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教育政策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国教育的当代政策分析
(行管10151:但承志、赵帆、文艳、徐捷)我国建国50年在教育思想方面的逻辑发展轨迹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49—1966年,即开展“文化大革命”运动前。这一阶段接受苏联凯洛夫《教育学》所提的“以系统的科学知识武装学生的头脑”的影响,强调偏重双基—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
第二阶段为1979—1982年,提出“加强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教改方针,强调智力的发展与能力的培养;
第三阶段是1983—1989年,此一阶段提出“加强基础、发展智能、培养非智力因素”的方针,既表现为非常重视非智力因素,又注重把它与智力因素结合起来;
1990年以后,进入我国社会主义教育逻辑发展的第四个阶段。这一阶段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素质教育。从80年代到90年代,素质教育逐步从一种教育观念、一种教育思想而成为一种教育战略和关系千秋后代关系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此前强调的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能力,培养非智力因素,以及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和个性教育等,都包容在素质教育之中。毫无疑问,素质教育的提出与实施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和我国当代教育逻辑发展的必然。
现代教育的一百年改革发展历程及发展态势和我国社会主义教育50年的运行轨迹可以说都是世纪之交我国的教育背景。而与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战略尤其相关的则是近几年我国所面对的国内外有关形势。党的十五大提出了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十五大以后,国家在科教兴国方面有两件大事:
一是国务院同意科学院提出的国家创新体系;二是党中央召开全国技术创新大会,致力于提高整个社会和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而与之相应的教育上也有两件大事:一是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二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召开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专门颁布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而教育上这两件大事,正是基于以下一些背景:
首先是知识经济和国家创新体系的提出。
其次是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的需要。
第三是为了适应国际经济竞争而面临着挑战。
第四是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客观存在的教育差距的需要。
第五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优质教育的需要。
正是上述的背景,才导致了我国近几年教育战略的大调整,才导致了我国这些年整个教育的令人惊异和令人鼓舞的变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乃是世纪之交我国教育的主旋律,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流方向。99年6月中央和国务院作出决定,强调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要通过加快教育发展,通过教育整体改革而进行。
从1993年,我们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就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在1999年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又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又把实施素质教育确立为跨世纪教育的战略重点。
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方
面的,与之相配套的社会主义教育体制也担负着为国家培养、输送各方面人才的任务。
然而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才的输送有着强烈的“对口”性质,目的决定行为,于是教育也在这样的目的指挥下形成了相应的模式,对口式的人才培养方式目的性非常明确,也就决定了最终选拔人才的方式变得非常具体而狭隘,于是在追求这样的结果的前提下,其过程也就变得更加直接而简单,尤其是中小学教育,完全针对了中、高考的选拔而安排课程和课堂教学。
进入市场经济时代的中国,由于经济体制的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才的流动性也随之增强,在这种背景下,教育虽然仍旧担负着培养人才的任务,但是对于培养的结果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中小学教育方面,对于学生的培养不再以具体的社会分工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趣,在学习中掌握实现人生目标的方法和手段。这样的教育方式,称之为素质教育。
乍看来,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确实是格格不入,互相矛盾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然而,对两者的认识,很多人存在着矫枉过正的误解。
首先,从教育的目的来看,教育的直接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通过学习,掌握相应的知识,从而丰富支持储备,并且掌握运用这些知识的方法,就这一点上来看,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源出发点是统一的。
其次,从教育的传授步骤来看,都是从核心的内涵性知识不断延伸到外围的外延性知识,由习得基础知识不断发展到习得高级知识,就这一点来看,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在过程上是一样的。
目的的一致性和过程的类似性,决定了两者本出一源,所不同的是在连接目的和结果之间的方式和侧重点。应试教育以目的为导向,用最简单的方式去完成目的,而素质教育则是
尽可能的复杂化其内容方式,最终达到目的。虽然最直接的方式是最有效的,而后者无疑是最为丰富的。对于金字塔形的知识积累过程来讲,塔基越大,上升可能也就会越大,所以,素质教育要达到的目的之一就在这里得到了体现,就是尽可能的拓宽受教育者的知识面,增强其知识储备。应试教育更多的是强调基础的掌握和精确,相对比较忽视对于外延知识、迁延性知识,而素质教育则是在强调基础的情况下,在有限的时间内提供更大的信息量,以此丰富受教育者的外延知识储备。
虽然有上述不同,但是,在考试仍然作为教育选拔方式的前提下,应试教育对基础知识和可考察性知识的强调,仍然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是值得吸取的。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矛盾的对立统一论和辩证法,矛盾的两个方面是互相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的关系。于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两者形式上的对立就被考试、有限的时间(中小学共12年或11年)在内容上统一到了一起,成为了一对需要辨证看待的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矛盾。
从现实层面来看,仅仅素质教育本身并不能成为教育的唯一方法。这决定于受教育者——尤其是初等教育——最终需要接受统一标准的考试,以此决定未来人生的命运。用通俗的说法就是“指挥棒”效应。在这一前提下,单纯对知识储备的丰富和提高是不足以应对目前的教育体制的。也就是讲,中小学阶段的素质教育本身也是有界限的,有非常明确的目的性,不可能任由知识储备对象外延的无限扩大而没有重心。
这一问题的解决就需要引入应试教育的教育方法,对于核心、基础的知识,需要加以特别关注。然而在新的形势之下,完全采取过去的应试教育方式又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解决。
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和知识的传授者,教学方法的不同最终会引起很大差异。在我国,中小学阶段学生习得知识的途径主要还是来源于教师,而在场所上课堂教育无疑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