够 使 新 一 出: “ ‘ 教育梦 ’ 是‘ 中国梦’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实现 两 个 百 年 代 青年 学 生 了解 中国 古代 史 上 辉 煌 灿 烂 的 文 明 、 文 化 , 来 目标 和 ‘ 中 国梦 ’ , 教 育 是 先导 和 基 石 。 ” 以 此来 强 调 学校 教 激 发学 生 的 民族 自豪 感 。大 量 历 史 人 物 的 爱 国名 言 , 能 激 育与 “ 中国 梦 ” 之 间 有着 不可 分割 的重 要 关 系 。 励 学生 的爱 国之 心 , 报 国 之志 。 还 有 大 量 弘 扬 中 华 民 族 优 1 . 2 当代 大 学 生 的思 想 现 状 总 体 来 说 ,大部 分 学 生 良传 统 的素 材 。如 : 关 天培 、 邓 世 昌以 身殉 国 , 戚 继 光 忠 心 能坚 持 历 史 唯 物 主 义和 辩 证 唯物 主义 , 对 当前 社 会 状 况 能 报 国 , 文天祥一身浩然正气 , 史可法宁死不屈 , 谭嗣 同舍 身 有 自 己独 到 的 见 解 , 也 能客观 、 全面 、 正 确 地 评 价 社 会 问 变 法 , 这 些英 雄 行 为正 是 中 华 民族 传 统 美 德 。 除 此 之外 , 使 题 。部 分学 生 容 易 受 外 界 言 论 的 干扰 , 信 仰 立场 不 坚 定 。 学 生 进 一 步 了解 国 情 , 增 强其历史使命 感 , 还 可 以 通 过 吸 另 一方面 , 当今 大 学 生 的主 体 意 识 强 , 注 重 自我 价 值 取 东 欧 、 苏 联 社 会 主 义 改 革 失 败 的教 训 , 深 刻 理 解 党 中 央 的实现 , 热 衷于 “ 自我 设 计 、 自我 奋 斗 、 自我 实 现 ” , 但 与 之 制 定 的 政 策 方 针 , 努力 与党 中央保 持一致 , 坚 持“ 科 教 兴 俱 来 的 是 其 身 心发 展 不 平 衡 , 存 在 许 多 矛 盾和 困 惑 , 虽 然 国 ” 的 战 略 方针 , 树 立 为 振 兴 中 华 而刻 苦 学 习的伟 大 抱 负。 积极进取 , 但 理 想 中现 实 化 、 功 利 化 内 容 占主 导 , 偏 重 个人 不仅 如 此 , 学 习历史 , 了解 历 史还 可 以从 一 定 程 度上 树 发 展 。他 们 追 求 理 想 但 又 被 现 实 功利 所 左 右 , 有奉 献 的 思 立 积 极 的人 生观 、 世界观、 价 值 观 为 荣。 如 : 一 些 咏 志 主 诗 想 准 备但 又被 物 质 享受 所 诱 惑 。 句: “ 人 生 自古谁 无 死 ,留 取丹 心 照 汗青 ” 、 “ 牺牲我一个 , 幸 除此之外 , 大 学生 思 想 活 跃 , 拥有各类“ 猎 新” 心理 , 有 福 后 来 人 ” 等 与秦 桧 、 汪精为、 等 出卖 国 家 民 族利 益 的 内容 强 烈 的 民族 自尊 心 和 自豪感 , 虽遵守法纪 , 拥 护 党 的 路 线 进 行 鲜 明 的对 比 , 发挥 伟 人 、 英 雄人 物人 格 感 染力 , 帮助 学 方针政策 , 但 一 些 同 学对 目前 我 国国 情 及 各 方 向的 认 识 并 生树立笑 对挫折, 胸怀坦荡 的意志品格。 现在的大学生还有 不全面 , 甚 至还 停 留在 感 性 、 片 面 甚 至 错 误 的 层面 上 。 外 来 大弱点 : 判 断 能力低 , 思 维 能力 差 。这 是 干扰 其 树 立 正确 文化 的侵入 , 信 息渠道 的畅通让这个年龄 的学生对现 实社 梦想的条件之一。 而学 习历史知识 , 可以让学生 了解许多古 会中 的一些 问题感到困惑不解 。 社会负面因素造成一 些学 今 中外的大事 ,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 增长见识 , 丰富头脑 , 培 生 对 国家 发 展 淡 漠 , 缺 乏 对 公 众 的 责任 感 。 养实事求是的态度, 提高判别是非的能力。总之 , 历史有助 1 . 3高校辅导 员在 “ 中国梦” 教育 中的作 用 高校辅导 于 有 梦想 的每 一 个人 选 择 正确 的道路 , 明确 努 力 的 方 向。 2 . 2开 展 活动 , 畅谈 理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当代教育
学校:长安大学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24031001
学号:2403100132
姓名:孔晓霞
教育是立国之本,大家对教育并不陌生,教书育人,从小我们就接受着中国当代的教育。我国是一个教育历史很悠久的国家,从孔子到现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们的教育事业也跟着时代的步伐,不断地改革、发展、创新、完善……
但是,就像一枚硬币一样,每个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教育的发展也是有两面的。
不可忽视,教育的发展有好的方面。
我国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好现象。梁启超先生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青少年是中国的未来,中国对教育的重视就是对中国人才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为了能让更多渴望学习的孩子走进课堂,学习知识,国家提出了九年义务教育;为了能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国家提供了助学贷款;为了祖国的下一代更强更好,国家大量运用资金发展教育,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一切的一切,可以看出,中国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好的重视。
而且,不光是国家这个整体,进入新的世纪以后,我们能够深刻
体会到,整个中国从家庭到社会对教育的投入已经越来越多,尤其是家庭的投入,能看出每个家长越来越希望孩子能通过上大学实现自己年轻时代未完成的梦想。高考就成为了一个最重要的途径。
提到高考,教育发展过程中不好的方面就体现了出来。
对于高考的争议,从它诞生的一天起就从未停止过。但它却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目前为止较好的人才选拔方式。高考的争议,归根结底在于中国目前人口众多,教育资源严重匮乏的现实。当公平和效率难以两全的时候,只能通过高考几份卷子一刀切的方式,对人才选拔一刀截断。很多人将中国与美国相对比,说美国的教育何等自由。这种对比是不公平的。中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有自己的特殊国情,尚处于发展中国家,很多制度需要碰撞协调,使之与时俱进的适应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
因为高考的选拔制度,中国的初等教育被扣上了“应试教育”的大帽子,很难取掉。素质教育的提出,只是在帽顶贴上“这不是帽子”的标语,治标不治本。面对高考的压力,很多学生顾不得其他的素质,得分才是关键。管它什么兴趣不兴趣,最要紧的是要不要考。素质教育有没有也不重要,能使学生进好大学就是最大的素质教育。
我们让教育成为记忆之学,机械之学,仿佛现代教育的惟一的基本功就是背书。这是人类的悲哀,因为这样意味着我们将把代表人类未来的学生塑造成只会记诵和模仿的动物。教育远离个性,成为标准化的模具。其结果是我们的下一代一个个都不善思维,个性衰微,少年老成,随波逐流,抹杀了个性,毫无智慧可言!我们让教育脱离人
的内心感受,只要学生课后上有助于考级的补习班。至于周围人在想些什么,我们是不管的,因为无暇过问。多少次,看着疲惫的父母带着同样疲惫的孩子,拎着琴,夹着画架,匆匆地来来去去,我就情不自禁心里一阵酸痛,这样的学习,固然能给孩子特长,但能引导他走进精神世界吗?真的算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吗?
在我们中华民族文明启蒙之初,我们的教育是从理想的崇高起步的——对人性的培养从而产生智慧。然而渐渐的,我们的理想却沉落到与我们的实际持平的地步。当理想与实际拉平,其结果就会停滞不前。尤其是,只要我们把智力教育仅仅设想为获得机械的智能,或仅仅在于系统陈述实用的真理,就不可能有进步。尽管知识是教育的一个主要目标,但知识的价值中还有另一个更模糊但却更伟大、更居支配地位的成份,古人把它称为“人性和智慧——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有知识不等于有人性和智慧。一个人可能学富五车,但他不一定是有人性和智慧之人,因为他完全可能千万次地重复人家的思想,却自己不善思考,不去探究,更不会发明创造——知识关注的是现成的答案,现成的公式,现成的历史事件的归纳,而人性和智慧关注的是未知的世界。真正的有人性和智慧之人,会对自己所从事的活动深感兴趣,他不是被迫去做,而是自愿去做,只要感兴趣,即使没有什么实际好处,也仍然乐此不疲,因为他从做的过程中体验到生活的愉快,人生的乐趣。还有什么比品尝生活的愉快和乐趣更接近智慧呢?学习即有智慧的生活,教育即有生活的智慧。
像我们现在的学生,对于“读死书,死读书”感触很深,从小到大,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看你学习的好与坏都是从你的考试成绩来看,换言之,无论你是否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你的考试成绩好,那么你在别人的心中就是个有前途的人!老师给我们上课的目的不是学习有用的知识,而是考高分,以前上课时经常听见老师说给我们什么什么是重点,而这些重点的定义是什么呢?就是看以前的考试考过没有,如果以前有考试考过,哪怕是个鸡肋的知识也是重点,只要你记住了考试的时候得分了就对了,至于你会不用这个知识那些都是不重要的。这样一来就直接导致了那些真正有用而考试很少考或者不考的知识却被清描淡写的一笔带过,试问在这样死板的教学方式下,能够培养出创新人才吗?看看我们国家每年中考、高考分数优异的学生不计其数,可是这些高分尖子为什么很少有人成为真正杰出的人才呢,原因很简单,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培育出什么样的人,“死”方法培育出来的都是书呆子,这些书呆子即使你考试成绩再好又有何用?
也正是因为我们国家一项视考高分为最终目标的教育方式和思想导致了我国不可能培养出创新人才!看看今日的初中生、高中生,满满一课桌的书,一沓厚厚的作业本,一副厚厚的眼睛片这些都是当今校园的特色。
但是,换个方面思考一下。尽管高考有那么多的不足,但它却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目前为止较好的人才选拔方式。既然方式改变不了,那为什么我们不能从内容上着手改变呢?
我们可以改变教育内容,多增加一些时事政治方面的,和自己平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真正的做到素质教育。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更加关注社会,而不是成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也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是为兴趣而学,而不是为分数走进题海。我想,这样应该会是有帮助的吧。
中国人才的培养,需要不断的尝试。其他的尝试可以失败,但教育的失败却涉及到一代人的幸福,更使国家在受害一代人肩负起建设国家重任的时候蒙受巨大损失。因此教育问题应该引起足够重视,不为了国家自身,更是为了每个人的成长,每个家庭的希望。不同的选拔方式会造福不同的人。如果无法做到让每个人都满意,那就最大程度满足人的发展,最大数量实现人的成才。
相信我们的教育事业,会让中国的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