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文学

合集下载

外国文学史十七世纪

外国文学史十七世纪
作:梦幻寓意小说:《天路历程》
• 弥尔顿:17世纪中叶英国最杰出的诗人。代表作: • 长诗《失乐园》:取材《旧约•创世纪》被认为“欧洲文
学史上文人史诗的典范之人”。
• 《复乐园》:取材《新约•路加福音》(人子耶稣) • 《力士参孙》:取材《旧约•士师记》(诗剧,民族英雄参
孙是大力士)
a
6
三、法国古典主义文学
• 术语解释古典主义: • 1. 17世纪的古典主义文学最早出现于法国,是指17世纪
流行于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 阶级文学思潮。因为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希腊罗 马文学为典范故称“古典主义”。古典主义的哲学基础是 笛卡尔的唯理主义。
• 2. 基本特征: • (1) 政治上拥护中央王权,主张国家统一。 • (2) 思想上崇尚理性(理性王权统治所需要的道德规范) • (3) 艺术上提倡模仿古代,重视规范。(主张“三一律”)
• 《伪君子》五幕诗体讽刺喜剧,代表了莫里哀一生创作的
最高成就。
• 《伪君子》主要人物:答尔丢夫、欧米尔太太、达米斯、
玛丽亚娜、桃丽娜。丢夫的形象及其 社会意义。
• 分析答尔丢夫的形象及其社会意义:
• 答尔丢夫为伪善的没落贵族,职业宗教骗子。
• 1.表里不一:表面上虔诚教士“把世界看成粪土一般”,实际上是贪图享乐的酒肉之徒。
中所持的态度和采取的行动,表现了理性战胜感 情,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为法国古典主义 戏剧奠定了基础,但没有恪守“三一律”。
• 思想:当个人感情与封建家庭发生利益冲突产生
矛盾时,封建义务让位于国家利益。
a
10
让•拉辛:悲剧家
• 让•拉辛代表作 • 《安德洛玛克》(标准的古典主义悲剧):取

外国文学史,讲义第4章 17世纪文学

外国文学史,讲义第4章 17世纪文学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人文主义向启蒙主义的过渡包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清教徒文学)、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巴洛克文学第一节概述背景:欧洲封建社会整体处于封建专制强盛时期,但是随着资产阶级发展带来的矛盾,引起了中欧资产阶级革命。

代表国家:英国:资本主义领军国家;法国:建立欧洲最强大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影响:客观上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环境,使得社会与国家得到安定,追求理性思想发展。

一、巴洛克文学(贵族文学)起源:来源于葡萄牙的词语,之后用来形容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一种崇尚装饰与雕琢的建筑。

内容:偏重宗教狂热、对世事绝望,情绪夸张颓废,用词华丽,结构宏阔,风格扑朔迷离二、英国资产阶级文学1642年,英国资产阶级发动战争,建立共和国。

新政府妥协建立君主立宪制。

资产阶级革命期间,产生了资产阶级文学,代表人物约翰·弥尔顿(英国古典主义的奠基人之一,理论著作《论戏剧体诗》他主张悲剧中的“三一律。

”)代表作:《失乐园》《复乐园》《士力参孙》1)《失乐园》,取材《旧约·创世记》,被认为“欧洲文学史上文人史诗的典范之人”。

(写亚当、夏娃在撒旦引诱下偷食禁果,因而被上帝逐出乐园的故事)2)《复乐园》,取材《新约·路加福音》(《圣经·新约全书》中的部分)(人子耶稣)(也是写宗教故事的长诗,诗中的撒旦不是反叛者而是诱惑者,他以金钱、荣誉、权势等引诱耶稣,企图使耶稣放弃拯救人类的理想。

这里耶稣的形象表现了复辟时期清教徒革命家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也可以说是诗人的自况)。

3)一部诗剧《力士参孙》:取材《旧约·士师记》(诗剧,民族英雄参孙是大力士)三、法国古典主义文学(一)古典主义文学1.背景:君主专制政治的产物,是绝对王权用来加强中央集权、反对分立主义思想工具。

2.名词解释:17世纪的古典主义文学最早出现于法国。

所谓古典主义,是指17世纪流行于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

17世纪文学

17世纪文学


贪色:既要娶奥尔恭的女儿,又要去勾引奥尔恭的续弦 妻子欧米尔。看见谁对欧米尔做一个媚眼,他所表示的醋劲
比奥尔恭本人“还大六倍”。

③阴险狠毒的恶人 答尔丢夫伪善性格的本质特征是阴险狠毒。正如剧中人
尔 克雷央特所说的那样: 这些利欲熏心的人们,把侍奉上帝当作了一种职业、一
丢 种货物……他们知道怎样利用他们的假虔诚来配合他们的恶
露了伪善的道德危害性。答尔丢夫成为“伪善”、“伪
象 君子”的同义语。斯坦尼说:“答尔丢夫是全人类答尔 丢夫的总和。

社会意义:达尔杜弗是十七世纪封建贵族和教会势
义 力的代表,披着宗教外衣追求私欲的伪君子。以上帝为 武器,以虔诚作伪装,以虚伪为手段,到处招摇撞骗。
:”
《伪君子》演出剧照:
艺 结构严谨,严格遵守“三一律” 术 成 对主要人物的出场作了精心安排 就 运用多种多样的喜剧因素 : 人物语言高度个性化
影 料。


THAN`S ALL THANK YOU!
者造以的出当《 不了及独乐和失 屈叛对特园夏乐 不神革处的娃园 挠撒命理故受》 的旦再,事魔取 斗的起表。鬼材 争形的达作引于 意象企了品诱《 志,望对用,圣 。在。革宗偷经
他在命教吃》 身作失题禁, 上品败材果写 体中的,而人 现突悲经被类 了出愤过上始 革地情诗帝祖 命塑绪人赶亚


三一律是古典主义戏剧的基本规则
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在政治上妥协的产 物。
古典主义文学着重表现理性与感情欲望的冲突, 以及前者对后者的制约与征服;强调文学语言必须 符合明白与确切的要求

典 主 义 文 学 基
1.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拥护王权,主张国 家的统一,歌颂贤明 的君主。 2.崇尚理性,克制个人情欲,服从公民义务。 3.崇尚和模仿古代文学。 4.要求严格的规范化的艺术形式。

17世纪文学

17世纪文学

三一律:
戏剧“自始至终只能有一个情节, 要在一个地点和一天内完成” 三一律亦称“三整一律”,它是 17世纪古典主义的剧本创作规则。规 定剧本情节、地点、时间三者必须完 整一致。即每剧只能有单一的故事情 节,事件发生在一个地点并在一天之 内完成。
三一律形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它是 对亚里士多德《诗学》的继承和曲解。亚里士 多德在《诗学》中提到希腊悲剧情节的“整一 性”,演出时间以太阳运行一周为限。文艺复 兴意大利学者提出“一个事件,一个整天,一 个地点”的主张。 三一律有利于剧情的简炼集中,但它束缚 了剧本的自由创作,在浪漫主义兴起后被打破。 三一律是君主专制思想要求一切事物规律化、 秩序化,在文学艺术上也要建立规则的体现。
布瓦洛的美学原则
1﹒理性原则:要求文章要有理性,情节要合情合 理,文艺作品要体现普遍存在的真理。 2﹒自然原则:要求故事要逼真,性格要相称和一 贯,人物要显示人性的善恶。 3﹒道德原则:要求文艺必须有社会教育意义。 布瓦罗的一切文艺法则都建立在他的美学原则上, 其中虽有合理可取的因素,但作为法规却束缚了作家 的创作才能。他的《诗的艺术》对法国和欧洲的文学 产生过很大影响,成为欧洲美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
古典主义悲剧
法国古典主义悲剧代表作 家是高乃依和拉辛。他们的悲 剧代表正统的古典主义,是具 体化的贵族意识,具有贵族倾 向。古典主义悲剧的艺术特点 和美学思想着重表现在他们的 创作中。
高乃依
高乃依(1606—1684)法 国古典主义悲剧创始人,出身律 师家庭,长期从事律师事务。 1629年开始创作。 代表悲剧《熙德》 (1636),其他重要悲剧《贺 拉斯》、《西拿》、《波利厄克 特》。作品充满爱国主义和英雄 主义热情。悲剧调子是理性战胜 情感。人物多采用罗马史上的英 雄。气势悲壮激越。

外国文学史:十七世纪文学

外国文学史:十七世纪文学

外国文学史:十七世纪文学一、概述(一)古典主义文学17世纪形成和繁荣于法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

创作和理论上都是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楷模,因此得名古典主义。

是君主专制政治的产物,笛卡尔唯理主义哲学是它的哲学基础。

古典主义17世纪流行在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文学思潮。

这一潮流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因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和样板,而被称为“古典主义”。

其中法国的古典主义文学最为发达,法国古典文学的政治基础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哲学基础是笛卡尔的唯理主义理论。

古典主义在创作理论上强调模仿古代,主张用民族规范语言,按照规定的创作原则进行创作,追求艺术完美。

○思想特征(1)强烈的政治倾向,思想上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封建歌剧,歌颂英明的国王。

(2)宣扬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情欲,以理性处理个人与国家利益,家庭义务和荣辱观念的矛盾,爱情或情欲只能放在第二位。

(3)尖锐抨击贵族的骄奢淫逸、堕落腐化,批判资产阶级的愚顽、附庸风雅;揭露社会的恶习和弊端。

喜剧主张在笑中移风易俗。

(4)古典主义悲剧继承了古希腊悲剧的传统,多以帝王将相、宫闱秘事为题材,古典主义喜剧,寓言和散文具有较广的文学视野和较多的民主精神。

○艺术特征(1)从古希腊罗马文学中汲取艺术形式和题材古典主义文学不仅从古希腊罗马文学继承诗歌、散文,而且继承戏剧并进行创新,使其具备现代剧的基础:有一定的幕数,适宜于在一定的时间内演出。

戏剧冲突十分尖锐,心理刻画非常细腻。

(2)有一套严格的艺术标准和规范遵守三一律:时间,情节,地点必须保持整一文学体裁有高低之分,推崇悲剧,贬低喜剧,寓言、民间文学。

【补充】三一律:西方戏剧结构理论之一,是一种关于戏剧结构的规则。

它是古典主义戏剧的艺术法则,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情节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

“三一律”在政治上符合君主专制政体的要求,艺术上体现了时间空间方面高度简练,紧凑,集中等优点。

外国文学史之17世纪文学

外国文学史之17世纪文学

外国文学史之17世纪文学17世纪欧洲文学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向启蒙主义文学过渡时期,主要包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或称清教徒文学)、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巴洛克文学。

第一节概述一、巴洛克文学:1、巴洛克文学:巴洛克用来形容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一种崇尚装饰与雕琢的建筑。

这种风格在当时的一些国家的一些文学创作中也有所体现,于是人们就易用了这个概念指称这种风格的文学创作。

这种创作在内容上偏重表现宗教狂热、对尘世的绝望,情绪为夸张的悲观和颓丧,用词华丽,堆砌辞藻,作品结构常常框架宏阔,叙述风格扑朔迷离。

2、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巴洛克文学较为盛行,意大利著名的是“马里诺诗派”,代表人物是马里诺,他借罗马神话创作了成名作《阿都尼斯》;西班牙巴洛克文学以“贡格拉诗派”为代表,其主将就是贡格拉。

巴洛克文学成就较高的就是西班牙的剧作家卡尔德隆,他的剧作《人生如梦》比较充分的体现了巴洛克文学的特点。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1、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产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文学,弥尔顿是最为杰出的代表。

他著名的三部作品分别为长诗《失乐园》、《复乐园》和诗剧《力士参孙》,它们都以圣经为题材。

2、《失乐园》取材于《旧约·创世纪》,主要叙述堕落天使卢西弗被上帝打入地狱,成了魔鬼撒旦后,他寻找机会复仇上帝,于是前往上帝在地上建造的伊甸园引诱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违背禁约,偷食禁果,最终造成人类始祖的犯罪。

3、长诗《复乐园》取材于《圣经·新约全书》,写耶稣在旷野绝食40天后被恶魔试探、抗拒诱惑的故事。

4、诗剧《力士参孙》取材于《旧约·士师记》,但对原作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造。

剧作着重表现了参孙在深陷囹圄、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忍耐”精神的发展。

三、法国古典主义文学:1、古典主义:古典主义因崇奉古希腊、罗马文学而得名。

它是法国封建王权和资产阶级相妥协的产物,以笛卡儿的唯理主义哲学为基础,强调理性原则,认为在文学创作中应该遵循理性。

(完整版)17世纪文学

(完整版)17世纪文学
他的代表作有《安德洛玛克》和《费得尔》
莫里哀Molière
➢“莫里哀如此伟大, 每次读他的作品,每 次都重新感到惊奇。 他是一个独来独往的 人,他的喜剧接近悲 剧,戏写得那样聪明, 没有人有胆量想模仿 他。” ——《歌德谈话 录》
欧洲最杰出的喜剧 家之一,遵守但并 不拘泥于古典主义
法则。
➢“喜剧的责任既是在 娱乐中改正人们的弊 病,我认为执行这个 任务最好莫过于通过 令人发笑的描绘,抨 击本世纪的恶习。” ——莫里哀
➢英国是代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发展潮流的 国家,因此代表资产阶级革命精神的清教 徒文学成为英国文学的主潮。
➢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政治经济的衰落,也 阻碍了其文学的发展,代表贵族趣味远离现 实的巴洛克文学在这些国家颇为流行。
➢德国尚保留着文艺复兴时期现实主义文学的 余热,格里美尔斯豪生的小说《痴儿西木 传》,在艺术上继承了西班牙流浪汉小说的 特点,被认为代表了“德国十七世纪文学的 高峰”。
文学概述
➢十七世纪欧洲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 致文学发展的不平衡。英国社会发展最为先 进,意大利、德国和西班牙资本主义发展缓 慢,甚至出现某种程度的倒退,而在法国却 表现出新旧两种力量势均力敌的状态。
➢法国作为十七世纪欧洲中央集权的君主专 制国家的最高典范,其王权和资产阶级之 间的妥协,成为这一时期法国社会的主要 特征。这种服从王权的政治格局促成了法 国古典主义文学的繁荣。
➢ 十七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流古典主义文学,与路易
十四时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路易十四





路 易 十 四 和 演 员 们 在 一 起
古典主义形成的原因
➢法国君主专制王权鼎盛要求文学规范化 1. 语言和文学形式的整理和规范

十七世纪文学

十七世纪文学

伪君子的故事梗概


巴黎的富商奥尔恭 宗教骗子答尔丢夫 奥尔恭的漂亮的续妻欧米尔 奥尔恭的女儿玛丽亚娜
故事梗概
居住在巴黎的富商奥尔恭,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他曾辅佐过国王,因此受到了 人们的尊敬。 当奥尔恭每次到教堂的时候,总会发现有一个信士,双膝跪地, 专心致志,祷告上帝,时而激动,时而叹息,时而流泪。每当奥尔恭离开教堂 时,这个人抢先赶到门口,向他献上 圣水。奥尔恭得知他叫答尔丢夫。答尔丢 夫是一个富有产业的贵人,因信奉上帝,不留心产业因而家境贫寒起来。 奥尔 恭出钱帮助答尔丢夫,答尔丢夫却执意不肯收下,当场便把钱分给了别人。 奥 尔恭被答尔丢夫的行为感动了。两人从此密切接触起来。奥尔恭还把答尔丢夫 接到自己的家中,为他提供了最好的生活条件,还把他当做圣人,导师,把自 己的秘密只告诉他一 个人。答尔丢夫真诚地对待奥尔恭的热情,事事当心,处 处虔诚,即使自己的行为中出现一点小错也要当成罪过来谴责。但是答尔丢夫 最关心的是奥尔恭的漂亮的续妻欧米尔。 奥尔恭和他的母亲柏奈尔太太对答尔 丢夫简直是着了迷,柏奈尔太太时时将家里人与答尔丢夫相比较,反而觉得家 里人个个都不是好东西,不顺眼,时常向他们发脾气。 奥尔恭外出归来,此时妻 兄克雷央特来看望他。女仆桃丽娜向奥尔恭说夫人欧米尔的病渐好。奥尔恭却 对妻子的病不闻不问,只是打听答尔丢夫的情况。家里人对答尔丢夫从没有好 气。桃丽娜见状,生气地说了许多答尔丢夫难听的话。奥尔恭对此十分不高兴, 妻兄克雷央特也劝奥尔恭不要对答尔丢夫太好。并提醒奥尔恭对真假信士,一 定要分清真伪。

从1664年开始,莫里哀的喜剧创作进入了全盛时期,也是他反封建反 教会斗争最激烈的时期。这一时期,他不但熟练地掌握了古典主义的 创作规则,并且在作品中表现更加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更加强烈的民主 倾向,作品的思想性、战斗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他自己的最高水平。 除了最著名的《伪君子》(一译《达尔杜弗》(1664)外,《唐· 璜》 (1665)、《恨世者》(1666)、《悭吝人》(1668)、和《乔 治· 唐丹》(1668)等,都是这时期的名剧。 1669年以后,莫里哀的创作发生了一些变化。在思想内容上继续发挥 前一时期的主题,在艺术上则着力运用民间闹剧的艺术传统。

17世纪文学

17世纪文学

《力士参孙》 力士参孙》
悲剧《力士参孙》(1671)采用圣经题材。 悲剧《力士参孙》 1671)采用圣经题材。 它的主题是革命行动, 它的主题是革命行动,充满对于斗争的热情和 号召。 号召。 • 古代大力士参孙被妻子出卖, 古代大力士参孙被妻子出卖,过着痛苦的 奴隶生活,但他并不甘心屈服。 奴隶生活,但他并不甘心屈服。他渴望斗争和 复仇的时机。在他做了长久的准备以后, 复仇的时机。在他做了长久的准备以后,终于 打倒了敌人,获得了自由。 打倒了敌人,获得了自由。这首诗号召年轻的 一代要以参孙为榜样, 一代要以参孙为榜样,把资产阶级革命进行下 忠实地表达了双目失明的诗人的晚年心情。 去。忠实地表达了双目失明的诗人的晚年心情。 •
清教徒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是以宗教革命的 形式出现的,它的思想体系就是清教主义, 形式出现的,它的思想体系就是清教主义,它 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宗教形式。因此, 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宗教形式。因此,它又 被称为清教徒革命。 被称为清教徒革命。 • 对于清教徒来说, 圣经》 对于清教徒来说,《圣经》是衡量一切的 准绳,革命党人借用《圣经》来号召人民革命。 准绳,革命党人借用《圣经》来号召人民革命。 清教徒主张过简朴节俭的生活, 清教徒主张过简朴节俭的生活,他们把剧院也 当作“罪恶的娱乐”场所而加以抨击,1642年 当作“罪恶的娱乐”场所而加以抨击,1642年, 资产阶级下令关闭伦敦剧场。 资产阶级下令关闭伦敦剧场。 • 清教徒精神也影响了当时的文学, 清教徒精神也影响了当时的文学,英国舞 台沉寂,惟一重要的诗人是弥尔顿。 台沉寂,惟一重要的诗人是弥尔顿。 •
《复乐园》 复乐园》
《复乐园》(1671)是弥尔顿的另一篇重 复乐园》 1671) 要史诗, 要史诗,叙述耶稣不受撒旦诱惑替人类恢复乐 园的故事。 园的故事。 • 诗人把耶稣塑造成资产阶级清教徒革命家 形象。耶稣具有和作者本人一样的政治抱负: 形象。耶稣具有和作者本人一样的政治抱负: 我梦想从罗马的桎梏中把人民解放出来, “我梦想从罗马的桎梏中把人民解放出来,把 世界各地的暴行镇压下去。 世界各地的暴行镇压下去。”史诗的主题是教 育人民,人类必须接受理性的启迪, 育人民,人类必须接受理性的启迪,以便把自 己提高到足以享受自由的最高境界。 己提高到足以产生的哲学基础

17世纪文学

17世纪文学

(四)艺术特征: 艺术特征:
1.从古希腊罗马文学中汲取艺术形式和题材 从古希腊罗马文学中汲取艺术形式和题材
2.有一套严格的艺术规范和标准 有一套严格的艺术规范和标准
三一律: 世纪古典主义戏剧所遵循的一种创 三一律:17世纪古典主义戏剧所遵循的一种创 作法规。 作法规。即剧情包含的时间只能在二十四小时 以内,事件要发生在同一地点, 以内,事件要发生在同一地点,全剧只能有一 条情节线索。 三一律” 条情节线索。“三一律”有助于古典主义戏剧 的严谨精炼,但也作茧自缚, 的严谨精炼,但也作茧自缚,抑制了戏剧艺术 的自由发展。 的自由发展。
5.拉 封丹 封丹( 5.拉·封丹(Jean la Fontaine )
偷吃禁果003 偷吃禁果
三、巴洛克文学Baroque Literature 巴洛克文学
源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兴盛于法国 建筑风格:富丽繁复、精雕细刻 文学:内容上——悲观颓丧思想;艺术上— —刻意雕琢、追求怪异 对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 拉美文学产生了影响
(3)“奇迹性”的结尾。 ) 奇迹性”的结尾。
结尾出人意料,有点违背现实。 结尾出人意料,有点违背现实。 反映了作者主观上的良好愿望和拥护王权的 政治倾向。 政治倾向。 同时也显示达尔杜弗们势力的强大。 同时也显示达尔杜弗们势力的强大。
3.人物及其思想内涵 人物及其思想内涵
达尔杜弗: 达尔杜弗:
第四阶段(1668——1673) 第四阶段(
《贵人迷》、《司卡班的诡计》、 贵人迷》 司卡班的诡计》 女博士》 没病找病》 《女博士》、《没病找病》
伪君子》 1664-1669) (三)《伪君子》(1664-1669)
1.故事梗概 故事梗概
矛盾冲突: 矛盾冲突:
前半部分: 前半部分:奥尔贡和母亲与家中其余人 后半部分:奥尔贡全家与达尔杜弗。 后半部分:奥尔贡全家与达尔杜弗。

17世纪文学

17世纪文学

男性俱乐部
► 法兰西学士院有很强的性别意识,院士都是男性。
1980年3月6日,法兰西学士院投票选举一名新 院士,以递补已故法国作家罗歇•卡约瓦(1913— 1979)空出的席位。选女院士的阻力很大,最后以 出席人数35人的20票通过,接纳女作家、翻译家、 哲学家、历史学家玛格丽特•尤尔瑟娜尔(1903— )为新院士,这是具有345年历史,被称为“男性 俱乐部”的法兰西学士院第一次接纳女院士。 ► 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行动,由法兰西学士院最 年轻的院士,《费加罗杂志》专栏作家让•多尔梅 松(1925—)多方奔走策划,最后成功。
《寓言诗》239首 ►布瓦洛(1636-1711) 《诗的艺术》
二﹑巴罗克文学和清教徒文学
►巴罗克文学
►一颗不圆的珍珠
►起源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兴盛于法国。
富丽繁复、精雕细刻。发展了一种新的 美学趣味和倾向,它不满足于固有的价 值体系,它的出现适应了当时的社会愿 望和需要。对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产生 了直接作用。
古典主义的特点:
►摹仿古代文学、追求艺术完美、恪守
“三一律”。 ►崇尚理性、宣扬公民义务、克制个人情 欲。 ►主张国家统一、拥护中央王权、歌颂 贤明君主。
笛卡儿
法国理性主义代表是笛卡儿(1596—1650),他 是17世纪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的 开创者,解析几何的创始人。 代表著作《论方法》(1637),它是理性主义的 结晶。 著名的哲学原则:“我思故我在”。这是一个重 要的哲学命题,表达了人的意识和存在的关系,有意 识才有存在,是西方自我意识自文艺复兴强调人的作 用,歌颂理想人之后的一个巨大发展。20世纪瓦雷里: “宇宙说:人思故我在”,更强调了意识的重要。20 世纪扬波•萨:“我思故我选择”,这都源于“我思 故我在”。

17世纪文学-1

17世纪文学-1

第四章17世纪文学第一节概述17世纪文学主要包括古典主义文学、巴罗克文学和反映清教徒思想的文学。

17世纪的欧洲大陆处在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继续斗争并取得相对平衡的阶段。

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西、葡、意等国,遇到了挫折,而英、法两国异军突起。

英国在1640——1648年的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

克伦威尔成了护国公。

他去世后,王党分子迎回了查理二世,于60年代复辟了斯图亚特王朝。

1688年,资产阶级把威廉三世捧上台,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被称为“光荣革命”。

英国从此成为世界强国。

法国从1624年黎世留当上首相和1643年马扎兰当上首相直到路易十四亲政之间的37年中,封建制度得到巩固,王权逐渐加强。

在1648至1653年之间,镇压了大贵族制造的“投石党事件”,之后,王权终于“作为表面上的调停人而暂时得到了对于两个阶级的某种独立性。

”(马恩选集),建立了欧洲最强大的君主专制国家。

“太阳王”路易十四大权独揽,“朕即国家”。

他凭着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稳定的政治局面,开疆辟土。

他的凡尔赛宫富丽堂皇,成为欧洲各国贵族瞩目的中心。

法国宫廷的时尚和趣味直接影响了文学的发展。

总之,文艺复兴时期的动荡纷争过去了,代之以相对统一安定的生活。

人心思定,遵循理性和秩序的思想占据上风,从而形成了新的历史文化氛围。

一,古典主义文学古典主义文学是17世纪欧洲的主要文学思潮。

它形成和繁荣于法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

其出现的时代社会背景如下: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是新兴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在政治上妥协的产物。

16世纪,由于这两大阶级的冲突而爆发了长达36年的宗教战争,最后亨利四世成为国王就是这两大阶级妥协的产物。

亨利四世为了安定局面,改奉天主教,并规定其为国教。

同时,新建立的波旁王朝奉行重商主义政策,促进了工商业发展。

力量得到壮大的资产阶级支持王权,使中央政府得以加强,抑制了贵族割据和分立的行动。

路易十四继续推行这一政策。

在当时,君主制是作为文明中心、社会统一的基础出现的。

第四章 17 世纪文学

第四章 17 世纪文学

第四章17 世纪文学一、17S 的文学类型:古典主义文学:17S 欧洲主要文学思潮,形成繁荣于法国,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在政治上妥协的产物。

基本特征:1、政治上:拥护王权,歌颂开明君主;2、哲学上:崇尚理性,强调感情服从理智,个人利益让位于国家利益;3、文学上:学习古代,奉古希腊、古罗马为典范,遵守规则。

在形式上、语言上强调严整、典雅。

对戏剧而言,恪守“三一律”。

古典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第一,受到王权的直接干预,在政治思想上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封建割据,歌颂英明的国王。

第二,宣扬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情欲。

第三,尖锐地抨击贵族的奢侈淫逸、腐化堕落,同时也批判资产阶级的愚顽、附庸风雅和想成为贵族的心理。

第四,古典主义悲剧多以帝王将相、宫闱秘事为题材,继承了古希腊悲剧的传统。

古典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第一,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中汲取艺术形式和题材。

第二,有一套严格的艺术规范和标准。

第三,主张语言准确、精炼、华丽、典雅,表现出较多的宫廷趣味。

第四,人物塑造类型化.三一律——古典主义戏剧把文学创作的技巧和形式加以规范化,形成一整套作家必须严格遵循的艺术规范,“三一律”就是其中主要的规则之一。

所谓“三一律”,是规定戏剧的情节、时间、地点必须保持一致,即剧本的情节只能有一条线索,故事发生在同一地点,剧情在24 小时内完成。

悲剧代表作家:高乃依地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熙德》是古典主义第一部典范和奠基之作。

其他作品《贺拉斯》、《西拿》、《波里厄克特》、《费得尔》拉辛古典悲剧第二代表。

《安德罗玛克》拉封丹《寓言诗》使寓言创作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布瓦洛《诗的艺术》提出了古典主义的美学原则,成为古典主义的艺术法典。

喜剧代表作家:莫里哀《吝啬鬼》(阿尔巴贡是“守财奴”“吝啬鬼”形象,前有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夏洛克,后有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葛朗台)《伪君子》(答尔丢夫,绝妙的铺垫“最伟大最好的开场”)巴洛克文学: 巴洛克本意是不合规则的意思,原指一种过分雕琢华丽的建筑,巴洛克风格后来影响到艺术、文学领域。

4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4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让· 拉辛(1639—1699)


让·拉辛的创作代表 了法国古典主义悲剧 的最高成就。 代表作是《安德洛玛 刻》和《费得尔》。 拉辛着重揭露封建统 治阶级的黑暗和罪恶, 激起人们的恐惧和愤 怒,他的作品具有更 鲜明的现实意义。
尼古拉· 布瓦洛(1636—1711)



尼古拉·布瓦洛是古典主 义的发言人和立法者。 他最重要的作品是用诗体 写成的文艺理论《诗的艺 术》(1674)。 在《诗的艺术》中,他阐 明了古典主义美学观点和 创作原则,对法国古典主 义文学的成就进行了总结 和概括。
17世纪重要的科学家和哲学家
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特征
1.具有为专制王权服务 的鲜明的政治倾向性。 2.崇尚理性。 3.模仿古代经典,注重 艺术形式的规范化。 (名词解释:三一律)

法国“太阳王”路易十 四
高乃依(1606—1684)



高乃依一共写了30多 个剧本。 主要作品有四大悲剧 《熙德》﹑《贺拉斯》 ﹑《西拿》和《波利 厄克特》 《熙德》被看作古典 主义悲剧的奠基之作。
约翰· 德莱顿(1631—1700)

复辟王朝的桂冠诗人。
英国文学批评的创始人, 在《论戏剧诗》和《悲剧 批评的基础》等作品中, 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古典诗 学的原则,为英国古典主 义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 础 。
约翰· 班扬(1628—1688)



王朝复辟期间带有民主 倾向的清教徒作家。 他以整本旧约为背景创 作出一部伟大的寓言— —《天路历程》 (1678)。 《天路历程》以梦境游 历来描写基督徒追求信 仰的过程。
创作的第一阶段(1659-1663)


十七世纪文学

十七世纪文学

高乃依
• 高乃依(1606— 1684) 法国古典主义悲剧创始人, 出身律师家庭,长 期从事 律师事务。1629年开始创 作。 • 代表悲剧《熙德》 (1636),其他重要悲剧 《贺拉斯》、《西拿》、 《波利厄克特》。作品充 满 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热 情。 悲剧调子是理性战胜 情感。 人物多采用罗马史 上的英 雄。气势悲壮激越。
《失乐园 》
• 《失乐园》1667年根 据圣经《旧约· 创世纪》 改编,描写魔鬼撒旦 反抗上帝淫威。撒旦 是超人,具有权威、 勇气、 领袖才能和政 治家风度。 诗人把他 作为资产阶级清教徒, 革命家克伦威尔的典 型来刻画。《失乐园》 被认为是世界文学史 的“文人史诗”典范。
《复乐园 》
• 《复乐园》(Paradise Regain’d ,1671) 是 弥尔顿的另一篇重要史诗,根据圣经 新约改编, 叙述耶稣不受撒旦诱惑替人 类恢复乐园的故事。 诗人把耶稣塑造成 理想化的资产阶级清教徒革命 家形象。 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政治抱负:“我梦想 从罗马的桎梏中把人民解放出来,把世 界各地的暴 行镇压下去。”史诗的主题 是教育人民,人类必须接受理性的启迪, 以便把自己提高到足以享受自 由的最高 境界。
《力士参孙 》
• 悲剧《力士参孙》1671年采 用圣经题材。它的主题是革 命行动,充满对于斗争的热 情和号召。 • 古代大力士参孙被妻子出卖, 过着痛苦的奴隶生活,但他 并不甘心屈服。他渴望斗争 和复仇的时 机。在他做了长 久的准备以后,终于打倒了 敌人, 获得了自由。这首诗 号召年轻的一代要以参孙为 榜 样,把资产阶级革命进行 下去。忠实地表达了双目 失 明的诗人的晚年心情。
性格悲剧
• 拉辛的悲剧是性格悲剧, 心理描写占主要地 位,以 恋爱心理为主。不 重情节, 以人物的动机和 希望来决 定情节的发展。 • 悲剧主人公都是平凡的弱 者,多愁善感,意志 薄弱, 始终受感情冲动支 配,悲 剧结局是人物为情 欲而牺 牲。 • 《安德洛玛克》

17世纪文学

17世纪文学

莫里哀的平民化特点
莫里哀是17世纪具有鲜明民主倾向的喜剧作家。
他曾经带领剧团在外省巡演13年,亲身体验了 下层人民的生活,加深了对社会的了解,使其 平民性进一步增强。其作品的平民化特点表现 在:第一,戏剧观上,认为戏剧不是为特权阶 级服务,而是为广大人民服务;戏剧的优劣不 在于遵守艺术规则,而在于能否教育观众;反 对给戏剧划分等级,致力于喜剧创作。
古典主义
1.名词解释:“古典主义” 2.简单题:古典主义的基本特征
3.积极性与局限性
优点:产生了许多杰出作家、作品,对自文
艺复兴以来欧洲过于繁杂的文学局面进行了 一定的整饬。 缺点:过分崇古,影响作家深入反映现实; 夸大理性的作用,忽视个人情感;人物塑造 公式化、概念化;各种规则束缚了作家的创 作。
分析古典主义文学与 文艺复兴文学的不同
1.从表现主题来看:文艺复兴文学受人文主义思
想的影响,重视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自由,反 对禁欲主义;古典主义文学是君主专制制度的 产物,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特定的主题, 即歌颂王权、崇尚理性。 2.从表现形式上看:与强调个性解放相一致,人 文主义文学追求艺术形式的多样性,表现方法 的独创性;古典主义强调秩序,崇尚理性排斥 情感,因而古典主义强调规则,反对创新,致 使其故事情节单一,对生活认识简单,人物塑 造类型化突出。
第二,题材形式上,当时其他的古典主义戏剧家
采用高雅的悲剧艺术形式,以王公贵族为表现对 象,创作脱离现实生活;莫里哀则以写作改变社 会风俗的喜剧为己任,取材于现实生活,揭露社 会不良习气和丑恶的社会现象。其喜剧充满着浓 郁的下层人民的生活气息。第三,在思想主题上, 莫里哀的作品大胆揭露了僧侣的伪善、贵族的腐 朽、资产者的贪婪愚昧与虚荣做作;赞美肯定了 下层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优秀品质,反映了其 平民化的立场。第四,在喜剧形式上,他突破了 古典主义的严格限制,将悲喜剧因素融合在一起, 并吸收民间喜剧的表现技巧。

第四章十七世纪文学

第四章十七世纪文学

第四章十七世纪文学十七世纪的欧洲,针对文艺复兴时期个性解放带来的人欲横流和社会混乱,开始重建理性和社会道德规范,强调人的情感对理智、个人愿望对国家、民族和集体利益的服从。

作为十七世纪文学主潮的古典主义文学,必然重原则理性而少生命热情,重责任服从而少个性张扬,重规范戒律而少突破创新。

这是一次对社会意识和文学的清理,主体特征是节制、自律、规范、整合。

第一节概述一、十七世纪欧洲的欧洲社会与文学潮流十七世纪欧洲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文学发展的不平衡。

法国作为十七世纪欧洲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的最高典范,其王权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妥协,成为这一时期法国社会的主要特征。

这种服从王权的政治格局促成了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繁荣。

英国是代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发展潮流的国家,因此代表资产阶级革命精神的清教徒文学成为英国文学的主潮。

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政治经济的衰落,也阻碍了其文学的发展,代表贵族趣味的巴洛克文学在这些国家颇为流行。

二、十七世纪欧洲的三种文学(一)巴洛克文学“巴洛克”一词源于西班牙语barruco ,意为不规则的珍珠。

巴洛克风格指16——17 世纪的音乐、绘画、建筑和文学的风格,比喻非常规的、奇异古怪的美。

其特点表现为典雅华美的形式,夸张雕琢的技巧,晦涩玄奥的内容,文学方面继承了中世纪文学梦幻、寓意、象征的表现手法。

巴洛克文学发端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兴盛于法国。

代表作家及作品:意大利“马里诺派”的旗手马里诺的长诗《阿多尼斯》。

西班牙“贡戈拉派”的祭酒贡戈拉的叙事长诗《莱尔马公爵颂》和寓言长诗《波吕斐摩斯和加拉特亚的寓言》;戏剧家卡尔德隆的《人生如梦》。

法国小说家奥雷诺·德·于尔菲的小说《阿斯特雷》;诗人阿格里帕·多比涅的《惨景集》,马莱布的《圣彼得的眼泪》等。

(二)清教徒文学英国17 世纪文学主要是体现清教徒思想的资产阶级革命文学。

清教徒运动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手段,其意义远远超出了教会改革的范畴,清教徒精神在宗教、社会、政治、经济、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四章第一节 17世纪文学

第四章第一节 17世纪文学


清教徒反对奢华纵欲,提倡节俭勤奋 的进取精神,主张现实社会中财富的积累, 这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和意志。 清教徒布道家约翰· 卫斯理概括了这种 清教徒精神:“拼命地挣钱、拼命地省钱、 拼命地捐钱”。
清教徒:新兴的资产阶级 清教徒革命:资产阶级革命 清教文学:资产阶级文学
代表作家:约翰· 弥尔顿
这部戏剧符合古典主义文学的思想特点: 政治上拥护王权。 艺术上:崇高严肃的悲剧风格。
拉辛(1636—1699):
其创作特点是: 1、擅长塑造女性形象,刻画女性心理。 2、写情欲淹没理性,从而控制并毁灭人。 他的代表作有《安德洛玛克》和《费得尔》
《费得尔》: 雅典王后费得尔因不能克制自己的情欲而 走向犯罪的故事,是拉辛心理悲剧的代表 作。她是瑞典国王的后妻,她向国王前妻 的儿子求爱,遭到拒绝后恼羞成怒,反诬 王子对她有不轨行为。国王怒而处死王子。 王子死后,费得尔也悔恨自尽,死前道出 了真情。 剧本批判滥施情欲、缺乏理性的思想行为。
生平(1608--1674):
英国诗人、政论家,出生于伦敦一个富 裕的清教徒家庭。父亲爱好文学,受其影 响,弥尔顿从小喜爱读书,尤其喜爱文学。 16岁时入剑桥大学,并开始写诗,并取 得硕士学位。因目睹当时国教日趋反动, 他放弃了当教会牧师的念头,闭门攻读文 学6年,一心想写出能传世的伟大诗篇。
撒旦的形象:
叛逆的英雄,资产阶级革命战士形象 “与其在天堂里做奴隶,倒不如在地狱里称 王”

作者对撒旦的态度有些矛盾:一方 面,批判骄矜的撒旦,另一方面,感情上 却同情他所处的地位,因为撒旦受上帝惩 罚,很像资产阶级受封建贵族的压迫,在 作者笔下,撒旦又完全是一个受迫害的革 命者。所以,大致来说,对撒旦是歌颂大 于批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solute monarchy Vs capitalism
The Feudalists (封建主义者)------ the bourgeoisie(资产
阶级) In 1649, Charles I was beheaded and England became a commonwealth(英联邦)Under the leadership of Oliver Cromwell(克伦威尔). In 1660, monarchy was restored. (the restoration 王朝复辟)
Ⅳ. John Bunyacteristics:
a. The puritan influence literary art. (The puritans believed in simplicity of life and disapproved of the sonnets and love poetry written in previous period.) b. The flourish of the metaphysical school(玄学 派) endowed poetry new and startling forms.
3. Representative writers:
John Donne(约翰•邓恩): a poet of the
metaphysical school (玄学派). John Milton(约翰·弥尔顿) : a great poet and prose writer John Bunyan(约翰·班扬 ) : a prose writer

The kings believed in the theory of the divine right of kings(君权神授), the people’s parliament represented by the puritans(清教徒) believed in the divine right of the individual conscience(个人判 断是非的神圣权利).
THE 17TH CENTURY
The Period of Revolution and Restoration
十七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和王朝复辟时期
1. Historical Background:
– The 17th century was one of the most tempestuous(动乱的)periods in English history. – Absolute monarchy(君主制) impeded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 in England.

There were long struggles mainly between the people’s parliament and the throne.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feudal
system and the bourgeoisie(资产阶级 ) resulted in a great revolution which had a deep influence upon English literature at that time.
III. John Milton (1608-1674)
2. Literary position:
a great revolutionary poet of the 17th
century a great master of blank verse(素体诗) He towers over his age as Shakespeare towers over the Elizabethan age(伊丽 莎白时期) and as Chaucer towers over the medieval period.(中古英语时期)
• c. Restoration(复辟时期)created a literature of its own that was often witty and clever, but on the whole cynical (愤世嫉俗的). • d. The French influence is most marked in the drama. The rimed couplets took the place of blank verse.(押韵的对句取代了无韵诗/素体诗)
II. John Donne
(1573-1631) The founder of the Metaphysical School(玄学派)
邓恩是十七世纪英国玄学派诗人,多年来,学者们对约翰 邓 恩 (1572~1631)的兴趣大增,尤其是现代派诗人艾略特对他更 是推崇备至。邓恩曾就读于牛津和剑桥两所学校,但未获任何 学位。尽管他从其父处继承了一笔钱,但远远不能使他经济上 获得自立。他不善经商,不得不以另一种途径在这个世界上立 足。他只得依靠智慧、幽默、情趣、学识、勇敢以及别人的恩 惠。他广泛阅读了神学、医学、法律和古典著作,因此在写作 中,他有时显示出其不凡的学识、机智和幽默。 邓恩曾在欧 洲大陆游历。也曾是宫廷中潇洒倜傥、前途无量的绅士。1598 年,他被任命为伊丽莎白宫廷中最重要的一位爵士的私人秘书。 他的仕途似乎一片光明。邓恩也能够逢迎那些达官贵人。但是 1601年,他的人生出现了重大转折。他与一位17岁少女秘密结 婚,由此毁了自己的大好仕途。二人虽婚姻美满,但他上层的 朋友们对他耿耿于怀,不肯原谅他。爵士解除了邓恩的职务, 并命人逮捕、拘禁了他。获释后,邓恩不得不干各种差使,以 供养妻儿。30多岁的邓恩已风光不再,他疾病缠身,穷困潦倒, 郁郁不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