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结性考试第三套试卷及参考答案教案资料

合集下载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课终结性考试三套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课终结性考试三套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课终结性考试三套试题及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结性试卷一

论述题:电影《鸦片战争》开篇说:“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屈辱的历史”。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分析造成近代中国如此深重的苦难,除了列强的原因,清政府自己又该负怎样的责任呢?(100分)

答: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制度落后于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而前者则是更根本的原因。因为正是由于社会制度的腐败,才使得经济技术落后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

1. 社会制度腐败

(1)吏治和军队腐败

1840年以后,中国封建社会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中国的清王朝,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许多官员贪污腐化,克扣军饷。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

鸦片战争中,禁烟抗英有功的大臣如林则徐、邓廷桢等被革职查办,甚至发配充军;而主张对敌妥协的琦善等人反而受到重用。钦差大臣奕山到广东,竟然把人民群众诬蔑为“汉奸”,主张“防民甚于防寇”。清政府特别害怕战争持续下去,会引发农民起义,因而急于向英国侵略者谋求妥协,为此不惜割地、赔款。

(2)战争指导思想错误,既害怕列强,更惧怕人民

指导思想的错误是与其政治立场分不开的。统治者以“和外安内”为战争指导思想。多数权贵害怕列强的坚船利炮,丧失了抵抗的信心,为了个人和统治者的私利不惜出卖国家民族的利益。他们尤其惧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组织起来后危及封建统治,所以,屡屡压制、打击和破坏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不惜割地赔款向列强谋求妥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和课后习题(含典型题)详解(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圣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和课后习题(含典型题)详解(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圣才】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3.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考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见表3-1)

表3-1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2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见表3-2)

表3-2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3.三民主义学说要点

1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其具体内容和局限性见表3-3。

表3-3 三民主义的内容及其局限性

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同盟会的纲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确实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它在与改良派的斗争中,在动员和组织群众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共和国的斗争中,起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它又是一个不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它主张民族主义,但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号召;它主张民权主义,但又惧怕广大工农群众;它主张民生主义,但缺乏使农民获得土地的内容。同盟会纲领中的这些弱点,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4.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坚持走改良道路,反对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统治。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和《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1)改良派和革命派的论战(见表3-4)

表3-4 改良派和革命派的论战

(2)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

①主张推翻清政府,但对帝国主义的干涉问题,不作正面回应。

②“国民”主要指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忽视了广大的劳动群众。

2020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结性考试第三套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结性考试第三套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C(开卷)

论述题:一般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都是以城市为中心开展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革命却将重心放到农村。历史证明这条道路是成功的,其依据何在?

依据一:

中国共产党人遵循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依靠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最终才选择此道路。

由于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相勾结);中国国情况与俄国也不同;辛亥革命失败了,大革命也功亏一篑。而在大革命失败后敌我态势发生了更大变化。反革命武装到牙齿,革命缺少武装。因此,大革命失败后中共所有以占领中心城市为目标的起义很快就失败了。这些起义失败后保留下来的部队,大都转移到了远离国民党统治中心的农村区域,在那里发动农民群众、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和创建工农政权的斗争。除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及时转移到井冈山地区、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外,南昌起义余部—部分由董郎率领转移到海丰、陆丰地区与当地农民会合,主要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转移到湘南打游击、开展农村革命,最后也上了井冈山。广州起义余部一部分也转移到海丰、陆丰地区与农民会合;一部分后来随朱德上了井冈山;另一部分则转入粤西北农村,后来参加了广西左、右江起义。这一时期的经验教训证明:以城市为中心不可能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既然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道路行不通,重走北伐道路又再无条件,那就只剩下一种选择:在反革命势力薄弱的农

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坚持革命斗争。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这是中国革命的规律所使然。

依据八七会议“找着新的道路”的要求,中共中央在领导武装起义的过程中,也初步提出了占领一个或几个县、建立革命政权、实行武装割据的思想。1928年6月中共六大在继续把城市工作的复兴视为革命高潮到来的决定条件的同时,也肯定了农村根据地和红军是决定革命新高潮的更大的发展基础和重要力量。1929年6月的六届二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在中国,找不到一个经济力量能够统治全国的大城市,所以中国革命要胜利,必须要有红军,必须要有广大的苏维埃区域的帮助。同年9月,中共中央在给红四军前委的信中明确指示:“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这是中国革命的特征,这是中国经济基础的产物。”1930年5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发表署名周子敬的信,认为应当以大部分力量甚至全副力量去发展乡村工作;革命势力占据了广大农村之后,即可以联合起来包围、封锁城市,用广大农村的革命势力以向城市进攻,这样,革命必然可以取得胜利。这进一步说明:以农村为工作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是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要求。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毛泽东,则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国家开放大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指南

国家开放大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指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指南

一、课程简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国家开放大学本科各专业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第一学期开设。

二、学习内容

本课程安排了七个专题的学习内容。如图:

三、怎么学?

本课程采取专题学习形式。每个专题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的内容:

1.专题导学:为使学习者更加方便地学习,本课程为每一专题制作了专题导学,交代了专题背景、主要内容等。

2.核心学习包括:“专题导学+视频学习+专题测验”,学生需要首先学习专题导学,然后点击“视频学习”进行学习(学生第一遍观看视频时,视频不能拖拉;专题视频只能顺序观看,不能跳着观看),学生学习完每一专题全部视频课程后,才可以进入“专题测验”完成每一专题的形考任务。

3.疑难解答:是对于专题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的解答。

4.拓展学习: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文献资料,拓宽学生学习的视野和深度。

学完某一资料或看完某视频后,相应的圆圈会有对勾。如图:

四、考什么?

1.考核方式及计分方法

本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占课程综合成绩的50%,终结性考试占课程综合成绩的50%。课程终结性考试成绩必须及格且课程综合成绩达到60分及以上(及格),可获得本课程相应学分。

2.形成性考核

任务要求:完成基于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课程中每个专题的测验,该任务占课程综合成绩的50%。

专题测验题题型:题型包括判断题和单项选择题。

特殊说明:学生学习完每一专题全部视频课程后,才可以进入“专题测验”完成每一专题的考核任务。

3.终结性考试

任务要求:完成社会实践与大作业,占课程综合成绩的50%。其中,社会实践占课程综合成绩的20%,大作业占课程综合成绩的30%。

试卷2022秋季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述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到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试卷2022秋季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述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到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试卷2022秋季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述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到底给中

国带来了什么

2022秋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结性试题及答案论述题:历史不仅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要认识到近代中国所背负的深重苦难,试述外国资

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到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答案: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到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

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列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列强根据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根据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根据控制中国海关

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

国当权者变成自身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列强根据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根据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

于被宰割的地位,同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

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列强还对中国开展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

的外衣,开展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了帝国主义侵略有理

论制造舆论。因此,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

根本原因。

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组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

请试述清末对国家出路的三次探索的失败分别说明了什么参考答案2

请试述清末对国家出路的三次探索的失败分别说明了什么参考答案2

2023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作业终结性考试试题1

一、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00分。)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压迫中国人民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反抗压迫的过程。为了争取国家独立,实现民族复兴,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探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出路,掀起了生生不息、再接再厉的英勇斗争。请试述清末对国家出路的三次探索的失败分别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自I860年代起,清末经历了三次大的改革,即自强运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清末新政。

1、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

1861年1月11日,爱新觉罗.奕欣会同桂良、文祥上奏《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推行了一项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运动。

1861年辛酉政变后,慈禧重用洋务派,洋务派大规模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化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1894年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历时30余年的洋务运动破产。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①清政府的腐朽统治②未能针对性解决几次战争失败的原因③政府官员的腐败④政体的落后⑤精神上的传统和守旧,坚持中体西用⑥顽固派的扼杀教训:只学习技术是不能改变现状的。

2、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必考考点题库含参考答案(完整详细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必考考点题库含参考答案(完整详细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题库含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最先对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做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A )

A.冯桂芬C.曾国藩

B.薛福成D.张之洞

2.洋务运动时期兴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兵工厂是(D )

A.马尾船政局C.天津机器局

B.金陵机器局D.江南制造总局

3.戊戌维新时期,梁启超曾任主笔的报纸是(A )

A.《时务报》C.《国闻报》

B.《万国公报》D.《湘报》

4. 1898年3月,张之洞发表的对抗维新变法的代表作是(D )

A.《新学伪经考》C.《人类公理》

B.《孔子改制考》D.《劝学篇》

5. 1904年至1905年,外国侵略者为争夺在华利益而在中国东北进行的战争是(D )

A.英法战争C.日美战争

B.英俄战争D.日俄战争

6. 20世纪初,邹容发表的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的著作是(B )

A.《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C.《警世钟》

7.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是(

A.《民报》

C.《民国日报》

B.《革命军》

D.《猛回头》

A )

B.《苏报》

D.《新民丛报》

8. 1911年4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黄兴带领下举行的起义是(C )

A.惠州起义C.广州起义

B.河口起义D.武昌起义

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B )

A.《钦定宪法大纲》C.《中华民国约法》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总统选举法》

10.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标志是(D )

终结性考试一答案(中国近现代史)

终结性考试一答案(中国近现代史)

试卷代号:1394

国家开放大学2019 年秋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开卷)

试题:1949年10 月1 日,饱经战争沧桑与落后苦难的中国人民

终于重新站起来了! 我们伟大的祖国今年迎来了她的70 岁生日。无论走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请试述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

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100 分)答: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是由于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它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

的指针。因此,中国共产党能够制定出适合中国情况的、符合中国人民利益的纲领、路线、

方针和政策,为中国人民的斗争指明正确的方向。

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自1921 中国共产党创建至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28 年的时间里,它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无数的优秀

战士。它的许多卓越领导人,如李大钊、瞿秋白、蔡和森、向警予、邓中夏、苏兆征、彭湃、陈延年、恽代英、赵世炎、张太雷等,许多杰出的将领,如方志敏、刘志丹、黄公略、许继

慎、韦拔群、赵博生、董振堂、段德昌、杨靖宇、左权、叶挺等,也都在这个斗争中英勇地

献出了自已的生命。中国共产党人以行动表明了自己是最有远见,最富于牺牲精神,最坚定,而又最能虚心体察民情并依靠群众的坚强的革命者,从而赢得了广大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完整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及参考答案

完整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及参考答案

完整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及参考答案

2012年第二学期中国近代史复习纲要

题型介绍:

名词解释:4*5分

如:天津事变,民报发刊词(答题要点:时间、人物、过程描述、历史地位)辨析题:

如:日寇侵略打断了中国走向独立的道路

简答题:

如:列强侵略中国的方式、19世纪以后中华民族意识的崛起、19世纪20年代后期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甲午战争以后亡国危机、20世纪孙中山振兴中华

材料分析

论述题1*20分

19世纪以后中华民族面临空前的历史危机,要改变中华民族的民运就要

创造出新的文明……

考试重点

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1844年中美《望

夏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的签订及影响(P11)

影响:

破坏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割占香港岛;

破坏中国的领海权:外国舰船可以在中国领海自由航行;

破坏中国司法权:外国人在华不受中国法律管束,享有领事裁判权;

破坏中国关税主权:协定关税;

并一步一步控制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使中国丧失了完

全独立的地位,在相当程度上被殖民地化了。

(掌握“辛酉政变”即(北京政变)P23)、

1861年《北京政变》(辛酉政变):肃顺等顾命大臣被清除,恭亲王奕

和慈禧太后掌权。(影响是什么??)

俄国利用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机,胁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共

侵占150万平方公里土地:

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割占黑龙江以北60万平方公里;

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俄国割占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

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俄国割占中国西北44万平方公里;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结性考试三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结性考试三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结性

考试三

1395

国家开放大学20XX年年春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开卷)

论述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减贫方案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赞扬。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精准扶贫方略是帮助贫困人口、实现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的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

根据古特雷斯的讲话,并结合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谈一谈对矛盾及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认识。(100 分)

参考答案:

老子在《道德经・二章》中讲道,“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意思是说,“有” 与“无”、“难” 与“易”、“长” 与“短”、“高” 与“下”等,虽然是相互对立的,但又是相互依存的。

在哲学上,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被称为矛盾,简要地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这种关系是由对立着的两个方面构成的,同时,构成矛盾的两个方面又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

哲学上讲的这种辩证矛盾,不同于思维中存在的逻辑矛盾。

逻辑矛盾是人们在思维过程中违反逻辑规则造成的自相矛盾,而辩证矛盾则体现为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转化的性质。足球比赛中的攻与守、学习过程中的苦与乐,都是对立的,但它们之间又相互依存、互为前提,没有攻就没有守,没有苦也无所谓乐。

同时,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相互转化。

足球比赛中,队员们奋力拼搏,就有可能转守为攻,转败为胜;学习中,艰辛的努力获得优异的成绩,苦也就转化为乐。矛盾的斗争性即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反对、相互限制、相互否定的关系,它体现着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的趋势。

国开《中国近代史纲要》终结性考试参考资料资料参考答案 (1)

国开《中国近代史纲要》终结性考试参考资料资料参考答案 (1)

终结考试一[试卷一]

试题:1949 年10 月1 日,饱经战争沧桑与落后苦难的中国人民终于重新站起来了!我们伟大的祖国今年迎来了她的70 岁生日。无论走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请试述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100 分)

答:1.“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而确认的客

观真理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

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

在斗争的最前线,以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是最有远见、最富于牺牲精神、最坚定而又

最能虚心体察民情并依靠群众的坚强的革命者,从而赢得了广大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最先进的政党,中国人民依

据一百多年来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经验,所得出的

科学结论就是:只有以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

人民解放。

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中国共产党在反帝反封建的旗

帜下,实行正确的草命统一战线的政策,把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起来,依靠各族人

民自身力量,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

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中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中国革

命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实行了以人民民主代替了资产阶级民主,以人民共和国代替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

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使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在中国建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练习及答案(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练习及答案(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练习及答案(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一、单项选择题

1、1904年到1905年,在中国的领土上爆发了一场列强争夺中国东北的战争,交战的双方是(C )

A、英俄

B、英德

C、日俄

D、日美

2、《猛回头》和《警世钟》两本书的作者是(B )

A、邹容

B、陈天华

C、徐锡麟

D、章炳麟

3、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建立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B )

A、华兴会

B、兴中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

4、中国第一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D )

A、华兴会

B、兴中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

5、1911年武昌起义的主要力量是(D )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资产阶级

D、新军中的革命分子

6、同盟会影响下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是:( A )

A、萍浏醴起义

B、浙皖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镇南关起义

7、孙中山首次向中国人民提出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目标是在( A )

A、兴中会的誓词中

B、同盟会的纲领中

C、《民报发刊词》中

D、就职演说中

8、以“革命军中马前卒”的名义,热情讴歌革命的人是(C )

A、陈天华

B、章炳麟

C、邹容

D、秋瑾

9、在武昌起义中,革命党人把一个反对革命的清军协统推举出来当了都督,这人是(C )

A、程德全

B、汤化龙

C、黎元洪

D、袁世凯

10、1913年3月,袁世凯派人谋杀国民党领导人是(C )

A、黄兴

B、孙中山

C、宋教仁

D、张振武

11、迫使袁世凯宣布取消帝制的革命运动是(A )

A、护国运动

B、二次革命

C、第一次护法运动

D、第二次护法运动

12、1917年,以调停“府院之争”为名,率辫子军进京,演出12天复辟丑剧的人是(C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练习答案与期末考试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练习答案与期末考试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练习答案与期末考试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练习答案与期末考试题

课后练习答案

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答: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发生变化,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国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新的阶级和新的思想。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答:(1)两大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一个是主要矛盾。

(2)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一下一些基本特征:

①、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控制了中国的政治

②、中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压迫奴役中国人民。

③、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但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阻碍着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

④、所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存在,但势力很弱。

⑤、政治势力不统一,各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

⑥、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5页第二段)

答: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解放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生产力发展,阻碍经济技术进步,必须先改变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

试述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与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试述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与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试题] 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了催人奋进的革命精神、红色精神、时代精神。这些精神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使得中国在今年战“疫”大考中交了满意的答卷。这些精神是在实践中孕育形成的,试述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与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说明:资料为 2020 春期国开本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于网络终结性考试试卷三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 2020 年 5 月 18 日 0 时至 2020 年 6 月 21 日 24 时。

参考答案:

为了坚持中国革命,在当时的条件下必须进行武装斗争。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的主攻方向究竟是应当指向城市,还是指向农村呢?这个问题,只有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依靠实战经验的积累,オ能加以回答。

从国际共产主义的历史来看,无论中外,都找不到农村包围城市的经验。革命工作应当以城市为中心,这是一个时期内全党的共同认识。中共中央继续留在上海,党的工作重心仍然放在中心城市。但是,所有以占领中心城市为目标的起义很快就失败了。这些起义失败后保留下来的部队,大都经过摸索,逐步转移到了远离国民党统治中心的农村区域,在那里发动农民群众、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和创建工农政权的斗争。除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

义部队及时转移到井冈山地区、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外,南昌起义余部一部分转移到海丰、陆丰地区与当地农民会合,主要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转移到湘南农村,在那里开始探索上山打游击、开展农村革命的新的途径,后来也上了井冈山。广州起义余部一部分也转移到海丰、陆丰地区与农民会合; 一部分后来随朱德上了井网山; 另一部分则从广州西北郊转入农村,后来参加了广西左、右江起义。客观环境迫使一批又一批的中国革命者深入到农村区域去坚持革命斗争。

国家开放大学2018年秋本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终结考试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2018年秋本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终结考试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核心课

期末终结性考试三套试题及答案

100%通过

考试说明:2018年秋期电大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核心课纳入到“国开平台”进行考核,它共有八次专题测验(50分),一次终结考试(50分)。针对该门课程,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标准题库,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终结性试卷一

论述题:通过学习落后挨打的屈辱史,请分析总结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到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答:从以下几个方面时行分析:

一、政治

1、军事侵略: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系列侵华战争,屠杀了大批中国人民,迫使中国签定了大量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掠夺中国的大片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巨额赔款,掠夺资源财富。

2、政治控制:通过扶植买办作为在华代理人来控制中国内政,尤其是《辛丑条约》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在华利益的最大代表者,成为帝国主义在华统治的工具,成为了“洋人的朝廷”。“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全部财政军事的势力,乃是一种支持、鼓舞、栽培、保存封建残余及其全部官僚军阀上层建筑的力量。”通过控制中国海关来控制中国外交。外国领事对地方官吏实行恫吓的“炮舰政策”,政治加速半殖民化。

3、主权破坏:中国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司法主权等被严重破坏。

二、经济

1、经济特权:发动战争后,列强强迫清政府与之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种种特权,扩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对中国进行掠夺和榨取,开始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册答案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封建帝制的终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册答案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封建帝制的终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册答案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封建帝制的终

第一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册答案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封建帝制的终结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封建帝制的终结

一、单选

1、B

2、B

3、C

4、C

5、C

6、D

7、A

8、B

9、C

10、B

11、A

12、C

13、C

14、D

15、B

16、A

17、C

二、多选

1、ABCD

2、ABC

3、BCD

4、ABCD

5、AC

6、BCD

7、AB

8、ABCD

9、ABD

10、ABC

11、ABCD

12、ACD

13、ABD

14、ABCD

三、简答题

1.简述三民主义的内容

1905年11月,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创刊。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十六字政治纲领归结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即进行民族革命,推翻以满洲贵族为首的清政府,解除国内民族压迫。民权主义,是指“创立民国”,即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主义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

民生主义,是指“平均地权”,即进行社会革命,其核心是解决土地问题。主要是用以反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资本主义的土地国有制。

2.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如毛泽东指出的:“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在近代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第一,辛亥革命开创了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开放大学2018年秋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C(开卷)

论述题:一般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都是以城市为中心开展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革命却将重心放到农村。历史证明这条道路是成功的,其依据何在?

依据一:

中国共产党人遵循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依靠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最终才选择此道路。

由于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相勾结);中国国情况与俄国也不同;辛亥革命失败了,大革命也功亏一篑。而在大革命失败后敌我态势发生了更大变化。反革命武装到牙齿,革命缺少武装。因此,大革命失败后中共所有以占领中心城市为目标的起义很快就失败了。这些起义失败后保留下来的部队,大都转移到了远离国民党统治中心的农村区域,在那里发动农民群众、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和创建工农政权的斗争。除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及时转移到井冈山地区、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外,南昌起义余部—部分由董郎率领转移到海丰、陆丰地区与当地农民会合,主要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转移

到湘南打游击、开展农村革命,最后也上了井冈山。广州起义余部一部分也转移到海丰、陆丰地区与农民会合;一部分后来随朱德上了井冈山;另一部分则转入粤西北农村,后来参加了广西左、右江起义。这一时期的经验教训证明:以城市为中心不可能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既然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道路行不通,重走北伐道路又再无条件,那就只剩下一种选择:在反革命势力薄弱的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坚持革命斗争。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这是中国革命的规律所使然。

依据八七会议“找着新的道路”的要求,中共中央在领导武装起义的过程中,也初步提出了占领一个或几个县、建立革命政权、实行武装割据的思想。1928年6月中共六大在继续把城市工作的复兴视为革命高潮到来的决定条件的同时,也肯定了农村根据地和红军是决定革命新高潮的更大的发展基础和重要力量。1929年6月的六届二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在中国,找不到一个经济力量能够统治全国的大城市,所以中国革命要胜利,必须要有红军,必须要有广大的苏维埃区域的帮助。同年9月,中共中央在给红四军前委的信中明确指示:“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这是中国革命的特征,这是中国经济基础的产物。”1930年5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发表署名周子敬的信,认为应当以大部分力量甚至全副力量去发展乡村工作;革命势力占据了广大农村之后,即可以联合起来包围、封锁城市,用广大农村的革命势力以向城市进攻,这样,革命必然可以取得胜利。这进一步说明:以农村为工作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

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是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要求。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毛泽东,则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2.依据二

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的进攻方向指向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党的工作中心应当在农村的思想。毛泽东一贯强调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必须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把实事求是放在第一位。即“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井冈山斗争时期,不管革命战争如何频繁,斗争环境如何动荡,毛泽东都以惊人的精力从事调查研究,作为指导工作的依据,并集中群众的智慧,进行周密细致的探讨,从而得出符合具体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正是由于他坚持了这种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因而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毛泽东同志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是在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中,根据客观历史所提出的要求与条件,逐步充实、发展和完善的。1927年毛泽东在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时,就提出了“上山”的思想。“上山”就是指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农村发起暴动和起义。八七会议上又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瞿秋白曾提出让他留在中央工作,但他主动提出要到乡村、到山里去结交几个绿林朋友。是大量革命实践使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理论的进一步概括奠定了基础。随着农村红色政权的建立和发展,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

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明确地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同时还科学地阐述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与根据地建设这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强调工农武装割据,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工农群众必须具备的一个重要思想。1929年4月,针对共产国际和党内某些人担心农村斗争超过城市将不利于中国革命的观点,毛泽东指出:半殖民地中国的革命,只有农民斗争得不到工人的领导而失败,没有农民斗争的发展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本身的。1930年1月他又进一步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明确地提出了“农村工作是第一步,城市工作是第二步”的理论。1929年4月毛泽东在兴国发布的第二个《土地法》中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3.依据三

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根据,在于“中国革命是半殖民地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革命的长期性这两个基本特点”。

前一特点规定,其一,在中国,农民仍然是主要群众。中国革命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在广大的农村,中国民主革命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就是农民战争,广大农村理所当然地是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的主要战略基地。其二,国民党反动派相当牢固地控制着若干近代工商业都市,而广大农村却是它无法牢固控制的地方。半殖民地中国由于经济政治发展的极端不平衡,革命可以在反革命势力比较薄弱的农村首先开始并取得胜利。其三,半殖民地的中国城乡问题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城乡问题有着性质上的区别。半殖民地的城市虽带有领导性质,但不能完全统治乡村。因为,广大的人力、物力在乡村,而不在城市,所以,把广大的乡村建设成为先进的革命阵地,就可以给以反革命统治以致命的打击。其四,半殖民地中国的经济,主要是分散的地方性农业经济,而不是统一的资本主义工业经济,形成了军阀割据和统治集团的不统一的局面。这就为中国革命首先在农村得到发展提供了可以利用的巨大缝隙。

后一特点规定,大革命失败后敌我力量对比的变化以及由此决定的“革命的长期性”,使得共产党人必须把工作重心转向农村。面对异常强大的敌人,“革命的根据地问题也就发生了。因为强大的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反动同盟军,总是长期地占据着中国的中心城市。如果革命的队伍不愿意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妥协,而要坚持地奋斗下去,如果革命的队伍要准备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并避免在力量不够的时候和强大的敌人作决定胜负的战斗,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的敌人,借以在长期的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