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 第1、2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测评B(含解析)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必修三目录

高中生物必修三目录

高中生物必修三目录完善版
共六章20节,课堂实验1个,课后实验2个,探究实验5个,模型建构1个,课前调查1个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前调查:体温的日变化规律
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模型建构: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第4节免疫调节
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探究实验: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
第4章种群和群落
第1节种群的特征探究实验: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探究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第3节群落的结构探究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第4节群落的演替
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
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后实验:调查当地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
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探究实验: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后实验: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细胞内液(细胞质基质、细胞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1.体液血浆细胞外液=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等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淋巴(淋巴循环)3、细胞外液的成分a.水,无机盐(Na+, Cl-),蛋白质(血浆蛋白)b.血液运送的物质营养物质: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等废物:尿素尿酸乳酸等气体:O2、CO2等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维生素c.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的蛋白质,细胞外液是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d.血浆各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含量保持动态的稳定,所以分析血浆化学成分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体内物质代谢情况,可以分析也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4、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a.渗透压:一般来说,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越高,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功能: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

典型事例:(高温工作的人要补充盐水;严重腹泻的人要注入生理盐水,海里的鱼在河里不能生存;吃多了咸瓜子,唇口会起皱;水中毒;生理盐水浓度一定要是0.9%;红细胞放在清水中会胀破;吃冰棋淋会口渴;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b.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7.35--7.45缓冲对: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盐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 CO2+H2O H2CO3H+ + HCO3-c.温度:有三种测量方法(直肠,腋下,口腔),恒温动物(不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与变温动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不同.温度主要影响酶。

人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课后习题答案

人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课后习题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课后答案和提示第1章人体的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六)练习基础题 1.C。

2.B。

3.B。

4.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

拓展题(1)肺泡壁、毛细血管壁。

(2)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3)肾小管的重吸收。

(4)皮肤。

第2节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四)练习基础题 1.D。

2.C。

3.D。

4.提示:因为人体各种生命活动是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细胞代谢本质上是细胞各种生化反应的总和。

环境为这些生化反应的进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条件。

当环境稳态保持正常时,细胞的代谢活动能正常进行;当环境稳态失调时,细胞代谢活动就会受影响。

因此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拓展题提示:当动物进食高浓度的糖溶液后,大量的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导致血糖浓度暂时升高。

血糖浓度的升高会刺激机体加速分泌胰岛素,同时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共同调节下,血糖浓度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具体调节机制可参考第2章有关血糖平衡调节的容。

自我检测的答案和提示一、概念检测1. 判断(1)×(2)√(3)×(4)√2. 选择(1)D;(2)D;(3)D3. 画概念图(略)二、知识迁移(1)水是良好的容积,为各种生化反应提供溶液环境;水是体物质运输的载体,水在体温调节方面有作用;水是某些生化反应的反应物;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等(2)说明健康的人体具有维持体水平衡的能力。

三、技能应用(1)否(2)血液中的糖分既可来源于食物中的糖类物质,也可来源于其他物质的体转化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七)练习基础题 1.B。

2.大脑、小脑和脑干。

拓展题 1.b、c、d、e。

2.提示:都表现为电位差,但电流在导线中的传导是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而神经冲动的传导主要是靠细胞膜两侧带电粒子的跨膜运动形成的。

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重要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重要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重要知识点汇总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内环境:由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的液体环境。

2、高等的多细胞动物,它们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是: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4、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内环境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5、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主要调节机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多细胞)动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2、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3、静息电位:内负外正;兴奋部位的电位:内正外负。

4、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5、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6、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7、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8、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分为负反馈调节和正反馈调节。

9、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

10、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11、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12、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调节,但神经调节仍处于主导地位。

13、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高中生物必修3之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整理

高中生物必修3之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整理

高中生物必修3之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整理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2、体液之间关系: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6、血浆中酸碱度:7.35---7.45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7、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度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9、稳态的调节: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还包括肌肉和腺体)2、3、人体的神经中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脑干:呼吸中枢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4、大脑的高级功能:除了对外界的感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大脑S区受损会得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说话、但自己不会讲话5、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还有CO2的调节6、人体正常血糖浓度;0.8—1.2g/L低于0.8 g/L:低血糖症高于1.2 g/L;高血糖症、严重时出现糖尿病。

7、人体血糖的三个来源:食物、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三个去处: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转化成脂肪蛋白质等8、血糖平衡的调节9、体温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又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这就是反馈调节。

(完整版)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

(完整版)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必修一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三章细胞的必备结构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必修三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二章动物体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知识梳理: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梳理: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 。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 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

细菌:(球菌,杆菌,螺旋菌,乳酸菌)放线菌:(链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青霉菌,酵母菌,蘑菇)等四、细胞学说1创立者:(施莱登,施旺)2内容要点:共三点。

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概念图

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概念图

生物必修三概念图汇编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本章核心概念:主要:内环境稳态细胞外液组织液(细胞间隙液)血浆淋巴体液细胞内液渗透压酸碱度温度次要:外界环境血液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血液循环淋巴循环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二、本章总概念图:三、各节子概念图: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1.1.1 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1.2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2 内环境的重要性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本章核心概念:主要:神经调节激素调节免疫调节反射反射弧突触脑脊髓血糖平衡调节胰岛反馈调节分级调节内分泌腺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物质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次要:兴奋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入神经效应器神经冲动突触小体细胞体树突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下丘脑大脑皮层脑干小脑言语区运动性失语症 W 区 V区 S区 H区促胰液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靶器官靶细胞病原体艾滋病 T细胞 B 细胞浆细胞效应T细胞淋巴因子抗体抗原过敏反应疫苗器官移植二、本章总概念图:三、各节子概念图: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2.1.1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2.1.2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2.1.3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2.1.4 人脑的高级功能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2.2.1 激素调节的发现——促胰液素的发现2.2.2 激素调节的实例实例一:血糖平衡的调节【模型建构】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实例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2.2.3 激素调节的特点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2.3.1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2.3.2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实例一:人体的体温调节实例二:水盐调节第4节免疫调节2.4.1 免疫系统的组成2.4.2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2.4.3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一、本章核心概念:主要:生长素胚芽鞘向光性植物激素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赤霉素(GA)细胞分裂素乙烯脱落酸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两重性植物生长调节剂次要:胚芽鞘尖端琼脂块苯乙酸(PAA) 吲哚乙酸(IAA)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预实验二、本章总概念图:三、各节子概念图: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3.1 生长素的发现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3.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3.3.1 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3.3.2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第11 页共11 页。

高三生物教案: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高三生物教案: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一、教学目标1. 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 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 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 教学难点(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师提示〗1. 细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血细胞直接生活在血浆中,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

由此可见,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3.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渗入血浆中。

少量的组织液还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由此可见,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毛细血管雌分析回答〔思考与讨论1〕学生讨论后回答〔板书〕血浆组织液淋巴同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冋构成人体内环境,基本化学组成相同。

异存在的部位血管内组织细胞之间淋巴管中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各种血细胞体内各组织细胞淋巴细胞等所含的化学成分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蛋白质很少内环境一一有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基础题1细胞外液的主要阳离子是()A.Fe2+B. K+C. Na+D. Ca2+2•下列哪项不是由人体内环境成分明显变化引起的病症()A.浮肿B.手足抽搐 C .贫血 D .尿毒症3. 正常情况下,动物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氧气的数量主要取决于(A •组织中氧气的浓度B.细胞膜上氧气载体的数量C .细胞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D .细胞中ATP的数量4. 下列物质中,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有()A .甲状腺激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质B.氨基酸、麦芽糖、二氧化碳、钠离子C .蛋白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D .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5. 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高中生物《必修第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节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高中生物《必修第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节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高中生物《必修第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节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必修第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姓名
教师姓名
任教学科
生物
学校
学校名称
教龄
4年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
本节是高中学生学习了必修3的第一节,其主要内容包括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与酸碱度、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4个方面。该节内容是学生理解稳态及其生理意义知识的基础,对学好“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的激素调节”等章节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教学难点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1.通过掌握内环境的组成及其稳态,形成稳态与平衡的生命观
2.通过分析体液各成分相互转化的模型图,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学生学情分析
内环境的相关知识在初中新课程中涉及较少。初中新课程仅仅就人体中八大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做了简单的介绍,但因初中学生初二下学期会考结束后就没有再学习有关这方面的生物知识,间隔时间较长,印象也不是很深刻。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引导他们回忆相关知识。由于笔者执教的班级是选修生物的班级,相对而言,他们对学习生物的兴趣要浓烈些。通过初中阶段已学习到的人体几大系统功能,总结出内环境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不是特别难。
请学生阅读教材P2—3相关内容,教师设问:
1、什么叫体液?
2、什么叫细胞内液?
3、什么叫细胞外液?
1请同学思考:作为细胞生活的环境的应该是细胞外液还是细胞内液?得出答案:细胞外液

(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全册分章节知识点汇总

(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全册分章节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内环境与内环境稳态1、体液:生物体内含有的以水为基础的液体,体液中除了水以外,还包括许多离子和化合物。

2、细胞内液(2/3)体液血浆细胞外液(1/3)组织液内环境(细胞生活的环境)淋巴3、血浆:区别于血液,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通过毛细血管与组织液发生双向物质交换,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存在于组织间隙的液体,少部分组织液可通过毛细淋巴管进入淋巴,是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淋巴:淋巴中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淋巴液可以通过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淋巴是淋巴细胞等直接生活细的环境。

4、细胞外液的成分:血浆中含量较多的蛋白质,组织液与淋巴与血浆的含量相近,但蛋白质的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①渗透压: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渗透压越大,吸水能力越强。

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大部分来自于Na+和CI—。

组织水肿的原因:②pH值:存在酸碱缓冲对,可以调节人体的内环境pH值保持稳定。

③温度:人体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6、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发生着物质交换。

人体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等直接与外界相连,属于外环境。

7、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①排除细胞内特有的物质:如血红蛋白、胞内酶(呼吸酶、聚合酶、解旋酶);②排除细胞膜上的成分:如载体、受体等;③排除外界环境液体的成分:如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体腔液等中的成分。

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叫做稳态。

内环境稳态并非不能改变,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9、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贝尔纳:内环境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坎农:神经和体液调节: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学习目标] 1。

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知识点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知识梳理1.体液(1)概念:人体内含有大量错误!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2)组成①血浆:血液中除错误!血细胞外的液体.②组织液:存在于错误!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又叫错误!细胞间隙液.③淋巴:错误!毛细淋巴管内流动的液体叫淋巴液,也叫错误!淋巴。

(3)常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2.内环境(1)概念:由错误!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即主要由错误!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

(2)内环境各成分及细胞内液之间的相互关系(3)作用:是错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错误!1。

血液、血浆、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的关系?提示:2.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和内环境的区别?提示:3.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有没有内环境?提示:没有.内环境属于多细胞生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生物没有所谓的内环境。

4.人的消化道、呼吸道、肺泡腔属于内环境吗?提示:不属于。

因为人的消化道、呼吸道、肺泡腔与外界相通,属于人体的外界环境.5.汗液、泪液、唾液和尿液属于细胞外液吗?为什么?提示:不属于。

因为它们不属于体内的液体,也不是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典题分析题型一体液种类及其关系[例1]如图为正常人体内某组织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①②④共同组成了细胞外液B.体液①中含有血浆蛋白C.图中②③构成了此组织细胞生存的内环境D.图中①②④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解题分析]根据题干及图示可以判断出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细胞内液,④为淋巴。

①②④构成了内环境,即细胞外液,A正确;①为血浆,含有血浆蛋白,B正确;组织细胞生存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即只有②,C错误;内环境中,组织液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双向的,组织液和淋巴及淋巴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都是单向的,D正确。

高中生物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2021/4/17
高中生物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
14
生活的环境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1.判断正误 (1)内环境是对多细胞生物而言的,单细胞生物无所谓内环 境。( √ ) (2)内环境包括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等。( × ) (3)泪液、肠液、尿液等属于细胞外液。( × ) (4)与血浆和淋巴相比较,组织液中含有更多的蛋白质。( ×) (5)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 ) (6)人体剧烈运动后,由于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血浆 pH 明 显降低。( × )
解疑难、提能力
高中生物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
21
生活的环境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探究点一|体液、内环境组成及相互关系
|核心探究|
1.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比较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存在部 位
2021/4/17
高中生物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
22
生活的环境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生活的 细胞
2021/4/17
高中生物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
16
生活的环境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你们 休息一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动,久坐 对身体不好哦~
2021/4/17
高中生物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
17
生活的环境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2021/4/17
高中生物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
33
生活的环境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2.(2018·吉林大学附属中学模拟)下图甲~丁表示人体中部分 体液的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高中生物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2 内环境稳态

高中生物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2 内环境稳态
②尿素氮是衡量肾功能的一项指标,当肾功能发 生障碍时,代谢废物不能排出体外,以致大量含 氮废物和其他毒性物质在体内积累,内环境稳态 被破坏。
项目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肌酐 尿素氮 血清葡萄糖 甘油三脂 总胆固醇
问题探讨:
ALT CRE↑ BUN GLU↑ TG↑ TCH
测定值 17 1.9 14.6 223 217 179
60~110 50~200 150~220
(2)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 范围,这说明什么?
①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 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内环境的稳定是一种动 态的相对稳定;
②不同个体存在一定差异。
项目
测定值 单位
参考范围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17
IU/L
0~45
ALT CRE↑ BUN GLU↑ TG↑ TCH
测定值 17 1.9 14.6 223 217 179
单位 IU/L mg/dl mg/dl mg/dl mg/dl mg/dl
参考范围 0~45
0.5~1.5 6~23
60~110 50~200 150~220
问题探讨:
(4)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尿素氮、总胆固醇分别能 反映机体的那些健康状况?
单位 IU/L mg/dl mg/dl mg/dl mg/dl mg/dl
参考范围 0~45
0.5~1.5 6~23
60~110 50~200 150~220

(4)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尿素氮、总胆固醇分别能 反映机体的那些健康状况?
③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是衡量血液中血脂水平的 一项指标。高脂血症与冠心病有密切的关系,尤 其是胆固醇与甘油三脂皆增高的,患冠心病的危 险性更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高考体验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60分)1.(2015天津高考理综)鸡霍乱病原菌易致鸡死亡。

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发现全部鸡存活。

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扩大鸡的注射范围,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

进一步调查发现,存活鸡均接受过第一次注射。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体B.第一次注射后,鸡霍乱病原菌诱导存活鸡产生了抗性变异C.第二次注射后,存活鸡体内相应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D.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鸡体内没有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解析: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原,A项错误。

第一次注射后,鸡霍乱病原菌诱导存活鸡体内产生了记忆细胞和抗体,而不是存活鸡产生了抗性变异,B项错误。

第二次注射后,存活鸡体内相应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参与免疫反应,C项正确。

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鸡体内也发生了特异性免疫反应,但病原体的过度增殖超过了鸡的免疫调节能力,导致其死亡。

答案:C2.(2015福建高考理综)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B.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C.效应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死亡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解析:由题目可知,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为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免疫反应过度,攻击自身正常组织细胞,属于自身免疫病,A项正确。

患者的胰岛B细胞死亡,故胰岛素水平低于正常生理水平,B项错误。

效应T细胞通过与胰岛B细胞直接接触使其裂解死亡,C项错误。

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会加剧胰岛B细胞的死亡,从而使病情加重,D项错误。

答案:A3.(2015海南高考)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呼气是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B.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C.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人体产热的重要途径D.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有感受体温变化的功能解析:皮肤散热是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A项错误。

安静状态下,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是肝脏,运动状态下人体的产热器官是骨骼肌,B项正确。

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出大量能量,大部分转化为热能,是人体产热的重要途径,C项正确。

下丘脑存在体温调节中枢,也存在温度感受器,因而具有感受体温变化的功能,D项正确。

答案:A4.(2015重庆高考理综)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 )A.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B.血糖含量低于正常C.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D.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速解析:表格数据显示,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测定值偏高,而胰岛素的测定值偏低。

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之一就是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依此推测该患者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较高,A项错误。

依据胰岛素的测定值推测该患者细胞摄取和利用血糖的过程出现障碍,血糖含量高于正常值,B项错误。

甲状腺激素对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能够进行负反馈调节,推测该患者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减少,C项正确。

因胰岛素的含量过低,组织细胞摄入和利用葡萄糖的量减少,D项错误。

答案:C5.(2014课标全国Ⅱ高考理综)下列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O2的含量相等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解析: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保持着动态平衡。

组织液和血浆之间仅隔一层毛细血管壁,血液运输的O2和营养物质可进入组织液,细胞产生的CO2等代谢产物也可进入血浆,故B、C、D三项正确。

与组织液相比,血浆中氧含量相对较高,生成的组织液中O2的含量比回流的组织液中高,故A项错误。

答案:A6.(2014课标全国Ⅰ高考理综)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解析: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保证了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A项正确。

内环境稳态使得内环境的温度、pH等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为酶促反应提供了适宜条件,B项正确。

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和静息电位的恢复依赖于神经元内外Na+和K+的浓度差,因此内环境中Na+、K+浓度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C项正确。

丙酮酸的氧化分解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的,不是在内环境中,D项错误。

答案:D7.(2014福建高考理综)运动时汗腺分泌大量汗液,汗液初始的渗透压与血浆相等,在流经汗腺导管排出体外过程中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重吸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B.出汗不利于体温维持稳定C.汗腺导管重吸收Na+需消耗ATPD.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减弱解析:根据题意,汗液形成过程中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重吸收,这将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A项错误。

出汗时可以散失更多热量,有利于在高温环境中维持体温的稳定,B项错误。

汗腺导管重吸收Na+属于主动运输,需消耗ATP,C项正确。

血浆渗透压升高,可使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性增强,D项错误。

答案:C8.(2014安徽高考理综)给狗喂食会引起其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

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解析:条件反射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因此大脑皮层参与了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条件反射过程,A项错误。

喂食引起唾液分泌是非条件反射,而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则都属于条件反射,B项错误。

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条件反射中,多次无关刺激和非条件刺激结合促进了相关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C项正确。

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在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上都不相同,D项错误。

答案:C9.(2014海南高考)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

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B.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C.从a到d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D.牵拉骨骼肌时,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解析:从a到d没有效应器,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C错误。

答案:C10.(2014北京高考理综)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恒定。

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C.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D.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解析:冬泳时,受寒冷刺激,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经传至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传出神经支配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同时,下丘脑可以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调节垂体,再通过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提高代谢,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恒定。

答案:D11.(2014江苏高考)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C.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D.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解析:只有神经冲动通过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突触小体,神经递质才能释放,A项错误。

神经递质有兴奋型和抑制型之分,当抑制型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时,可使下一个神经元受到抑制,B项正确。

反射弧中有一至多个突触,在突触上的兴奋传导是单向的,所以反射弧中的兴奋传导也是单向的,C项错误。

Na+内流是静息电位变成动作电位的基础,D项错误。

答案:B12.(2014天津高考理综)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

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其发病机理示意图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B.抗a抗体与物质a的结合物不能被吞噬细胞清除C.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解析:由题意知,此种情况属于免疫过强,称为自身免疫病。

物质a相当于抗原,可以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故A项正确。

抗原、抗体结合后会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故B项错误。

题目所述免疫过程中,在物质a刺激下患者体内产生抗体,属于体液免疫,故C项正确。

抗a抗体与乙酰胆碱竞争AChR,导致乙酰胆碱与AChR结合的机会减少,故D项正确。

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16分)(2015江苏高考)下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体温、水盐和血糖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可通过垂体促进腺体A的分泌活动,腺体A表示的器官有。

(2)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增加激素的生成和分泌,并由垂体释放进入血液,促进对水分的重吸收。

(3)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调节。

胰岛分泌的胰岛素需要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胰岛素的受体分布在靶细胞的(填“细胞膜上”或“细胞质中”或“细胞核中”)。

(4)Ⅰ型糖尿病由胰岛B细胞损伤引起,患病率具有种族差异性,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胰岛B细胞的抗体和效应T细胞。

据此推测:Ⅰ型糖尿病是由决定的、针对胰岛B细胞的一种病;胰岛B细胞的损伤是机体通过免疫导致的。

解析:(1)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通过分级调节最终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多,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增多,从而增加产热,因此,腺体A表示甲状腺和肾上腺。

(2)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3)血糖浓度上升刺激下丘脑中相应的感受器产生兴奋,使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属于神经调节;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使血糖浓度下降,属于体液调节,因此整个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