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动物》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快乐的动物》教学设计
《快乐的动物》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P70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大部分孩子已经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但是也存在了不足如上课无法集中精力,经常会开小差或反应速度较慢,孩子在学习了初步的除法知识基础上对“倍”数的理解也较容易。
三、教材分析:本节内容结合“快乐的动物”的具体情境,学习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教材通过画一画、圈一圈这些具体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倍”的意义,在自主操作、交流后,让学生真正理解两个数量的倍数关系,这时用除法表示计算“谁是谁的几倍”就水到渠成了。
四、教学目标1、在比较小动物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会“倍”的意义,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2、会用除法算式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五、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倍”的意义难点:会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六、教学准备课件、扩音器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课件出示“快乐的动物”情境图)师:一阵雷雨过后,雨过天晴,小动物们都跑出来玩了,这些快乐的动物们正在河边玩耍呢,大家想不想去看看?师:好,咱们一起去。
(板书课题:快乐的动物)二、问题探究1、数一数,填一填师:同学们,看一看都有哪些小动物,数数看,它们都有几只啊? (学生说完,教师点击课件,出示各个动物的只数)2、画一画,圈一圈,认一认(1)(课件出示小猴和鸭子的图像)师:如果我用圆点表示小猴和鸭子的只数,那么小猴应该画几个圆点?小鸭呢?(引导学生用圆点表示动物只数)师:如果我把小猴的只数看成一份圈起来,那鸭子的只数怎么圈?(指生说说想法)(2)师:对,大家说的很好。
小鸭的只数是6(板书6),小猴的只数是3(板书3),那6里面有几个3呀?我们就说6是3的2倍,也就是小鸭数是小猴的2倍。
(边说边板书)(3)师:6是3的2倍,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表示:6÷3=2(板书:“倍”不是单位名称,所以2后面不写“倍”字了)3、画一画,圈一圈,填一填(1)师:我们来看松鼠和小鸡的只数还用圆圈来画一画。
《快乐的动物》数学教案设计
《快乐的动物》數學教案設計
《快乐的动物》數學教案设计
一、课程目标
本节课的目标是通过观察和理解动物的行为,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如形状、大小、数量等,并能够用这些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课程内容
1. 介绍各种动物:展示一些不同种类的动物图片,让学生描述它们的特征。
2. 讨论动物的形状:引导学生注意动物的身体形状,比如长颈鹿的脖子很长,河马的身体很圆等等。
3. 计算动物的数量:展示一组动物图片,让学生数出每种动物的数量。
4. 比较动物的大小:比较两种动物的大小,例如大象比老鼠大得多。
三、教学方法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四、教学步骤
1. 引入新课:教师展示一些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2. 教授新知识:教师讲解形状、大小、数量等数学概念,以及如何应用这些概念来分析动物。
3. 实践活动:教师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如数动物的数量、比较动物的大小等。
4. 总结复习: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记忆。
五、作业设计
1. 观察家里的宠物或周围的动物,记录它们的形状、大小和数量。
2. 创作一幅动物画,尽量使用今天学到的数学概念。
六、评估与反馈
教师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效果,对他们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
同时,也可以通过作业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应该反思本次教学的效果,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以便于改进今后的教学工作。
《快乐的动物》教学设计+反思
《快乐的动物》教学设计+反思【设计意图】本节课是学生接触倍的概念的第一课。
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建立表象,所以创设了“快乐的动物”这一情境,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数出动物的只数,由此而产生数学问题。
全课的设计始终以动引路,动手摆一摆,分一分和动笔画一画,圈一圈以及尝试列算式等活动为主,让他们在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活动中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初步感知了倍的含义。
同时也能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快乐的动物》P46—47页内容。
教材分析:本节结合“快乐的动物”的具体情境,学习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事实上,“倍”是一个生活中常用的概念,教材没有给它下定义,而是通过摆一摆、分一分、画一画、圈一圈这些具体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倍”的意义。
在自主操作、交流后,学生真正体会了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这时用除法表示和计算“谁是谁的几倍”就水到渠成了。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倍”的意义。
、2、会用除法求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摆一摆”、“分一分”、“画一画”、“圈一圈”等活动中进行思考,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有效的数学学习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提高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感受“倍”的含义,逐步体会“倍”与等分之间的联系。
2、难点:会用除法求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三、教学准备:挂图、动物图片、学具盒中的小圆片。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秋天到了,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出来玩了。
这些快乐的小动物们想邀请咱们二甲的小朋友们一起去河边玩耍,你们想去吗?生:想。
师:好,现在老师就带领大家去看看,我们赶快出发吧!(二)探究新知1、数一数,填一填师:(出示挂图)板书课题:快乐的动物师:瞧,它们玩得多快乐呀!仔细看图,谁来说一说都有哪些快乐小动物?生:图上有鸭子、猴子、松鼠、小鸟、孔雀、小鸡。
二年级数学上册《快乐的动物》教案、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数学,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增强自信心。
2.通过“快乐的动物”主题,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3.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勇于尝试、不怕困难,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2.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教具演示,让学生理解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掌握加减运算的规律。
3.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基本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了解它们的特点,并学会区分。
4.教师以动物图形为例,教授学生运用简单的几何图形进行创意组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学习方法,共同提高。
3.教师强调本节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等,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这些价值观。
4.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巩固课堂所学。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特布置以下作业:
2.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数的顺序,尤其是对“0”的认识。
-几何图形的认知和创意组合,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以“快乐的动物”为主题,设计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利用动物卡片、玩具等教具,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6.评价与反馈: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解决教学难点的《快乐的动物》教案解析
这是一篇关于《快乐的动物》教案解析的文章,旨在向大家介绍如何解决教学难点,让小朋友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教师分析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和教学体会与优化。
希望这篇文章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教师分析与教学目标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要,我们选取了以《快乐的动物》这一主题为中心点。
在选择教材的过程中,我们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够满足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内容浅显易懂;二是让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三是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在本次教学中,我们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常见的动物名称,并能够简单描述其外观特征;2.培养小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观察分析,描述动物的特征、习性等等;3.通过游戏、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本次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动物的名称、外貌特征、习性等。
为了使学生感到有趣、有挑战性,我们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1.听歌:在开始课堂之前,我们播放了一首小学生喜爱的歌曲《动物园里的朋友》,让学生感受不同动物的名字和特征。
2.观察实物: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手拿各种小动物,如石虎、袋鼠、大熊猫等,展示它们的外观特征,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
3.剧场表演:我们组织小学生们进行剧场表演,让他们扮演不同的动物角色,并通过对话等方式让他们进行角色扮演练习。
4.游戏竞赛:在课堂末尾,我们设置了一些小游戏,并让学生进行竞赛,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三、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结合了课堂讲授、师生互动、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式,让每位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并有所收获。
在课堂中,我们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
2.通过教师的提问和学生之间的讨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快乐的动物》数学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快乐的动物》數學教案設計教案设计:《快乐的动物》(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比较,使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物多样性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难点:理解并运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可以以讲故事的方式导入,如:“在森林里,住着许多快乐的动物们,它们每天都在忙碌地生活。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快乐的动物吧!”2. 新课讲授(20分钟)(1) 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各种动物的特征,例如大象的长鼻子、狮子的鬃毛等。
(2) 引导学生对比不同动物的特征,比如猫和狗、兔子和乌龟等。
(3) 让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关于动物的知识,如动物的食物链、生命周期等。
3. 实践操作(15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进行深入研究,制作一张该动物的“特点卡”,包括动物的名称、特点、习性等信息。
4. 小结与反馈(10分钟)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特点卡”,其他同学可以提问和评论。
最后,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评价。
四、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宠物或者周围的动物,记录下它们的特点和习性。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动物充满了好奇和兴趣。
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认真观察和思考,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快乐的动物9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快乐的动物9篇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快乐的动物 1《快乐的动物》教学反思在学习两个数量的倍数关系时结合《快乐的动物》一课,通过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圈一圈、画一画这些具体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倍”的意义:1、注重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充分利用教材中动物乐园的情境图,由学生熟悉的、感受兴趣的生活情境引入,以色彩斑谰、符合小学生口味的美丽画面深深吸引他们,把学生自然地引入收集数学信息,解决淘气提出的数学问题中,独立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小组讨论交流,集体反馈展示学习成果的教学过程。
这样可以自然地把学生带进生机盎然的教学情境,学生情绪激昂,不知不觉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并且使学生深切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以激起学生强烈的研究兴趣,从而主动探究。
2 、在动手实践操作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本节课,动手实践操作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一开始自由摆小棒,摆后说一说,让学生初步体验“倍”的含义;接着进行有针对性的再次摆,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倍”的含义,知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只要知道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就够了;然后用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的方法帮助淘气解决数学问题,为后面解决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做准备;最后安排学生在思维训练中实践操作,让课内与课外知识拓展延伸,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在充分地观察、讨论、交流中,在探索研究的过程中,理解了“倍”的含义,学会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除法应用题。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快乐的动物 2本节课是在认识平均分与除法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快乐的动物”的具体情境学习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教材没有给“倍”下定义,而是通过“做一做”中的摆一摆、圈一圈、画一画这些具体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倍”的意义。
结合我校灵动课堂的模式,本节课我们开展了独学、对学、群学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自己动脑,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讨论结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充分参与到学习中去,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观察公园一角,找出数学信息,根据数学信息独立完成活动单第一部分,学生通过画一画、填一填得到了倍数关系,通过圈一圈理解了6里面有2个3,6是3的2倍。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快乐的动物》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快乐的动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快乐的动物》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的动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发现动物的特点,进而学习如何对动物进行分类。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类能力,他们对动物充满了好奇心和兴趣。
然而,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方式,发现动物的特点,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动物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类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对动物进行分类,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动物,关爱环境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动物的特点,学会对动物进行分类。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对动物进行分类,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场景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动物的特点。
2.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对动物进行分类。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动物图片和视频,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
2.准备动物分类的道具,如卡片、贴纸等,用于学生实践操作。
3.准备教学PPT,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每种动物的名字。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动物有什么特点吗?我们可以怎样对它们进行分类呢?”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另一组动物图片,并要求学生观察这些动物的特点。
学生独立观察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发现。
小班幼儿语言教案《快乐的小动物》
小班幼儿语言教案《快乐的小动物》活动名称:快乐的小动物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学习认识和理解不同的小动物。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活动准备:1. 图片或玩具模型,包括小猫、小狗、小鸟、小兔等小动物的图片或模型。
2. 课件或幻灯片,包括小动物的图片和简单的文字描述。
3. 手偶或面具,包括小动物的手偶或面具,如猫爪手套、狗面具等。
4. 故事书《快乐的小动物》。
5. 美术材料,包括彩纸、颜料、画笔等。
活动步骤:引入活动:1. 使用图片或玩具模型向幼儿展示各种小动物,并鼓励他们说出动物的名称。
2. 使用课件或幻灯片展示小动物的图片和简单的文字描述,引发幼儿对小动物的兴趣。
主体活动:3. 讲故事《快乐的小动物》。
故事中介绍了几个小动物之间的友谊和快乐的生活。
通过故事,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小动物的特点和行为习惯。
4. 分发手偶或面具,让每个幼儿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角色并戴上手偶或面具。
引导幼儿扮演自己所选择的小动物,模仿它的动作和叫声,以及与其他小动物的互动。
5. 给幼儿提供彩纸、颜料和画笔等美术材料,鼓励他们根据自己对小动物的理解和想象,自由绘画小动物的形象。
教师可以陪同幼儿一起绘画,并与他们进行交流和互动。
6. 制作小动物面具。
教师提前准备好小动物面具的图案,并将图案打印或复制到彩纸上。
然后,指导幼儿按照图案剪裁和装饰面具。
完成后,幼儿可以戴上面具进行小动物角色扮演,与其他幼儿互动和表演。
总结活动:7. 组织幼儿进行小动物展示。
每个幼儿可以展示自己绘画的小动物形象,并通过口头表达向其他幼儿介绍自己所选择的小动物和表演的内容。
8. 教师总结活动内容和幼儿的表现,并提供反馈和赞扬。
延伸活动:9. 制作小动物贴纸。
教师提前准备好各种小动物的贴纸,并将它们分发给幼儿。
幼儿可以将贴纸用于绘画作品或其他手工制作中,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创造性。
《快乐的动物》数学教案设计
《快乐的动物》數學教案設計教案设计:《快乐的动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动物,并能描述它们的基本特征。
2. 通过观察和比较,培养学生对数量和形状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动物的种类和特点2. 数量和形状的认知和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介绍各种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2.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图片或实物模型,理解动物的外形和特点。
3. 游戏法:设计相关数学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以故事的形式引入课程主题,如“森林里的快乐动物们”。
(二)学习新知:1. 认识动物: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或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2. 数量认知:询问每种动物的数量,例如,“有多少只兔子?”、“有多少条鱼?”等,让学生回答,以此来训练他们的计数能力。
3. 形状认知: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形状,例如,“这只猫是圆形的还是方形的?”等,以此来训练他们对形状的认知。
(三)实践操作:1. 设计一些数学游戏,如“动物数字连线”、“动物形状拼图”等,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2.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一起完成一项任务,如“画出你们最喜欢的动物,然后数一数你画了多少个点/线/角?”等,以此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要知识点,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继续观察和学习。
五、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完成作业的情况,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
同时,也可以通过问答、小测验等方式,检查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家庭作业:布置一些与动物相关的数学题目,例如,“你家里有几只宠物?它们是什么形状的?”等,让学生在家中也能继续学习和练习。
以上就是《快乐的动物》數學教案的设计,希望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快乐的动物-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快乐的动物-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掌握数字0到100以内的数的转写法和认识数,将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2.通过快乐的动物主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数字0到100以内的数的转写法。
2.数的认识。
3.数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1.数字0到100以内的数的写法模糊,并混淆数字写法。
2.数学中的动物主题,需要细致观察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1.教师带来足够数量的动物玩具和动物图片,用以诱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
2.准备0到100的数字卡片,用于教学演示。
2. 教学引入1.教师拿出一只动物玩具。
2.教师问学生:“这是什么动物?”3.学生齐声回答,并可以描述这个动物的特点。
4.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思考:“如果我们要把这只动物数量化,我们应该怎么做呢?”5.引导学生发表看法,然后教师将动物玩具的数量写在黑板上。
3. 教学过程(1)数字写法的认识1.教师拿出数字卡片,让学生互相读出数字来,并将其练习写在白板上。
2.教师与学生一起列出0到100的所有数字,并帮助学生将其归类为个位数、十位数和百位数。
3.教师让学生将数字卡片粘贴在白板上,并让整个班级一起练习读写数字。
(2)数字的转写法1.教师让学生分为小组,并让每组挑选一个动物玩具,然后告诉学生这个动物数量化后的数字,让学生自行转化数字写法。
2.学生分组互相展示数字的写法,让教师和其他的学生一起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数字写法的准确性和优美程度。
(3)数的认识1.教师将白板上的数字卡片抽出,然后鼓励学生识别数字,听从教师选出数字后进行命名和分类。
2.教师放一个数字音频,让学生听后来识别数字,检测学生数字认知能力的熟悉度。
(4)数的运用1.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你们班有多少只动物玩具?”2.鼓励学生用数字写法来计数,并决定于一个数。
3.学生将这个数字记录在白板上。
《快乐的动物》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快乐的动物》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和说出常见动物的名称,并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常见动物的名称、特征和生活习性。
2、教学难点理解动物的多样性以及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游戏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括动物图片、视频等。
2、动物卡片、头饰。
3、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欢快的动物世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在视频中你们看到了哪些动物?它们在做什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课题《快乐的动物》。
(二)认识动物1、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如狮子、大象、猴子、兔子、长颈鹿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动物的名称。
2、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如颜色、体型、毛发等,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3、介绍动物的生活习性,如食性、居住环境、活动方式等。
(三)动物分类1、让学生根据动物的生活环境(陆地、水中、空中)将动物卡片进行分类。
2、讨论分类的理由,加深对动物生活习性的理解。
(四)动物的快乐生活1、播放动物们快乐玩耍、觅食、休息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动物的快乐。
2、提问学生:“你们觉得动物们为什么会快乐?”引导学生思考动物的需求和情感。
(五)角色扮演1、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头饰,扮演动物进行活动和交流。
2、其他学生观察并猜测扮演的动物,增强对动物特征的记忆。
(六)保护动物1、展示一些动物受到伤害、濒临灭绝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动物面临的困境。
2、引导学生讨论如何保护动物,如不捕杀、不破坏动物的栖息地、不乱扔垃圾等。
3、鼓励学生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保护动物的决心。
(七)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让它们快乐地生活。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快乐的小动物》 (2)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快乐的小动物》教学目标:1. 认识并能够说出小猫、小鸟、小狗、小鱼等常见小动物的名称;2. 能够运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对小动物的喜爱或喜欢的动作;3. 培养幼儿对小动物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图片、小动物玩具、幼儿喜欢的歌曲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师幼互动:老师问好幼儿的小宠物,幼儿回答并描述一下自己的小宠物。
二、新课呈现(10分钟)1. 引入新课:老师出示图片,带领幼儿认识小猫、小鸟、小狗、小鱼等动物,并介绍它们的特点和声音。
2. 情景呈现:老师拿出小动物玩具,逐个给幼儿展示,让幼儿触摸、感受。
3. 大声朗读:老师示范朗读《快乐的小动物》这首诗歌,并邀请幼儿一起大声读。
4. 听歌动作:老师播放歌曲《小小世界》,幼儿跟着歌曲动作,例如摇尾巴、挥动翅膀等。
三、形式多样的操练(15分钟)1. 模仿句子:老师出示图片,让幼儿根据图片模仿说出类似的句子,如“我喜欢小猫,它很可爱。
”2. 手指游戏:老师示范使用双手做小鸟飞翔的动作,幼儿跟着模仿。
3. 角色扮演:幼儿分成小组,分别扮演小猫、小鸟、小狗、小鱼,表演出不同动物的动作和声音。
4. 小小作家:给每个幼儿发放绘画纸和彩色笔,让他们画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在图片下方写上一句话来描述自己喜欢这个动物的原因。
四、巩固拓展(10分钟)1. 小组合作: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小动物,在纸上画出这个动物的外形,并陈述一句话来描述这个动物。
(鼓励幼儿用创新的方式来描述)2. 感受肢体:播放不同小动物的声音,幼儿根据声音模仿出相应的动作。
3. 表演大观察:把幼儿分成两队,一队模仿某个小动物的动作和声音,另一队观察并猜测是哪种动物。
4. 点赞表扬:通过赞赏、鼓励,激发幼儿对小动物和语言学习的兴趣。
五、课堂总结(5分钟)1. 老师引导幼儿回顾并总结课堂学习的内容,如学习了哪些小动物,还有什么动作等。
2. 教师强调小动物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爱护小动物。
实现多元学习目标的《快乐的动物》教案
本文分享的是一份课程教案,名为《快乐的动物》。
这个教案的目标是帮助儿童理解和表达动物的特征,并过程中通过多元学习,获得语言、数学、美术、音乐等各个领域的知识与技能。
1. 教案框架前言:介绍教案的目的、背景、适用对象等。
一、主题:引入动物主题,引发兴趣,激发学习欲望。
二、围绕动物主题展开多元学习:(1)语言领域:学习常见的动物词汇,并通过单词、句子等形式进行表达。
(2)数学领域:通过动物图案的拼图、折纸等形式,锻炼儿童手眼协调能力、精细动作控制能力,提升逻辑思维。
(3)美术领域:通过绘画、模型制作等,培养儿童美感、审美能力,锻炼创造力。
(4)音乐领域:通过学习有关动物的儿歌、音乐,培养音乐感、音乐理解能力,提升节奏感。
三、总结与评价: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总结,评价自己的表现。
2. 具体活动设计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教案中的具体活动,以便更好地理解如何通过“快乐的动物”实现多元学习的目标。
一、学习常见动物词汇活动方式:教师向学生展示动物图片,叫出其名称,让学生大声跟读,让学生口头表达其外貌特征、生活习性等。
语言学习目标:扩大词汇量,了解动物的特点,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二、动物图案拼图游戏活动方式:将动物形状的图案分成若干小块,让学生根据规定的拼图方式进行拼接。
数学学习目标:锻炼手眼协调能力、精细动作控制能力,培养空间感、逻辑思维能力。
三、动物模型制作活动方式: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使用纸板、黏土、毛绒等材料进行制作。
制作时可借助图片、模板等工具。
美术学习目标:锻炼手部协调能力、创造力,培养美感、审美能力。
四、学唱动物儿歌活动方式:让学生跟着老师唱儿歌,学习歌词中的有关动物的表达。
音乐学习目标:培养音乐感、音乐理解能力,提升节奏感。
3. 结语通过本文的分享,我们可以看到,教案《快乐的动物》在设计上注重了多元学习的方法和领域,帮助儿童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技能。
希望这个教案可以为家长和教师们提供一些参考,让我们一起为儿童的全面发展努力。
小班幼儿语言教案《快乐的小动物》 (2)
小班幼儿语言教案《快乐的小动物》教案名称:《快乐的小动物》适用年龄:3-4岁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快乐的小动物》这个故事,培养幼儿对于动物的认识和兴趣。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 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教材准备:1. 《快乐的小动物》的图片或书籍2. 包含动物形象的动作卡片或海报3. 幼儿喜欢的小动物玩具或模型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幼儿回顾一些他们已经学过的动物,如狗、猫、鸟等。
通过问答的方式,巩固幼儿对这些动物的认识。
2. 情境引入出示《快乐的小动物》的图片或书籍,让幼儿观察图片中的动物形象,并引导幼儿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这个故事里有哪些动物?”、“这些动物是怎么玩耍的?”3. 故事讲解教师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讲解故事,着重介绍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和角色。
在讲解过程中,可以配合图片或动作卡片,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故事内容。
4. 语言练习a. 教师和幼儿一起重温故事中的关键词,如动物名称、动作词等。
教师可以用海报或卡片的形式展示这些词语,引导幼儿自主复述。
b. 教师出示动物卡片或动作卡片,让幼儿模仿相应的动作,并说出相应的动物名称。
例如,出示“跳跃”的卡片,让幼儿跳起来,并说出“兔子”。
c. 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动物,表演该动物的特点和动作,其他组员猜测动物的名称。
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动物,如“这个动物会跳跃”,“它有尾巴”等。
5. 创作活动a. 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小动物,用玩具或模型形象代表该动物。
引导幼儿一起讨论,想象这个小动物的名字、家庭住址、喜欢吃的食物等。
b. 每个小组为自己创作一个小故事,讲述他们的小动物在学校或家庭中发生的趣事。
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小动物的行为和情节。
6. 结束回顾教学内容,与幼儿一起总结学习到的动物和动作,以及自己创作的小动物故事。
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语言将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表达出来。
《快乐的动物》教学设计
《快乐的动物》教学设计《快乐的动物》教学设计(精选5篇)《快乐的动物》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以旧带新,让学生体会“倍”的意义。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感知,发展分析和解决除法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倍”的意义。
教具图表,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课堂上飞来了一只可爱的小鸟。
(出示小鸟图片)它听说我们班的同学个个都是计算的小能手,决定在我们班举行一次抢答赛,愿意参加的举手。
(多媒体出示十道除法口算题,并说出其中两道除法题的含义。
)2、你们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怪不得小鸟喜欢你们,你们喜欢小鸟吗?想把它留下来吗?可是今天不行,小鸟要去参加一个动物聚会呢!我们跟着去看一看,好吗?二、升华兴趣,导入新授。
出示主题图1、这么多动物来参加聚会,真热闹,你最喜欢哪种小动物?能用一句话说一说它们在做什么吗?2、你所喜欢的小动物有几只呢?你自己来数一数。
老师这里给你准备了小圆片,一个小圆片代表一只小动物。
请你下来把动物有多少只贴出来,好吗?(贴出图表,让学生下来贴动物的只数。
)3、指出鸭子和猴子。
师:猴子有几只?鸭子呢?6里面有几个3?(学生回答的同时,用彩笔圈出。
)怎样列算式呢?生一起说:6÷3=2师:6里面有两个3,我们就说是3的两倍,也就是说鸭子的只数是猴子的两倍。
集体说一遍,找一生重复一遍,同位互相说一遍。
4、师:我还想知道小鸡的只数是松鼠的几倍?你该怎么想?怎样列算式?生列出算式,说明理由。
5、师:看着版图,你还能说出谁是谁的几倍?下面小组来合作学习,列出算式,组长记录好,然后小组交流,其它小组可补充。
6、课中休息。
看来还是小组集体的力量大,看,你们又想出了这么多的算式。
刚才同学们的表现很出色,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唱一首英语歌。
三、巩固拓展。
刚才小鸟看了你们的出色表现,很高兴,所以给你们带来了几件小礼物,想拆开看看吗?(出示练习题)采用集体和个体,集体纠正等方式完成练习。
幼儿中班美术教案《快乐的小动物》2篇
幼儿中班美术教案《快乐的小动物》 (2) 幼儿中班美术教案《快乐的小动物》 (2)精选2篇(一)教案名称:快乐的小动物适用年龄:幼儿中班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不同的小动物,并认识其外貌特征。
2. 提高幼儿的绘画技巧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1. 幼儿绘画用具:纸张、颜料、刷子、笔等。
2. 展示用的图片或卡片,包括不同的小动物:猫、狗、兔子、小鸟等。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小动物的图片或卡片,询问幼儿:“这是什么动物?”然后让幼儿描述一下该动物的特征和特点。
2. 活动(30分钟):步骤一:选择小动物教师出示多张小动物的图片或卡片,让幼儿依次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步骤二:绘画表现教师根据幼儿选择的小动物,引导幼儿用绘画工具在纸上绘制出该小动物的形象。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示范,如绘制小猫的眼睛、兔子的长耳朵等。
步骤三:分享创作每个幼儿完成绘画后,让他们依次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画这个小动物的感受和想法。
3. 结束(5分钟):教师总结今天的活动内容,并夸奖幼儿们的努力和创作成果。
教学延伸:1. 可以继续引导幼儿绘制其他的小动物形象,扩展他们的创作能力和绘画技巧。
2. 建议把幼儿的绘画作品制作成展板或墙面装饰,让幼儿有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评估方法:通过观察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动手能力和绘画技巧,以及幼儿在分享作品时的表达能力,来进行评估。
幼儿中班美术教案《快乐的小动物》 (2)精选2篇(二)教案标题:快乐的小动物适用年龄:幼儿中班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小动物的兴趣和爱心。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细致和耐心。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不同种类的小动物图片和模型。
2. 教师准备彩色纸、颜料、画笔、剪刀等美术工具。
3. 提前准备好环境,确保幼儿有足够的工作空间。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教师向幼儿展示不同种类的小动物图片和模型,并引导幼儿观察、描述它们的特点。
北师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快乐的动物》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含试卷)
北师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快乐的动物》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教学内容《快乐的动物》北师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本46~47页内容分析在认识平均分与除法意义的基础上,本节结合“快乐的动物”的具体情境,学习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事实上,“倍”是一个生活中常用的概念,教材没有给它下定义,而是通过摆一摆、圈一圈、画一画这些具体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倍”的意义。
在自主操作、交流后,学生真正体会了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这时用除法表示和计算“谁是谁的几倍”就水到渠成了学生起点在一年级时,学生学会了两个数量之间的“和”、“差”关系,并能提出用加法或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对于本节课的主题图,如果让学生找数学信息、提问题,他们肯定会发现两种动物的数量间的“和”、“差”关系,提出用加法或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这样学生必然会受到这种定向思维的影响,不利于他们探究和学习新知识(“倍”的关系)。
因此,我设计了摆小方块、画自己喜欢的图形并圈一圈等数学活动,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交流后,让学生发现两种动物的数量之间有“倍”的关系,而且除了用图形表示,还可以用除法表示“谁是谁的几倍”。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感受“倍”的含义,使学生逐步体会倍与等分之间的联系。
2、在理解“倍”含义的基础上,会用除法算式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教学重点体会“倍”的意义教学难点能正确运用图形与算式两种方法求“倍”。
教学准备课件,彩色圆形学实践一、故事引入,创设情境:(演示课件“快乐的动物” 情境图)师:秋天到了,一阵雷雨过后,雨过天晴,小动物们都出来玩了。
这些快乐的小动物们在一起嬉戏,唱歌,跳舞。
小朋友们,你们想去看看吗?师:好,咱们一起去。
(板书课题:快乐的动物。
)师:图中都有哪些动物,请大家数一数每种动物分别有多少只吗?翻开书第46页在方格中填填。
指名汇报,随学生回答板书:鸭6只,松鼠2只,孔雀1只。
二、探究性学习1、体会除法与等分活动的联系。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七课《快乐的动物》第2课时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第七课《快乐的动物》第2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在比较小动物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会“倍”的意义,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2.会用图形直观和除法算式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理解“倍”的意义;会用除法解决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学习难点】理解“倍”的意义。
【学习流程】一、导入1.小袋鼠的文具店开业了,小动物们都来文具店买东西,你们愿意帮它们算算账吗?(课件出示情境图)2.引出问题。
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程第一学程:学习任务主问题1.小牛花的钱是小兔的几倍?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1.找到所需要的数学信息。
2.看教科书中的直观图,直接说出倍数关系。
3.列出算式表示上面的思考过程。
第二步:互学要求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说出小牛花的钱是小兔的几倍。
第三步:展学要求1.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表达清晰。
2.各小组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
(师点拨:要求小牛花的钱是小兔的几倍,就是求6里面有几个 2,列式为“6÷2=3”)设计意图:结合实际问题,通过画图,帮助学生理解小牛花的钱与小兔花的钱之间的数量关系,进一步理解“倍”的意义。
第二学程:学习任务主问题2.狐狸花了多少元?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1.思考:狐狸所说的话“我花的钱是小兔的4倍”是什么意思?2.用圆片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
3.列出算式表示上面的思考过程。
第二步:互学要求组内交流自己是怎么解决问题的。
第三步:展学要求1.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表达清晰。
2.各小组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
(师点拨:这道题是把小兔花的钱“2元”看成1份,狐狸花的钱就是这样的4份,求狐狸花的钱就是求4个2元是多少,即“2x4=8(元)”)设计意图:在学生初步理解倍数关系的基础上,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三、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一定掌握了一些有关倍数方面的问题,你能说说吗?你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你想夸夸谁?四、作业设计教科书72页“练一练”1.第3题:画一画,填一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乐的动物》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3册《快乐的动物》.在整节课中运用做,说,练三个主要环节,探究有关等分与除法之间的知识.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感受"倍"的含义,使学生逐步体会倍与等分之间的联系.
2,在理解"倍"含义的基础上,会用除法算式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倍与等分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创设情境:
1,师(出示课件):一阵雷雨过后,天更蓝了,水更清了,树更绿了,小动物们都出来玩耍了,这些快乐的小动物们邀请咱们一起去玩.想去吗
师:好,咱们一起出发.
板书课题:快乐的动物.
2,瞧,它们多快乐多高兴呀!仔细看图,谁来说一说都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有多少只各在做什么事情
(强调说完整话)
3,(师同时用课件演示)我们现在来填填每种动物分别有多少只!
谁来试一试!试试看!
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把每种动物的只数填在方格里.
鸭□只小松鼠□只孔雀□只
猴子□只小鸟□只小鸡□只
二,研究性学习
1,体会除法与等分活动的联系
师:这些小动物有的多,有的少,你能用○分别表示出小猴子,小鸭子,的只数吗
猴子:○○○
小鸭:○○○○○○
师:现在我们按3只一组,在小鸭右边的圆片图上圈一圈.注意观察:6只小鸭里面有(多少)份3只小猴那么多.
师:请你好好想想!想一想上面分的过程和结果用算式怎么表示,请你来说一说:
小结:猴子有3只,小鸭有6只,按每3只为一组,通过在小鸭的数量上圈一圈,我们发现6只小鸭里面有(2)份3只小猴那么多.因此,我们可以说小鸭的只数是小猴只数的2倍,用算式表示就是6÷3=2.
板书:6÷3=2.
师强调:现在要注意的是"倍"不是单位名称,得数2后面不要写"倍"字.
2,做一做,生生互动
师:请同学们注意,用○画出松鼠,小鸡的数量;然后圈一圈,观察
8只小鸡里面有()份2只小松鼠那么多;最后,填空列式.
生动手画一画,圈一圈,说一说.
生:小鸡的只数是小松鼠的()倍.8÷2=4
师:你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小结:有2只小松鼠,8只小鸡里面有4份2只小松鼠那么多,所以小鸡的只数是小松鼠的4倍.
3,说一说,师生,生生互动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倍",知道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要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板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来计算!
(出示课件)鸭子数是松鼠的()倍.□○□=□
猴子数是孔雀的()倍.□○□=□
质疑:你还能提出什么除法问题
学生汇报
三,课时练习
1,47页练一练第1题(出示课件)
⑴先自己仔细看第一图和第二图,通过看图你知道了这道题告诉了我们什么条件,要求的是什么
⑵独立完成.有困难的同学就用学具画一画,圈一圈.
⑶学生汇报,集体评价.
2,练一练的第2题.
淘气的身高是机灵狗的□倍
□○□=□
⑴先自己仔细观察图,通过看图你知道了这道题说了什么条件,要求的是什么
⑵独立填空列式.
⑶师生共同总结:淘气的身高有9个南瓜那么高,机灵狗的身高有3个南瓜那么高,相当于3个机灵狗的身高,所以,我说,淘气的身高是机灵狗的3倍.
3,练一练"第3题
独立完成.组内口头提出问题,并口头解答.
4,思维拓展
聪明的孩子,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和"倍"有关的数学问题吗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咱们通过动手,动脑,动口解决了这么多问题,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倍",你们这节课学得高兴吗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谁想说一说(附)板书设计:
快乐的动物
猴子:○○○
小鸭:○○○○○○
小鸭只数是小猴的2倍.
6÷3=2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