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与商品的二因素
具体劳动
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
价值
最本质因素
• (3)商品的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 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 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 ②商品价值量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关系
①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
三、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
• 1、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 包括国家制度、政党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民 主制度等等。 其中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 • 政体:主要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形 式。 • 君主立宪制分为议会君主制(英国)和二元君 主制(约旦)两种类型。 • 民主共和制分为议会共和制(德国)与总统共 和制(美国)两种类型。
单选 1、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 A、政党制度 B、三权分立制度 C、国家制度 D、选举制度 答案:C 2、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机构是( ) A、法院 B、检察机构 C、议会或国会 D、政府 答案:C 多选 1、在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中,“三权”包括( ) A、立法权 B、财政权 C、行政权 D、司法权 答案:ACD
一是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包括生产时间和流 通时间的长短; 二是生产资本的构成,即生产资本中固定成本 和流动成本的比例,以及固定资本和流动资 本自身的周转速度。
• (3)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①对年剩余价值量的影响
可变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带来的年剩余价值 总量就越多;反之,可变资本周转速度越 慢,带来的年剩余价值总量越少。 • ②对年剩余价值率的影响 周转速度越快,年剩余价值率就越高;繁殖 周转速度越慢,年剩余价值量越低。
多选
1、商品的二因素是指( ) A、使用价值 B、超额剩余价值 C、剩余价值 D、价值 答案:AD
2、货币的基本职能有(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答案:AB
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资本生产过程
劳动过程
价值增值过程
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
劳动者
必要劳动时 间
剩余劳动时 间
• (2)资本积累的后果
• ①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 的资本价值构成)。公式为:C/V。 • ②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 ③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
例:1、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 A.劳动成为商品 B.劳动力成为商品 C.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D.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活和生产资料 答案:B 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劳动力价值创造过程的统一 D.劳动过程和旧价值转移过程的统一 答案:B
• 少量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可以等于多量简单劳动所 创造的价值。
• ③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 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该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 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09.10单选)
• (4)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 ①货币的产生和货币的本质 • A、货币的产生:货币的产生和起源是商品交换 长期发展的产物。 • 商品交换:偶然的物物交换 扩大的物物交换 特殊的一般等价物 固定的一般等价物 • B、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 ①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 的剩余价值
• ②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 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 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 (2)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 3、资本积累 (1)资本积累的必然性及其实质 • 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叫做资本积累。资本 主义再生产的特点不是简单再生产,而是扩大 再生产。 • ②资本积累的必然性原因: A、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内因) B、竞争(外因) • ③实质: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
过程:资本流通
目的:剩余价值
资本的 循环和 周转
社会资 本的再 生产
产业资 本的利 润和平 均利润
商业资 本和商 业利润
借贷资本 和利息
农业资本 和地租
一、过程:资本流通
• 1、资本的循环 • 2、资本的周转 • 3、社会再生产
• 1、资本的循环 (1)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 • ①第一阶段---购买阶段---货币资本 • ②第二阶段---生产阶段---生产资本 • ③第三阶段---销售阶段---商品资本
• 4、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的形成 •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形成 ①在封建社会末期小商品生产者两级分化基础上资 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②商业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起了重要 促进作用。 ③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 • (2)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①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初步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②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制度完全确立。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 三种职能
• 2、资本的周转 • (1)资本周转和资本周转速度
资本的周转速度可以从资本周转时间和资本周转 次数考察。 资本的周转时间是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 总和。 资本的周转速度与资本的周转次数成正比; 资本的周转速度与资本的周转时间成反比。
• (2)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有两个因素:
• ②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 职能。
• 2、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的矛盾。 (2)形成的条件: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工
• 3、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及其作用 • (1)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 内容: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 • (2)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引起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 (3)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 上下波动。
(2)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 统一。 (3)资本的本质及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 ①资本的本质:被物的外壳所掩盖的资产阶级和 无产阶级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生产关系。
②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A、划分依据: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 所起到的作用不同 B、定义: 不变资本(C)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 可变资本(V)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实现 了价值增值。 ③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A、这一划分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 削实质。 B、正确地表明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
单选
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 ) A.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 B.商品交换场所的建立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答案:D 2、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 )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剩余价值 答案:B
3、依据劳动二重性原理,具体劳动( ) A.创造新价值 B.创造使用价值 C.创造超额剩余价值 D.创造价值 答案:B 4.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B.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矛盾 C.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矛盾 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答案:D
• 3、社会再生产 • (1) 社会资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 • ①考察社会资本的运动即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 核心问题是要分析在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中, 社会总产品的各个构成部分是如何实现的。 • ②社会总产品的构成包括:一方面,社会总产 品从实物形态上按其最终用途区分为两大类, 即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与此相适应,整个社 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 • 第一部类是制造生产资料的部类(用I表示), 第二部类是制造消费资料的部类(用II表示)。 另一方面,社会总产品从价值形态上分为三个 构成部分,即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 值(v)、剩余价值(m)。
(2)政党制度 三种类型:一党制、两党制(美国)和多党制(法国) (3)普选制度 (4)三权分立制度
三权分立是将资本主义国家的最高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 权和司法权三部分。 议会一般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议会的主要职 权是立法权、财政权和监督权
ຫໍສະໝຸດ Baidu本主义
• 2、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 • (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 局限性 • ①历史进步性: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反映了社会 进步的要求。 • ②阶级局限性: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建立在资本 主义经济基础上,本质是维护资本主义剥削制 度的思想体系。 (2)利己主义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
• ②劳动力成为商品 • A、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二是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了自 己的劳动力外一无所有,必须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 B、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以下三部分生活资料的 价值:(09.1多选) • a、维持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 b、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 c、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①货币转化为资本 A、作为货币的货币,只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起着媒 介的作用,不会发生价值的增值。 B、作为资本的货币,是由资本家先用货币购买一定 数量的商品,然后再将商品卖出,换回更多的货币, 实现价值增值,这个增值额就是剩余价值。 C、货币的增值需要购买一种特殊的商品,即劳动力。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资本主义的形成和本质
资本主义的 形成
资本主义经济制 度的本质特征
资本主义的 政治制度和 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的形成
• (一)商品经济 • (二)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 (三)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及其作用 • (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 义的形成
(一)商品经济
• 资本主义经济是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 和发展起来。 • 1、商品经济及其产生 • (1)商品经济: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 容,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 (2)产生的两个基本经济条件: • A、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 • B、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决定性因素)
例:1、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 ) A:市场竞争规律 B:成本节约规律 C:剩余价值规律 D:价值规律 答案:C 2、(多选)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有( ) A.超额剩余价值生产 B.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C.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D.垄断剩余价值生产 答案:BC
单选
2.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 A.使用价值 B.剩余价值 C.价值 D.交换价值 答案:B 3.资本有机构成可以用符号表示为( ) A.c∶v B.m∶v C.c+v D.m/(c+v) 答案:A 4.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是指( ) A.劳动力供给超过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出现的过剩人口 B.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而出现的过剩人口 C.人口增长超过生产资料的增长而出现的过剩人口 D.人口增长超过资本增长而出现的过剩人口 答案:A
• ④剩余价值率 •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 用m′表示剩余价值率,则m′=m/v • 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有两条途径: 一、提高剩余价值率; 二、增加可变资本总量。
• 2、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规律 •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有两种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 (1)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
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量
经济制度的本质
• 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 2、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规律 • 3、资本积累
• 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 通过雇佣劳动制度剥削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经济制度。 (1)货币转化为资本和劳动力成为商品
• • • • •
(2)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 ①基本条件: I(v+m)=IIc ②引申出的两个实现条件: A、I(c+v+m)= Ic + IIc B、II(c+v+m)= I(v+m)+II(v+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