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三节《声的利用》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第二章声现象第3节 声的利用(含教学反思)
第3节声的利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教学重点: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教学难点: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教学用具录像带(超声、次声、声音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录像机、电视.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多媒体展示几种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医生通过听诊器诊断疾病,远处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海豚利用声波识别食物、敌人和它们周围的环境……学生欣赏并交流讨论,自然界中的声现象非常多,声音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很多的应用,你能列举一些例子吗?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声与信息学生阅读课本并思考:日常生活中,哪些事例说明了人们可以利用声来传递信息?对这些例子,可以分类吗?按怎样的依据来分好?1.从异常声音中获取信息轰隆隆的雷声——预示下雨听诊器听心跳声——诊断心脏的情况听敲铁轨的声音——判断螺栓松动汽车修理师听汽车发动机的声音——判断故障小结: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2.次声波传递信息阅读课本并思考问题:次声波能不能传递信息呢?次声波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产生?次声波预测地震、台风:地震爆发前,许多动物往往有异常反应,如老鼠逃出洞,牛马不入圈,鸡犬不宁等。
这主要是由地震爆发前潜伏在我们身边的强烈的次声波引起的。
【课件展示】介绍2005年海啸死亡人数和其强大的破坏力。
印度洋海啸发生在2004年12月26日,这次地震发生的范围主要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印尼、斯里兰卡、泰国、印度、马尔代夫等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啸在印度夺去约10 000人性命,斯里兰卡40 000余人遇难,而印尼的死伤人数为23万人之多。
这可能是近200多年来死伤最惨重的海啸灾难。
可是,大多数海洋生物可以存活,水母就是其中之一。
由于次声波的传播速度要比风暴和波浪快得多,所以,水母才能提前收到风暴的“预告”,迅速采取躲避措施。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第3节 声的利用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声的利用一、教材分析《声的利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上﹚第二章声现象的第3节。
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在声现象的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增加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学好这节内容为学好以后的物理知识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竞赛、分组讨论、观看动画等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通过实验探究和创新了解声可传递能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通过声可传递能量的实验探究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通过声的利用和危害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的辩证思想。
四、教法与学法教法:启发观察实验实例讲解反馈补救学法:竞赛抢答法、分组讨论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创新法、总结反思法五、预习提纲1、利用声可以,举例:2、利用声可以,举例:六、教学过程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
2、小组抢答比赛:在规定的时间内每组说出一个声的利用的事例,允许讨论,不准重复,其他组参与评判.举出一个正确事例得100分,错误不得分,超过时间(30秒)不得分.教师对学生所举事例作出中肯的评价,最后要求学生归类。
(1)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比如:(2)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比如:3、播放《声的利用》课件4、归纳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七、巩固练习1、教材41页:1、22、《同步解析与测评》P13——14基础训练闯关:1、2、3、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声的利用说课稿
《第3节声的利用》说课稿青铜峡市第三中学孙永平一.说教材:《声的利用》是人教版(2022课标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二章声现象的第三节,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在声现象的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生活和科技中声的丰富应用,可以进一步增加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学好这节内容为学好以后的物理知识打下牢固的基础。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能传播信息;2.知道声能传递能量。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观看动画、实验等探究有关声传递信息和传递能量的利用;2.通过“声的利用”的探究了解一些科学的研究和创新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声在现代技术和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学生对科学的热爱;2.通过声的利用的实例分析,消除学生心目中科技创新的神秘感,克服科技创新的畏难情绪,激发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热情。
二.说学情学生刚刚接触有趣的声现象,对有趣的声音充满探究兴趣。
声的利用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
但缺乏一定的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也缺乏对声现象的尖端应用技术的了解。
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节课将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观察图片和列举身边的利用声的事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通过了解声在生活和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物理学科的热爱。
重点难点1.声与信息的突破:对于正常听觉范围内的声音采用“头脑风暴”法;对于超声波、次声波等听不见的声采取白板和动画的方式予以显示。
2.声与能量的突破:通过实验演示声波传递能量,再通过阅读和搜集资料,了解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的实例。
三.说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六个环节一、温故知新:白板课件出示两个温故的问题,教师利用刮刮刷,引起学生对所学知识关键语言的记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3节声的利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3节声的利用一、学习目标:1.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2.通过观察、参观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3.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二、重点: 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难点: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三、【自主学习】活动一:声与信息问题: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吗?仔细研读课本P38声与信息部分,回答下列问题:(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1.写出课本中提到的声传递信息的例子:2.小组交流声传递信息的例子还有哪些?3.小组讨论:分析上述声传递信息的例子有何不同点:结论:声传递信息的例子大致我们可以把它们分成两类: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像我们的说话声);另一种是______________(像蝙蝠的回声定位、声呐等)。
活动二:声与能量问题: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吗?类比水波的产生、传播猜想: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演示:如图2.3-5 ,用扬声器对准旁边的烛焰,播放音乐后你看会发现:1.看到的现象:。
2.说明:。
3.声波传递能量的性质有哪些应用?(请学生阅读教材完成本部分内容)4.读课本P40页说明声音传递能量的其他例子。
四、小结五.实际应用1.我们可以利用声传递 ;还可以利用声传递 .2、外科医生向人体内的结石发射________,结石会被击成细小的粉末,可以顺畅地排出体外。
3.声波是一种波动,声波还能把________________向外传递。
4、蝙蝠采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发明了________,利用这一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
5.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洋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________m。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31m/s);这种方法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3节《声的利用》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3节《声的利用》教案一. 教材分析《声的利用》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传播和利用,掌握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以及声音的应用,如回声定位、声音的利用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之前,已经学习了光的传播和利用,对光的传播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声音和光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可能对声音的传播和利用有一定的陌生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例子和生活经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声音的传播和利用。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声音的传播和利用。
2.掌握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声音的传播和利用。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声音的传播和利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和分享。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2.准备实验器材,如声波传播装置、不同介质等。
3.准备练习题和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电话回声定位,引出声音的传播和利用。
让学生思考,声音是如何传播的,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
2.呈现(10分钟)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传播和利用。
如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回声定位的原理等。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通过实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声音的传播和利用。
4.巩固(5分钟)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如判断题、选择题等。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如何利用声音解决实际问题。
可以让学生举例说明,进行交流和分享。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掌握声音的传播和利用,以及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
八年级物理上册2.3声的利用备课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3.科学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声的利用,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责任意识,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声音的传播与应用:理解声音传播的介质依赖性,掌握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及传播规律。
2.回声与原声:掌握回声的定义,即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了解回声与原声的时间差,以及回声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如回声定位、回声测距等。
3.声音的利用:学习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语音通讯、音乐演奏、噪声控制等。了解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并掌握相关应用实例。
4.声波的图像:引入声波图像的概念,了解声波图像是如何表示声音的强弱、频率等信息。通过声波图像,观察和分析声音的特性和传播规律。
7.作业布置(2分钟)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并完成相关练习题。
作业:复习声音的传播和利用知识,完成练习题,思考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
整个教学过程设计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注重师生互动和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通过创新拓展环节,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学过程流程环节符合实际学情,紧扣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凸显的重难点,解决问题及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
(3)开展声学科技创新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声学科技创新活动,如制作声学仪器、设计声学应用方案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声学知识问答竞赛:组织学生开展声学知识问答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检验学生对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5)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彼此的想法和经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八年级物理上册2.3声的利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3 声的利用Array【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参观或者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教学重点、难点】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用具】蜡烛、打火机、空塑料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同学们好,在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有趣的声现象,知道了声包括声音、超声)和次声。
声在生活实际、工农业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声的利用。
二、进行新课(一)自学思考首先请同学们“声音与信息”部分,完成学案上(一)。
(二)观察思考学习了第一部分内容之后,大家了解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声波和水波相似,水波能传递能量,声波能传递能量吗?请同学们观察演示实验,完成学案上(二)。
演示:振动空塑料瓶使它发声,对着烛焰,观察现象,引导学生说出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三)自学交流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且被广泛应用。
你想知道这些应用吗?请同学们自学“声音与能量”部分,完成学案上(三)。
Array(四)知识拓展看课本40页科学世界,完成学案上(四)回音壁:现象:如果一个人站在东配殿的墙下面朝北墙轻声说话,而另一个人站在西配殿的墙下面朝北墙轻声说话,两个人把耳朵靠近墙,即可清楚地听见远在另一端的对方的声音,而且说话的声音回音悠长。
(原因:回音壁有回音效果的原因是皇穹宇围墙的建造暗合了声学的传音原理。
围墙由磨砖对缝砌成,光滑平整,弧度过度柔和,有利于声波的规则反射。
加之围墙上端覆盖着琉璃瓦使声波不至于散漫地消失,更造成了回音壁的回音效果。
)三音石:现象:站在皇穹宇门前的第一块石板上发一声,可以很清楚地听到一声回音;站在第二块石板上发一声,能有两次的回音;站在第三块石板上,就能有三声回音,这就是著名的“三音石”。
声的利用说课稿
2.3 声的利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第三节《声的利用》,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分析说明。
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声的利用是在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特性之后重点体现声与生活和科学技术紧密联系的一节。
让学生感知物理与生活、生产的关系,并以此展示物理学习是有用的,有趣的。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增加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为学好以后的物理知识打下基础.中考中属于常考知识点,要求学生会判断生活实例属于声传递信息还是传递能量,知道回声定位原理和回声的简单计算。
2、学生分析物理是八年级新开设的课程,学生对它充满了好奇、有新鲜感。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很多声的利用的事例,有一定了解,但对声现象的尖端应用技术的了解比较少.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小组竞赛、分组讨论、观看视频资料等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②通过观察演示实验了解声可传递能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②通过了解防震知识,提高防灾意识。
4、教学重、难点重点:(1)声在现代技术中应用。
(2)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难点:(1)声在现代技术中应用。
二、教法学法1、教法:因为本节课的知识比较简单,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热爱,故采用竞赛活动,讲授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教法引导学生讨论,分类归纳总结,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2、学法:学生应积极参加竞赛活动,学会自学,积极参与讨论,能从视频和图片材料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学会对各种信息进行归纳总结。
三、教学过程课前分组:把全部学生按照座位分为红、黄、蓝三个大组。
(一)新课引入1、展示听到地震预警信号后的图片,请一名学生回答出声可以传递信息。
2、用音响和蜡烛演示会跳舞的蜡烛,提出疑问蜡烛跳舞说明了什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2章 第3节 声的利用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3节声的利用【知识与技能】1.了解声音可以传递信息.2.了解声音可以传递能量.3.知道什么是超声波和次声波.4.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特点.5.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参观或者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重点】了解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了解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难点】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知识点一声与信息【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38-39,完成以下问题:1.声波可以传递信息.2.蝙蝠通过回声定位的方法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3.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捕鱼时渔民可以获得水中鱼群的信息.4.医生向病人体内发射超声波,同时接收体内脏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所携带的信息通过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这就是平时说的“B超”.【合作探究】演示一声波能够传递信息隆隆雷声过后的一场大雨;铁路工人利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丝;医生通过听诊器了解病人的心跳的情况;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能够判断悬崖的距离;蝙蝠靠超声波绝技在夜间捕捉昆虫.这些现象都说明了什么?答: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教师点拨】蝙蝠的超声定位系统在确定目标方位的精确度、抗干扰能力等方面都远优于现代的无线电定位器.深入研究动物身上各种器官的功能和设备,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叫做仿生学.可以引导学生注意由仿生学的角度打开技术创新之门.【跟进训练】下列不属于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C )A.响起的门铃声B.战场上吹响的冲锋号声C.用噪声炸弹使敌人暂时失去听力D.比赛场上发令员的枪声知识点二声与能量【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39-40,完成以下问题:1.声波可以传递能量.2.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3.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合作探究】演示二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实验一:如图所示,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1.当播放音乐时,火焰的运动情况怎样?答:火焰会摇动.2.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答:说明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实验二:在水槽中装水,一片树叶漂在水中,用木棍戳一下水面,会看见树叶随水波起伏.1.木棍戳水面的能量传给了哪个物体?答:传给了树叶.2. 是通过什么传递的?答:水波.3.超声波在本课中都有哪些应用?答:声波传递信息方面:蝙蝠回声定位、“ B 超”等;声波传递能量方面:超声波除去结石、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等.【教师点拨】1.在理解声波传递能量时,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可以采用水波来类比.2.在分析声波传递能量的事例时,应着重抓住“动”这一关键词.【跟进训练】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C )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应用1.超声波的应用超声波特点应用或危害方向性好,传播距离远声响、倒车雷达(传递信息)穿透能力强 B 超、金属探伤仪(传递信息)振动强烈清洗物体、碎石(传递能量) 2次声波特点应用或危害传播距离很远监测地震、海啸、核爆炸(传递信息)具有穿透能力使人和动物受到伤害(传递信息)能量很大具有极大的破坏力(传递能量)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第3节声的利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
1.科学探究: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掌握声音传播和利用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答案:声音的声强为声音的强度除以声速(340m/s)= 0.000308m/s。
4.例题4:一个声音的声强为0.1W/m²,求声音的强度。
答案:声音的强度为声音的声强(0.000308m/s)乘以声速(340m/s)= 0.1W。
5.例题5:一个声音的声强为1W/m²,求声音的频率。
答案:声音的频率为声音的强度(0.1W)除以声速(340m/s)= 0.000308Hz。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
1.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包括投影仪和计算机。
2.物理实验器材,如扬声器、音叉、麦克风等。
3.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如声级计、隔音材料等。
课程平台:
1.学校提供的教学平台,用于发布教学内容和作业。
2.在线教育平台,如Khan Academy、Coursera等,用于补充教学资源和练习。
八、教学反思
在课后,教师应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应思考以下问题:
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内容是否与课本相符合?
2.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何,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4.作业布置是否适量,作业反馈是否及时有效?
动手实践:
学生可以利用学校或家中的材料,进行简单的声学实验,如制作一个简易的扬声器或尝试声波焊接技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物理八年级第2章第3节《声的利用》说课稿
选择这些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实验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问题驱动法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媒体资源
为了辅助教学,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和多媒体资源:
1.实验器材:声源(如扬声器)、接收器(如麦克风)、测量工具(如尺子)等,用于展示声音的传播和接收过程。
2.多媒体课件:通过动画、图片等形式展示声音的传播和接收过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的概念。
3.在线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如科普文章、视频等,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和信息,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2.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看是否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会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首先,我会通过实验和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声音的传播过程,让他们了解到声音是通过振动产生的,并能通过介质传播。然后,我会引入回声和原声的概念,通过实验和示例,让学生理解回声和原声的区别。最后,我会讲解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回声定位、探测鱼群等,让学生了解到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课题,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设计有趣的实验和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声音的传播和接收过程,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初中物理声的利用说课稿
初中物理声的利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物理声的利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声的利用”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等知识,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声音在生活、生产和科技中的广泛应用,不仅能够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对声音的认识,还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学情分析初中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对声音现象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声音的利用还缺乏系统的了解。
他们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通过实验和探究来获取知识。
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知道声呐、B 超、超声波清洗器等声的利用实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声音传递信息和能量的实例。
了解声呐、B 超等声的利用原理。
2、教学难点对声音传递能量的理解。
分析和解释声的利用实例中的物理原理。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讲授法:讲解声音传递信息和能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演示法: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声音的利用。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声的利用实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2、学法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声的利用的相关知识。
实验探究法: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亲身体验声音的利用。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3《声的利用》说课稿
3.实例分析:提供一些声学应用的实例,如超声波清洗、噪声控制等,让学生分析其原理和应用。通过实例分析,提升学生对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四)总结反馈
3.实验报告:对于参与实验的学生,要求他们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现象和结论,加深对实验内容的理解。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注重布局的合理性、内容的精炼性和风格的简洁性。板书将包括以下部分:
1.课题:在板书的顶部写上本节课的课题《声的利用》,以突出主题。
2.知识点:按照教学过程的顺序,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每个阶段的主要知识点,如声音的利用方式、声波传递能量的实例等。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运用生活实例:以日常生活中的声音现象为例,如回声定位、噪声控制等,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引发他们的思考和兴趣。
2.开展实验探究:设计有趣的实验,如声音传递能量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声波的传播过程,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声音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的利用,掌握声波传递能量和信息的实例,提高学生对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情感,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二)学习障碍
八年级物理上册2.3声的利用说课稿
1.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
2.声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噪声的防治方法。
难点:
1.声音反射现象的理解,尤其是回声的形成原理;
2.声音传递能量、信息的实际应用,如回声定位、声音放大等;
3.噪声防治措施的掌握,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减少噪声污染。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是八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在认知水平上,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在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索与实践,对声音现象相关的实验和现象表现出较高的兴趣。然而,在学习习惯上,部分学生可能仍存在依赖心理,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探究式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方法,辅以实验法、讨论法和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实验法能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声音现象的理解。讨论法有助于学生交流思想,提高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情境教学法则能让学生在真实或仿真的环境中感受声音的应用,增强学习的实践性。
2.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可能对实验原理和步骤掌握不熟练;
3.部分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可能过于依赖同伴,缺乏独立思考。
应对措施:
1.通过实物演示、动画讲解等方式,降低抽象概念的理解难度;
2.加强实验前的讲解和示范,确保学生熟悉实验原理和步骤;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鼓励独立思考,提高表达能力。
课后,我将通过以下方式评估教学效果:
3.导入新课: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声的利用”,并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八年级物理上册2.3声的利用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20181024372-教学文档
《声的利用》教材分析教材地位和作用《声的利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上﹚第二章声现象的第3节.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在声现象的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增加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好这节内容为学好以后的物理知识打下牢固的基础.学生分析物理是八年级新开设的课程,学生对它充满了好奇、有新鲜感.声的利用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 但缺乏一定的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也缺乏对声现象的尖端应用技术的了解.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竞赛、分组讨论、观看动画等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通过实验探究和创新了解声可传递能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通过声可传递能量的实验探究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通过声的利用和危害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的辩证思想.教学思路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改变了学科本位的观念。
将课堂进行了活动化、实践化教学重点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教学难点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实验目标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教法﹙一﹚擂台赛式游戏活动﹙二﹚自主探究和创新﹙三﹚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学法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竞赛抢答法、分组讨论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创新法、总结反思法。
教学程序分析引入新课(3分钟)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初二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声的利用》说课稿新人教版
初二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声的利用》说课稿新人教版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的内容是我们如何样听见声音,要紧让学生了解声音是如何被我们感知的并了解骨传声和双耳效应,增加学生对人类的了解。
本节课在学生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传播的基础上学习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明白得。
同时本节课是学习噪声的危害与操纵的基础。
2.教学目标依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人耳感知声音传播的差不多过程。
了解骨传导。
明白什么是“双耳效应”方法与过程:通过实验和社会生活,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通过动手动脑中的两个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搜集信息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关怀他人,专门是关怀残疾人,通过贝多芬耳聋后连续进行创作等例子来鼓舞学生努力学习的意志。
3.重点难点重点:人耳听到声音的道理;骨传声。
难点:骨传声。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时期,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爱好,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
然而他们刚接触物理,对科学探究的差不多环节把握欠缺,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还需要直截了当体会的支持。
因此应以学生周围事物和现象引入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逐步让学生明白得和应用科学知识。
三、教法与学法依照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形,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形,引导启发,评判方案,分析讨论,指导实验,归纳结论。
运用直观法、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八年级学生处于中学期间的过度时期,自学能力和观看能力都有了一定的进展,依照学生的具体情形,运用了讨论法、自主合作交流探讨法等学习方法,着力开发学生的活动空间、思维空间、表现空间。
四、教学过程为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八年级物理上册 2.3声的利用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声的利用》教材分析教材地位和作用《声的利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上﹚第二章声现象的第3节.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在声现象的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增加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好这节内容为学好以后的物理知识打下牢固的基础.学生分析物理是八年级新开设的课程,学生对它充满了好奇、有新鲜感.声的利用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 但缺乏一定的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也缺乏对声现象的尖端应用技术的了解.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竞赛、分组讨论、观看动画等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通过实验探究和创新了解声可传递能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通过声可传递能量的实验探究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通过声的利用和危害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的辩证思想.教学思路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改变了学科本位的观念。
将课堂进行了活动化、实践化教学重点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教学难点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实验目标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教法﹙一﹚擂台赛式游戏活动﹙二﹚自主探究和创新﹙三﹚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学法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竞赛抢答法、分组讨论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创新法、总结反思法。
教学程序分析引入新课(3分钟)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声的利用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的内容是我们怎样听见声音,主要让学生了解声音是如何被我们感知的并了解骨传声和双耳效应,增加学生对人类的了解。
本节课在学生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传播的基础上学习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同时本节课是学习噪声的危害与控制的基础。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人耳感知声音传播的基本过程。
了解骨传导。
知道什么是“双耳效应”
方法与过程:通过实验和社会生活,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通过动手动脑中的两个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搜集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关心他人,特别是关心残疾人,通过贝多芬耳聋后继续进行创作等例子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意志。
3.重点难点
重点:人耳听到声音的道理;骨传声。
难点:骨传声。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
但是他们刚接触物理,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还需要直接经验的支持。
因此应以学生身边事物和现象引入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三、教法与学法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引导启发,评价方案,分析讨论,指导实验,归纳结论。
运用直观法、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八年级学生处于中学期间的过度阶段,自学能力和观察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运用了讨论法、自主合作交流探讨法等学习方法,着力开发学生的活动空间、思维空间、表现空间。
四、教学过程
为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复习提问: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靠哪种形式?通过复习前面知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并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环节: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活动一: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人耳的构造图,向学生讲解人听到声音的原理,并引导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
如果仅只是传导障碍,但能通过其他途径传给听觉神经,人仍能听到声音。
活动二:引导学生完成课本中“想想做做”:
(1)将振动的音叉放在耳旁,听音叉的声音。
(2)用手指堵住耳朵,听音叉的声音。
(3)请同学用手指堵住自己的耳朵,将振动的音叉的尾部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听音叉的声音。
讨论:在这几种情况下,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学生分小组谈论,教师巡视查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只能感觉人体可以传声,但不能得出确切的结论,因此教师应给予适当的引导。
并让小组派出代表公布讨论结论,最终师生共同总结出,骨头能传声
这样设计通过自己试验探究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学习物理的兴趣。
活动三: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失去听觉的人能靠骨传导来听到声音。
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介绍贝多芬的故事。
第三环节:感悟收获,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了哪些问题?你获得了什么知识?通过问题式的小结,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重点,有利于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环节:布置作业,巩固升华。
课外作业是课内作业的延续,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有效地进行第二次学习,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我布置了以下作业:
必做题:第18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第1题
选做题:第18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第2题设置必做题和选做题两个层次的作业,满足不同学生能力的需求,既使学生进行了基础知识的训练,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得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六、板书设计
为了使板书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更好的突出本节课的重点,我设计了以上板书。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