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课程资源 让语文课程富有创新和活力结题报告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整合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部编版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整合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部编版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整合实践研究结题报告传统的语文教学策略一课一教,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不够系统化,语文能力的提升没有得到螺旋式上升。

部编版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整合是为了优化课堂教学而对教材进行整体解读。

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我们力求通过课程资源整合,将部编版每个单元的内容进行整合,实现“单元1+1+1”三大课型解读单元教材的教学策略,将学生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已有的知识扩大化,从而让他们对单元知识有一个全新的建构和学习。

一、现状评述语文课程资源整合是当代语文课程设计领域的主要趋势之一,很多国家在基础教育领域的不同层面对其进行过不同程度的研究与探索。

通过课程资源整合,减少了课程内容的重叠和分化,促进了课程策略的多样化,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

经过不断的实践,学科课程整合的价值和意义得到了人们普遍的认可,而基于我国当前中小学课程设置的现实情况,单一学科下课程资源的整合更适于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实施。

针对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我们进行了多种形式的课程资源整合,其中以“单元1+1+1”这种整体教学策略为主。

“单元1+1+1”整体教学策略是在整合部编版语文教材内容、教学活动、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全盘考虑的教学策略,将识字、书写、阅读、习作有机地分类、整合,最终形成“整体识字”、“书写指导”、“以文代文”三大课型。

通过这几大板块的教学,将每单元的语文学习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走近教科书,走进教科书,然后从教科书中解放出来,走出常规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大语文环境里学习和探索语文,感受富有语文情趣的语文学习。

同时,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完整的体系,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识字、书写、阅读等语文能力,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课程资源的整合,提倡教师树立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成为学生课程资源的设计者。

二、选题意义、价值1.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符合部编版教材的编写意图。

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资源整合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开发课程资源 创新语文教学

开发课程资源 创新语文教学

开发课程资源创新语文教学新课改关注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

因而创新的语文教学呼唤的是学生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创新。

结合平日的语文教学研究,我认为:教师要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争创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有益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开发课程资源1.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实现学习内容上的创新。

教材不仅是学习资源,也是进行学习和探索的工具,是学生、教师之间用以对话的介质。

一篇课文按部就班地教,一成不变地学,必然导致课堂枯燥乏味,教师如果能有创见地使用教材,就有可能赋予课堂新的活力。

例如:我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课文《太阳》一课时,用不太熟练的英语说:“I am sun.”引起学生满脸的疑问:今天老师是不是有病了?有更多的同学不知道我在说什么?这时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说的意思吗?有一两名同学说出了“I am sun.”的汉语意思,我用简短的语言表扬了这两名同学,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我认为这就是语文综合性的体现(学科之间的整合),顺便教他们读三遍单词sun导入新课,你对sun(太阳)有多少了解呢?这时学生积极地表达着预习的收获,在深入学习课文时情绪高涨。

甚至下课了,学生也在读着“I am sun”,他能不对课文有深刻的印象吗?2.精心设计,课课有创新。

根据课堂学习气氛、学习内容的需要,教师在每课都要有精心设计的思维发散或语文学习的创新切入点。

我在教学《放弃射门》一课时,先由两分钟的解说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回到课文中时,学生快速找到老师解说的部分,饶有兴趣地进行读、模仿解说,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也正体现了“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再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我让学生设计导游词进行拓展延伸,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回顾,更是语文实践性的大胆尝试。

职业中专语文选修教材的开发与实践结题报告

职业中专语文选修教材的开发与实践结题报告

职业中专语文选修教材的开发与实践结题报告杨慧"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社会生活的外延",这一教学观告诉我们,语文学习的途径并不仅仅是封闭式的课堂教学,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应该在社会生活之中。

如果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生活,感悟生活,到社会生活中去自主地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将会开辟一片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

社会生活之所以成为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是因为社会生活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极为优质的,甚至是应有尽有的语文课程资源。

这些资源有的曾被人开发或利用过,但却没有得到科学的配置和合理的使用,更有许多的资源却从未被人发现过,察觉过而遭废弃。

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去大胆地开发和科学地配置这些资源,使语文教学充满活力。

为此,我们进行了为时一年的职业中专语文选修教材的开发与实践<>。

课题提出的背景20世纪90年代,世界信息化速度大大加快,科技革命已经开始导致世界一场新的变革,一个个性化,多样化的新时代已经到来。

历史上互相冲突又互相整合的"人本化"和"实用化"的课程价值观在知识经济中达到了统一。

为了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变化,世界各国课程和教学内容不断被突破,从"教材就是学生的全部世界"演变成"让世界成为学生的全部教材",生活,社会,科学,技术各个方面的问题和知识不断地被纳入教学中,此时,在我国,实施"大语文教学"的教学思想也应用而生,而且被广泛地宣传和认同。

何谓"大语文" 就教材取舍而言,夏丐尊在《学习国文课题组长:杨慧报告<>执笔人:杨慧课组成员:杨慧王菊珍尹传贤李成荫谢平华郑仲江的着眼点》中曾经指出:"国文科是语言文字的学科,除了文法修辞部分以外,并无固定的内容。

只要是白纸上写有黑字的东西,当作文字来阅读,玩味的时候,什么都是国文科的材料。

"以这样的观点来看,凡是对人的语言文字修养产生影响的材料,不管是书面的还是非书面的,不管是天文还是地理,都可以成为语文的教材。

开发课程资源让语文课程富有创新和活力结题报告

开发课程资源让语文课程富有创新和活力结题报告

开发课程资源让语文课程富有创新和活力——市级课题“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结题报告【摘要】教育为了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须改变学校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

教学中要对本地和本校的资源,对课堂教学资源,课外学习资源,以及“客观存在的事物资源”进行充分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开展各类活动来拓展学习空间,使语文课程富有创新和活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创新一、课题的提出《河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设置方案(试行)》提出:课程应“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还要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元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

”可见,教学要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以及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从而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在语文教学的广阔天地中,蕴藏着丰富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这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天地,是检验教师驾驭教材的舞台。

农村语文教师更应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让学生学会搜集、筛选、整合各种生活资源。

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其中课外学习资源包括教科书、挂图、工具书、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等。

也就是说一切自然风光,事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重要事件都是语文课程资源。

长期以来,中小学课程资源结构比较单一,除了把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外,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基地、内容、条件等方面也很单一,而且未能形成有机整体,农村学校状况更甚。

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大一统”的教学行为,虽然发挥了传递人类文化的中介和桥梁作用,虽然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有可能接受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却忽略了学生内在的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忽视了学生在学校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总结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总结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总结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立足课本,挖掘教材资源课程资源会因学校的具体环境不同而存有差异。

城市和经济条件好的学校资源会丰富。

农村和经济条件较差的学校,受客观条件的制约,会有很大的局限。

但如果能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创造性地备课,也是能够开发出丰富的课程资源的。

教材是专家们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他们经过多次的去粗取精、高度浓缩。

有些内容甚至是经过千锤百炼的。

所以里边的营养是相当的丰厚高质。

但存有形式却不同:有的隐有的显,有的深有的浅;有的能够直接利用,而有的却需略作加工。

所以,为了能把这些资源有效地利用起来,就需要教师们悉心挖掘。

通过这半年在语文课题组持续的学习与研究,我总结为一下几点: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我是什么》一课,采用拟人化的写法,以形象的比喻,通过水的自述,说明水的变化、脾气和水与人的关系。

说里边的知识“横看成岭侧成峰”一点都不过度。

如色彩美:云在不同时间内所表现的白色、黑色和红色。

自然物的形态美:给人圆媚柔软感觉的云的团绵状,给人疾利爽快之感的雨的珠线状,千姿百态的雪花的三角形、菱形、梅花状。

语言美:用词准确的如雨的“落”,雹子的“打”,雪花的“飘”;用词生动传神的如水“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唱歌、跳舞”等。

再稍深刻些的是课文倒数第二段:“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

我做过很多好事,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协助人们工作。

我也做过很多坏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灾害。

人们想出种种办法管住我,让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

”本段中第一句有两个小分句,内容是自我对比而形式整齐。

而第二句与第三句则是较大范围的内容对比而形式对称整齐。

而第四句则加以总结。

仔细体会琢磨,此三句无论是内容或形式,都在体现着对称和均衡。

给人以清楚明白之感。

再深刻些的是水的“水──云──雨──雹──雪”的大自然这种奇妙变化的科学之美……本课无论是美育因素,还是语文知识以及蕴含的各种自然科学知识都非常的丰富。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结题报告(最终)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结题报告(最终)

宁德市“十三五”(第一期)基础教育科研立项课题结题报告课题名称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立项编号2017JJK044 课题负责人魏小华所在单位古田县第一小学宁德市教育学会制2019年10月结题活动简况【结题时间、地点、过程简述、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2人)、参与人员等】开题时间:2019年10月23日开题地点:古田一小多媒体教室主持人:魏小华评议专家:语文高级教师林子英、语文高级教师易冬平参与人员:黎彩玲、林秀钦、陆小华等全体课题组成员会议议程:一、课题组成员陆小华进行课题汇报课——《四季之美》(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二、课题主持人魏小华结合PPT向专家组成员进行课题结题相关汇报。

三、宁德市名师办公室领衔名师语文高级教师易冬平和语文高级林子英进行审读课题成果。

四、召开座谈会。

六、综合评议评定。

结题内容:一、课题主持人魏小华发言:首先祝贺我校课题组申报的宁德市“十三五”(第一期)基础教育科研立项课题《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顺利结题。

我们这个课题组成员都是奋斗在-线的骨干教师,我们是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朝气、年富力强、爱岗敬业的团体。

从2017年12月立项到开题到结题,历经两年多时间,这两年里得到许多领导和专家的帮助和支持,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研究不断成长,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教学教研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结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成果等一、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1.课题提出的背景:语文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是我国语文课程改革面临的一个极新课题,是新课改中最具活力的身份。

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充分应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积极开辟新的课程资源,是贯彻新课标的理念,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果的主要途径,有益于拓宽小学生语文进修和应用的范畴,在开放式的语文课程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2. 课题研究意义《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强调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展现活力语文课堂

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展现活力语文课堂

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展现活力语文课堂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新课标专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节来凸显其重要性。

新课改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并以此来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课堂无法生动活泼,再好的课程改革也难变成实际的教育成果。

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是语文课堂焕发生命力的保证,作为语文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沟通课内外,挖掘多种课程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给予他们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因此,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成为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不容忽视的重要举措。

一、教材资源作为文化的载体,语文承载着延续民族文化精髓的使命,语文教学应该是生命意识流动的过程,这是它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生命力表现。

语文教材这里指的是语文教科书给学生提供了内容丰富的文本,课文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在语文教材中学习大量经典作品就是走近先哲和圣贤,用他们健康高尚的心灵世界去影响和规范学生的心理结构,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循着“生命”主题遨游于语文教材的文学海洋,我们处处都能发现闪烁着生命光泽的作品,如《热爱生命》、《归去来兮辞》以及由此引发出的对于生命的思考。

在“生命语文”的空间里,“生命”不仅是教学内容,更是一种教学形式,是生命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融合,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教育资源。

所以,只有把“教生命”和“有生命力地教”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语文课堂才能真正焕发生命活力。

二、生活资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赞可夫也曾说过,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

开发语文教学资源 提升语文课堂活力

开发语文教学资源  提升语文课堂活力
课 堂 连 线
X OU SDI J0H I XE H A ・ASI A 1 I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 的慈眉善 目、 风凛凛 、 威 强壮勇猛及 神态安详 , 而进一步使 从 学生对彩塑的惟妙惟 肖、 精妙绝伦有更深的 了解。另外 , 我通 过呈现不 同的精美壁画 , 通过 品读文本 、 欣赏壁画 , 让学生在 语 言与视觉上 同时感悟壁画的 内容丰富多彩与造诣精湛 , 从 而对壁画的认识 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借助这些媒体 资源对学生有效地进行渗透 , 达到“ 润物细无声 ” 的效果 。
于永正 老师说 :讲解 只能使人知 道 ,而 朗读 能让人感 受 — — 感 受 文 章 中 的 人 、 、 , 受 语 言 文 字 , 语 言 文 字 事 物 感 让 在学 生心 中活起来 。这就是说学生 的经验是宝 贵的课程资 源 , 师应加 以开发和利用 。在教学“ 教 彩塑” 这一环 节中, 当学
师: 这是 引号的用法之一 , 明有特殊含 义的词语 。 表 生 4 那为什 么叔叔说 , 我在看 ‘ ’ !” 句话 中的 : “ 书 呢 这
“ ” 不加 双 引号 呢 ? 书 却
3填 补 空 白 , 高 感 悟 能 力 . 提
教师要善于利用新教材的“ 空白点” 适当补充有价值的 ,
的课程资源进行有效开发 。在 学《 莫高窟》
的过 程 中 , 抓 住 关键 词 “ 性 鲜 明 、 态各 我 个 神 育 异 、 惟妙 惟 肖 、 富 多彩 、 丰 引人 注 目、 明珠 、 艺
三、 驾驭 课堂 。 合生成 性 资源 整
现代教育理论认 为 , 们的课堂 应该是生成性 的 , 我 学生 在课堂上“ 生成” 知识 ,生成 ” “ 能力 。它启示我们 , 在努力开发 教育 内外部 资源 的同时 ,要 善于捕捉课 堂教学 中的有 用信 息 , 创造性地加 以运用 , 并 使之 “ 生成” 丰富课堂教学 、 为 促进 学 生 发 展 的 宝 贵 的课 程 资 源 ,这 样 则 会 有 “ 法 预 约 的 精 无 彩”课 堂也会焕发生命 的活力 。 , 下面是我在教学《 石头书》 一课时的片断。

让语文课堂充满创新活力教研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反思经验交流)

让语文课堂充满创新活力教研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反思经验交流)

让语文课堂充满创新活力教研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反思经验交流)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具有代表性和典范性,语文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要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必须走创新之路。

一、激发想象,鼓励创新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自由的翱翔,从而创造出独特、新颖的形象。

问题是放飞想像的钥匙,问题的出现使学生产生一种需要,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渴求,这种渴求就是一种学习的动力,一种创新的因素。

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给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问题要有挑战性和开放性。

比如,学习《孔乙己》后,教师可以设计发挥学生想象的开放问题:“假如孔乙己没有死,当他再一次回到咸亨酒店时会怎么样?”教师加以适当提示,可以从他自身的变化也可以从周围人的变化来写。

结果学生纷纷开动脑筋,写的异彩纷呈,有的写他变成了富翁,不可一世的来到了咸亨酒店;有的写他当上了军官,耀武扬威的领兵而至;有的写他变成了强匪,带领众贼蜂拥而来,气焰嚣张;有的写他满身污泥,头破血流的来到酒店还那十九文钱,随后便倒地而亡``````对众人的刻画也淋漓尽致。

这充分说明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想象力是异常丰富的,这就看教师如何去挖掘,去适时地引导。

二、在放飞思维中寻求创新创造性思维是体现创新的基础,学生在寻找解决问题策略的过程中有常规的思考,也有超常的想法,教师要及时引导和发现超常的、独特的、新颖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尤其对学生十分幼稚的错误、甚至荒唐的思维,教师切不可全盘否定,而要正确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

如在课堂上可以设计改写《乌鸦喝水》的口头作文,教师提示同学们要写出新意,大胆想像。

有的同学写道:“乌鸦口渴极了,当他看到半瓶水时想到祖先发明的方法,但是附近没有石子,于是他把土块填入瓶中,结果水没有喝到自己渴死了。

”另一个同学写道:“乌鸦父子一同出游,口渴了,他们发现了半瓶水,老乌鸦想也没想就去衔石子了,而小乌鸦却发现这个瓶子是个古董,于是他变卖了瓶子。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教学资源开发工作总结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教学资源开发工作总结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教学资源开发工作总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学资源的开发是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实践,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工作,我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和总结。

一、教学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初中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能够为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

传统的教材往往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而通过开发新的教学资源,可以让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活、更加生动有趣。

其次,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新颖、有趣的教学资源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再者,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

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学习方式和需求,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选择,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二、教学资源开发的途径1、教材的二次开发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但不能局限于教材的既定内容。

我们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挖掘,拓展了教材中的知识点和主题。

例如,在学习古诗词时,不仅讲解诗词的字面意思和艺术特色,还补充了作者的生平经历、创作背景等相关资料,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

2、利用多媒体资源多媒体资源是现代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通过收集和整理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为语文教学增添了生动性和直观性。

比如,在教授《春》这篇课文时,播放春天的自然风光视频,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冲击下,更深刻地感受春天的美好。

3、挖掘生活中的语文资源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

我们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语言文字现象,如广告标语、街头巷尾的招牌、影视作品中的台词等。

通过对这些生活中的语文资源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和鉴赏水平。

4、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如朗诵比赛、征文比赛、手抄报制作等。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教学资源开发工作总结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教学资源开发工作总结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教学资源开发工作总结在初中语文教学的旅程中,教学资源的开发是提升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实践,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工作,我有了不少的心得与体会。

一、教学资源开发的背景与意义初中语文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传统的教材和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开发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不仅能够补充教材的不足,还能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二、教学资源开发的具体途径1、教材的深度挖掘教材是教学的基础,但不能仅仅局限于表面的讲解。

我们对教材中的经典篇目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写作技巧以及思想价值。

通过拓展相关的背景知识、作者生平等,让学生对课文有更全面、深入的理解。

2、多媒体资源的运用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图片、音频、视频等,为语文教学增添活力。

例如,在教授古诗词时,播放相关的音乐和朗诵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诗词的韵律和意境;在讲解说明文时,展示生动的图片和动画,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概念。

3、课外书籍的引入鼓励学生阅读经典的课外书籍,如名著、散文集等。

组织读书分享会,让学生交流阅读心得,拓展视野,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4、生活资源的整合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观察自然现象,从生活中汲取语文素材。

比如,让学生写观察日记、记录生活中的感人瞬间等。

5、网络资源的筛选网络上有着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但质量参差不齐。

我们精心筛选有价值的网站、在线课程、学习论坛等,推荐给学生,拓宽他们的学习渠道。

三、教学资源开发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1、资源筛选的难题面对海量的教学资源,如何筛选出适合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具有教育价值的资源是一大挑战。

我们通过教师团队的集体讨论、参考教育专家的建议以及学生的反馈,逐步建立了一套科学的资源筛选标准。

2、资源整合的困难不同类型的教学资源在形式和内容上存在差异,整合起来有一定难度。

我对语文课堂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我对语文课堂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我对语文课堂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语文课堂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学理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开始关注如何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语文课堂资源,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下我对语文课堂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看法和体会。

我认为语文课堂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核心是要以学生为中心。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字能力和文学素养,因此在开发和利用语文课堂资源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特点,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开发资源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学习相关的素材和活动,让学生在使用这些资源时能够感到有趣和有意义。

在利用资源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我认为语文课堂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该注重多元化和多媒体化。

随着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利用各种多媒体资源来支持语文教学,比如音频、视频、图片、动画等。

这些多媒体资源可以生动直观地展现语言、文字和文学作品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力,使语文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在开发资源时,可以利用各种多媒体软件和工具,设计一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资源,比如PPT、动画、微课等,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在利用资源时,要鼓励学生使用多种媒体来获取信息和表达观点,培养他们的多元思维和表达能力,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课堂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项需求重要的工作,它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进一步深化对语文课堂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和实践,不断丰富资源内容,提高资源质量,以更好地支持语文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教学资源开发工作总结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教学资源开发工作总结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教学资源开发工作总结在初中语文教学的旅程中,教学资源的开发是提升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探索,我对初中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以下是我对这段时间教学资源开发工作的总结。

一、开发背景与目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资源已经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将教学资源开发的目标确定为:1、丰富教学内容,使语文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2、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提升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二、开发的具体内容1、教材资源的深度挖掘教材是教学的基础,但仅仅依靠教材是远远不够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潜在资源,对课文进行拓展和延伸。

例如,在教授《背影》一文时,不仅引导学生体会文中父亲的深沉父爱,还让学生回忆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人瞬间,并进行写作练习。

通过这种方式,加深了学生对亲情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2、多媒体资源的运用多媒体资源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我收集了大量与语文教学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如经典诗词的朗诵音频、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等,并将其合理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例如,在讲解古诗词时,播放优美的古典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氛围中感受诗词的韵味;在学习《智取生辰纲》时,播放相关的电视剧片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生活资源的引入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

我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语文现象,将生活中的资源引入教学。

比如,让学生观察街头巷尾的广告语、店铺招牌,分析其中的语言运用技巧;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采访、调查等,并要求他们用文字记录下来。

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创新的语文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

创新的语文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

创新的语文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师和学生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和应用程序,获取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以增强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本文将探讨创新的语文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和实践经验。

一、创新的语文教学资源开发的意义1.1 提高教学质量创新的语文教学资源开发可以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

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1.2 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新的语文教学资源开发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互动性强的学习环境。

例如,通过网络平台上的在线讨论和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自主学习和表达能力。

1.3 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创新的语文教学资源开发可以使学生接触到更广泛的阅读材料,拓宽知识视野。

通过网络阅读等方式,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创新的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途径2.1 利用互联网平台互联网平台是获取各类语文教学资源的重要渠道。

教师可以利用搜索引擎、在线图书馆等工具,获取各类文学作品、专题研究资料等。

同时,网络平台上的教育应用程序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如在线课堂、互动学习游戏等。

2.2 创作个性化教学资源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的特点,创作个性化的教学资源。

例如,通过制作教学PPT、录制教学视频等方式,展示语文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引入新媒体技术新媒体技术可以为语文教学资源开发提供更多可能性。

教师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手段,创造沉浸式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体验感。

三、创新的语文教学资源的利用方法3.1 个性化学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利用各类教学资源,开展个性化辅导。

通过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和学习任务,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果。

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形成语文教学课堂活力

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形成语文教学课堂活力

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形成语文教学课堂活力语文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堂的活力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而要形成语文教学课堂的活力,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是至关重要的。

资源是语文课堂活力的源泉,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优势,让语文教学更具活力,成为课堂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图书馆、多媒体、课外阅读、家长和社会资源等方面阐述如何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形成语文教学课堂活力。

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增强课堂的活力。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音频、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生动直观地展示语文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多媒体资源,教师可以设计更具吸引力的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形成课堂教学的活力。

三、充分利用课外阅读资源课外阅读是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拓展知识面的重要途径,也是语文教学课堂活力的重要来源。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形式的课外阅读活动,如读书报告、读书分享、阅读比赛等,鼓励学生多读好书,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广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写作水平,从而为语文教学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四、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家长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支持者和陪伴者,也是语文教学课堂活力的重要合作者。

教师可以与家长进行密切的沟通和合作,充分发挥家长在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可以借助家长资源,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环境,共同制定学习计划,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帮助。

教师还可以邀请家长到课堂做客,分享家长的故事和阅读体会,为学生提供一个亲近语文的温馨空间,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爱,增加课堂的活力。

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社会资源是语文教学的延伸,也是语文教学课堂活力的重要来源。

教师可以借助社会资源,邀请专家学者或作家作为客座讲师到课堂上进行讲学,与学生互动交流,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语文课堂中拓展性资源有效利用的研究》结题报告

《语文课堂中拓展性资源有效利用的研究》结题报告

《语文课堂中拓展性资源有效利用的研究》结题报告铜山县房村镇中心小学邢燕子一、课题的提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资源。

”“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在加大思维容量的同时,扩大有效信息量的传递,课文阅读与课外阅读要紧密结合。

要指导学生到更广阔的阅读天地中获取信息,丰富知识,陶冶情操”。

在课改的大背景下,部分教师的资源意识逐步增强。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教学中课程资源也在不断丰富。

这固然令人欣喜,但静下心来对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拓展作一番审视,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对现有拓展性资源利用不够。

一些教师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意识薄弱,为了所谓的“省事”,基本不利用拓展性资源。

2、拓展无度。

有些教师由于对《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课程资源的内涵的理解的偏差和对叶圣陶先生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一观点的断章取义,于是,便随心所欲的将文本进行任意肢解和拓展,想怎样拓展就怎样拓展,想拓展成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使拓展脱离文本与学生实际。

3、多数教师对于拓展性资源切入的时机、内容、维度等要素掌握欠缺。

这些现象久而久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也影响着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如果能以托文本,将拓展性资源适时、适量、适宜地利用到课堂教学中,为课堂教学服务,将会增强学生的文本体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优化学生学习的环境,发展学生的个性,丰厚学生的积累,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提出本课题,就是为了探索一条利用拓展性资源的有效之路,从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课题概念的界定资源,《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

”在本课题中“拓展性资源”指的是与文本相关的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自然风光、风俗民情、与课堂学习紧密相连的国内外的重要事件等课外学习资源。

探索创新,打造有趣的语文课堂——年度工作总结

探索创新,打造有趣的语文课堂——年度工作总结

探索创新,打造有趣的语文课堂——年度工作总结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一直致力于打造有趣的语文课堂,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我在探索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尝试,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技能,不断进步和成长。

探索创新方法在语文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更多需求。

因此,在教学中,我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技能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例如,采用课堂小组讨论的形式,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从而提高语文素养和口头表达能力。

同时,我还注重利用多媒体资源来加强内容的呈现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我会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例如智能白板、网络工具和网页应用,将课堂内容呈现得更加生动和直观。

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打造有趣课堂的秘诀如何打造有趣的语文课堂?这是一个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探索和尝试的问题。

在我的工作中,我发现了一些打造有趣课堂的秘诀。

首先,我注重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和勇气,积极探索知识和技能。

其次,我尝试让课堂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需求。

例如,在教材的基础上,我会根据学生的学科特长和兴趣爱好,精心设计活动和案例,让学生在感受生活中的情境中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

同时,我也尝试利用各种有趣的教学资源,例如相关电影、小说、卡通等,来加强课堂内容的呈现方式。

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课堂气氛和学习效果,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娱乐和学习方式。

探索创新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难。

例如,一些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缺乏自信和动力。

在这些问题上,我会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问题和疑虑,并给予他们帮助和支持。

同时,我也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总结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在探索创新的过程中收获颇丰。

不论是在方法和技能方面,还是在课堂内容和氛围方面,都得到了学生和同事的认可和肯定。

有效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与研究

有效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与研究

《有效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福建省连城县城关二小语文课题组一、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的建立,为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政策的保障与时间的导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可见,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语文课程观的更新和完善,也是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和新世纪语文教学改革方向的必然,搞好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全面提高语文教育质量必将产生深远而深刻的影响。

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把教材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们为了单方面提高学生测试成绩,把教材上罗列的知识点,要求学生不断重复进行枯燥、繁琐、机械的训练,严重扼杀了小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阻碍了小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

这种观念已不能适应当前语文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步伐,也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想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就必须合理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

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社会发展,因地制宜,开发与运用地方文化资源,是小学语文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

开发语文学习资源的目的是改变学校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追求快乐而富有教育意义的语文课堂,引导学生打开校门,走进社会,拓宽领域,开阔视野,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提升人文素养,并为传播文化科技知识,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人们素质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课题研究目标与内容(一)研究目标1.学校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尽可能开发与利用有益于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切可能的学习资源。

学生自身的直接体验、经验以及简接的认识(来自社会生活的一切媒体)也应成为语文学习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发课程资源让语文课程富有创新和活力——市级课题‚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结题报告【摘要】教育为了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须改变学校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

教学中要对本地和本校的资源,对课堂教学资源,课外学习资源,以及‚客观存在的事物资源‛进行充分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开展各类活动来拓展学习空间,使语文课程富有创新和活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创新一、课题的提出《河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设臵方案(试行)》提出:课程应‚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还要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元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

‛可见,教学要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以及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从而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在语文教学的广阔天地中,蕴藏着丰富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这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天地,是检验教师驾驭教材的舞台。

农村语文教师更应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让学生学会搜集、筛选、整合各种生活资源。

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其中课外学习资源包括教科书、挂图、工具书、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等。

也就是说一切自然风光,事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重要事件都是语文课程资源。

长期以来,中小学课程资源结构比较单一,除了把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外,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基地、内容、条件等方面也很单一,而且未能形成有机整体,农村学校状况更甚。

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大一统‛的教学行为,虽然发挥了传递人类文化的中介和桥梁作用,虽然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有可能接受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却忽略了学生内在的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忽视了学生在学校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课程资源大致可以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前者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

后者包括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因素等。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是寻找一切有可能进入语文课堂,并能与语文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

如何有效地开发并利用好母语学习的课程资源,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的研究旨在构建具有地域特色,充满活力的课程体系,打破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痼疾和困扰。

努力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新课程,必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还学生一片展现自我的新天地。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及原则(一)课题的理论依据1、生本教育理论。

生本教育理念的价值观是‚一切为了学生‛,它的伦理观是‚高度重视学生‛,它的行为观是‚全面依靠学生‛,也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教育的本体。

‚以学生为本‛就是要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让课题真正收到实效。

活动内容主要来源于三方面:跨学科学习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学资源,增加语文学习的机会;努力沟通课堂内外,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放开手脚、大胆创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自主学习。

注重开展当代社会调查,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为实现自己的目标的过程中获得各种课程资源。

2、实践性原则语文教学要始终贯彻教师指导下以学生实践为主的原则。

教师的主体性不但在调动学生主动性,保证学生这个学习主体处于学习良好的状态,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还在于关注语文学习的规律和成功经验,鼓励学生走出教室,面向社会,从生活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课题研究一定要立足于本校、本区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让学生养成在实践中学习,把广阔的现实生活纳入语文教学的视野。

3、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指学生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知识、能力、技能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丰富内涵。

语文课程资源中体现的文学性、哲学性和科学性,能使学生感受到古今优秀文化的熏陶,让学生热爱中华文明,形成健康美好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4、让语文教材发挥多种功能。

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其开发和利用的重点是研究和处理教材。

教材不仅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文本,还承担着丰富学生生活经验、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此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借助教材这个例子,主动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可以使学生获得情感熏陶和思想启迪,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学生领悟到教材以外的东西,从而获得好的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提高综合语文素养。

5、研究性学习理论。

研究性学习理论对学习的广义解释是:‚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

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方法适合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

它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指导思想,比较重视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二)课题研究的原则1、师导性与生本性相结合的原则;2、创新性与务实性相结合的原则;3、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4、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5、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相结合的原则;6、优先性和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三、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途径1、让语文学习方式生动、自主、活泼一定改变把学生禁锢在课堂里,日复一日重复口耳相授,单调枯燥的教学方式,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形式,如上网、读书、询问、讨论、搜集资料、组织新闻发布会、故事会、朗诵会、演课本剧、办手抄报、编习作集等。

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在讲述讨论、交流、品评、操作等活动中促进发展,形成扎实的语文能力,并且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

2、让语文实践活动架设学习的桥梁课堂只是小天地,天地乃大课堂。

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人文景观如风景名胜、博物馆、纪念馆,引导学生在自然、社会的大课堂中观察、调查、获取信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恰如其分地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成长。

3、让校园文化环境赋予语文的活力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合理地利用赋以生命活力的校园设施,可以熏陶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

课题组在教室里张贴了学生自己的书法、绘画作品,发动学生精心布臵班级的‚图书角‛、‚阅读栏‛、‚我会读‛、‚我真行‛评比栏、‚看谁写得棒‛习字栏,让学生在多彩校园环境中通过各种渠道感受语文、学习语文,在充满真、善、美的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康成长。

四、课题的内容及研究方法本课题分为两个子课题:语文与校园文化、庐陵文化的研究,语文与网络文化、影视文化的研究,并且进行语文与家庭、语文与社会的研究。

研究方法有调查法、实验活动法、个案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论文总结法。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本课题有四项基本任务、分三个阶段实施。

总体思路:①调查研究、采访分析、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②推荐经典的中外影视材料给学生,开拓学生视野;③开展有效的语文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④积极投身于语文教学改革活动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⑤倡导研究性学习,开展‚庐陵文化‛研究。

1、第一阶段(2005年3月至2006年1月)开展语文与校园文化研究和语文与网络文化研究。

活动有校园班级十大新闻人物评选和、‘和谐杯’网络的利弊辩论赛2、第二阶段(2006年2月至2007年1月)开展语文与庐陵文化研究和语文与影视文化研究。

活动有构建校园文化‚懂八荣,知八耻‛系列比赛和影评、课本剧表演活动以及《高中生之友》征文。

3、第三阶段(2007年2月至2008年1月)开展语文与家庭和语文与社会专题研究。

活动有给父母的一封信(短信)、‚我骄傲我是吉安人‛模拟电视报道、‚好书我推荐‛及‚弟子规‛演讲比赛、读书读报知识竞赛、‚弘扬爱国精神,建设和谐校园‛活动、校园歌曲演唱赛。

最后进行课题总结、结项评比。

六、课题研究的成效本课题的研究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发利用了课程资源。

艰辛的探索产生了可喜的实验效应。

实验教师乃至其他教师的教学观念变了,意识到以新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性,教学方法灵活了,教学手段丰富了,都能熟练地驾驭课堂,实施个性化教学。

教师的科研意识增强了,理论水平提高了,发表论文及获奖层次也提高了。

例如:易东晖老师的论文《课堂作文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获首届‚中语杯‛全国中学语文教师课堂作文论文评比一等奖。

《主体性教学,让语文课堂充满创新精神》荣获第十四届中华圣陶杯中青年教师论文大赛二等奖。

1、校园文化成为了语文教学的新平台这里有浓厚的文化气息,生活在这里的学生感受到了高尚的道德,聆听到了仰慕的伟人教诲,吹拂到了文化的春风,触摸到了时代的脉搏。

走进校园,你可以看到浓郁的人文氛围,我们用古诗文栏,诗文牌、文化长廊、亭台楼阁来美化校园环境,充实语文学习。

有同学说校园文化像历史书,告诉我们校园的历史,校园文化像品德书,影响我们日常生活,校园文化更像语文书,它指导我们作文,告诉我们传情达意。

2、开发利用了电化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电化教学资源有多条途径,课题组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得出了以下途径:用好了现成的教学资源,如科利华、翰林汇、育碟苑等多媒体软件;运用好了投影图片和配音;利用了软件素材和网络资源,特别是制作了一些高质量的媒体课件。

所谓多媒体技术,就是计算机交互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文字、文体、声音、图形、图像等,使多种信息集成为一个系统且具有交互性。

课题组的录相课《兰亭集序》荣获中央教科所一等奖,课件《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荣获市一等奖。

3、庐陵文化研究空前活跃为扩大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知识,我们充分利用了本地资源,开展了以民族英雄文天祥为主体的‚庐陵文化‛研究,编写了《正气浩然》校本教材,它包括历代庐陵知名人士的诗、词曲、散文,还有关于庐陵的人文、地理、历史、政治、教育的文章。

文天祥是庐陵文化‚文章节义‛的典范,重节操、写文章、重儒崇贤、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教育和鼓舞了一代代庐陵人。

《庐陵文化与人文精神的培养》2005年8月发表于《吉安教育》。

4、感受了影视文化的无穷魅力以‚演‛导‚学‛,‚演‛活了课堂,编演课本剧,焕发了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

课本剧形式活泼,适应范围广,并且表演性强,符合学生表现欲强的特点。

课堂上组织学生参演课本剧,为孩子提供了一个活动的空间。

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学生学习的兴致就会更浓厚,课堂氛围会更轻松愉快。

课题组结合课文特点和教学实际情况对一些表演性较强的文章进行了改编,激活了课堂,提高了教学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